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19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685(罗会荣专辑)
发布时间:2019/7/11  阅读次数:455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685(罗会荣专辑)

(宁夏平罗县第六中学 罗会荣 专辑 9篇)

  

【教育教学】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重新认识课堂观察对教学的作用

正确认识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定位

关于教学特色的一点思考

听课和评课的意义

教师应该怎样听课和评课

研修学习只为“源头”有“活水”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习

关于对微课的认识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宁夏平罗县第六中学   罗会荣)

——赴华东师大研修培训随感(一)

72日,我们聆听了华东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吴亚萍教授的讲座《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讲座时间为期一天,内容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和层次:一、课堂教学的现状反思:(一)课堂教学的改革现状(二)课堂教学的问题存在(三)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二、课堂教学的转型变革:(一)转型变革研究的内容(二)转型变革研究的方向;三、转型变革路径和策略:(一)基于教学要素关系把握的资源开发(二)基于教学养成关系把握的系统设计(三)基于教学互动关系把握的开放过程。

听人说吴老师是叶澜教授的高足,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吴老师的讲座内容理论性强,但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吴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我感到更多的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理论先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再充当教书匠的角色,不是机械的使用教材,而是要学会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新知识,可以说“教是为了不教”。说来容易,但要真正践行起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还在于教师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通过自己的具体行为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学生,如吴教授就是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实践践行自己的教育教学观,整体——部分——再整体,授课初就把整个知识体系展示给我们,然后按照体系进行教学,先理论,后案例,具体讲解,最后再回顾总结。

新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变革,教师必须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能仅仅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新课程改革就是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其实教师更应该活起来,动起来,教师的引领在课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重新认识课堂观察对教学的作用(宁夏平罗县第六中学   罗会荣)

——赴华东师大研修学习随感(二)

73日下午,听取了戴立益教授给我们做的讲座《课堂观察与分析:听课评课的理论与实践》,受益匪浅,对听课和评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更深的理解了课堂观察在教学中的作用,从理论上认识和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相信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听评课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和行为系统。课堂观察需要建立一个工作团队,它可以对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的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在我们平时的课堂观察中,更多的是观察别人优点,然后进行改善自己的教学——扬长避短。重在“扬长”,即扬他人之长,避自己之短。我们也可以换个思维角度,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扬自己之长,克服自身不足,避自己之短。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学习,通过课堂观察改善我们的教学设计,最后是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听别人的课”是为了“建设自己的课”,学习是互相共享的。

课堂观察的要素之一是要看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看教师是否按照计划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是否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预测。要素之二是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投入的学习。要素之三是课堂思维的深度,包括学习氛围,课堂人际互动,课堂思维品质。课堂管理是执行教学进程的保证,是刚性的,是服务于教学的,但也要有一些弹性,老师要有一个宽容之心。

戴教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听课思路和研究方向。对于上课老师老师来说,对课堂要进行教学预设。没有预设就无法保证教学的底线;课堂教学不能过度预设,因为课堂上也有很多随机生成的东西,需要教师的智慧,需要教师去随机处理,课堂要有弹性和活力。

联系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的“三课”活动,很多时候是盲目的,只是按照课堂质量工程的评价标准和维度去做浅层的评价,不能有很强的说服力,原因很简单,就是在理论上缺乏支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听课和评课的问题。

  

正确认识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定位(宁夏平罗县第六中学   罗会荣)

——赴华东师大研修学习随感(三)

76日,再次聆听了王建军(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老师关于教研的讲座《研究型教师的研究素养》,对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悟。尤其是对教师从教各阶段发展的分类,无论是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还是教师本人的专业发展,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于各阶段分类的笔记摘要如下:

1、从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角度看:一个教师从入职到退休发展阶段:

生存与发现期(1——3年)入职培训,重新认识教育工作和自我定位(使新教师遇到冲突和麻烦,管理和内容的处理。)

稳定期(4——6年)增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差不多找到应对矛盾的阶段,研究不是非常重要的机制,对他们来说,了解工作本身、适应本身要教的内容和本身都是很重要的。如何把工作做好)

尝新期和自疑期(7——18年)利用革新机会,积极创新,进行反思和自我更新(一个人工作十年左右,都会经过一次职业危机,有一个感受感觉不到教育工作的价值,成果不是很容易展现。改变人,人的改变不是很易看到,把时间拉长,不是很易看到,不断重复讲内容。往往有成就感的是毕业班老师,其实是其他老师共同整合。骨干教师从此阶段开始,这个群体的后半部分,研究非常重要的,工作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能轻松应付工作。但有可能经历“高原期”,感觉不到课堂教学的进步。连续五六年甚至十几年,研究自己的实践本身吸取新知识,促进发展的力量。这个阶段的下期很易出名师。名师建设,把一批人推出去。要学会转型,找到前进的力量。但很多年来一直多少年来都是一个水平,没有一个实质性的提高)

