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0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843
发布时间:2020/6/13  阅读次数:409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8438篇)

  

【诗词歌赋】

我写我心(汝南县第九小学   郑心爱)

我心如尘(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我的五月(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时代散文】

12345 解决身边事(确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磊)

【故事回忆】

父爱深沉(河南省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母亲(河南省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教育随笔】

学校那些无奈的场景(汝南县梁祝镇杨庄小学   王超峰)

打造生本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确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磊)

  

【诗词歌赋】

我写我心(汝南县第九小学   郑心爱)

我写我心

不为发光

只为把自己照亮

  

从青葱年少到四十的不惑

从《追梦,从课改开始》、《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到《守初心 抱剑胆 化春泥》、《大爱无言师魂永驻》……

从论文论坛到杂志报刊和主题征文

从天中会员到省某报刊的主编

从聊聊数句的小诗、随感到上下80期十几万字的报刊编辑

累残过十指和双肩

挖空过心思和脑汁

  

有人说

喜欢文字的女人多感性、细腻而多情

喜欢把一份情怀寄托于字里行间

  

有人说

喜欢文字的女人有点清高、孤傲而忧伤

喜欢把对世俗的无语埋葬在段落文章里

  

有人说

喜欢文字的女人多爱寂寞

喜欢于寂寞里点一盏心灯

于寂寞里将自己慢慢翻阅

  

有人说

喜欢文字的女人都爱做梦

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梦的载体

  

我想说

喜欢文字的女人是尘世里一朵盛开的白莲

出淤泥不染、不妖、不蔓不枝

如烟花炫目过

却也易逝

  

我愿我还是我

一个喜欢字里行间里记录着

喧嚣尘世里雕刻自己的那个女子

2020/6/10

  

我心如尘(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我只是

芸芸众生中一棵小草

平凡无奇

春光细雨下滋养

艰难困苦中成长

冬雪寒冰里匿迹

  

我只是

凡尘俗世间一粒微尘

渺小普通

丹桂相伴

风雨零落

坎坷磨砺

但终究会在

某年某月某一刻

悄无声息的飘远

再无归期

  

我的五月(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我的五月

有风突然吹乱长发

来不及挽一个发髻

看起来有些狼狈

  

我的五月

有鸿雁捎来一纸消息

字字句句写满惊喜

再回首月光满地

  

我的五月

有雨淋湿飞扬裙裾

忘记撑一把油纸伞

穿过那座青板石桥

倾听小城故事

  

我的五月

有泪花盈盈满天飞

丝丝哀愁萦绕黄昏

徘徊每个夜半梦回

  

我的五月啊

有无言的憾

有芬芳的谜

有奔跑的梦

还有

那淘气六月

悄悄地召唤

  

【时代散文】

12345 解决身边事(确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磊)

“您好,这里是12345政务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这就是驻马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年轻的话务员发出的贴心问候语。就是这么一个清脆悦耳地回音,解决了困扰车主们出行几天的难题。

早上7:00,我驾车由北向南路过白桥路市区段丹桂路南红绿灯处,发现有的车走了,有的车停在停车线前犹豫,我也把车停下来,同事说:“人家过了,咱也过吧!”我说:“再等等,没看见对面车没过来吗?”“闯灯事小,碰人就满烦了。”事实证明:警察叔叔提醒的红绿灯口“一慢二看三通过”是完全正确的。原来的红绿灯故障,临时红绿灯东西方向的正常,南向北方向正常,北向南方向灯不亮,难怪北向南的车有的走有的停,南向北的车老老实实地站在停车线前。同事说:“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我说:“是规则意识帮了咱们”。“既然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就反映给相关部门吧!”那就还打12345吧!大家面对面地笑了。打完电话第二天再经过该路口时,红绿灯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安全隐患排除。

据了解,“12345”一直秉承“群众之事无小事”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政务工作贴近民生、体察民情、解决民意的服务功能,全面规范办理程序、逐步提高办理时效,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服务性和实效性。

据介绍,市“12345”热线服务平台开通以来,发挥“热心、连心、便民、利民”作用,受理群众咨询、求助、投诉和建议,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逐渐成为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服务民生的有效载体,据12345热线接线员说:“只要市民来电诉求事实清晰,方便留下真实姓名及有效联系方式,12345热线都会24小时人工接听,及时受理,能够直接回复的及时回复,不能准备回复的转接给相关单位,做到电话时时有人接,事情件件有人管。”

