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0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827
发布时间:2020/5/17  阅读次数:418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82710篇)

  

【诗词歌赋】

那片土地(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红尘疏影(罗山县灵山镇初级中学   刘俊山)

昨日大风(中牟县青年路小学   张清风)

走进五月(宁夏同心县韦州中学   陈清风)

想你……(河南省漯河市第三初级中学   赵宇青)

【故事回忆】

赵祯的庙号“宋仁宗”,是取悦当权者换来的?(齐云轲)

《清平乐》中,曹皇后为何想废黜丈夫选定的接班人宋英宗?(齐云轲)

我有一群羊(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教育随笔】

语言资源(西安市蓝田县洩湖中学   任东海)

【生活随笔】

写给自己(山西浑源县永安镇鑫源小学   刘青春)

  

【诗词歌赋】

那片土地(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那片土地

有着我的稚嫩

我把纯真洒在里面

后来孕育了我的初心

  

那片土地

有着我的青春

我把梦想溶在里面

后来生长了我的翅膀

  

那片土地

有着我的执着

我把成熟铺在里面

后来凝成了我的坚强

  

那片土地

有着我的平和

我把醒悟藏在里面

后来诠释了我的深沉

——2020.05.16

  

红尘疏影(罗山县灵山镇初级中学   刘俊山)

梅雪云雨巧天成,脉脉相悦景色新。

翘首相望期期见,相依相拥相爱吟。

珠联璧合天合作,脉脉翘首向天歌。

蜂蝶双飞时时舞,桃笙春夜幽梦多。

  

昨日大风(中牟县青年路小学   张清风)

午后信步校园中,无端平地起狂风。

棵棵杨柳腰欲折,片片纸屑漩半空。

身单衣薄脊背凉,面冷心寒沐隆冬。

纷飞思绪千万缕,皆是徒劳枉然功!

  

走进五月(宁夏同心县韦州中学 陈清风)

一二三四五月间,人间岁月近半年。

亲情友情化灾情,无限真情寓满园。

  

想你……(河南省漯河市第三初级中学   赵宇青)

想你是一种美。

真的,每当我的思绪划过,一种美妙的弧闪烁着,

她在我的时空隧道里凝固着一种微妙的瑰丽,定格。

那是一个深蓝,神秘莫测。

那是一个紫色的花朵,高贵典雅。

象梦一样,像诗一般,像蒙太奇的玄妙,

永远永远的,悠长悠长的……

  

想你是一种幸福。

那种幸福,暖暖的遍布我的每一个神经,

倏然飘动起来,如珊瑚在海洋里油油的舞着,

若隐若现,在水的绿洲里徜徉。

  

想你,我会在你的文中,

字里寻觅着炽热的字眼,

也好填补我荒凉的空白。

或激越,或温馨,或忧伤,或昂扬,

每一段文字都是和谐的音符,

弥散在空气里,响掣在浩瀚的宇宙间。

让思念作帆,让爱作舟,我们在这心路的旅程中远航。

  

在风过的日子里留痕,在雪的季节里凝结,

那是我们淡泊的情,

她在一个世界里升华演绎着一个美的故事,

到永远,永远……

想你,很美,很美……

  

【故事回忆】

赵祯的庙号“宋仁宗”,是取悦当权者换来的?(齐云轲)

在热播剧《清平乐》中,宋仁宗赵祯的感情生活充满着许多的不如意,令他颇为伤神。而在历史上,不仅后宫里如此,他在前朝上也是如此。像范仲淹、狄青等良臣,都有一腔报国壮志,确实有能力为国效劳,也为赵祯所器重,却又不得不以悲剧结局,导致宋仁宗君臣们的励精图治追求与事实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盛世大治成了可望不可即的美梦。

一、范仲淹:矢志改革,却壮志难酬

在刘太后生前,少年皇帝赵祯就对范仲淹很有好感。

天圣年间(1023-1032),范仲淹到京城出任秘阁校理,听说皇帝率百官大庭广众之下为太后祝寿,认为不妥,就上书刘太后:皇帝乃天子,可敬天地,太后亦人子,受天子礼,非也。认为皇帝亲自向太后行礼不对,因为皇帝是天子,太后不过是人臣所生的子女,受天子的礼敬,不妥当。

