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邱老文稿 > 随笔分类小集 > 日常杂谈小集 > 详细内容
日常杂谈(31—40)
发布时间:2023/6/23  阅读次数:185  字体大小: 【】 【】【
  

日常杂谈(3140

日常杂谈31:谈“淡然”

淡然,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淡不是平淡,是绚烂至极的淡。高山无语,深潭无波,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不是平庸之平,也不是淡而无味之淡,而是素净质朴,宁静深沉,是内心的祥和,是深入的淡定,是物我两忘的境界。作为做人的一种准则和风格,它是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是人生境界的及至。

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把事业看得神圣,把名利看得轻,才能达到淡然宁静而致远。淡然不经心在意,却是一种坚守的心情,淡然是质朴、清淡、简约,无旁逸斜出,有的只是一如既往,艰苦奋斗;淡然是宽容、谨慎、执着,从不忘乎所以。心灵淡然如水,人生便行云流水,轻盈飘逸。

  

日常杂谈32:谈“做人”

五一到人民公园游玩,看到有一只伴人照相的狗。狗脖子上拴着绸子、铃铛什么的,有颜色又有响声,被训练得善解人意而且颇有涵养,可随游客的愿望做出一些姿势。比如游客拍照时要求狗与之亲热一些,狗便抬爪挽住游客胳膊并将头歪向游客;比如游客希望狗恭顺些,狗便卧在游客脚前做俯首帖耳状。狗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亲热和恭顺,久而久之它们的恭顺里就带上了几分因娴熟而生的油滑,它们的亲热里就带上了几分因疲惫而生的木然。当镜头已经对准它与它的合作者——游客,狗就保不准会张开狗嘴打上一个哈欠。有一个游客怜惜到:“看把这狗累的。”另一个游客便说:“什么东西跟人在一块待长了也累啊!”

如此说来,最累的就莫过于做人了。做人累,甚至牵连到不懂人事的狗。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做人累就累在人多一条会说话的舌头。仔细想一下,这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我们从小到大,谁不是都在听着各式各样的舌头,对我们各式各样的说法中一岁一岁长大的。少年时你若是经常沉默不语,一定有人会说这孩子是不是呆傻啊;你若是活泼好动,也一定有人会说,这孩子打小就这么疯;你若是表示礼貌逢人就打招呼,说不定有人会说你真会来事;你若是见了人就躲着走,说不定有人也会说,这孩子是不是干了什么不光彩的事。等你长大了,到了能自立谋生的年龄,你要是抢着为办公室打开水,就可能有人会说你是为了提升;你为工作给领导出谋献策,可能就有人会说你是显摆自己能耐。你受了表扬高兴一点便有人说你肤浅,你受了表扬平静一点便有人说你故作深沉。开会时说话多了可能是热衷于表现自己,开会时不说话可能就是城府太深。你经常赞美别人就是爱奉承,你从不赞美别人就是目空一切。你笑多了就是轻薄,你不笑别人就会说整天像谁欠着你200吊大钱。

你尽可能宽容、友善地对待大家,不刻薄也不委琐,不轻浮也不深沉,不瞎施奉承也不目空一切,不表现自己也不城府太深,不和稀泥也不冒充明白人。遇事多替他人着想,有一点委屈就自己兜着,让时光冲淡委屈带给你的不悦的一瞬。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如此旁人便挑不出毛病,这时有人可能会说你“会做人”。

从字面上来看,“会做人”这三个字既无褒义也无贬义,在生活中它却是人们用多了、用惯了、用省事了的一个对人略带贬义的概括。甚至于有人特别害怕别人来说他“会做人”,当自己被说成“真不会做人”时到是能生出几分自得。好像会做人不那么体面,不会做人到成了响亮堂皇的人生准则。仔细研究起来,这种说法至少有它不太科学的一面。如果说“会做人”是指圆滑乖巧凡事不得罪人,这未免对“人”的本身存有太大偏见,人在人的眼中就是这样?那么,“不会做人”做的又是什么呢?若是以“葡萄是酸的”之心态道一声“咱们可不如人家会做人”,以此来张扬自己的正直,也未免有那么一点幼稚的自我欣赏,更何况用“不会做人”来褒扬真正的品德,本身就含有对人的大不敬。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踏踏实实地干事,老老实实地做人。

  

日常杂谈33:谈“随手”

