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办公电话:13849173360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2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齐云轲《北风劲之廉颇大将军》发表江山文学网,诚邀师友们点阅指教
网址:http://vip.vsread.com/book/4105
内容提要
本书系中国首部全景式展现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一代名将廉颇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一生的长篇历史小说。为系列历史小说“北风劲”三部曲之第一部。小说按时间顺序力图真实再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云,在倾力打造廉颇这一主要人物的同时,还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使许多历史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如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睿智英明的赵惠文王,惜民力又妇人之仁的赵威后,志大才疏的平原君,勇猛残暴的白起,顾大局识大体的蔺相如,洞察世事又知进退的乐毅,忠勇贤能的田单,屡遭贬斥仍矢志不渝的屈原,一心为国却壮志难酬的信陵君,嫉恶如仇而又残忍的廉明,利令智昏的春申君,自私残忍祸国殃民的郭开,见利忘义的唐玖,昏庸无能的赵孝成王,等等。
章节简介
第一章 桃花雪:本章讲述了太原城北桃花镇香山村发生的故事:廉家母子三人暨吴天养老伯农耕,习武,见义勇为,除霸为民,抵御外侮。一幅悠然恬静的田园生活画卷,为突如其来的外敌入侵打破,吴伯带领廉氏兄弟卫家护民,见魏军来势汹汹,只好躲避山上。一场春雪过后,二虎带玉兰下山,在玉兰娘墓前二人海誓山盟,约定敌人退后就定亲。
第二章 旭日升:本章节着重描写少年廉颇的故事:二虎、豆子下山去郭家寨堡偷皮衣被抓又自救逃出;吴伯连夜率兵偷袭,后在山上建造营寨,组建“义民军”;魏军主将范青山与义军议和;吴伯交待后事了此一生;黄成功谋反、高地卖主求荣被杀;范青山除害反而获罪自尽;林胡人洗劫太原,围堵山寨;赵王发奋治国,亲领王师救援山寨,二虎率军前后夹击,战而胜之;赵王主持婚礼,玉兰与二虎成婚。
第三章 关山月:离开生活了两年多的山寨,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太原城,赵王赐名二虎廉颇,任太平县县尉;大虎廉顿,任卒将军;豆子刘顺,为县丞;刘羽为县长。一天夜里,林胡人来犯,廉颇持弦而发,正中匪首胡大成脑门。十日后其弟胡大喜又犯,廉颇廉顿率众奋力抗敌,赵固又帅大军来援,胡大喜战败自刎。廉颇、廉顿等人声名鹊起,名扬天下。赵太子公子章被废,来太平县,欲拉帮建立独立王国,与他结下深情厚谊的廉颇劝其三思。秦魏联军围攻太原城,欲捉公子章向赵国施压,廉颇巧施掉包计解围。廉颇智战白起,又解太原之围,刚回家中,又奉命离别妻母,乔装护送公子章回邯郸。
第四章 阴云浓:赵王不听劝阻执意禅位太子,廉颇忧心忡忡。公子章宣布破格提拔廉颇为雁门副将,又拉拢了乐毅父子为之卖命。乐毅与廉颇同为国家担忧。匈奴、楼烦联军来犯,赵希初战失利,乐毅、廉颇请战大获全胜。忽闻太原危急,廉颇、许钧马不停蹄,千里驰援,与廉顿里应外合,大败十八万秦、魏、韩三国联军。然白起勇武,将廉颇打败却不杀。言语中方知同为吴子徒孙,便互称兄弟。廉颇回到阔别一年的家,小女儿已经几个月大了,为她起名廉洁。郡守赵固留他为副将,与哥哥保一方平安。越三年,主父召他回京,命廉颇为龙卫军总戎。相国肥义邀请廉颇到府邸赴宴,席间,廉颇一番高论,博得少主喝彩。主父率三国之众北上,廉颇智取灭中山国。赵王特把王姊淑雅公主赐婚于他。公主甘愿为侧室,以玉兰为正室夫人,红杏为三夫人。赵王、公子章两派势力都极力拉拢廉颇,但廉颇却不置可否。
