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杂诗组诗159
百位两汉风云人物纪略(七律230首)(二)
41.《吕文》真韵【孤雁入群】
座中独辨帝王身,刀笔虽微气已伸。慧眼能穿三尺喙,奇缘竟系万钱缗。
早知吕雉非凡种,深信刘邦是异人。若使当年无邂逅,赤龙谁与跃青云?
缗mín穿钱的绳子。
42.《吕文识白版》先韵【孤雁格】
空函一掷动华筵,片纸惊逢命世贤。吕相独瞻龙凤质,孔方难蔽玉珠妍。
财神纵有驱魂术,白版偏开缔国缘。莫笑寒微无厚礼,须知宏运隐其间。
43.《吕文识白版》先韵
万金虚贺震宾筵,一诺空函竟得贤。吕相但惊龙凤质,鲁褒早道孔方权。
黄金叶使鬼推磨,白水条成帝聘钱。莫笑当时无厚礼,须知铜臭即天缘。
44.《吕文》真韵
万钱虚语本无因,慧眼穿云识圣人。岂为孔方移志节,终凭龙相择姻亲。
三才自古尊天道,一诺从来重士伦。漫说青蚨能役鬼,吕公高义薄秋旻。
45.《吕文》真韵
单父东来避祸身,沛中相术识真人。奇观隆准惊宾客,独许枭雄作婿姻。
岂料娥姁成霸业,翻教吕氏乱朝伦。若无当日择龙眼,汉鼎何由四百春。
萧何简介
萧何,秦沛吏也。佐刘邦举义,入咸阳收图籍。楚汉相争,镇关中输粮饷。汉立,制《九章律》,拜丞相。其才德兼备,有“萧规曹随”之美。然惧主疑,自污名节以全其身,终成汉之股肱。
46.《萧何》东韵
刀笔秦庭旧吏躬,从龙起沛志何雄。咸阳独籍图书重,关右长筹馈饷丰。
九律开基昭日月,一曹继轨仰高风。自污身价求生计,终在功名毁誉中。
47.《萧何》文韵
沛县为曹誉早闻,精于政务德声薰。沛公举义初襄事,楚汉争锋稳镇军。
收籍筹谋开胜局,转漕馈饷建功勋。制颁律令安黎庶,功毕潜身向岫云。
48.《萧何》新韵
文韬武略定八方,高祖开国倚栋梁。反沛揭竿刀笔吏,劝刘屈驾汉中王。
追韩信慧眼独具,筹饷粮德音孔彰。萧矩曹随扶二主,锦囊妙计自安邦。
49.《萧何》阳韵
汉初贤相绽辉光,智略超人佐汉王。沛县起兵谋伟业,关中筹策固金汤。
识才举将留佳话,理政安民政绩扬。功盖群臣传后世,英名千载永流芳。
曹参简介
曹参,初为沛吏,随高祖起事,身经百战,攻城略地,功冠诸侯。及萧何薨,继任相国,遵萧何之规,无为而治,百姓歌曰:“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遂成汉初“萧规曹随”之佳话。
50.《曹参》真韵
中原逐鹿起烟尘,却向齐邦问治津。狱市兼容存俗厚,醇醪共醉见风淳。
守萧律法民安业,避汉廷争相养神。莫谓无为真碌碌,载其清静即经纶。
51.《曹参》文韵
揭竿沛邑送斜曛,血染征袍膺大勋。破阵长驱惊寇虏,安邦首重聚贤群。
潜移七略调元手,默化三章垂世文。莫道守常非远策,清歌千载颂声闻。
陈平简介
陈平,阳武寒士,志怀高远。初事魏、楚,未展其才,后归汉。献离间计逐范增,解白登之围救高祖,助定汉室。封户牖侯,后徙曲逆侯。历惠帝、吕后,官至丞相。吕氏乱政,与周勃共诛之,迎立文帝。然其盗嫂受金,为世所议。终能功成身退,隐迹江湖。
52.《陈平》真韵
阳武寒微气未沦,勤研睿虑志嶙峋。初投魏帐贤才掩,复事楚营忠义湮。
错失时机范增怨,广行智略汉基新。功成名遂全身退,栖迹江湄远世尘。
53.《陈平》阳韵
魏王帐下志难彰,转事汉王名愈扬。反间能摧西楚垒,奇谋早解白登缰。
智藏吕祸机权内,功著炎刘鼎鼐傍。盗嫂受金遭诟病,大才原不囿纲常。
54.《陈平》东韵
指挥全靠淮阴帅,平治还须大耳东。老道远超三杰上,妙筹常伏一时雄。
勤王解白登之困,翦吕凭周勃建功。稳坐钓台观浪起,几多有始竟无终!
