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教师作品之337(10篇)
目 录
铜山湖心记(并序)(王岗镇常营小学 齐云轲)
铜山湖畔桐花香(汝南县三中 王继伟)
弘扬三中精神 传承奉献美德(汝南三中 王继伟)
以平凡演绎精彩(汝南一小 党文锦)
一腔真情育苗秧 两只妙手奏乐章(汝南一小 党文锦)
孩子,老师爱你(汝南县罗店镇尤庄小学 李 倩)
用诚信立足天中(汝南县第一小学 贺 巍)
谈生命(汝南县第一小学 贺 巍)
随口说不得(汝南县第一小学 刘 亚)
教师精神成长的扶手(汝南县第一小学 刘 亚)
铜山湖心记(并序)(王岗镇常营小学 齐云轲)
2015年4月24日,借“柳色杯”征文颁奖之机,与文友同游铜山湖,有感而记。
游艇利刃般冲风破浪,摧枯拉朽
后面留下欢腾雀跃的碧波万顷
纯洁的清水在山青林绿中徜徉
流进我干涸的深心去抚慰伤痛
去解除疲劳
对着款款而来的水鸟正要放歌
被游艇甩远的水域却恢复了本色
那并不清晰的浑浊刺痛了我
真诚的心被卷进风雨里激烈撕搏
悸痛之后方晓:水太清鱼儿无法活
不甘妥协的痴心还要问: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入淤泥不染
出淤泥不污
比登天还难?
暮春的风时柔时劲
春阳可暖心,亦可消毒杀菌
此时出来走走,真好
2015年4月27日
铜山湖畔桐花香(汝南县三中 王继伟)
清清淡淡的油桐花,洁白的花朵,淡黄的花蕊,像一个个精致小巧的风铃,挤挤挨挨,密密实实地缀满了枝头,在四月的暖风里轻轻地摇曳。那一刻,在泌阳美丽的铜山湖畔,嗅着淡淡的桐花香,仿佛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了一阵阵清脆叮咚的铃声,在耳边回荡,久久地,不能散去。
四月二十四日,我应邀到泌阳参加驻马店市作协天中论坛柳色杯征文比赛的颁奖典礼,在铜山湖畔我第一次看到满山遍地的油桐花,也听说一个桐花的动人故事。
“小时候家里姊妹多,是姥姥把我带大,从小就养成了喜欢孤独和寂寞并善于思考的性格。”桐花说。
“在小学五年级时,姐姐找的男朋友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酷爱文学,并不时有文章发表在我们县城的报纸上,我真的很崇拜他。”
1988年,16岁的桐花背着行囊只身来到南方。经老乡介绍,她在一家建筑工地谋了个小工的活,月工资20元。苦点累点,她都能忍受,但尽管平时手一紧再紧,但每个月却基本没有余钱寄回家。
不久,她又在一家酒店找了份洗碗工的活,月工资40元。洗碗的过程中,她发现厨师的收入较高,于是一边洗碗,一边留心向厨师们偷学手艺。
很遗憾,没有成功。
内心的苦闷,逢年过节对亲人故乡的思念,儿时对文学的梦想,促使她开始尝试写作。由于自己从没有读过多少书,写作的艰难常人难以想象:辛辛苦苦写好后寄到报社,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坚持写作3年,连一篇文章都没有见报。她也曾灰心过,但为了心中的文学梦,在别人睡大觉、逛大街时,她开始如饥似渴地扎进书海。
结婚,生子。
为了照顾孩子,她回到家乡打工。
终于,2015年春节,在自己孩子的老师帮助下,她参加了柳色杯征文比赛,一篇散文获奖,虽然只有几百字,但仍令她欣喜若狂。听到桐花获奖的消息,千里之外丈夫兴奋了好一阵,并且连夜把这个消息发给所有的朋友。
“我是一枚嫩叶,是一只小蝶,是家乡的一朵小小的油桐花,终于开了。”
昨天刚下了一场细雨后,春风中油桐花朵儿点缀得坡坡岗岗山山洼洼到处一片灿烂,蜜蜂飞蝴蝶舞鸟儿鸣唱。小喇叭状的单层五瓣花儿,依偎成一簇。淡黄色的花蕊,洁白的花瓣儿微微地泛着红晕,玉雕般高贵而潇洒,毫无脂粉气。花香含蓄而悠远,不浓不淡不俗不媚。在花团儿周围衬着几片初发的嫩芽叶尖,让人心醉。油桐树下,一群扎着马尾辫的山里妹子,一边提着竹篮打猪草一边放牧牛羊,脸上羞涩的笑容俊俏得如同枝头上的朵朵油桐花儿……
“以后,我要坚持写作,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况且,这么多年来,写作也早已经变成了我的习惯,是我渲泄情感的一个渠道。就像有人累了想听听音乐喝喝茶一样,我能在写作中放松,找到自己想坚持的那份信念。”