范仲淹提议,以后在类似场合,改由宰相替皇帝行礼便可,不必由九五之尊的皇帝亲自行礼。刘太后未予理睬。不久,范仲淹再次上书,认为皇帝到了亲政的年纪,请求太后还政给皇帝。结果,刘太后还是未予理睬。范仲淹生气了,请求外放,去做地方官。

虽然,两次上书均未达到预期目的,范仲淹的行为却赢得了宋仁宗的好感,在宋仁宗那留下了个好印象。

亲政后,宋仁宗将范仲淹召回京城,出任右司谏。

树倒猢狲散。这个时候,刘太后已经不在了,许多人开始攻击她,认为她垂帘听政执掌神器十余年,是非法的。

见朝臣攻击刘太后,范仲淹劝宋仁宗:太后受先帝遗命,辅助皇上十余年,虽有些许过错,也要遮掩保全才是。宋仁宗听此,深受感动,下令不许众臣再议论刘太后的功过了。

宋仁宗亲政后,北宋王朝已经走过了七八十年的艰难历程,国家制度上的许多弊端开始显现,天下叛乱、民变不断,加之西北李元昊称帝搞分裂,又到了危乱时期。

庆历三年(1043)八月,宋仁宗以范仲淹为参知政事,重用了一些才德兼备的朝臣,进行革新变法,试图以改革来稳定国势,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史称“庆历革新”,或“庆历新政”。

新政重在“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触犯了当时既得利益阶层的强烈反对。他们诬陷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人朋比为奸,目的是要变乱天下,进而废黜宋仁宗,行大逆不道之事。

看着反对者造出的舆论压力越来越大,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响,意志不坚定的宋仁宗动摇了。宋仁宗深知,宋朝从立国开始就十分注重防范群臣结党营私,范仲淹等人“结党”导致内外不满和反对,不利于社稷安定。

于是,在庆历五年(1045)正月,宋仁宗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范仲淹、富弼、杜衍等人被罢职,出任地方官,“庆历新政”草草收场了。

二、狄青:为国杀敌,却郁郁而终

范仲淹是宋仁宗朝著名的文臣,狄青则是宋仁宗时期著名的武将。一文一武,经历有一定的相似度:起先,备受皇帝的宠信,被委以重任,后来,悠悠之口将皇帝对其信任给削弱了许多许多,直至消失,最终落得个悲剧结果。

宋朝以后的文艺作品中,经常把狄青神化,说他从王禅老祖那得到了仙术和兵书,自带神力,是“武曲星”下凡保护大宋江山的。还说狄青与“文曲星”包拯一样,都是宋仁宗的福星。

实际上,狄青出身于农民阶层,是标准的寒门子弟。李元昊叛宋自立,边疆大乱,狄青应征入伍,抗击西夏军队的入侵。由于宋朝奉行的重文轻武国策影响,宋朝在对外战争中,胜利很少,常吃败仗,所以士卒厌战。

狄青则不然,每战,他都要身先士卒,披散着头发,戴着金属面具,手持利刃直击敌阵,横冲直撞、吼叫着拼杀。因为狄青不怕死,所以赢得了众人的信任和器重,为主持西北军政的韩琦和范仲淹所赏识。范仲淹曾送给狄青一套《左传》,鼓励他好好学习,因为打仗只靠蛮力不行,还得依靠智力才能取胜。

因为韩琦、范仲淹时常在奏疏中提到狄青,所以宋仁宗也对狄青也充满了好奇和好感。后来,因为战功赫赫,宋朝提拔狄青为马军都指挥使,后又升为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国家军委副职,一跃成为上层领导。

皇祐年间(1049-1054年),蛮人侬智高入侵宋朝内地,攻克数州之地,一时间天下哗然,人心惶惶。宋仁宗派兵去抗战,结果屡战屡败,害得广州城被侬智高围困达两个多月。

宋仁宗最后想到了狄青,正巧此时狄青也来主动请缨出战。宋仁宗大喜,下令由他督军出战。

狄青到达前线,宣布休整十天,不准任何人出战。侬智高误以为狄青怯战,就放松了警惕。结果,十天还没过完,宋军突然间奔袭而来,越过了昆仑关。侬智高失去了天堑昆仑关,只得拼死力战。宋军抵挡不住,先锋大将孙节战亡,众军想后撤,被狄青制止。

