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邱老文稿 > 随笔分类小集 > 日常杂谈小集 > 详细内容
日常杂谈(101—110)
发布时间:2024/10/22  阅读次数:51  字体大小: 【】 【】【


日常杂谈(101110

日常杂谈101:谈“逆境”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环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的时候。说的严重一点,几乎可以说,在我们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以前,就被注定了要背负起经历各种困难折磨的命运。

但这并不是说,因此就该认定人间没有乐趣,或不值得到人间来这一趟。我们虽然被注定了要靠劳力,靠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虽然被注定了用七情六欲来品尝人间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可是,我们都有机会欣赏这有鸟语花香的世界,我们还有智慧可以体味人间苦乐的真谛,我们还有心情来领略人间的爱心、善良和同情是何等的珍贵。总而言之,和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比起来,我们的收获是值得的。

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次旅行,辛劳和苦难算做是我们不能不花的旅费。而这一趟旅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各样五色缤纷的经验。当我们痛苦的时候,可以当做那是我们在旅途中的涉水跋山、走狭路、过险桥,而当我们快乐的时候,那是我们到达了风光明媚的处所,卸下了行装,洗去了风尘,在欣赏留连。也正如旅行一样,我们不能总是在美景中住着,看完之后,我们又该背起行囊去寻觅另一个佳境。

因此人间的苦苦乐乐,我们都应该把它看做理所当然。鸿运高照,事业有成,要风有风,要雨有雨那是顺境。一旦遇上风险?遭遇磨难,不如意的时候,就是逆境。想不开的人逆境来临的时候就会急着想提早结束这次旅行,到那渺茫不可知的地方去;而假如我们想开的话,就该明白,我们就是为经历这些风险而来的。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谓“人上人”并不是说我们要贪图功利;而是说,在生活中要比想不开的人豁达,开通,眼光远大,做起事来可以得心应手。当困难克服了,险境过去了,就会品尝到人生的真味,才会真正懂得人生的苦是怎样的苦法,乐又是怎样的乐法,成功的滋味怎样,失败的味道如何,这就是人生的最大收获。

  

日常杂谈102:谈“烦恼”

经常有人抱怨,最近烦死了!工作不够随心,烦!环境不够理想,烦!看电视看多了,烦!晚上睡不着觉,烦!烦的人简直都透不过气来。对于年轻人,在烦恼的时候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宣泄一下心中的烦躁情绪。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能连哭的地方都不好找,当着人不好意思哭,没有人的地方又实在难找。而且,你要是真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嚎啕大哭,可能谁看见都会报告给警察的。

其实,对于烦恼心情你自己不要过于认真。一方面,你要相信,人人都有烦恼,另一方面你要相信,你绝对不会永远这样烦恼下去,过一阵,你总会找到一些值得让你为之快乐的东西。在你烦恼的时候,烟、酒、茶虽然不失为一时的良伴,但是,你不必迷信它们的力量。这类东西,浅尝一点,有振奋或安慰的作用,太多了,就不但不能安慰你,反而会成为新的烦恼的来源。

以安逸的心情,或烟、或茶、或一小杯酒陪伴,这无可厚非,但用烟、酒、茶来宣泄烦恼的心情,是不可取的。你非但不能解除烦恼,反而还会增加烦恼。怎样早日解除烦恼,这要看你怎样对待烦恼,给自己一份平静的心情,用平常心对待烦恼,慢慢的你就会离开烦恼,快乐起来!

  

日常杂谈103:谈“不如意”

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有不如意的时候。有些人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认为职位低,赚钱少,比不上别人。心里又是自卑,又是消极,天天懒洋洋的,做什么都没心情。

这个时候你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战胜这个环境,越过这个环境。就像走路一样,当你不得不走过一段险阻狭窄的道路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打起精神,克服困难,战胜险阻,把这段路走过去。而绝不是停在途中抱怨,或索性坐在那里打盹,去听天由命。

