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19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739(43篇)
发布时间:2019/12/3  阅读次数:930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739(43篇)

  

【诗词歌赋】

魔(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梦想开花(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高高的烟囱(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致敬作家张新科(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七律】尹公印象(四首)(河南省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诗词34首(汝南县实验学校   王俊磊)

【时代散文】

淡淡乡愁的诗意表达(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勤奋和自律成就出彩人生(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教育随笔】

做父母的要闯过这一关(大连市普兰店市久寿小学   程丽娥)

最真挚的礼物(郑州市金水区幼儿园   刘梦楠)

  

【诗词歌赋】

魔(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文学聚力量,生活放光芒。

但凡大建树,且魔且痴狂。

——2019.11.30日于黄淮学院聆听著名作家张新科学术报告会

  

梦想开花(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少年的心

被故乡的晨雾浸润

带着千万缕的牵挂

沿着京汉古道

走远了

走进了青春激荡的隧道

轻快的脚步

穿过驿道旁密密的野麻

跨越遗忘在田野里的小溪

抚摸着解放路上的白杨

嗅吸着塘坊庄飘出的酒香

我的身影

印在了梦想殿堂的苍穹

岁月匆匆

春雨秋霜

梦想的能量

在静静地释放

有一点孤独

也有一点忧伤

谁曾想,耐得住的寂寞

留下了一丝丝芬芳

四十个年轮的萦绕

一枝不谢的花朵

恣意开放

向着朝阳

熠熠生辉

向着明月

山高水长

——2019.12.1日于驿城

  

高高的烟囱(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至今仍是家乡最高的建筑

早已没有浓烟

没有人来人往

没有车马的喧嚣

静静地望着韩溪两岸

望着远处的臻头河老乐山

离它不远有一处校园

它曾看见一群群

每天张扬的青春节奏

它还记得一个少年

爬在它的头顶

向着远山呼喊

它没有青春

仍不改容颜

可有青春的少年

却久久没有了音讯

在南国海边

在雪域高原

梦中多了一份挂牵

四十多个冬去春来

在清凉寺的钟声里

在娘娘坟的传说中

在砚汪池的大桥上

家乡演绎了一场嬗变

高高的烟囱作了见证

它看见了一切的变迁

车窗里望见它

归来的人们诉说着过往

又一遍遍地

感慨着从未企望的今天

——2019.12.2日于韩溪河畔

  

致敬作家张新科(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少年聪慧树理想,求学路上四处闯。

中西合璧展锋芒,十载耕耘昼夜忙。

真善美丑笔端淌。英雄豪杰情义长,

四海之内美名扬。功成名就惠故乡。

  

【七律】尹公印象(河南省内乡县教师进修学校   樊国文)

其一

天资聪慧苦钻研,谦逊平和品性端。

奖掖后生无隐匿,推崇前辈有奇缘。

草行隶篆皆精涉,歌赋诗词俱贵专。

通达博闻能力广,双馨德艺美名传。

其二

诸体兼修建硕功,数峰耸立内行称。

赋诗泼墨中原秀,布展挥毫海外名。

隶篆朴拙藏古韵,草行潇洒沐新风。

推陈变化多奇幻,礼让谦恭事业精。

其三

运锋左手立奇功,诸体兼修造诣精。

临帖拜师无鬼计,挥毫泼墨有神通。

端庄飘逸如书圣,潇洒儒雅若画翁。

同道品评皆赞赏,虚怀若谷美名声。

其四

左笔出锋世上稀,功成名就更新奇。

菊潭独特中原秀,华夏无双宇宙迷。

雄健挺拔无气滞,空灵通透有天梯。

峻折古朴含哲理,妙趣横生矗厚基。

201911月于南阳

附注:尹先敦,男,河南内乡人,生于1952年,字格如,号灵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名城(之乡)联谊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文化部中国书画院特聘书画家,河南省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南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阳市文化促进会艺术顾问,东方典藏美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曾任中共内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

  