面前站着一位皮肤虽有些粗但却是一脸红润的中年少妇。上身着一件粉色薄衬衣,下身穿一件紧身蓝色仔裤,衣着朴素却很得体,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能干劲。她就是桐花。
在铜山湖畔,在这个四月暖暖的春风里,很普通的桐花,却让我的思绪飞扬。桐花的故事,香满了山坡林间,乡野小径。洁白的花瓣,淡黄的花蕊,动人的故事,让看后听后的你我感叹大自然中生命的执着并为之感动得热泪盈眶。
2015年4月26日
弘扬三中精神 传承奉献美德(汝南三中 王继伟)
——记汝南县三中支教教师景露莹
2015年4月24日上午,在汝南县教体局副局长王威和人事股长李文建的带领下,张楼初中校长王志红率领学校领导到汝南县三中,把一面写有“支教教师典范”的锦旗和奖金送给三中教师景露莹。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按照县局的安排,县三中景露莹教师到张楼初中支教。面对自己的孩子小,支教地离家远又搭车不方便等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她把汗水洒进了张楼初中,把心血流尽张楼初中,把三中团结、拼搏、奉献、争先精神也带进了张楼初中,在校园,在教室,在每个课堂,在每个夜晚,都能看见她的身影。全年下来,不但没有缺过一节课,而且带领张楼初中七年级组夺得县竞赛第2名的好成绩。
张楼初中校长王志红说,今天来主要是感谢,感谢县三中派来优秀教师景露莹,感谢景老师带来了三中精神,感谢景老师为我们这帮娃娃能走向成功给予帮助和支持。
副局长王威说:“追溯历程,县三中走过艰难坎坷,历经改革创新,赢得累累硕果,实现跨越发展。三中已成为教师干事创业的理想乐土,栖居心灵的精神家园,莘莘学子求知铸魂的殿堂。在一代代教职员工和青年学子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培育锻造“团结、拼搏、奉献、争先”的三中精神。这是县三中人的思想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引领学校负重前行,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支教教师景露莹在三中光辉历史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希望全县教师,特别是支教或顶岗教师学习县三中景老师,提升自身修养,弘扬奉献精神,传承三中美德。
以平凡演绎精彩(汝南一小 党文锦)
提起刘美琴老师,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美丽眼睛。那双眼睛里,看得见敬业,映得出关爱,洋溢着认真……
去年,刘老师因为身体不适做了个手术,腰椎的部位还放了块钢板,医生叮嘱一定要卧床休息三个月。可刘老师放心不下班里的孩子们,怕耽误了他们的功课,身体刚好一点儿就又走上了三尺讲台,因为刚做完手术还没有完全恢复,刘老师站得久了腰椎就疼得受不了,学校领导体谅她,让她坐着上课,可是刘老师从来不坐,她说站着讲课是一种积极的精神风貌,如果坐着上课就会影响课堂效果,孩子们就会变得不积极了。那段时间,她总是提前十分钟就到班里候课,她说自己走得慢,耽误了上课时间就不好了;因为腰椎疼,她也没法久坐,没有人知道每天几十个孩子的作业她是怎么批改完的,也没有人知道伤口还未痊愈的她是怎么把那些繁杂而琐碎的班级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就这样,刘老师用自己敬业的精神为孩子们的期末考试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刘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一个星期二的下午,门卫处打电话让刘老师通知她们班一个孩子到大门口,说是孩子妈妈要见孩子。刘老师通知了孩子,孩子却不去,问急了才说妈妈又结婚了,她不愿意见妈妈。刘老师耐心地跟孩子说:“爸爸妈妈离婚,那是他们之间有矛盾了,虽然妈妈又结婚了,可是她一样很爱你,走吧,我和你一起过去见你妈妈。”