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欣赏 > 杂诗组诗 > 详细内容
杂诗组诗165
发布时间:2025/10/25  阅读次数:0  字体大小: 【】 【】【


杂诗组诗165

草集 七律130首(下)

68.墙花路草、庚韵

墙花路草任枯荣,惯受炎凉诟语声。弱质难禁游子折,残香聊共醉人倾。

已无蜂蝶寻芳讯,空有莺燕啭旧情。莫向章台询往事,斜阳巷口自分明。

按:观其起句“任枯荣”三字立骨,已摄全篇魂魄。中二联“弱质”“残香”与“蜂蝶”“莺燕”相映,不独状物工细,尤见《楚辞》“虽萎绝其亦何伤”之怨悱。至若“炎凉诟语声”五字,直将白傅《琵琶行》“门前冷落”之叹,化作碎玉裂帛之音。

尾联“斜阳自分明”最得风人之旨:章台柳色本易湮灭,然此“自”字力透纸背,既合邵雍“月到天心处”之理趣,复具韩凭妻“虽碎犹识心”之贞刚。通篇比兴深得《乐府》遗意,在《疑雨》《香奁》之外别开幽境。

按此诗妙处,正在以巷陌贱植写青衫红粉之亘古困局,然末句如破云旭日,使百年风尘尽化刹那光明,足与王涣《惆怅诗》“梦里分明见关塞”互为注脚。

69.起阳草、齐韵

金刀玉版剪春畦,翠甲离披映紫泥。夜雨潜滋三寸壤,晨光初展一弯犀。

虽经刈割根犹壮,屡历荣枯志未低。莫道庖厨无大用,温中益气胜丹圭。

起阳草,韭菜别名。见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韭》。

《起阳草》按:

是篇深得咏物三昧。首联“金刀玉版”破题,既合《周礼》“庖人供韭”之制,复隐《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切脍古法。颔联“夜雨晨光”互文,非止状物,尤见《管子》“时雨既至,挟其枪刈”之农时真谛。颈联“刈割根壮”直溯《说文》“韭”字本义,“一种久生”暗契《周易·复卦》“七日来复”天道。尾联举重若轻,化《神农本草经》“韭味辛补肝”为“胜丹圭”诗语,使庖厨事顿显《千金要方》“食治”宏旨。通章每切口皆植根本草,每转捩俱含阴阳,可谓以七律为纲目、诗笔作药杵之范。

70.衫色青于春草浓、萧韵

念君远道寄吴绡,裁作云裳立玉霄。裤色皎如秋月满,衫光浓胜碧原饶。

闲翻尺素生温煦,静对银纱退寂寥。若问此衣何所似,曾披寒霭渡溪桥。

青于春草,白居易:裤花白似秋云薄,衫色青于春草浓。

71.屈佚草、寒韵

尧庭灵草辨忠奸,佞影初临指欲弹。斥恶何须承雨露,旌贤自可傲霜寒。

常依玉阙清姿挺,不向金门腐骨盘。赖有乾坤英气在,一茎胜过碧琅玕。

屈佚草,《博物志》“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

72.金钱草、麻韵

圆叶如钱绕壁斜,不贪金谷不贪奢。雨敲碧玉千枚响,风动青蚨万贯赊。

未向朱门求富贵,偏从藓径绽芳华。神农应解苍生苦,早遣春山遍此芽。

73.暮怀、东韵

秋弦淅淅转枯蓬,四野萧疏断草同。瘦梗离披寒露下,残枝偃仰暮烟中。

云边雁影沉遥浦,篱角蛩声冷暗丛。欲问乡关何处在,一钩细月夜朦胧。

74.皮草、阳韵

曾栖林壑饮冰霜,今缀风流歌舞场。貂领轻拢云鬓暖,狐裘漫卷酒樽香。

琼楼影动千金价,暗室灯寒百兽殇。见惯招摇皮外套,文明颂曲配时装。

《皮草》按:此诗以阳韵为骨,针砭时弊如见血封喉。首联“林壑冰霜”与“歌舞场”对举,顿开自然与浮华之殊境。颔联“貂领”“狐裘”极写奢靡之态,“云鬓暖”“酒樽香”暗藏血泪之温。颈联“琼楼千金”与“暗室百兽”形成惊心对照,灯光烛影间似闻哀啸。尾联“招摇”二字刺破虚伪,“文明颂曲”更作反语诛心。全篇如寒刃剖开华美皮囊,令霓裳羽衣尽染血色,字字皆成《兽殇》之诔。

