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0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793(王 茹)
发布时间:2020/3/24  阅读次数:394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793(王   茹)

(郑州市金水区四月天小学 王 茹 专辑 3篇)

  

写给教师同仁

我才不跟你较劲

——谈谈延迟效应对于孩子管理的好处

人生,没有巧遇的成功

——致青年教师

选择与努力,一个都不能少

  

我才不跟你较劲

——谈谈延迟效应对于孩子管理的好处

翻开曾经的记忆,会发现我们年少时和他们一样,经常在抵触中成长。

——题记

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孩子,他们很拗,总是执拗于自己的小思想中,我们班也有这样的孩子。

M,一个可爱的小男生。他的妈妈说他非常执拗,你让他做什么他偏偏就不做,在家里和在学校一个样。

C、小W、小L也是这样。班上这样的孩子还是不少的。

这不,小C犯错了,老师把他交给了我,孩子看见我就没了男子汉的气概,也不认错,也不犟嘴,就是用看似饱含了委屈的眼神,满眸晶莹地看着我。

我笑了笑,告诉他说:“回去上课吧,上完课想明白了来找我。”

孩子走了,并没有主动找我,等我去教室的时候,他一脸沮丧,看着我说:“我错了。”

我依然没吵他:“知道错了?”

他点点头。

“那好吧!去找老师道个歉。”

他老老实实地道了歉,就回来了。

W更是如此,他从来在课堂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老师批评,却依然自我,很是逍遥自在。

我习惯性欣赏下课堂上他的作品,然后才问及其他的问题,他那不容易打开的金口在我面前也就张开了。

其实小孩特别有意思,你在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找到他,执着地让他认识错误,往往他们会和你较劲,这种情况下,如果是课堂,老师瞪着眼睛等着他们认错,他们执拗着就不做,那怎么办?这节课还上吗?

我更赞成延缓效应。若是在孩子解不开疙瘩的时候放一放,给他时间去思考自己的行为,他们更容易在忐忑不安中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若是当即就进行处理,如果处理正确还好说,若真有其他的内情,那么不但孩子会受到伤害,而且会有损老师的威信。毕竟在孩子眼里老师是无所不能的,应该不会去犯什么错误。

我常听到青年教师说:“较劲,看谁厉害,我就不信我拗不过来那么个小屁孩。如果输给了他,我还怎么当老师?”

听完我就乐了。这种方式看似你表面上赢了,但你赢了什么呢?时间?说服力?还是威信?

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和小孩子相处既不能把他完全当孩子,又要把他当孩子。不完全当孩子,是要学着去了解他们的思想,他们并非是什么道理都不懂,而且很多时候他们懂得道理并不比成人少多少;又要把他们当孩子,是因为虽然他们明白是非,却没有经历社会的磨练,因此更多一些性情,于是在做事时思考就会更为简单,才会如此任性地拗下去,许多时候不是不知道自己错了,而是因为抹不下面子认错。那么给他们时间去思考如何认错,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思想逐步成长的过程,他们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明白是非,而且知道该如何组织语言或者以什么样的行动去弥补过错。

我小时候也干过这样的事:那时我上五年级,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结果一次自习课,我同桌找我说话,我没理她,她就传纸条给我,正好被老师发现,结果班主任劈头盖脸吵了我一顿。任性的我背起书包就离开了学校,在我看来这事我是没任何错的,但是迈出教室的那一刻我肯定错了,因为我没有给老师解释。

仔细想想,若现在的我是那位班主任我会不会劈头盖脸先去吵?肯定不会!延缓时间让孩子说出真相,然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这样也不至于让一个女孩子觉得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己明明没错却受了批评感到委屈。

做老师啊,有时还真不能和学生较劲,冲动的时候冷一冷,延迟一段时间,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人生,没有巧遇的成功

——致青年教师

我,我们组的教研组长,也是她们的大姐。

去年,我们组八个教师,五名都是新的;今年,又来了两名新的。算来算去,三年以上班主任经验的、一直在的就我和宋老师两人。不过,我想分享的不是我们的经验,而是年轻人的成长。

(一)

第一次学校听她们的课,教研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连基本的上课步骤都不懂。小姑娘们当时蛮沮丧的,毕竟本是信心满满,而且自我感觉还是相当努力的,这评价对于她们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我笑了笑:我刚上班时,还不如你们。

