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1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1057
发布时间:2021/6/5  阅读次数:270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105713篇)

202165日)

  

【诗词歌赋】

记忆里的打麦场(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难忘高考这几天(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诗词五首(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初级中学 云碧峰)

【七律】芒种(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五律】芒种(营口市周家镇中心小学 唐家英)

芒种(江西省新干县第三中学 郑剑平)

【故事回忆】

火(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生活随笔】

你们教我学会坚强(郑州市经开区外国语小学 吕 晶)

修养与涵养(中牟县梦溪路小学 陈 佩)

【教育随笔】

拔河趣事(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实验小学 裴文利)

背着同学进校园(图)(汝南县第六小学 熊方丹)

一片丹心育桃李 满腔热血传真经(图)(汝南县六小 田 敏)

【听读观感】

鲁迅的讽刺艺术(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 冯廷来)

    

【诗词歌赋】

记忆里的打麦场(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打麦场

一般离家很远,

那时我年龄小

数着步子

感觉怎么走

又饿又渴的

还是走不到地方

  

那时没有收割机

麦子还是镰刀割

天蒙蒙亮

人就下地了

一垄一垄地割

一车一车地拉

一场一场地摊

  

父亲

牵牛过来

套上绳套

拴上石磙

人戴上草帽

牛拉着石磙

一圈一圈地压

时不时地

用叉子

一遍一遍地翻

  

最后确认麦粒

全部打下来

麦桔秆慢慢挑起

堆到场边

一片空地上

堆成一座高高的

麦桔草垛

记忆的打麦场

是我们永远的乐园

202164

  

难忘高考这几天(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岁月如梭

光阴荏苒

又到六月七日

这日子

在心底

永远无法忘记

因为

知识能改变命运

是伴随着

改革开放

应运而生

  

这几日

天总会下雨

为焦燥的空气

降温

父母的期盼

老师的叮咛

都化作一张张试卷

人生难得几回搏

这几天

真正用汗水和心智

开始谱写

实现人生梦想的

华彩乐章

  

尽管

那年的高考

已过去多年

尽管

大多老师

已两鬓霜染

可是

只要提起当年

提起当年高考

那几天

他们的心里

还是

那样激动不已

孩子努力吧

苍天不负苦心人

愿今年的学子们

都能梦想成真

202165

  

诗词五首(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初级中学 云碧峰)

【点绛唇】故乡

泪为故乡流,息为故乡叹,诗为故乡歌,故土情深,难离!难离!

瓦黛青砖,群山蜿蜒如奔鹿。

晶岩碧玉,挺立山间绿。

  

后院听松,西岙栽青竹。

稻谷熟,鲜虾鱼肉,风弄炊烟曲。

  

【鹧鸪天】思念琛姐归国

琛姐夫妇去年赴美探亲,电话告知今年十月左右回国,甚念!

红落凋零剩几枝,暮春时节更相思。

银河阻断天难渡,梦中相谈夜半时。

  

花荫翠,绿荷池,别离碧柳挂青丝。

西湖金菊花成海,举盏迎君赏桂来。

  

【七绝】雷雨

一道光鞭天地开,风挟豪雨纵身来,

老翁拢扇舒长气,少妇忧心花露台。

  

【归去来】祭秋谨

女中豪杰,赴死如归,慷慨就义,伟大的民族英雄!

长剑嗖嗖挥泪,刀绝贪官吏。

为中华民生之计。生存急,义旗祭。

  

如此如花丽。轩亭口,孑然存义。

望天长啸秋风厉。风悲嘁,鬼雄起。

  

【生查子】戍边营地

向戍边将士致敬!