75.病草、支韵

劫余憔悴立荒陂,忍见风霜换岁时。药灶烟腾益增苦,金针痕在尚留痴。

已无气力承新露,空有精魂绕旧篱。幸得东君怜瘦骨,分将青雨润残枝。

病草,萎黄之草。唐 李中 《春日野望怀故人》诗:“暖风医病草,甘雨洗荒村。”

76.千里草、尤韵

童谣暗隐汉宫秋,海内皆知奸宄谋。青叶连天遮赤晷,枯根匝地缠金瓯。

权倾洛水鱼龙惧,血染崤函草木羞。十日卜终应劫数,荒坟空对夕阳愁。

千里草,“董”字隐语也。《后汉书·五行志一》:“献帝践祚之初,京都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按,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童谣谓董卓残暴,不得人心,必将失败。

77.怀梦草、真韵

仙洲灵植本无伦,每寄幽情向劫尘。枝叶凋零存宿约,根荄萌蘖记前因。

三更月浸鲛人泪,一枕香凝倩女神。纵使空花终幻灭,相思原可越千春。

怀梦草,神草,谓怀之可梦见想见之人。                                                                              

78.寄生草、麻韵  

托身何必问根芽,桑柘松筠尽可家。雨露分甘承上善,风霜历久蓄灵华。

柔条解脱群黎疾,韧质潜通众妙槎。漫说附枝无骨气,回春妙手即烟霞。

寄生草,中药桑寄生之别名。众妙,取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按:此作以药草寓至理,托物言志,深得比兴之旨。首联破题而立“无根何碍”之论,颔联承以“上善”“灵华”点化道德经髓。颈联“解脱群黎”暗合神农尝草之仁,“潜通众妙”直指玄门真谛。尾联“烟霞”意象既解“附枝”之讥,复彰医道通玄之境。全篇字字熨帖,麻韵铿锵,于寸茎间窥见天地,实乃草木赋中之逸品。

《寄居蟹》

介虫之智者也,负螺壳以游四海。形若蟹而腹软,常夺空螺为宅。螯足探物,触须察危,遇敌则全身入壳。其性狡而黠,每逐波换居,虽无坚甲而善假于物。《荀子》云“君子善假于物”,此虫得之。然终其生无定所,盖以盗居为业,故《南越志》谓之“寄居虫”。

79.寄居蟹、阳韵  

螺宅寄居偏逞强,终身转徙走他乡。螯钳探浪分藻碧,目柄观云测海苍。

遇险常施龟缩术,乘潮巧换赭衣妆。平生不解营巢苦,占尽瀛洲白玉房。

80.寄居蟹、阳韵

螺庐抢占比阎王,浪迹终身走异乡。螯刃分波裁翠藻,晶眸映日测玄苍。

逢危立隐青城固,趁汐频更赭甲光。哂汝侵渔非地道,竟无片瓦属私藏。

81.雨草、灰韵

莲塘深处隐仙胎,玉节通灵窍自开。雨候先征知岁稔,冰丝暗结应阳回。

浊泥不染晶莹质,清露长滋潋滟杯。岂谓中空无所有,虚心元是济时才。

雨草,藕也。《师旷占》曰:岁欲雨,雨草先生。。。藕。。。

82.斗百草、阳韵

荆楚遗风溯渺茫,岁时记里觅残芳。钗头曾斗宜男蕊,袖底犹藏续命香。

蒲锷艾衣争巧思,榴花角黍伴欢场。唯余宗懍数行字,夜雨秋窗检旧章。

《斗百草》

斗草之戏,源溯周代采葛旧俗,盛于唐宫宋苑。每至端午、上巳诸节,仕女童稚携筐盈袖,聚于庭榭芳甸。其法有二:一曰“武斗”,两人各持草茎相勾,奋力拉扯,断者为负;一曰“文斗”,较品类珍奇,辨名实雅俗,如《楚辞》之江蓠、《诗经》之卷耳,皆入吟咏。

