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欣赏 > 骈赋欣赏 > 详细内容
骈赋欣赏41
发布时间:2025/9/9  阅读次数:7  字体大小: 【】 【】【


骈赋欣赏41

白露乡思赋

(以“露白月明,乡思愈深”为韵)

玉露初零,金风渐肃。泛清光于草际,疑昨夜之霜华;缀素影于枝头,似三秋之琼琚。其白也,如珠未圆,如雪将消。映晨光而烁彩,临虚壑而含娇。尔乃沾衣欲湿,入袖还飘。感节物之迁移,识天时之潜移矣。

至若暮色初合,素魄方升。出东山而泛银浦,转朱阁而散玉绳。其明也,千里同辉,九霄共澈。临羁旅之窗楹,照故园之松雪。似镜新磨,如圭无玷。悬虚堂而引思,入幽梦而含情。杜子美所以停杯,李太白因而揽袂者也。

观夫露白霜清,知节序之更迭;月明云净,觉宇宙之澄寂。露从今而益白,示玄律之将严;月虽处处皆明,偏故乡而尤晰。何则?心之所系,光景自殊;情之所钟,形神倍切。昔时之竹马苔阶,尽化瑶华;此夜之澄辉素液,皆成泪迹。

于是倚轩槛,望遥天。露濯尘襟而愈爽,月窥乡梦而难圆。闻雁唳而惊秋,方嗟客里;对蟾光而欲语,忽忆樽前。乃知露之白也,天公之明信;月之明也,游子之永叹。愿逐银辉而返旆,更酌白露以烹泉。庶使羁魂有托,素愿得全。

  

中元节赋

岁次流火,节届中元。金风拂野,露坠阶前。值此三秋初半,阴阳交会之期,人间具黍稷之馨,冥府启幽冥之户。古者制礼,缘乎追远;今之承俗,本于怀恩。

观夫斯日也,苍昊澄明,暮云凝紫。千家檐下,灯悬五色之丝;万陌途中,香爇九衢之烟。纸箔化蝶,载哀思而飏举;纸钱飞烬,随离念以盘旋。稚子执灯,沿巷陌而逡巡,谓照先灵归路;长者焚香,对庭除而默祷,期托寸心到泉。

念昔先人,曾执家之牛耳,曾掌灶之炊烟。或耕南亩,汗滴禾下土;或织宵衣,线牵鬓边霜。劬劳半生,为儿孙计长久;劬瘁一世,留家风贻后昆。今朝堂犹存,不见倚门之望;旧箧尚在,难寻授业之言。惟余青灯一盏,映壁上残痕;黄菊数丛,立阶前寂然。

至若旷野坟茔,衰草萋萋。碑石蚀于风雨,字迹渐模糊;松柏摇于晚照,影踪自凄迷。子孙匍匐,奠酒浆以告慰;兄弟唏嘘,焚楮币而欷歔。语未出口,泪已沾襟;情方动念,风亦含悲。盖生死相隔,虽万里而魂牵;幽明殊途,纵千载而心契。

夫节之有仪,非徒炫俗;祭之有诚,乃在存真。不必侈谈鬼神之验,不必强求祸福之应。但以一瓣心香,忆亲之德;以数行清泪,念亲之恩。则春露秋霜,皆成追思之媒介;晨钟暮鼓,俱为感怀之助缘。

暮色渐沉,灯影渐稀。余烟袅袅,散入星河;残烬点点,融于春泥。感逝者已矣,存者当惜。愿人间灯火,长暖骨肉之情;愿九泉安息,常佑家宅之宁。斯赋既成,聊寄寸意,尚飨。

  

师道赋

杏坛立雪,绛帐授业之勤;红烛焚芯,春蚕吐丝之贞。传道授业解惑,门生承露;栉风沐雨耕耘,桃李争春。秉烛而窥千载,启牖以纳星辰。汗洒青衿,染就书香满袖;情倾绛帐,化成甘露滋莘。