狄青亲率一部分军队从左右两侧杀出,直击敌阵,一鼓作气击溃了侬智高的蛮军,将其赶出邕州,平定了战乱。

回朝后论功行赏,宋仁宗不顾众人反对,毅然以狄青为枢密使,即宰相。在宋朝,武人不得拜相,已成祖宗家法。宋仁宗此举引起朝臣强烈反对,看似封赏了狄青,却也因此害了他。

一晚,狄青家里祭祀祖先,焚烧纸钱。负责京城消防安全工作的厢兵见大晚上的,狄青家里冒烟,以为出事了,联合开封府一同到那里执行公务。到那以后,发现“火”已经灭掉了。

狄青家中的“火”是灭了,但那些眼红他的人心里的“火”却没有灭。第二天,狄青家中夜光冲天的流言蜚语顷刻间就弄得满城风雨了。

家中夜光冲天,是改朝换代或谋逆的征兆,这下可把狄青给推进了臭水沟子,想洗干净就难了。

虽然宋仁宗对狄青是信任的,这与他当初对范仲淹一样,可是,人言可畏,他也真担心自己的皇位和生命被断送了。毕竟大宋朝的江山,也是他大爷爷赵匡胤在后周做大臣时,依靠武将的身份,发动兵变夺取的。而狄青也是武将,又是枢密使,功高震主啊!

不久,又有传说,汴梁城闹水灾时,有人见狄青身穿黄袍坐在大相国寺大殿上。

难道狄青也要来一次黄袍加身吗?

这刺激,宋仁宗彻底受不了了,果断罢免了狄青,让其到陈州做官去。狄青临行前,对人说:“陈州有一种水果梨,叫青沙烂,狄青必死无疑。”次年(1057)三月,狄青病死,才五十岁。

三、补白

范仲淹、狄青,是宋仁宗最为器重的一对文臣武将,一度官位极高,可是为何最后都未能展翅高飞、报国为民夙愿得偿呢?

这主要还是宋仁宗的问题。

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宋论》中认为,赵祯“无定志”。就是意志不坚定,容易动摇。王夫之举例说,宋仁宗在位掌权的三十年间,中书省和枢密院大臣换了四十多,皆为屡进屡退。这样一来,就算是贤臣在位,因不能安于其位,也无法施展才能,做出成绩。朝令夕改,反反复复,使“吏无适守,民无适从”,让下面的人感到无所适从,结果啥事也成不了。

从范仲淹、狄青的遭遇上看,确实如此。庆历新政进行到关键时刻,反对者一出,作为国家最高执政者宋仁宗就犹疑了,患得患失,优柔寡断。最后,反对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他不是站在范仲淹等人背后撑腰,而是将其罢官外放,以此来换取反对者的和解。在这一点上,宋仁宗远远不如宋神宗,在王安石变法最困难时,作为皇帝,宋神宗坚定地站在王安石身后,让王安石放手去做,没有后顾之忧,变法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可是,宋仁宗呢?他和汉景帝相似,有难处了,让臣子出面解决,当替罪羊。“七国之乱”时,为了缓和矛盾,取得叛乱者谅解,进而和解,不至于危乱江山社稷,汉景帝毅然决然地腰斩了朝廷重臣晁错。可是,叛乱者并未就此罢休,而是持续谋反,想将皇位夺走,汉景帝做下了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

狄青,因为战功赫赫,被宋仁宗委以重任,做了枢密使,位极人臣。后来,一些谣言疯传,而且这些谣言明显是人恶语中伤,故意造谣生事的,却仍利用了皇帝,除掉了国家重臣。宋仁宗对于国家重臣的信任,抵不过几句谣言吗?

