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19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680(13篇)
发布时间:2019/6/20  阅读次数:568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68013篇)

  

【诗词歌赋】

周末观荷(汝南县板店乡中心小学   许志伟)

教室即景(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念亲恩(三首)(汝南县三桥镇中心小学   董立伟)

诗三首(河南省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   曹秋惠)

【散文随笔】

我的“新马泰”之旅(2021)(赤峰市第一高级中学   肖亦然)

20、遭遇红眼航班       21、曼谷大皇宫玉佛寺

向往大海(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第一初级中学   田百合)

也谈发现快乐(甘肃省张掖市山丹育才中学   刘群山)

【故事回忆】

麦收记忆(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访金铺二贤祠(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一抔净土掩风流(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教育教学】

揭秘中国式监考(大连市普兰店区久寿小学   程丽娥)

论“应试” (内蒙古赤峰市第一高级中学   肖亦然)

  

【诗词歌赋】

周末观荷(汝南县板店乡中心小学   许志伟)

宿鸭湖畔莲塘多,半日停走尽观荷。

清淤工程正火热,天中渔村唱新歌。

  

教室即景(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电扇送爽背心凉,一人一桌梦一场。

书本作业全不顾,唯有钱卡最吃香。

——2019.6.18

  

念亲恩(三首)(汝南县三桥镇中心小学   董立伟)

(一)

雪花无情似有情,寒冬时节伴人行。

念恩家尊在何处?翘首南望泪成冰。

(二)

生儿养女鬓成霜,养家糊口肩上扛。

鞠躬尽瘁竭精虑,独恋亲恩心愧伤。

(三)

含辛茹苦路漫漫,舐犊情深意暖暖。

柴米油盐盘中餐,起早贪黑日难难。

过庭之训是非辨,家父恩勤衰容颜。

阴阳相隔十余年,肝裂肠断难相见。

  

诗三首(河南省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   曹秋惠)

滚雷炸成串,雨点大如钱。

未及下栈道,洪水已平岸。

白纱缭面林愈静,叶尖露落不闻声。

风卷云雾翻作浪,方显苍翠一段峰。

千丈瀑布何处出?云蒸雾锁深深处。

飞落幽涧溅成花,又做清流伴山路。

  

【散文随笔】

我的“新马泰”之旅(2021)(赤峰市第一高级中学   肖亦然)

20、遭遇红眼航班

所谓“红眼航班”,简而言之就是晚上飞行的飞机的同义词,是指航空公司的夜间飞行航班,一般是为了提高飞机利用率,利用夜间飞机空闲时间安排飞行,以便降低航班成本。

“红眼航班”最初于1959年出现于美国,因为乘客下飞机时多睡眼惺忪,“红眼航班”因此得名。“红眼航班”在中国主要是加班的旅游包机,严格来讲是夜航包机,票价仅仅是普通航班票价的一半甚至更低,黑心的旅行社为了节省费用,一般都安排乘坐“红眼航班”。

晚上八点半的飞机,我们五点多就到了机场,经过了一系列的入关手续,终于登上了东航直飞泰国曼谷的航班。这是一架波音757——300型客机,我们的座位在经济舱的后半部。在长达五个多小时的飞行过程中,我始终没有睡着,只是象征性的打了几个瞌睡。不是我没有睡意,是因为经济舱前后排座位狭小的空间,使得我作为一个“红眼航班”的乘客不“红眼”也难啊。

我中途不堪忍受如此狭小的活动空间,就走出座位,来到了飞机后部空姐准备食物饮料的地方,那里有4个给空姐坐的座位,我看到有一位外国乘客坐在那也睡不着,便也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至少坐在这里腿可以伸直。坐在那里大约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期间一直有空姐穿梭于我身旁,还不时坐在我旁边的位子上,但不一会儿就会起身去为乘客服务。我曾问她:这样的航班你们都不睡觉吗?由于飞机螺旋桨发出的噪音,问了三遍,她才回答我:不睡。当时就觉得她口音怪怪的。这位空姐还用英语和我说话,我不懂英语,后来明白了,原来她问我要不要喝点什么?当时就觉得奇怪,为什么要用英语问呢?难道你不是中国人啊?其实想想,这帮空姐还真是辛苦啊。半个多小时后,另一位空姐过来礼貌的把我和那位外国人请了回去,说这里不能坐。我终于又回到了那片让我“欲睡不能”的狭小空间。就这样,飞机在凌晨一点多钟终于降落在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