身作人梯,托举凌云之志;心燃蜡炬,照亮求知之路。三尺台前,演绎古今兴替;一支笔底,勾勒天地经纬。蚕丝虽尽,犹织九霄云锦;烛泪未干,已映万卷书扉。霜鬓不辞星月,丹心可鉴乾坤。师恩如山,永刻门生心腑;德泽似海,长润华夏苗根。

  

粉笔赋

三尺讲台,一方净土;惟寸心烛照,九域春耕。其形也,素骨纤纤,若霜雪之凝魄;其神也,清光熠熠,同日月之垂精。乃执笔为戈,破混沌之蒙昧;以尘灰化雨,滋桃李之芳荣。

观夫朝曦初染,伏案批经。看素指轻旋,银沙泻玉;听玄音暗度,古韵流莺。或纵横阡陌,演乾坤之至理;或点画河山,彰天地之清明。纵朱颜渐改,鬓雪频侵,犹守志如磐,诲人不倦;更焚身以火,照夜长明。

至若秋来硕果,节至芳辰。想绛帐高悬,犹传弦诵;思青衿济济,俱是师恩。愿灵台不灭,永续鸿庠之脉;期文脉长存,同襄盛世之春。

  

苏马荡赋

于鄂西利川之境,谋道古镇之内,有清凉胜境,曰苏马荡。其地广袤,纵横二十九平方千米,集药材、柏杨、光明、大庄诸村之灵秀,聚山川自然之神奇,虽非建制之镇,却以清凉之名,饮誉四方。

此地枕巫山之脉,襟武陵之云,倚都亭翠峦,拥千仞高岫。海拔一千五百余米,峰岭连绵,翠嶂罗列,若天设之屏障,隔绝炎暑之侵。每至盛夏,他处骄阳似火,铄石流金,而苏马荡清风徐来,爽气宜人,实乃天赐之清凉福地。

入其景,目之所及,皆为盛美。林深茂密,覆盖率超七十之数,碧树葱茏,如翠涛翻涌。其间负氧离子充盈,每吸一口,肺腑皆清,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 。穿谷之风,似灵动使者,携云缕悠悠,吹散蒸暑,送来丝丝凉意。朝起,薄雾笼罩长街,仿若轻纱漫舞,车轮轻碾,烟霞碎作万千银屑;暮临,凉月高悬,繁星点点,与长衢灯火交相辉映,如梦如幻。

苏马荡不仅自然景美,人文风情亦令人陶醉。每至暑夏,四方游客,纷至沓来。武汉、重庆、成都等地,年逾三四十万之众,其中老者居多,皆慕其清凉,寻此避暑佳处。他们或拄杖慢行,于林间探寻清幽;或健步赏景,在溪边聆听泉音;或凭栏闲聊,忆往昔岁月;或临街品美食,享人间烟火。

看那十里长衢,商铺鳞次栉比,特色小吃香气四溢,引得人垂涎欲滴;民宿错落有致,主人热忱好客,尽显宾至如归之感。蔬果满市,物美价廉;路灯林立,照亮夜色,安宁祥和。更有房车停靠路旁,车主于晓窗前静赏凉月,享受惬意时光;孩童嬉笑追逐,纯真之态,为小镇添一抹灵动生机。

遥想往昔,此地初为荒僻之所,鲜有人知。幸得政府高瞻远瞩,精心规划,大力开发。筑路搭桥,使交通畅达;建楼造馆,让居所安稳。如今,苏马荡已旧貌换新颜,成为集避暑、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胜地。它是炎炎夏日里的天然空调房,是人们心灵的栖息之所。

昔王勃作《滕王阁序》,滕王阁因此名扬千古;今我赋苏马荡,愿此地清凉之名,远播四方。虽无王勃之才,难成惊世奇篇,但我以满腔热忱,书苏马荡之美。愿此清凉之境,岁岁常新,福祉绵延,永为世人向往之人间乐土。客有歌曰:“苏马荡,清风扬,避暑胜地美名彰。青山绿水常相伴,逍遥岁月韵悠长。”

  

中元节赋

兰月中旬,值地官诞辰。道兴普渡,祈亡魂赦身;佛传盂兰,引饿鬼离沦;阎罗启关,令幽魂畅巡。故而民间,行超度之盛举,冀消灾而纳福,望涤秽以除瘟,倾诉千秋之憧憬,展露兆民之善纯。