宁和期和保守期(19——30年)课程与教学领导、自我总结与理论提升(心理发生变化,有的人七八十岁还像孩子。心态会发生变化,不像年轻时和学生关系那么热烈。随着年龄增长,不愿保持密切关系。趋于保守。如果要想有一个更大的进步,研究也是一个很大的动力。)

游离悠闲期(31——)唤醒专业兴趣与热情(很少有学校,关心退休的教师。今天生存状态发生变化。一个人要为自己退休之后做好准备)

2、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角度看:从新手到专家,过渡到某一阶段,需要吸收知识。根据内在的水平,分成不同专长

从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精热阶段——专家阶段

中间“胜任阶段”应是每个老师经历的阶段。我们现在的追求不只是追求,还希望再有提高,这时研究就是非常重要的条件。新手需要帮助,才能提高。

高级新手阶段:个体已经有了很好的知识基础,并能识工作中的某项些带有普遍性的模式和各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掌握材料的设计合宜的。

胜任者阶段:个体已经有了更为宽广的知识基础,并能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情境,能在某种比较可靠的理论基础上设计行动方案;能独立地对现实情况中的信息进行区分,关注那些重要的信息。

精熟者阶段:个体能在已有的宽广的知识基础上,批判地吸收和整合新的知识;不但能将科学规则运用于具体情境,而且是能提出多种的可能方案并在整体上进行整合;能成功预见可能发生的结果,并有效地对可能事件进行管理;即使是在压力或非常规的情境下,也能表现出高效能;能作为某个小组的成员解决一些重大的课题,并意识到个人的局限性。这个阶段,研究成为非常重要的。

专家阶段:拥有突出的知识基础,并知道当前研究的前沿和方向;能建构科学知识并运用于自己的实践中;能直觉地把握情境,对问题表现出很强的洞察力,惟在出现了特殊情况时,才结合本领域的规则,运用分析的思维方式进行判断;技术上达到精熟,并能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平衡各种不同的要求、专业对待复杂的情境。一个真正的专家能把自己做的东西表达出来,受你的影响,变得更好。如果不从事研究,就不可能进入这个阶段。

也许我们的年龄处于某一个阶段,但要想在新时期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唯有不断学习,找准自己的定位。对于自己所处的这一群体,也应该怀有宽容之心,多从他人身上学习,吸纳经验,更好的去完善自己。

  

关于教学特色的一点思考(宁夏平罗县第六中学   罗会荣)

——赴华东师大研修学习随感(四)

一直以来,对于一些优秀教师在怀有敬意的同时,时常在想,为什么人家能做到,而自己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和名师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在7月7日上午听了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校长徐阿根老师的讲座《关于教师教学特色的思考》后,顿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对教学特色也有了新认识。

教学特色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个性特点的教学方式,从整体上看,是教师长期教学实践的经验凝结和独特的创造。

教师的教学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教学文化。它不只表现出明显优于一般教师的教学水平,更表现出凝聚在教师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

有特色的教师在具有一般教师共有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从学校、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教学风格。

教师教学要告诉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学习这门课带来的好处,从而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所带的这门课。如徐校长讲述自己过去上体育课时,总是会告诉学生上体育课的意义和对身体发育和技能所带来的好处,具体到某节课,则会在告诉学生意义和目的的同时,告诉学生一些关键的技能和技巧,以至于毕业多年的学生对此念念不忘。现在的体育教师缺乏的就是这些,学生不理解上体育课的目的,在课堂上有很大的随意性。

如何让自己的教学富有特色,应该是我们每个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不求速效,只求实效,真正服务于学生,做到在务实中求新。

  

听课和评课的意义(宁夏平罗县第六中学   罗会荣)

——赴华东师大研修学习随感(五)

对于听课和评课,历来被老师认为是一种负担。听课需要次数,评课则需要指出优缺点,次数不够,在考核中会被扣除考核分,不能说出课堂的优劣,则不能在众人面前显现自己的业务水平。但听评课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当自觉去听课时,被听课者会觉得你无中生有;当你自觉主动去参与评课时,也会被同行觉得你是出“风头”,说优点有阿谀之嫌,讲缺点,自然就会得罪授课者。究竟该如何去做,听了杨玉东教授和徐阿根校长的讲座后,重新对听评课有了深刻的认识,其实听课和评课是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至于其他种种想法,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第一、听课和评课是教师之间积极互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教师之间的教学思想得以交流,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尽管可能观点不同,但思想的交流,会使教师不自觉的接受对方观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二、听课和评课是教师加深对教学理解的过程。通过听评课,教师之间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操作流程都会暗自被对方所接受,这种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正如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流,我们各自会有两种思想”,何况会有这么多的教师和各自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呢?