55.《陈平》东韵
奇谋善变展才雄,智计非凡立世功。楚汉纷争施妙策,风云变幻显神通。
排忧解难心机巧,佐主安邦志向崇。青史留名传佳话,陈平风范韵无穷。
56.《大风歌》阳韵
大风起处云涛涌,永固江山谋略长。四海归心皆一统,千秋霸业定中央。
兴徭繁杂非安土,遇事仁柔岂治疆。唯有威恩兼济世,乾坤浩荡启新章。
57.《鸿门宴【转机】》先韵
鸿门会际风云谲,汉祖临危妙斡旋。杀气逼人庄舞剑,忠心护主哙冲筵。
子房计若连环巧,亚父谋如刻鹄艰。力挽狂澜于既倒,雌雄再决待他年。
哙kuài,平庸。如:哙伍汉韩信羞与曾以屠狗为业的樊哙为伍,俱为列侯。后人因称平庸之流为哙伍;哙等喻平庸之辈
刻鹄类鹜,喻仿效前贤;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58.《鸿门宴【失策】》先韵
鸿门演绎死生篇,坐失良机岂怨天。刀下仁慈遗祸患,手中麟鹿逐云烟。
范增劝主琼杯掷,高祖逃身虎穴还。寡断优柔真要命,沽名钓誉忘蹄筌。
项羽本纪(百字铭)
下相【地名】雄裔,重瞳射电。扛鼎吴中,八千渡江。破釜沉舟,钜鹿震惶。鸿门纵虎,咸阳焚宫。沐猴而冠,分封失常。彭城鏖兵,睢水断流。垓下楚歌,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二十八骑。乌江拒渡,赠头吕马。非战之罪,天亡我乎!
59.《项羽》阳韵
鸿门宴主先机误,钓誉招辜致祸殃。樊哙闯营元有谱,范增恨铁不成钢。
屠城残暴民心失,恃勇疏谋霸业荒。饮剑乌江岂天意,万人敌亦未称王!
万人敌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乃楚将项燕之孙。其年少时,学书未竟,弃而学剑,亦无所成。项梁怒责,籍曰:“书仅记名姓,剑只敌一人,皆不足学,吾欲学万人敌之术 。” 梁遂教其兵法,籍初时甚喜,然略知梗概,便不肯深究。
籍身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观秦皇巡游,直言 “彼可取而代也” ,足见其雄心。后秦末大乱,籍随梁举吴中兵,得八千子弟。巨鹿之战,籍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威震诸侯,终成 “万人敌” 之威名,虽霸业未竟,亦为后世所铭记 。
60.《项羽》新韵
凛凛威风非等闲,揭竿举义踵英贤。力能扛鼎独夫勇,性好沽名众士寒。
功败鸿门归虎豹,火烧琼殿忘蹄筌。噬脐难悔乌江刎,骓泣姬别岂偶然?
