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杂诗组诗173
世病歌 [乐府]
西风割街角,日光照铁流。
学门初启,群童说笑映晚秋。
忽闻地底一声吼,
白光裂尘,车影入喧阗。
书卷翻如惊鸟散,
血花溅似落梅燃。
母呼其名,声断而风不应;
父奔其影,泪落而尘仍红。
鞋在道边旋,纸在灯下飞。
一瞬天无语,万心俱灰。
有师立若碑,无言凝泪;
有童伏若草,犹握书页。
风起尘未息,灯摇魂欲灭。
噫!此非天裂,此乃人心折。
人心久病矣——
利为神,名为魔,欲为锋。
自朝至暮,算数衡生死;
自贫至富,机械淹笑容。
高楼如林而人似草,
机器如潮而血如虹。
富者多金独梦,贫者多梦少食。
父债未偿,子犹在贷;
母工未罢,儿已入托。
上位者盘市如弈,
一落手,万家倾。
火不独在炉,火在人胸;
声不独在车,声在魂中。
久压而怒,久寂而狂,
遂借车为刃,以血为言。
其心非兽,其泪非人。
笑者在屏前,哭者在泥尘。
天若有眼,何为长闭?
地若有心,何不吞噬?
文明如灯,照形不照魂。
科技如刃,利物而伤人。
城光千万,夜愈深沉;
众声并起,真音无存。
于是人行而不顾,路阔而无温。
有人死于车,有人死于钱,
有人死于算法之笼,
有人死于沉默之间。
生者匍匐于序列,笑者空坐于云端。
嗟夫!天地其大,人心其危。
昔圣以德驭世,今俗以数驱机。
若问斯祸何由生?
曰:无仁也。
若问斯世何由坏?
曰:无心也。
风过血冷,灯照影长。
街角有鞋,有书,有亡。
月沉不语,星亦无光。
我欲呼而天不应,
我欲哭而声成钢。
愿后之人,念此而警,
莫令悲声入尘而亡。
修心如镜,映己之虚荣,
立志如剑,破长夜之人心。
则雷再震而风再翔。
天地有血未干,
然道犹长;
此歌不尽,
留作人间一断章。
【醉太平】迎重九遣怀十九韵
其一:平湖秋月
衾凉断梦。萧条与共。月高云远晚风送。水幽林雾重。
平湖辉映群峰耸。听橹响,观波动。底事偏将客情弄?广寒琼脂奉。
其二:秋夜寂旷
登高远望。情深愈怅。朽枯萧瑟共秋爽。客愁增苍莽。
乡关遥隔千重嶂。归不去,应无恙。好似姮娥九天上。寂清同幽旷。
其三:羁旅最愁
拾阶陟嵬。新亭况味。雁行牵盼故乡水。别愁羁旅最。
韶华伤逝颜容悴。花已落,人难寐。历尽沧桑叹秋美。夕晖霞彩绘。
其四:秋江迷渡
夕烟笼树。闲愁去处。稻谋名逐半生误。景光留不住。
秋江水冷迷津渡。丹枫落,飞鸿翥。把盏登临酝离绪。诵江郎别赋。
其五:暮烟惆怅
听岚坐待。荒林似海。莽苍清寂甚无奈。古今同否泰。
相思眺望千山外。真萧瑟,谁聊赖?怅惘宜将杜康买。暮烟埋叆叇。
其六:北国神游
秋寒雨润。愁情莫问。九州形胜梦魂困。楚天分翼轸。
炎方酷暑难堪忍。常懊恼,懒思忖。北国清凉似无闷。七弦随指震。
其七:落英成片
壑幽景远。重峦叠巘。又翔人字去年雁。落英成一片。
沉吟原上流光浅。愁似织,风如剪。雾里庐山更堪恋。寄宿谁家院?
其八:桨声惊枭
银辉晚照。清波浩渺。桨声惊醒夜枭叫。径幽跫音袅。
依稀盈耳旧人笑。寒烟笼,韶华老。又见重阳雁来报。太白巴陵啸。
其九:烟锁潇湘
枫红似火。迎风独坐。绿消黄起叶飘墮。北窗频吹破。
寒催清醒宜思过。参造化,泯人我。蜃影潇湘乱烟锁。渺茫秋一舸。
其十:义烈千秋
秋高刈稼。闲听菊话。浅吟低唱屋檐下。雁行何足诧?