放河灯于碧流,熠熠之光,若亡魂之接引;抢孤物于峻丘,熙熙之众,乃福泽之竞求。街衢香绕,灵幡飘飘;寺观钟叩,经呗悠悠。焚纸锭于荒丘,香烟袅袅,似相思之遥邮;供鲜洁于案头,神情肃穆,如敬意之长留。

届斯节也,生者怀忧,亡者安休。敬祖之诚心,可耀星斗;感恩之深情,能撼寰球。太上有好生之德,应倡和平,戒杀戮,制妄争,止贪谋。人类源古流,从祖溯由。今人勿断历史,数典忘祖,恣肆妄求。祖宗之德,当铭记心头;先辈之功,应传承千秋。

夫儒家之论,虽未专名此节,然重祭祀之典,敬祖尊贤,序家族之常缘。齐聚一堂,依辈分而敬奠,述祖功宗德,教晚辈以效贤,承家族之美传,拓万代之福泉。

释家言此,名曰盂兰盆筵。设宏大法会,诵经超迁。拯倒悬之苦厄,解冻饿之熬煎;怀慈悲之理念,积功德之无边;助众生之脱渊,净心灵之洗湔。道家称之,地官掌赦罪之权。行斋醮之仪典,祀大帝之尊颜,祈赦亡魂之罪愆,顺天道之自然。

观夫此节,合儒释道之精玄,成独特之宏篇。溯其旨意,乃华夏传统之重笺,映古人于生死、伦理、道德、自然之敬虔。促诸教之交流,增百族之和颜,乐万方之团圆。

至于今时,科技日新,捷报频传,愈须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持续发展,仍具关键。令吾辈不忘祖先,铭史承贤,养感恩善念。虽世务纷繁,亦当驻足思研,增人际之情感,促社会之向前。

过中国节,向小康奔;走富强路,祭先烈魂;享现代生活,住精神家园。俾世人,开来继往,谦虚谨慎;饮水思源,毋忘本根。善念秉,信仰存,协力同心,共筑福门。传承千古风,中元铭记圣贤训;守护一心善,人类感怀天地恩。

《鬼节说 “鬼”》

夫天地人者,号为三才。人处其间,动静行止,皆循其规。古人尝云:三才天地人,思通造化推。 然人鬼相对,阴阳互依,其理幽微,难以详窥。

鬼之存世,形姿纷披,品类纷遝。有水鬼潜于川湄,山魈隐于林樾,魅魉匿于曲穴。李长吉诗云,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黦。鬼泣荆榛,其声悲咽;鬼嚎山林,其音惊怛;鬼现幽谷,其影飘忽;鬼窜市井,其臭龌龊;鬼藏社稷,其心诡谲;鬼操幕后,其计阴黠。

人间亦有诸多鬼剧。于罗生门内,为利奔突,几近疯魔,诚如鬼迷心窝;处左道旁侧,施歪道邪策,惑乱魂魄,恰似鬼蜮作恶。至于鬼门关侧,有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馁魄。其间或纸醉金迷,梦死醉生;或炮火纷飞,人如芥末;或无衣无食,饿殍累摞。

一旦堕入鬼窟,则阎罗肃穆,阿旁严酷。十八层地狱,层层皆受折磨。有烈火焚身之炼狱,有寒冰刺骨之囚屋,有拔舌剖腹之酷罚,有磨碾锯解之惨虐。

鬼之貌相,或狞恶恐赫,或阴翳诡谲。或入冥府遭鞫诘,笞挞熬煎,忏其罪孽;或游人间为祸患,惹是生非,扰人心魄。东坡言,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瑟。 蒲松龄亦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获;无心为恶,虽恶不责。

有吝啬之鬼,锱铢必夺,毫厘不舍;有冒失之鬼,行止冒拙,方寸皆错。更有那牛鬼蛇神,穷凶极恶,人神共唾。王粲叹曰,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川壑。此皆离乱之嗟,足见世态之恶,鬼行之浊。