鸿门宴放虎归山、火烧阿房宫失去民心,是项羽一生中最大之败笔。
61.《项羽》庚韵
拔山扛鼎势纵横,乱世龙兴霸业争。巨鹿沉舟寒敌胆,彭城跃马震天声。
鸿门策失雄图逝,垓下歌悲大幕倾。千古乌江啼血处,怒涛犹作不平鸣。
62.《乌江悲歌》东韵
蒙羞不肯过江东,自刎残阳热血红。四面楚歌陪唳鹤,八千子弟伴僵虫。
挥戈力尽天难挽,饮剑魂归气尚雄。父老望穿秋水处,乌骓引脰啸悲风。
范增简介
范增,居鄛人也。秦末农民战乱之际,投身项羽麾下,为其股肱谋士,尊号 “亚父”。范增深知刘邦乃项羽劲敌,力主杀之以除后患。鸿门宴上,增数度暗示项羽动手,又令项庄舞剑,欲乘隙刺杀刘邦,然终未得逞。后陈平施反间之计,项羽疑忌渐生,削其权柄。范增愤而辞归,途中病卒。增足智多谋,为项羽成就霸业竭尽心力,其谋略与忠诚,令人叹惋。
63.《范增》东韵
亚父深韬佐霸雄,鸿门寡断咎重瞳。三番举玦图诛汉,一计离间策悃衷。
疽发彭城悲暮霭,魂归垓下怅秋风。纵焚玉斗余威在,独照丹心讽沛公。
项庄简介
项羽堂弟,性勇猛。鸿门宴上,受范增指使,以舞剑为名,欲刺杀刘邦,即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然因项伯阻拦及樊哙护主,未能成功,于关键时刻推动鸿门宴局势发展。
64.《项庄》东韵
鸿门霜刃裂秋风,直指刘三势未穷。玉斗乍崩谋士策,金鞘横阻霸图空。
非关剑舞失凌厉,终令真龙脱困笼。千载尚嗟机瞬逝,寒光永照楚帷红。
虞姬简介
虞姬,沭阳人氏,乃西楚霸王项羽之爱姬。楚汉相争之时,项羽为汉军围困于垓下,夜闻四面楚歌,知大势已去,遂悲歌慷慨。虞姬闻之,以歌相和,唱道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言罢自刎而死。其与项羽生死相随、不离不弃之情,感天动地,流传千古,堪称忠贞爱情之典范,为后人所传颂。
65.《虞姬》支韵
楚帐宵深霜重时,虞姬歌彻断肠词。剑锋尚染胭脂色,衣血初凝垓下旗。
千载精魂随逝水,九原春草没荒祠。江东日夜奔涛急,犹作当年诀别悲。
钟离眜mò简介
钟离眜,朐qú县人也,为项羽帐下得力将领。楚汉相争之际,其数与汉军交锋,屡立战功,为项羽霸业尽心竭力。待项羽兵败自刎后,钟离眜投奔韩信。然刘邦素忌钟离眜,韩信迫于压力,欲捕之献于刘邦以表忠心。钟离眜见此,悲愤自刎。其一生起伏,与楚汉相争之局势息息相关,令人叹息。
66.《钟离眜》豪韵
朐县男儿胆气豪,楚营百战血濡袍。项王败后依韩信,汉祖嗔时迫宝刀。
自刎犹存忠义骨,谁怜未展将才韬。至今淮水呜咽处,似诉当年旧部嚎。
67.《钟离眜》庚韵
霸帐扬鞭剑气横,鸿门宴罢战云生。三千铁甲秦关破,百二雄风楚帜擎。
岂料谗言销骨肉,空掏赤胆付刀兵。乌江不渡将军死,夜夜涛声哭姓名。
龙且简介
龙且jū,楚人也。自幼与项羽一同成长,情同手足,为项羽麾下之猛将。曾亲率二十万大军驰援齐国,与韩信军战于潍水之畔,不幸兵败身亡。龙且作战英勇无畏,深得项羽倚重,乃项羽军事集团中至关重要之将领,其勇猛之名,亦为当时之人所忌惮。
68.《龙且》阳韵