一串简单方便记忆的电话号码,一群普通的话务坐席,却筑起了一座连心桥,一头连着市委、市政府,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桥通了,路顺了,百姓心里高兴了。

  

【故事回忆】

父爱深沉(河南省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三十多年的星移斗转,磨不褪我对父亲深情的思念;三十多年的风霜雨雪,蚀不掉我对父亲幽深的怀恋;因为三十多年的春华秋实,始终驱不散父亲死不瞑目的那一幕,留给我的剧痛与震撼。

我的父亲,是社会变革时农民的化身,也是那个时代农村生活给他的投影。父亲,以集体事业为己任,以农业生产为终身活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的是忠诚善良、耿直本分、恪尽职守、忍辱负重和沉默寡言、艰苦奋斗、勤俭持家一类的特质和品格。

父亲的童年,开心快乐,沐浴着长辈的宠爱和家庭的温馨。在西峡口读了三年私塾,与别廷芳长孙同师同学。一九四零年,一场灾难粉碎了父亲的美梦。一月之内,我的曾祖父、曾祖母、大祖父、祖父和小姑,相继被伤寒夺走了生命。顿时,乌云压顶,天塌地陷,悲声惨烈,门可罗雀,只剩下两家孤儿寡母苦度时光。父亲被迫中断学业,返乡苦撑门户。从此,顶风冒雪,披荆斩棘,母子相依为命,兄妹互帮互敬。年仅十二岁的父亲,用稚嫩的双肩擎起艰辛生活的千斤重担。

后来,曾任大队民兵营长的四哥(十来岁时曾在我家西厢房长期借宿)告诉我,我家宅子特别硬。白天午休时,房间里锣鼓喧天,烟雾缭绕。夜晚睡觉时凶神恶煞,大呼小叫,使人毛骨悚然,常常惊出一身冷汗。究其原因,则是日伪军进村后,看中了我家院落,强征民房,把我们全家人赶到老坟地栖身。两个月左右,日伪军二十多号人马,因为伤寒扩散,病死的病死,活埋的活埋,走出去的只有二三人。返家后的亲人感染伤寒,相继辞世。正是日伪军的暴行给我们家族种下了灭顶祸根,结下了罄竹难书的血海深仇。

历经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父亲从曲折坎坷,到平坦大道,在磨难中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成熟。

生活最艰难的时候,父亲忍痛卖掉了磨房,到王店街买回了五十斤红薯干。祖母拿起一片掰开,发现里面是暗红色,尝一口竟然苦不堪言。原来,那薯干是经大雨淋过的。父亲太老实了,只看到表面白生生的,连尝也不肯尝,结果上了大当。一间好好的磨房,顷刻化为泡影。祖母让他找人说理,父亲先是摇摇头,然后坐到枣木条凳上一面叹气,一面捶打着胸脯。母亲为此两天不搭理父亲,自己也不吃不喝。

父亲对耕牛的感情特别深,喂牛时小心翼翼,十分谨慎。夏天,青草捡了又捡,恐怕里边有铁钉或石子;冬天,干草搓了又搓,他担心麦秸梗扎了牛嘴巴。犁地拉车时,尽量避免耕牛出力太大,汗水湿透皮毛。牛生病了,父亲用单方,比如破草帽、萝卜种等等,又是熬药,又是灌汤。一头黑牛病死了,别人都在高兴地分吃牛肉,父亲却躲到一旁悄悄掉眼泪。尤其令母亲生气的是,为了让耕牛休息好,父亲居然把两头牛拴到堂屋东间里,还把窗户扒开,另外安门!

农忙时,父亲披星戴月,废寝忘食。拉麦子、种玉米、犁地送粪,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有时还让祖母把稀饭黑馍送到田间地头。过河或上坡,总是先让牛歇一会儿,积攒力量,再扶着抬沿儿,或坐上车头,突然甩着响鞭,吆喝着,赶着牛一口气直冲过去。父亲津津乐道的是出差拉脚,去镇平石佛寺,过西峡老灌河,怎么克服困难,快快乐乐完成任务。父亲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能让使死牛,不叫打住车!”