唐人王建《宫词》“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夸”,写尽闺中巧智;宋人范成大“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则见童稚欢趣。此戏虽微,实合《诗经》采撷之遗风,《荆楚岁时记》载其“解厄禳毒”之本义。至若晏殊“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更将女儿娇态化入词心,使野俗之戏顿生文华。

83.墙头草、庚韵  

夤缘欲上更高层,惯借风涛作势鸣。遇雨便垂青琐泪,逢曦即展翠霞旌。

斜侵月斧三分界,暗度金乌九曲枰。莫笑根虚无定骨,八荒指向自心明。

84.墙头草、阳韵

钻营苟且倚高墙,草寇居然充霸王。惯测风云窥气候,精衡利害较毫芒。

逢迎每顺新趋势,俯仰犹凭旧垒障。笑汝腹空根底浅,无非短暂逞疯狂。

85.稻草人、支韵

独立苍茫自举旗,枯蓑箬骨傲霜姿。田畴布阵驱鹓日,风雨修身悟道时。

腹有嘉禾充实相,心无彩翼炫高枝。曦轮月毂双梭掷,犹守青黄天地痴。

86.还魂草、先韵

奇株毓秀倚云泉,起死回生古道传。沐雨经风凝药力,餐霞饮露聚灵渊。

濒危独擅枯荣术,绝处能通造化权。化作千身入金匮,有求必应醒长眠。

87.草船借箭、庚韵

雾锁长江夜幕横,艨艟列槊向曹营。千帆尽束枯蒿影,万矢争飞腐草声。

已算天时堪借力,偏将人事作奇兵。归来笑点狼牙簇,独有东风识孔明。

88.救命稻草、阳韵

飘零如叶水中央,幸有青蘅可倚将。一线生机凭此系,千般希冀借其彰。

风高浪涌身犹定,雨横涛吞志未惶。历尽劫波锚锭稳,沉舟侧畔续新航。

89.池塘春草、冬韵

西堂梦笔接灵风,神启池塘翠霭浓。十岁能文惊北阙,一朝得句振南宗。

寒灰暖处春雷动,枯砚裂时云壑封。莫道天然去雕饰,独行诗国自从容。

《池塘春草》

典出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相传谢灵运病起忽见春景,得此天然妙句,自谓“此语有神助,非吾语也”。后世以此喻诗家偶得灵思、浑然天成之境。唐宋名家多化用,如李白“梦得池塘生春草”,元好问“池塘春草谢家春”,皆取其自然流丽、不事雕琢之韵,遂成诗典绝唱。

《扬子梦吐凤》

汉扬子云,夜诵《太玄》。青灯摇壁,黄卷堆案。忽有素衣人叩扉而言:“子何自苦?玄理幽邃,恐难传世。”言讫化鹤而逝。雄寤而叹曰:“此天妬吾经乎?”乃啮指沥血,续撰不休。是夕梦吐白凤,集于《玄》章,朱喙衔星,素翼垂云。凤鸣三声,绕梁九转,俄而没入竹简,篆文皆作金书。及觉,墨池犹泛异香。