乌江曾殉乌骓马。忠节守,残躯捨。义烈千秋颂佳话。肃霜难凛杀。
其十一:重阳敬老
天嘉永命。松龄可庆。子孙环膝献桃敬。晚风犹峭劲。
闲游四海掇风景。吟橘颂,书哀郢。莽莽苍苍敛秋影。竹轩沏秋茗。
其十二:九皇信仰
步罡踏斗。持斋洗垢。又逢重九九皇寿。叩头求庇佑。
南洋传说思宗又。天地会,遗民胄。不与穹苍共夷寇。傲霜严冰守。
【注】九皇信仰本出于道教北斗星君之说,然而流传至南洋之后,众说纷纭,不尽相同。民间多传九皇大帝乃反清复明之神祇,相传明思宗(即崇祯皇帝)殉国煤山,精魄化为九皇,主宰天罡,护佑义士。于是天地会等抗清之士,遂奉九皇大帝为信仰中心,以寄忠魂,以系国恨。
其十三:衣冠华夏
欧风肃凛。飘扬右衽。汉音唐调宋茶饮。雅骚堪细品。
衣冠瑰丽似繁锦。驱夷祟,迎祥祲。百载沉枷已难禁。凤翔龙舞懔。
其十四:英雄落寞
荒凉尽览。愁生百感。致诚贞卜得重坎。肆行真弗敢。
消沉多少英雄胆。经雨雪,惭书剑。俗世瑶宫隔天堑。对望两生厌。
其十五:不离世间
凋零万木。秋阳浴沐。荷锄归晚赏黄菊。觅寻陶令屋。
南朝烟雨去何速。明妙谛,知荣辱。骋辔天涯共云逐。韵雅幽香掬。
其十六:孤愁难托
骋驰大漠。狂沙斧斲。朔方鸿雁岭南泊。重阳人寂寞。
孤愁羁旅倩谁托?胡琴咽,西风作。怕到金秋世情薄。故交多零落。
其十七:山色空濛
平湖镜碧。山林敛迹。客途秋雨总绵密。荷蓑聊自逸。
停舟歇桨听寒笛。烟水远,空岑寂。鬓白颜苍两相逼。举觞秋月夕。
其十八:寻陶访谢
星稀野阔。醇浇菊掇。渡头摇橹水云遏。远游真洒脱。
舟穿芦苇忽开豁。吁雨骤,嗟云没。峻岭崇高莫能夺。仰瞻岩上葛。
其十九:月朗乾坤
尘劳杂沓。金风扫榻。磬声摇动梵经匣。学禅烦恼压。
秋凉月朗乾坤洽。山色昧,寒凫狎。享乐娑婆片时霎。妙高茱萸插。
秤 七律40首
序
乾坤肇始,星锤悬象;人文既兴,圭臬垂型。夫秤者,非止权物之器,实乃天道之徵也。上应璇玑玉衡之象,下合神禹玄圭之程;秦权铭篆昭王度,汉尺镌文正典刑。草上飞先生,覃思文囿,寄慨衡庭。铸《秤赋》而溯洪源,铺锦列绣,穷阴阳之变;裁律诗以抒素抱,叩宫协羽,尽邪正之辨。
观其赋章,渊岳峙:星悬杪忽而洞幽,锤运枢机以守贞。郑和帆影载仁风,波斯驼铃传信义;阿基米德窥天机于杠杆,张平子测地脉于浑仪。撷英寰宇,熔铸古今,可谓权衡之渊薮。诵其诗什,珠玉铿鸣:庚韵凛凛若霜锷,青盐昭昭如月衡;陶朱制器存古道,包海悬鱼振颓纲。或嵌星宿以寓玄机,或引福禄而儆贪黩;既咏闾阎交易之诚,复砭台阁失衡之弊。
至若衡德之崇,在冰心铁骨:紫檀为体,拒蚀于欲海;寒玉作魂,不缁于浊流。衡用之弘,在纲纪伦常:市廛持准而知义,庙堂悬鉴以守箴;毫厘定黎庶休戚,锱铢系社稷安危。先生以文为衡,称量千古兴亡;以诗为鉴,照彻八方妍丑。骈俪交辉,宫商迭奏;典坟罗胸,箴铭在口。