父亲定期检查修理他心爱的牛车。阴雨连绵时,父亲就围着牛车,这里敲敲,那里摇摇。皮绳断了,打个麦穗接好;挡板破了,就从存放衣物的木箱上取下一块做成崭新的。或者干脆把木轮拆卸下来,要么重新嵌入车键,要么更换一根辐条。锯凿斧头刨子等工具在父亲手里上下飞舞,运用自如。

父亲烟瘾大,一有空闲就抽旱烟,甚至一边干活,一边抽。吞云吐雾的,好呛人。要不,就埋头摆弄烟嘴和烟锅儿,用竹丝捅烟屎,或者让母亲给缝个新烟袋,换个新坠子。有段时间,烟叶短缺,父亲急得团团转,翻箱倒柜,砸烟秆,槌烟筋,搓麻叶,揉芝麻饼,还让我到马路边替他捡过香烟头。

五六岁,冬天的夜晚,三里外的杨集村上演皮影戏。父亲驮着我,站在用牛粪场搭建的高高的舞台下观看。我在上边,紧紧抓着父亲的头发,高兴地前仰后合,父亲却在下边打着哆嗦跺着脚,因为他早把蓝灰色大氅套在了我身上。

八岁时的一天中午,父亲发现我偷坐他的牛车,就从车前走到车后,想抱我下来。不料,因为个子矮,我没有爬上牛车后尾,扑通一声,摔下地来。后边拉车的牛又赶上来顶撞,造成我右胳膊被车轮碾擦,手腕骨折,昏迷不醒。祖母一顿臭骂,母亲几番指责。父亲就狠心卖掉了家里仅有的两只老母鸡,为我请大夫治病疗伤。

对待我们兄妹五人,父亲疼爱有加,从不打骂。但是,有一次,别的孩子误传我偷摘村西头大婶家的两个青柿子,父亲竟扬着赶牛的扎鞭追了我老远老远,要不是四叔抱住他,父亲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

有一年早春,我帮父亲到杏树坪拉柴。出稍儿时,父亲让我牵着长麻绳,紧紧靠着道路右边走。休息时,父亲叮嘱我爬树不要爬得太高。吃饭时,父亲总是把大半块杂面馍让给我。夜晚,睡在黄沙岭上的柴草车下面,父亲用自己的棉袄为我遮挡着漫天风雪。

一九七三年春节后,我考上了高中,却交不起学费。父亲坚持贱卖掉家里的一只绵羊(等一等,也许能卖到八元;急着卖,只卖了六元。),拿出五元钱,给我交了高中一年级上学期的学费。谢天谢地,高中两年半,因为家里困难,政府每学期都发给我三元助学金,从而大大缓解了我的求学压力,使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一九八三年八月下旬的一天傍晚,三个野蛮人,强行越界,霸占我家老宅地,像疯狗一样尖叫狂吼,又像犟驴一样胡踢乱咬。父亲上前理论,头部却被木棒击中,我的鼻梁骨也被凶手的拳头打伤。但是,当上面派人明查暗访时,父亲却故意隐瞒实情,为恶棍解套,最终让逃脱严惩,免于判刑入狱,仅仅以拘留十天了之。

事后有人告诉父亲,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人敬我一尺,我就敬人一丈;谁抠咱鼻子,咱就该挖谁的眼!那坏蛋判他三年五载才能平民愤!父亲默默地听着,又像当年的祖母一样,一边点头,一边微笑。此后不久,父亲就开始不间断地治疗头痛病症,并渐渐形成了脑血栓,直到含恨辞世。

其实,只有我最清楚:父亲家道中落,从小受尽欺凌,孤儿寡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天理人道老传统: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宁可人负我,我决不负人;恶人自有恶人磨,冤家宜解不宜结;低头不见抬头见,三十年河东转河西;做人,要给自己留条后路,该饶人处且饶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父亲临终时刻,还在践行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诺言,还在眷顾血浓于水的亲情,还在关注子孙后代的安危,使我真切地体验到死不瞑目的剧痛与震撼。

           农历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二日晚上,父亲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我曾经历过两位老人临终情景,因此,预感到父亲将不久于人世。我就坐上父亲睡觉的门板,同他商量如何安排后事。因为父亲几近失去知觉,我们就约定:“同意了就看着我,不同意时就摇摇头。”