90.白凤玄草、支韵

素翼凌虚出墨池,衔经振羽向天墀。玄文未竟星霜换,紫帻初鸣草木知。

岂为长门投彩笔,终须太乙授青辞。千秋一梦丹霄外,犹见扬雄吐凤时。

91.夜草、阳韵

老倌夜半添新草,簌簌犹闻嚼晚霜。星斗垂芒增膘力,秋风过厩识勤香。

槽头总念耕耘苦,枥畔长怀岁月伤。但得千家仓廪满,何辞羸病卧残阳。

夜草,夜间供给牲畜的饲料。《农谚选·家禽家畜》:“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

92.佛草、东韵

法名原不列瑶丛,却向苍生证大雄。金浪千重翻贝叶,青针万顷绣禅风。

饱餐玉粒知因果,低首霜畦悟色空。谁道此身无佛性,真如尽在穗芒中。

佛草,麦草也。

93.和事草、庚韵

玉立庖厨佐大烹,斡旋诸味自澄明。身披素雪三分淡,根蕴寒泉一段清。

常引辛甘谐众口,偏调水火作和羹。人间至理原非远,皆在青青叶底生。

和事草,葱之美名也。

94.云山草、元韵

瑶岑深处寄仙根,饮露餐霞忘岁痕。叶卷云涛通鹤梦,花凝月魄定灵元。

丹崖惯沐星芒淬,幽涧长涵道气温。莫问东君春信事,四时独守碧真门。

云山草,仙草也。

95.隐身草

混迹蓬蒿隐翠微,自将形影借玄机。风摇每共群芳动,露坠偏随众叶晞。

岂慕瑶台争艳色,但求幽壑葆初衣。人间多少潜龙客,谁解无名为道扉。

按:“潜龙客”者,典出《易·乾》“潜龙勿用”,喻怀瑾握瑜而隐于草泽之士。“无名为道扉”暗合《道德经》“无名之朴”义理,谓道本无名,能舍虚誉者,乃可窥玄牝之门。此联以诘语作结,言尘海虽多隐德之士,然几人真解“韬光即契道”之妙?草木无名,正合大道希声之旨。

96.含羞草、东韵

翠羽纤纤隐棘丛,素心未许俗人通。乍惊蝶触收云袂,忽怯蝉声闭月宫。

抱叶长怀君子礼,垂枝暗契圣贤风。莫言弱质无刚骨,敛袖原知进退功。

97.石上草、庚韵【孤雁入群】

灵根何惧倚崖生,石罅栖身自峻清。剑叶削云承月魄,苔衣沁雪化冰晶。

溪声漱耳禅心定,岚气萦襟道骨成。莫叹孤标遗世立,千秋犹抱一痕青。

石上草,石菖蒲别名。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药材上·石上草》:“古诗:‘冀采石上草,得以驻餘颜。’按石上草,即石菖蒲也。”

登封草

登山封禅之文。汉 司马相如 遗文言封禅事,后人以“登封草”泛指歌颂皇帝功德之章。唐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欣逢德化流,思效登封草。”南唐 陈陶 《朝元引》之四:“近臣谁献登封草,五岳齐呼万岁声。”

98.登封草、文韵

岱岳云开赤篆纹,曾将椽笔纪鸿勋。金泥缄处龙蛇动,玉简启时星斗熏。

千载烟霞湮断碣,九霄鸾鹤泣遗芬。茂陵秋色埋幽径,空忆天家禅礼文。

99.不死草、删韵

瑶池仙种落尘寰,碧血凝根生死关。三叶能回泉下魄,九茎曾驻镜中颜。

露漙玉屑通冥界,月洗金精透鬼鬟。莫道灵株终有尽,青芜一夜满蓬山。

100.科名草、东韵

灵根托迹砚池东,翠染仙芝晓日融。露浥金茎涵墨韵,香浮玉树应文虹。

九霄瑞霭鸾章动,满院清辉桂影通。莫叹青衫迟鹤信,春雷先破雪泥丛。

科名草,芝草别名。宋 陶谷 《清异录·草》:“杜荀鹤舍前椿树生芝草,明年及第,以漆彩饰之,安几砚间,号科名草。”

101.悬肠草、阳韵

萧疏叶卷九回肠,暗结朱丝映雪霜。每向秋风垂露泣,惯从寒涧抱烟伤。

枯荣已共山河碎,俯仰空随日月长。欲斸云根断离绪,却忧天地尽愁芒。

《述异记》:“悬肠草,一名思子曼,南中呼为离别草。”古人每以喻思子或惜别。                                                                                              

102.玉沙瑶草、尤韵

玉沙曾设监盐驿,千载荆江绕郭流。瑶草连天迷古渡,桃花隔水映朱楼。

车尘已没官桥柳,月魄还悬野浦鸥。欲问当年鹾海事,斜阳影里剩空舟。

103.玉沙瑶草、麻韵

故邑曾经号玉沙,云衢今接旧烟霞。瑶台种得三生草,碧落移来五色花。

南浦霜涛沉断戟,西街灯火焕星槎。凭栏欲辨沧桑迹,唯有江声咽晚葭。

曹唐《仙子洞中有怀刘阮诗》:“玉沙瑶草连溪碧,流水桃花满涧香。”

