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抗战纪念27
“九一八”纪念专题(一)
不可忘记的记忆
北大营发出异响,
那是公元1931年。
国人懵懵懂懂中,
睁开了惺忪睡眼。
呀!
不是
迎宾的礼炮,
家里
怎会有狼豺。
宁静生活
瞬间远去;
炮声隆隆,
再无桃源。
九一八
九一八,
带来的
是不尽的屈辱,
更有血光之灾!
多少
漓漓鲜血,
喷溅母怀;
多少
铮铮铁骨,
青山草埋。
茫茫林海,
靖宇视死如归;
巍巍太行,
左权裹尸而还。
……
只为啊,
后生还有一片天,
民族还会有未来!
十四年的奋争
艰苦卓绝,
四万万的同胞
前赴后继,
3500万条生命
遗失特定时间。
终于
赶跑了魔鬼,
驱散了阴霾!
如今,
高贵的民族
再次昂首,
伟大的民族
告慰轩辕。
睡狮已醒,
无须徘徊。
民族复兴,
希望已燃。
屹立寰球,
勉哉吾侪!
铭记九一八
今日,“九一八”的警钟鸣响
撞碎平静日常,思绪被扯进往昔的硝烟
1931 年的这一天,夜色被炮火撕裂
白山黑水间,山河破碎,同胞悲泣
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
罪恶如黑色瘟疫蔓延
但不屈的灵魂从未低头
义勇军的热血、抗联的英勇
化作暗夜的火炬,先烈们用生命
捍卫着家国尊严
时光流转,历史的伤痛不能忘
我们在和平中铭记,于奋进中传承
警钟长鸣,警示吾辈:居安思危
吾国当强,让那屈辱,永不再来
警醒
——写在“九一八”》 (现代诗)
历史的伤口,从未真正愈合
硝烟散尽,獠牙却在暗处重生
秦淮河的月,卢沟桥的霜
都在无声地铭记,那彻骨的痛
警钟,长鸣于时代的耳畔
不是回响,是前锋的号角
和平的帷幔下,幽灵徘徊
我们需要睁大,清醒的双眼
忘却,意味着第二次沦丧
麻木,是滋养军国主义的温床
世界人民啊,请携手擎起
理智的炬火,与正义的盾牌
让真相的锋芒,刺破所有谎言
让文明的根系,深扎于良知土壤
警惕!为了孩子不再惊恐
为了星空,永远宁静而明亮
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
这一天,
永远载入历史。
落后就要挨打,
已成颠扑不破的真理。
那一夜,
乌云蔽月。
枪声在沈阳城里响起,
北大营遭倭寇偷袭。
九一八,
耻辱写在日历。
大好河山,
沦陷于侵略者的铁蹄。
当时的政府,
奉行不抵抗政策。
七尺男儿,
挺身而立。
抗日义勇军
白山黑水举义旗。
每一颗子弹
消灭一个仇敌。
杨靖宇战至一息,
赵一曼顶天立地。
九十四年过去,
悲愤心头犹记。
军国主义不死心,
时时猖狂不已。
经常参拜靖国神社,
阻挠台湾回归统一。
历史已不会重演,
解放军所向披靡。
任何势力也阻止不了,
中国已迈入新的世纪。
和平我们珍惜,
更要掌握正义。
九一八祭
1931年9月18日,
铁轨的断裂声刺穿夜空——
关东军的马蹄踏碎柳条湖的谎言,
沈阳城的火光,
是中华民族伤口上第一滴血。
十四年,
松花江畔的冻土埋着未冷的骨,
八百壮士的刺刀锈成历史的刻度。
我们跪读碑文,
不是为哭泣,
是为记住:
每一寸山河都刻着‘不甘’!
今天,
辽宁舰的甲板升起朝阳,
歼-20的航迹划破长空。
我们以钢铁铸剑,
以星辰为盾,
对世界宣告——
‘此耻必雪,此志必偿!’
少年啊,
我的后辈。
你手中的课本写着‘自强’,
你脚下的土地曾是战场。
若你听见历史的钟声,
请回答:
“吾辈当如松,
风雪愈狂,脊梁愈刚!”
九一八勿忘国耻
当刺耳的警报声划破沈阳城的黎明,
1931年9月18日这个烙进民族记忆的日子,
揭开了中华大地最黑暗的篇章。
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的阴谋,
化作吞噬东北三省的铁蹄,
一夜之间,山河破碎,日月无光。
日军在抚顺平顶山用机枪扫射三千妇孺,
在哈尔滨731部队用活人进行细菌实验,
这些用同胞鲜血写就的罪行,
至今仍在历史长河中发出刺耳的嘶吼。
从北大营的残垣到南京城的哭墙,
从黄河决口的浊浪到滇缅公路的血痕,
十四年间,大半个中国在战火中颤抖,
六千多万同胞在屠刀下呻吟。
那些被强征为慰安妇的少女、
被活体解剖的抗日志士、
被细菌战夺去生命的婴孩,
他们的冤魂至今仍在控诉: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当侵略者的铁蹄踏碎山河,
中华民族的脊梁却在血火中淬炼得愈发刚强。
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点燃第一簇复仇之火,
杨靖宇将军胃中仅存的草根树皮,
化作刺向敌人心脏的匕首;
台儿庄的城墙被炮火削去半截,
却挺起中国军人不退半步的铮铮铁骨。
太行山上的地道战、
冀中平原的地雷阵、
青纱帐里的游击兵,
四万万同胞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重庆防空洞里的读书声未绝,
西南联大的教授们用粉笔在硝烟中书写文明的火种;
驼峰航线的运输机坠入深谷,
年轻的飞行员用生命铺就抗战输血线。
从狼牙山五壮士纵身一跃的决绝,
到张自忠将军战死沙场的悲壮,
每个倒下的身躯都化作刺向黑暗的利剑。
当延安窑洞的油灯照亮《论持久战》的篇章,
当海外侨胞的汇款单飞越重洋,
当美国飞虎队的战机划破长空,
这些散落在历史尘埃中的微光,
终将凝聚成焚尽阴霾的烈焰。
1945年9月3日的延安,
沸腾的秧歌扭碎了十四年的阴霾。
当日本代表在密苏里舰上颤抖着签署投降书,
黄浦江畔的礼炮声震碎了所有殖民者的傲慢。
东北的关东军战俘营被彻底肃清,
南京审判庭的绞索套住了东条英机的脖颈,
那些曾用刺刀挑起婴儿的刽子手,
终于跪在受难同胞的纪念碑前忏悔。
卢沟桥的石狮子见证着国军受降仪式,
台湾岛的椰子树摇落了日本旗的残片,
连长江底的沉船都打捞起了被掠走的青铜器。
这场用三千五百万生命换来的胜利,
不仅让中国以五大战胜国身份走进联合国,
更在人类文明史上刻下警示:
任何践踏正义的暴行,
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如今站在世界之巅的中华民族,
依然能听见九一八警世钟的回响——
那是对和平的坚守,
更是对"落后就要挨打"的永恒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