对于范仲淹、狄青,宋仁宗如此容易被不同声音所利用,他做到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许正是因为他容易被利用,也造成了乐于听取臣下意见、善于纳“谏”的假象,没有大刀阔斧除旧布新改革变法的勇气,间接地维护了既得利益者的地位和权力,所以才被他们所极力褒扬和称赞,庙号称“仁宗”。反过来,宋神宗砥砺奋进,一心改变积贫积弱的国势,有着铸造盛世的雄心壮志,信任重用王安石强力推行变法,触犯了统治阶级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在后世也惹生了非议,甚至骂名。

  

《清平乐》中,曹皇后为何想废黜丈夫选定的接班人宋英宗?(齐云轲)

宋仁宗赵祯,在历史上是一位悲情皇帝。生前,未能与生母相认,儿子早夭,皇位传于旁人;身后,结发之妻曹皇后又想废黜他一手指定的后继之君,令其死不瞑目。

一、宋仁宗心中的隐痛:儿子相继早夭,皇位传给谁?

宋仁宗一生,虽然后宫嫔妃不算少,可是子嗣并不多,只有三个儿子:长子赵昉、次子赵昕、三子赵曦。

长子赵昉,是赵祯少年时便在身边服侍的俞德妃所生。景祐四年(1037年)五月初九,赵昉出生当天便夭折了。可怜的孩子还没睁眼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走了。

这年,宋仁宗二十八岁。长子出生即夭,使他颇为伤感。

好在皇帝年轻,来日方长。

次子赵昕,母亲是贵妃苗氏。宝元二年(1039年)八月十五出生,两年后,即庆历元年(1041年)二月十九夭折。次子赵昕,在长子夭折后两年来到这个世界,给而立之年的宋仁宗带来了极大的欢悦,况且这个儿子出生的时候是中秋佳节,难得的好日子啊!可是,这个儿子在人世间只活了一年多,死时尚不满二周岁。

三子赵曦,庆历元年(1041)八月初五日出生,生母是朱才人。此时,距离宋仁宗次子赵昕夭折,才过去五六个月。赵曦的出生,使宋仁宗从丧子之痛中走脱出来,带给他无限的欢欣和希望。

庆历三年(1043)正月初一,大过年的,赵曦却夭折了。这一年的春节,注定是宋仁宗一生中度过的最悲痛的节日。辞旧迎新的时候,万家灯火无限温暖,万民恭贺新春,天下一派喜气洋洋,皇宫内却在办丧事。

连失三子,三十四岁的宋仁宗在这个春节无助、无奈、悲痛地饮泣着,面对未来,许多的不知所措和未知的不安充盈了心扉。心中的隐痛,让他想找一个角落,偷偷地哭。

二、侄子赵宗实:备胎,是天生的命

封建王朝中,储位,是一个重要且敏感的政治词。如果皇帝早早的生下了儿子,最好是嫡长子,册立为皇太子,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儿了。如果皇帝没有儿子,就算皇帝还年轻,储位不定,也会造成不安,群臣会奏请皇帝早定储位。

宋仁宗赵祯就是早早的定下了储位。

早在景佑二年(1035年),宋仁宗就将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接入皇宫,交给曹皇后抚养。这算是给群臣和天下人一个交代:这回,你们不要怕储位不定了,这个王子就是未来的储君,由于只有三四岁,年龄小,待长大后再定名号。

这一年,宋仁宗才二十六岁。将侄子接进宫里抚养,也是以备不时之需,为天下人吃一颗定心丸,其中也有他尚无子嗣的无奈。

景祐四年(1037年)五月,宋仁宗的长子出生即薨。赵宗实只好继续留在宫里做备胎。

宝元二年(1039年)宋仁宗次子赵昕出生后,赵宗实失去了继续做备胎的必要,皇帝只好将赵宗实给送回家去了。

后来,宋仁宗的次子、三子相继夭折,备胎储位的事儿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群臣请求皇帝将赵宗实接回宫里。可是,宋仁宗此时正宠爱着张贵妃,希望他俩能生下一个儿子,将来册立为太子,继承皇位,就拒绝了群臣的好意。

就这样,拖了一年又一年,直至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赵宗实才被册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曙。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宋仁宗驾崩。四月初一,赵曙继承皇位,是为宋英宗。做了快三十年备胎的赵曙,终于熬到了头,做了皇帝。

其实,宋英宗的父亲濮王赵允让也曾是储位的备胎。赵允让是宋太宗四儿子商王赵元份的儿子,是宋真宗的侄子。宋仁宗赵祯出生以前,赵允让也入宫做了备胎。后来,皇子赵祯出生,赵允让只好回家。

赵曙,比父亲幸运,由备胎转正了,做了皇帝。

父子俩都有过备胎储君的经历,赵允让和儿子赵曙,在历史上可谓一曲绝唱,实属罕见。

三、曹太后与宋英宗的母子情

按理说,赵宗实一入宫便被皇帝交给曹皇后抚养,母子二人的关系应该不错的,可是为何最后二人闹僵到曹太后要废黜宋英宗的地步?