第三、听课和评课是教师个体思维训练的过程。虽说文人相轻,但通过教学交流,会不自觉的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成长的愿望,没有一个教师不想把自己最成功的地方展示出来。

  

教师应该怎样听课和评课(宁夏平罗县第六中学   罗会荣)

——赴华东师大研修学习随感(六)

78日下午,我们聆听了徐阿根校长的《关于听课和评课》的讲座,在明白了听课和评课的意义后,也从理论上知道了该怎样去听课和评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也不由反思,究竟该怎么去听课和评课。

首先,听课之前要明确听课的目的和内容,确定究竟要重点听什么,在听课记录本上写出自己的预期听课目的,预设听课重点。

其次,在听课过程中,要清晰的记录授课实录,可以借助一些符号,如教师——T,学生——S等,写出师生互动的过程,适度利用表格,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好记录,这样有利于听课后回忆反馈。对于一些提问,要详细记录,并用符号标注,看是否有梯度和层次,并在记录本上做好旁批,也可以写出叙述性的记录,以利于课后评课。

第三,听课结束后,可以细心听取授课教师的说课和设计意图,听取同为听课者的看法,对照自己的听课记录,写出简要的评价意见,要有理有据,做到材料支撑,条理清晰。

第四,评课时,要抓取重点,突出特色,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不易过多,尤其是缺点,要用商量的口气,切忌高高在上的评点方式。要着重看是否突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是否有收益,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促进学生发展,评课建议要一分为二。

第五,根据自己课前对教学目的和内容的预设,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这种建议应该是诚恳的,带有交流性质的。

  

研修学习只为“源头”有“活水” (宁夏平罗县第六中学   罗会荣)

——赴华东师大研修学习体会(七)

79日,我们在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到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中学骨干教师研修学习。这次研修学习,让我感受很深,可以说是被专家“洗脑”了一次。当然,我也知道,市局领导之所以让我们到华东师范大学参加研修学习,就是为“源头”能有不断的“活水”,正如专家所言,“在学校中,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没有教师的转型,难有学生的转型”,所有这些,足以显现市局领导的高瞻远瞩和对石嘴山市教育的高度关注。

一、初识华东师范大学,感受高等学府的文化底蕴

在开班典礼上,华东师范大学方文林主任介绍了华东师大的概况,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补充,让我们知道了更为详尽的华东师大的相关资料,更多了一份对华东师大的敬意。

华东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文理科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圣约翰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有闵行校区和中山北路校区,校园环境幽美,素有“花园学府” 之美誉。我们学习的校区在普陀区,也属于老校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教育是学校的特色优势。几十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设在学校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是全国唯一的中学校长国家级培训基地。我们是在继续教育学院学习,给我们上课的不是专家教授,就是上海地区知名的校长和博士,让我们在知识和理论的海洋中徜徉,吸取自己需要的养分。

二、知名的专家教授带给我们丰硕的精神大餐,让我们耳目一新

研修期间,我们听取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博士胡东芳专题报告,题目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科研实用策略》,胡教授的报告生动而精彩,让人如沐春风。胡教授作了《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组成与要求》的讲座,既深入浅出,又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让我们领略了别样的风采,获益匪浅。听取了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大教育系副教授,华东师大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王建军老师的《教师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及《研究型教师的研究素养》等讲座,王老师那脸带微笑,神态自若的上课神情特别吸引人,经常讲出一些有哲理的话,幽默的语言总令人深思,如自我调侃说专家就是专门骗人家等。听取了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新中高级中学校长徐阿根的《关于教师教学特色的思考》的讲座,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讲授方式,让我们感觉到那么熟悉而亲切。除此之外,博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英语教学法专业硕士生导师王斌华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心理学博士席居哲,上海教科院博士杨玉东、王洁,华东师大教授吴亚萍、周彬等,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王斌华老师的大家风范,有条不紊,娓娓而谈;吴亚萍老师的热情、投入;周彬老师的幽默风趣,妙语连珠……让我们享受到的是风格各异,内容异彩纷呈的名师风采。