104.不秋草、灰韵

琅玕原在碧霄栽,谪向尘寰守翠胎。劲节岂随黄叶堕,清襟长共白云开。

风梳凤尾摇苍雪,月洗龙鳞漾绿醅。莫道此君无艳色,四时青作玉山堆。

不秋草,竹也。金 马天来:“天人解种不秋草,欲界独为无色花。”

105.红花草、尤韵

谁将紫雾染春畴,碎锦铺成云绮柔。浅晕偏承寒食雨,纤茎暗系野塘秋。

漫言身贱随犁没,终化泥馨助稻稠。未必倾城方足贵,寸心原不慕瀛洲。

红花草,又名紫云英。

《狗展草报恩》

展草典出《搜神记》,言三国时李信纯醉卧野坡,适逢猎火延烧,其犬“黑龙”往返溼身,以皮毛濡水浸草,环主周匝阻火。犬力竭而殁,主得全。后人有“湿草报恩”之说,复见《犬铺草》杂剧。至元杂剧《杀狗劝夫》乃云:“狗有展草之恩”,遂与“马有垂缰之报”并列为畜灵忠义典范。此事虽微,然禽兽尚知酬德,足讽世人之忘恩者。

106.展草、微韵

湿草铺仁世所稀,畜灵犹自报春晖。三更展体遮炎焰,一命酬心守故扉。

犬影长随寒月瘦,主魂终化暮云飞。偌多负义忘恩客,不及黄尨识旧闱。

107.展草、微韵

湿茸铺义世应稀,犬魄犹能报曙晖。辗转数番遮野焰,逡巡千度护柴扉。

形销冷月枯蒿瘦,泪浸荒原朔雪飞。多少尘寰轻诺客,终输黄耳辨恩威。

《马垂缰报恩》

垂缰典出《异苑》,载前秦苻坚为慕容冲追袭,策骑遁涧,马忽屈蹄垂缰,促主攀援得脱。后《述异记》广其说,谓良驹识主,每临危必垂缰示警。至宋人《五色线》乃将“马垂缰”与“犬展草”并举,元曲中遂成“马有垂缰之报”定典。此虽畜类,然临难效忠,较背主负恩者犹胜矣。

108.马垂缰、微韵

孤崖忽陷敌兵围,骏骨垂缰叩石扉。百尺深渊擎义魄,三重寒雾化虹飞。

蹄痕已共流星没,鬣影长依汉垒巍。多少辕门司秣客,临危谁肯报春晖?

109.却睡草、真韵

灵根海上宿云津,五味巡更醒百神。初嚼甘生泉涌涧,再尝涩锁雾封尘。

叶凝夜露星芒淬,花散秋香月魄匀。若许玉环知此异,何须蓬岛问仙因。

却睡草,传说之仙草,又名五味草。食之使人不眠。汉 郭宪《洞冥记》卷三:“有五味草,初生味甘,花时味酸,食之使人不眠,名曰却睡草。 末多国 献此草。”唐 张祜《南宫叹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事》诗:“何劳却睡草,不验返魂香。”