大营猛将气昂藏,少小同袍共项王。铁马嘶风潍水冷,金汤映日楚云黄。
征衣不解身先殁,飞镝犹鸣志未央。泗上秋深闻鼓震,天边仿佛断戈扬。
69.《龙且》东韵
少随项籍出江东,虎啸彭城第一功。钜鹿血凝矛上紫,潍川浪卷帐前红。
恃强翻中兵家计,赴死元知主将忠。青史莫书韩信策,英魂犹绕大旗风。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西汉鸿儒,少精研《春秋》。武帝朝,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策,倡大一统,为帝纳之,遂定儒学正统。创天人感应、三纲五常说,垂范深远。然其论钳制人性,后世议争不绝。
70.《董仲舒》元韵
春秋妙谛演天恩,三策金銮定道尊。火德符应龙易代,儒冠礼治凤临阍。
阴阳灾异规君主,仁义纲常束士魂。莫叹汉家崇术久,至今犹仰董生言。
公孙弘简介
公孙弘,少贫,年四十始习《春秋》。六十入仕,累官丞相,封平津侯。在相位,崇儒兴学,立太学、拔贤才,彰儒学之盛。然性外宽内忌,善阿上意,为世所讥。然其弘儒之功,亦不可泯。
71.《公孙弘》先韵
四秩穷经始悟玄,六旬献策入华筵。弘儒广筑黉宫盛,选士欣开胄席鲜。
外示宽和藏忌刻,内怀机变附君权。休言曲学承恩宠,庠序遗风亘古传。
主父偃简介
主父偃早年困顿,游学不遇。后上书武帝,言九事,涉律令、谏伐胡,更献“推恩令”,解诸侯之患,强中央集权。然其性刻,睚眦必报,因受贿、逼死齐王,终致族诛。其策于汉室功不可没,然行迹亦为后世警。
72.《主父偃》阳韵【孤雁出群】
纵横术困志难降,忽奋鹏抟献庙堂。裂土销藩威自振,徙强固本运恒昌。
祸因纳贿诛三族,功在移权弱四方。莫道儒生无胆略,舌如剑映七星光。
桑弘羊简介
桑弘羊,商人之子。武帝时主理财政,推盐铁**、均输平准、算缗告缗诸策,增国库之资,助汉匈之战。然其政损商利,执法严苛,致议者纷纷。然于汉室国力之盛,功莫大焉。
73.《桑弘羊》阳韵
商门异术佐雄皇,斡运乾坤计策长。盐铁均输充国帑,缗钱算轸剥民囊。
九重但见军需足,四海谁怜贾泪滂。莫道聚财非相业,汉家烽燧仗金汤。
帑tǎng,金币所藏;帑nú,音奴。《诗·小雅》乐尔妻帑。通“拏。” 晁错简介
晁错,颍川人,少习申商刑名之术。文帝时为太子家令,以辩慧见宠于太子(景帝),号“智囊”。景帝立,拜御史大夫,力主削藩以强中央。然操切过甚,触诸侯之忌,致七国兵起。帝惑于谗,腰斩错以谢诸侯。错虽忠谋深远,然行事躁急,未审时度势,终致杀身,惜哉!
74.《晁错》寒韵
法家学术佐朝端,睿划储宫计万般。削地诏颁忧患起,趋庭剑履死生间。
七藩兵甲风云变,汉室刑威海岳寒。堪叹东郊忠魄散,九重黻冕正衣冠。
75.《晁错》尤韵
颍川智略世稀俦,献策削藩为国筹。锐意革新除宿弊,忠心辅政荡颓流。
一朝祸起萧墙阋,七域兵临帝阙忧。东市衔冤泣神鬼,是非功过说千秋。
76.《晁错》虞韵
汉室风云论贵粟,颍川献策意何殊。重农抑贾安邦计,缮甲输边固版图。
武帝推恩藩渐弱,景朝削地相遭诛。英魂凛凛惊奸佞,浩气千秋励正途。