亦有鬼计诡谲者,阴谋层叠,纷至沓接;有鬼头鼠脑者,心怀叵测,磨刀霍霍;有阴险狡诈者,笑里藏刀,暗箭偷射;有狡黠多端者,巧言令舌,诛心之贼。正如老杜所云,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咽。 又似商隐吟道,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孽。

鬼之异能者,或修炼成精怪,然心术倾侧,终难得善果;或冀望成仙神,法力莫测,然此中寥寥,几不可得。所谓成仙成神,皆系于心德,诸般绘声绘色,多属臆测,无稽之说,鬼话聒聒。

然立此鬼节,乃警世之则,劝善之略。鬼节之设,意在醒觉,使其心犹惊怍,行能拘遏。

儒家重亲祖,抱感恩之德,怀敬畏之恪。以孝悌为则,崇礼守德,使后人铭记先祖之遗泽,不敢妄为邪僻。

释家言善业,解倒悬之厄,劝人慈悲为乐。积善消孽,以免堕入恶道遭折。

道家崇自然,论阴阳之和,主张顺应天作。阳调阴合,不为恶念所迫,不为恶行所惑。

三家之说,虽各有侧落,然皆旨在导人向善,远离鬼魅之恶,守本心,循天德。

值此鬼节,言鬼之事,非为崇鬼闹蛮,实乃警世醒顽。当秉行道义,积善修贤,洁身守安,知行相连,明心见宽,勿为恶端,谨防堕为鬼魅之渊,受那无涯之苦酸。

生前富贵草头残,身后风流陌上寒。阳明曾言,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不做亏心事,何惧鬼敲门。人生之路崎且艰,志存高远勇登攀,心正何惧鬼来缠。岁月长河波连澜,德厚方能鬼不沾,行端岂怕鬼窥探。但愿士众,日三检点;不懈于内,弗怠于念。

  

乙巳九三阅兵赋

夫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以追往,戎以卫今。乙巳之秋,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载也,国行九三阅兵盛典:缅先烈之骨,悼同胞之魂,展甲兵之威,聚华夏之心,申和平之愿。

是日也,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天安门前,九衢贯日,万众摩肩。呼号与鸽哨相和,红旗共云帆齐举,声浪叠巘,直上青霄。

余观夫广场上下,旌旗猎猎,多绣“八一”星辉,风过处,如东海潮来,万浪齐奔;战甲粼粼,尽披迷彩霜纹,列阵时,似燕山叠嶂,千峰欲立;雄师赳赳,俱怀精忠肝胆,正步间,如长城横亘,寸土难侵。科技铸甲,新器列阵:隐形战机穿云似箭,洲际导弹卧野如龙,东风--41无远弗届,无人机群结阵若星——皆昔年‘小米加步枪’之蜕变也。

昔者卢沟晓月,曾照弹痕斑驳;金陵寒水,犹咽三十万魂。四万万人,无分老幼,或执锄为戟,或负薪作甲,长缨勒颈而不松,断刃卷锋而未弃。太行深处,地道连星斗,土枪射天狼;青纱帐里,健儿化草木,孤胆破敌营。

嗟乎!干戈非所以耀威,止戈方为武德之至。故8万羽和平鸽振翅,衔云而上,似欲将先烈之愿,播向九天;8万只彩球浮空,映日而升,恍若同胞之笑,暖遍山河。此鹰扬盛典,非为睥睨寰宇——是告慰泉下:尔血之化碧,已换九州春;是警示来兹:居安当思危,忘战必丧邦。

当是时也,广场之呼与青史之叹相应,甲胄之光与日月之光同辉。壮哉我中华!八秩风雨,山河愈固;伟哉我雄师!寸心护民,寰宇同安!