下了飞机,国内随同的全程导游就迷了路,她不会外语,一会这边,一会那边,东问西问,终于问到了一个会说中国话的人,经指引才找到了办理入关手续的地方,好在办理手续的人不多,我们很快办理完入关手续,大家急忙去提取行李。

来到行李提取处,只见运送行李的转盘转动着,别的乘客都已经没有了,只剩下我们一行人的行李,大家很快就拿到了行李。就在我们准备走的时候,同行的付先生拿着同样颜色的皮箱,却发现所拿的行李不是自己的,转盘上已经没有其他行李了。没办法,导游只好去找机场人员咨询,好在机场行李员会说几句中国话。他告诉我们,可能是别人拿错了,让留下住址,等查清以后告诉我们。

在机场出口,才找到了来接机的泰国导游,我们把丢失行李的事向他说了,他又打电话问了机场,告诉了我们要下榻的酒店,这才出了机场。来到旅游空调大巴车门前,一位漂亮的泰国美女为大家一一献上鲜花做的花环,并陪同照相,我们才坐上旅游空调大巴,到酒店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谁也没想到刚进泰国就遇到这么大的麻烦,说句心里话,多少有点影响此次旅行的心情。

这就是我们东南亚“新马泰”之旅遭遇的“红眼航班  ”。

  

21、曼谷大皇宫玉佛寺

泰国,旧称暹罗,可谓东南亚最具异国风情的国度。曼谷作为泰国的首都,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曼谷的繁华街区,霓虹灯流光溢彩、人头攒动,尽管也体现着浓厚的都市特色,但它尖顶鲜艳的建筑风格与谦让包容的淳朴民风自成一体,让你充分感受到佛教对这个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到曼谷不游大皇宫,就如同到了北京没去北京故宫一样,味儿终究有点寡淡。

大皇宫始建于1782年,总占地面积约218000平方米,是仿照故都大城的旧皇宫建造的,经历代君王不断扩建,终于建成现在这座规模宏大的大皇宫建筑群。

曼谷王朝从拉玛一世到拉玛八世,均居于大皇宫内。1946年拉玛八世在宫中被刺之后,拉玛九世便搬至大皇宫东面新建的集拉达宫居住。

现在,大皇宫除了用于举行加冕典礼、宫廷庆祝等仪式和活动外,平时都对外开放,成为泰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到大皇宫门口下车,远远就看到曼谷的标志性建筑——平台三塔。一个是金塔,第四世皇时代建造的圆形金塔,称“乐达纳舍利塔”,据说塔里有佛陀的舍利子;中间是第一世皇时代建的藏经楼;北边的叫“碧隆天神殿”,三座塔均有塔尖,且每个尖顶都有赛璐珞、彩瓷、金箔等装饰,流金溢彩、金碧辉煌、璀璨夺目。

大皇宫的佛塔式的尖顶直插云宵,鱼鳞状的玻璃瓦在阳光照射下,灿烂辉煌。满眼都是一座座金碧辉煌的佛教建筑,犹如童话世界的城中之城,所见之处全是金灿灿,在阳光的反射下更显得奢华、富贵,这种暗沉的金色流露出一种庄严,一种神圣,一种霸气,真是“满城尽带黄金甲”啊!

大皇宫有外宫、主宫、内宫,从东向西一字排开,一色的绿色瓷砖屋脊、紫红色琉璃瓦屋顶、凤头飞檐,屋顶是典型的泰国“三顶式结构”,集泰国数百年建筑艺术之大成。有举行王事仪式的“节基殿”,有国王上朝议政、接见国宾、或者举行登基的安玛玲维尼猜殿。内宫在王宫的南面,是嫔妃和宫女住宿的地方,外宫以前是泰禁卫军的军营。主宫就是王宫的中心了,主宫是泰国国王朝政、起居的地方,也是王子、公主的住处。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大皇宫里最有历史的无疑是玉佛寺。金色的廊柱缠绕佛寺,泰国人民最崇敬的玉佛,就高高地供奉在佛寺大雄宝殿中的宝座上。远远看去,宝相庄严,摄人心魄。四面围墙上也是壁画纷繁,色彩绚丽,真有些眼花缭乱,可惜严格禁止照相,没能拍下来让大家欣赏。

在泰国,佛有着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来寺内参观的人们要先脱掉鞋子以示尊重,大雄宝殿正门前设有一处供台,上面有一口大铜缸,里面装满了圣水,铜缸旁有许多莲花枝,入大殿的人都先用莲花枝沾些圣水点在头上,许个愿。