斯编之辑,岂惟艺苑增华,实欲淳风化俗。使观者知星锤之重,慕冰玉之操;守定盘如抱朴,畏福禄若临渊。庶几河清海晏,衡正气和。敢竭微忱,用申短引。
丁酉玄英,青筠居士谨叙
秤赋
乾坤立极,寒暑持衡。星悬杪忽以定准,锤运枢机而示贞。昔者轩辕制器,法定黄钟之律;神禹颁规,功成玄圭之程。葛卢辨牛鸣而识重,伶伦裁凤管以协声。观夫秦权铭篆,镌混一于九域;汉尺镂文,证章程于八瀛。管墨遗篇,究累黍于毫末;范铜遗制,立规矩于紫庭。
若其星槎破浪,驼铃彻溟。郑和宝船载信义而通绝域,波斯商队怀琮璧以越沧瀛。大食观星,测晷影于圣殿;欧罗格物,演杠杆于岩扃。阿基米德辨王冠而悟奥理,张平子制地仪乃察坤形。至若东瀛遣使,传制于蓬岛;高丽慕华,承规于蓊汀。观其制也,紫檀为体,玄铁作星。悬之则奸邪遁迹,执之则公道自彰。
至如市廛列肆,闾阎相邻。悬五铢于阛阓,持九府以利民。昔陶朱三散千金,未失锱铢;夷吾九合诸侯,必依准绳。马谡违律而折要塞,赵括谈兵而丧甲兵。皆因心秤失准,遂使圭臬蒙尘。乃有包拯掷砚,江心留清白之志;海瑞上疏,棺内贮刚直之身。此皆以身为衡,以心为权,故能千秋垂范,万古流芬。
今观玉衡金枰,犹闻古道谆谆。准星不欺于四海,铁骨可证于三辰。使季札观之,必解剑而相赠;令宋璟临此,当抚石以沉吟。愿持悬镜之明,永镇人间泰运;但守冰壶之澈,长昭天下彝伦。庶几权衡不失,德泽长臻。
秤 七律40首
1.庚韵
太乙炉中炼魄成,何须尘世妄喧争。德星作眼知贤否,真玉为襟鉴重轻。
执度量均千户粟,立规仪正百官名。循它造化无私曲,留取徽音入上清。
德星,古以景星、岁星等为德星,国有道有福或贤人出现则现;喻指贤德之士。
真玉,美玉。清 钱谦益《书破山刻石屋珙禅师语录后》诗:“淤泥生妙莲,炎火见真玉。”
2.庚韵
铁脊棱棱担重轻,人间谁解此心平?星光照眼凭分辨,山海填胸赖运衡。
寒刃不欺毫末准,危权难撼寸衷贞。莫言器物无魂骨,一念存私天地倾。
3、新韵庚韵
秀德无乃是天平,万户千家颂美名。称进称出包你准,知根知底待人诚。
拱辰本拟防迷乱,住世何时止鄙争?聪慧娴淑堪式范,潜移默化祖风清。
首联魁斗格嵌“秤名”。“秀”无“乃”,加“平”为“秤”。秀德,美德;无乃,相当于“莫非”、“难道不是……吗?”表示肯定的语气。
4、新韵庚韵
市廛交易恐难凭,早在春秋应运生。削木铸砣标杆定,贩盐卖铁贾商兴。
开陈法度皆微谨,摒弃私心只大公。现世附膻怜热客,熙熙攘攘困蜗争。
5.庚韵
铁脊悬星镇九瀛,人风赖此捍公平。毫厘有辨分高下,肝胆无私照晦明。
市井贾商兴贸易,法堂诤讼费权衡。可悲正道偏离久,何日能纾蛮触争?
