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欣赏 > 感动中国人物 > 详细内容
感动中国十大历史人物集
发布时间:2025/10/11  阅读次数:4  字体大小: 【】 【】【


感动中国十大历史人物集

人物目录

1.秦始皇·一统山河

2.孔子·万世师表

3.李白·诗酒谪仙

4.杜甫·诗史春秋

5.屈原·楚辞离魂

6.岳飞·精忠报国

7.诸葛亮·鞠躬尽瘁

8.大禹·治水定鼎

9.苏秦·纵横捭阖

10.鲁迅·民族魂兮

. 秦始皇(嬴政)

简介: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废分封而立郡县,统文字而一法度。筑长城以御胡,修驰道以通天下。虽焚书坑儒,后世诟病,然其奠定华夏一统之基,功不可没。司马迁评曰:“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

颁奖词:六国烽烟凝于咸阳剑鞘,书同文车同轨缔造永恒版图。

您以烈焰般的铁腕熔铸山河,用青铜量器丈量天下人心。阿房宫的月光见证着您创立的帝制基因,长城蜿蜒的脊梁承载着华夏文明的首次觉醒。千古一帝的烙印,是历史长河中最磅礴的惊叹号。

1.《七律·秦始皇一统山河》元韵  

金戈东扫列邦吞,九域归秦属帝尊。紫塞北延烽燧绝,朱轮南指驿途奔。

度同衡准安天下,币制圜通利兆村。渭水灰寒留旧瓦,尚铭律令刻痕存。

2.《七律·秦始皇·一统山河》真韵

六国烽烟归一秦,金戈铁马碾胡尘。书同篆隶千秋业,轨并衡规万里春。

阿阁连云窥帝制,长城锁钥镇边垠。功过谁论焚坑事?犹见山河铸此身。

. 孔子(孔丘)

简介:至圣先师,周游列国,倡“仁”“礼”之道。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其学以“有教无类”为宗,门徒三千,贤者七十二。孟子赞曰:“孔子之谓集大成。”

颁奖词:杏坛春风化雨,六经烛照千年。

您驾着木车周游列国,在礼崩乐坏处播撒仁爱的种子。一部《论语》构筑起东方文明的精神原乡,有教无类的光辉至今温暖着寒门书卷。您的背影化作华夏文明的脊梁,让温良恭俭的品格在血脉中永恒流淌。

3.《七律·孔子万世师表》阳韵      

杏坛设教德风扬,泗水传薪道脉长。韦绝三编成六艺,辙环列国定纲常。

删诗正雅麟经焕,立极垂文礼乐昌。木铎千秋醒浊世,素王日月永流光。

4.《七律·孔子·万世师表》支韵      

周游列国鬓添丝,礼乐崩颓独力支。杏圃三千培杞梓,麟书一部立纲维。

未逢圣主怀瑜泣,遍洒仁风化雨施。阙下古槐凝翠色,长存道统润华滋。

. 李白(李太白)

简介:诗仙李白,少任侠,长漫游,诗才横溢,飘逸绝尘。其诗如“黄河之水天上来”,豪放不羁,后世称“谪仙人”。杜甫赞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颁奖词:蜀道青天是您的砚台,黄河之水是您的墨汁。

挥毫泼出半个盛唐的月光,醉眼望穿九万里云海沧溟。您把谪仙人的飘逸洒向人间,让金樽清酒化作永恒的诗篇。当绣口吐出半个盛唐,所有星辰都成了您诗行里的韵脚。

5.《七律·李白诗酒谪仙》阳韵      

龙吟剑气破苍茫,醉踏青云啸八荒。笔落银河诗泻瀑,墨崩岱岳字腾凰。

欲乘黄鹤游仙苑,来赋琼笺谒帝乡。千载风流今在否,徘徊明月涌清光。

6.《七律·李白诗酒谪仙》东韵

青锋出匣射苍穹,醉跨灵鲸访玉宫。气贯瑶霜诗化电,墨舒云篆字惊鸿。

谪仙振袂招山月,狂客题襟曳紫虹。万古清辉长不灭,大江犹卷雪涛东。

7.《七律·李白·诗酒谪仙》先韵           

蜀道崔嵬剑影连,星河倒泻砚池边。醉呼力士脱靴去,笑掷金龟换酒钱。

捉月骑鲸游碧落,裁云镂玉化琼篇。盛唐风骨今犹见,多是青莲绣口传。

8.《七律·李白金銮放还》冬韵          

金阙云颓玉陛封,敕书夜堕泣霜容。停杯冻彻黄流断,拔剑冰撕华岳峰!