第一,东坡李队长丧事,我二弟被邀受拜不能失信。父亲盯着我,眼里噙着泪花。

第二,请师傅马上油漆棺木。父亲平静地看着我。

第三,派人叫回姑姑、大妹和我的两个孩子。父亲依旧安然如初,却又满含渴望。

第四,请人另外找块新墓地。父亲却轻轻地摇摇头。

因为新修道路,平整土地,全部推平了坟头,早已地貌全非,不可能再准确找到祖父祖母的老坟。我向父亲反复解释,父亲只好无奈地望着我,不再坚持,好像理解了我的苦衷。

次日清晨,一切按计划进行。母亲扶起父亲,我把父亲洗漱一下,打开昨天刚买的橘子罐头,倒了大半碗,一勺,一勺,慢慢地给父亲喂下。二弟刚刚动身,去东坡帮忙。一会儿,父亲突然紧咬碗沿,嗞嗞有声,好像吞咽不及的模样。母亲告诉我,父亲比昨天喝得多。我站起身,走进厨房,把剩下的橘子汁又倒入碗中。母亲急切地说,快来,快来!我赶快跑过去,抱住父亲,同时,轻声呼唤着,呼唤着。

但是,父亲却在我的怀抱里,神态自若,安然祥和 ,沉沉地睡着了;两眼逐渐消失了平素的光华,却留下一条缝隙,半睁着双眼,怎么也不完全闭合。父亲好像还有未了的心愿,等待着,期盼着……

我快速给父亲理发,给父亲擦拭身体,给父亲穿上寿衣……

大妹离得近,先来了,焚香烧纸,悲痛欲绝,可父亲并没有一反常态。姑姑——我大祖父的独生女,父亲的堂妹,困难时期,一直接济着我们——来了,叩头跪拜后,父亲的左眼闭上了。姑姑用手轻抚父亲的右眼,一次,两次,三次,却纹丝不动。二十分钟后,我的两个孩子,五六岁,跪地磕头,痛哭流涕。父亲的右眼竟然奇迹般地合上了,蜡黄的面容仿佛流露出欣慰的微笑。

刹那间,父亲神情若泰而又充满期待的目光,凝铸成鲜亮而宏伟的丰碑,定格在我的脑海里,矗立在我的心田上,使我刻骨铭心,没齿难忘。

尽我所能,比较隆重地埋葬了父亲,而且,全村第一家也是第一次在奠礼结束后,设宴款待了帮我料理父亲的丧事的乡邻亲朋。而我的心里好像坠着一块大石头,一直沉甸甸的,始终萦绕着父亲临终前后的音容笑貌。

三十年来,每当我想到那惊奇而又神圣的一幕,都会热泪盈眶,感激涕零,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然而,高山曾经承受了多大压力,则星罗棋布,难以言表;大海曾经倾注了多少心血,却车载斗量,无与伦比。如果说关爱子女,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孝顺父母,就应当是子女们责无旁贷的义务。

父母恩德,无以报答。后来我写了两首拙诗聊表怀念之情。分别是:

《慈母恩》

母亲仙逝近卅年,音容笑貌如目前。

披星戴月善理麻,含辛茹苦巧炊烟。

侍奉公婆傍病榻,照料子女读诗卷。

宽厚仁慈躬身行,惠留贤孝至今传。

《父子情》

孩提受宠乐无穷,日伪阻断少年梦。

挥拳用力揍恶棍,骑脖费时看皮影。

狠心卖鸡疗伤痛,忍痛售羊求学功。

伸拇只为凶徒趴,举鞭唯因讹误听。

葛条援手黑龙洞,棉袄覆身黄沙岭。

宽厚忍辱德报怨,中庸难移显公平。

半罐橘汁两阴阳,一生父子三世情。

亲人分别未谋面,临终苦盼不瞑睛。

神奇一幕常浮现,丰碑矗立没齿胸。

202044日于南阳

  

母亲(河南省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农历三月十八,是我母亲的忌日。

母亲已经辞世二十多年了。她的音容笑貌和举手投足,却仍然历历在目,经久不忘;她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泽披后代,弥足珍贵。

母亲出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属鸡,身材中等,性格温和,慈眉善目,沉默寡言。母亲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也是典型的大爱代表。

母亲同祖母关系融洽,偶尔因鸡毛蒜皮之事争辩几句,也都时过境迁,抛于脑后,从来不放心上,更不会睚眦必报,暗中使绊。祖母偏瘫后,母亲劳动挣工分以外,承担起全部家务,还为祖母端吃端喝,倒茅桶,洗尿布,直到送终。