6.青韵
年轻誉满桃花院,老病却讪心不灵。瞒昧依稀星瞎眼,谆诚蓦地鬼逃形。
砣堪筑坝沉壬癸,杆可填炉付丙丁。后起休随世风下,天平法码总归零。
7.青韵
禹鼎消沉星秤醒,独持规矩对苍冥。剖开混沌分轻重,立定枢机判渭泾。
市井风云操掌上,乾坤俯仰在仪型。莫疑毫末公平事,一寸偏差坠劫溟。
8.庚韵
陶朱亲手制权衡,世众何须妄口争?镂短镌长星座亮,戥钱称两算筹清。
义和双向非偏执,奸诈独裁终不平。谨守良知循正道,千秋万代颂廉名!
义和,指讲义气,彼此和睦。《左传·襄公九年》:“利,义之和也。”
9.庚韵
范子遗规镇玉衡,敢从毫末问苍生。星文永耀量天阔,冰魄长昭映日明。
市井千钧堪砥砺,公堂一念本澄泓。莫言器物形模简,能定人心四海平。
10.庚韵
高低大小秤皆名,职责总为称重轻。心欲无私秉公正,理当服众尚廉明。
横添马月猴年乱,直作蝇头蜗角争。安得人人如我傻,绝贤弃智毁权衡。
11.庚韵
高悬寰宇命其名,星斗为眸自不轻。玉魄宁随权贵曲,铁肩敢向鬼神明。
分毫察妄乾坤定,一念存私天地惊。何日人间销智巧,同归浑沌大公平。
12.新韵庚韵
财神授命两千龄,一到欺心便不灵。爬杆参辰枉十六,定盘基数懒归零。
少予遭罪伤福寿,多占贻灾损太平。可有身端砣稳日?守真循道莫侵争。
《秤之始祖考》
昔传范蠡制秤之说,蠡字少伯,自号陶朱公,春秋楚人也。因经商有道,遂成巨富,民间尊为财神,故秤有“财神授命”之说。
其制“星十六”者,盖老秤以十六两为斤,杆上镌十六星,每星示一两。其七星象北斗,六星象南斗,余三星则寓福、禄、寿。商贾称物,若亏一两则损“福”,缺二两则丧“禄”,短三两则“福”“禄”“寿”俱失。
至若“定盘星”者,乃提绳与福星间最大之星。悬砣于此,空盘提起,杆平如衡。此星被赋“公平、公正、公开”之义。足斤足两谓之“信用”,福禄寿三星示警谓之“信义”,古训流传遂成“信誉”。
按:此制融天象人伦于器用,合阴阳五行在权衡。星斗昭昭,岂惟度物?实为规心之具也。今观市廛所用,虽改制十进制,然老秤遗意犹在人心,盖因其中蕴藏千年商道精髓耳。
13.庚韵【孤雁出群】
陶朱遗制两千龄,星斗昭昭鉴浊清。银汉垂芒量福禄,冰壶悬胆步均平。
亏心刻削三光暗,守信斟量万物明。倘使乾坤存正道,不教人类起蜗争。
14.盐韵
货物先前靠手掂,模棱两可欠周严。权衡首创兴规则,商业初开广铁盐。
计算分明星朗朗,往来文雅礼谦谦。公平诚信般般好,一俟偏离便起奸。
起奸,谓招致奸邪之事产生。
15.盐韵
陶朱立则万邦瞻,银汉分辉辨巨纤。铁骨能担山海诺,冰心可证古今廉。
市廛有度规悬野,交易无欺镜映檐。莫道毫厘微末事,一丝偏曲兆民嫌。
16.庚韵
一身正气出公明,毫稳砣真秤杆平。星列整齐昭法度,世风淳美守权衡。
却忧黑鼠多而大,犹望黄河浊变清。盘剥层层堪已矣!铁肩道义赖君行。
17.庚韵
玄铁为砣玉为衡,不阿权势不阿情。星分斗极明纲纪,影落公堂鉴浊清。
奸贾舞钩欺弱质,墨官乱度破规程。祈将天眼悬廛市,儆戒侵渔弭妄争。