欲渡澌崩舟啮骨,将登霰锁日沉烽。长飙怒坼沧溟裂,笔蘸星河墨泻胸。

. 杜甫(杜子美)

简介:诗圣杜甫,生逢乱世,诗作沉郁顿挫,记安史之乱,哀民生多艰。其“三吏”“三别”为史诗,后人誉“诗史”。韩愈评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颁奖词:茅屋秋风里矗立着巍峨诗圣,朱门酒肉中洞见万间广厦。

您用嶙峋瘦笔记录山河破碎的体温,在石壕村夜话里聆听民间疾苦的脉搏。三吏三别是时代的切片,沉郁顿挫的韵律里跳动着华夏最深沉的心跳。

9.《七律·杜甫诗史春秋》阳韵      

生涯落拓饱星霜,稷契襟怀寄韵长。冻雀同栖茅屋破,哀鸿遍野战尘黄。

墨濡血泪书青史,气挟江河入混茫。独立夔门斜照外,一尊遗像对沧浪。

10.《七律·杜甫·诗史春秋》灰韵      

西风破屋卷蒿莱,社稷心期志不摧。肉臭朱门凝铁笔,泪枯征戍化诗材。

孤舟系处江湖远,病眼观时天地哀。莫叹文章憎达命,千秋星斗自崔嵬。

云上散人按:少陵野老,蒿目时艰。破屋秋风,独抱稷契之志;朱门冻骨,力擎史笔之贞。泪化诗材,非止一身困厄;舟横江海,实哀万姓疮痍。末联振起千钧——星斗崔嵬者,非天穹列宿,乃其字字血泪熔铸之诗碑也!白傅赞“风雅比兴”,荆公称“光掩日月”,盖此孤忠峻节,亘古惟工部堪当。

. 屈原(屈平)

简介:楚之忠臣,遭谗放逐,作《离骚》《九章》,以香草美人喻君子之节。后投汨罗以殉国,后世以端午祭之。司马迁叹曰:“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颁奖词:汨罗江的波涛永远记得那个抱石问天的身影,《离骚》的韵律仍在叩击着民族的良心。

您以蕙纕揽茝对抗浑浊世道,用《天问》的哲思丈量天地。当龙舟划破千年烟波,粽叶清香里永远飘荡着不朽的楚辞精魂。

11.《七律·屈原楚辞离魂》阳韵      

兰旌桂棹溯沅湘,泽畔行吟鬓已苍。香草美人存雅志,忠肝义胆著辞章。

谗言蔽日君心惑,浊浪排空国士殇。岁岁龙舟竞雷鼓,犹闻天问彻玄黄。

12.《七律·屈原·楚辞离魂》侵韵  

蕙纕茝佩楚江浔,独醒何堪众醉深。天问九章空有泪,国殇一死本无心。

鱼龙夜守寒渊魄,兰芷春萦旧郢林。岁岁端阳蒲剑绿,分明仍作大招吟。

本无心:并非刻意殉名,实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之绝望使然。

. 岳飞(岳鹏举)

简介:南宋名将,抗金英雄,精忠报国,率岳家军屡破金兵。后为秦桧所害,冤死风波亭。其《满江红》慷慨激昂,千古传诵。《宋史》赞曰:“文武全器,仁智并施。”

颁奖词:三十功名化作云月,八千里路尽是忠魂。

您用沥泉枪挑破贺兰山缺,把"还我河山"的呐喊刻进民族记忆。风波亭的寒霜冻不住《满江红》的热血,岳母刺字的故事永远在神州大地上回响。

13.《七律·岳飞精忠报国》阳韵      

铁衣凝露向河阳,孤胆悬旌照八荒。箭雨横空星欲坠,战云压境日无光。

朱仙捷报惊宸极,古驿金牌断客肠。万木栖霞皆北拱,秋风犹带甲兵霜。

14.《七律·岳飞·精忠报国》阳韵  

金牌十二促还乡,铁马嘶风志未央。欲捣龙庭销虏穴,先铭青史鉴忠肠。

贺兰峰簇戈犹冷,武穆祠前柏已苍。千古满江红里泪,至今翻作海涛狂。

. 诸葛亮(孔明)