母亲对我们兄妹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生活窘迫时,她像祖母一样勒紧裤带,把做好的野菜汤和薯面窝窝头平分给我们。年关将近,母亲又急又忙,废寝忘食。大年三十晚上,即使熬到鸡叫三遍甚至天亮,也要给我们兄妹每人缝制一身新布衣和一双新棉鞋。初一早上,母亲同大家一样高兴快乐,尽管穿的是几天前浆洗的旧衣服,而且眼睛是红肿红肿的。看着我们兄妹焕然一新,兴高采烈,母亲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母亲心地善良。无论猪猫狗或马牛羊多么捣乱,母亲最多呵斥一声,从来不拿木棍猛打。别人家的孩子摔跤了、磕破了,她会立刻跑上前扶起来,撒点儿细灰,抹上唾液,或用布片包好。谁家夫妻吵骂打架了,她总是首先拉起跌倒的,再用眼瞪着怒气冲冲者。一天,我喂养的斑鸠被邻居家的大花猫咬破了脖颈,食物裸露在外。母亲小心地帮我把伤口缝好,还把珍藏的方猪油拿出来涂抹患处,以便伤口尽快愈合。母亲晚年信奉基督教,更是连趴在白菜叶上的蚂蚱也不忍拍死,只好双手捧着放到玉米地里。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多少人为了活命,偷瓜摸枣,掐谷子扭穗儿;推磨时,趁机抓把麦麸塞进口中,憋得面红耳赤,脖颈上的青筋暴突;割芝麻时,悄悄弄一小把挽进裤腰里;打场时,故意坐到麦堆上,暗地里把几捧麦子装到裤腿里……母亲不但自己不做,也要求我们千万不能做,因为一旦被抓住,又是游街又是批斗,丢人现眼,无地自容。一次,我被诬告摘人家两个青柿子,母亲不由分说,重重地在我屁股上打了两笤把。我忍受着热辣辣的疼痛和不由分说的委屈,紧咬牙关,却不敢哭出声音。当然,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挨打。事实澄清后,诬告者的父母特意跑到我家赔不是。母亲搂着我,狠狠地咬着下嘴唇,并且泪流满面。

土地承包后,母亲披星戴月,不停劳作,春种秋收,夏耘冬藏,施肥浇水,打药捉虫,喂猪喂羊,养鸡养鸭,忙得顾不上吃饭睡觉。有时,一个人肩挑手提,过沟上坡,也不愿请人帮忙,不想欠谁人情。母亲总是微笑着,忙碌着,一心一意让庄稼有个好收成,让全家人能吃饱穿暖,过上好生活。有一年,即将收获的玉米被人偷了很多,如果是别人,一定会绕着村子骂三圈不可,母亲只是摇摇头说:“算咱白忙一场,能发了小偷?”

母亲过惯了艰苦日子,不敢多花一分钱,也不甘多花

  一毛钱。感冒了撑一撑或者躺一躺,就挺过去了,至多喝碗辣椒葱胡汤,就下地干活去了。一次重感冒,高烧不退 ,却怎么也不让弟弟妹妹带她去看医生。得到消息后,我急急忙忙从学校赶回家,坚持把架子车绑在自行车后面,把母亲带到任教的学校,让同事把脉诊断,结果服了四剂中药方才康复如初。

一九八五年暑期,我另立门户,父亲由我赡养,食宿仍旧同母亲在一起。八七年暑假,内乡高中补课,我实在抽不出身来,连半天也没有陪伴过父亲。父亲病危,我赶到家的第二天,即六月二十二日早上,父亲就撒手人寰,留下了终生最大的遗憾。只是抱着父亲,送了他最后一程,心里稍有一丝宽慰。埋葬了父亲次日,我就奔赴工作岗位,重新站上了三尺讲台,仅仅在内心深处默默悼念老人。母亲没有一句怨言,更没有一声责备。此后,母亲由两个弟弟赡养,跟着两个弟弟度过晚年时光。