云开雾散尽,花醉繁星景。

残更漏夜时,雁掠长空影。

  

马嘶千里遥,尘绝黄沙静。

五更朔风寒,罗帐梦惊醒。

  

【七律】芒种(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其一

天公降雨漫水塘,仲夏石榴绽火芒。

赤日炎炎桃子脆,东风飒飒女贞香。

归途跋涉沙滩热,远处游玩井水凉。

野外人多栽稻快,机声震耳麦收忙。

其二

芒种时节少睡眠,黎明即起夜无闲。

披星犁耙刚丢籽,戴月插播又握镰。

场麦未扬逢阵雨,豆苗须补遇突寒。

人学大圣分身快,左右稳妥上下全。

  

【五律】芒种(营口市周家镇中心小学 唐家英)

风中白絮扬,月季吐芬芳。

枝茂鸣弦乐,苗肥闪亮光。

农田喷药紧,青果着衣忙。

处处繁荣景,欢欣一卷藏。

  

芒种(江西省新干县第三中学 郑剑平)

热情仲夏伴蝉来,割麦栽禾布谷催。

绿树阴凉鸠语闹,嫩苗湿润燕声诙。

少儿吹笛音传去,老叟荷锄月送回。

岁岁年年抓季节,青梅煮酒比英才。

  

【故事回忆】

火(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时下很多人喜欢一个“火”字,唱首歌,火了,发个视频,火了,玩个抖音,火了,吼书,火了,射墨,火了,甚至有人写文章一直出不了名,就干跪把名字改为“刘火”、“杜火”、“郭火”。可我每每看见“火”,心里就有不可名状的感觉,因为“火”,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三岁时,我就“火”了一场,这场火让我后来做了很多场恶梦。

我的爷爷死得早,奶奶改嫁了,把当时6岁的父亲卖给平舆县的一户人家做了儿子。解放那年,父亲18岁了,当他从别人口中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就偷偷地跑回了汝南县的西肖屯老家。那时候穷,盖不起房子,生产队就把队里的两间草屋让父亲暂住。后来,宿鸭湖移民,老李大娘一母两女三人分到俺队里,没有住房,生产队就让俺腾出一间让她们住。那时,我已三岁了,还有一个弟弟,俺一家四口一间,老李大娘一家三口一间,中间用一层簿篱子隔着。

老李大娘的两个女儿都十几岁了,娘让我叫“英姐”“凤姐”。我才三岁,说话吐字不清,经常去英姐家讨水喝,进门就喊“我喝hà”,据说,“茶”的发音,我到五六岁时才矫正过来。平时,大人们下地干活,英姐凤姐也去干活抓工分,俺爹很厉害地给我说,不能到屋后的水塘边。我就哄着比我小一岁的弟弟在家玩,有时也会从闪开的门缝里,钻进与我家紧邻的牲口屋里爬来爬去,弄得一身脏兮兮的。

一天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生产队老榆树上的铃声响起,随着队长破喉咙哑嗓的几声吆喝,大家都扛着锄头下了地。长大才知道,这时候锄地,是为了把锄掉的草都晒死。看来,只要有好处,人类还是愿意承受大自然的考验的。

大人们都走了,我和弟弟在屋里就自由了,我往哪儿爬,弟弟也蹒跚着跟上来。突然间,我看到弟弟手里拿着一盒火柴,我猛地从他手里夺过来,弟弟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不知是以为自己懂得多,在弟弟面前摆老大的谱,还是根本就狗屁不懂,我竟然从火柴盒里抽出一根火柴,在弟弟面前比划一下,“哧”的一声,划着了一根火柴。弟弟突然不哭了,伸手想要我手里燃烧的火柴梗,我高高地举过头顶,急得弟弟一蹦一蹦地嗷嗷叫。

我举着燃着火苗的火柴梗,原地转起圈来,气得弟弟抱着我的腿,仰着脸叫个不停。猛然间,弟弟丢开我,一下子扑向簿篱子,用手拍着喊我看。我抬头一看,一团火苗正在我头顶上方的簿篱子上往上窜,我顿时吓得大哭,打开门,拉着弟弟跑到门前大声地喊爹叫娘。