宋英宗从父亲和自己的经历中得知,备胎皇太子,不是什么好事儿。尤其是他自己,在宫里处处谨小慎微,不敢乱说话,委屈和痛苦只能打掉牙咽到肚子里。刚入宫那会儿,他还是一个三四岁的孩童,童年过得何其凄惨。曹皇后因为没有生育过孩子,加之与皇帝关系不和谐,心情也好不到哪去。对于抚养一个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宗室侄子,应该也不太热心。

得不到父爱,也得不到母爱,赵宗实的心是苦的,更加想念家里的父母。想回家,却又回不去,一肚子苦水向谁说呢?曹皇后懂得,赵宗实只是一个备胎,皇帝一旦生下儿子,他随时都得回家去。所以,他不是一个潜力股,她对他也不上心。

母子间的裂痕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的长、愈加的大。

正是在这种无比压抑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赵宗实,心理上出现了反常,精神上也有了问题。正式继位后,宋英宗忽然得病,大呼有人要杀他,甚至在宋仁宗灵柩前一跃三尺高,吼叫着奔跑,导致丧礼无法正常进行。宰相韩琦只好让几个宦官抱住皇帝,不许他乱动。他还趁着发病,对曹太后进行揶揄,不断挖苦,似乎是对她曾虐待他进行反击和报复。

曹太后见此,也是有苦说不出。他若是个正常人,她可以母后的身份出来训斥,可他现在是个病人,还是一个精神病人。尽管这病,病到什么程度,谁也说不了。为宋仁宗出殡时,宋英宗居然称病不出,一时间天下哗然。拖延四天后,宋英宗只好出来送丧,却一滴眼泪也没流出。

宋英宗即位之初,因为有病,不能处理政务,便由曹太后垂帘听政。随着母子二人关系的紧张,曹太后招来韩琦,询问西汉昌邑王刘贺故事,显然有废黜宋英宗的意思。

韩琦大惊失色,慌忙连同欧阳修、司马光等人,一边劝说曹太后打消废立的念头,一边劝谏皇帝要恪守孝道,向太后低头认错。

最后,在群臣的努力下,曹太后与宋英宗母子俩“和好如初”了。治平元年(1064)五月,在内外强大的压力下,曹太后被迫撤帘,退居后宫,还政给皇帝,宋英宗在继位一年多后,宣布亲政。

后来,在处理宋英宗亲生父亲称谓上,曹太后也遂了宋英宗的愿望,同意他称呼生父为“皇考”,让宋英宗很感动。此后,母子俩的关系缓和了不少,可惜宋英宗身体不好,治平四年(1067)正月初八就驾崩了。

  

我有一群羊(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我曾经想拥有一群羊,增加经济收入,来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

拥有一群羊,要从第一只羊开始。在弟弟的帮助下,我带上二百元钱,到南山一家亲戚家买羊。弟弟用机动三轮车拉着我,一路上颠簸得很狼狈,在那个破铁皮车厢里,我不知换过多少次位置,调整过多少次姿势,结果都是一样,就这样“咣咣咣”“咚咚咚”地到了南山脚下。

所谓南山,是相对于北边的一种泛称,这里有名字,一个铁皮牌子上写着“灌山”,我看看牌子,又看看不远处的山峦,顿时就小纳闷了,那山的形状,分明就像个倒扣的瓦罐,叫“罐山”才对。不管怎么称呼,这座小山的确很美,远望像是大地捧起的一颗绿宝石,走近,那宝石般的山峦四周点缀着一块块玉米、芝麻、大豆和红薯地,真是一派自然而然地田园风光啊!