所以,当你置身在不如意的环境中,不但不应该消极停顿,反而要拿出加倍的努力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来支配目前的环境。要停止抱怨,面对现实,把握机会,只要你不放弃理想,不断充实自己,慢慢的你会发现,你的努力没有白费。要笑对人生,乐观向上,战胜自我,勇于挑战不如意的环境,真正实现自己心中理想的价值。

  

日常杂谈104:谈“人生”

人生,是一个多么神奇、美妙而又令人困惑、迷茫的字眼,古往今来曾有多少人慨叹和议论人生,寻觅和挖掘人生的底蕴。有人说:“人生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观花似地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去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有人说:“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留下种种足迹和印记,有些是看得见的,有些是看不见的,这些足迹和印记加在一起就是人生。”

千百年来,尽管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和寻觅,但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关于什么是人生的最完美、最明彻、最准确的答案。如何对待人生?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严肃,沉重的话题。有的人从来没有去想过,有的人偶尔涉及,因为觉得它过于奥妙,难于索解,也就不愿意多费脑筋想它。

其实,人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就像一只五味瓶一样,只有经历过酸、甜、苦、辣、咸的人,才能够更好的体会人生。只有真正体会了人生的含义,当你在工作中感到困扰不思振作的时候,当你的事业遇到障碍情绪低落的时候,请你仔细咀嚼一下人生,明白人生中有高潮和低谷的道理,才会尽快摆脱困难、脱离险境,才能满怀信心地走向稳健的人生之旅。

  

日常杂谈105:谈“孤独和寂寞”

孤独和寂寞是一种灵魂上的苦闷孤独之感,人不但在“夜静酒阑人散后”的情景之下感到空虚和寂寞,不但在“半生飘零”的境况中感到寂寞,同样也可能在灯红酒绿繁华热闹的场合感到寂寞。人都有孤独和寂寞的时候,关键是你怎么战胜孤独和寂寞。贝多芬说过:“当我孤独的时候,也就是我最不孤独的时候。”因为他在孤独寂寞中,把情怀寄托在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上,才更有机会去整理他那不平凡的思想和灵感,在孤独寂寞中,实现了音乐的梦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如果当时没有深切的孤独寂寞之感,绝不会写出这样的绝句。

如果你够豁达,就应该领悟,人与人之间只能在笑语喧腾的时候显得亲热。没有谁真正会分担你心灵上的孤独和寂寞。人既然不可避免的要承受孤独和寂寞,那就要坚强起来,在漫长而又孤零的人生道路上,只有勇敢地承担起这与生俱来的孤独和寂寞,用自己的力量发出一点光和热,冀望这点光和热也可以成为漆黑夜空中的一两个星点,在漫漫无际的永恒中,发出一点光辉。

  

日常杂谈106:谈“品茶”

茶香清远闲淡,醉人于清醒之时,醉人于豁然开朗之境,虽然是醉得入骨,只是你不会痛,而是一种不可忘却但又无我的境界。

相对于醉人、醉心、醉魂的酒,我更喜欢的是醒神、醒脑、醒梦的茶。那花茶如诗,绿茶如词,工夫茶是散文,红茶是戏剧,而禅茶就是讲经。

我有一个朋友,特别喜好喝工夫茶,听他的介绍,如散文般的工夫茶,唯安徽铁观音的清远细致,喉韵深重,苦尽甘来,沉香久久不散,让人回味无穷。工夫茶的第一泡都是不喝的,用它来洗去凡尘的喧嚣。那第二泡才算真正的开始。初茗,让人会觉得有些苦涩,但甘味会从舌根缓缓生起,就如看不到摸不着的幻境,需经历磨砺才能尝到一点点的味道;而二品,以先将吸入茶香入肺,然后再把那种清幽、甜润、悠远的感觉细细品尝,就如许多美好的东西需要细细揣摩一样;三斟时,先前的苦涩已经消失,茶开始回甘,适宜小口小口地品尝,苦尽甘来的心情也随之而来,就如人生路上每每度过一道道困境后的喜悦。三道茶后喝一口白开水,不要急于下咽,而在口中慢慢“把玩”后吞下,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此时无茶胜有茶”。就如人生,所有的激情,所有的波澜都会趋于平静。上好的茶可以冲七泡还寸有甘香,那就如友谊,虽然淡淡如水却又清香悠远。遇闲暇时光时,身心疲惫时,心情郁闷时,你播放一首民族乐曲,冲上一壶工夫茶,有人对饮也好,一人独品也罢,放松心情,把思绪溶到茶中,让灵魂皈依到平淡的境界中,在享受思想的瞬间感悟和心灵的感受,细细地咀嚼,静静地参悟,让目光渐渐地变得清晰、从容、透彻,让你灵魂修得圆满,在“和、静、悟、真”的茶道中,来品悟人生的真谛!