英姐担着两个空水桶回来了,听见我的叫声,慌忙跑了过来。她一眼看见从两家窗口冒出的烟气,提起两只桶就往屋后的水塘边跑,边跑边对不远处的玉米地大喊“失火了,失火了”。在田里锄地的男男女女听到叫声,扔下锄头,纷纷跑了回来。

英姐一手捂着鼻子,一手用水瓢舀桶里的水往簿篱子上泼。人们迅速回家提着桶,端着盆,掂着罐子跑向水塘,力气大的男劳力,一边喊叫,一边把水泼向火焰。可天干火猛,只看见火苗窜起好高,听见火堆里劈劈叭叭作响,滚滚浓烟呛得人不敢靠近。老李大娘是一双小脚,提水跟不上趟,手里的洗脸盆被年轻人要走了,她两手一手一个扯着我和弟弟,嘴里一直说:“不要怕,不要怕,烧了不要了,有人啥都有……”

过了好大会儿,人们才放下手里的盆盆罐罐。火虽然扑灭了,但俺和老李大娘的两间草房烧得只剩下黑黢黢的土坯墙,相邻的牲口屋也烧掉了半间,幸亏十几头刚喂饱的牲口都被牵出,拴在空地上的一片树下。饲养员老牛大爷向人们叙说着他的先见之明,我娘坐在地上大哭,我父亲坐在抢救出来的破床上一声不吭。老李大娘把我和弟弟领到我爹跟前,爹伸出双臂把我俩紧紧搂在怀里,眼泪扑扑嗒嗒落了下来。

火灾后,生产队腾出一间保管室,安排老李大娘一家暂时住下,而我们一家却借住在黄姓人家的磨房里。父亲天天沉默不语,一天夜晚,他拿起一把镰刀,一挂撇绳,给俺娘说了一声,走了。

长大后才知道,那个夜晚父亲上老乐山了。他在山脚下一家亲戚家讨了些吃的,在山上割了两天淮草,又打捆背到亲戚家门前的坡地上摊晒,还让亲戚砍了自家十几棵栎树。不久,父亲在舅舅的帮助下,套马车拉回了淮草和栎木,他连夜脱草坯,想盖两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本来我玩火烧了队里的两间半草屋,又加上父亲自作主张上山割淮草旷了两天工,生产队里就有人向大队书记作了汇报,大队书记考虑到我家的困难情况,就决定让生产队罚我父亲五百工分了事,这相当于我父亲一个半月就白干活了。

罚了工分,自然就少分了粮食。那年腊月间,我家就断了口粮,我和弟弟天天饿得靠着土坯墙直不起头。虽然我姥姥时常端来一瓢玉米糁接济,但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没办法,我娘偷偷地带着我和弟弟从姥姥家出去讨饭。临走,姥姥说,只要两个孩子饿不死,到来年椿树扑楞碗口大的时候再回来。我娘说,椿树碗转儿,小孩饿的瞪眼,俺到麦黄的时候再回来吧。

在家等了一天的父亲,不见我们娘仨回来,就摸黑去了姥姥家。当知道我们去逃饭时,他按姥姥所说的路线一路追问,父亲问了十几个庄子,第二天早上,终于找到了我们。父亲说,回家吧,只要我在,都饿不死,大冬天的,也没啥活,只管在家等着吧。

父亲走了三天了,屋里仅有讨来的一点窝窝头也吃完了,娘哄着我和弟躺在灶间草沫子上,娘一直小声说,孩儿睡吧,睡那儿一盘磨,不渴也不饿。可我和弟半点也没睡意,两眼直勾勾看着锅台上立起的锅盖和黑洞洞的铁锅,支起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

大雪下了整整一天,地上的雪积了一尺多厚,北风呼啸着,不时听见树枝折断的一阵呼呼啦啦的声音。半夜了,我昏昏欲睡,突然,两扇木门大开,娘点上灯一看,是我爹回来了,他赤着脚,身上一层厚厚的雪,肩上扛着大半袋东西。