诗词34首(汝南县实验学校   王俊磊)

1.柳絮

一生惟爱逐风行,每恨窗前听雨声。

放眼春光深与浅,不知何处计归程。

2.【菩萨蛮】柳絮

云仙历劫纤纤落,不期杨柳欢情薄。

有意远红尘,奈何名利身。

如萍人悯叹,起舞人愁怨。

来日得天昭,驭风上九霄。

3.【清平乐】思故人

去岁六月,有信诚邀,幸入四室。一年有期,知交聚散。再翻旧屏,莫名忧伤。作此篇,惟愿四室诗友,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榴花未绽,不觉流光转。翻阅旧屏千百遍,多少故人渐远。

红尘聚散寻常,缘何寸寸愁肠。惟盼白云有信,捎来字字馨香。

4.【浣溪沙】自嘲

诗海飘零何处家,倾心四室种梅花。疏疏浅浅自横斜。

负了春光多少梦,平添秋月几分瑕。如今又误浣溪沙。

5.【西江月】吟诗

酌句三更何苦,填词半阙无忧。莫拈玉笔羡吴钩,自与红笺同瘦。

前世千行诗债,今朝一字成囚。吟风吟月过春秋,别有暗香盈袖。

6.【少年游】中诗四室成立一周年有感

闲居四室竞风流,不觉一春秋。朝看云水,暮听琴韵,相和自悠悠。

几多挚友诗中醉,醉也不知愁。笔下凌波,梦临五岳,恰似少年游。

7.【临江仙】自题

卅六年来堪一梦,醒来怯问何如。

愧言一路尽荒芜,愧言人未老,鬓发早疏疏。

  

犹记当年磨剑处,橘灯长夜寒庐。

一床明月一床书。而今明月在,我已是凡徒。

8.我有一方石

(一)

我有一方石,通灵宝玉身。

误听僧道语,化作世间尘。

(二)

我有一方石,隐于山涧中。

观花听水语,未觉已圆融。

9.【临江仙】饮茶

陋室幽居烹雨露,轻烟缭绕如云。

一壶春色锁乾坤。浅尝三寸苦,慢饮七分薰。

  