走到大门口,和孩子妈妈聊了几句,才知道他们离婚后孩子的爸爸及爷爷奶奶一直不让她见孩子,而且还对孩子说妈妈怎么不好。放学后,刘老师决定先对孩子进行家访,晚上去孩子家和孩子的爸爸及爷爷奶奶谈了很久。告诉他们,不论大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这样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也不要用不让见孩子要挟对方,多一些人疼爱孩子多好呀。经过她多次走访调解,孩子的家长终于达成共识,允许孩子的妈妈星期天把孩子接她姥姥家去住。看着孩子开心她也跟着开心地笑了。
刘老师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这不,学校要举行朗诵比赛,刘老师总是积极地把二年级组的人召集在一起排练,追着问我们稿子背熟了没有,跟我们一起商量怎样加动作更合适……分给她的词不多,但她练习得特别认真,一个眼神,一个语气,一个动作都力求做到完美。有一句词是“孩子啊!”我们老嫌她朗诵得不够深情,她就一直在心里琢磨,放学的路上,我走在她后面,只听她嘴里一直念念有词:“孩子啊!孩子啊!……”还有一个动作是大家手拉着手一起轻轻晃动身子,我们本以为刘老师会觉得不好意思不愿意做这个动作,谁知道人家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比我们哪个练习得都投入!在她的带动下,我们都认真积极地排练起来,结果拿了个不错的名次。
这就是我们的刘老师:她敬业,对工作兢兢业业;她善良,对学生关爱有加;她认真,永葆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些看似平凡的品质,积淀起来,就演绎出了精彩!
一腔真情育苗秧 两只妙手奏乐章(汝南一小 党文锦)
——记汝南县“十佳教师”王景欣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高来自始终如一。三尺讲台,竖起了她高大的形象,两尺教鞭,挥洒着她无悔的人生。加减乘除算不出她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尽她的忠诚。她既是表演精湛的演员,又是才华横溢的导演。学生是最好的观众,讲台是梦想的舞台,不需要华丽的布景,不需要曲折的剧情。她用学识与热情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把看似枯燥的知识绘成了最美的风景。她见证了汝南一小的发展和改变,连续多年担任毕业班教学,成绩遥遥领先。她就是在汝南一小这片沃土默默耕耘了整整20年的王景欣老师。
情系教坛 无私奉献
1994年,她从汝南师范毕业,踏进了教育的百花园,开始了红烛无悔,绿叶长青的教师生涯。
20年来,王景欣老师一直担任毕业班和班主任工作,从未因自己生病或其他原因耽误过学生一节课。一次意外把右胳膊摔断了,她仍然想到学校去为孩子们上课,家人不同意,都劝她在家休养:“你去上课,也没办法写字,怎么讲课?”她却坚定地说:“我可以用左手!”家人气得直摇头,爱人生气地说:“你啊,你啊,让我说什么好呢?屋漏偏逢连绵雨,刚刚宫外孕手术不久,又摔断胳膊,还没恢复又要上课,你还要命吗?”王老师知道爱人是心疼她,但她想到班里的孩子们在等着她,执拗地来到学校,板书时用左手艰难地写着,直到右胳膊恢复好,熬过阴雨,重建彩虹,就这样她走过那段艰辛而又终生难忘的时段。
王老师因用嗓过度而患上甲状腺炎,但她从未因此耽误过给学生上课,坚持工作了8年之久,最终导致病情恶化为甲状腺瘤。实在无法承受病痛的折磨,她坚持把六年级的学生圆满地送出校门后,在家人的强烈督促之下,王老师才于2008年8月份去手术。病情稍有好转,9月份开学她毅然接受六年级毕业班和班主任工作,那时她的脖子上还缠着纱布,伤口还没完全恢复好,连说话都不能大声。六年级毕业班,学校的窗口,王老师接下重任,就义无反顾。校长和老师们感动得直劝她休息,但她却说:“学校需要我,孩子们更需要我,我离不开这三尺讲台……”上课、辅导她一节也没有拉下,可是,三个月的复查期间,发现了她的淋巴结出现了肿大的现象,从此,留下了一个病根,说话一多,嗓子嘶哑,淋巴肿大。但王老师从没因此抱怨过,她说:“为教育,为孩子,我做出点小小的牺牲,值得!”