  

日常杂谈107:谈“乡情”

一个人喝酒,再浓的老酒醉人也不过醉上两三天,可是乡情的这坛老酒却能醉人一生一世。

人越老,这坛子老酒就越浓厚。年轻时出门在外,乡情是啤酒,每当想家的时候,一股脑地往肚子里灌进几瓶,汩汩如甘泉。那时的乡情是童年的小伙伴,是清晨与我一起醒来的鸟鸣,是与我一起满山遍野撒欢奔跑的小狗儿。

当西面的丘陵收走了太阳,炊烟袅袅地升起以后,外面就传来了家家户户喊着千奇百怪,土得掉渣的乳名声,那声声呼喊的就是我心中最早的“原生态”。现在,这美妙的乡村组曲,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渐渐的消失了,如今谁家也不愿意把小孩子放出去撒野了。连乡村的炊烟也都不那么袅袅了,大多数人家都用上了液化气。无论是谁回到故乡,也找不到当年的那份乡情。那听惯了的喊声没有了。过去的土屋已经荡然无存,映进你眼帘的是那一排排大瓦房,大多数人家都已经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只有见到满头银发的老父母,才知道这里还有我们那系着“死结”的乡情。

看着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老父母,这时的乡情是红酒,不用大杯大杯地喝,只要抿上一小口,那股烈、那股酸、那股甘甜就都出来了,你说不清是啥滋味,因为眼里的故乡已不是梦中的故乡了,口中的红酒也就不像酒了。

去年我去南方,来到了人们常说的天之涯、海之角,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当时的我与故乡有几千里之遥,那边是平原,这边是大海。我的乡情就如一坛老酒了,只要一开启,不用喝进嘴,就有点让人心醉了。对于远离家乡的人,每当家家户户贴上春节的春联,放响喜庆的鞭炮,乡情的这坛老酒也就自动启封了,想盖也盖不住。一情、一景、一幕都鲜活地跳了出来,在你、我的眼前晃来晃去,连梦中都是故乡的人,故乡的土,故乡的情。都说思乡苦,望乡愁,归乡狂,万般情结都由“乡情”这坛老酒而生。乡情怎么就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去呢?恰恰相反它是时间越久,年纪越大,乡情就越浓。

乡情并不是故乡,乡情是你在故乡的一段记忆,乡情是一个人生命中在故乡的经历,它不是印在故乡的土地上,它只是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尽管我的乡情有忧思,有忧愁,有欢乐,有痛苦,有悲哀,但是永远都是美丽的,就像那坛老酒能辣你,呛你,也永远会醉你。

  

日常杂谈108:谈“短文”

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把文章写得又短又好,历来为人们所乐道。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把文章写得又短又好,榜样也是有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大都极其简洁。他说:“写完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古今中外一切佳作莫不经历一番“删繁就简”的磨砺之功。老子以5000字的《道德经》成为道家鼻祖,周敦颐以一篇不足300字的《太极图说》和一篇不足3000字的《通书》奠定理学基石。119字的《爱莲说》、322字的《岳阳楼记》、324字的《兰亭集序》、717字的《滕王阁序》等一大批短文字字珠玑,意蕴深长。在国外,泰坦尼克号遇难事件,合众国际社的消息仅700来字,但消息对沉船原因、现场情景、背景材料、生还者自述等都写得清清楚楚,没有一句废话,不愧为百年新闻佳作。喜剧大师卓别林1917年获得奥斯卡荣誉,他以一句“此刻,言语是多么多余,多么无力”的致辞,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征服了观众。

