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抗战纪念19
九三颂组诗
一,现代诗即兴 -九三真理
让全世界看到,
让全世界知道,
真理啊,大安门前齐整的,
强大的,稠密的,茁壮的,
不可抗拒的九三真理啊,
明确无误的庄严在宣告:
我是真理——我们是真理,
这是我们的忠告。
如果你拥护真理
她还给你温暖的拥抱
从此你有了
夜行星,寒日火,雪地袄。
如果你要挑战真理,
不管你在何处,
她将携着火,带着风,负着雷 ,
在你的天灵盖上 ,
向你作最后一次宣告。
二,五律·乾坤三颂
之一
江山开画卷,天地显神通。造化弓似月,流年箭若风。
星霜铭昆玉,河汉跃蟠龙。盛世挥毫处,长歌荡九重。
之二
乾坤清气满,万象始更新。云岫浮寰宇,风涛动海滨。
擎天凭赤帜,铸鼎重苍旻。欲问兴衰事,长歌励后人。
之三
乾坤凝正气,浩荡展鸿蒙。山岳擎霄立,江河贯地通。
星霜淬肝胆,日月淬英雄。擘画千秋业,长风唱大同。
三,七律双章-九三阅兵纪
序:乙巳重光日,京师阅兵,有车一九四五号,载忠魂巡阅诸军。观之肃然,泣下沾襟,遂纪之以诗。
之一,重光祭
一九四五一车忠,双目波盈痛及衷。笃笃重光救恨魄,团团九域奉先崇。
汉唐应许开新域,带路营为启大同。奋发百年千岁烈,江河昆玉万春隆。
之二,有怀(折腰体)
八十星霜洗劫尘,长安街阔阅兵新。车标一九四五潸,魂佑山河万载春。
银鹰啸破昔时雾,铁甲凛然沉睡鳞。丝路遥连星月路,重光永照后来人。
九三阅兵(四首)
(一)
盛世中华迎九三,碧血丹心好儿男。金戈铁马战日寇,雄关漫道燃燎原。
英烈九泉魂长在,伟大精神震宇寰。不忘初心铭历史,民族复兴创纪元。
(二)
三军威武气恢宏,钢铁洪流动宇穹。正步豪情展壮志,旌旗漫卷舞东风。
大国重器迎检阅,匿影战轰破碧空。二战赢来八秩岁,纳粹心惊警世钟。
(三)
英姿飒爽意贞坚,盛况凌云震九天。铁甲生辉昭日月,雄师傲立卫山川。
千重浩气乾坤动,万丈豪情寰宇传。固我金汤昌国运,丹心永驻靖狼烟。
(四)
烽火硝烟忆往秋,今朝盛典耀金瓯。铁流滚滚惊天地,方阵巍巍慑貔貅
战鹰呼啸凌云志,礼炮轰鸣震宇眸。且看雄师威四海,和平永护写风流。
九三阅兵颂
京城九月旌旗舞,天安门前军容肃。礼炮八十震长空,白鸽八万升云路。
今朝重器揭天幕,东风卷地镇妖氛。北斗悬辰指迷障,巨浪腾霄慑鬼门。
三军方阵如山岳,铿锵正步踏地裂。耄耋老兵泪沾襟,勋章映日骨如铁。
昔时烽火燃华夏,血沃中原草木榛。卢沟月冷枪声彻,石狮泣血夜沉沉。
金陵卅万冤魂泣,焦土苍生恸星辰。百团破阵惊贼胆,大刀雪刃裂昆仑。
昆仑巍巍擎天起,黄河滔滔育英杰。复兴路上多艰险,暗流汹涌亦向前。
不忘初心记使命,民心所向即昊天。昔年小米加步枪,今朝重器守疆藩。
阅兵非为耀锋镝,止戈为武是本源。八十载后回眸望,朝阳正照华夏巅。
愿以实力护苍生,敢教四海歌永年。
观乙巳九三大阅兵有怀
今秋盛典耀尧土,十里街衢动万眸。炮震苍穹乡野颂,旗飘大地国民讴。
银鹰曳彩驰光疾,铁甲流金列阵稠。将士踏雷山岳撼,战车擎电鬼魑忧。
刃辉旭日寒芒冽,魄聚罡风壮气猷。金水桥铭勋业册,长安街聚睿宏谋。
鸽飞雪浪瑶空舞,球化霓幢紫塞流。宾席欣然夸不止,时人莞尔摄难休。
经年烽火心头忆,禹甸疮痍血未收。晓月卢沟刀裂石,危旌华夏士抛头。
雄关大捷敌锋折,野塞奇功我胆优。帐隐青纱谋远识,坑连地道运良筹。
百团雷动破倭堡,万姓心趋固玉瓯。魂铸太行碑屹屹,气涵江汉水悠悠。
唯由炉火淬钢骨,终见剑光赢峻流。盛世腾蛟忧凤阙,强军砺剑卫金瓯。
东风列阵慑妖魅,母舰劈波平海虬。芯片攻坚通绝域,云帆通谊旺神州。
雄图不恃兵戈力,崛起须凭德政柔。碧海砺锋巡远海,银台布网瞰全球。
丰功百世达云汉,正气千秋贯斗牛。赤县欢歌充九域,初心璀璨绝无俦。
抗战胜利80周年感怀40首
一,回眸抗战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1946年,国民政府确定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中国政务院以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2014年,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七中全会通过,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家亡国破血痕深,浴火河山天地喑。
含泪回眸铭八秩,千秋永记警钟沉。