我们也照葫芦画瓢点了点圣水后进入大雄宝殿,游客们虔诚跪坐在地上,或是拜佛,或是坐在大厅里看诵经,大殿的地面已被来来往往的善男信女磨得锃亮。

我虽然不信奉佛教,但在这样的庄严气氛下也不由自主地毕恭毕敬坐下,双手合十,膜拜一番。殿里供奉着泰国的第一国宝,玉佛像高六十六厘米,通体苍翠,经历过多次战火的劫难,是稀世之宝。玉佛像由整块翡翠雕琢而成,据说是1464年在清莱府的一座佛塔中发现的。当时玉佛身上被涂上一层石灰,大家都以为是一尊泥塑佛像,直到佛鼻尖上的石灰剥落,才发现里头竟然是一尊世所罕见的玉佛像。后经清迈、銮巴邦、万象、黎明等寺供奉,待第一世皇在曼谷建立新都后,1784年才迎请玉佛至玉佛寺供奉,可谓命运多舛。

玉佛像每年要按照泰国一年三季的时间更换锦衣,更换锦衣的仪式由国王亲自主持。热季换上镶红宝石的金衣,雨季穿着缀有蓝宝贝石的金衣,而凉季则是一件纯金的金衣。据介绍光是一件锦衣的价值就在七千万泰铢以上,因此佛像用无价之宝四个字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了,就算用泰国的镇国之宝来形容也不为过。

玉佛寺修建的实在是奢华无比,据说光黄金就用了40吨,其他珍珠宝石就更为不计其数了。玉佛寺被誉为泰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的艺术瑰宝,它以金黄为基色,主体建筑的墙壁上镶嵌的蓝、绿色玻璃马赛克,在阳光下烁烁生辉。

据导游讲,玉佛殿外墙壁上原来贴有宝石,后来因屡屡被盗而改为镶嵌玻璃马赛克了。玉佛寺尽管不大,每一处都是精心雕琢,蓝天白云下金碧辉煌,霞光阵阵。

在玉佛寺四周长廊的墙上,共有178幅壁画。其中一幅壁画的内容描写一个“罗摩王故事”,是根据印度文学作品“罗摩衍纳”翻译过来的故事。里面有一个主角是个猴子,泰国人叫马骝精,我暗想,这是不是《西游记》里的“美猴王”?

大皇宫四周有高5米,周长约1900米的白色宫墙,在每个门口都有全副武装的士兵站岗。皇宫内外坐落了不少守护神,这些守护神相貌各异,极富想象力。其中不少雕像是中国的古代人物,如文臣武将、关公、穿清代服饰的官吏等等。据说,很久以前,由于航程遥遥,风大浪险,从中国运货物到泰国出售的商人为了辟邪,往往购买一些石雕像以镇船伏波。由于这些雕像造工精细,而当时的泰王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喜好中国艺术,便购下很多这类石雕像放在大皇宫内。

另外,在游客如云的大皇宫里可以发现有许多泰国中学生,手中拿着学校发的问题提纲,结伴成对,不管自己英语水平如何,主动打招呼和欧美的游客进行英语交谈。原来他们是通过旅游调查形式练习英语会话,一举二得,他们这种求知的主动性让人钦佩。

大皇宫内随处可见供游客休息的长廊,还设有冷热冰自动饮水机,安排的是细心又周到,让人感叹泰国旅游业的发达。

由于濒临湄公河,待万籁俱静之时,整座泰国大皇宫,到处就能听见淙淙流水的声音,舒缓有致,在岁月悠长的节拍里如同泰国古乐的音色,感动着身旁的行者,辉洒在周围的河面上,静谧安宁的河水伴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远去,但独具特色的泰国文化却因大皇宫的恢弘壮美和玉佛的神圣庄严所续写,光阴轮回、生生不息。

  

向往大海(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第一初级中学   田百合)

曾经多少次,我在梦里见到了大海!

蓝蓝的天空,蓝蓝的海面,还有海面上蓝蓝的月亮!

海,以他的波澜壮阔、深沉浩瀚震慑我的灵魂,我远远地观看他的辽阔和雄浑!

海水碧蓝碧蓝的,仿佛把整个天空融进去了,却比天空更蓝;海面上,白帆点点,渔歌阵阵,各种海鸟自由自在地盘旋,掠起白色的浪花。

沙滩上,一群赤脚的孩子正在捡拾贝壳,五颜六色的贝壳引得孩子们大呼小叫、笑语不断。

我想走近大海,拥抱大海!可是突然没有了太阳,没有了月亮,没有了白帆、渔歌、海鸟和海边捡拾贝壳的孩子们!海,消失了!