最早听到随手这个围棋术语,是在电视转播的一场围棋比赛上。听解说员介绍,随手就是下围棋时不用脑子去想去算,随手把棋子放上去。这是围棋的一大忌,因为弄不好一个随手就能导致满盘皆输。我太不懂围棋,却对这个术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手在围棋中既然是一大忌,通常就要被棋手们最大限度地避免。可是在生活中,我却认为随手是个好词,好到可以贯穿生活的本身。你不用下功夫,不用谦虚努力,不用费劲思量,不用前瞻顾后,不用步步为营,就这样简单地不经意才是事物的原始之貌。对于生活中工于心计的人,我没有丝毫的蔑视,自己更不具备这种本事,但是在我看来,生活不同于下棋,结果往往并不重要。生活中的随手,在我看来更是一种境界、一种人生的哲学。如果生活中的随手可以使事情的结果出现一点意料之外,一点不在局中的意外之美,真没有什么不好的。生活中随手也可以理解为不按照规则随意地做事情,把常理、规则、计划、道理、意义丢弃到一边,比如,你想在周末放松一下,在家看一张影碟,在选片子的时候就不必非要想“从这个片子当中我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那个片子对我的意义何在”之类的问题了。不就是放松一下吗,难道还必须非要有意义的放松吗?难道眼下所谓的没有意义,在将来就一定没有意义吗?我没见过哪个人因为生活得很让人羡慕而被称做是生活大师,也没有听说过哪种生活方式是生活的必然方式,大家都要照学。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生活里遵循固有的生活方式,那一定就缺少了几分生活过程之中的精彩和结局的意外之美。

充满不经意的随手,也是艺术创作中的本质之一。几乎没有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是靠精巧的计算和依照模式制造出来的,大概这也正是艺术家和工匠的区别之一吧。我觉得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实际上都少不了随手的妙处,如果让我选择,我当然更愿意做一个能够自然、朴素、随意地生活的随手者。

  

日常杂谈34:谈“插曲”

读师范时,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是大家都公认的“歌星”,无论多么高难度的歌曲,到了他嘴里,都会轻而易举唱得无比动听。有一次,学校举办歌咏比赛,他连预选赛都没有参加,就直接被班主任保送进了决赛现场,但是,由于精神紧张,他在比赛中完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只得了最后一名。这件事过去了很长时间了,他还在为此而郁郁寡欢。他一次次地到班主任那里去解释,说我那天有点感冒,嗓子哑了,否则,我一定能取得名次的。搞得班主任不胜其烦。

其实,我们都是太在意自己的感觉了。比如,你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惹得路人哈哈大笑,你一定觉得很尴尬。但从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件事其实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甚至,有时候连插曲都算不上,哈哈一笑以后就忘了。

人生路上,我们只是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对于第一次参与、第一次失败,完全可以一笑了之,不要过多地纠缠于失落的情绪中,你的哭泣只能提醒人们重新注意到你曾经无能。你笑了,别人也就忘了。有句话说的好:“20岁时,我们顾虑别人对我们的想法。40岁时,我们不理会别人对我们的想法。60岁时,我们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这并非是消极,而是一种人生哲学。

能够忘掉那些插曲的人,那些从容面对生活的人,生活就会对你永远保持微笑。

  

日常杂谈35:谈“选择”

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家,亲戚送给他家两筐桃子,一筐是刚刚成熟的,一筐是已经完全熟透马上就会变质了的。父亲问,选择怎样的吃法,才能不会浪费一个桃子?大儿子说:“当然是先吃熟透了的,这些桃子是放不过两三天的。”

“可是你吃完这些后,另外那一筐也要开始腐烂了。”父亲显然不满意大儿子的建议。二儿子想了想说:“应该吃刚好熟了的那一筐,拣好的吃呗!”“如果这样,熟透的那筐桃子不是白白浪费了吗?”父亲把目光转向了小儿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我觉得”,小家伙微微思索了一下道,“我们最好把这些桃子混在一起,然后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们吃,这样就不会浪费一个桃子了。”父亲听了,满意地点点头,笑了。不错,这的确是个好办法,那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

54年后,这个选择把桃子分给邻居的孩子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他名字叫潘基文,韩国人。