令母亲最为高兴的是,有一个星期天上午,给母亲体检前,我用自行车驮着母亲在县城主道上转了一大圈,陪着母亲在菊潭公园的凉亭里坐了将近一个小时。我指着老桥西北角下的空场地,对母亲说,那里很快就要建教堂了。母亲突然眼睛放光,破天荒地,又有点怯怯地问我:“带钱了吗?”我立刻回答:“带了。”一下子掏出来二十几元。母亲坚持只拿出两元钱,并让我带她走下慢坡,十分虔诚地投进了功德箱。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母亲唯一一次开口向我要的两元捐助款,竟然成了母亲在邻里亲朋中炫耀的谈资。母亲曾经坐在平房顶上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地向左邻右舍讲述着,因为那是她第一次进城,第一次由儿子带着逛街,第一次在功德箱里投进了希望和期待。

一九九二年,本命年的前一年春天,母亲却未能闯过人生那道大关口。二月初五晚饭后,我到弟弟家同母亲闲聊,方知母亲患了淋巴疮。我一再坚持,母亲才让我看了伤情:右边脖颈根部、锁骨靠上处鼓鼓的,比乒乓球稍大,贴着一张大膏药。原来,去年十月初一早上,母亲吃饺子时,最后半个难以下咽,她却一直瞒着我们。三天前,母亲才让小妹找外科大夫看病,买了几张膏药贴上。(后来,小妹告诉我,她曾经问过医生,啥时间能好,医生竟然当着母亲面说,要想好了,除非死了。母亲立刻目光暗淡,路上一句话也不说。)我暗暗叫苦不迭,却不露声色地告诉母亲没什么大不了的。次日一早,我用自行车把母亲带到县人民医院,让内科谢书理医生诊断,谢医生安慰罢母亲,暗地却告诉我,让老人家想吃啥就吃啥,想喝啥就喝啥,因为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怎么也不相信,又把母亲带到公疗医院诊断。因为特别熟识,外科秦大夫首先安慰母亲坐到走廊连椅上,然后悄悄而决绝地告诉我,准备后事吧,吃不了新麦了!我楞楞的,好像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又仿佛如雷轰顶!我让大夫尽量想想办法,秦大夫却连连摇头,对我说,你有多少钱?太晚了,已经转移扩散了,药物和手术都无力回天!回家赶快把膏药揭掉,出了头就不会愈合了。我强咽热泪,茫然不知所措。我再三请求,秦医生方才开了一些止痛消炎药。

初七,我请舅舅来作参考,把母亲带到县医院作钡餐检查。结果显示,有五公分长的食道完全堵塞,癌细胞大面积扩散。大夫说,不必用药了,就是华佗转世无能为力。我被泪水模糊了双眼,却还是也不肯相信。我连夜找朋友、托关系,联系医院和医生。

初八清晨,我带母亲乘车赴南阳卫校确诊。除了彩超看得更清楚,其他结果仍然是残忍而冷酷的。我的一线希望,最终还是化为泡影,变成了绝望。我坚持让大夫出出主意或者开一些缓解药。大夫先是不开,然后边开药边叹气,建议我只买一些鱼肝油之类的营养品。

回到县城后,我带母亲到照相馆拍摄下唯一一张照片,弥补了对父亲当年的愧歉。母亲却坚决不让我安排她住院治疗,只在我拥挤不堪的单间卧室里,住了两三周。每天除了服药,喂点蜂蜜、葡萄糖和果汁,几乎不思饮食,粒米不进。妻子请人为母亲祷告,母亲露出喜悦之色,还给小孙子说了一个笑话儿。遗憾的是我没有坚持让母亲住院,哪怕是尽一点点孝心。母亲心中有数,三番五次催着让我把她送回老家。

雨后初晴,春光明媚。我用架子车,不行三十多里,送母亲回家,并顺路去舅舅家停了大约半小时。从此,我只好忙里偷闲,挤出时间回去探望她老人家。

母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而且伴随着难以忍受的浑身疼痛,坐卧不宁,辗转反侧。我又托人买了杜冷丁,一边打针,一边输液。然而,任你使出浑身解数,也仍旧遏制不住癌魔的肆虐。看着母亲汗珠滴落,紧咬牙关却故作镇静,甚至强颜欢笑,作为长子,我也只能心如刀绞,却好言劝慰。

三月十七日下午,我坐在病床上,凝视着相对安静的母亲,并在心里为她祈祷。四时半左右,因为学校晚上要开周前例会,第二节有辅导任务,周一上午还要校对卫电班的《文选》试卷,所以,我只能像往常一样与母亲道别。但是,母亲却突然拉住我的右手死死不放,我立即把左手伸过去。于是两双手紧紧相握,四目对视良久。一会儿,母亲叮嘱我:“你是老大,为家里做了好多事……二妹没出嫁……三弟小,还要让你多费心……”我心里咯噔一下,不敢摇头,也不敢点头,猛然意识到……