我从梦中惊醒,原来,海,只是我的梦!

我知道,对于生活在沙漠中的我来说,海很遥远,很遥远!

可是,我真的好向往大海!我喜欢他波澜壮阔的魂魄,喜欢他无所畏惧的性格,喜欢他勇往直前的精神,更喜欢他宽广坦荡的胸怀和他独有的蔚蓝!

虽然,我已经走过了人生一半的旅程,已经习惯了在干旱少雨的沙漠中跋涉,习惯了沙尘拍打在脸上的疼痛,习惯了干冷的北风吹裂红润的唇,习惯了满眼衰草的冬季,可是我依然向往大海!

我知道,海一直在我的梦里、心里,其实并不遥远!

所以,我希望早一天见到真正的海,不仅是在梦里!

  

也谈发现快乐(甘肃省张掖市山丹育才中学   刘群山)

那天上晚自习前,我去买烟,见到几个学生在操场上玩篮球,当时操场上人不是太多,从来不玩篮球的我突然蒙发了想玩的念头,一个学生给我把篮球传给了我,我一投结果中了,第二次去投又中,这纯属偶然,但对一个多年来从不摸篮球的我来说是多么的高兴,心中又想,真可惜操场上的人不多,要是多那可就风光了。

这一个发现,简直比发现一个金矿还叫人快乐,“因为我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发现了自己禀赋的潜能,发现了新的乐趣……”

我想人生中许多的发现,都能带来类似的喜悦,像婴儿的第一句话语,新学会的一首歌,或是刚学会的技艺……这一种由内在的意愿而化成事实的振奋,实在是人性中的至关!

发现内心的自我,而发展成自我的人格,是一个人内心成长的过程。儿童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必须从不断的赞关与肯定中,得到鼓励。别人的赞美与批评,都是外在的因素,我们不能永远依赖外来的评判来了解自己,只有自己的探索、发现才能接近真正的自我。一个成长的人,越能明白自己的优缺点;越不会受外界的干扰,也越能明白内心的世界,而能控制自己的喜乐。脱离了童稚的依赖心理,心智才能成熟快乐。

对于写作的人而言,最能感受到的是创造的快乐,在创造的过程中,多少的沉思与煎熬,通过心灵的整理,而使之结晶呈现。艺术作品与文学创作一样,有福至心灵的佳作,也有勉强凑成的败笔,去芜求精,惟有从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中去求得,而自己往往第一个领略到这种快乐。别人的赞美。批评,其实都是外在的形象,真正最了解自己优缺点的,还是自己。能丢弃败笔而保留真迹就是成长。人类在追求圆熟通达的途径中,必然也会有许多失望,在这不快乐的背后,正是快乐的源头。能丢弃一些否定的。消极的感受,才能有空间去接纳新的发现。快乐的最大秘诀是,“做自己最爱做的事,而不是去跟随别人、模仿别人”

发现,不断地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同时能与自己的内心对谈交流。善待自己的短处,让自己有机会有空间去接纳更多的机会,能明白自己内心的需求,这个感觉,化成行动,成了事实,就是内心充实快乐。朋友,提起笔去写点东西,也许你会发现另一个新的你!会发现新的快乐!

  

【故事回忆】

麦收记忆(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记忆中,村子周边都是大片麦田,太阳一出来,金黄的麦田,翻滚着微微起伏的麦浪,很是诱人。

只是那时候,麦收时还要靠人力收割,麦收就成了一年中最农忙的时候。

麦收前,生产队就会先找一块开阔地儿作为打麦场,在周遭摆上几口灌满清水的大缸。

麦收最要命的是人工用镰割麦子。那活一般人干不了,一会儿就累得人腰酸背疼,至今想起来还是有点心有余悸。

“磨镰不耽搁割麦”。磨镰,是那时农村每一个男人都应会的农活,也是考验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开镰前一天,父亲会把家里的几把镰刀找出来,拿两块磨刀石,一块赤红色的,石质比较粗糙,叫粗石;一块蓝灰色,石质比较细腻,叫细石。搬个小木墩,挽起袖子坐下,旁边放小半盆水,里面放几粒盐,蘸着水儿,先在粗石上磨,再细石上磨,直到镰刀变得锋利无比。

那时麦秋学校会放假,让孩子们回家帮大人们收麦子。早上三四点,父亲就叫我们起来,拿着昨晚父亲磨快的镰刀,去割麦子。田地被人们用田埂分成了一条一条的,中间是田间小路。

天越来越热,大地像个蒸笼,炙烤着一方方麦田。站在黄澄澄的麦田仿佛可以闻到白馍馍的香气。

割麦是苦力活,毫无快乐可言,村里人最讨厌的活就是割麦子。其实,劳累倒是次要的,天气炎热,加上麦芒扎的胳膊脸上生疼,一天割麦下来腰总是弯着,感觉都快要折了。干半天,脸上身上汗水和着尘土变成了泥,糊在脸上,痒得难受!