简介:蜀汉丞相,躬耕南阳,后佐刘备三分天下。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忠义昭然,后世尊为“智圣”。杜甫诗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颁奖词:隆中对的羽扇摇动三国风云,出师表的墨迹浸透老臣赤心。

您用八卦阵演绎东方智慧,在五丈原秋风里完成最后的托孤。鞠躬尽瘁不仅是誓言,更是穿越千年的精神契约,至今仍在武侯祠的古柏年轮中流转。

15.《七律·诸葛亮鞠躬尽瘁》阳韵      

草庐三顾起荆襄,羽扇从容靖八荒。鼎立势成韬略远,祁山师动计谋长。

七巡南服烽烟息,六出秦川汉祚昌。五丈原头星斗坠,犹遗兵简映寒霜。

16.《七律·诸葛亮·鞠躬尽瘁》尤韵

草庐晴雪映檐收,三顾深恩起潜虬。八阵图成惊魏甲,七擒计定服蛮酋。

前章恳恳陈兴策,后表惓惓寄远忧。锦里森森丞相柏,至今犹带汉宫秋。

. 大禹(姒文命)

简介:夏朝开国之君,治洪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疏导九河,定九州,铸九鼎,奠华夏疆域。《尚书》赞曰:“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颁奖词:十三年栉风沐雨,三过家门铸就丰碑。

您用耒耜劈开龙门山阙,让九河归道见证人定胜天的奇迹。从鲧的悲壮到禹的辉煌,治水精神化作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在每场灾难面前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力量。

17.《七律·大禹治水定鼎》阳韵

洪波肆虐九州殃,疏浚江河日夜忙。手秉耒犁开禹迹,心忧黎庶立纲常。

八年跋涉风兼雨,三过庭闱梓与桑。砥柱中流今尚在,犹存神斧刻痕长。

18.《七律·大禹·治水定鼎》庚韵  

神斤劈破浊流平,禹甸光开八极清。足裂山川疏渎毕,襟沾涕泪过门轻。

河图永镇金瓯固,耒耜初教畎亩耕。欲问当年刊迹处,龟书犹带水云腥。

云上散人按: “龟书”典出《尚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而“腥”字点出神龟出水时鳞甲带腥的原始场景。此三字以通感手法,将视觉(水云)、嗅觉(腥)与历史厚重感交融,较直白表述更见诗家三昧。

19.《七律·大禹·治水定鼎》庚韵

斧劈千峰浪始平,沧波驯处八荒清。疏河十载过闾寂,导壑三更带月行。

铜鼎烟消王命重,蓼莪风起野讴轻。滔澜谁记刊岩迹?唯有龟符纪圣名。

. 苏秦(季子)

简介:战国纵横家,佩六国相印,倡合纵抗秦。其“锥刺股”勤学故事激励后世。《史记》载:“苏秦之智,能说六国。”