邓通铸钱
邓通为汉文帝宠臣,文帝赐其蜀郡严道铜山,许其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富甲一时。然景帝即位后,厌恶邓通,没收其财产,邓通最终贫困饿死。此故事反映汉代宠臣兴衰与货币管理之态。
77.《邓通铸钱》寒韵
铜山赐铸意犹欢,邓氏钱流遍九官。文帝宠深同辇笑,景皇憎起只身寒。
素衣骤拥千金产,饿殍空求半勺餐。莫倚君恩夸赫奕,未央孤月几回看。
魏相简介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事奉过汉昭帝、汉宣帝。出身郡卒史,凭才迁大司农、御史大夫,后至丞相。其主张整饬吏治,重考核实效。宣帝时,与丙吉协同辅政,着力削霍氏之权,固皇权,为西汉中兴建不世之功,乃西汉中期举足轻重之政治家。
78.《魏相》真韵
寒门擢第入枫宸,宣室调元掌要津。法立九章刑必信,藩裁诸国势归仁。
每持大体襄枢轴,不纵私恩乱紫纶。昭代中兴称砥柱,麒麟阁上绘容真。
陆贾简介
陆贾,字季,楚人,汉初雄辩之士,常衔命出使诸侯。高祖时,以《诗》《书》进谏,陈 “逆取顺守”之理,高祖纳其言。曾奉使南越,晓以大义,说动赵佗归汉,功在社稷。著《新语》十二篇,纵论古今兴衰成败,为汉初施政张本。其才学与辩略,显于当世,诚为汉廷之干臣也。
79.《陆贾》麻韵
雄辩惊雷震汉家,征轮万里赴天涯。新编两卷安邦策,高论千秋启圣华。
舌战蛮庭扬正气,道承邹鲁化胡沙。至今麟阁丹青在,犹见当年使节纱。
80.《陆贾》虞韵
荆楚频临识见殊,辩才超卓冠鸿儒。衔君使命言辞厉,折敌樽前意气孚。
汉室初兴安鼎祚,陆生伟绩勒瑶图。宏文妙笔千秋颂,美誉清声万载濡。
王莽简介
王莽,字巨君,西汉外戚王氏家族成员。王莽初为大司马,辅佐汉哀帝,后因权力斗争被罢免。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立孺子婴为皇太子,自居摄皇帝之位。公元9年,王莽正式篡汉,建立新朝。在位期间,王莽推行一系列改革,试图恢复井田制,但因触动贵族和大地主利益,引发社会动荡,最终导致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爆发,新朝灭亡。
81.《王莽》阳韵
谦恭下士掩锋芒,新室龙袍换素裳。周礼空谈行井制,农官妄改乱钱纲。
未央血溅金刀折,高庙魂消暮色苍。莫道经纶真济世,槐安梦醒葬残阳。
82.《王莽》东韵
未央深殿摄重瞳,周礼新裁造化穷。泉府徒颁龟贝币,井田妄复黍离风。
渐台火映传符灭,太学尘封禅位空。莫道金縢能改命,昙花一现怪胎终。
郦食其简介
高阳酒徒,陈留狂生。监门自隐,观秦鹿之竞逐;杖策谒沛,献陈留之奇谋。下武关如破竹,说齐城若转圜。敖仓之议,成汉业根基;三寸之舌,夺七十雄城。然蒯通妒能,韩信逞兵。鼎镬既烹,冤凝齐壤;高梁乃封,恩酬汉庭。
83.《郦食其》支韵
高阳狂客曳裾时,片语陈留展异姿。七十齐城归汉帜,一朝鼎镬殒儒师。
非关韩信兵锋疾,自是田横意气痴。千古行人过渑水,犹闻慷慨郦生辞。