“毛毛的娘,快,快给孩子煮红薯干吃。”

我娘也顾不上看我爹冻得露着血口子的脚,解开袋子,抓出几把红薯干洗洗下了锅。爹点着火,往灶膛里添一把柴禾,招呼我说:“孩儿,往里添着柴禾,我擦下脚穿上鞋。”

“大,有火,我怕,我怕火。”我蜷缩在柴禾堆里,不敢靠近灶台。

“孩儿,别怕,没火也不中哩,没火咋做饭吃呀,没火咋暖和呀?”

我哆哆嗦嗦往灶膛里添一把柴禾,火头一下子旺了起来,火苗乖乖地舔着锅底,不一会锅盖四周冒出了热气。我心里暖洋洋地,弟弟也在旁边把一把把柴禾递给我,好像在催促我快点把锅里的红薯干煮熟,立马赶走连日的寒冷和饥饿。

“有火好啊,有吃的了更好啊!孩儿呀,等恁俩长大了,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地,爹就心满意足了。”娘低头笑着,把一个个白瓷碗摆在灶台上,手里的勺子迫不及待地在锅盖上挥来挥去。

那个夜晚,火的热量和红薯干的浓香,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多年后,我带着对火的敬畏,度过了火红的青春,迈进了火红的年代,干出了火红的事业。我觉得,这几十年,我真的也“火”了。

2021.6.4日于韩溪河畔

  

【生活随笔】

你们教我学会坚强(郑州市经开区外国语小学 吕 晶)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龙应台《目送》

转眼间,母亲和姥姥都已鬓发斑白,时间就像春风,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已过。回顾往事,儿时的记忆片段还历历在目,仿佛就是昨天的事,那些久久散之不去的回忆,埋藏心底,如浩瀚星海中的点点亮光,温暖心灵,也成为我们无助时刻的最大慰藉。

母亲有五个兄弟,听起来像是一个不会受欺负的女孩子,可是她却偏偏成为了女汉子,原因就在她的排行“出了错”,如果她的排行靠后一些,那她肯定是一个受哥哥们保护的萌妹子,可她排行老二,只有一个哥哥,且年龄只相差一岁,剩下的全是弟弟,所以母亲从小就是照顾人的那个孩子,而不是被照顾的。祸不单行,在母亲15岁的时候,姥爷又因意外去世,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在姥姥和母亲身上。所以母亲早早地就辍了学,承担起照顾弟弟们的重任。

几个舅舅对我特别好,经常听他们说起,看到我,就像看到了母亲。我和母亲的性格与处事,眼神和语气都太像了,而且小时候我是唯一喊他们“舅舅”的人,所以他们对我格外得好。但有时也有抱怨,“小时候你妈天天让我挑水”“小时候我可没少挨过你妈的打”每每听到这些,我脑子里都浮现出妈妈是奴隶主的形象,每天鞭笞身为奴隶的弟弟们干活。可说着说着,舅舅们却不抱怨了,“小时候,你妈一个人要做一大家子七口人的饭,大哥又不帮他,二哥也使唤不动,只能让我们这些小的干,以前不理解,现在想想,那么多活,你妈确实不容易。”

无论是谁,都是长大了才体会出长辈的艰难。小时候,我也曾疑惑,为什么妈妈像是女超人,什么困难都打不倒她,反而是在命运的捉弄中越挫越勇,坚强面对,努力奋斗,才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母亲从不曾畏惧,总是积极面对生活,笑对挫折,并用这种坚强支撑着家庭,支撑着我们的成长。母亲总是在我面前回忆姥爷,她特别想念姥爷,总是说如果姥爷还在世,她就能轻松一些,还笑称,如果她有一个姐姐或妹妹,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总会有个商量的人。每次听到母亲这些话语,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孤独与无助,在这些孤独与无助的背后,是强有力的信念支撑,是坚强的力量。