毕业班工作是繁重的,尤其是临近毕业的时候,老师们更是辛苦。每天王老师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最后一个离开校园。她把她的时间都给了学生,放学后总是把那些学困生留下来给他们耐心地辅导。当所有的学生走完时,天已经很黑了,可是王老师还继续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常常忘了时间,忘了吃饭,以至于每天都头晕眼花地回家。回到家中,她的爱人常常责怪她:“学校成了你的家,你还回来干啥!到现在还没吃饭,你是铁人啊!”
不管别人怎么看,无论家人怎么不理解,王老师总是笑呵呵地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因为这样,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王老师班里,王老师所教的班成了学校里的“明星班”。
师生真情 温暖心间
执教二十年来,荆棘与鲜花一路,坎坷同欢歌齐飞。在她的心中始终铭记“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她始终把培养完善人格的学生看作等同生命一样重要的大事。
对待学生不论其学习成绩的好坏,言语的多寡,王老师都坚持一视同仁,始终坚持一个观念不变,那就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王老师就像慈母一样走近学生,以一个慈母的身份去对待学生。学生非常亲近她,常常在私底下或QQ聊天中向她倾吐烦恼和心声。王老师特别关注班里的留守儿童,用平日点点滴滴的爱,聚沙成塔,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在她教过的学生里,有一个叫刘超凡的学生,现在外地工作,每逢过教师节,他总是给王老师打个电话,送上最真挚的问候。问起原因,刘超凡说:“没有王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王老师是我的第二个母亲……”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王老师脸上就会泛起幸福的微笑:刘超凡在六年级上学的时候,非常任性,爱打架,迷恋上网,还经常缺作业,上课总是无精打采,这种情形起初让王老师非常生气,经常对其严厉批评还不见成效,最后决定把他的家长请来。谁知来的是一位年迈的老人——孩子的奶奶。在和这位老人交谈后,王老师了解到原来孩子的父母早已离婚,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扔给了奶奶。奶奶年纪大,体弱多病,根本管不住这个顽劣的男孩,这个男孩认为父母都不要他了,于是破罐子破碎,变本加厉地放纵自己的行为。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王老师非常羞愧,孩子是无辜的,他的“坏”并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破裂的家庭、缺失的爱给他的心灵造成了创伤。她为自己工作的大意而感到自责。从此以后,王老师改变了对这个男孩的教育方法,处处关心他的生活,给他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慢慢纠正他的坏习惯,耐心地辅导他的学习,用春风化雨般的爱感化那颗小小的迷失的心灵。后来这个孩子的各方面逐渐有了变化,上课听讲认真了,作业按时完成了,回到家里还能帮助奶奶挑水、浇菜了,奶奶说起王老师对刘超凡的关爱,感动得泪流满面。
勇于磨练 课改当先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空有一腔热情是没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王景欣老师把练师能当作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的一个目标去追求。她把每一次的“教学革命”都当成是提升自己的一次契机。
当汝南课改的春风吹进校园的时候,老师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但是王老师却身先士卒地支持学校课改工作,带头在所教班级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法。尽管和她关系好的老师在一旁说风凉话,但是她总是呵呵一笑。时间证明,王老师做得很对。学校每次送课下乡,总能出现她的身影,她成了学校的课改先进个人。
如今,每次讲课,她总能把小组合作灵活地运用到课堂中,学校和老师们对她的课评价很高。年青老师都虚心向她取经,她成了学校的“名人”。
就在前不久,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教师理论测试,王老师取得了80多分的好成绩,排名第二,超过了那些比她年青的教师。这就是她平时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结果。
经过二十年的勤恳工作,王景欣老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荣誉,但她从不沾沾自喜。她说,无数个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瞬间的叠加,荡涤着她对生命最深刻的顿悟——实实在在每一天!阳光下快乐飞舞的她,用真心牵引着孩子们寻找着心灵的春天。她始终以默默无私、执著淡定描绘着属于她的水墨人生!
孩子,老师爱你(汝南县罗店镇尤庄小学 李 倩)
孩子,一直想对你说,老师爱你!
孩子,还记得那天早上,老师的本子掉了,你没理会是不是在上课,小兔子一样从座位上跑来,帮老师捡起本子。那一刻,老师看着你小小的脸蛋,真想亲一口!