弟弟帮我找到了南山的亲戚家,亲戚家那位大哥很厚道,知道我们来,就早早准备好酒菜,用搪瓷杯写了半杯酒,说让我喝了好有力气爬山抓羊。盛情难却,我喝了几口,顿觉浑身热气腾腾地,一再说快点去上山,抓了羊,给了钱,好趁天不黑赶回家。

出了村口,大哥用手一指,说,山南坡那最大的一群就是咱家的,我不去了,你想中哪个抓哪个,最好抓怀羔的老水羊,过了年就繁小羊羔了,一窝能繁三四个,不几年就发展一大群了。

我放眼望去,山南坡上有好几个牧羊人,他们在空中挥舞着鞭子,像是在对羊群发出什么信号。那时山上还没有禁牧,四周的村民可以自由在山坡放牧。那一只只白白的山羊,像一颗颗珍珠洒落在绿地毯上,时而聚集,时而分散,在蓝天的衬托下,格外美丽,格外耀眼。

我虽然乘着酒力,但爬到山南坡也是气喘吁吁了。牧羊的侄女早已知道我们的来意,呼唤着羊群向我身边靠拢,好让我抓到一只称心的。可是,老山羊好像知道我的目的了,带着羊群往远处跑,我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也没抓到一只老水羊。我转回身,准备让弟弟向大哥求援,这时,我看到一只小水羊向我走来,它走近我,身体靠在我腿上,用头在我腿上蹭了几下,我蹲下身,它又用舌头舔舔我的手。我问侄女,侄女说,这是初怀羊羔的小水羊,俺爸说,叫你捡只大的,你还是抓一只怀羔的老水羊吧。说话间,小水羊又是舔我的手,又是用耳朵轻抚我的脸,我顿时产生了人与动物存在一种缘分的念头,当即表示就要这只小水羊。下了山,亲戚家大哥留了我一百元,我坐上三轮车,把小水羊揽在怀里回家了。

怀羔的小水羊来到我家很受优待。秋天,我的父亲母亲下地割最好的草喂它,还每天给它加点麸皮或玉米糁之类的饲料。冬天,父亲干脆就在自己住的草屋里,打了一个小羊圈,给小水羊一个屋住,以防夜晚被人偷去。我在学校,把羊弄到校园当然不合适,只好在周末回家里,与妻子悉心照料小水羊,喂青草,饮料水,甚而给它梳梳毛,逮逮身上的虫子。那时,我的女儿得了一种很难治的病,每次去北京看病都要借上十几家的钱。因此,我们一家老小的希望,就寄托在这只温顺的小水羊身上了,盼着它能给我们带来好运气,好光景。

小水羊的肚子越来越大,身架也比以前几乎大了一倍。

说来小水羊也真争气,经过我们将近五个月的细心饲养,到来年春二月间,小水羊一窝产下一公三母四头小羊羔,这让我们全家喜欢得像过年一样,父亲竟破天荒地做了一顿葱花细面叶来犒赏小水羊。因为初春天还较冷,父母就生柴火让小羊羔母子取暖,每天都轮流着给小水羊喂食,照看小羊羔吃奶、睡觉。

初夏,几个月的小羊羔已是活蹦乱跳了,小水羊也有了老水羊的模样。每次到村外,小羊们尽情撒欢,羊妈妈则一边低头吃草,一边抬头望望它的孩子们。好多次,我和妻子回到家,不见人,就到村北的大沟边去寻,看到父亲或母亲在为我们放羊,尤其是看到小羊跪乳的情景,心里总是五味杂陈的。我深深地明白,人也好,动物也罢,都会有一个“恩”字埋藏在生命中啊!

一个偶然的机会,妻子的老表同心哥知道了我们在养羊,见面几句话就把我的心思猜透了。同心哥一是同情我们的困难,二是也为了报答当年岳父岳母的养育之恩,愿意无偿地帮我们养羊,并建议把羊转移到食物丰富的宿鸭湖区。我和妻子万分感动,觉得我们的人生终于有了一个重大决策。回家告诉父母,父母都很忧虑,但最终还是答应了。

依然是我的弟弟开着那辆破三轮,给我的五只羊搬家。父亲不放心,与我一起去送相处大半年的大羊小羊,一路上,父亲摸摸这只羊的头,又摸摸那只羊的头,显得怅然若失的样子。到了湖区,父亲帮同心哥在湖区鱼塘的堤坝上又搭建了一个羊棚,算是给羊一家大小安了个新家。