她们,真得很用心,时不时就会拿起书问我,后来,针对这帮刚上班的姑娘,我们组专门进行了一课多上,让她们每人选一课,一个班级一个班级试,一遍遍地磨。上学期过了,她们掌握了上课的基本方法;到了下学期,学校针对青年教师,进行温暖课堂展示,几个姑娘出色的表现让学校的领导眼前一亮。

提起一年级的经历,豆豆,这学年开始坐在我对面的女孩,就会这样说:“那会儿,就是脱了几层皮的节奏,让人每天都有想死的感觉。”但是,现在想想,若没有一年的磨练,怎么可能有如此快速地成长?

对于这姑娘,我很是明白她的苦衷。一年级时,那天她发高烧,不小心用书碰到了一个孩子的额头,结果流了血。家人来到办公室不仅仅大吵大闹,还闹到了学校那里,让小姑娘很是沮丧,本来每天热情洋溢的小脸一下子变成沉默起来。对于她来说,能从阴影中走出来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一直看着她费劲脑汁、尽心尽力地进行班级管理,整个班级也在她的努力下有条不紊地成长着。

而且,这姑娘也够拼的,今年让报一师一优课,当时就说了年轻人出来的机会不大,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她推翻了自己一次次地设计,大中午还在教室里进行无生上课,这样的姑娘,怎么可能不走向精彩?

(二)

玲,一个学年坐在我对面的女孩。这姑娘的成长绝不是一帆风顺的。

初时,因为家庭的影响,她做事虽然很是投入,但让人看着却有些冷傲,所以不怎么讨喜。而且一个刚刚走出家门,却远离亲人的姑娘,偶尔也会在细节上让人感觉不够舒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让她开始时经历了更多挫折。

我一直观察着她。工作上,一丝不苟,如果翻看她改的家庭作业本你会发现,每个孩子的作业本上都有她一笔一划的范写,这需要付出多少的精力?因此她们班孩子书写能够规范漂亮,她功不可没,我已经习惯了无论我早到还是晚归都可以看到她认真改作业的情景,这样的姑娘,态度绝对是无需挑剔的。

有人说,她是幸运的,我经常找机会给她,在学校面前推荐她,其实这是她努力换来的。我看上的是她个人素质以及工作热情,她具备了一个优秀语文老师的基本功,朗诵没问题,书写没问题,语文修养也没问题,这也是我推荐的根本原因。

常同学问我:“你为何老说她的好话呢?”

我笑了笑:“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过程,我们必须给年轻人成长的机会,即使偶尔犯了小错误,只要改正,一样是优秀的。”

后来,她参加了区演讲比赛,获得了一等奖,许多人只看到她的幸运,认为第一年就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这种机会太难得了。其实很多人都会遇到机会,但是如果你没有实力,给予你机会也会白白溜走。而她,一直加班赶稿,加班练习,正是这样,她才有了成功的体验。

(三)

慧,我隔壁班的班主任。

刚入校时,在讲课方面大家对她并没看好。但是觉得她有着很强的沟通能力,所以带一个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最初,确实如大家所想的,班级带得安安稳稳,班级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但是最初听她的课时,即使有着某人打的预防针,还是让我有些失望:她很亲切,像一个妈妈,但是缺少了教师讲课时语言的凝练,知识的严谨以及扎实的基本功。

不过,后来的她让我逐渐改观,她经常问起课堂怎么上,然后一次次上课后向我们询问思路,改进措施等。她虽然是新教师,却已经有了一个上小学的儿子,因此既是老师又是妈妈的她,确实非常辛苦,精力和年轻人相比也不可能全面投入。但是她相当执着,我来学校,第一个和我一起走进班级的肯定是她,也正是这样的她,在后来的温暖课堂展示中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称为这才是有着四月天温暖理念的课堂。

而这之中,付出的努力,也只有她,还有一直在她身边的我们才知道。

……

自然,已经招教考走了的小培,还有组内的其他年轻人,都用自己的努力证明着自己。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这样,没有成功就在你的手边,只有你一直在努力,有了机会时,才可以真正拥抱成功。

  