  

文房四宝赞

文房四物,华夏奇珍。笔如劲箭,墨若玄云。纸似霜华之素,砚犹玉质之纯。

毫端蕴秀,墨韵含神。挥毫可绘山川秀,落墨能书岁月新。纸展平而承妙笔,砚温润以聚灵津。

笔走龙蛇,墨流雅韵。宣毫舞动风云起,徽墨研开气象存。纸纳千秋之史,砚藏万古之魂。

笔传心意,墨染乾坤。佳作凭毫锋而显,华章赖墨彩以尊。纸载文明之重,砚凝技艺之痕。

笔精墨妙,纸贵砚珍。笔绘人间之盛景,墨书世上之奇文。纸铺锦绣之卷,砚聚贤才之群。

笔开新境,墨启灵根。纸留雅士之韵,砚伴骚人之心。四宝交融成妙趣,千年焕彩耀乾坤

笔韵悠长,墨香氤氲。纸存往昔之故事,砚守今朝之清芬。共助文华传万代,同辉艺苑醉诸君。

  

抗战胜利赋

岁在乙巳,时维金秋,值抗战胜利八十载。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万众云集于天安门广场,共襄盛典,齐缅英烈。礼炮鸣而震九霄,似唤英魂归故宇;红旗展而迎旭日,如昭盛世启新程。国歌奏处,气贯长虹;甲胄列时,威扬八荒。铁阵铿锵,踏碎往昔之屈辱;银鹰呼啸,划破苍穹之寥廓。东风亮剑,雷霆万钧护国威;巨浪潜渊,龙吟碧浪卫苍洋。睹此壮景,热泪盈眶,遂援笔作赋,以纪其盛,以慰先烈,以励来者。

回溯烽烟旧岁,倭夷无道,犯我边壤。卢沟晓月,惨被兵燹;金陵古都,横遭屠亡。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苍生涂炭,饿殍满乡。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以天下为怀,力挽狂澜,首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抗战而斥降,团结而拒裂,进步而抵退,与诸爱国党派,携手同骧,凝众志以成钢。杨靖宇林海餐雪,孤胆撑东北半壁;赵一曼铁窗沥血,遗书照巾帼肝肠;狼牙山五壮士,用生命诠释忠诚;八女投江临危不屈,怀抱信仰赴激流;谢晋元孤守四行,八百壮士铸城防;戴安澜远征缅北,铁血师旅护滇疆。冀中地道,藏神兵于九地;胶东布衣,寄壮志于一针。海内外赤子,或投笔从戎,马革裹尸亦无悔;或毁家纾难,倾囊相助不辞贫。崇山峻岭间,游击健儿出奇制胜;平原旷野上,英雄儿女浴血冲锋。十四载抗战,终驱虎豹;千万众同心,复我河山。洗百年之耻辱,振民族之精神,此功此德,彪炳青史,万古流芳。

观夫今日之中华,雄姿英发,气象万千。党中央运筹帷幄,率万民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创人间奇迹,开现代华章。神舟探宇,叩天门而问苍穹;蛟龙潜渊,探龙宫而索奥秘。天眼窥星,穷宇宙之浩渺;墨子传书,开量子之先河。高铁驰奔,贯南北而通东西;长桥飞架,越天堑而成通途。经济腾飞,跃居世界前列;创新勃发,引领时代潮流。绿水流淌,青山叠翠,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脱贫功成,乡村焕彩,民生福祉蒸蒸日上。“一带一路”,连四海之友谊;“双碳”宏图,利千秋之福祉。东方巨龙,正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华夏文明,将光耀于人类发展途长。

念先辈之勋劳,如泰山之巍峨,似江河之奔腾。忠骨凝为金石,铸民族之脊梁;热血注满江河,育家国之精神。战旗浸透赤诚,映日月之光辉;英魂守护山河,佑华夏之安宁。吾辈承此伟业,当怀凌云之志,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或耕读于乡野,播撒希望之种;或奔走于市井,传递奋进之音;或执剑于边疆,守护家国之安;或握笔于书斋,书写时代新篇。皆当以身为炬,焚膏继晷,为民族复兴而奋斗,为家国兴盛而拼搏。纵前路有惊涛骇浪,吾辈必破浪前行;纵征途有峻岭险峰,吾辈必登攀不止。骨如玄铁,可抵千磨万击;气贯长虹,能破一切阻碍。胸藏九州风云,肩担千秋使命,必使民族复兴之梦圆,必令华夏荣光之世现彰。