84.《郦食其》先韵
监门出道志干天,俊逸无双济世贤。舌吐玑珠韬略熟,胸罗兵甲胆肝悬。
劝齐说汉凭机辩,苦口婆心止战烟。痛惜才雄惨遭煮,勋名伟业耀青编。
彭越简介
秦末聚众起兵,初在巨野泽为盗。后归附刘邦,楚汉战争中,于梁地游击作战,多次切断项羽粮道,为“汉初三大名将”之一。汉朝建立,受封梁王。后因被人告发谋反,为吕后所杀,还被剁成肉酱分赐诸侯,命运悲惨。
85.《彭越》萧韵
巨野星芒动斗杓,鱼盐壮士珥蝉貂。断粮楚壁旌旗肃,开府梁园剑佩骄。
忽见丹书更赤族,空余白浪没寒绡。英风千载彭城路,犹闻涛声咽石桥。
86.《彭越》东韵
草泽龙蛇起大风,渔竿掷罢挽雕弓。三千楚骑归烽外,百二梁城劫火中。
岂为韩彭分汉鼎?终教吕雉弃元戎。至今钜野荒磷夜,犹照当年游击功。
英布简介
英布,初名黥布。先事项羽,巨鹿之战为先锋,勇冠诸侯。后降刘邦,助其破项氏。汉立,封淮南王。见韩信、彭越遭诛,心惧而反,终兵败身死。布虽骁勇善战,然素无定志,为人反复,故不得善终。
87.《英布》寒韵
鲸鲵刑面铁衣寒,钜野初征已据鞍。楚帐戈挥千骑肃,汉廷符剖九霄残。
忽惊钟室藏弓诏,怒发江干举叛竿。终见骊山烽燧冷,独留磷火照层峦。
周勃简介
周勃,秦末从刘邦举义,以军功封绛侯。汉初,平异姓王之乱,屡立战功。吕后崩,与陈平共诛诸吕,迎立文帝,安汉室社稷。勃性木讷少文,厚重寡言,于汉之开国及安定功高至伟,诚为开国元勋、社稷柱石。
88.《周勃》冬东韵【辘轳韵】
织薄吹箫起沛中,从龙百战定尧封。诛诸吕氏安刘祚,立代王君继汉宗。
厚重少文真国器,沉谋大略老元戎。可怜狱吏尊侯日,方识当年绛侯功。
89.《周勃》真韵
织薄吹箫起沛屯,木强敦厚秉天真。扫除燕代狼烟净,匡定秦关虎帐新。
左袒一呼清吕孽,重垣三叹老臣身。细侯勋业谁堪比?长护炎刘四百春。
周亚夫简介
周亚夫,周勃之子也。治军严整,文帝时屯兵细柳,帝叹为“真将军”。景帝朝,拜太尉,三月而定吴楚七国之乱,功盖一时。后因子私购御物牵累,遭构陷,绝食而殁。亚夫善用兵,然性刚鲠,不谙权变,终致悲剧,令人叹惋。
90.《周亚夫》删韵
柳营霜戟映朝班,大汉军威靖百蛮。三月荡平吴楚乱,一生恪守甲兵艰。
折楹力谏储宫事,绝食魂销狱吏间。纵使刚肠摧铁石,凌烟犹记将星颜。
91.《周亚夫》寒韵
细柳营开汉月寒,将军令肃甲光残。已摧吴楚千重垒,未破宫闱一箸难。
饿死尤彰臣节苦,狱成翻觉主恩宽。灞陵夜半风过处,犹有旌旗卷暮看。
李广简介
李广,陇西成纪人,善骑射。文帝时,击匈奴有功,崭然露头角。武帝朝,数战匈奴,敌畏服,号“飞将军”。然终其一生,未获封侯。后从卫青击胡,迷失道,耻见刀笔吏,自刎而亡。广骁勇绝伦,然命途多舛,千载之下,犹令人扼腕。
92.《李广》庚韵
陇西猿臂引弓惊,百战匈奴未勒名。射虎石棱穿羽劲,控弦沙碛遏云行。
白头难觅封侯印,青史空留陷阵声。夜夜边秋鸣镝处,犹疑飞将点兵营。
93.《李广》东韵【孤雁入群】
陇西飞将挽雕弓,射虎穿崖意气雄。百战沙场凝血碧,一生勋业付秋风。
封侯运蹇冯唐老,饮刃身悲汉祚空。莫道高皇逢未晚,灞陵谁记旧刀锋?