装车是个体力活,也是技术活。把割倒的麦子搭成一堆一堆的,再用木叉或铁叉挑着往架子车上装。晒干了的麦秸秆白花花的,比较光滑,不会装车的人很难装多,一亩地的麦子往往要拉好几次才能拉完。会装车的把车装得很高。装好后用绳子勒紧,再小心翼翼地拉着走,运到打麦场。那时地里的生产路都是高低不平,车子走在路上左摇右晃,一不小心,费了半天苦力装好的麦车就翻了。翻车是怕人而且烦心的事。麦车翻倒后麦秧乱了,再重新装更费劲,一大堆麦秸,沉重地挤压着,拽也拽不动,等再次装上一车,比在麦田装两车还费功夫。

麦忙两天,活也最紧。一边割麦,一边装运,一边晒场,一边打场。等摊上麦子,晒到半晌午,翻两遍,就开始打场了。套上牛,拉着石滚,去压麦子,牛太慢。一般用驴或骡马,用一块布蒙住眼,可以转的快些。第一遍只用石磙,第二遍在石磙再挂个三角形的硓石。

碾场是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五六钟,这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也最累的时候,再听着吱妞妞,吱妞妞的石磙尖叫声,叫人烦闷到了极点。于是,老辈就流传下一个谜语,东场里,西场里,两个小鬼哭娘里——石磙打场。

下午五六点,开始起场,把麦秸用木叉叉起,放到一起,堆在场边空闲处。因为还要碾二遍,有的要碾三遍后,再把麦秸垛起来。起完麦秸,把带着麦糠的麦子堆成一个长条形麦垅子,看看有没有风,如果有风,就顺着风向,父亲戴上草帽,拿木制的小扬场叉,顺手一扬,麦子就像一溜金黄的雨撒了出去,麦糠就被风刮到一边去了。

扬场全是手工进行,工具是木锨、扫帚等。扬场更是个纯技术活,需借风助力,故要根据风向风力,选定扬场时间和作业方位。风太小起不到分离作用,风力过大则会把麦籽也刮走,没法扬场。

每年麦收时节,母亲都会把我们兄弟几个带到麦田里用一种近似逼迫的方式教我们割麦子。

母亲常对我们说:“做个庄稼人就这样,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珠甩地上成八瓣。我不想你们光宗耀祖,只想叫你们考上大学,不再像我们这么辛苦。不好好学习,别说将来离开这块生你养你的土地,有机会和能力报答父老乡亲,就是连你自己也养活不起!”

你别说,母亲的这一招还特别管用。干完一天活,累得腰酸背痛的我对学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学起习来也就会特别用功。如今,时代的进步,收割麦子似乎交给了机器,人们尽享其成了,麦收也由沉重冗长的体力劳动变成了生活的回味。

2019615

  

访金铺二贤祠(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金铺镇地处汝南北部,南依汝南县城12公里,素有汝南北大门之称。其实,金铺全称应该叫金乡铺镇,这与山东金乡县有很大关系,说起由来有一段故事呢。

据《后汉书·范式传》记载:山东金乡县范式年轻时进京城太学学习期间,与汝南人(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张劭(字元伯)结为至交。毕业前,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重阳节,自己将专程从金乡到汝南拜会张劭及家人,并约定了见面的日子。

张劭回到家中,央求母亲,届时,准备好鸡黍酒菜招待范式。张母说:“约定时隔两年,你相信范式真的会来吗?”张劭坚定地说:“范式是个很讲信用的人,决不会失约的。”

重阳节到了,张劭一家早早起来,把酒杀鸡,忙活了半天。备好了丰盛的酒菜。可是,范式没出现。望眼欲穿的张劭,整好衣装,急步走到村头,立在大树下等候。

看看到了正午,正是两年前他们分手的时刻。就见一辆马车从远处飞奔而来,车到大树下停住,下来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向张劭疾步跑来,张劭定睛一看,来人正是范式!两人跑到一起,紧紧拥抱。张劭说:“大哥果然不远千里,赶来赴约。不过,为何不早到几天,让小弟等的好心焦啊!”