孩子,你知道吗?课堂上,你积极地举起小手,用期盼的目光注视老师时,老师的心里溢满了幸福!你大声地朗读课文时,老师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你满头大汗地在操场上玩耍时,老师认为那是世界上最动人的画面!你认真地趴在座位上写字时,老师不由得想在你身边停下脚步!就连你调皮不听话地在做广播体操时,一边手舞足蹈,一边挤眉弄眼时,老师都舍不得去批评你,因为,你是那么可爱!
孩子,你们知道吗?当老师故意板起面孔,装做很凶的样子对你们大声说教时,其实心里都在偷偷地乐。你们是聪明的精灵,能从老师的眼睛里读到什么内容,所以,你们从不怕我,这样好,也不好!
下课时,你们总是叽叽喳喳地围在老师身边,扯着老师的衣服问这问那,当然,都是与书本无关的问题。每当这时,我就更想笑了,怎么一到下课,你们都跟变了人似的,每个人都聪明无比,每个人都能做别人做不到的,每个人还都能知道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你们那小小的牛皮吹得让老师每天回到家还笑个不停。你看,因为有了你们,老师多了多少欢笑的理由啊!
孩子,你知道吗?当你直接地对我说,你从不怕我时,老师差点就决定从此以后再也不给你露笑脸了。因为你看,严肃的老师多有威慑力啊,可你有时没完成作业的时候,会嬉皮笑脸地冲我撒娇,哪有这样的老师和学生啊?那一天,你竟然说,你乐意放学被留下补作业,因为你想和老师课外的时候也在一起!听了你的话,老师鼻子很酸,高兴,也不高兴!
我知道,当你一天天地长大,老师也会离你越来越远,但请小小的你用小小的心记住:一年级的时候,有位老师很爱你!
用诚信立足天中(汝南县第一小学 贺 巍)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诚信,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人无信不立。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人之为人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2012年3月,在汝南县“感动天中十大道德模范”颁奖大会上,老君庙镇大肖村村民苗明霞以高票当选“汝南县诚实守信模范”。鲜红的荣誉证书,是苗明霞心血和汗水的结晶,也是社会各界对她诚实守信人格魅力的认同。 “虽然我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我明白‘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做人,首先要诚信。”苗明霞诠释了诚信的真谛。
2006年7月,她的丈夫患病,检查结果是癌症晚期,这对苗明霞来说是晴天霹雷。为给丈夫治病,她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为给丈夫治病,她借遍了亲朋好友;为给丈夫治病,她求遍了所有能求的人。2009年7月,丈夫郭建伟带着对苗明霞一往情深的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间。那一年,苗明霞33岁。
丈夫走了,留给苗明霞的是近6万元的债务。
丈夫走了,留给苗明霞的是年迈的婆婆和10亩责任田。
“丈夫去世了,苗明霞一定会改嫁,肯定不会去偿还债务”,村民这样议论着。
“婆婆年纪大需要人照顾,孩子还小不能没有娘。做人要讲诚信。自己困难的时候别人帮助过自己,所以自己一定要还清给丈夫治病欠下的外债。”苗明霞这样决定着。
2009年下半年,苗明霞在家里一边照顾婆婆和孩子,一边加工编织袋,每月三四百元的工资。
2010年初,上海打工。白天,她在一家服装厂加工衣服。下班后,她还要到一家餐馆洗碗、洗菜,为的是每天多挣20元钱。
“大姐,这是欠你的2000元钱,请你收下。”2011年9月1日,苗明霞带着钱回到家乡,还清了最后一笔欠款。面对画了钩的账单,苗明霞的心里轻松了很多。
2011年9月底,苗明霞回家乡成立“东宇制衣厂”,解决了10余名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
今年6月我县迎接省级创卫城市检查,广大市民就是城市的‘主体’,我们必须时刻谨记,我们是天中人,我们是这其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先做好自己,用诚信立足天中。
谈生命(汝南县第一小学 贺 巍)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了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曹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的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睛,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
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直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波斯湾,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策略,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要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料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随口说不得(汝南县第一小学 刘 亚)
临近期中考试,学生们却心浮气躁,我发了一通脾气,效果并不理想。改变了策略:哄吧!于是随口跟他们说:“这段时间你们好好复习,期中考试考得好的话老师带你们出去郊游,而且带上相机给你们拍照片,好不好?”一下子都激动起来,叽叽喳喳议论一番,反问道:“老师此话当真?”“当然。”我的回答字正腔圆,跟真的没什么区别。
这之后果然形势一片大好,班里学习气氛浓得不像话,课堂上自不必说,放学了还背书背得哇哇的,轰都轰不走。头天晚上布置的学习任务,第二天早上不用我督促、检查,大部分都能自觉完成,有个别不自觉的,组长会软硬兼施逼着完成。班里洋溢着神秘而又快乐的气息。我乐开了花,暗自得意,且不论结果如何,光是学生们这股子劲头儿我已经很满足,这招儿效果还真不错!