第五章 沙丘恨:本章着重讲述历史上著名的赵国沙丘之变始末。乐毅派请廉颇回雁门共叙国事,二人所见略同。乐毅选择逃避,廉颇却认为不能坐视不理,星夜赶往沙丘,企图阻止变乱。不料此前赵王、公子章已经发难。赵王借牛翦之手杀了公子章,困死主父,将赵国政权牢牢抓在了手心。后又嫁祸于牛翦,杀人灭口,囚禁廉颇。公主前往说情,赵王知他是一难得的将才,决定试用一下。
第六章 黄鱼岛:赵王为了树立威信,收复被扶桑侵占的黄鱼岛,亲自驾临牢狱请出廉颇,命他为东征将军。廉颇在距黄鱼岛最近的高城招了二千多人,组成了水军,让东征军的主力与水军一同操练。扶桑人派特使议和,遭拒。水军训练的刚有些成效,廉颇就想试试他们的身手,亲率五万人向黄鱼岛进攻。初战失利,惨死一万多战士。廉颇无比羞愧,拔刀要自刎,被阻。廉颇亲率官兵训练,刘顺和另一名士卒许历化装潜入黄鱼岛,摸清兵力部署后,又兵分三路,向黄鱼岛进攻。先以火攻,然后巷战。扶桑人困兽犹斗,并再次派出特使来议和,遭拒。东征军围住了晖夷太郎盘踞的寨堡。廉颇亲自上阵,与晖夷太郎较量,砍下其头颅。主帅虽死,但扶桑人仍负隅顽抗,被全歼。廉颇本想回家看看公主,却不料夜起大火,廉颇下令,将东征军的大本营迁到黄鱼岛上。此时,传来了公主难产而薨的噩耗,王命又传廉颇回京。廉颇才进京,就被打入了牢狱,哥哥廉顿,刘羽,赵固等人也被关进来。原来,公子成已薨,奉阳君李兑当了相国。李兑设计让廉颇等人越狱,以期正法以除之。廉颇率众越狱,向赵王力陈利弊,却被架走。回到府中,才发现公主并没薨。扶桑人卷土重来,再次攻占黄鱼岛。齐、秦、燕三国虎视眈眈,赵王见无人可战扶桑,只好请廉颇再次出山挂帅,重回东征军。廉颇重整旗鼓,相继夺回高城和黄鱼岛。
第七章 将军剑:本章节描写廉颇为国征战匈奴,出兵攻秦,为国锄奸等丰功伟绩。李兑暗杀了东征军副将刘顺,培植自己的党羽。廉顿为国除瘤,行刺李兑未果。李兑恐廉颇,劝赵王令廉颇为平西将军,东征军改为平西军,驻守太原城。廉颇与许历、王灿带领平西军北上,征服了林胡、楼烦和匈奴,几国之间保持了几年难得的和平局面。魏与楚结盟后惹恼了秦,秦出兵攻魏。魏向楚国求救,楚不发兵救援。魏请楚原三闾大夫屈原力谏楚王救魏。楚王令屈原周游列国,共同抗秦,背地里却主动向秦示好。廉颇督军进入魏国助战,终因列国人心不齐,无功而返。还没有回到京城,赵王又让他出击秦国。原来苏秦游说六国,一同进攻秦国。六国联军会战函谷关,还因人心不齐,以失败而告终。回到太原城后,田不礼来找,图谋扶立公子章幼子为王,被赵青所杀。李兑擅权日久,有篡位之心。廉顿嫁女之日,李兑攻打王宫,赵王在廉颇的支持下打退李家军。廉顿挥剑上前,斩杀李兑。
第八章 大风破:本章节依然以赵国为主线,描写七国纷争,重笔描写乐毅、廉颇用兵,蔺相如出使秦国,完璧归赵等。赵王以平原君为相国,平阳君为大司寇,廉颇为大司马。赵王有意让廉顿出任禁卫军总戎,但廉顿装疯卖傻,不愿接任。匈奴人南下,李牧奉旨出征,大败匈奴,年仅二十二岁即任雁门郡尉。从赵国逃到魏国,又从魏国逃到燕国的乐毅很受燕王器重,被任命为上将军,率领五国联军大败齐军。廉颇主动请缨,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领了阳晋。赵王正式遥拜廉颇为赵国的大司马、大将军,统帅全国兵马。齐王不听田单劝谏,逃离临淄东躲西藏被淖齿所杀。淖齿和乐毅商定平分齐国。乐毅除暴安良,轻徭薄赋,齐国上下大悦,望风而降。淖齿幻想做齐国大王,弄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被王孙贾带领的起事队伍所杀。秦得知楚发兵救齐故出兵楚,赵因助楚而得和氏璧。秦王定下一计,用十五座城与赵国换取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献上和氏璧,秦王却不提十五城的事,蔺相如施计取回,完璧归赵。燕昭王崩殂,乐毅怕燕惠王记仇被害只身投奔赵国。赵王把相印交付乐毅。平原君赵胜,心中已有玉梅,赵王却与魏国联姻结好,让他娶魏国公主。
