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4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1596
发布时间:2024/10/18  阅读次数:5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159647篇)

20241018日)

  

【诗词歌赋】

【七绝】六首(汝南县实验学校 王俊磊)

【七绝】六首(汝南县实验学校 王俊磊)

人民万岁(郑州市十九中 周广信)

中央苏区纪行(六首)(郑州市九中 袁松林)

红二代,出强人(郑州市十六中 钱庆周)

五十六朵鲜花盛开的土地二首(金水区四月天小学 沈华玲)

【七律】状物抒怀十首(荥阳市二中 朱梦林)

【七律】吟怀十首(上街区实验中学 赵鼎铭)

【听读观感】

重读时代名篇 弘扬时代精神(汝南县三中 王继伟)

“你写的根本不是诗”(新密市二中 陈品茗)

鲁迅的政治讽刺诗(郑州市十六中 钱庆周)

【小说小品】

小品二则(新郑市一中 徐文斌)

  

【诗词歌赋】

【七绝】六首(汝南县实验学校 王俊磊)

无题

我有南山一亩田,栽花种月度流年。

人间又是秋风起,落叶相思写满笺。

无题

一阕新词灯下填,半床明月枕边眠。

浮名暂寄梦中梦,做个红尘散淡仙。

无题

千丈红尘万丈愁,十分落寞七分秋。

几番弄月吟风后,镜里清霜已满头。

感怀

久住红尘不自迷,心中自有白云堤。

兴来涂鸦两三句,半入青山半入溪。

感怀

一般明月一般风,自古情思各不同。

骚客风流未曾见,相逢长醉在诗中。

感怀

夜阑人静月流光,落叶窗前影几行。

我与秋风相对老,一笺小字染清霜。

  

【七绝】六首(汝南县实验学校 王俊磊)

无题

浮生犹未减清狂,自与青山卧云乡。

笔底风流何处见,春花秋月满诗囊。

写诗

秋夜秋风秋雨凉,一笺平仄不成章。

孤灯吊影三更后,始抱新诗入梦乡。

枯荷

红衣褪尽老池塘,散去幽怀一缕香。

人世风光多变幻,浮云阅尽是沧桑。

月下吟

红尘一梦到如今,梦在何方无处寻。

踏遍青山皆不是,归来对月作长吟。

寄愁身

独坐南窗月比邻,长于此处着愁身。

秋风揺叶怜清影,片片洗却世间尘。

月下吟

独坐竹林弹旧琴,风来唱和作清吟。

流声醉月人同醉,月满尘心风满襟。

  

人民万岁(郑州市十九中 周广信)

人民万岁震云天,热泪沾襟思绪牵。

韵绕千秋情炽烈,声传四海舞翩跹。

胸怀社稷谋强国,心系苍生绘锦篇。

历史音符回响在,光辉思想越峰巅。

  

中央苏区纪行(六首)(郑州市九中 袁松林)

红都瑞金

赣南明珠别有天,立国建政谋新篇。

苏区斗争如火荼,革命形势骤燎原!

调查才有发言权,五坪八乡多走遍。

沙洲红井甜似蜜,群众利益大如天!

于都河边感怀

于都河水静又缓,岸边人潮如浪卷。

当年大军自此渡,万水千山征途漫。

大军远征令频颁,河边惜别意绵绵。

执手洒下三江泪,军民鱼水情似渊。

三、会昌红色寻踪

一、盘山三十二位烈士跳崖处哀思

丹崖嵯峨势参天,英烈意志冲霄汉。

空谷悠悠水呜咽,长使我辈思绵绵!

二、筠门岭遇险

粤赣辽阔漫天云,革命烽火荡妖氛。

山高林深路盘盘,将军斩蛇无迹寻。

注:

妖氛:指国民党反动统治。

将军斩蛇:19335月,开国少将、时任泰和县红军独立团团长萧锋在瑞金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一天与党校学员赖太超(长征中牺牲)、王秉章(开国中将)途径会昌县筠门岭,突遭碗口粗大蟒蛇袭击,把三人死死缠住,他以所幸未被缠缚的右手迅速拔枪向蟒蛇连连射击,蟒蛇受伤仓皇逃窜,三人安然脱险。

  

红二代,出强人(郑州市十六中 钱庆周)