转眼期中考试到了,成绩出来,果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们考得特别棒。这一天,我抱着一堆花花绿绿的奖品笑眯眯地发给他们,对他们这次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孩子们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开心,一个个羞答答地接过奖品,再用期待的眼神看看我,似乎想要说什么,终于有个孩子忍不住问我:“老师,咱们什么时候出去郊游啊?”我一愣,郊游?可不是吗,我许过他们这次如果能考出好成绩就带他们郊游的。可是天知道我那只是随口一说啊,这随口而许的“诺”并没有真放在心上,随着期中考试的结束而抛之脑后。殊不知学生那边却是眼巴巴地等着我带他们郊游,我这不是失信于人又是什么!可是安全问题呢?学校三令五申“安全重于泰山”,我带着一帮娃子出去玩,万一出点什么事谁担得起这责任呢?
想到这儿,我只能不好意思地清清嗓子,对他们说:“去郊游是不可能了,一是咱们没时间,二是你们都还小,出去玩不安全。不过老师用其他方式来弥补你们好吧?你们看,老师给你们买了这么多奖品……”
“不!老师,我们不想要奖品,就想您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出去玩玩。”一个孩子站起来打断我的话,说得委屈而又坚决。
“是啊,老师,为了这次郊游,爸爸妈妈说最近带我回老家看奶奶我都推到郊游之后了。”
“我特地让妈妈给我买了一套运动衣,就打算我们出去玩的时候穿呢!”
“老师,我已经让妈妈给我准备了好多吃的,想到时候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是啊老师,为了这次出游我们都商量好久了,也准备了好久了,你知道我们多期盼吗?”
……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有的女孩子居然开始抹眼泪。此时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了,我真的没有想到,我随口一句许诺,孩子们都当真了,当知道这个承诺不能兑现的时候,我不敢看他们的眼神,那眼神里,有失落,有难过,有质疑,有生气……我以为他们只是孩子,可以糊弄糊弄就过去了,现在看来不是的,正因为他们是孩子,我更不能欺骗他们,我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撒诚信待人的种子,否则,连自己的老师都不可信,他们以后还会信谁?不信别人他们自然也不会诚信待人,这样的恶性循环,我真不敢想。
想到这儿,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故作轻松地跟他们说:“老师跟你们开玩笑呢,这些奖品是你们额外的收获,这个周末,老师带你们郊游!”