母亲的养育之恩,我还没有些许报答,我多想搀着母亲的胳膊出去散散步,多想握着母亲的双手说说暖心话,多想拥抱着母亲,让她听听我那无限愧疚的心跳声。然而……可是……我急切而又耐心地向母亲解释着,解释着。母亲浑浊的眼神里闪动着渴求而又无助的泪光,双手却慢慢地,慢慢地松开了。但是,母亲并没有像平常那样微笑着点头答应我。当年,母亲曾亲眼目睹父亲在我的怀抱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我心里颤抖着,无奈地向母亲挥挥手,默念道:“妈妈,您老等着、等着,明天上午,我把公事办好,就请假回来陪您!”我知道,以前,每逢我带着孩子去学校,母亲都会站在楼门前,目送着,目送着,直到走远了,走远了,即使踮起脚尖也看不见时才肯返回堂屋,去做她那些一辈子永远做不完的事情。

哪曾料想,这一次极短时间的紧紧相握,居然成了我与母亲的诀别!

周一上午,我给中师班上了两节《语基》课,校对了《文选》试卷,向校长请了假,正要回家,却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心烦意乱,甚至精神恍惚,站立不稳,只好坐到办公椅上稍事休息。大约二十几分钟功夫,听见有人喊我,我快速到走廊去看,却见老家邻居来报信:母亲过世了!犹如晴天霹雳,我几乎晕厥过去……

见到母亲时,我悔不当初,无地自容;我悲痛欲绝,却哽咽无声。我双膝下跪,紧紧握着母亲尚留余温的双手,亲吻着,亲吻着。我在心里默默地忏悔:妈妈,儿子回来晚了!长子不孝!长子惭愧!长子有罪!入殓时,我蒙面而啼;封棺时,我埋头而泣;奠酒时,我涕泪俱下;出棺时,我呼天抢地;填土时,我为母亲默默祝福。然而,慈母大德,天高地厚,终其一生,难报半分;慈母大恩,海深江长,毕其三世,难以报偿!埋葬母亲后,我又像当年那样奔向进修学校,把悲痛和愧疚深深地埋进心底。因为我坚信:母亲是永远不会埋怨与责备她那只顾尽忠而很少孝的儿子的。

母亲辞世了,但她的辛劳勤苦,她的言传身教 ,她的正直无私,她的与人为善,她的视邻胜亲,她的争胜好强,她的善良以及她的慈祥,却都像放电影那样一场场、一幕幕非常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使我铭心刻骨,历久弥新。

母亲是普通而平凡的,母爱却是崇高而伟大的。

我为母亲三跪九叩,但愿母亲在极乐世界幸福安息!

我向母亲作揖鞠躬,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吉祥如意!

在此,我以亲身经历,奉劝天下儿女:

铭记养育苦,感念父母恩。

尽孝须趁早,陪伴要诚心。

忠孝两不误,警示后来人。

一旦双亲逝,悔恨伴终身!

202048日于南阳

  

【教育随笔】

学校那些无奈的场景(汝南县梁祝镇杨庄小学   王超峰)

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可生源却在逐渐的减少,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农村小学与城市学校相比多了一些心酸而又无奈的场景。

我们这个村,群众在县城买房的估计占一半以上的比例,在驻马店买房的估计有百分之二十。控辍保学工作是一个重点也成了一个难点。由于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大约一半的学生成了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中又有一部分学生转到寄宿式的私立学校就读。

有传闻说农村人在城里买房居住后被“真正”的城里人鄙视,什么才是真正的城市人呢?我觉得不定居二十年或一代人以上都算不上真正的城市人。一个城市的文化、习惯、风格、素养、包容、规则、冷漠、味道等不是你买了一套房子住几天就能学会和适应的。这也是农村人到城市一眼就能看出的主要原因。就像一个会抽烟的拿一支烟和不会抽烟的拿一支烟一样,旁观者就能一眼看出谁是会抽烟的谁是不会抽烟的。当然,我们现在农村的群众也见过大世面,我们这个村的学生80后的家长可谓是走南闯北,多数在香港、澳门、珠海、深圳、广州等务过工。有的发了财定居珠海、深圳、广州,有的挣了钱在县城、驻马店买了房子,把孩子转到城里、市里的学校就读,剩下的就在我们辖区的小学和我镇的私立学校就读了。在我们农村小学里总有一些令人心酸又无奈的场景。