110.悠居、东韵

幽人已是老顽童,亲手拓荒追古风。五柳先栽俱吐绿,百梅新植便妆红。

身迎初日霞光启,目睹栖鸦暮色融。食力灌园知饱足,从兹无复郁忡忡。  

111.悠居、东韵

结庐深谷伴芳丛,坐听春秋过隙风。湖柳牵烟筛月白,池荷捧露接霞红。

云封绝壑藏仙迹,雾锁危崖隐玉穹。但得心源清若此,何须世外问穷通。

112.悠居、虞韵【孤雁入群】

依山傍水结吾庐,帝远天高自晏如。近赏繁花迷醉眼,遥闻幽鸟啭清渠。

楸枰落子忘昏曙,素纸挥毫任卷舒。卸却尘缨万般累,云心鹤性本无拘。

113.悠居、先韵

栖身清逸入林泉,欲别还思意绻绵。志趣岂随贫富改,襟怀宁共海桑迁。

一江烟雨融诗卷,万壑松风伴素弦。抛却浮名如露电,云樵相守乐余年。

114.悠居、寒韵

情牵云水觅幽峦,世俗纷纭弃亦安。志向恢宏无惧苦,精神豁达不知难。

几行翠影摇青嶂,一抹斜阳照玉坛。利禄中人困缰索,孰能自主尽余欢?

115.学诗、支韵

启蒙便觉诗难写,到老愈知难写诗。觅句常乘更漏静,寻章不觉晓星移。

心随古韵情无尽,意逐新篇梦有痴。共勉吟筇步先圣,还祈益友指瑕疵

116.学诗、支韵【孤雁出群】

一坠诗河如着迷,迷魂阵里久栖迟。心倾李杜情方笃,意慕苏辛梦转痴。

凿壁偷光勤砥砺,囊萤映雪苦寻思。龙门腾跃俱虚幻,依旧鲇鱼上竹时。

鲇鱼上竹,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宋·欧阳修《归田录》:“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117.离恨、尤韵

往昔欢情恍在眸,而今独叹意难休。春风未解相思苦,夜雨偏添别绪愁。

梦里并肩花下语,醒时孤影月中楼。尘缘虽尽终无怨,且赋新诗纪旧游。

118.甘草

深藏厚土秉坤精,众药相推独擅名。褐甲暗连黄壤脉,金须漫引碧泉泓。

遍巡经络安寒暑,永驻方书定重轻。若问人间真国老,青囊自古有平衡。

119.观草书、冬韵

欲探颠狂素旭踪,忽惊毫末起奇峰。垂藤饮涧枯犹劲,骤电穿云势未封。

满壁风雷生气象,一川星斗坠心胸。但谙锥画沙痕古,不学焦桐爨下慵。

120.观草书

寻觅张颠狂醉踪,沉吟抚卷忽相逢。惊蛇入草痕犹在,渴骥奔泉势未封。

满纸云烟生气象,一川星月荡心胸。人间笔法谁参透,独对青灯听夜钟。

惊蛇入草,惊恐之蛇矫捷窜入草丛之中,喻草书笔势矫健,豪放不羁。唐·韦续〈书诀墨薮〉:“作一点,如高峰坠石,作一牵,如百岁枯藤,作一放纵,如惊蛇入草。”