教室里一片欢腾,开心的欢笑声,尖叫声,简直要把屋顶掀翻。
周末,我叫上数学老师,带着学生彻底疯玩了一把,孩子们是放开了玩,在草地上尽情奔跑、嬉戏;三五成群唱歌跳舞做游戏;分享各自带来的好吃的;拿着相机狂拍各种快乐的画面……我和数学老师是一刻也没敢放松,巴巴地瞪大了眼睛盯着他们,唯恐丢了一个,也怕哪个不小心崴了脚,又担心哪个捣蛋鬼跟人打了架……晚上回学校集合,等家长一个个把自己的孩子接回家,已经是下午五点了。虽然很累,所幸孩子们都平安快乐地归来,相信这次郊游能给他们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更重要的是,我没有失信于他们。果然,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更信服我了。
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是所有的话都可以随口说来的。既然说了,就要去做。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立足于人心的“根”。
教师精神成长的扶手(汝南县第一小学 刘 亚)
最近看了李镇西的《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一篇文章,我被李老师赤诚、清醒的认识感染,正像鲁迅《拿来主义》这一课,鲁迅虽然谈的是对待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但如果把它迁移到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上,的确有借鉴的地方。当前的教师培训与学习中,许多教师真的在用心倾听、思考一些专家的成功心得。但往往出现一个误区,自己不主动去思考,全部拿来,为己所用。学习魏书生,班级管理全部放手还给学生,甚至就连魏书生教育学生的话语也一字不差的应用到学生身上;学习李镇西,有的老师就把李镇西班级管理的模式全部套用进去。其实,专家引领我们成长,很多时候是引领我们精神的成长,全部套用甚至拿来时要不得,因为,我们每个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个体生命,现实教育中我们的确需要经验、技巧、理念,但教育显然不单是“技术”的问题,否则就把对象工具化了;教育,除了知识传授外,教育更是一个生命和另一个生命的相交、相互滋养、影响、共同成长。
前前后后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100封信》、《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等著作,我真的意识到,这些教育名家是完全学不来的,但这些走在我们前面的名师,他们用生命熔铸教育的意识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教育意义的思考会深深影响我们的精神世界,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李镇西。
一、做脚踏实地的星空仰望者
李镇西老师的著作里面体现着飞扬的心灵、民主的力量。雨果曾说:“塑成一个雕像,把生命赋予这个雕像,这是美丽的。创造一个有智慧的人,把真理灌输给他,更美丽。”给予孩子生命的是父母,但是如何做一个纯粹的人却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也许在此其中教师的作用更大。肖川老师在《教育的方向》一文提到教育摒弃功利性,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去奠基。李镇西老师在《心灵写诗》中写道“我始终提醒自己别忘了知识分子的使命。我经常想的就是我把怎样的公民奉献给未来的中国”。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与使命同行”的李镇西可敬的历史使命感、承担意识和有教育理想主义的博大情怀,这是一种教育者的仰望星空。
二、做仰望星空下的脚踏实地者
我想说:“不成功人的人生有不成功的多种方式,但成功人的人生都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不懈的追求、无悔的付出、认真的探索”。就拿李镇西老师来说,如果他不认真融进学生中,怎么能如此般了解学生的心灵。如果他不博览群书,怎么能上出那么有品位的课呢?如果不洞明世事,怎么能高屋建瓴的提出一些前瞻性的问题呢?如果不反思自己,怎么能提出学生的心灵、道德超越教师的惊人论断呢?陶行知曾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东西,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得规矩,教职员要躬亲共守。”的确,李镇西老师不仅做到了共做、共学、共守,而且以融进学生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心灵。充分体现了他的职业精神——将生命融入教育,把生活与教育融为一体。
三、无声胜有声、润物细无声
有人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班主任主要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但李老师不是简单的拿着教育的思考在说教,而就像他《爱心与教育》中所说的“教师应把自己看做与学生发自内心的探求真理的志同合作者”,因此他认为“德育向家庭开放,让学校德育引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协调于学校教育;德育向社会开放,帮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引导学生在生活风浪中辨别是非,经受考验;德育向未来开放,教育者要站在21世纪现代化中国的高度来审视中国当今的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现代意识”,如此开放的胸襟、博大的视野对学生就是无声的细雨,滋润学生的心灵。
四、教育者需要玲珑剔透般的童心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这样说道“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学生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最富有人情味的人”。我常常想一个教师如果只记得今天的成熟,而忘记了自己昨天的幼稚,说明自己依然很幼稚。走进学生心灵,教育者需要一颗玲珑剔透般的童心,李镇西老师做到了,他与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跑步、一起游戏、一起写随笔……“《走进心灵》里说的好”让德育充满真诚,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激情只能靠激情来点燃,信仰只能由信仰铸造”。我尤其佩服李老师在自己暑假外出期间,他给学生写信分享自己旅途的感受。这样的精神关怀非有一颗玲珑剔透般的童心是不能为之的。
李老师的东西我看了不少,真的受益非浅,李镇西的民主、平等、尊重以及对每一个孩子的爱与信任的教育思想是感人的。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班花教授提出班主任两大专业本质属性:班主任是学生精神关怀者和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操作系统。在这两者,李老师都是做的至善至美,也许他的经验不可复制,但教育的精神却可以同构。我希望李老师教育之光照亮暗夜孤航的教师,自己能以“民主”“科学”的名义自觉地做好班级管理的有心人、有情人。
欢迎浏览:天中山教师笔会 天中作文网 天中书苑 汝南教育信息网纪念版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