红二代 出强人 毛思想 永继承

习近平 为核心 党中央 真英明

讲初心 记使命 中国梦 复兴论

新时代 领航程 既承前 又启后

严治党 精理政 抓党风 明纪律

出规定 照鏡子 正衣冠 洗洗澡

反腐败 打老虎 拍苍绳 搞猎狐

无禁区 全覆盖 零容忍 顺民心

不敢腐 不能腐 不想腐 风气正

强军路 能引领 肃军纪 调建制

促战备 树军威 建世界 一流军

抓改革 方向明 既全面 又创新

建小康 举措新 民为夲 恵民生

抓脱贫 讲精准 攻坚战 奇迹现

中国策 百姓欢 闯难关 世界赞

高科技 再领军 最关心 航天城

航天人 就是能 占太空 为国争

赞青山 夸绿水 重环保 部局新

碳中和 碳达峰 目标明 合国情

促三农 抓振兴 稳根基 是大計

工业强 品牌新 中国造 更强盛

经济带 新丝路 影响力 数当今

观全球 硝烟起 大变局 持鎮静

倡正义 不畏強 维主权 不称霸

讲信仰 倡自信 树英模 聚民心

重法治 扫黑恶 除毒瘤 保国安

战新冠 措施严 抓清零 少后患

统战好 出新招 民族和 国运昌

百年庆 面貌新 史为鉴 蓝图展

新征程 目标新 新理念 新格局

二十大 新航程 创辉煌 永不停

  

五十六朵鲜花盛开的土地二首(金水区四月天小学 沈华玲)

(一)

清晨我和黄河一起唱歌,

遥望喜马拉雅山我静静地思索。

五十六朵鲜花盛开满园春色,

和平鸽儿唱响了人类的共同选择。

我走向了世界世界离不开我,

崛起的中国在一带一路上风驰电掣。

啊!

党的阳光雨露温暖你和我心房,

二十大点燃各族儿女心中那奋进的圣火。

(二)

夜晚倾听万里长城述说,

心头不禁流出一支华夏儿女的歌。

奔小康路上我们手拉着手,

绿水青山辉映着我们可爱的中国。

满载着和平和友谊的中欧班列,

命运共同体使命让地球村充满欢乐。

啊!

镰刀和铁锤的旗帜鲜血染红,

中国人民心中的太阳的光辉永远闪烁。

  

【七律】状物抒怀十首(荥阳市二中 朱梦林)

咏竹

虚心持节傲风霜,倚岭临溪雪雨昂。自律谦卑铮骨立,胸衿丘壑凤声扬。

板桥笔下千姿态,妃子江边百断肠。最喜梅松成友伴,又同兰菊谱诗章。

山枣树

数树枝丫云作伴,金秋丹果送清香。色随时令经风雨,甜予珍珠酿蜜糖。

玛瑙晶莹千岭叠,红星闪耀万株昂。安神养血人皆晓,益气醒脾体寿康。

山菊

润染金秋遍野黄,篱边菊灿蝶蜂忙。朝霞含露花前看,向晚凌寒月下昂。

瘦骨一生邻翠竹,琼枝五色比梅香。谁人识得雅儒士,俯仰峰峦傲雪霜。

红枫

浩荡金风醉晚秋,枫红似焰耀山头。寒霜皴染芳颜展,香气浓醇碧宇浮。

万野缤纷成锦绣,千峦嫣紫满明眸。樊川居士挥诗笔,倾慕之心暖意留。

落叶

飘零恰似蝶飞时,聚散流连离素枝。曾伴春华朝露润,将随秋实晚霜辞。

身归尘土存筋骨,魂铸真情待翠蕤。只等东皇临禹域,重逢红绿展娥眉。

咏睡莲

临波照影韵超然,玉蕊清芬碧叶圆。不向尘寰抛媚眼,独惟心佛定初禅。

风曛露润香魂驻,铮骨琼姿神态贤。洗净铅华存淑雅,文人墨客赞青莲。

咏玉

源自深山藏妙璞,无瑕凝翠乃天成。一朝信玺权威显,百代华章霸气宏。

苏武牧羊持义节,陶潜弃印保贞名。石生五德春秋耀,人正三观魂魄清。

思怀

笙琴九曲凤求凰,何处高楼歌赋长。满腹牢骚同伏水,锦笺命笔写辞章。

一帘瘦月凉如梦,半纸闲情心已伤。斜倚雕栏天宇觅,双星银汉各牵肠。

秋蝉

雨后蝉声噪柳津,疏枝冷露故音频。南柯好梦被风扰,西苑寒林已瘠贫。

知了未防黄雀恶,天霜降落恨愁呻。悲歌一曲秋临近,偏感伤心劳事人。

白露

白露来临热转凉,山峦平野沐秋阳。莲荷失翠蒹葭老,陶菊葱茏丹桂香。

才叹丘林容减绿,又欣稻谷色增黄。最怜一夜草虫语,解得农夫几许忙。

  