18.新韵姑韵
进出买卖细评估,俗阜物殷趋太和。谨守权衡防谤议,实行民主入通途。
短斤少两奸贪恶,损性败德福寿无。愿汝公平肩使命,心明眼亮赛真佛。
19.虞韵
权衡尺斗细商沽,市井繁荣向玉衢。谨守圭璋防谤诟,施行仁政启通途。
贪泉必损阴功厚,恶木难栖德性孤。但使公平传九域,慈心慧眼即真儒。
20.歌韵
或许十中存一美,洋洋洒洒费吟哦。货丰尽问权衡意,财旺广兴康乐歌。
孔孟箴规传后世,陶朱商贾启先河。公平合理明星朗,福禄寿全趋太和。
21.戥星、虞韵
戥星精准辨锱铢,掌上衡开万象殊。谨守分毫防弊窦,宏张信义立康衢。
贪夫身逐蝇头利,德者心怀沧海珠。若得公平传九域,市廛清籁启瑶瑜。
22.钧衡、虞鱼韵【进退格】
钧天律度庶民呼,衡鉴分明启道途。星斗垂芒参造化,山河置器验盈虚。
权悬日月双轮转,质判乾坤一握殊。欲问至公何处见,冰壶深处立琼琚。
23.法度、阳韵
天垂轨范铸鸿章,千载权衡正纪纲。邦立鼎彞趋大定,人持矩矱自端方。
肃贪斧钺愆无赦,护善金绳法有光。科律严明似山岳,激贪厉俗万年长。
《梁书·萧颖达传》:在於布衣,穷居介然之行,尚可以激贪厉俗,惇此薄夫。
24.法雨、先韵
金口宣流法雨悬,初濡尘刹润心田。高低树沐皆含秀,愚智根蒙尽解缠。
涤净无明风偃草,滋开觉蕊火生莲。普施不碍三千界,共向菩提道果圆。
《法雨》按:此诗得佛家三昧,以诗诠法,意境高远。
首联“金口宣流法雨悬,初濡尘刹润心田”,以“金口”尊称佛语,“法雨”喻佛法广被,“尘刹”即微尘数世界,七字间尽显佛法无边、普润群生之象。
颔联“高低树沐皆含秀,愚智根蒙尽解缠”,妙用《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之旨。树木高低喻众生根基有别,愚智皆蒙教化,暗合《法华经》“三草二木”之喻。
颈联“涤净无明风偃草,滋开觉蕊火生莲”尤见功力:“风偃草”化用《论语》“君子之德风”,转喻法雨润物无声;“火生莲”反用俗语“火里栽莲”,表烦恼即菩提之深意。
尾联“普施不碍三千界,共向菩提道果圆”,收束于华严境界。“三千界”出自《梵网经》,“菩提道果”融通大小二乘,终归圆融一乘。
此诗八句皆合先韵,中二联“树沐-根蒙”“风偃-火生”对仗精严。尤可贵者,通篇佛理充盈却无说教之气,以“含秀”“觉蕊”等诗家语传达禅机,可谓诗禅双臻。观其“初濡-普施”之递进,“尘刹-菩提”之升华,足见作者深明教相,非寻常文字禅可比。
25.准律
天心未许参差调,暂借人间尺墨量。雪岭剖冰裁素魄,云舟碾月转清商。
三生石溯星痕淡,九曲灯回剑影凉。始信东风怜旧诺,深宵扶醉补疏狂。
26.芳规、庚青韵【进退格】
嘉猷自古秉淳诚,百善同风四海清。史鉴千秋昭正道,人间万象仰仪型。
会盟欲遂安邦志,遗简长怀报国情。任尔沧桑时境易,芳规永恪耀丹青。
29.东韵【孤雁出群】
星锤悬世守中庸,铁骨棱棱自不同。三纽定盘明若炬,双钩垂象美如虹。