姥爷去世后,母亲和姥姥靠进工厂打工维持着整个家庭的生计。姥姥的针线活特别好,她做的婴儿冬天穿的虎头鞋栩栩如生,鞋底都是一针一线缝上去的,结实耐穿,每当从工厂回来,姥姥娘俩就会抽空做虎头鞋,由于时间有限,且做工耗时,一年才做几十双,积攒到冬天再卖。由于质量好,样式新,姥姥做的虎头鞋特别受欢迎,总是不到几天就卖完了,现在姥姥已经七十多了,还会有朋友找到她要做虎头鞋。除了虎头鞋,她还会跟其他老太太一起做一些香囊,以及用布做的一些动物、蔬菜、静物,前几年,她们团队做的这些还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到处展览。有时候姥姥也会笑称“要不是那时候穷,我也不会去练习做这些,更不会像现在做的这么好。”姥姥现在七十多了,身体爽朗,耳目清晰,做饭可口,还能帮着舅舅照看孩子,她是我们所有小辈的宝。

母亲正是从姥姥身上继承了这种坚韧的性格,生活中无论什么困难都打不倒她。我上师范那年,恰逢妹妹出生,而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又占了很大一笔。无独有偶,妈妈在第二年又患上了很严重的肾结石,需要开刀做手术,这无疑给家里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当看到母亲历经八个小时的手术,从手术室被推出来时,我的视线已经模糊了,等到病床上,护士们给母亲监测着各种数据,双手双脚全被扎上了针时,我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再坚强的人也需要休息。那一段,我仿佛成长了很多,也懂事了很多。我会主动去照顾年幼的妹妹,承担家务,给家人做饭,学业上也更认真了,以至于到毕业考本时,班里的同学都称我为“黑马”。有时候,挫折和困难是让我们学会了成长,让我们更加理解父母的不易,让我们在青春期、莽撞期与父母冲破隔阂,在这些懵懵懂懂的理解与经历中,我们学会了成长。

母亲和姥姥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考招教时,我经历了失败,经历了亲戚的不理解,不理解为什么毕业了一年都不去上班挣钱,反而在家看书。这时,只有母亲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给我加油打气,告诉我什么都不用管,也不需要听,只管认真复习考试就行了,还说如果考上了会给我一个大大的奖励。有了母亲的支持,我的压力小了很多,也更加努力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我终于如愿考上了经开区,那天,母亲很高兴。

工作后,我深知一切来之不易,不管领导交给我什么任务,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努力完成,坚强面对。曾经披星戴月,五点就出发去会场,曾经忘却时间,加班到凌晨三点才回家。曾经有太多不可言说,但这些在我看来,都会过去,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这些,都是母亲和姥姥教会我的。

家风是一种传承,一种力量,是一种无形的坚强,是一种岁月的流传。家风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是无声胜有声的力量。优良的家风让我们与家人互相搀扶,相亲相爱,并用这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身边的人。即使远离家乡,家风也不会因为距离和时间的蹉跎而消失,反而会浸润在我们的心中,即使物走星移,仍家风永传。

  

修养与涵养(中牟县梦溪路小学 陈 佩)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都会从说话和处事行为上评说领导或同事的修养与涵养问题。其实,不仅仅如此,就是在家庭内部,长幼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同样存在着修养与涵养问题。

平常,人们总是说某某人没有修养,这只是一个笼统概念,这里说的修养,其实指的却是涵养。也就是说,某某人有涵养,那就是修养好的结果,没有平素的修养,就不会有良好的涵养。涵养主要表现在说话处事的态度上。