嗟夫!八十年风雨兼程,八十年砥砺奋进。往昔之苦难,已化为前行之动力;昔日之辉煌,更激励未来之征程。铭记历史,非为沉湎于伤痛,乃为警惕于未然;缅怀先烈,非为徒增其悲戚,乃为传承其精神。愿吾辈自强,不负先烈之牺牲;愿吾国恒昌,永沐和平之阳光。

  

乙巳九三阅兵赋

夫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以追往,戎以卫今。乙巳之秋,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载也,国行九三阅兵盛典:缅先烈之骨,悼同胞之魂,展甲兵之威,聚华夏之心,申和平之愿。

是日也,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天安门前,九衢贯日,万众摩肩。呼号与鸽哨相和,红旗共云帆齐举,声浪叠巘,直上青霄。

余观夫广场上下,旌旗猎猎,多绣“八一”星辉,风过处,如东海潮来,万浪齐奔;战甲粼粼,尽披迷彩霜纹,列阵时,似燕山叠嶂,千峰欲立;雄师赳赳,俱怀精忠肝胆,正步间,如长城横亘,寸土难侵。科技铸甲,新器列阵:隐形战机穿云似箭,洲际导弹卧野如龙,东风--41无远弗届,无人机群结阵若星——皆昔年‘小米加步枪’之蜕变也。

昔者卢沟晓月,曾照弹痕斑驳;金陵寒水,犹咽三十万魂。四万万人,无分老幼,或执锄为戟,或负薪作甲,长缨勒颈而不松,断刃卷锋而未弃。太行深处,地道连星斗,土枪射天狼;青纱帐里,健儿化草木,孤胆破敌营。

嗟乎!干戈非所以耀威,止戈方为武德之至。故8万羽和平鸽振翅,衔云而上,似欲将先烈之愿,播向九天;8万只彩球浮空,映日而升,恍若同胞之笑,暖遍山河。此鹰扬盛典,非为睥睨寰宇——是告慰泉下:尔血之化碧,已换九州春;是警示来兹:居安当思危,忘战必丧邦。

当是时也,广场之呼与青史之叹相应,甲胄之光与日月之光同辉。壮哉我中华!八秩风雨,山河愈固;伟哉我雄师!寸心护民,寰宇同安!

  

九三阅兵赋 [文言散文]

乙巳孟秋,天朗气清。紫阙巍然,长街恢弘。万方瞩目,友邦临庭。礼炮八十,声震鸿蒙;三军肃立,气宇轩英。八秩风云,此景尽凝;九三盛典,辉耀苍穹。

统帅威仪,校阅精兵。巨手挥扬,激荡风云之势;目光如电,洞观寰宇之衡。“正义必胜”响彻九霄云外,“和平发展”驰传万里疆城。将士誓言,金石可镂;兆民呼应,江海共鸣。

仰观天际,护旗战鹰:三旗猎猎,凌空飘萦。镰锤党旗,引领复兴伟业;五星红旗,焕彰九域清平;八一军旗,铸就钢铁长城。编队严整,气势如虹;昭示国威军威,颂扬抗战光荣。方阵如林,步履铿铿;老将壮卒,薪火传承。抗战英旅,雄风犹在;铁血新师,锐不可争。征旄百战,皆铭浴血岁月;长旌血染,俱载不朽丰功。

铁流滚滚,战车隆隆。陆战雄师,戎装鲜明;海防劲旅,装备良精;银鹰振翼,啸傲云层;防空反导,利矢穿霆;信息无人,科技先登;后勤保障,调度有凭;预警指挥,运筹帷幄;歼击轰炸,叱咤边庭;运输重器,首现锋凌;东风速递,剑扫八纮;战略威慑,举世震惊。

十四彩练,教机绘形——首绘柳条湖月,警醒国殇之耻痛;终绘受降舰影,铭记胜利之荣膺。时空作卷,山河为证:十四度春秋,终见云开天澄。

花海翻浪,民众欢腾。耆老凝眸,忆往昔之烽火;少年振臂,展来日之鹏程。抗战勋章,映日生辉熠熠;国际宾朋,摄录盛况纷呈。此情不渝,似山河永固;此心可鉴,共国祚长青。

观彼倭奴,鬼社阴萦;右翼未泯,厥词汹汹。域外黑手,屡挑纷争。南海波涛,暗礁潜形;阿三吠影,澳舰巡行;北美鹰视,频弄刀兵;东海浊浪,台海谲风。忘战必危,好战必倾;止戈为武,秣马厉兵。三军淬锷,九鼎待铭:犯中华者,虽远必惩!