二,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在沈阳制造的侵华事件。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端,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点。
柳条湖畔炮声隆,惊破安宁撕裂穹。
铁轨横飞狞笑处,东方二战火熊熊。
三,九·一九宣言
九一八事变次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宣言,全称《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揭露日本侵略行径,号召民众抵抗。
四起狼烟国运危,军人龟缩实堪悲。
奋身喑处无旁贷,抗日宣言擎大麾。
四,一·二八事变
又称第一次淞沪抗战。“九·一八”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图谋侵占东部沿海富庶区域,于1932年1月28日,蓄意发动的侵略事件。5月5日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沪上烽烟骤起时,孤军浴血护城池。
单枪怎敌东洋寇,一寸山河一寸悲。
五,“国策”纵敌
1931年7月13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致安内攘外书》提出“攘外必先安内”。1932年5月《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蒋将其确定为基本国策。
东北沦亡南又延,人民愤懑丧良田。
可怜当政无抵抗,攘外搁停安内先。
六,长城抗战
1933年3月至5月,中国军队在长城沿线多地抗击侵华日军。主要包括喜峰口战役、古北口战役、冷口战役、义院口战役和罗文峪战役等。最终长城失守,平津危急,1933年5月31日与日签订《塘沽停战协定》。
烽烟锁钥起苍黄,血肉凝城拒虎狼。
莫道雄关终失守,残垣犹记骨如钢。
七,喜峰口战役
1933年3月9日至4月13日,第29军宋哲元部在长城隘口喜峰口与日军的一次战役。九一八以来,日军受到的最顽强抵抗。其大刀队一战成名。作曲家麦新为29军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唱遍全国。
长城御寇亮寒锋,古塞枯墙血浴红。
二十九军挥霹雳。高歌一曲唱英雄。
八,东北抗联
东北抗日联军于1936年2月成立,在东北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以不足3万兵力对抗70万日伪军,14年间作战数万次,消灭日军17万余人,为全国抗战胜利奠定重要基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称东北人民自卫军。
林海雪原燃怒火,冰枪冷刃动雷霆。
抗联坚韧如归死,千古英名照汗青。
九,八女投江
1938年10月20日,黑龙江乌斯浑河边,八名抗联女兵,被日伪军困河边。面对逼降誓死不屈,高呼口号,高唱《国际歌》集体沉江。
涛寒声远震苍穹,八女英魂意志同。
凛凛身躯沉碧水,丹心长照满江风。
十,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发动的兵谏。是中国抗日战争重要转折点。
兵谏枪声破夜寒,心焚国若散沙滩。
忧民岂虑生和死,但见军旗拜将坛。
十一,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在北平卢沟桥发动侵华战争。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起点。
卢沟晓月起腥风,永定河波染血红。
踏碎平和铁蹄至,全民义愤九州同。
十二,淞沪会战
又称第二次淞沪抗战。1937年8月至11月,日本为了实施“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对上海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军队予以英勇还击。是整个中日战争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以中国军队战略撤退、上海沦陷告终。
沪上烽烟锁碧天,孤军浴血卫河山。
丹心未改旌旗烈,青史长留壮士篇。
十三,怀吴克仁将军
吴克仁(1894—1937),字静山,满族,吉林宁安(今属黑龙江)人。九一八事变时任东北军炮兵团长。以中将军长率军参加淞沪会战。11月9日,在指挥部队后撤时中弹殉国。1987年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鏖兵沪上将星沉,壮士黎民泪透襟。