选择与努力,一个都不能少

有些人喜欢百花争艳的美丽,所以选择了春天;有些人喜欢活泼似火的热情,所以选择了夏天;有人喜欢硕果累累的感觉,所以选择了秋天;有人喜欢白雪出尘的味道,所以选择了冬天。

选择春天,就要以辛勤的双手去打理刚刚萌芽的花园,才能看到姹紫嫣红;选择夏天,就要以晶莹的汗珠去艳阳下奔波,才能体会到夏天的热情;选择秋天,就要以夜以继日地抢收忙种,才能得到瓜果满仓;选择冬天,就要以丰盈的灵魂去抵御一冬的清冷,才能迎来新的希望。

——写在前面

每年这个时候,各种与学校相关的信息就会接踵而至,最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学生代表的讲话。我清楚地记得她说:非常开心你们选择了清华。大家听到这句话是否觉得很平常,如果换种说法:祝贺你们被清华录取,是不是有点不同的味道了?作为刚刚毕业的新教师,我们都应该很清楚,你的分数越高,可供你的选择越多,清华的学子自然可以有着北大等其他的选择。学校的橄榄枝是否去接决定权在自己手里。当然,我们都会选择对自己成长最有利的那个。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越努力,越幸运。你越努力,你的选择权就越大。

招教考试其严酷程度并不亚于高考,在座的各位年轻的同仁们,你们也是从千军万马中冲到了金水教育的讲坛上,我好奇地对大家进行下采访,我期望听到直言不讳地回答:你竞聘的哪个学科?你还记得你参加过哪些地方的招教考试吗?你为招教付出过什么?讲讲最让你难忘的故事。我给你们一分钟时间去思考,一会儿我就点最合我眼缘的老师回答。

(自由提问)

我看到过年轻的老师们拿着厚厚的资料掩耳记忆,拿着笔不停刷题,由此感叹:每一条路,原本都不好走;每一次选择,都不得不竭尽全力。那么下一个问题到了:你为什么会选择做教师?我希望大家回答得直白点。

(提问互动)

[第一天,陈书记告诉你们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孙主任告诉你们要做一个好老师;陈雅丽老师从年轻教师的角度告诉你们如何出发;今天上午白云老师和王艳娜老师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和你们共享了做好老师的经验。无论你以什么样的出发点选择做教师,但是选择做好教师、优秀教师、卓越教师才会是你事业发展的归宿。]

今天我做这个讲座,如果我选择和他们讲的雷同,你还愿意听吗?我拿着去年培训新教师的稿子,那就相当于我放弃了18年毕业这批新教师,我在浪费他们的时间,那么学校明年还会主动邀请我来吗?那我这种选择,放弃的是挑战自己的机会,放弃的是赢得认同的机会。所以,拿着曾经的辉煌,一次次洋洋自得地演说,远远没有再努力更加重要。因此我讲的第一个方面是:

当机会到来时,要选择挑战。

先讲个真实的事例:在十年前,有一位老师和我同处一个学校,她是我们学校引入的第一位全日制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生。因此学校对她非常重视,她也不负期望,第一年毕业就收获了基本功一等奖,自然也有了优质课等各种各样的荣誉,成了和我同批的教研组长,是大家看好的新星。

去年教材培训会上,我又看到了她,除了年纪增长了点,似乎还是当初的模样。前几天,她找我说看咱学校是否缺语文老师,我就问她这几年取得过什么成绩,她说:“我最大的成绩就是我们成绩可好啊,每次都是年级第一,我每天带着学生做题,接再差的班过段时间都能提上去。而且我一直担任着教研组长,干活任劳任怨。”

我继续追问:“你个人取得什么成绩了呢?”

她迟疑了许久,才给我发了一段话:“我们都想着踏踏实实带班就行了,至于教学比赛,觉得形式主义,没有必要;各种活动,觉得和教学无关,所以很少做;更别说一师一优课、双杯赛了,能推都推了。所以就没什么荣誉。但是学生成绩就是我们最好的成绩啊。”

我沉思了一会儿,给她发了这样的话:“我们的学生从不刷题,但是依然成绩不错;我们的学生活动频繁,所以他们积极乐观,自信大方;我们的老师参与各项比赛,硕果累累。好学校需要好老师,好老师需要好平台。但是唯有成绩才能成就学校,那样彼此的平台才会越来越宽。所以,学校和老师的关系是彼此成就,就如老师和学生一样。”就如曾经很火的一句话:不是你的文价值10W+,而是登在了有着10W+以上的平台上。