上学、放学最壮观的场景就是电动三轮车队,绝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这一类的来接送学生,一个三轮车带一个、有的两个或三个,要是不下雨他们要接送到大门口,如果下雨非得进学校不可,不让这些家长进校他们意见还很大,怕孩子打不好伞,怕孩子被雨淋,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积极主动的。可对孩子们在家的教育、学习他们却管的不多。辅导、陪伴孩子学习更谈不上。隔代的教育管理毕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他们除了溺爱就是不敢管、不会管、管不好。学校的责任和任务就显得更重了。

父母外出务工,这些孩子的爱是缺失的,隔代的监护无法给他们更多的安全感和依附感。一位家长在微信朋友圈对她的孩子说:“打工不能好好的陪你们,不打工不能好好的养你们。”离开父母的那些孩子们内心深处也会有一种隐隐的痛。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我看到大门口有个人背着背包,手里拿着手机,想拨号又把手机放下,放下后又拿起来拨号,反反复复。不停地在那转悠,我走进一看是一位学生的家长,右手受伤还夹着夹板。他说:“我马上要到珠海,我想给我女儿说几句话,你到她班里叫她过来一下吧?我到他女儿班里给她女儿说你爸马上要到珠海,要给你说几句话,正在大门口等你呢。这位学生飞快地跑到了大门口,她爸爸给她说些什么我没听清,却看到这位父亲从兜里掏出一些钱塞到了女儿的手里。女儿转过身,仰着脸,用手捂着嘴和鼻子试着不把自己哭出声来,流着泪往班里跑去……

兄弟学校一年级的一名学生,今天上课时哭了,老师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想妈妈了,老师怎么都哄不住,于是老师就给他妈妈发视频,想让他们母子见一面,也没接通,这个孩子哭着哭着睡着了。老师把他叫醒,他又哭起来了,说要在梦里见见妈妈……

有时,最大的幸福和最温暖的爱莫过于相伴相随。离别,是一种痛苦的滋味。

离别时,我们总是忘不了那个最亲最牵挂的人。越平凡,你就会越感觉到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少一次离别,多一次相聚和陪伴。

一次次的离别,也许只是为了更好的相聚。人生不知要经历多少次的离别?

如果人生只是一场离别,那该多好呀!

  

打造生本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确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磊)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改形势,积极推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教学理念新,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青年教师队伍,确山县第六小学青年教师生本课堂展示课于61日——9日在全校展开。

展示课采用抽签上课的方式进行,早上730公布抽签结果,目的就是还原真实课堂。在首日的展示课课堂上,参赛教师既展现了青年教师的风采,也向听课的师生展示一节节风格各异的优质课。课堂环节环环相扣:课前展示,提高信心;前置作业,紧贴目标;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师生评价,精炼精准。老师们教学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设计合理,板书有序,环节完整,过渡自然,层次分明,课堂教学组织有序,重难点突出,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后,王继光校长从哲学角度指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生本教育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而设计的,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法、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无论怎么课改,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而生本课堂的实质是通过学生的内因起到学习的作用,“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生本课堂的显著特征。教师教也是为了学生学,全面依靠学生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处于学习状态。

副校长刘爱华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强调: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场地,三者的关系是平等的,生本课堂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把问题抛出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遇到的问题,分组讨论问题后孩子们登台自信地展示。在认真学习和互相评价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老师适时点拨,确保课堂沿着既定方向前行。大家要注意的是避免从“满堂灌”霸占话语权说个不停,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看”旁边一站撒手不管。“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当教育适合学生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学生全身心融入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是在听讲,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规律起作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这个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

教务工作人员肯定了参赛选手所做出的努力,赞扬了老师们在课赛中展现出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不足之处和今后改进建议。广大青年教师们互相点评,表示会认真研究教材、课标、教法、学法。同时多读书、多学习,做个智慧型老师;勤钻研,深思考,做个反思型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及时反思,逐步实现“生本课堂”深入化,“高效课堂”常态化。广大教师表示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老教师发挥经验优势,青年教师发挥学历特长,经验实践结合精深理论,强强联合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