识得灵芽清欢味,何时忘却贪嗔,

何时荣辱看成尘。古今来往者,物我两三人。

10.茉莉花开

玉面青衣素雅妆,斜风浅浅暗浮香。

小园多少流连客,一曲清歌正引吭。

11.茉莉花语

卿羡我来我羡卿,花前月下有山盟。

可怜高洁无人许,一曲清歌误一生。

12.石榴花

南风一夜浴红衣,袅娜娉婷多是非。

君看芸芸追梦客,石榴裙下已忘归。

13.相约老乐山

相约今日着轻装,更喜晨风几许凉。

车载欢歌飞不尽,路人笑我太癫狂。

14.东山脚下

东山脚下草萋萋,遥望峰巅云脚低。

徒步拾级无所惧,行人志在九重梯。

15.山路之上

山风吹醒旧时顽,身似飞猱一路攀。

莫问前程多少路,我心已在白云间。

16.【长相思】山中狂歌

野花香,彩蝶翔。惹得行人拍照忙,奔劳搁一旁。

山风凉,笑语扬。幽径卿卿又引吭,尘心恣意狂。

17.攀岩拍照

人到中年亦不凡,飞身跃上九层岩,

仰天笑指白云处,摘片可当防晒衫。

18.云峰拍照

不觉数峰脚下过,浮云点赞众娇娥。

兴来拍照比长腿,万丈青山算什么。

19.山中听禅

一条幽径隐云烟,十里青山绕冷泉。

莫问浮生荣辱事,聚仙亭里坐听禅。

20.山顶进餐

一路欢歌一路尘,一条长案一行人。

八盘凉粉四包面,却道寻常胜玉醇。

21.山顶俯望

山路莫言十八弯,一弯一步一笑颜。

青山隐隐数峰过,我身已在云海间。

22.三面观音

三面观音三万梯,仙云缭绕与天齐。

钟灵福地问禅处,犹似身居天阙西。

23.险下南山

一条石径下青山,拄杖相扶步履艰。

遥见路人频试问,南门能得几时还。

24..车回东山

幽径盘旋十八弯,观光车上下东山。

峰回路转人惊啸,万步之遥一瞬还。

25.【诉衷情】梦里水乡

白墙黛瓦水中楼,人在小桥头。

河边绿树梳影,临岸可垂钩。

舟款款,水悠悠,任春秋。

千年水巷,一曲吴歌,百次回眸。

26.【蝶恋花】观蜂鸟吻花图有感

花谢花开花易落,云鸟来时,片刻欢情薄。

再见遥遥无可约,年年岁岁终成各。

  

也在梦中合对错,往事般般,是个多情魄。

一片痴心何处托,三生石上三生诺。

27.【蝶恋花】观蜂鸟吻花图有感

鸟有相思花有信,一别经年,化作千般恨。

相见无言深浅吻,此时泪尽愁难尽。

  

又惧春宵离别近,耳语喃喃,字字藏娇哂。

花谢花开花易殒,来年花事频相问。

28.题图水乡月夜

水巷幽幽映碧苔,轻舟小曲几徘徊。

邻家阿妹推窗处,月下清波逐影来。

29.贺《雪藻兰襟》成立

雪藻新生正引吭,兰襟抚韵七分香。

初心不改诗缘在,筑梦春秋绣锦章。

30.题燕子楼

楼中梁柱已斑斑,楼下清波似旧颜。

墨客芸芸终作土,知春燕子时时还。

31.戏题手机

手机离我两三天,一日犹如一万年。

昨夜空空无好梦,想来必是把魂牵。

32.苦读

长恨诗心不胜初,铺笺寻字字难如。

闲翻旧墨惊回首,一盏孤灯一卷书。

33.题图:云间足迹

云端之上有仙山,山上住着明月仙。

仙迹从来无处觅,觅来料是醉云端。

34.题图:戏赠诗友馨香

轻剪罗云作玉衫,三呼青鸟挂云帆,

莫惊云堑留踪迹,许是馨香下了凡。

  

【时代散文】

淡淡乡愁的诗意表达(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读沈裕慎老师散文集《风荷忆游》

2019年国庆节刚过,我收到一本新书,封面一幅水墨荷花,田田的叶子,粉红的花瓣,羞涩的花蕾,淡雅,清新,诗意,不凡。这是《上海散文》主编,作家沈裕慎老师新著的散文集《风荷忆旅·沈裕慎游记作品选》。读后,犹如一股清风,悄然侵入心灵,令我回味无穷。

沈先生的文章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字里行间,有山川的秀美,先贤的遗迹,古寺的清幽,乡村的韵味,还有江南的诗情画意……以描写山水、叙述行踪为基本内容的旅游散文,普通的作品在于丰富人们的景物视野和相关人文知识,而更高层级的作品,则在于通过山水游览和心灵感受的阐述,潜移默化地熏陶、美化读者的生命意识与道德性情。《风荷忆旅·沈裕慎游记作品选》即是后一类。

“山川如我”,著名散文作家梁衡说,散文处处是乡愁。习总书记说: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就会想念这个地方。作家说,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是流浪者,都不是在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区域当中固守着的一个个体。这里或者那里,此岸或者彼岸,故乡或者他乡,我们都是一个寻找者、寻求者、探索者。

神州处处风光美,且认他乡作故乡。沈裕慎老师这部作品,共收近年散文精品98篇,45万字,分六辑编排,《神州风光》、《怀古思贤》、《缘佛寺院》《神奇山水》、《长三角游》、《后记》,全书描景叙事,抒情说理,时而细腻,时而沉雄,时而深致温藉,时而放达人文,时而知识渊博,时而品味独到……整部作品中,诗意贯穿于由始至终,乡愁浓缩在游旅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诗意的描景。在他细腻的笔下,雨中的滕王阁、梦幻的婺源、香山的红叶、碧波荡漾的桂湖、云雾缭绕的庐山、徽风古韵的宏村,还有眷恋黄河、杜甫草堂,等等,许多优美的景致都在字里行间动态呈现,不知不觉似乎带我走进其中,观景品景,感悟生活的美好。