李陵简介
李陵,李广之孙也,善骑射。天汉二年,率步卒五千深入匈奴之地,力战而不敌,兵败被执,遂降于匈奴。其以孤军奋战,勇毅可嘉,然降敌之举,致后世议之纷纷,亦使家族蒙羞,其命运之悲,令人嗟叹。
94.《李陵》支韵
五千荆楚敢孤师,大漠穷途矢尽时。血染胡尘天变色,身降虏帐节存疑。
陇西家训蒙羞日,北海鸿书寄恨辞。亘古艰难唯一死,英雄两字费评思。
95.《李陵》真韵
孤军矢尽陷胡尘,太史陈情竟腐身。陇右家声随节断,漠南血战与时沦。
报书欲雪苏卿泪,归汉安期鲍叔真。个处是非谁论定?降旗高竖贰师嗔。
贰师简介
贰师,谓贰师将军,西汉李广利也。武帝以其妹李夫人故,封海西侯,拜贰师将军。太初元年,为取大宛汗血马,远征贰师城,历时数载,损兵折将,终获良马归。后多次出征匈奴,然战绩平平,更因巫蛊之祸降敌,致宗族尽诛,终为匈奴所杀。其凭外戚得位,军事乏善,诚为西汉外戚统兵之典型。
卫青简介
卫青起于微末,本平阳公主家奴,以姊卫子夫得幸,入侍宫廷。拜车骑将军后,七击匈奴,复河朔、收河套,为汉北疆靖晏立不世之功,累迁至大司马大将军。青性谦冲,不结党羽,乃西汉卓越军事家,其勋业彪炳,千古称诵。
96.《卫青》真韵
牧羊竖子拜恩新,七荡龙城虏阵湮。河套风回驰骏马,朔方地辟固疆垠。
位高耻绘麒麟阁,勋重长铭犬彘身。欲问阴山征战事,石棱犹带箭霜皴。
“霜皴cūn”者,状霜雪侵物之貌也。于自然之景,乃冬霜覆木石,凝华成纹,皴裂斑驳,仿若岁月镌痕。观老松虬枝,霜雪经年,皴裂苍劲,尽显风骨;崖壁经霜,纹理纵横,似岁月赋形。其亦常喻时光之蚀,借物态之变,摹人之沧桑。鬓发霜皴,乃指银丝渐生,喻半生劳碌;容颜霜皴,言皱纹如霜痕密布,道尽世态炎凉。此词虚实相生,以自然之象,寄岁月之思,蕴藉深远。
97.《卫青》东韵【孤雁出群】
马庸身世拜侯封,七度阴山朔漠空。胡骑远驱边塞外,汉旌长卷幕南风。
谦能避祸持枢要,慧可全躯让战功。莫讶将军承姊贵,麒麟阁上画图雄。
98.《卫青》新韵
出身微贱志非凡,狠揍匈奴勇向前。七战七捷传美誉,一师一旅卫边关。
龙城飞将威名震,大漠雄军气势添。彪炳史篇功绩著,精神风采耀千年。
“龙城飞将”,典出唐王昌龄《出塞》。其或指西汉名将李广,广善骑射,与匈奴战七十余回,威名远播,号“飞将军”。亦有谓指卫青者,青曾奇袭龙城,破匈奴不可胜之神话。或合指李、卫二人,彼皆为汉抗匈之卓越将领,屡立战功,保边疆之宁,固国安之基,以 “龙城飞将” 称之,乃颂其军事之才与赫赫功绩也。
霍去病简介
霍去病【与霍光同父异母】,前者为卫青甥也。年少从戎,用兵如神,不拘常法,擅长途奔袭、出奇制胜。数破匈奴,封狼居胥,功盖当世。其言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尽显赤忱报国之志。惜天不假年,二十四岁而薨。然其虽寿促,却于汉室功勋卓绝,千古流芳。
99.《霍去病》豪韵
少年骠骑佩吴刀,六出龙沙显略韬。春遣轻装收浑部,秋驰铁阵破皋牢。
祁连勒石铭功远,瀚海凝霜照纛高。廿四韶华惊羽化,犹留剑气裂云涛。
100.《霍去病》寒韵【孤雁出群】
少年策马出祁连,虎帐谈兵正弱冠。踏破焉支收劲骑,封狼瀚海勒雕鞍。
未平胡虏身先殒,长使英雄泪不干。千载犹闻征伐誓:匈奴不灭不成欢!