颁奖词:六国相印碰撞出战国最强音,锥股夜读照亮了纵横家的天空。

您以三寸不烂之舌重构天下格局,让合纵连横的智慧成为乱世生存法则。当帛书从燕赵传到荆楚,一个布衣卿相的神话永远定格在历史的星空。

20.《七律·苏秦纵横捭阖》阳韵      

引锥刺股砺锋芒,负笈周游说列疆。合纵虽成诸国相,连横翻促独秦强。

腰金岂止私家富,舌剑终难天下昌。故垒秋风残碣冷,犹闻雄辩震华阳。

21.《七律·苏秦·纵横捭阖》进退格【鱼虞韵】  

六邦相印佩襟裾,舌底风雷卷战车。锥股夜深灯欲烬,诏辞星急马频驱。

连横已破函关险,合纵终成霸业虚。莫笑儒生无剑术,一言能抵万兵屠。

22.《七律·苏秦·纵横捭阖》鱼韵          

六国金章佩玉裾,舌翻江海势吞车。夜深锥股星沉砚,晓策衔枚月照书。

纵约终摧函谷险,横谋空负列邦墟。莫言儒客无锋刃,片语能移万乘舆。

《苏秦刺股》

苏秦者,洛阳布衣也。师鬼谷习纵横术,初说秦王,十上书而不用,金尽裘敝,归家见辱于亲属。乃发愤扃户,得《阴符》而精研之。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踵。期年术成,行合纵之策,佩六国相印。当其车骑过洛,亲属侧目不敢仰视。太史公曰:“使秦有刺股之勤,安得说而不行哉?”

23.《七律·苏秦·刺股》寒韵【孤雁入群】          

韦编夜绝五更寒,刺股研韬带血看。六国纵横藏豹变,一身谈笑化龙蟠。

昔年裘弊金销骨,此日门高玉作鞍。莫道炎凉惟世态,舌端星火可燎原。

《孙敬悬梁》

悬梁苦读之典,肇自孙敬。敬,汉时信都人,性好学,闭户诵书,恐寐废业,乃以绳系发,悬于屋梁。及倦睫交,绳牵其首,痛而复醒,遂得终夜不眠。此与苏秦刺股并称,后《太平御览》引《楚国先贤传》载其事。然考《汉书》无传,或出魏晋杂录。要之,悬梁、刺股二事,皆言勤学之极,虽法近自虐,其志可嘉,故千载传为劝学圭臬。

24.《七律·孙敬悬梁》侵韵          

信都寒士夜森森,绳绾青丝系屋阴。倦眼方瞑牵鬓痛,晓星未落伴灯吟。

三秋呕血书间字,十载磨锥壁上针。莫道此般皆自苦,汉家竹简本无心。

云上散人按:尾联,莫说这般苦行纯属自讨,汉代竹简(代指功名制度)本无情,却逼人献祭血肉。“自苦”直指悬梁本质是自我折磨。“无心” 点睛之笔:制度吞噬个体,寒士之血泪之冰冷之工具。

. 鲁迅(周树人)

简介:近代文豪,以笔为戈,批判国民劣根性。著《狂人日记》《阿Q正传》,唤醒民族精神。毛泽东评曰:“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颁奖词:以笔为矛刺破铁屋黑暗,《狂人日记》惊醒沉睡国民。

您在上海亭子间打磨出投枪匕首般的文字,在野草丛中寻找希望的火种。阿Q的精神胜利法至今仍在警示世人,而那棵两株枣树,依然在民族精神的原野上倔强生长。

25.《七律·鲁迅·民族魂兮》微韵  

匕首投枪破铁帏,彷徨呐喊醒沉微。霜凝冻笔星为炬,火种荒原藓作衣。

砭骨银针挑痼疾,沃心碧血绽春薇。两株枣树铮铮立,永夜时闻鸑鷟飞。

云上散人按:尾联以“枣树”(《秋夜》意象)喻精神之不灭。

“鸑鷟”(yuè zhuó)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形似凤凰。在文献记载中,它多被视为祥瑞之物,常与美好的寓意相关联。《国语·周语上》有“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的记载,意味着鸑鷟的出现象征着国家兴盛、太平。

26.《七律·鲁迅民族魂兮》进退格【寒删韵】      

悬壶志改道途艰,笔作投枪向夜寒。俯首甘为黎庶计,横眉冷对鬼门关。

墨凝铁血千钧重,字带霜锋万刃残。蓦地犹闻长啸起,文心如炬照尘寰。

云上散人按:弃医从文,血荐轩辕。笔化投枪,裂漆夜而呼曙;肩担铁闸,引兆民以赴新。横眉俯首,尽显圣者襟怀;墨铁霜锋,俱凝战士魂魄。末句“文心如炬”,非虚誉也——昔陈独秀谓其“匕首寒光”,毛泽东赞曰“文化新军”,然先生之骨气丹忱,实为暗夜星斗,永耀华夏灵台!