如开篇《神州风光》中《婺源好风光》描景,很是吸引人,“婺源,几乎所有的事物,诸如田野、青山、石墙、烟囱、都是吸光物,质地有些粗糙,风从上面溜过,……这里没有一处是鲜艳的,它的色泽是岁月给的,并由于符合岁月的要求而得以持久。为了表明谦卑,它把自己深隐起来。延村、思溪、长滩、清华、严田、庆源、晓起、江湾、汪口、理坑……反反复复的村庄,在山的皱褶里散布着,像散落的米粒,晶莹、饱满、含蓄,难以一一捡拾。这些独特的徽派古村落依山傍水,到处是绿荫匝地,到处是古意扑面,让我仿佛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一个梦幻世界。

走过青石路的曲径小巷,深入古村落,不知道这里暗藏着多少高堂华屋,从一扇小门进去,不知道会遭遇什么。……层层叠叠的宅院,在徽商们手下相继建起,不同时代的房屋,像迷宫一样交织和连接。”

《秋阳下的香山》描写红叶,“远远望去,那红叶一族族,红花烈烈,红得让人心醉;一团团,红花艳艳,红得让人痴迷;一片片,红红火火,红得让人眷恋……那黄绿相间层林尽染的山坡,那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彩,那突兀的山峰和陡峭的悬崖,那清澈的碧潭和欢快的流泉,那神秘的洞穴和清脆的鸟鸣……形成一副绝美的自然秋韵水墨画。”

《徽风古韵游宏村》“走进宏村村口,老树、古宅、画桥,在碧蓝的湖水映衬下,十分迷人,令人陶醉,恰似走进了一弯小桥流水徽风古韵的诗情画境。”

诗意,是诗人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对于现实或想象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让你流连忘返。

二、诗意的叙事。因为对故园景致、山川风物爱得深沉,所以沈老的笔下,无不带有一种淡淡的生态忧思。美好的东西都是易碎品,因而在描述古贤故居的时候,作者无不带上一种源于内心的忧患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了一次次的古今对话。

《怀古思贤》中《雨中沈园》描述,“那个雨天,我擎着一把伞走进了沈园,好像跨进时光的隧道,恍惚回到了那“半壁河山传烽火,一腔义愤怅绿云”的南宋时江南的春天里。不知为什么,当时我感到自己对沈园的一切好像早就熟悉,仿佛我曾经到这里来过,或者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曾经在我的梦境里真实地出现过。而现在我来到了沈园,迈出的每一步,都好像在寻找和追忆梦中的情景。”

《二泉映月的地方》叙述,“此刻,耳畔又传来了那如泣如诉的二胡声,在这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曲调间,我好似看到穷困潦倒、家贫如洗的阿炳,正用那把历经沧桑的二胡与这个黑暗的社会抗争着,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就是他顽强的斗志、不屈的灵魂。我仿佛听到他从心底迸发出愤怒的呼喊声,那是阿炳的灵魂在呐喊,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保护历史古迹就是保护我们文化的根脉,明白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三、诗意的抒情。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乡愁对于步入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也是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礼赞。

《神奇山水》中《白洋淀芦苇》抒写,“我去白洋淀之前,总以为白洋淀就是一片白茫茫。其实不然,若站在淀边,就看不到连成一片的水面,而是一个淀泊连着一个淀泊,一个莽莽苍苍的芦苇世界。只有摇着船儿,进入一个了芦苇深处,才真正看到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淀子,碧蓝碧蓝的,波光激滟,给我一种旷达、豪迈的感觉。