【七律】吟怀十首(上街区实验中学 赵鼎铭)

去乡村有感

一宿西风吹落叶,沟溪水浅老蓬荷。楼堂瓦舍少人住,鸡鸭牛羊翁妪罗。

陌上良田荒杂草,村中空巷乏笙歌。生虽长短无须叹,最怕农民愁苦多。

八月秋

处暑依然热气蒸,凉蝉聒噪闹林藤。雨多雨少收成欠,天好天临丰业兴。

黍野菽田生稻谷,溪塘鱼鸭戏浮菱。辛勤受累耕耘后,尧舜公心民有凭。

何处觅秋声

天气微凉时节转,不知何处送秋声。清池仍眷莲荷艳,垂柳追怀春月情。

几树疏桠因了落,数枝寒菊欲新萌。白云缥缈雁鸿近,野陌苍黄稻谷盈。

处暑

酷暑烈炎今落幕,西风微雨送清凉。青山蓊郁遮楼宇,绿水泓澄映竹篁。

百日紫薇瑤蕊灿,千田稻谷岭峦香。平时耕播稼禾理,画卷诗书伴夕阳。

画韵

丹青妙笔绘春秋,画里江南韵九州。蜂蝶穿花芳露滴,鹭鸳戏水暖烟浮。

尺笺呼出五牛壮,寸管拈来八骏彪。姑嫂摇船菱藕采,万千情愫寄恩仇。

立秋

烈炎酷暑将终结,一缕凉风夏转秋。湿地湾滩翻稻浪,岗峦谷野牧青牛。

蓬藏莲子芬香溢,菊孕金丝翠色流。总是田园嘉景好,辛勤劳作盼丰收。

临秋感吟

雨霁风轻夜气凉,流萤上下似星光。山川叠翠无边好,草木能留几许香。

尘世烟云浮万象,内心苦楚倍千伤。此生晚景难描绘,不怕拼争灿夕阳。

感怀

早年耕读已销魂,故事依稀心着痕。回首青春真实在,思怀岁月有图存。

暖风未遇草芽困,命运乖张泪水吞。惟觉辛酸霜发续,泥途滋味怎堪论。

立秋吟怀

蒲荷摇水送芬香,雨后新晴几许凉。银鹭婆娑争自影,紫薇妩媚理罗裳。

兴衰有尽人生老,岁月无休景物苍。田稼勤耕谁最苦,立秋又是百家忙。

观《长安三万里》感怀

万叠青山千丈水,谪仙流放夜郎愁。名园金谷漫风雨,绿野蓬蒿掩帝楼。

才子胸襟文赋壮,大唐豪气日星浮。生而有限雄魂在,敢化长虹耀九州。

  

【听读观感】

重读时代名篇 弘扬时代精神(汝南县三中 王继伟)

——茅盾的经典散文《白杨礼赞》欣赏

你见过白杨吗?那一排排的像哨兵、笔直地站立着白杨树?不管你见过没有,请闭上眼睛遐想一下吧……今天我们就一起跟著名作家茅盾走进大西北,去感受那张扬人的精气神的白杨树吧。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上初中时,读着这篇《白杨礼赞》,真是浑身充满了力量,因为杨树在农村非常多的树种,从小与我们每个农村孩子为伴,高大的杨树下,有我们许多美好的童年故事,看多了也许觉得的就是平凡,就像文中所说“极普通的一种树”,但是读过《白杨礼赞》后,你会重新审视眼前的杨树,当然了,我们黄淮海平原上的杨树,与西北黄土高原的白杨是不一样的,西北的杨树更为挺拔俊秀,显示着与自然抗争的力量。