三、参观特色学校,让我们大开眼界

在研修期间,华东师大安排我们深入课堂,将自己的理论学习与观摩教学融为一体,我们也感觉在学习当中,理论上武装自己,实践中也能有一个供自己学习的对象。首先,我们到上海甘泉外国语学校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感受校园文化氛围,在甘泉外国语学校校长刘国华和学校宣传图册的介绍中,我对甘泉外国语多了认识和了解,这所学校以樱花节为载体,形成“日语见长,多语发展”的德育特色,宗旨在于“培养有教养的、有竞争力的、有个性、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人”。后来我们又到上海市长征中学听课,参观学习,听课后听取了校长李少保的讲座,感受到长征中学以校名做文章,形成自己的德育特色,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校园布局,都显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再后来,又到上海进才中学,在听课和听取校长的讲座中,感受到教师的业务水平精湛,校长的专家能力。

常常提到环境育人,我想,参观的这三所特色学校的最大亮点就是抓住契机,深化德育教育,拓宽德育内容,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在竞争激烈的上海诸多学校中能脱颖而出,与学校领导有关,与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有关,更与具备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关,与拓展校本课程研究有关。

四、思想有所升华,品位得以提升,

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使我收获很多,从诸多名教授的讲座中吸取了养分,明白了很多道理,总觉得学习时间太少,觉得自己真是井底之蛙,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太少,认识太肤浅。如叶澜教授所言“在学校中,没有教师的发展,哪有学生的发展”,无论是校本教研,还是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的听评课系统,都离不开教师的个体发展。所以,在王建军教授的讲座中,我感悟到教师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课改中的必要条件,而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内在需求;在胡东芳教授的讲座中,我不仅知道了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科研该如何发展,也知道了教研课题和论文应该着力于研究什么。当然也知道了高深的知识要浅显化,枯燥的知识要趣味化,专业的知识要生活化的“三化”教学的重要性;在吴亚萍和杨玉东等教授的讲座中,从理论上知道了教学改革的一些研究策略,知道自己在课程改革中该向哪个方向发展,也从一些课例研究中掌握了课程改革的研究方向;在徐阿根校长的讲座中,从一些活生生的教育管理实例中,知道了什么是学校特色,什么是教师的教学特色,知道了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做些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在席居哲教授的讲座中,明白了一些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力,从深层次上感受到智商和情商的关系。教育的发展和兴起,需要所有教师的集体努力,离不开合作和团队协作,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不断发展、成长。

五、反思自我,更需要专业成长

看看我们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和在新课程中的种种表现,虽然不能说是一无是处,但总有很多不能让人理解的地方,每进行一项新的教学举措,总会产生很多非议。通过本次研修学习,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既有可取之处,也有更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反思这些年自己所从事的教学,总是站在自我对教材和学生认识的高度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很少考虑过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和专业成长问题,虽然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过思考,但都是为了应付学校布置的任务而进行的一些常规性反思,没有从新课程的理念上去反思,去进行调研,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很难谈得上是教研和专业成长,以至于从教这么多年,对教学理论一片空白。我深深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上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要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机智的予以讲解。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好一名教师更是不容易的。“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我必须转变观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向名师们靠拢。

六、今后工作的思路和打算

为期一个月的学习,最然短暂,但带给我的是一种反思和学习与思考,我们该如何把在华东师范大学学到的先进理念和思想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中,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需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可能会有很多失误和不足,但这些不会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首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是否得到了关注和发展作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作为检验自己工作成效的方法之一。

第二,积极参与说课,听课和评课活动,在实践中践行自己这次研修学到的理论知识。

第三,整理出自己的学习笔记,以便于随时学习,适当的时候,在教研活动中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总之,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仅有一桶水,已不能满足课改的需要,教师应该有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需要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思想。这次培训既我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又充分感受到远程教育的魅力。同时我也感觉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与欠缺,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习(宁夏平罗县第六中学   罗会荣)

710日,我们在石嘴山市第六中学接受为期三天的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学习。有余新教授的左右手理论,也有吴欣歆老师的优质课堂特征理论学习,有白永潇老师的PCK理论学习,这些理论,无疑为我们从事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石嘴山市师培中心的王少元主任、祁和平主任、马秀珍主任,深入浅出的为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该如何践行教育理论进行了细致的讲授和分析,让我们明白了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做好课堂观察,如何提升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更好的适应当前的课改和教学活动。

一、耳目一新的“左右手”理论

教师良好的素质是通过接受学校教育、终身学习才能获得,这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

余新老师谈到教师专业素养的五大要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专业能力、专业行为。我觉得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只有掌握几大要素,才能做到自身素质过硬,真正成为行家里手。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同时不忘旧知,教学相长,使自己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骨干教师不能仅仅停留于纸面上,更应该体现在平时的行动上,正真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工作与学习好像人的双手,两手的合力是最强的。学习支持工作,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用学习来解决。边学边教,以学定教,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边工作边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有专业知识、技能、态度、能力、行为,再能以学促教。