陶陶然,我吹起了芦笛。虽然我不如当地人吹得响,然而却有一种韵味,一缕诗情,在芦苇丛中荡漾开来,飘在这淡淡的天空里……”

《缘佛寺院》中《夜半钟声寒山寺》写道,悠扬的钟声又响起了,有一种庄严,有一种神圣,有一种缥缈,有一种清远。……我的心随着钟声,在时空里回转……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刻,真好。”

四、诗意的说理。记起“我从哪里来”,我们才能更真切地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阅读风荷乡愁,我们都可以找到了自我,找到我们自己的乡愁。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文中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涵养出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后记》中《一路行旅乐趣多》总结,“旅途中,有快乐,有美好,有清新,也有郁闷,甚至还有尴尬……起起伏伏,不能预知,变幻莫测,珍珠般点点滴滴,记述下来,便成游记,串起旅游过程中的乐趣和经历。追忆历史,领略文化,感悟红尘,让山水丰盈的同时,还带给读者异样的风情和文化。”

《琼岛碧海连天远》真情抒怀,“人生总有迷茫的时候,需要走出去换一种心情,舒缓一下情绪,迎着海,呼喊着,踩着浪,一扫心中的不快,把胸中的郁积统统抛向大海,接受海潮的荡涤。天涯海角就充当了这么一个调节器的作用。”

《长三角游》中《水晶晶的南浔》写道,“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淋湿了南浔的大地,淋湿了南浔的意境,也淋湿了我的心境,却又不觉得烦恼。想起韩静霆的散文《烟雨中的周庄》,那湿漉漉且水般柔美的句子,心便释然。……带着雨水,亲近水乡,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周庄亦然,南浔亦然。

南浔,一座史韵悠远的江南古镇,一处崇文重教的文化之邦,一片蓬勃奋发的活力热土,经历近千年的风雨积淀,以它独有的底蕴与气度,洗尽铅华,熠熠生辉……

南浔,或许不是你我的故乡,或许是你我那永远的乡愁!”

祖国处处是乡愁里最美丽的风景,是乡愁里最难忘的记忆。乡愁是敏感而柔软的,即使轻轻触摸也会令人心中隐隐作痛。乡愁,是又一种独特的情感。它或深或浅,或浓或淡,似有似无,却早已悄无声息地融入到游子的骨子里了。那一抹淡淡的乡愁,像一艘小小的船,载着游子对家乡无尽的思念,穿过风雨流年。其实漂泊在外的人都明白,无论我们的脚步走向何方,心之所系,一定是家所在的地方。

20131212日至13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习近平散文诗般的乡愁论,一下子震醒了亿万国人。

时代在变,这些系着中国人乡愁的关键物没有变,也会好好被守护,亘古不变。只有记住乡愁,才能更加热爱家乡,更加热爱祖国。思乡、念家、怀旧、守护、建设、发展,都是乡愁最可贵的基因。当你离开这个地方以后,总会时常想念这个地方,因而记住乡愁,书写乡愁,也是在书写中国梦。

有梦想谁都可以了不起。一个人一个国家有了梦想,就有了前进发方向,就能在心中产生力量。

阅读该书,每个瞬间都会有这样的感触:风雨光阴,山峦湖海,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承载太多的历史文脉,渗透作者的家国深情。我在散文的写作过程中,常常会陷入一种困境:散文易学,然而散文却难工。读沈老的散文,看似自由的文字背后又蕴含着自然的精致与优美,家国的赞美与忧思。

在新时期散文家队伍中,上海散文家沈裕慎先生近二十年来在散文园地里耕耘,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了百多万字的散文,并在多次征文中获奖。他先后出版了《信仰的追求》《紫气东来》《一叶知秋》《风荷记忆》《风荷随笔》《我的花溪情缘》《心在山水间》《风荷忆情》等散文集,以很强的实力加入了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家协会。

在当代的散文名篇当中,有很多都是“当诗一样写”。 现代散文大家杨朔说, “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从纸上的生活见出人生的诗意。《易经》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散文家沈裕慎老师对日常游历生活的品味和感悟,也是一种对于人生境界的诗意提升。