仪程圆满,大典礼成。八万白鸽,振羽飞腾——展和平愿景,祈国运昌荣。八秩春秋,风雨兼程;九三盛典,告慰先灵。三军将士,承先烈之遗志;万里山河,固金瓯之永宁。历史于此交汇,未来自此光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屹立东方,傲视寰瀛!

  

夏夜星空赋

(海畔农村场院)

夜色阑珊,天幕如绡,繁星点点,银河倒悬,似银龙腾跃于苍穹之上。夏夜之夜,天地间静谧而生动,令人心旷神怡。“碧空如洗,繁星点点”——此句正描绘出广茅蓝空低垂,天河清晰,星河璀璨的壮阔景色。晚风轻拂,带来海浪的潮声,伴随着虫鸣的合唱,交织成一曲悦耳动听的夏夜交响。

场之中,竹铺铺就,凉席泛凉,蒲扇轻摇,“树影摇曳,水光潋滟”,古人云:“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古木苍苍,枝叶婆娑,映照着一片宁静安详。邻居们或在屋檐下聊天,或在院中把盏,亦或摇着蒲扇以避暑热,笑语盈盈中,添得这夏夜几分温馨。

耳畔忽闻悠扬笛声,似“云想衣裳花想容”,笛声悠悠扬扬,穿越夜色,把那第一缕霞光也拉到梦乡。虫鸣如细细琴音,蚊帐轻摇,似“桑丘之歌”,奏出夏夜的舞曲。它们合奏的交响乐,似天籁之音,令人沉醉忘返。那虫儿在树间飞舞,仿佛为天地奏曲;那蟋蟀的歌声,似夜的低吟,轻声述说着这一片宁静。

广茅的蓝空,低垂如幔幕,繁星密布,点点光辉像天上的宝石,晶莹剔透。“星河一片合,斗转星移”,银河清晰仿佛一条银色的巨龙横卧夜空,星辉倒映在海面上,海水泛着微光。时而,一颗流星划破夜空,带来一线祝福,令人心头一震。或许,这流星是古人“天上银河星皇,地上牛郎织女”的邂逅,牵动着无尽的诗情画意。

此时,迷寵已入梦乡,梦中见那牛郎、织女悄然相会。牛郎挑着两个幼儿,笑容温和,双眼流露出深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牛郎携幼子,会见天边的织女。她,身披云霞,微笑着迎来,二人抱团,渡过千山万水,仿佛“隔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情深似海,令人动容。在那画面中,四人相依,温情脉脉,是“天上人间会见时”。

此情此景,令人想起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夏夜如此静美,又如此生动,如诗如画。那海边农村的场院,如同一幅恬淡的水墨画,点点繁星、闪烁于夜空,映照出乡土的温存与平和。若用诗句描绘:“绿空如洗,繁星点点;海潮声声,虫鸣入耳。”这是属于乡村夜的瑰丽画卷。

夜色渐深,星河渐暗,却仍能闻到海的气息和花的香气。“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这夏夜,星空与海浪交织,天人合一,令人心醉神迷。是夜,天穹如画,海风如歌,虫鸣似韵流转,恍若天地间的一场盛宴。

古人云:“静夜思”,而此刻,正是思绪漫游之时。沉醉于星空,沉醉于海边的宁静,沉醉那乡村的温馨。天地之大,万物皆有情,天地间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一份深厚的情谊与期盼。

这夏夜的星空、海边、农村场院,凝聚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鸣,是世间最真实也是最诗意的生活写照。仰望星海,心如止水;俯听海浪,情在其中。良辰美景,无非“此情可待成追忆。

  