张劭范式把酒话别后的思念,说现在的快乐,谈以后的生活,其乐融融,暂且不表。几天之后,范式辞别张劭一家,回山阳郡去了。这边张劭继续读书种地,奉养老母。

范式诚信赴约的故事在当时广为流传,山阳郡太守闻知后,遂上表奏请。汉明帝感其诚信,下令拨款在范式家乡山阳范庄和张劭家乡汝南修建庙宇,命名为“二贤祠”。“二贤祠”也叫“信义祠”“信义庙”。祠庙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不用脊橼,庙顶用两只平行的木橼支撑,象征着兄弟平等;墙体空心,里外行砖,象征着兄弟二人心心相印。范式家乡人民也把山阳范庄改名为“鸡黍”,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而在张邵的家乡河南汝南张庄,当地人建起鸡黍台供人凭吊,在张宅修建起“二贤祠”,供奉范式、张劭。同时改张庄为金乡铺,以示纪念。

范式把“信”和“义”作为朋友间相处的最高准则。范式的诚信之举,在金乡流传下了“鸡黍之约”的千古佳话,“鸡黍之约”也成为“诚信”的代名词。两千多年来,众多文献对范、张“鸡黍之约”的故事都作了描述与记载,赞颂了范张两位贤士的诚信精神。

据《汝南县志》记载,河南省汝南县金铺村原名张庄村,是太学生张邵的家乡。后人在村北筑鸡黍台,在张宅建二贤祠,改张庄为金乡铺,以示纪念。范式与张劭交友的故事,元朝宫天挺作杂剧剧本《死生交范张鸡黍》传世。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喻世明言》里就有第十六卷《范巨卿鸡黍死生交》的故事。

除了《后汉书·范式传》、《古今小说》《喻世明言》《清平山堂话本》等典籍外,佛家经典《金刚经》以及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也都详细介绍了“鸡黍之约”的故事。明代萧良有编撰的蒙学读物《龙文鞭影》中,也以“鸡黍张范,胶漆陈雷”故事教育儿童要讲诚信,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价值观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搜神记》、《山东通志》等诸多文献典籍,对“鸡黍之约”的故事也均有记载。我们常说的“八拜之交”,其中就有“鸡黍之交”,直指范式与张劭的君子之交。

周末下午,我慕名驾车拜访了金铺二贤祠。二贤祠位于金铺镇西北,旁边是风景别致的丰收水库,园林式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门醒目的门匾:“二贤祠”。

走进院落大门,迎面是一条宽敞中轴大道,居室分布两侧。在大门口路中央迎门是水池,很深,我问旁边的工作人员,水流哪里去?她说,这叫聚贤池,水池下面还有很多石子,水从天上下,又随石子缝隙渗到地底下去了。

道路的北端是天缘殿,左边的是信义殿,右边是观音殿。都是红墙灰瓦,古色古香,双双翘起的飞檐像是展翅振翅欲飞的仙鹤。由于各殿都在整修,门上关着,所以,我也没能进入,有点遗憾。

出来向右,是丰收水库,正是夏季,库的水里、河边或坡上,水草丰美,树木茂盛,以绿为主,也偶见一些红色、黄色、白色等各色野花,散发出淡淡的、具有鱼腥味的花香。

堤上种上了当地速生的沙蓝杨树,棵棵挺拔,如巨大的绿伞盖,使夏天在河堤上行走的人能感受到树的阴凉。河里水鸟、鱼的叫声、潺潺的流水声,和着树叶被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好像它们也在海阔天空,谈古论今地诉说鸡黍张范二贤故事,此情此景让我浑身凉爽,恋恋不舍地开车离开。

2019617

  

一抔净土掩风流(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在岳阳楼不远的洞庭湖边,几棵翠绿的树环拱着一块墓地。墓旁一块被岁月些微剥蚀的石碑坚定地竖立,石碑上“小乔之墓”,四个大字笔划依旧铿锵有力,而苍旧的青砖黑土在斜晖的阴霾里,冷清而又萧瑟。

这便是三国周瑜的夫人小乔墓吗?