说话讲究方式方法,是修养的表现。一个人生活在纷繁的世事之中,时时刻刻都要对所面对的事情给予表态,这个表态是有很大讲究的,其中就体现了一个人的涵养。比如:发现对方把事情做错了,或是说话说错了,能够在头脑中迅速分析出原因,或者是不急于下定论,而是以询问的方式和温和的口气咨询对方,这样是有涵养的具体表现。哪怕是夫妻之间,兄弟之间,最亲密的上下级与同事之间也不要遇事动辙就一触即发,暴跳如雷,粗喉咙、大嗓门给予训斥、指责,也许对方早已知错,这时最需要理解和宽慰,如果遇到的是雪上加霜式的一顿闷棍,那是最伤人的。

作为领导人和家里的长者,对同事、对下属、对孩子,不能以权压人,以势压人,尤其是不顾及对方的感受,横加指责,这是没有涵养的表现。

但是,如果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不知错、不认错,反而斤斤计较、胡搅蛮缠,也是没有涵养的表现。

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尤其是不把情绪带给同事、朋友、家人是有修养的可贵表现。有的人遇到不顺心事,或者受到领导批评,或者与人闹了别扭等等,心里窝气,生法子把气撒出去,这是最没有修养的表现。

对人处事,有没有容人之量是有没有涵养的重要表现。比如,有人曾经说过对不起自己的话,做过对不起自己的事,在相处共事中能不能原谅对方,这不仅仅是涵养问题,而是一种觉悟和品质的问题。

忍辱负重是最大的修养,作为领导者,一定要能够发现了解下属的这一表现,适时给予安慰。这不仅仅是涵养,也同样是一种觉悟和品质问题。千万不要因为当事者的一点点疏忽或不以为然,而大大刺伤了下边同事的心。

还有,能够听取不同意见,哪怕是反对自己,甚至是冤枉自己的意见和歪理邪说,能够加以分析对待,不失为最高级的涵养。

胜不骄,败不馁,愈挫愈勇等,也是富有涵养的良好表现。

涵养往往关乎着人脉的狭广,关乎着事业的成败,关乎着一个单位的形象,关乎着一个家庭的兴衰。

涵养来自修养,修养来自刻苦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断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对自己灵魂的洗刷净化,不断对自己思想的改造,崇尚真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克制、平和的处事态度。

  

【教育随笔】

拔河趣事(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实验小学 裴文利)

每年的“六一”运动会中,我最看重的比赛就是拔河。因为我觉得拔河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形式,而且也是一种极富凝聚力的精神展示活动;它既能证明一个团队的竞技实力,也能检验一个团队是否在关键时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是否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大概源于我个人对这项活动的偏爱,我所带的班级在历届运动会上,都能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今年的战绩更是大有可观,预赛、半决赛都以2:0的绝对优势胜出。今天上午要进行决赛,好激动的我昨晚差点失眠。

早上7点左右,我刚到校门口,就看到了参与拔河的郝星雅和她的妈妈,看样子就是专门等我的。“老师,我爸爸昨天拔河的时侯没握好绳,两只手都起泡了,今天不能上场了。”孩子离我老远就向我报告。

一听这话,我马上联想到了去年决赛的情形。那场比赛异常的艰难,在1:1持平后的决胜局时,我班的拔河队员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显得疲惫不堪,(因为我安排上的失误,从始至终就让那20名队员参加比赛,其他班每场比赛都有调换,既可以让队员轮流参与,又能补充整体实力)。当裁判发出口令时,他们后倾的身体有点像劳累过度即将晕倒的样子,一眼望去,我下意识地感到败局已定,我不想再给他们一点期盼的目光,不忍心给他们施加压力。但他们那种永不言败的神情示意我,“我们一定会坚持!”果不出我所料,对手的士气出奇的高涨,他们一开始就抢绳过半。但是,我班队员虽然没有力气拼拉对手,手中的绳子却始终抓得紧紧的,他们几乎将整个身体压在了粗糙的大绳之上,孩子的手勒得红红的,几乎要流出血来;大人的胳膊让摇晃的粗绳擦破了皮,其中王国伟的妈妈受伤最重,她的一条胳膊自腋窝至肘下血迹斑斑。在他们被对手生拉硬拽过去之后,好几个孩子,搓着稚嫩的小手,失声哭了起来,家长们也好像有点愧对于我,一脸的无奈,眼圈红红的。我安慰他们说“没事!没事!我们反正是第二。你们歇会儿,老师给你们买雪糕吃!”在转身走向冷饮摊的同时,我悄悄地擦去了流出来的眼泪。