故乡之棉田赋

春回大地,万物萌发,吾忆故乡之棉田也,犹如新绿铺陈,似翠涛滚滚。春日之晨,微风拂面,万树皆绿,苗头新生,嫩绿如丝,宛如“春江潮水连海平”,一片盎然生机。田野间细细密密,碎金未变,香气袅袅,似“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一片繁盛。百鸟争鸣,莺歌燕语,绿叶中生机勃发,犹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春意荡漾。

夏至时节,烈日炎炎,天高云淡,一场台风突至,云遮日月,天色昏暗。棉田之上,风狂雨骤,稻苗逆风摇曳,似“暴风骤雨如注,天地一色皆悲壮”。雨点如注,一片白色海洋。风卷云腾,卷起尘埃,田野间泥水飞溅,浓郁的绿转为一片银白,似“白雨跳珠绿暗红”,洗净尘寰。风雨中的棉花,倍觉坚韧,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百折不挠,屹立不倒。雷声远去,雨歇天晴,留下一场洗礼后的清新与坚强。

秋天来到,万物丰收,天地一派金黄。乡间的棉田,已由青转白,似雪漫漫,无边无际。白色的棉花,绽放出纯净的笑颜,宛如“白云悠悠归故里”,洁净无比。夕阳洒落,余晖映照,棉絮浮动,似“人面桃花相映红”。农人们忙于采摘,汗水浸润衣衫,却笑声连连,此刻如“霜叶红于二月花”。那一片白色,似天上的云霞,纯粹而温暖,彰显着收获的喜悦。

故乡之棉田,春夏秋三季的更迭,彰显自然之韵,人生之志。百年历程,犹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息的奋斗,织出乡愁的篇章。

古人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春意盎然;“暴风骤雨如注,天地一色皆悲壮。”夏之激烈;“白云悠悠归故里。”秋之纯净。天地季节更?姹浠茫缛松逼鸪甭洌ㄓ屑崛筒话危侥苡捶崾罩辍?/span>

伤春悲秋,天地依旧。私以为:故乡之棉田,犹人之志,根深蒂固,经风雨,见彩虹。愿吾乡之棉田,如诗如画,永不凋零。

  

中国高铁赋

驰骋华夏,腾飞万里

天地宽广,江山如画。华夏大地,万里江河,青山绿水间,铁龙腾跃,织就一幅壮丽的图卷。高铁之于我中华,犹如龙腾九天,势不可挡,彰显国之雄姿,彰显我民族之坚韧与创新。

自古华夏,交通繁华,丝绸之路,驼铃悠悠,连接东西南北。今则高铁如龙脉贯通,贯穿南北,连通东西,铺就一条条时空之路。百年梦,今成真,飞驰于天际,穿越山川湖海,风云变幻中,彰显科技之力量。

高铁建设,成就斐然。三十余载,砥砺前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国高铁网,世界之最,长达三万余公里,纵横全国,宛若钢铁长龙,蜿蜒穿越大地。京沪高速,连接繁华都市,带动沿线经济腾飞;京广、沪昆、哈大高铁,串联南北东西,铺就一张便捷的网,惠及亿万民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铁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它彰显了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凝聚了无数工程师的智慧与汗水。无数次攻坚克难,突破技术封锁,掌握核心技术,铸就世界领先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无数次夜以继日的奋战,换来了今日的辉煌。

化雨。沿线城市,因高铁而繁荣,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高速铁路如同腾空的巨龙,驱动着经济的巨轮,推动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旅游业兴旺,商品流通便捷,创新创业活跃,形成了“高铁经济”新格局。

云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日我中华高铁,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奇迹。它不仅改善了人民出行,更彰显了国家的实力与担当。站在高速列车上,望着窗外山河变迁,心中激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高铁之路,是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壮丽篇章。

“登高望远,海阔天空。”未来,我国高铁将继续创新突破,向更高速度、更高质量、更智能化迈进。构建更加便捷、绿色、智能的交通网络,助力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高铁不仅连接城市,更连接梦想,连接未来。

此赋,叙我中华高铁之伟业,彰我民族之坚韧不拔。愿我中华,乘风破浪,再创辉煌,驰骋于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高铁如古诗所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携手奋进,共赴光明未来。

  

上一篇:骈赋欣赏40 下一篇:骈赋欣赏42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