所以,唯有把握机会,才有可能更好地提升自己,改变学生。

其实,这样的事例有很多,陈雅丽老师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样,我现在带的教研组也有许多年轻人,他们快速成长起来,没有其他,就是所有的机会都不放过,所以我们组每个在职在编的老师都参加过基本功、希望杯;都录制了多节一师一优课;他们参加演讲、班主任素养大赛,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就如学校的评价说,交给我们组的的任务,我们从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如果时常出现关键时刻的“事故”,谁还敢随意把任务交给你,你的路就会越走越窄。所以我们组的证书每年都可以一摞一摞地放。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喜欢挑战,我们组也不例外。曾经有姑娘因为磨课哭得一塌糊涂,曾经大家因为基本功加班一节节说课每天精疲力竭;曾经有姑娘直接说:组长,我上不下去了,我能不能放弃?不过最终都选择了坚持,一个个胆怯的面孔变得自信,迟疑的眼神变得坚定,而她们在讲台上才愈加游刃有余。

所以,亲爱的年轻的同仁们,在我眼里,你们虽然还是孩子,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把握学校给你们的机会。我们常说的是:错过了最初的几年,可能你就会比别人一直慢下去。除非后面你付出更多倍的努力,因为年轻,所以正是学校对你们充满期望的时候,一旦打破,再拾起就需要一个更加艰难的过程。

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所有所准备的人,我今天就重点讲讲第二个方面:

当机会没来时,你要选择积淀。

人和人的成就高低,最大的区别在于独处时的状态。教师和教师的区别同样如此。

(话题:独处时你喜欢做什么?)

刚刚登上讲台的老师,无论课感是否有差别,但是真正的水平相差无几。

(话题:那你认为,当一个教师独处时,他(她)最该做什么?)

我个人认为,一个人独处时可以做这样的人:

首先:眼中有课(磨课)

作为老师,站稳讲台是做教师的第一步。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对你的每个学生负责,每节课负责。

我们组在四月天被称为如炼狱般的组,而我自然也很铁血。原因在哪里?四月天是一个新学校,以年轻老师为主,如果教学质量上不去,如此大的学校,要毁掉多少孩子,毁掉多少家庭的希望,所以我们不能做孩子成长途中的绊脚石,而要真正为他们提供助力。他们成长的根基是你们的成长。所以,我几乎压榨了我们组年轻人的所有能量。

但是思考一下,作为老师如果你站不稳讲台,你又如何在别人面前靠实力说话呢?如果你没有各种各样的成绩,你又凭什么去评职称呢?而作为老师,我们都有一个想法:好歹我们也是知识分子,都很爱面子,别人职称都评了,自己评不了,即使表面若无其事,心里难道没有想法,我自己能力又不差,我带的班也挺好,凭什么我不评,就因为那么个证书阻挡了我的路?

我自己深深了解自己的秉性,所以我了解小知识分子这个群里共有的心理特征,我不愿意组里的姑娘们走弯路。

因此,我们在一年级组建这个组开始就有了一个至今未变的传统:每人一个学期一节公开课,要在所有班磨完,直至大家都能认可。原因在于那时候,我们年级八位语文老师,五位新上岗,还有一位新生报到时还在医院住院的,一个月后才正式接班。不打鸡血般的磨课等一个个成长起来,那需要多久?几个班的娃等不起,学校也等不起。

也正是这样的传统,一开学大家就每人选定一节课,选完后制订时间表,大概开学两周左右,大家就开始磨课了。所以每次该比赛时,发现我们的课都已经开始磨了,该录课时大家也都做好准备了,该基本功时各篇课文也都熟悉的差不多了,也正是这样的他们,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每个人最少也都登过区级课堂比赛的舞台。

唯有站稳讲台,你才有资格说自己是名合格的老师。

其次,眼中有书(阅读)

(话题:你喜欢阅读吗?你一年能读几本书?喜欢看哪一类的书?)

我这人最大的花费是买书,最大的爱好是看书,最大的自信来源于读书,最大的缺憾是读书总是记不住。因为我读书的时候喜欢“胡思乱想”,不过我最大的收益来源于这些胡思乱想。

你们是否奇怪哪些书容易引起我的胡思乱想呢?