101.《霍去病》东韵
少年矢志贯长虹,铁骑惊尘大漠中。弓引阴山摧虏帐,剑分瀚海报奇功。
登胥勒石烽烟靖,踏燕追飙战阵雄。千古将星悲早殒,犹闻鼓角啸西风。
霍光简介
西汉权臣,字子孟,霍去病异母弟。历经汉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受武帝托孤辅政。昭帝时主政,废昌邑王刘贺,立宣帝,威震海内。执政期间轻徭薄赋,稳定政局,然家族权势过盛,身后遭族诛。
102.《霍光》真韵
麒麟阁上画图新,二十年来秉政均。废立敢当天子怒,安危独系老臣身。
已施德化轻徭赋,终见门庭染血尘。莫问未央宫畔柳,几番风雨几番春。
103.《霍光》真韵
廿载枢机佐帝宸,受遗金殿托孤臣。轻徭每恤农耕苦,废邑终诛戏谑人。
魁柄虽持安汉鼎,素心不改奉星辰。休言伊霍专朝事,麟阁首功铭赤旻。
赵充国简介
赵充国,历仕武、昭、宣三朝,熟知匈奴与氐羌之习性。武帝时,从李广利击匈奴,被围之际,率百余人奋勇突围,虽身中数箭,却勇冠三军。晚岁以七十余龄挂帅出征,施行屯田之策,成功戡定羌乱,为西北边境之稳定建树卓越。其谋勇兼备,功勋卓著,堪称一代名将。
104.《赵充国》东韵
三朝宿将挽雕弓,百战疮痍铭铁骢。箭透重围彰汉勇,屯开边塞见儒风。
七旬犹请长缨去,万里终教羌虏空。莫道老来难用武,金城柳色映勋功。
陈汤简介
陈汤,元帝时为西域副校尉。其假托圣意,偕甘延寿出兵,攻杀与汉对抗之匈奴郅支单于,立下不世之功,留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壮语。然汤为人贪婪,屡受贿赂,损其声名,然其功绩亦不容磨灭,在西汉对外关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之笔。
105.《陈汤》删韵
假传诏令出阳关,雪夜奇兵斩虏还。枭首郅支悬凤阙,扬威汉帜耀天山。
私藏宝玉终贻谤,史勒功名不朽班。千载犹闻征戍檄,敢侵疆土必诛删。
灌婴简介
灌婴者,睢阳贩缯人也。从高祖起于沛,以骑将破敌,屡建奇功。楚汉相争,其率骑兵击楚,战功赫赫。及汉定天下,封颍阴侯。后与周勃等定计,迎立文帝,官至丞相,为汉之股肱重臣。
106.《灌婴》东韵【孤雁出群】
睢阳举义起从龙,铁骑纵横百战中。楚帜灰飞垓下月,胡尘净扫塞垣风。
三朝柱石安刘祚,万户侯封耀祖功。莫觑贩缯无远略,凌烟阁上画图雄。窦婴简介
窦婴,孝文窦皇后之侄也。景帝时,吴楚七国乱,婴为大将军,率兵平叛,因功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性刚直,后以窦太后崩失势,又因灌夫事,触怒武帝,竟遭弃市,可悲可叹。
107.《窦婴》东韵
睢阳举义从高祖,彪骑争先建大功。破魏平齐兵势壮,斩鲸除项将威隆。
忠心耿耿扶炎汉,铁马骎骎护帝宫。谁谓赳桓无远略,长留美誉史篇中。
赳桓,赳赳桓桓,威武雄健貌。
108.《窦婴》先韵
仗剑从龙二十年,贩缯市井起烽烟。东城斩得重瞳首,北地摧残异姓权。
七战功成封颍邑,三朝位极继萧贤。至今睢水秋风里,犹说当初破楚鞭。
异姓权,异姓王侯之权利。
灌夫简介
灌夫,字仲孺,颍阴人。本姓张,因父事灌婴而姓灌。七国之乱,夫以勇闻,名冠三军。为人刚直使酒,不阿权贵,好任侠。后与窦婴相善,于田蚡婚宴上使酒骂座,遂为田蚡所构陷,被族诛,其烈性为世所称。
109.《灌夫》东韵【孤雁出群】
张门遗嗣继勋宗,七国戈矛建伟功。骂座敢撄丞相怒,倾杯宁折佞侯风。
魏其席上丹心契,颍水波间义节融。饮刃东朝冤狱起,千秋浩气贯长虹。
樊哙简介
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业,与刘邦交厚,同隐于乱世。及刘邦起兵,哙从之。鸿门宴上,哙持剑盾突入营帐,面斥项羽,护刘邦安然脱险。汉兴,哙随刘邦平臧荼、卢绾等乱。哙为人忠勇,直言敢谏,乃刘邦亲信之将,为汉朝之立与稳,贡献卓著。
110.《樊哙》豪韵
屠狗英雄佩赤绦,鸿门闯帐显戎韬。盾操玉斗惊群杰,肉啖彘肩轻楚曹。
百战常为军阵首,一言敢谏帝王刀。可怜吕氏诛功日,不见当年武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