草上飞漫想曲10

121.草寇、东韵

莽原纵骑啸西风,篝火连营映月弓。劫富曾分千斛粟,济贫直闯九重宫。

刘三遗烈传青史,朱八潜踪隐翠蓬。自古绿林多俊杰,旌旗指处解民穷。

122.赤蛇、东韵

疾如闪电没深丛,信吐丹霞映日红。曲骨堪通三界境,毒牙可慑九霄雄。

蜕鳞每应星霜换,盘甲长循造化功。无足偏能行万里,草尖犹自带罡风。

123.快船、庚韵

一叶凌波劈浪行,芦花深处任纵横。船张桨若垂天翼,舵转雷如卧水鲸。

夜载寒星千斛重,朝披旭日万鳞明。江湖自古多豪客,踏碎惊涛不记名。

124.足球健儿、庚韵

绿茵逐电展鹏程,足底风雷四海惊。钩挑流星穿月窟,身旋孤影破云旌。

汗浇碧野春常在,血染征衣志未更。他日龙腾寰宇震,草根儿女自峥嵘。

125.蒲公英、先韵

素羽凌空自在旋,纷纷原野写云笺。风扶弱质游寰宇,雨润微根守故廛。

不慕牡丹争艳色,偏随荠麦报春先。凭君莫问归何处,四海为家即是缘。

126.溜索娃、微支韵【进退格】

钢索横江渡若飞,书包斜背沐晨晖。足临绝壑心神畅,手挽流霞羽翼随。

日日腾空穿险隘,年年越涧逐光辉。草根自有冲霄志,踏浪披云岂惧危。

127.外卖骑手

车如流水马如龙,笠盾披霜栉雨风。窄巷深门寻号急,宽衢广厦叩声匆。

屏前单聚千家唤,灯下途连百户通。莫道黄衣无大志,人间经纬在轮中。

128.沙漠越野、东韵【孤雁入群】      

长车碾过太初穹,大漠苍茫西复东。石走雷音惊地脉,雁书人字贯云空。

孤烟直处天垂幕,落日圆时轮带风。莫问前程何所似,一痕胎印走游龙。

129.飞腾、东韵

半世漂泊如转蓬,赋闲捉笔走蜗虫。案头积稿三千页,囊底余钱五六铜。

偶借杜康浇块垒,常披星斗诵骚风。丑樗犹作飞腾梦,根在泥涂志在穹。

130.飞翔、东韵

身居陋室心怀玉,夜夜青编对烛红。墨海扬帆追野老,词锋淬火效辛翁。

偶寻佳句忘饥渴,纵遇寒冬亦暖融。草上飞翔越今古,且凭借笔破樊笼。

《压卷吟·早字二首》

余既成《草集》,效古贤立“压卷”之目。夫“草上飞”者,”早“也。前篇取罗含吞凤典,喻天授之才早显;后篇化潘岳秋兴赋,叹地育之质早凋。二早相照,一灵一朽,岂非造化弄人耶?

131.吞凤早、支韵

少年昼梦甚灵奇,五色翻飞入绛帷。口角烟霞凝锦绣,眉端河岳转明熹。

赋成鹦鹉穿花去,笔引鹓鸾带月驰。罗宅君章精魄在,湘川云树永涵滋。

132.霜鬓早、微韵

晓镜曾惊霜鬓早,秋风先到薜萝衣。青衫尚染题笺墨,纨扇已捐承露辉。

潘岳纹深缠腕笔,子山愁重压鞍鞿。吟髭捻断萧萧韵,忍看孤鸿没夕晖。

二早并陈,如阴阳互根。罗含吞凤虽早达,终化湘水云烟;潘岳霜鬓虽早凋,犹存青衫墨痕。余辑《草集》效此压卷,非敢比肩先贤,惟愿以草木之身,录四时荣悴而已。

133.草集自题、先韵

蒐裒芜翳敢称贤?钻咏桑榆勤且虔。偶得灵光星迸野,常循古意笔耕田。

枯蓬卷地歌强劲,断草飞空梦串连。狂狷不移真本性,青衫犹带野云烟。

按:此作以自问起笔,更见谦冲襟怀。中二联“星迸野”与“笔耕田”形成奇正相生之妙,“歌强劲”化衰飒为昂扬,“梦串连”赋断草以新生。尾联“狂狷本性”与“野云烟”遥相呼应,既存林下风致,复见书生骨相,廿载文心尽在青衫飘举之间,深得“草集”野逸真髓。

草上飞按:蒙琅玕阁主惠赐笺注,仰止高评,然多有过誉之处,捧读愧赧;今付剞劂,伏惟诸君展卷时,但得一哂,即慰平生。

《草上飞漫想曲十首》跋

四言振响:草莽风驰,诗心云涌。十章漫想,百态横生。

六言骋怀:绿林分粟以砺侠肠,赤蛇蜕甲而窥天道。快船犁浪于芦洲,蹴足摘星于月窟。蒲公英散作无根之信,溜索娃携来摩宇之勇。黄衣织就人间经纬,铁骑劈开大漠玄黄。

四六相衔:笔底烟霞,半世飘蓬犹振羽;囊中霜雪,一灯照夜欲屠龙。杜康浇块垒而吟屈贾,墨海淬锋铓而贯羲娥。

终以自剖:虽居蜗角,长怀昆阆之思;纵号草根,未堕鸿鹄之志。此十曲虽皮相游戏,实精魂所寄也。

上一篇:杂诗组诗164 下一篇:杂诗组诗166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