第一类:教学类的书。

最初阅读时,我特别喜欢读教学案例:他们的设计怎么就这么精妙呢?为何我就想不到呢?我该怎样课堂去模仿、怎样去用呢?后来再读的时候,发现思想有了很大转变:这里适合我的学生,这里符合我的思想,这里貌似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更好。现在是边读案例,边读理论:原来他是用这种方式设计的,他设计的理念符合哪个教育家。原来我的做法是和这种理论相符的,我应该用这种方式去指导我的教学。

而正是这些教学类的书,让我对教材的分析更加深入。

第二类:教育类的书

许多人说起专业书,就是与学科有关。实际上对于教师来说,组织教学本身就是专业的一部分,而组织本身是教育管理,唯有善于组织课堂的教师,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学效果也更加显著。

我看这些书的时候,通常会和自己的班级联系起来,而且我通常看得也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年龄段的书籍。比如你要教中年级,你就要想了解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状态,他们为何在中年级发生改变;你还要了解高年级孩子的心理走向,如何在中年级就防患于未然,因为孩子的无论心理还是身体发育都有一定差异,唯有针对个体因材施教,才不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行为。

而这类书,我们在上学时都涉猎过,这会读的感受和那时截然不同,唯有实践,方得真知。

第三类:儿童文学

(话题:你最后一次读儿童文学是什么时候?)

这类书是一定要看的。你会从这类书中发现孩子们成长的心理历程。与教育学理论相比,它更加鲜活,更容易让人接受。

这个假期我看了青少年成长经典故事,如《我爱吕西安》、《彩虹花园》……

以《我爱吕西安》为例,描写了……(此处省略故事情节)

我们可以看出,吕西安就是一个犯了错误想弥补的小男孩,而安妮特的奶奶给予他的温暖,老人给予他的帮助让他看到了光芒;安妮特呢?故事就把她的心理矛盾刻画得非常生动。她既想原谅吕西安,但看到弟弟的伤腿就无法释怀。

这就是儿童,鲜活的儿童,活生生站在我们面前述诉说着。所以,看儿童文学不仅仅出于和孩子共同一本书的需求,更是作为小学老师从书中启迪自我的方式。因为,文学是反映人类生活的,而儿童文学折射的就是我们面前这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

第四类:杂书

经调查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孩子最敬佩的老师是哪些类型呢?其中之一就是知识渊博。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极强,他们心中是缺少学科边界的,总觉得老师就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

我记得我刚才说的,我最遗憾的事是看了书老忘。但我告诉你们即使老忘也要看,我会告诉他们:你们可以从哪本书中找到答案,孩子们一听,老师好厉害,知道这么多书。于是他会喋喋不休告诉你推荐的书他发现了什么,这会儿你只需做个听众就好。你实在厌烦了,可以找更多的听众,给他机会用课前五分钟给其他孩子分享书中所读,这样不仅仅勾起来大家的兴趣,也可以让班上孩子阅读面更广,孩子学习不会偏科,成长更有潜力。因为只懂读故事书的孩子,是写不好哲理文的;只懂文学书的孩子,缺少对自然科学的认知。

唯有老师任何杂书都有涉猎,才能带出一批什么都读的孩子,还可以带出一批崇拜你的孩子。

再次,眼中有文(写作)

我们这个文,不是“文学”,而是“文章”。所以,这个写作,我们不是要做作家(当然你如果想做,也可以努力哈,不矛盾。),而是要做一个有能力让自己专业化成长走得更远的人。

(话题:你喜欢写作吗?为什么?对于写作你最惧怕什么?)