以学促教,要通过教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学习促使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通过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不足,促进自身发展,再反过来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正所谓教学相长,以学促教。

余新教授的讲座让我回味无穷的是:左手与右手,左手象征着知识、技能、态度、能力、行为;右手象征着学科、学生、教材、教法、反思。只有左手与右手合力,我们才能有无穷的收获。这理论通俗易懂,让我明白教学活动是全方位的,各方面的因素都要调动,都要发挥作用。

二、课题是教师科研活动永恒的一个主题

总想着课题离我很遥远,自己没有那个能力,怕承担不起。看到别人做课题研究,很羡慕,自己也想做课题,却不知从何下手,不知怎么选题,听了王主任的讲座,我豁然开朗,明白教师科研的一个主题就是课题研究。

王主任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就教育教学实践中做教育科研我们做了做了精辟的讲解。教师只有认识到位,做科研实际的目的就是寻找乐趣。抱着这样的目的,教育科研一定能做好。课题研究不是高深寞测,课题研究以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方法为依托,以探索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为目的的创造性活动。

确立课题是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学会在教学实践中找课题;教师做课题研究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解决实践问题和培养科研教学意识的需要。在选题方面,王主任认为,教师应该学会主动选题,本着科学性、可行性、价值性的原则,从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在选题时不要贪大求全,注重平时的积累,从小处着手,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为自己今后的专业成长和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主任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把研究和教学做成一件事,研究在教学中进行。

三、听课是一门学问,需要方法,更需要心灵感应。

听课,是每一位教师都会经历并且是经常经历的事情,听课不仅是对讲课老师的评价,更是以此来达到使听课老师吸取他人经验、改进自身不足的这一目的。

曾经在国培的学习中,知道什么是观课,议课,但真正听课时,还是有很多不明白或者疏忽了的问题。听课是每个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如何听课、怎样记录便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恐怕也恰恰是让每个老师最为头疼的事了吧。我也不例外,但是在聆听了祁主任的讲座,豁然开朗。祁主任首先给我们介绍什么是课堂观察。其次,他又讲解了课堂观察的技巧以及课堂观察的框架。他让我们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研究。让我感兴趣的是祁主任还向我们介绍了评课的细节,让我受益匪浅。为我今后的评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四、课堂示范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有效方法

马秀珍老师的讲授,更多的可以看作是课堂互动展示,通过两组教学环节的展示,让听课的人自然而然明白了什么是教学互动,什么样的语言和动作才能打动学生,课堂是灵动的,也是随机的,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需要所有学生的集体参与。作为骨干教师,不仅仅是辐射引领,更多的应该是自身业务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要让学生信服自己,就得有很多的新招,有打动学生的亮点。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感触很深,为期三天骨干教师培训,不论是从教育教学的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锻炼和进步的有良时机。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处处以身示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理服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胜任骨干教师这一称号,但我会会积极主动承担教学任务,来锻炼自己,热心和我的同伴交流、合作。在教学工作中,我会把这次培训学习的心得与同伴分享,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关于对微课的认识(宁夏平罗县第六中学   罗会荣)

无论是外出培训学习,还是国培课堂视频学习,微课基本是专家教授在极力推广的一种教学方式,似乎大有推动或替代新课改的趋势。不难发现,微课是我们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这种短时间内的视频教学,能有效地观察自己上课时的过程,包括上课时的表现,对于自己的教学展示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能通过自己看到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姿势,动作形态,课堂讲授等获得较大的自我认识。然而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思想要先解放,微课就势在必行。

1.微课时间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微课”的时长通常在310分钟以内。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把控或调控课堂的能力,如果时间安排不合理,课堂也就真成了“微课”,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2.微课内容少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和打造,可以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作用,分开准备,集体谋划,共同享用。力求实用,不流于形式。

3.资源容量小

“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资源容量小,易于携带,便于及时反馈,因此可能需要教师制作的更多,点小面多,弄不好,无形中会给教师增加负担。

也许老了,思想不能跟上课改形式的需要,与专家的倡导似乎唱了反调,但根据近两年课改情况来看,微课走进课堂,我觉得还要慎重,需要探究,可以先搞试点,让一些有能力的人先搞,看实效,不能一窝蜂全盘实施。

有人说,微信就是稍微信点,微课呢,总不会是稍微上点(学点或教点)吧?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