今天《白杨礼赞》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情感哲思”单元的一篇课文,托物言志散文的典范名篇。这篇散文写1941年。1940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喜欢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这篇热心洋溢的散文,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揭示了白杨树所象征的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抒发了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文章一起笔,就直接照应题目,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礼赞,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这样直抒胸臆,造成的效果分外明显,使人感觉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轻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这样写也有点明题意、总起全文的作用。然而文章的其次段,却笔锋一转,抛开白杨树,描绘起了高原风景。高原是怎样的呢?“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绿的是麦田,而且“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些描写勾画了一幅开阔平坦、色调娇艳的高原图景,为全文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背景。所以在这里很自然。

具体写到白杨树又连续运用了一系列电影特写的手法。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写到一排树,三五株树乃至一株树,从广裹的大自然收缩到特定的环境中的一点,这是由面到点。

从抬眼望见前面远远有傲然耸立的哨兵似的白杨树,到近视白杨树的干、枝、叶、皮的细致描写,这是由远及近。从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和站立的姿态,联想到白杨树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性格;从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和“挺拔”的外形特征,联想到北方抗日军民的斗争精神,这是由树及人,由形及神。

烘托、对比等写作技巧及其作用,体会这些技巧的表达效果。描写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暗示在此生长的白杨树也一定是不平凡的,为白杨树的出场叙事,为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起正面烘托作用。写楠木主要是与白杨树形成对比:两种树的品格不同,一种是普通当中蕴含着不平凡,一种是贵族化,所代表的人不同,一个是在北方坚持抗战的广大民众,一个是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两相对比,突出赞美了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

运用形神兼备的象征手法和托物言志是本文最典型的特点。托物言志的散文往往借某一具体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或表达作者的思考,因此,这类散文首先要细致描绘这一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同时,常常使用象征手法,赋予这一类事物某种象征意义,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志向。本文作者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西北的自然景观,联系当时风起云涌的抗日斗争,在展示白杨树的生存环境,描写白杨树外在形貌及内在气质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赋予白杨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象征意义。文章既是在高声赞美白杨树,更是在讴歌奋起与日寇进行殊死战斗的广大西北农民战士,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发愤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使文章富于变化,也给读者制造出阅读的惊喜。例如在第二段铺叙高原景色的同时,也写到作者不是平铺直叙,而是不断变化的感受。先是想到雄壮、伟大之类的字眼,接着略微感到有些单调。最后看到傲然耸立的白杨时,惊奇地叫了一声。文章的变化始终牵引着读者,将读者的心牢牢地控制在作者的笔端,即使文章有波澜,又为白杨树正式出场蓄足了气势。第七段前三句先说“白杨树可能不美,算不得好女子”,紧跟着说“他伟岸、正直,朴质”夸她是“伟丈夫”,先抑后扬,突出了白杨树的内在精神风貌。

学生时代,对于这篇文章,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文章里面优美且有力量的文字。如写高原的“大”,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平”,用“坦荡如砥”;写白杨的高大,则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傲然地耸立”等,读罢会让自己的眼光放得更高更大,这就是好文章的重要力量与精神的展现。

真的,《白杨礼赞》成功塑造了西北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使我们从白杨树的形象,联想到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展示了团结向上的精气神,运用象征,立意奇妙,语言凝炼,文字优美。

这篇作品是茅盾散文创作进入最成熟的第三阶段的里程碑,也是他散文创作达到形神兼备,虚实结合的艺术境界的标志。郁达夫说:“茅盾是早就从事写作的人,唯其阅历深了,所以每不忘社会,他的观察的周到,分析的清楚,是现代散文中最有实用的一种写法,然而抒情炼句。妙语谈玄,不是他之所长。”

茅盾(189674日—1981327),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出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1916年与郑振铎、叶圣陶、王统照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现实主义文学。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别致的家庭里,从小采纳新式的教导。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此后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深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19813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激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这就是闻名全国的“茅盾文学奖”。

八十多年前,茅盾说白杨树的不平凡,说它力争上游,在北方的风雪压迫下倔强挺拔、努力向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象征的那个时代在民族解放斗争所不可缺的朴实、奋进的精神。作者高呼:“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实际是赞美我们民族的斗争精神。今天,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更需要弘扬这种时代精神。

20241016

  

“你写的根本不是诗”(新密市二中 陈品茗)