20191125

  

勤奋和自律成就出彩人生(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聆听著名作家张新科作品研讨会及学术报告会有感

1130日,晨曦中迎着初冬的微寒,我们一行四人在汝南县作协主席王新立的带领下来到黄淮学院北校区,参加著名作家张新科作品研讨会及学术报告会。在此之前,从未听说、更没有读过张新科老师的作品。今天能有幸近距离的聆听各位学者专家的真知灼见,我内心的兴奋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开幕式上,随着黄淮学院党委书记李国胜、河南省文联主席邵丽和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的致词,我开始对张新科老师有了初步的了解:他是我们驻马店市上蔡县人,留德博士,现任徐州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著名作家。繁忙的工作丝毫没有耽搁他的写作,十余年间笔耕不辍。在工作之余他挤出时间,追随英雄的足迹,自费分别到国内外三十多个城市采访调研,行程近十万公里,挖掘数以百万字的中文、英文和德文版史料,并牺牲节假日和休息时间,谢绝几乎所有的应酬,每天只睡五个小时左右,倾注深情与心血研究、思考、写作。他的成功源于他对文学的热爱,源于他的勤奋、坚持,以及可贵的自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他夜以继日,不辞辛劳,用辛勤的汗水孕育出成功之花。

接下来的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主要就他的英雄三部曲《苍茫大地》《鏖战》《渡江》以及中短篇小说、散文的立意结构、语言风格、深刻内涵等进行了深度诠释。张新科老师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扎实创作之“根”,潜心生活深处,结交各式人物,体味人间冷暖,不断用作品关注底层社会,满怀人性悲悯,讴歌平凡劳作,敬畏善良正义。他的作品南北交融,东西合璧,立意高远,文章雄奇,在大张大合的字里行间歌唱祖国,礼赞英雄,致敬时代,是我们天中人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下午,我们又静心聆听了张新科学生的学术报告,他就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创作经验体会等和在场的听众进行了无私的分享。他说,文学求善,作品展现的不仅是文字、逻辑和故事,更是善良、情怀和担当。是啊!文学是有温情的,文字也应当是有温度的。深深震撼之余,我明白了成功之路没有捷径,唯有勤奋努力才能叩开那扇神圣之门。

张新科老师就是我难以企及的星空,而此时的我仿佛是那只井底之蛙,今日有幸跳出井口看一看高远的蓝天。钦佩、崇拜之情油然而生的同时,又心生惭愧!

想想儿时的我在偷偷翻阅爸爸姑姑们存放的《江姐》、《红楼梦》时,也曾梦想有一天写出自己心中的故事,从开始识字到现在虽然一直在不间断的阅读,但都是浮于表面的泛泛而读,从未深入钻研,更没有去尝试动笔写作。就连日记也没能坚持每天记录,更谈不上文学创作。究其原因:一是自己才疏学浅,积累沉淀不够,文学素养不足,胸中无意,笔下又怎能有言?二是:自己的惰性使然,以工作的忙碌和生活的繁琐为理由,为自己的懒惰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三、把儿时的梦想抛到九霄云外,每日在碌碌无为中得过且过。

我们常常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挂在嘴边,可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而张新科老师却把它付诸行动,他充分认识到了文学创作的力量,多年来潜心生活深处,结交各界人物,体味人间冷暖,不断用作品关注社会人生,讴歌平凡劳作,敬畏善良正义,塑造国家和城市精神与个性,彰显时代风潮。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张新科老师用自己的成功诠释了这一真理。勤能补拙,唯有读书,不断学习才能弥补自身不足。虽然我们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去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看遍人世繁华,但我们可以从读书中、学习中获得古代圣贤和当代才俊们智慧的启迪。也许此生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学梦,触摸人生的高度,但我们此刻能做到的就是日日记录自己的感悟,日积月累,丰盈自己,改变自己。

行胜于言,愿我们都能脚踏实地,不忘初心,宁静致远,淡泊名利,风雨兼程,披肝沥胆,在文学道路上不断求索,筑梦追梦!勇敢前行,才能无愧于心,无悔于人生!