“孩子他爸是参加不成了,但是咱们有替补的队员,王国伟的爸爸如果能在拔河前从包头赶回来,就让他上,如果赶不回来,还有李静宜的爸爸,他的身体结实,我昨晚想了,他每天搬运货物肯定有劲儿。”没等我开口说话,身为体育教师的郝星雅的妈妈给我讲了她的安排计划。我也随即告诉她:“咱们吸取去年的教训,也该换换人,今年咱预备的替补队员很多,我一会儿就去发校信通,通知他们上午到场,到时谁上谁下由你安排。你先去学校上课去吧。”

走进办公室,我马上打开电脑,编辑了短信发了出去,大致意思就是让前两场准备上场的家长,在10点左右前来参与替补或呐喊助威。我刚发完信息,小邬也进门了(她们班是我班今天的对手),还没等她坐下,一个孩子就跑进来告诉她:“邬老师,我爸爸喝酒多了,今天拔不成河了!”“大清早跟谁喝酒了?”小邬显得有点着急。“是昨晚喝多了,喝了很多很多,今天爬不起来了!”孩子喃喃地解释说。“好了,你出去吧。真是的,今天还全指望他呢!”她一边打发孩子,一边自言自语。

“我们班的种子队员也受伤了,只能换别人了。”我嘴上这样说,心里还有种平衡的感觉,觉得胜算的把握似乎大了一些。小邬赶紧拿出定员花名册,开始调兵遣将。(因为直接拨打电话,调遣力度会更强。)

我发出的信息也力度不小,9点左右,就看到家长们陆续到场。10点半左右决赛终于开始了,在拔河代表的统一安排下,一队重新组织的拔河人马产生了,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那种必胜的笑容,我心里非常踏实。上场前我招呼所有的孩子、家长穿上外衣,不要光着胳膊上,以防万一,并嘱咐孩子“一定要坚持,我们一定要拿第一!”孩子们使劲地冲我点头,并模仿国家队员上赛场时的动作,将十四只小手层叠在一起向下压了压。在我们的精心备战之下,终于如愿以偿,再次以2:0的成绩取胜,荣获冠军,孩子们高兴得尖叫大喊,我也跟着跳起来。

为了庆贺这次胜利,几位拔河的家长特意在酒店设晚宴,与他们的孩子一起过儿童节,并邀请我和杨老师参加。晚宴上,郝星雅的爸爸也来了,他首先发言:“裴老师,今天我没有参加,有点遗憾,但是比赛取胜还有我的功劳。”在座的家长跟我都有点似懂非懂,只有他的妻子捂着嘴呵呵地笑。“昨天,咱们拔完河,我想看看咱们今天的对手到底是谁,顺便摸摸底。嘿!发现我那老同学是六班的头号人物,于是我就招呼他,晚上出去喝两杯,喝了三杯他就说散场吧,明天还得决冠亚,可不能贪杯。他这么一说,倒提醒我了,我就死活没让他回,硬拉着他喝了个稀泥烂醉,估计他今天是不能上场了……”他的话还没说完,妻子插话了:“真的,昨天晚上一点多钟才回来,嘴里就念叨一句话‘我手烂了,你也甭想拔’。”在座的人笑得前仰后合。我的眼前马上出现了早晨的那一幕——小邬的着急,我的暗地庆幸,原来是这样“煞费苦心”的杰作。

看着这位身材魁梧的七尺男儿,觉得他就像一个孩子那样可爱,他虽然年近40却依然童心未灭,把这个亲子活动看得如此重要,仿佛是自己在过儿童节。

  