第九章 踏莎行:本章节描述乐毅的《报燕惠王书》,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平原君荐赵奢被起用,廉颇以仁义之心处理家事、大战秦军,赵、秦渑池相会,白起攻楚杀奸以慰忠魂,屈原抱石投江等经典故事。乐毅不因赵王尊崇而趾高气扬,仍然低调行事,与廉颇一席谈话令廉颇受教,不久,以年老体衰为由,辞去了相位。燕王这时候又派人送信,请乐毅回燕国,乐毅慷慨地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后来奔走于两国之间,为两国的和平发展做出了努力。廉颇得知红杏与个叫光大的奴才相好生下廉明后大怒。但听到红杏“老爷在家时间少”的回答后,心中百味杂陈,最后备好盘缠,亲自送他们走,孩子留下。白起率领秦军在代郡大败赵军,并攻克了光狼城,赵王采纳乐毅的建议派廉颇出战。廉颇指挥十万大军一鼓作气收复光狼城,全歼守敌,然后日夜兼程杀向代郡,大败秦军。秦王令白起南下攻楚,连下数十城。秦王见赵国在两国接壤地区布置重兵,可能要乘虚而入。为了稳住赵国,约赵王在河外渑池相会。蔺相如伴驾随行,不畏强暴,针锋相对,维护了赵国的尊严。会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蔺相如再三推辞。廉颇心生不满,要当众羞辱蔺相如,蔺相如退避三舍。廉颇知错就改,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田部吏赵奢秉公执法杀了平原君赵胜的人,平原君欲除之,被他一席话动容,不久,在平原君的大力举荐下,赵奢被赵王重用,负责治理国赋,很有成效。白起率领秦军攻占了楚国大片领土,又分兵两路会师于郢城下。景义向楚王慷慨陈词,领军御敌,公子兰与外敌勾结,破坏抗敌大事。白起攻入城内,以公子兰的人头慰祭景义,并掘了原上官大夫靳尚的坟墓,屈原闻之,百感交集,绝望至极抱石投入汨罗江中。
第十章 风满楼:廉颇攻燕,却为燕王非凡气度和远见卓识所感动,说服赵王两国联姻,共同抗秦。秦军包围閼与城,赵奢、许历用兵如神,大破秦军。秦再次占领閼与城,赵奢派人混入城里,里应外合杀进城里,又在秦军退路的必经之地设伏,前后夹击,再败秦军。赵惠文王崩殂,太子丹继位,是为赵孝成王。赵威后临朝辅政,平原君、平阳君、廉颇、蔺相如同为顾命辅政大臣。秦又胁迫燕国、韩国向赵国进攻,赵欲联齐抗敌,齐王要赵将年幼的长安君做人质,赵威后拒绝。触龙晓以大义,太后强忍泪水送行。秦国围困赵国落空。赵威后死后,长安君方归来。白起攻下了韩国的野王城,上党一带与韩国内地切割开来。上党太守靳鐄不愿投降秦国,而愿投顺赵国,赵国上下犹豫不决。赵奢重病在床,其子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晓得机变,托廉颇眷顾。
第十一章 长平血:本章节描写赵、秦长平之战始末。廉颇率许历、盖同、廉明、廉朗,攻守兼备,对抗王陵秦军。赵王听信被秦国收买的小舅子郑朱之言,下令以赵括为天下兵马副帅,替代大司马廉颇为平西将军。赵括的老母亲、缪贤、蔺相如、韩勃等人力劝赵王收回成命无效。廉颇将虎符交给赵括,回邯郸探母。秦暗以白起换王陵,诱敌深入,大败赵军。赵括、许历、盖同战死,廉朗、廉明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出去。赵军先后战死和投降后被坑杀的降卒,计四十六万人。应验了前文纸上谈兵的赵括不能带兵打仗的伏笔。君王昏庸,奸臣当道,赵国国运衰落矣。