  

【教育随笔】

做父母的要闯过这一关(大连市普兰店市久寿小学   程丽娥)

到楼下扔垃圾,见二楼家小外孙在外面玩,今年两岁左右吧,他的姥姥在和大家唠嗑,他自己拿着姥姥常玩的扑克,学着姥姥的样子,在甩扑克,好可爱啊,我就情不自禁凑了过去,他看看我,也不说话,甩得更起劲了,明显是想逗我玩。我想着今天的任务是把家收拾好,只好告别了小不点,上楼了。

临近中午了,我下楼准备到楼下超市买点东西,小不点骑着和他一般高的单腿脚踏车,两手使劲把着车把手,姥爷把着他,在嗷嗷大叫呢,姥爷满脸通红,汗流浃背,旁边一大姐姐也在帮着哄着,“大姐姐”又是亲他,又是赔不是,我问这个刚上小学的大姐姐:“是你惹的他吗?”她说:“不是。”这时,无奈的姥爷问小不点;“你想往哪儿走?”小不点一边哭叫,一边坚定地说:“往门上走!”看来,他一点不二胡,纯属在欺负姥爷,胡搅蛮缠呢……

如果姥爷不用理他,过几分钟,他会没辙的,也许会来理姥爷的。

我想起了前些日子,看过的一个节目,正在读大学的一个女大学生,一心想成名,参加选秀节目成瘾了。这次和父母要十万元钱,包装自己,准备参加一个选秀节目,工薪阶层的父母积攒点钱已被她败坏光了,父母不去给她借钱,她就闹,父母已经被她逼病了,但是她坚信,只要她要,她的父母一定会帮她想办法的,给她钱的。主持人问她:“你每次和父母采取闹的办法,都能成功吗?”她说:“都能成功。”

我早些还看过一个心理访谈的节目,一位母亲领着自己的独生女儿,母亲被女儿吓着,整天战战兢兢,活的心思都没有了。实际上她女儿才六七岁,还没上学呢。她的女儿并非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用简单的一招,就把她的三十多岁的母亲治得俯伏在地。只要不随心思,女儿就大哭大闹。心理专家现场设计了一个情景,结果小女孩和妈妈要那件漂亮的布娃娃,妈妈没答应;小女孩变脸了,声音开始提高,妈妈开始为难;小女孩开始大哭大叫,妈妈崩溃了。小女孩的这招屡试不爽,妈妈也知道,但是就是过不去这一关。

天下的父母都是疼爱自己的骨肉的,但是溺爱是最危险的一种

爱,这种爱会害了你和孩子的一辈子的。对孩子一定要学会说:“不!”

  

最真挚的礼物(郑州市金水区幼儿园   刘梦楠)

偶尔会收到孩子们送的小礼物,或是一朵小花,一片树叶,一幅画等等,我准备了一个小盒子,专门收藏这些小礼物,孩子们送礼物的那一瞬间,我发现,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高兴和期盼的光芒,当我满心珍视的收下礼物,并向孩子们说谢谢时,他们会开心的像小鸟一样笑着跑开,并会不时的回头看,直到看见我小心翼翼地把礼物收好。有时有的孩子在放学离园时,还会跑过来摸摸我的口袋,问我:“老师,我送给你的礼物呢?”我微笑着指着礼物,并对他眨眨眼睛,他这才放心的离开。

也许在成人的眼里,孩子们的这些礼物微不足道,但不管是一片树叶,一朵小花,一张纸,或是一幅看不懂的涂鸦画,都是孩子们精心准备尤为看重的,当孩子们捧在手心,满心要送给我们时,它就已经变成了对老师的一份暖暖的爱,一颗纯真的心,我们必须要认真去对待,用心去欣赏,去珍藏,一份礼物一片心,它能让我和孩子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