同心哥是帮人家在湖区看鱼塘的。那时湖区可以个人分片承包,在承包片区有人挖了鱼塘养鱼,每个鱼塘都雇人照管。同心哥看的鱼塘在湖区的最南边,四周有几片荒地,平时有好多人在那里放牛放羊。每天早饭后,同心哥巡视了鱼塘,就会赶着我的一小群羊去荒地吃草,等半晌午吃饱了,再把羊赶回入圈。遇上下雨天,同心哥就穿着雨衣去割草,割回来把青草上的雨水晾一下再喂羊,这样避免羊吃了含水量大的草会拉肚子。说实话,羊是别人的,自已天天喂养别人的羊还那么上心,这除了报答所产生的一种亲情力量外,还有着一个普通人勤劳和善良的品质。因此,同心哥为我们的付出,是终生难忘的。

我和妻子只有趁周末两天骑车去湖区里,放放羊,割割草,给同心哥帮点小忙。一次,学校临时调休,炎炎夏日,我和妻子顾不上吃饭,决定去湖区照看我们的羊。进了湖区,空旷无人,我和妻子不免有了一种恐惧感。到离鱼塘还有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有一群野狗伏在草丛中,抬头竖耳看着我和妻子,我俩害怕极了,不敢骑车再往前走。这时,我急中生智,脱下衬衣在空中来回摆动,并大声呼喊着,可好大会儿,也看不到堤坝上有一个人影。“你听,咱的羊叫了!”妻子又惊喜又激动,随即,远远地听见堤坝上传来了“咩咩咩”的叫声。可能是羊的叫声惊动了同心哥,他端着饭碗出来,一眼看见了我们,听到我的呼喊,就迅速回屋出来,手向空中扬了几下,只听“啪啪啪”几声响,伏在草丛中的野狗一跃而起,瞬间跑得无影无踪了。

到了堤坝上,和同心哥寒暄几句后,就去看看我们的羊,羊见了我们俩,又是用头摩擦我俩的腿,又是用舌头舔我俩的手和脸。年长的水羊见了我,仰起头,轻声地“咩咩”叫着,像是在对我诉说着什么。那种情景,不由不让人怀疑动物没有思维和感情的判断,以致于使我认为,人与人也好,人与动物也好,动物与动物也好,之所以有一种融洽,一种和谐,一种默契,都基于一种感情,只不过感情色彩所赋予的意义不同罢了。

到了第二个春天,前后相继又添了九只小羊羔,我的羊群大大小小有十四只了,理想中拥有一群羊的目标也实现了。羊多了,特别是小羊羔多了,给同心哥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喂食,防疫,保暖防寒一点都不能马虎。同心哥只有一般的养羊经验,但他能把羊养得一头也不生病,一头也不死亡,可见他用心到何种程度了。

深秋时节,随着陆陆续续的小羊羔的降生,我的羊群已发展到二十七只了。熬过冬天,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万物复苏,百草丰茂,我的小羊长大,我也真正拥有一群羊了,就这样,繁衍生息着,我设想的目标不久就会成为现实。

谁料想,在一个天空中飘着雪花的午后,同心哥赶着羊群来到学校门口,他让人给我捎信,我跑到门口一看,顿时惊呆了。我看到同心哥穿着一件旧黄大衣,脸色蜡黄,清水鼻涕流着,他嗫嚅着对我说:“湖里不让养羊了……我也有病……顾不着了,真对不住恁呀!”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就拉着同心哥回屋里吃饭暖和暖和,同心哥说死也不肯,嘴里说着“你给俺妹子说一声,我对不起她,我走了。”随即把一根鞭子递到我手里,缩起身子,转身缓缓地离去了。

同心哥走后,妻子还骑车追了一阵子也没看见,想必他是走了小路返回的吧。大门口,寒风吹着,雪花飘着,年长的水羊站在最前头,一直望着我,像在乞求我,其它的羊也都可怜巴巴地望着我,十几只小羊冻得浑身瑟瑟发抖。我让妻子看着羊群,连忙去附近好不容易找了一点干红薯秧,又借来一点饲料,免强喂了一下羊群。无奈之下,我和妻子做出了一个决定:把羊群赶回老家。