放假前的两周,我和王珏老师针对这个问题聊了许久,最终达成了共识:一个老师,无论你从事哪个学科,不愿意阅读,或者是沉不下心去读书,不善于写作,注定了你是走不远的。

去年参加区教师提升项目,跟福建师大参加了多次培训。我发现所有为我们培训的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专著,虽然都工作在一线,但笔耕不辍。我们也发现如果以南北做分界线,南方的老师更注重写作,北方只有个别城市,个别教师,而那些人都成了名家。

我们不是说我们都以成为名家做目标,但是写作确实可以助力我们许多方面。

第一,教学类写作

许多事情源于巧合。我参加了四届金水区基本功比赛,虽然都获得一等奖,但是只有第一次确实是实实在在地做了比赛准备,而第一次基本功后,我就遇到了博客,那是我恰巧第一次教低年级语文。于是把每篇课文都认真得写好课前思、课后思,而这些反思都是进行主题性反思,于是对于教材的分析更加透彻,对于教学的驾驭更加熟练,逐步形成拿到教材,10分钟就可以完成教学设计的思路。所以,对于基本功之类自然手到擒来,无需刻意准备。

当然,教学类写作不仅仅包括反思,案例、随笔等都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更加系统,正是基于一线教学的写作,让我在博客大赛中获得了多项荣誉,成为了他们眼中的精华王。

这类写作也助推了我们去撰写教学研究课题,撰写阅读,思考会越深入,问题会愈加符合时代要求。

第二,教育类写作

我认为这是教育人最该干的事。古代书信传情我们觉得很浪漫,其实教育类写作也可以让你的教育生活浪漫起来。

教育案例和教学案例有些雷同,但是教育故事却有趣了不少。如果你把你的课堂当作一部戏、一部影片来看,把你和孩子都当成其中角色,你会发现你的生活不再枯燥无味,瞬间多彩了不少。

为什么呢?因为你要写出来就要去观察,而这个观察就会让你了解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与不足,更容易对症下药。

我在第九届博客大赛获得金奖、人气王等各种奖项之后,第十届主要就写教育类文字,从写这类文字中我发现了班级管理的技巧,和家长的沟通格外顺畅,孩子们对自己也更加信服。

所以,写教育类文字不仅仅丰富你的生活,而且节省你的时间。我们班是大型家长会的预告,家长会后发言稿都会发在博客上,这样的一次活动,比仅仅一次面谈有效得多。

现在,作为教育博客管理探索栏目的编辑,诚挚邀请你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拿出笔来写作吧,你会找到教育存在的价值。

第三,学习类写作

我们最近接受了不少培训吧?请问那场培训让你更深刻?为什么?(话题)

思考一下前面老师所讲的和你上学时所学的理论有哪些相通之处,思考下你的哪些理论让你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还能找到其他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就是学习类写作。

因此学习类写作不仅仅包括读书、观影还有各种培训等,都可以化作学习类写作的素材。哪怕你看了篇儿童故事,如果能让你联想到教育教学实际,联想到你的学生,把它写下来,是不是学习感悟?

所以我们最怕的不是你不会写作,而是懒于思考,懒于动笔,一旦你这两个部位动起来,就没有什么是不会的。学习类写作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比如你听了有经验老师传给你的技巧,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新教师培训,那素材随处可见,练习多了写文就可以顺手拈来。

第四,生活类写作

这类我不多说,只说它一个特性:生活类写作会让你的语言表达更圆润,那三类侧重有条不紊,而这类更倾向于真情实意。

想做一个有情调的人,有点文艺范儿的人,还是需要写写的。

最后,眼中有生(情怀)

我为何说独处时要眼中有生呢?可以猜猜原因是什么。

(话题提问)

有人说我有各种各样的爱好啊,比如旅游、烹饪、做手账……,其实如果你心中有学生,你会发现每种爱好都可以成为教育孩子的点。比如我去旅行时看到各种各样的人,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我就会想:如果这是我的学生我会如何处理?我怎样让他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怎样引导走好以后的路?浏览各种各样的景,我会想:当我的课堂能吸引人时,正如优美的风景,自然不担心孩子的听讲;如果孩子意味阑珊,是否意味着我的课堂需要做哪种调整。

其他方面一样如此,烹饪时的谨慎与粗心引发的故事,就如教书中孩子学习出现的插曲一般;做手账时设计的如痴如醉,思考孩子们投入时的成因,甚至把课堂记成手账,你会发现你的爱好都可以找到与工作相通的地方。而你的精彩也就注定与众不同。

所以,一个人独处时的沉淀,决定了教师专业成长道路的长度。

积淀在平时,激发在一时,这就是厚积而薄发的道理。提升自己,抓住机会,相信你们会一路行走,一路鲜花。最美人间四月天,我希望有一天四月天将因你们而更加辉煌。

  

上一篇:笔会作品集792 下一篇:笔会作品集794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