《秋夜》简介  

鲁迅于 1924 9 月作《秋夜》,此文为其散文诗集《野草》开篇之作。开篇“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以独特笔调,尽显孤寂。文中枣树刺向夜空,象征其对黑暗坚韧抗争;小粉红花瑟缩做梦,饱含对弱者同情;小青虫扑火,亦为其致以敬意。全文借景抒情,含蓄蕴藉,彰显其战斗精神与复杂心境。

27.《七律·读<野草秋夜>感赋》

两株虬干指寒穹,独立秋窗夜气中。铁干凝霜刺残月,孤灯照影写幽衷。

飞虫赴火明心志,弱蕊含愁怯野风。莫道先生惟冷峻,星芒暗涌破鸿蒙。

28.《七律·读<野草秋夜>感赋》

寒宵寂寂对空庭,两株枯槐立冷星。铁干斜支残月夜,粉花瑟缩晓风零。飞蛾扑火身甘烬,孤影擎霜志未瞑。笔底锋芒藏血泪,千秋野草见魂灵。

《狂人日记》简介  

《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篇白话小说,以荒诞笔触撕开封建礼教伪善面具。日记借 “狂人” 呓语,将 “吃人” 意象贯穿始终,直指封建家族制度与旧礼教本质。其文字似匕首投枪,惊醒世人,开现代文学批判之先河,意义深远。

29.《七律·读<狂人日记>有感》寒韵【孤雁出群】          

墨池初沸破愚顽,血字森森照夜寒。礼教噬心形似虎,纲常遗秽气如瘅。

千秋简册藏饕餮,一盏孤灯现肺肝。莫觑书生无寸铁,笔锋过处裂雕鞍。

30.《七律·读<狂人日记>有感》东韵      

虬枝并立指寒穹,独对秋窗夜幕中。铁骨披霜凌朔气,灯光摇影诉深衷。

飞蛾蹈火彰孤勇,弱萼噙香怯晚风。莫道先生惟冷峻,星芒暗涌破鸿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简介

鲁迅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录童年过往。其家后百草园,虽荒僻,却为幼时乐园,虫鸣草香,何首乌与覆盆子,皆为乐趣。又有美女蛇传说,夏夜乘凉,心生怯意。后入全城最严书塾三味书屋,师从方正博学之寿镜吾先生。于书屋,习字对课,亦有课间偷乐之趣。全文饱含对往昔童真之眷恋。

31.《七律·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韵【孤雁出群】          

童趣萦怀忆旧园,书声入梦到中年。草间蟋蟀鸣秋露,案上文章袅夕烟。

长信蛇仙惊夜读,忽闻戒尺醒晨眠。腊梅影里偷描处,犹带当时墨色鲜。

32.《七律·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寒韵          

墨香犹润稚时欢,野径斋窗两境看。蟋蟀低吟藏叶密,烛光摇曳映更阑。

蛇仙幻影惊初寐,师道威严正肃冠。忽忆疏梅斜照处,偷描绣像笑痕残。

《鲁迅作品中“祥林嫂”》简介

祥林嫂者,鲁镇佣妇也。初嫁丧夫,逃至鲁四老爷家为佣,勤勉寡言。后被婆家强卖深山,生子阿毛,未几夫殁子夭,复归鲁镇。众人厌其絮叨狼食子事,柳妈更以阴司分尸之说怖之。捐门槛赎罪而不能,终冻毙风雪除夕夜。鲁迅著此,以揭礼教噬人之酷,状麻木世态之悲。

33.《七律·读〈祝福〉》盐韵【孤雁入群】          

絮叨狼噬众人嫌,除夕尸横陋巷檐。两度丧夫天作恶,一朝失子命如签。

柳妈暗夜砧声碎,鲁镇新正烛影纤。千次跪求门槛破,此生罪孽可曾蠲?