记忆中,《三国演义》关于小乔的文字记录简单。只有“江东乔公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渔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大乔好文,小乔喜武。大乔乃孙策之夫人,小乔乃周瑜之妻也。”连具体芳名为何,也不见记载。

印象中的小乔和大乔出生在潜山县的梅城镇,是乔公的两位掌上明珠。因姐妹俩人国色天香,娉婷袅娜,在当时被誉为倾国倾城的妙龄美女,就连她们平时梳妆打扮的井水,都泛起了微微泛红的胭脂,所以后人用诗句这样形容二乔:“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但是令我不曾想到的是,小乔埋香的地点竟然如此有幸,能得名楼为侣而眠,能与墨客为伴而憩。莫名其妙,我对眼前萧瑟班驳的墓地产生了狐疑:这平凡无奇的黄土,真的有幸收藏着那个绝色美女香柔的娇躯吗?

据明隆庆《岳州府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吴孙策攻皖,得吴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配周瑜,后卒,葬于此。”这应是关于小乔墓最早的记载了。而后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小乔墓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嘉庆二年(1797年),知府沈廷英筑二乔墓,小乔再次直面于尘世,而此时小乔已逝千余年。再后来光绪十年(1881年)督学陆保宗重建墓地,将碑文改为“小乔之墓”,并于南侧增建一墓庐,厅内塑小乔像,这应便是现存小乔墓最直接的渊源了。抗日战争时期,小乔墓在炮火硝烟中被夷为平地,仅有一刻有“小乔之墓 ”的墓庐碑刻尚存。1992年,岳阳市政府重建小乔墓,迁于岳阳楼公园。

孔明能够用曹植《铜雀台赋》中“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来激怒周瑜,使孙刘联合抗曹成功。这一方面说明孔明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周瑜听完以后那“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的态度看出这对夫妻的感情如何。

自古红颜多薄命。小乔嫁得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堪称美满姻缘,但仅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十二年,周瑜就36岁上英年早逝,当年小乔才28岁。乍失佳偶,其悲苦可以想见。据说周瑜死后,周瑜的儿子曾劝他们的母亲回归故乡安度后半生,但是由于周瑜埋在岳阳,她不忍心离周瑜而去,让周瑜孤单寂寞留守异乡,一直留在岳阳,陪伴周瑜亡灵。虽然江南风景如画,但失去了琴瑟和谐的丈夫,再美的风景也心欣赏。19年后,47岁的小乔抑郁而终,埋香于军府后花园。

小乔墓地的周围既无翁仲,也无石兽,甚至连护栏也没有。墓碑是白色大理石制成,背面刻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小乔之墓”的似是而非的墓地寄寓的不再是一具娇贵的躯体,而是一个灵魂,一段历史,一个传奇。

因为史料典籍显示,时代赋予小乔的不是她本身所具备的柔情似水和情深似海,她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所必须承受的历史责任,远远超过了寻常女子所有的魂灵。小乔还是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了下来,跟她丈夫一样留在了历史的史册里,留在了人们的心目中。这又不仅仅是因为东坡“小乔初嫁了”的感喟,杜牧“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叹息。

三国时期,战事频繁,作为大将军之妻的小乔自然也会有所牵连。周瑜吐血而亡对小乔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琴瑟和谐的身影难觅,英姿勃发的豪情难见,就连一切荣华富贵都似烟云一般消散殆尽,这是真正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地步;经历了这样的大喜大悲过后,小乔也许真的能够心如止水,那么就不妨做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野村姑,在异乡无怨无悔地厮守着相敬如宾的夫君。柔弱女子却无情地被卷在政治的漩涡中颠簸一生,既使英逝栖息于眼前这座古城后,魂灵仍历经几多坎坷,而这些又都与政治有着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小乔付出了其它寻常女子所不需付出的代价,在历史的长河里,越过寻常女子筑起的魂灵,几经坎坷,从历史走到现在,走向未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抔净土掩风流!历经千年,小乔的躯体早已经化作尘土无迹可寻。“也信美人终作古,犹吊遗踪一泫然”,小乔真正的埋香之所在哪并不重要,凭吊小乔,凭吊的不是她的娇贵向躯体,而是凭吊那一个高洁的灵魂、一个美丽的传奇和一段厚重的历史。纵观古今中外,消失无尽的躯体,只传递些许的灵魂,文化是这样,历史也是这样,卑微的躯体在滚滚红尘里湮没,而崇高的精神却世代相传。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名,能在两千年后的今天,还时时被人想起凭吊,我想,小乔这位柔弱的女子,在忍受千年的孤寂后,也许会感到几许的慰藉。

2019619

  

【教育教学】

揭秘中国式监考(大连市普兰店区久寿小学   程丽娥)