第十二章 邯郸泪:本章写廉颇率赵国军民奋起抗秦,进行邯郸保卫战之始末。赵军长平惨败,损失四十六万士卒,赵王跪请廉颇救国。廉颇三败王陵,王龁取代王陵成为秦军主将后改变战略战术,围困邯郸。赵军固守待援,消耗秦军的耐心和精力。秦军远绕南城,奔袭北城,杀入城内。守将信期、廉朗与五万守军战死,平原君挥师驰援,北城失而复得。白起劝秦王收兵,而范雎又一再诋毁白起,秦王愈发反感、猜忌,一怒之下将他罢免,后又赐死。王龁孤注一掷率二十八万秦军攻城,被同仇敌忾的赵国军民再次击退。大商人吕不韦买通楼文成,放跑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十万楚军八万魏军与赵军三面出击,秦军全线溃败。
第十三章 关河令:众士卒要求将郑安平及他部下的二万秦军降卒全部坑杀,以报长平之仇。太子赵侗以理服众,并带着郑安平的信出使秦国,实为人质。廉颇老母亲离世,赵王派平原君主持丧礼。赵王为了使廉颇同意改立太子,使廉氏子弟个个身居要职,权倾天下。廉颇明知赵王用意,偏又不点破,欲为其所用。远在晋阳、多年来不准回邯郸的平阳君赵豹治军治政有方,深得民心,对日益昏聩无能的赵王生了取代之心。廉颇派到秦国暗中保护太子的胡晓旺,和平阳君派到秦国打探太子下落的人,一起救出太子回国。赵偃见廉明入宫替代高信成了龙卫军总戎后,十分忌惮,与母亲郑妃密谋,企图加害于他。
第十四章 定风波:天子周赧王从秦国回到洛邑后不久即驾崩,列国纷纷起来,要求征伐秦国,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卫国组成联军三十八万,由楚国大将景阳担任主将,在东周君的带领下,一同向函谷关杀去。秦军在王翦的指挥下,不费一兵一卒将六国联军击退。廉明为权色所迷,支持改立赵偃为太子。太子赵侗在平阳君的支持下晋阳起兵,要进京清君侧,赵王命廉颇前去平叛,廉颇不从,又命廉明为平西将军,统兵十万前往晋阳。太子不敌,无奈自刎,平阳君烧宫自焚。赵王以廉明为安国将军,封武宣君。
第十五章 燕歌行:本章着重描写燕、赵之战。王后郑氏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孩子,取名为赵仪,实乃其与廉明私生。赵王新纳了一个妃子,王后庆幸终于有人缠住他,就与廉明在一起。赵王以十四岁的长安君赵信为特使,出使秦国,暂时保持了两国表面上的和平局面。赵王三十七岁千秋节阅兵式上,燕国使臣栗腹见赵军士卒老的老、小的小,回去说动燕王攻伐赵国,初战告捷。廉颇以乐乘为先锋,率领精兵五万坚守代郡一线,自己督军八万人直奔鄗城,迎战栗腹。先挫其锐气,然后与庞煖带领的五万精兵内外合击,大败燕军主力,射杀了栗腹,又收降了燕军十九万人,全部遣返回国。卿秦攻代郡为赵军所败。廉颇将二十多万燕军降卒连同卿秦全部放还回国,以期换回之前被燕军俘虏的七千多赵军。燕王不听卿秦、乐间劝阻,恩将仇报,将七千赵军全部杀害。廉颇遂督军九万人直奔蓟都,坐卧不宁的燕王忙以将渠为相国,出城议和,燕国割让五座边城给赵国,赵军撤离燕国,两国恢复外交关系。
第十六章 高阳台 第十六章本章节着重描写廉颇、平原君、高判、田单、魏池等人意欲改立长安君赵信为太子始末,因奸臣郭开弄权,以失败告终。平原君临死前,嘱托廉颇务必劝谏赵王改立长安君赵信为太子,并交付提前草拟好的遗书。但是,赵王在郭开等人支持下不为所动,廉颇怒殴郭开,两派势力斗争趋向白热化。太子秽乱后宫,与玉妃等人私好。廉明与王后约定,等太子继位后以他们的私生子为太弟,将来继承大位。秦军围城,高判督军死战,赵丕带领援军故意走走停停,贻误战机,赵军惨死数万后,赵丕督军来到,击退秦军。士卒吴大亮侠肝义胆,冒死告知高判真相。但高判不敢停留,恐遭不测。魏王见秦军日迫,只好从赵国请回信陵君救国。信陵君发起合纵运动,打败秦军。郭开为防止廉颇等人改立太子,设计架空他们。