《孔子学院》简介  

孔子学院者,华夏语教之弘敷也。肇基首尔【2004年】,布化五洲,凡百六十国,设庠序近五百所。中外合璧,以授华言;礼乐相融,而传六艺。自“汉办”始创,承“和为贵”之旨,开“声教讫于四海”之途。或教汉字于黉门,或展霓裳于异域,或联商贸之契,或通翰墨之缘。廿载耕耘,生徒逾千万;八方辐辏,文明汇一川。

34.《七律·孔子学院廿载赋》尤韵          

四海弦歌起远陬,杏坛新绿遍瀛洲。汉音渐染殊方耳,儒韵长萦异域楼。

六艺经纶垂绛帐,千年礼乐铸金瓯。孔门手植万株玉,月殿同攀桂子秋。

35.《七律·孔子学院廿载赋》先韵          

六艺乘桴觉路延,杏坛流荫接遥天。字窥殷契藏玄象,乐考周仪顾管弦。

译史能承三代鼎,敷文欲启八荒眠。播仁广种尼丘树,亘古清芬满大千。

云上散人按:颈联下联隐喻,唤醒全球文明对话之基因潜能。

《贤愚经》

《贤愚经》,南北朝时期(5世纪)河西沙门释昙学、威德等八位僧侣在于阗(今新疆和田)无遮大会时,各自笔录听闻之譬喻故事,后由高昌沙门慧朗整理编纂并定名。

定名意涵:“贤”谓通达佛理之圣贤,“愚”谓未闻正法之凡夫,经中通过对比彰显智慧与愚痴之因果。

《贤愚经》摘要 是经以因缘譬喻敷演佛旨,摄五蕴枢要如次:

智慧 般若为解脱舟筏。昔有商主临危析局,智破困厄,转贫为富,终契菩提。彰世智通圣慧,履尘劳即般若资粮。

因果 业镜昭然,报应如响。善者福履绥之,恶者灾戾随之。如农事播植,嘉禾稂莠各归其畴。

慈悲 大悲周遍蠢动。佛化忤逆如调达者,犹雨法乳。经载童子舍身饲虎,血肉尽而慈心弥固。

忍辱 安忍如地,载育万秽。有修行者遭詈辱,颜色无改,卒令暴者惭服。示嗔火焚功德林,忍铠固道基。

修行 戒定慧三学为阶。或禅观摄猿心,或持戒销夙业。譬陶轮成器,精进转凡胎。

综其大要:以俗谛故事启真谛法门,贤者鉴之,愚者省之。五义贯摄三乘,尘寰皆道场耳。

36.读《贤愚经》歌韵          

贝叶千章浣浊河,因缘洞彻即弥陀。宁辞饲虎销金骨,终见调魔敛赤酡。

业镜悬天昭日月,法舟横海度星波。愚山自有通霄路,不向樵柯问劫跎。

《跋》

余,草莽微躯也,芹曝廿余载。自壬午肇基,岁辑《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迄今廿三帙。其所录者,皆当代国士:或白衣执甲,逆行于疫疠之间;或黔首擎天,坚守于雪原之畔。凡及孝悌忠信、仁心毅魄,必焚沐而书,积简成丘。

今复溯千载,择青史十贤。嬴政之凿混沌,仲尼之立人极,青莲之抉云霓,工部之悯疮痍,灵均之怀芳草,鹏举之贯虹霓,卧龙之尽瘁,神禹之导洪,季子之纵横,豫才之醒世。每颂先哲,皆制七律二章,骈文为颂,更附史传精要,缀以散人管见。

然不才何知,敢测渊海?宫墙万仞,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每展卷如沐沂水春风,落墨时恍对程门积雪。效古贤以丹忱为楮,仰前修将血性作祭。身虽困于蓬牖,志长驰于杏坛。

嗟乎!墨池常涸,难量沧海之深;萤火虽微,敢映星汉之灿。惟愿此编如爝火传薪,使后世知华夏脉续,不在庙堂,而在凛凛风骨间。

37.《七律·编后其一》元韵

廿载芸编淬墨痕,青灯缃帙伴晨昏。拾薪欲续炎黄脉,秉笔长怀社稷恩。

十哲光昭星斗灿,千秋气贯岱宗尊。丹忱深浅融方寸,留与人间辨胆魂。

38.《七律·编后其二》真韵【孤雁格】

青简重光浸苦辛,敢持微力效传薪。江河不废文章在,星汉长悬肝胆真。

几处霜毫凝夜气,数茎华发老风尘。未妨樽酒温残血,羸马犹嘶向晓暾。

上一篇:再赋 第22届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集 下一篇:没有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