在就职演说中,他说,我竞选这个职务,不是为了个人名誉,更不是争夺个人利益,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我希望在我的任期内,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让全世界的人民,不分种族、性别、国籍,都能过上幸福、和平、快乐的生活。

曾经有人说过,幸福是灵魂的香味。这种感觉是很独特的,若非亲身经历,根本无法体会其中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因为在选择给予的同时,我们就收获到了心灵上的慰籍和温暖。

  

日常杂谈36:谈“年轻”

年岁的增长对于一些人说来是忧多于喜。比如,过生日应该是喜事吧,可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他60岁大寿之际,却对记者发出了这么一通感慨:“我讨厌60岁,不过这是真实的。在我从政的大多数时间,我总是我所在岗位上最年轻的人。但突然有一天,我翻然醒悟,原来我是所有办公室里最老的一个。”我相信克林顿说的是人生真实的感受。

而年轻的朋友是不会有这样的感觉的,因为60岁离他们还很遥远,他们还来不及想自己有一天也会变老。而上了年纪的人就不同了,多多少少都有点和克林顿相同的心情,都有过光彩的青春年华,都曾经是所在岗位上最年轻的一群,都年轻气盛过。老了,却不知老之已至,待身体上出现某些迹象,还要极力加以掩饰,眼袋出来了,要把它拉掉,头发白了,偏要染得墨黑墨黑,可是外人对你的称呼就不对了,小某变成了老某,老某又变成了某老。

这个世界上,似乎金钱能买到一切,权力能改变一切,独有一样,金钱买不回年轻,权力也不能变年老为年轻。可是金钱买不回、权力变不回的东西,在有些人的身上却出现了。他们老则老矣,60岁、70岁、80岁,依然天天向上,肌体衰老了,体内依然奔突着温热的血流。原来,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是一码事,生理年龄铁面无情,心理年龄却可以由人来调控,人老了,心可以不老。学识、修养、亲情、友谊,对生活的热爱,不懈地学习,不停顿地追求,等等,都是调控心理年龄的良方妙药。对每天都怀着感激的心情,怎能不倍加珍惜每一天?剩余的岁月不多,与社会分手的那个时刻日益迫近,怎么能不顷其所有,对社会做最后的奉献?感激生命剩下的每一天,珍惜当下的每一天,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珍惜今天,也就是珍惜年轻,对于明天来说,每一个人的今天都应该是年轻的。

  

日常杂谈37:谈“幸福”

我们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就是快乐。在这一点上,不是财富决定一个人的幸福,而是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性格是最不起眼的东西,它比起财富是最没有说服力的,但往往是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快乐,快乐又决定着一个人的幸福。幸福的含量与财富是不对等的,有时甚至不沾边。为财富而憔悴,为财富所苦所累,则与幸福无缘。不幸的理由有很多种,贫穷就是其中的一种,但贫穷不会剥夺一个人的快乐。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划分的话,可以划分为富人和穷人,也可以划分为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有一种人叫“乐天派”,快乐和幸福永远属于他们。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神仙。过去人们说坐机关赛神仙,在机关里上班是神仙中人。人们可以说他们这种人最幸福,不是冲着他们工资高,有官位,那不叫神仙,人们心目中的神仙是清闲。我这里绝不代表嫉妒的心态,是说人生难得清闲。我曾读过一篇文章,说日本的孩子对父母来说就是“每月回家送工资的那个人。”以我个人的观念,不做日本男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成了机器人,谈何幸福。神仙可以说是中国人理想的幸福生活的一种标志,也是中国人公认的一种标志,这个标志是超凡脱俗的。神仙的标准不是住大房子,做大官,而是不为物累的超凡与洒脱。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满足。“知足者常乐”是大哲学,但却往往被视为劝人不进思取。能进、能退、能守,这才叫生存,否则就是深渊。就人的欲望而言,知足可以说是智勇双全。人们崇拜金钱,崇拜进取、也要崇拜知足。知足更理智,更有自我意识。知足才知道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平安。人们一年忙到头,不论发财还是没发财,到头来都觉得“平安是福”这四个字重要,什么都不如岁岁平安。车水马龙,人行如蚁,就怕刹不住车。没有比安全更令人快慰的,这就是人类的幸福之本。

  

日常杂谈谈38:“薄荷”

有一天,去朋友家,见到他家阳台上养了不少花,其中有一盆花,花盆特别精致,可里面的花却快枯萎了。我问,这花怎么长成这样?朋友说,这花名叫薄荷,一天他去一位爱养花的朋友家,见了这薄荷,便喜欢上了它,于是,向朋友要了过来。由于心生偏爱,他对这薄荷也就高看一眼,把它放在阳台最通风、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每天给它浇水,可想不到,这薄荷不争气,却长成这个样子!