权移商肆量金粟,影落公堂证赤衷。欲借世绳参造化,毫厘勘破即苍穹。
按:首联:星锤悬世守中庸,铁骨棱棱自不同。秤锤高悬,恪守中正之道;铁骨铮铮,秉持刚直不阿的品格。
颔联:三纽定盘明若炬,双钩垂象美如虹。定盘星如火炬般光明正大,秤钩的线条如虹霓般刚直壮美。
颈联:权移商肆量金粟,影落公堂证赤衷。在市井衡量物质利益,在公堂鉴证人心忠奸。
尾联:欲借世绳参造化,毫厘勘破即苍穹。愿以这世间准绳探究天理,因为毫厘之间的精确,便是天地至理的体现。
30.侵韵
紫檀作骨玉为襟,阅尽尘凡百态深。市井称银知道义,朝堂悬鉴守规箴。
岂容星位因贪改,莫许准绳遭恶淫。天地钧衡存法度,总关民瘼系君心。
按:首联:紫檀作骨玉为襟,阅尽尘凡百态深。
以“紫檀”“玉”等珍贵材质比喻秤的坚贞与高洁,暗示执秤者应具备清廉正直的品格。“阅尽尘凡百态深”则赋予秤以超越器物的人格化特征,它见证世间百态,洞察人心冷暖,暗含对社会的深刻观察。
颔联:市井称银知道义,朝堂悬鉴守规箴。
此联点明秤在民间与朝堂的双重职能:“市井称银”关乎民生交易中的公平,“朝堂悬鉴”则象征法律与权力的制衡。诗人以“道义”“规箴”强调秤不仅是衡量轻重的工具,更是社会伦理与法度的化身。
颈联:岂容星位因贪改,莫许准绳遭恶淫。
“星位”指秤杆上的刻度,“准绳”代指标准。诗人以坚决的口吻批判贪腐与邪恶对公平的侵蚀,强调法度不可因私欲而歪曲,体现了对正义底线的坚守。
尾联:天地钧衡存法度,总关民瘼系君心。
将秤的象征意义升华至天地自然的法则(“钧衡”),指出公平正义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根本。“总关民瘼系君心”则寄托了统治者应以百姓疾苦为念的理想,凸显儒家的民本思想。
地秤(地磅)简介:
铸铁为骨,藏器于衡。身负九域之重,心度锱铢之微。货车辗钢轮而知重,微机显数字以昭诚。虽无台秤玲珑之态,能解巨舶山海之疑。司衡守正,不欺毫厘,实为现代物流之圭臬,公平交易之干城。
31.地磅、新韵庚韵
铁脊横陈平地中,万钧履境自从容。身承山海无偏倚,心度锱铢有准绳。
载重方知枢斗正,轮圆始见玉冰融。纵然形朴存真色,大道何须鼎鼐封。
32.地磅、新韵庚韵
地磅坦然居要冲,千轮碾过自从容。身承金铁无攲侧,心守毫厘辨重轻。
载物方知量测稳,经年愈显义涵明。不须飞翼凌霄去,默化潜移窥世情。
33.弹簧秤、阳韵
袖珍宝贝敛锋芒,暗隐玄机囊箧藏。触钮即知轻重准,入钩立辨伪真彰。
市廛可验鱼蔬实,妇孺都能奸宄防。莫觑星锤微末物,守诚何羡玉衡长。
34.砝码·器质篇、庚韵
铁铸铜熔定重轻,乾坤规矩自天成。星芒不逐浮云变,圭表长随皓月明。
秦权汉尺传承脉,禹鼎商彝共证诚。皆晓此君形质固,能教寰宇仰公平。
35.砝码·道义篇、青韵【孤雁入群】
人心须有定盘星,善恶权衡察杳冥。墨吏贪泉添则堕,清官素守减犹馨。
毫厘得失关兴废,咫尺方圆判渭泾。法码操持存正气,何愁世道不公平?