第十七章 大梁梦 本章写廉氏家族力图重振旗鼓、废暗立明复兴赵国美梦的破灭。廉明在上党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到秦国去贿赂吕不韦,迎接长安君赵信回国。长安君在上党称王,遥尊赵王为主父,廉明以赵王的名义发号施令,发兵进攻邯郸。赵王在郭开的蛊惑下,下令囚禁太后,废掉王后,立兰妃为王后,改立赵迁为太子,郭开以叛乱罪抓杀廉颇一家男女三百口,亲旧五百人。廉颇在繁阳城得知,决心与廉明,李牧、高判、胡同联手,杀进邯郸清君侧。廉明攻晋阳失利,李牧劝廉颇不要轻举妄动,廉颇颇为犯难。廉叶被打入冷宫后,为求郭开网开一面救出家人,隐忍耻辱遭其戏弄,烧房自焚。繁阳城被楼昌的赵军团团围住,廉颇只好带着高判、高雷、胡同、廉松等人投奔魏国大梁城。魏王亲自接待,并赐予廉颇一处宅院。虞卿、信陵君相继来访,诉说寄人篱下之情。廉颇劝廉明投降,廉明不从,庞煖对被围困了小半年的上党发起猛烈进攻。廉明率众死战,长安君却开城投降,被杀。廉颇的心一凉到底!
第十八章 北风劲 廉颇为报答魏王的恩遇,主动提出为魏国出战秦军。廉颇打败秦军后,郭开怕他被赵王重新起用,就派军进攻魏国,使两国交恶。为了考验廉颇是否真的对魏国忠心,魏王在朝臣建议下,派廉颇迎战赵军。廉颇十分犯难,遣使劝赵丕督军回国,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但是,一向与之不和的赵丕拒绝了。廉颇出战,赵军士卒阵前丢下武器,跪拜廉颇。见此,赵丕只好督军回国。魏王见此,怕是廉颇与赵军有约在先故意为之,遂疏远廉颇。秦军再次攻击赵国,国家危难之际,赵王想起廉颇,派唐玖去请他回国。廉颇很高兴。但是,唐玖与郭开相勾结,在赵王面前诋毁陷害廉颇。廉颇未能回国杀敌,悲痛欲绝。
第十九章 梅花雪 信陵君郁郁而终后,魏安釐王也崩殂,魏景湣王即位以后,吕丹继续做相国,将廉颇一干人等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心要拔掉。郭开又主动与吕丹结好,两国也缔结了和平协定。郭开派人刺杀廉颇未果,魏王又对廉颇等人疑忌,见在魏国难以立足,廉颇等人只好含泪出走到楚国。廉颇见春申君对楚王有取代之心,大恐,劝其以国家利益为重,得罪了别有用心的李园。春申君将廉颇等人派到边疆抵御秦军,廉颇发现项燕是个军事人才,十分高兴,由其设计击败内史腾率领的秦军。见秦军日迫,春申君发起战国时期最后一次合纵运动,但因各国主将自私,未能成功。赵丕与郭开争权夺利,在庐陵君支持下发动兵变,杀入邯郸城,为庞煖等人平定。燕国趁火打劫,进攻赵国,亦为赵军击败。秦军全力攻击楚国,楚王被迫再次迁都寿春。廉颇病重,临死前苦口婆心劝止春申君打消不臣之心,全力御寇杀敌,与民休息,最后抱着屈原的诗章带着满腹遗恨郁郁而终。
作者简介:齐云轲,男,汉族,1988年生于河南省新蔡县,现为汝南县乡村小学教师。曾用笔名齐盼盼、蔡州赤子等。自幼酷爱文史,初中时代开始文学创作。2007年以来,先后在《时代文学》、《温馨诗苑》、《时代报告》、《河南日报》、《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小说阅读网、中国作家网、中国娱乐网、江山文学网等媒体发表作品四十多万字。著有长篇小说《风雨江山》、《大梦无边》等。曾参与过驻马店市文联主办文艺刊物《天之中》、新蔡县政协《文史资料》、汝南县文联主办文艺季刊《天中山文艺》的编辑工作。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孔子学会会员,驻马店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会员,新蔡县作家协会特邀理事、新蔡县根亲文化研究会会员。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办公电话:13849173360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2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