我说,你怎么不去请教那位爱养花的朋友呢?我提醒朋友说。

过了几天,朋友打来电话,高兴地说,那薄荷开始长好了,重新有了生机和活力。我问朋友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朋友说,那天我走后,他打电话给那位爱养花的朋友,朋友告诉他,薄荷并不需要太多阳光的照耀,也不需要过多雨水的滋润,只要给它一个阴凉的角落就够了。

其实,人生有时也跟这薄荷一样,过多的爱,过多的条件,反而是一种负担,是一种伤害,使人生之花枯萎凋零。对于一盆花,一个阴凉的角落,给它带来的是生机和活力;对于一个人,一份清凉的心境,给他带来的就是幸福和快乐。

  

日常杂谈39:谈“西施”

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西施。西施是个历史人物,是古代美女的代名词,是美的化身。就连大自然的美景,在文人笔下也被比作了西施,苏东坡的千古绝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曾经撩动了多少人的心怀。

在我的记忆中,李白那首题为《西施》五言诗,是写西施的诗中情节最具体、最动人、情感最深挚的一首:“西施越美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沙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征绝艳,杨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在这首诗中,越女西施的出生、美色、职业和她曲折而神秘的命运,都有了交代,虽然寥寥数十字,却让人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和李白同时代的王维,也以《西施咏》为题写过诗:“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幕做吴宫妃。践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此诗篇幅和李白相同,借咏西施,以喻为人,但对诗中西施的评价,显然和李白不同。李白对西施多赞美,而王维诗中的西施,似乎是一个贪恋富贵的忘本女子,这样的批判态度,大概也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如果站在吴国的立场上看,西施当然是阴谋家,是亡国的祸水。不过,普通老百姓大概都不会同意这种看法。另一位唐代诗人罗隐也以《西施》为题写过七绝:“家国兴亡自有诗,吴人何苦愿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他认为谋臣该对国家安危负责,不应怪罪西施这样的女子。

一个纯朴的村姑,如何成了绝代美人,成了中国人心中的美之象征,透过这些诗篇,实在让人浮想联翩。

  

日常杂谈40:谈“怀念”

有人问一位浪迹天涯的游子,世界上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游子答:回家的感觉。然而,你要想拥有这种感觉,那么,你就必须先从家里走出去。俗话说的好: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难了、苦了、疲惫了,眼里就是酸楚的泪,行囊空空,归心似箭,才能感觉出家的温馨与美好。一个长久待在家里的人,对家没有那么强烈的好感觉,甚至会厌烦,会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前些年,我曾经常出差,每当时间一久,回家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可是如果长时间不出差,就又盼着出差。人就是这样,身边无风景,不在好地方,就怀念什么地方的好。

这就让我想起一句话: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觉,总以为别人比自己过得好,总以为没有得到的才是最好的。其实,没有哪种生活绝对好,也没有哪种生活绝对不好,通常的情况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关键看你的眼光落在什么地方。看到好的一面,你的日子就阳光灿烂;看到坏的一面,你的生活就愁云惨淡。也许只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不论是当大人物,还是做普通人。苍鹰在蓝天翱翔,蜂鸟在花间优游,各有各的快乐。名贵花卉有春天,野百合也有春天。

还有苦难,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日子艰难,但艰难的日子会成为日后的财富。我曾去过一个东北人开的饭馆,饭馆内装饰得很特别,长条木板凳、陈旧的八仙桌、老式木台柜,墙壁上挂着玉米穗、红辣椒以及熏得发黑的旧草帽。一些当年的老知青经常在这里聚餐,一壶老酒,几许往事,心里自有百般滋味。贫穷落后,物质匮乏,曾经在那个年代给他们留下迷茫和伤痛,但现在想起来,他们的青春是那样的辽阔和悲壮。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念,所以,面对苦难不必害怕,只要你能挺过去,它就会在你的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怀念过去,过去的一切都会成为你亲切的怀念,当然,怀念也会成为你的一笔财富。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