按:察杳冥,此三字在《淮南子·览冥训》“察幽冥之形”与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察疑之政”之间,构建起道德天平之隐形刻度,恰合现代法学“自由心证”之深意。较之直白说教,更得《文心雕龙·隐秀》“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之诗学妙境。
36.反码、真韵【孤雁出群】
阴阳爻变启玄门,正负昭然立奥津。首判乾坤临界处,位翻天地转头新。
壹零互化无穷境,虚实相生有漏因。莫道云程终是幻,硅基精髓自通神。
37.筹码、真韵
琼筵曾伴瓮头春,宴射投壶记夙因。犀骨镌纹高与下,云牙列阵伪和真。
岂知逐鹿移初性,竟作牧猪戕自身。莫道区区形制小,古今兴鉴在微尘。
38.戏码、尤韵
玉苑春深锁素秋。霓裳漫舞绕朱楼。断桥烟雨青蛇怨,古道风尘赤骥愁。
剑影锋寒惊阙宇,麟囊义重悯萍浮。群英宴散未央殿,绛幕轻垂观九洲。
1. 《锁麟囊》(程派名剧)
“玉苑春深锁素秋”暗合剧中春秋亭赠囊情节。“麟囊义重悯萍浮”直指薛湘灵仗义助人。
2. 《白蛇传》“断桥烟雨青蛇怨”浓缩断桥相会、水漫金山等经典场景。青蛇意象特指小青为白素贞抱不平的忠义。
3 《萧何月下追韩信》(麒派代表作)
“古道风尘赤骥愁”喻韩信怀才不遇。“剑影锋寒”暗指韩信的军事才能。
4. 《霸王别姬》“剑影锋寒惊阙宇”暗合项羽垓下舞剑。
5. 《群英会》(三国戏)
“群英宴散”直指蒋干盗书、周瑜设宴情节。“观九洲”暗合三国鼎立格局。
6. 《贵妃醉酒》“霓裳漫舞绕朱楼”化用杨贵妃“霓裳羽衣舞。”“未央殿”借汉宫喻唐宫。
39.心秤、真韵
冰壶玉鉴照虚真,立世常怀天地仁。经纬量材循矩矱,沧桑砺志见精神。
狂澜不折铮铮骨,迷雾难遮皎皎身。欲问公平何处是,千江明月映松筠。
40.编后、尤韵
雌黄三纸笔难休,翻覆权衡恐未周。星斗为文悬永夜,冰霜作鉴立寒秋。
金毛鼠黠千夫指,涸辙鱼枯万斛愁。月旦评中褒贬在,公平之戥世间留。
按:是集也,以权衡之器载千秋之道,取星锤象外之意,寓褒贬弦外之音。观其熔铸经史,会通古今:星斗悬文,既承轩辕遗制;冰霜作鉴,复振班马遗风。至若金毛鼠黠之讽,涸辙鱼枯之悲,皆植根民瘼,取义风骚。盖先生以稗官之笔运史迁之法,使铁檀星尺俱成春秋刀钺。斯编岂惟衡器志异,实乃世道箴铭。后之览者,当于十六星间见苍生血泪,在定盘星处悟天道盈亏。
草上飞按:蒙青筠居士惠赐笺注,仰止高评,然多有过誉之处,捧读愧赧;今付剞劂,伏惟诸君展卷时,但得一哂,即慰平生。
《秤·文集》跋
星锤影瘦,缥帙香沉。校字灯昏之际,抚卷喟然:夫衡器之微,竟载道若斯乎?溯自轩辕制器,神禹颁规,其间星芒耀古今,锤影证兴衰。今草上飞先生以云壑襟怀,运龙鸾笔力,乃使铁骨檀心,尽化霜编雪简。
观其斟字酌句,非惟辨累黍于毫芒,实乃悬冰镜于尘寰。郑和帆影,波斯驼铃,皆入权衡之典;陶朱遗规,包公铁面,俱成律吕之音。至若市廛星秤,庙堂玉衡,莫不贯穿着春秋笔法,浸透着星斗精魂。
余尝夜读至《心秤》篇,但见千江月涌,万壑松鸣。乃知先生非徒雕琢器物,实欲镕铸魂灵。昔张平子制仪窥天,今作者以文为衡,虽古今异器,其揆一也。
斯集既成,非特为衡器立传,实乃给公道招魂。观星斗文章,字字皆含正气;抚冰霜章句,行行自透寒芒。后世览者,当于青灯黄卷间,见星锤朗照;于市井朝堂处,觉法度长存。诚可谓:一卷在手,千载同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