背着同学进校园(图)(汝南县第六小学 熊方丹)

每天,在我们的学校里,都会发生很多事情,今天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也让我刻苦铭心,难以忘怀……

清晨,伴随着微风不燥,骄阳不热,我早早来到学校,去班里安排了工作后就下楼了。此时,我看到了令我感动的一幕,一个高年级的男同学背着他的同学在步履阑珊的往教学楼走。这个男同学走着很吃力,一直喘着粗气,我问他:“同学,你那么累,我帮你搀扶他去教室吧。”这个胖胖的有爱心的小男生说:“不用,我坚持坚持能背他上楼,他脚疼,就不让他下来走路了。"随后,他继续往教学楼前走去,虽然很累,但是也没舍得把同学放下,一直坚持着背着同学走进了教学楼。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在想,我们六小的孩子不仅爱学习,爱劳动,助人为乐的崇高品质也一直在默默无闻的延续!

2021.6.4.

  

一片丹心育桃李 满腔热血传真经(图)(汝南县六小 田 敏)

64日上午,汝南县第六小学周清测试如期举行,老师们对学生本周学习情况进行检测。看,二年级办公室刘丹老师正在批改周清试卷,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专注的神情令人陶醉。学生的错题一一进行红笔标注,只见她有时露出满意的微笑,有时也会微皱眉头,老师不知疲倦的批改。渐渐地,手中的试卷从手下转移的前面或左边,而老师的脸上,由于天气的炎热而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老师,你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因为你的一片爱心浇灌,一番耕耘的辛劳,才会有桃李的绚丽,稻麦的金黄。

  

【听读观感】

鲁迅的讽刺艺术(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 冯廷来)

《中国小说史略》,我国第一部研究小说史的专著。在明清部分,鲁迅先生将《儒林外史》列为讽刺小说,将《官场现形记》列为谴责小说。同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的小说,为什么分为两类呢?

《史略》中,讽刺小说一篇,除略叙《西游补》《钟馗捉鬼传》外,仅有一部《儒林外史》。之所以目它为讽刺小说,鲁迅认为:“秉持公心,指擿时弊……其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什么是讽刺呢?查字典:“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讽”:“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而《儒林外史》既然“慼而能谐,婉而多讽”,当然就是讽刺小说了。还有更重要的,即“秉持公心”,指责时弊,如果类同出气,解恨,诅咒,攻击,或者歪曲,抹黑,那就不是讽刺了。所以讽刺就要讲究含蓄,讲究幽默,委婉,让人在一笑之中,领略其笔底蕴含。

谴责小说,列举四部:《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现在一般称为“四大谴责小说”。谴责小说“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但在艺术性上,却有很大差距:“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语言过于锋芒毕露,甚至说过头的话,以发泄情绪,或者迎合人们的心理。这当然就不是讽刺艺术了。

说到讽刺,鲁迅先生不愧为高手。请看讽刺法海的一段话:

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哪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它“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通过描绘“蟹和尚”的可怜相来讽刺法海,他曾经把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底下,拆散了一桩美满情缘。可现在,雷峰塔到了,白娘子出来了,而法海却害人终害己,躲在螃蟹壳里不敢出来。这入木三分的讽刺与嘲笑,多么有趣又有力量。这样的讽刺,在鲁迅的杂文中,比比皆是,《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对叭儿狗的讽刺,更是绝妙:

狗和猫不是仇敌么?她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直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唯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因此,也就为阔人,太监,太太,小姐们所钟爱,种子绵绵不绝。它的事业,只是以伶俐的皮毛获得贵人豢养,或者中外的娘儿们上街的时候,脖子上拴了细链子跟在脚后跟。

这真是绝妙的讽刺,活画出人间走狗的无耻嘴脸。鲁迅的讽刺,没有一句怒目的话,但却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在讽刺时弊,揭露敌人上,他熟练地使用这种艺术手法。这也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值得我们学习,继承。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