1960年秋,周恩来、陈毅等人,为国际友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祝寿。席间,说到“大跃进”期间的一句口号——“人人都是诗人”。周恩来说:“这句话不对,我就不是诗人,我作了一首诗,送给陈老总批评,他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就退了回来:没法批评,你写的根本不是诗。”言毕,两人相与大笑,举座皆欢。

平心而论,周恩来于诗还是颇有功底的,早年写的《春日偶成》、《别李愚如并示述弟》、《生别死离》、《送蓬仙兄返里有感》、《千古奇冤》等,都称得上是佳作,特别是《大江歌罢掉头东》,更是传颂一时。当上国家总理后,他日理万机,无暇旁顾,荒疏诗文多年,偶尔动笔,自然就不无生涩,有失水准。于是,就有了陈毅的快人快语,直言相告。周总理的雅量高致,从谏如流,诗虽告废,留下美谈。

“诗无达诂”,加之写诗者多自恋,无不觉得“诗是自己的好”,因而,诗歌批评历来被视为难事。说轻了,如同隔靴搔痒;说重了,又会得罪人。话无遮拦的陈老总,也就是碰上豁达大度的周总理,加上两人是无话不谈的多年老友,如果换个人,弄不好就会因此结下“梁子”。

宋代诗人黄庭坚,读王观复的诗,不大顺口,就批评说:“诗生硬,不谐律吕,此病自是读书未精博耳。”因言辞过于犀利,不留面子,闹得很不愉快,两人心生嫌隙,很久没有来往。他的朋友苏东坡就比较圆滑,据《齐东野语》记载:“昔有以诗投东坡者,朗诵之,而请曰:此诗有分数否?坡曰:十分。其人大喜。坡徐曰:‘三分诗七分读耳。’”那个诗人叫郭公甫,因东坡与之较熟,就以玩笑形式批评,令人忍俊不禁。这种东方朔式的批评,也叫“软批评”,别具一格,聊胜于无。

不过,也有些疾恶如仇的文人,见不得诗文有毛病,即便是明知得罪人,也要进行批评,似更见风骨。胡乔木是党内“一支笔”,他也喜欢诗词,时常练笔,因身居高位,想听到批评的声音很难,他就想到了“国学泰斗”钱锺书,把自己写的一首得意之作,拿去请钱“斧正”。钱锺书先生学富五车,精通诗文,且文人脾气浓郁,只认诗不认人,不仅在胡原诗稿上多处删改涂抹,而且毫不客气地回信说:“尊诗情挚意深,且有警句;惟意有未达,字有未稳。君于修辞最讲究,故以君之道律君之作。”

如今,虽说早已不是诗歌时代,但诗人仍旧不少,创作也还丰盛,只是敢直言的批评家越来越罕见了,有的轻描淡写,小打小闹;有的王顾左右而言他;有的甚至从批评家变成“表扬家”,这可不是诗坛福音。须知,诗歌批评是诗坛里的“清道夫”,是诗歌百花园的园丁,是诗歌草原上与诗人共舞的“野狼”。要想诗歌繁荣,多出精品,诗歌批评就不可或缺。

一名好诗人,需要有“与狼共舞”的勇气,因为,批评家之“狼”,只会淘汰那些水平低劣、没发展前途的诗人,而会促使优秀诗人变得更强大、更完美。虽然,鲁迅先生说过:“创作家大抵憎恶批评家的七嘴八舌。”但文学批评始终是存在与必要的,诗人若害怕批评,干脆就别在诗坛呆了。

倘若有一天,“你写的根本不是诗”之类尖锐批评多了起来,中国诗坛的振兴,也就大有希望了。

  

鲁迅的政治讽刺诗(郑州市十六中 钱庆周)

关于鲁迅的政治讽刺诗,人们每每能够在力透纸背的字里行间,看到鲁迅先生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他通过政治讽刺诗这种文体,鞭挞丑恶、抨击反动、针砭时弊、揭露腐败,在犀利的文风后面,能够看到他高贵的品德、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的精神。