我来到我们现在的这个学校已经是十五年了,就和高考,中考,高中会考等各种各样的考试分不开了。虽然我们是小学老师,但是监考却是我们不可推辞的艰巨任务,请假一般是不允的,因为这个工作必须得有人干。我们每个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那个个是监考专家,当然也是听到监考就想望风而逃。在这之前我还真得不知道,有这样的一群人,这辈子只要不退休就得监考。监考成了他们的命运。

要说压力最大的当然是高考,其实高考和中考的程序差不多,只因是高考吧。可是这次我们学校却遇到了比高考还让我们焦虑不安的高中会考的补考监考任务。考试程序和高考差不多,提前一天或两天全校师生收拾考场,桌椅按七八八七摆放;然后监考的老师培训,监考老师布置考场,遮盖墙上的文字,布置黑板:考试须知,科目,大题数,小题数,监考老师号码,时间,时间数轴,招办电话,座位图等。检验监控,屏蔽,和手柄式探测仪等,各级领导验收方可。考试当日,每科考试前一个多点来到学校,抽签定监考考场,然后领试卷,答题卡,座位图,条形码,对照单,草纸等快速来到考场,一位老师照着座位图摆垫板,一位老师去引领学生进考场,一位老师填黑板信息,摆弄好条形码。学生进考场,一位老师检查准考证和身份证,一位老师用手柄式探测仪对每个学生进行安检。考前十分钟开封答题卡,试卷袋,核对数量,发答题卡和条形码和草纸等,指导学生正确填写;考前五分钟发试卷,指导填写,正式开考一位老师三对照,一位帮助考生检查填涂信息是否正确,一位站立注目监考。然后主监填写各种封皮和表格。考试时间,监考教师不可以说话,随意走动。考试时间学生可以在规定的老师陪同下去厕所,监考老师原则上不去厕所。高考每科考试时间大都在两个点和两个半点,再加上考前的一个多点,还有考后的试卷检查和装订,监考老师为了在这三四个小时坚持不去厕所,大多不吃或少吃饭去监考。

那为什么说这次监考让全校上下都更紧张呢?原来高考每场考试一个试卷袋和一个答题卡袋,每样都是三十份,若弄错一点,省通报批评就下来了。这次是一个考室有好多考场的学生,考得科目还可能不一样,考几科还有可能不一样。一个考室监考老师可能要填写和处理二十多袋的试卷,每袋试卷数量也不同,进出要归位,不能出现一点误差,还要把握哪些学生考什么,考几科,什么时候交卷等。好在我们学校领导对监考老师进行了两三次培训,对考试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两天的考试还挺顺利。老师们的业务也比较熟了,我对明天上午的最后一考充满了信心。

中国的考试制度是很受国人非议的,都期待考试的改革,但改革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是何尝的艰难。改革要保持公平公正,而所有人性化的改革一触碰这个崇尚礼尚往来国度的人民,都显得那么无力,直到变味结果草草收场。考试年年有,监考年年有,我们的监考任务什么时候能没有?

  

论“应试” (内蒙古赤峰市第一高级中学   肖亦然)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明天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查询分数了。但是,无论是上了大学,还是名落孙山,都会带着考试的惯性进入下一阶段的生活。作为应试教育的副产品,很多人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一生会把应付考试与学习相混淆,更有甚者,将考试当成了乐趣,似乎只有考试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若没有考试他会不适应,就仿佛迷失了方向。

能上大学的差不多都是应试高手,从外语四、六级到计算机三级再到其他资格考试,一路过关斩将,到大学毕业后几乎是证书等身。参加工作才知道,自己十几年学到的除了应付考试的本领外,什么也没学会。大学生就业难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那些考研的学生更是把大学当成了高五、高六、高七,依然重复着高考的热情,把大好的时光都交给了考试。

考试只是选拔方式的一种,是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人人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但若把考试当成一种习惯,会扼杀我们的创造力,只知道拘泥于寻找所谓的正确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拥有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却缺少大师的重要原因。什么事情都习惯按规矩办,放弃独立思考,不敢创新,这些都是我们多年来应付考试带来的后果。

考试可以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而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但应试的思维也许一直影响着我们,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与判断。这就需要我们遇到问题时少找标准答案,多思考,错了不怕,就怕我们跳不出应试思维的怪圈。人们养成一种习惯不难,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了,但拒绝一种习惯则需要智慧。当考场的硝烟渐渐散尽,所有的考试都离我们远去,考试的习惯能从我们的身上彻底消失吗?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