父亲看见真的有一群羊回来了,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有这么多羊,新老交替地卖掉,可以缓解一下我的经济困难;忧的是大冬天的缺乏草料,怕羊消瘦或生病死掉。到了这个地步,我也只能让父亲尽力而为了。临走时,年长的水羊用头抵着我的腿,久久不肯松开,我一手抚摸着它的耳朵,一手抚摸着它的两只角,自言自语地安抚它,虽然我不能确定动物有没有智商和情商,但我知道,这只从小水羊长成老水羊的动物,是在向我告别,这种微妙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体会到。

放寒假了,我准备趁假期给女儿去北京看病拿药。父亲听说后,一大早来学校给我送来了他攒下的二百元钱。当父亲看到我因借钱而难为得流泪时,他连一口水也没喝,起身就回去了。傍晚,父亲来家了,见了我,声音低沉而嘶哑地说:“羊,我都卖了,人家知道咱卖羊是为了给孩子看病,大小匀裹着给了两千元,给的不少了……给孩看病是大事,羊没了,赶明儿咱再养……”。我接过钱,久久未说一句话,父亲走了,我送到大门口,我的泪默默地流了下来,泪光中,我看到了父亲闪动的背影,那背影里,似乎有一只只羊儿在跳动……

羊是家畜,它的命运是勿庸置疑的。但若是因为人的需要而给它们带来了一种近手毁灭性的伤害,显得我们人类未免有些残忍了。后来,父亲打听说,那群羊,买主只卖掉了大羊,小羊留下来自己养了,这个结果,给我的心里些许还带来了一丝安慰。

最终,我的一群羊也没能改变我的生活状况,而那群羊,更没有得到我理想的结局。如果要让我说说,这几十年里对不起谁的话,我觉得,我没有对不起哪一个人,而我对不起的,是我的一群羊。

2020.05.15

  

【教育随笔】

语言资源(西安市蓝田县洩湖中学   任东海)

反复刺激确实能强化记忆。

小时侯看过的几部电影的个别台词,我至今还能脱口而出。样板戏拍成的电影不必说了,像“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平原游击队》),“麻痹,太麻痹啦”(《侦察兵》),“高,实在是高”(《地道战》)等等,当年都成了语言资源。日常说话中随机引用,常收到强烈的修辞效果。

现在,广告词或许也成了孩子们的语言资源。“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等还算差强人意的,像“一分钟,轻松做女人;杀菌止痒除白带……早用早轻松”,孩子们稚口童声跟着电视里的明星喊出来,就让人觉得不是个味儿。

前几年,广告词恶搞成语成风,现在似乎有些收敛,但在用明星代言方面每下愈况:多少口齿伶俐、语音标准的不用,偏找吐字不清的。一晚上反复听那个从帷幔中探出来的头说“就是仄(这)一兹(只)”和曾志伟的公鸭嗓说“拉肚之(子)”,觉得很是刺激神经。

也许,他们的广告策略又得逞了?

  

【生活随笔】

写给自己(山西浑源县永安镇鑫源小学   刘青春)

亲爱的自已,一定要让自己的生活有目标有意义。让自已努力、执着,让自已浑身洋溢着激情。

1、对美丽: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风采,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年轻,毫无意义。

2、对自己:我不是很懂人情世故的女人,我努力让自己的生活顺其自然。

3、对生活:爱读书,爱运动。

每天必做的事情:

1、努力的工作,虽然我不是最优秀的那个,但我要做最努力的那个-----虚心、执着、柔韧,让自己走在优秀的路上。

2、找一个榜样一个目标,从她们身上汲取正能量,向她们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学习,强闻博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让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必须坚持下去。

4、每天坚持写随笔、日记。写下自已的计划、心得、感悟,坚持练笔,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5、学会去繁就简,让生活简洁,让心灵纯净。能少掺和的事尽量少掺和,能避开的事尽量避开。

6、修身养性,参禅悟道。多看有关的文字,多参悟,多在纷繁的生活中修炼,真正的达到沉稳优雅。

7、注意身体,注意学习饮食文化。让自巳能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8、给自己的生活添一点浪漫的小情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生活旖旎多姿。比如可以写一点美文字,可以听听音乐,写写字,画会画,逛逛街,游游山。走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

9,做一个善良而美丽的女子,做一个精致的女人。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