鲁迅先生的作品以杂文和小说为主,其中诗歌虽不是很多,但都是精品佳作,艺术水准很高。特别是他的政治讽刺诗,融辛辣嘲讽和幽默风趣于一体,形象生动、入木三分。

19256月,北洋军阀镇压学生运动,鲁迅同情学生、伸张正义,借曹植《七步诗》之意作《替豆萁伸冤》一诗:“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七步诗》写兄弟骨肉相残,此诗则揭露了校方对爱国学生的迫害。诗中的“办教席”,是指杨荫榆宴请评议员,商议开除刘和珍等六位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之事。为此,鲁迅先生专门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文章《纪念刘和珍君》。而鲁迅的这首诗,对段祺瑞政府和杨荫榆之流进行了有力的声讨,具有特殊的讽刺和鞭笞意味。

193112月,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派系斗争愈演愈烈,已到了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地步。蒋介石带领高官显贵去中山陵拜谒时,在肃穆庄重中各怀鬼胎,假装正经,准备进行更为激烈的权势争斗。鲁迅对谒陵的虚伪和欺骗洞察深刻,遂作《南京民谣》一诗给予了绝妙的讽刺:“大家去谒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短短20字,力透纸背,活灵活现、痛快淋漓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面目。

19331月,日寇大举进攻热河,国民党军队在步步后退中抢运故宫的珍宝文物,反动政权还指责参加抗日运动的大学生“败坏校规”。鲁迅讽刺反动派抢运珍宝在于能“随时卖出铜钱来”,而大学生没有珍宝值钱,只能受到责难。他“剥崔颢《黄鹤楼》诗以吊之”:“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此诗抨击乱世时政,抒发愤懑和痛恨之情,把国民党政府虚伪奸诈、两面三刀的卖国嘴脸和犯下的历史罪行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这首诗虽仿《黄鹤楼》句式,但格调、风味迥然不同,寓意深、境界高,可谓“古为今用”之佳作。

无独有偶,也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鲁迅还写了《学生和玉佛》一诗:“寂寞空城在,仓皇古董迁。头儿夸大口,面子靠中坚。惊扰讵云妄?奔逃只自怜: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当时国民党政府煞有介事地斥责进步大学生“妄自惊扰”,以掩饰他们把祖国大好河山拱手让敌的行为。大学生们叹息他们不如玉佛重要了,语似嘲弄,实则沉痛。这首诗巧妙地引用了反动官僚训斥学生的话并加以反驳,以确凿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大发国难财、荒淫无耻的卑劣行径。

  

【小说小品】

小品二则(新郑市一中 徐文斌)

脑袋与肩膀

学历较低的老板雇佣了学历较高的总经理,这是常有的事情。

我的老板就常常不自觉地在我面前露出得意之情,仿佛在说:“别看你的学历比我高,你还不是要给我打工!”

这种心态掺杂着优越感和自卑感,我能切实感觉到。

有一天,我终于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我对老板说:“董事长,这个企业要生存,得靠咱们两个人的贡献。我有学历和能力,我出的是脑袋;你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你出的是肩膀。你可以使用我的脑袋,但是脑袋毕竟是长在肩膀上的,企业责任需要你用肩膀扛着。如果企业欠薪,雇员最终会找你算账;如果企业欠债,银行会找你讨债;如果企业要打官司,上法庭的是你;要是败诉了,要坐牢、赔款的还是你。我的脑袋比你聪明,所以我可以做总经理,但是我的肩膀扛不住上述的压力,所以我当不了董事长。”

老板笑了,从此心态坦然。

拍马屁拍来了尴尬

拍马屁得好处的小人,古今有之。不过,拍错了人让自己处境尴尬的也不少。晋代有个叫殷红乔的人,在晋元帝身边做官。有一天,晋元帝添了皇子,一时高兴,大赏众臣。殷红乔领赏时拍皇帝马屁。他说:“皇上得子,普天同庆。只是为臣无半点功劳却得如此厚赏。深感有愧!”皇帝一听,感到殷言奇怪。对他说:“我生儿子,你会有什么功劳呢?”皇帝的话让众臣窃笑,殷红乔尴尬得恨无地缝钻进去。

明代正德年间,朱厚照皇帝在南京牛头山附近的湖上捕鱼,忙活半天,只捕到一只蛤蟆。一官员走过来拍马屁说:“万岁爷,这种蛤蟆比鱼值钱多了。”皇帝问:“值多少钱?”那官员说:“最低也值500两金子。”皇帝说:“那好,按最低价500两金子卖给你吧。”这官员在暗地里自己打自己嘴巴。

  

上一篇:笔会作品集1595 下一篇:没有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