忍咽当年东北血,忠魂长护水山忱。
十四,太原会战
1937年9月至11月,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进攻山西太原地区的大规模战役。由平型关战斗、忻口战役、娘子关防御战、太原保卫战等组成。以省府失陷,迁克难坡终。
三晋狼烟锁雁门,腥风古郡地天浑。
龙城失陷伺光复,紧握残旗向敌抡。
十五,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大同灵丘平型关对日军进行的一次伏击战。是八路军出师以来第一个大胜仗。
野心装备两称狂,恐日之情暗震惶。
笑看王牌尸遍地,平型关上战旗扬。
十六,忻口会战
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中国军队为保卫太原在忻口与日军进行的一场战役。是抗战初期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战斗最激烈的战役,正面阵地战和敌后游击战相结合,创国共军队在战役上相互配合的范例。
雁门烽火映雄关,剑指沙场誓不还。
黄土同抛兄弟血,残阳犹照旧河山。
十七,娘子关防御战
1937年10月,中国军队依托娘子关天险,阻击会攻太原的日军。以10万兵力阻击日军20余天,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雄关扼险抗倭凶,弹雨横飞血染峰。
寸土皆拼魂不折,杀声震处战烟浓。
十八,夜袭阳明堡
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第769团突袭日军在代县阳明堡的机场。歼敌100余人,击毁飞机24架。有力配合了忻口战役。
夜袭衔枚掩土壕,枪鸣火起断屠刀。
一朝撕破天罗网,捷报声传士气高。
十九,南京保卫战
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首都南京抵抗日本侵略军进攻的战役。日军于1937年11月12日占领上海后,即乘胜西进。12月13日占领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余万中国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被害。
血沃京畿甲胄残,城倾犹抱战旗寒。
万千忠骨埋霜雪,未阻凶残过石磐。
二十,雨花台战役
在南京保卫战中,第88师第262、264旅在雨花台战役中与日军白刃战,旅长朱赤、高致嵩殉国。12月11日,朱赤与日军主力发生激烈战斗。朱赤同全体官兵壮烈殉国。高致嵩多次亲率“奋勇队”与日军展开肉搏。12日,在指挥作战时中弹牺牲。二将军1983年、1986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雨花喋血刃光寒,两旅拼争街巷残。
旅长身先军魄勇,长存浩气地天端。
二十一,南京大屠杀
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所犯屠杀、奸淫、纵火、劫掠等暴行的统称。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主要发生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六周内。
血没金陵恨未销,阴魂卅万魄难凋。
国殇在鼎铭心记,莫让长刀再染妖。
二十二,徐州会战
1938年1月至5月,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对日本侵略军展开的大规模防御战役。
津浦烽烟锁轨长,要冲枢纽运输纲。
拼将血肉拦狂寇,将士同心浩气扬。
二十三,血战台儿庄
1938年3月16日至4月15日,中国军队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对日军的战役,取得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侵略者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决心。
台儿庄侧运筹谋,血肉飞粘古寺楼。
且看丢盔狼狈窜,民心鼓舞与同仇。
二十四,冀鲁边区游击战
台儿庄战役开始后,冀鲁边区部队破坏津浦线北段,并攻克庆云、乐陵等县城,直接支援了在台儿庄苦战的友军。