丘吉尔被誉为20世纪八大演说家之一。有一次,一位演讲爱好者问他:“如果你做两分钟时间演讲,需要多少时间准备?”他说:“半个月。”“如果你做5分钟的演讲,需要准备多久?”“一星期。”“那么要你做一个小时的演讲呢?”“现在就可以开始。”丘吉尔真幽默,长篇大论的人无须准备,信口开河就得了,讲到哪算哪。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听刑部主事茹太素17000余字的上书,到了6000多字还没见入正题,就下令把茹太素打了一顿。清乾隆皇帝在“上谕”中曾写道:“嗣后乡会试,及学臣取士,每篇均以七百字为率,违者不录。”长风都是惯出来的。要是长了就挨板子,长了就不录用,长了就“请君下台”,长风岂能久乎?

  

日常杂谈109:谈“交往”

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之网上的网结,交往是人们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交往是君子之交,道义之交,心灵之交,淡若水,深似海。交往重在秉赤诚,持真心,与人平等,不媚上,不傲下,重在思想砥砺、知识互补、情感抚慰、怡情悦性,只有这样才能两心相通,心灵得洗涤,感情葆纯真。

然而,社会复杂,人情险恶,交往之中难免有龌龊,有猫腻,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善心和真意,还得有鉴别力和判断力。人之相交,有刎颈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君子之交、忘年之交、一面之交、市道之交、世交、故交等等,不论什么交往,或大或小,或表或里,都有缘由。怎么交往,要有一颗真心,不离根本,不失正义;有两只慧眼,不迷方向,不被遮挡,把好交往的“度”。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是:所谓健康,并不仅仅是不得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交往须掂量,交往应净化。净化交往,关键在永保善意,去掉芜杂——去掉功利心理、逢迎心理、炫耀心理、攀附心理、虚荣心理。以财而交,财尽交绝;以权而交,权落交疏;以色而交,色衰交尽,历来如此。可以互利,但不是相互利用;可以相帮,但不能超出原则范围;可以取悦,但不是虚荣讨彩。平等是友谊的天平,真诚是交往的信符,奉献是交往的真谛,若人们都这么想这么做了,社会将会更和谐。

  

日常杂谈110:谈“考试作弊”

前几天,一个教师博友谈起她监考“全国成人高考”,说起了考试作弊的事,思来想去,我也想说上几句。

从考场的情况看,作弊手段可谓五花八门,一些高科技工具也被人滥用。原本严肃的国家级考试,成为一部分人的“作弊竞技场”。而尤其令人惊诧的是,不少人甚至监考人员对作弊行为都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古今中外自有考试制度起,就有作弊行为。但在人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荣辱标准中,作弊从来是可耻的,在道德上根本不可原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甚至还违法,我们没有理由为任何作弊者进行辩解或掩饰。

什么样的考试都不可以作弊。无论从制度的严肃性而言,还是从道德的要求层面,作弊者都应受到谴责和惩处。有些人认为“成人高考”不重要,做点弊没什么,但无论如何不能构成作弊的“合法性”。倘若我们以此放松对制度的维护,甚至“宽容”,则会导致无序和混乱。

想想看,如果更多考生不以作弊为耻,作弊行为还获得社会的“宽容”和“理解”,那么其他种种不道德行为,是否也可以在找到事出有因、情有可原的理由后得到开脱呢?如果任由这种趋势蔓延,我们的基本荣辱标准和道德底线,恐怕都将受到质疑。而这样的撼动,远比花样翻新的考试作弊更加有害。因为它损害的,不仅仅是一项考试的严肃性,更会在事实上撼动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荣辱底线。

因此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吸取经验教训,严肃考试纪律,坚决摒弃那些认为不重要而准许作弊的思想。更重要的,整个社会需要通过积极教育和引导,全面提升考生们的道德修养和荣辱标准,给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空间。


  

上一篇:日常杂谈(91—100) 下一篇:没有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