津浦沿途阻敌援,云陵克复寇城掀。
边区劲旅牵情势,遥助友军攻垒垣。
二十五,武汉会战
又称武汉保卫战。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为保卫武汉抗击日军进攻的防御战役,是抗战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虽以武汉失守而终,但重创日军。标志着抗战转入相持阶段。
龟蛇锁钥炮声隆,江汉千帆怒发冲。
寸土争来皆是血,丹心终照九州红。
二十六,黄广战役
武汉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1938年7月至8月,为抵御日军沿长江北岸向武汉推进,中国军队在长江两岸展开的大规模防御作战。8月26日以广济县城失守宣告结束。
黄广烽烟接大荒,狼兵血战气方刚。
孤城死守威风凛,一寸城池一寸殇。
二十七,万家岭大捷
又称德安大捷。1938年9月21日-10月9日,是武汉会战中的一次重大胜利,抗战时期唯一全歼日本整师团的战役。
赣北峰峦战骨堆,重围尽破凯歌回。
铁军血溅山河壮,一捷终教敌胆摧。
二十八,南侨机工
1939年,为保障国际援华物资的陆路运输,由陈嘉庚发起,动员了3200余名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参与,有司机、技工、工程师等。 被誉为“不沉的补给线”。1939-1942年间,南侨机工共运输物资55万件,80%为枪支弹药。有1000多名牺牲。
烽烟万里赴滇缅,轮下山河血火煎。
赤子丹心凝国脉,千秋碧血映晴川。
二十九,长沙会战
1939-1944年。薛岳指挥的“天炉战法”,三次挫败日军进攻,第三次会战歼敌5.6万人。
三战潭州熔宝剑,尸山血海护城关。
湘涛咽尽忠魂泪,犹带金戈铁马还。
三十,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 至 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千军怒破囚笼网,万炮齐轰寇垒慌。
浴血山河燃浩气,威名从此震遐方。
三十一,上高会战
又称上高大捷。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中国军队在江西上高地区对日军的一次战役,中国抗战史上取得的又一伟大胜利。
赣西烽火锁危城,寸土相持血刃横。
漠野强追歼贼寇,残阳斜照战旗明。
三十二,常德会战
又称湘北战役,是湘鄂大会战的一部分。1943年11月至12月,第74军57师(称虎贲部队)8000余官兵死守孤城,最后仅83人突围。为抗战史上以少战多经典战例,被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战役”。2014年,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弥天毒气卷烽烟,浴血高墙守愈坚。
骨垒孤城神勇在,英魂长绕武陵巅。
三十三,缅北滇西战役
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队和中国远征军在美国、英国军队协同下,在缅甸北部和我国云南西部,对日军缅甸方面军的进攻战役。
远征出击扫狼烟,鼓角声传敌垒前。
携手盟军收失地,旌旗重插怒江边。
三十四,湘西会战
又称雪峰山会战。1945年4月9日至6月7日。日军8万余人向湖南西部芷江机场进发,企图摧毁中美空军的前沿阵地。中国军队予以有力阻击,取得全胜。
雪峰山下鼓鼙扬,血沃长空铁翼刚。
战罢方知痴梦破,丧家之犬末疯狂。
三十五,降书签字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墨落降书海舰红,残旗不卷泣秋风。
昭昭一纸摧迷梦,不敢抬头对碧空。
三十六,九三阅兵
2025年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国在北京天安门、长安街举行纪念大会和阅兵活动。
其一
铁血征程八秩春,京城空陆甲机新。
一声号响惊天地,犹是当年浴血人。
其二
散尽硝烟春复秋,雄鹰铁甲护神州。
战旗猎猎迎风展,犹带当年血与仇。
其三
八秩光阴沉碧清,长安列阵战旗明。
同盟血火曾同赴,止战携诚倡共赢。
其四
烽烟远去史长存,铁甲犹闻震耳昏。
反法西斯功不朽,和平久愿耀乾坤。
其五
阅兵场上忆鏖兵,血火熔成强国情。
新况更须迎挑战,红旗勇敢向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