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欣赏 > 抗战纪念 > 详细内容
抗战纪念8
发布时间:2025/9/2  阅读次数:0  字体大小: 【】 【】【


抗战纪念8

抗日英雄谱 七律10

一.雨来【出自小说《小英雄雨来》】

雨来是晋察冀边区芦花村的 12 岁男孩。他水性好且热爱读书。一次,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雨来将其藏进地洞。面对日寇逼问,他坚决不说。在敌人要开枪时,雨来趁其不备跳入水中,凭借出色水性成功脱险,其机智勇敢令人赞叹。

雨来 小说《小英雄雨来》庚韵      

芦花村畔水波清,摆尾如鱼鬼魅惊。地洞藏人轻闭户,书章犹传识文声。

刺刀逼处头昂起,雪浪腾时影遁行。莫道少年无胆气,苇丛幽静隐神兵。

还原小说情节——掩护交通员、水中脱险、夜校读书。

二.海娃(电影《鸡毛信》)

   海娃是抗战题材电影《鸡毛信》中的少年英雄。作为龙门村的儿童团长,他负责给八路军送鸡毛信。途中遭遇日军,他将信藏在羊尾巴下,与敌人斗智斗勇。即便被抓后遭受盘问,仍凭借机智周旋,最终趁乱逃脱,成功把信送到目的地,为战斗胜利立下功劳,展现了少年的勇敢与担当。

海娃(电影《鸡毛信》)阳韵

机智浑如掷老羊,鸡毛信匿尾茸藏。倭兵查卡巧言对,稚子过关牧笛扬。

夜遁深沟星引路,晨攀峭壁露沾裳。三声哨响烽烟起,笑看龙门歼寇忙。

掷老羊,赶老羊,双关,除谓赶羊上山外,亦谓赌 博。紧扣“羊尾藏信”“假意引路”“哨声歼敌”三大情节,尾联呼应龙门村胜利。

三.潘冬子(电影《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生活在苏区被敌人围困的年代。父亲参加红军离开后,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为掩护群众牺牲后,他化悲痛为力量,在米店智斗恶霸胡汉三,巧妙为红军送盐、送情报。他怀揣红星徽章,坚定跟着党走,从懵懂少年成长为勇敢的革命小战士。

潘冬子(电影《闪闪的红星》)萧韵

竹牌小小唱歌谣,父去长征母入霄。盐和冬泉滋袄暖,星辉暗夜照途遥。

米坊担袋残灯烬,柴斧开榛恶霸消。红帜烙于胸臂上,平郊映岭焰犹娇。

融合“棉袄运盐”“米店斗争”“手刃胡汉三”场景,双关“映山红”象征革命传承。

四.王二小(电影《少年英雄王二小》)

晋察冀牧竖王小二(约13岁),倭寇扫荡,逼索义师所在。小二佯为导,披蓑执竿,徐引豺虎入险壑。寇酋察有异,以白刃胁其项,小二昂首笑指深谷:“八路伏焉!” 声落处,万弹裂空。倭阵溃乱间,数铳贯童躯。碧血溅处,春山寂寂——魂化星火,永耀幽燕。乡人泣曰:“此童未冠,已铸太行骨!”

王二小(电影《少年英雄王二小》)尤韵          

牛铃摇碎太行秋,寇刃临喉自引酋。石径逶迤藏箭阵,崖头伫立送归鸥。

忽闻壑谷杀声起,忍看英魂浩气浮。岁岁荞花皆怒放,少年热血沃田畴。

以“牛铃”起兴,“送归鸥”喻乡亲脱险,末句“荞麦花”呼应史实葬地(河北涞源)。

五.张嘎(电影《小兵张嘎》)

龆年张嘎(约13岁),目寇戮祖母于冀野,焚庐殒亲。遂衔血誓投八路。虽稚气未脱,智勇已彰:怀木铳伏伪卒,易得真枪;潜危城探敌情,若狸蹑影。后协拔戍楼,缚奸逆,虽偶逞少年莽勇,然赤忱贯日。三载砺锋,鲁莽尽化锋镝。及红旗卷地,嘎子抚枪忆旧:当年泣血童,今作斩倭刃——足证炎黄血气,不在年齿,而在肝胆!

张嘎(电影《小兵张嘎》)庚韵

白洋淀畔苇风腥,奶殒仇燃赤子睛。木匣虚张惊伪胆,真枪巧夺震倭营。

烟囱智越为传讯,碉堡灰飞作笑鸣。岂是顽童偏闯祸,荷花深处有雄兵!

浓缩“木头枪缴械”“烟囱脱险”“端炮楼”名场面,“荷花”暗喻冀中水乡。

六.小说《烈火金钢》简介  

壬午(1942)浴血篇,倭酋集重兵“五一大扫荡”。八路军骁排史更新血战创重,与大部失散。然折骨犹立,联飞探肖风、铁骑丁尚武,并冀中地火营,化整为零,神战九地之下:夜燔寇屯,昼截粮道,瞬遁青纱帐如鬼魅。三载砺锋,终俟主力雷霆至。合围歼丑类于滹沱,焦土绽金英。当是时也,断刃映月,残旗卷霞,尽书炎黄脊梁——真金岂畏火?百炼乃成钢!

小说《烈火金钢》庚韵

火炼精钢骨尤硬,孤身浴血战桥横。刀剜奴狗肝肠臭,拳捣倭儿鬼魅惊。

羊尾藏书飞智勇,虎闱夺药走奇兵。滹沱浪涌烽烟处,尽是人间金石声!

七.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简介  

癸未年(1943),游击政委杨晓冬潜行入古城,联地下侠姝金环、银环姊妹,谋策反伪团长关敬陶,为攻城内应。计行未半,金环护关氏而殒身;杨母陷缧绁,竟坠楼明志,激子守节。俄而晓冬亦被捕,然破枷脱困,复说关敬陶。当是时也,关氏幡然易帜,率义军反戈。晓冬挟雷霆之势,尽剿城隍魍魉,焚敌巢,释冤囚。终引劲旅出危城,啸聚山林,若野火燎原,春雷破晓。

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庚韵          

癸未隆冬潜入境,晓冬衔命结同盟。金环护将身先殒,慈母投楼志更明。

说动关团归正道,智歼特务葬猫坑。红旗已浸忠魂血,野火春风斗古城。

.电影《地道战》简介

戊寅(1938)以降,倭骑蹂躏冀中,麦浪翻作血海。高庄传宝鸣钟警众,聚民智于九地:凿灶孔为射堞,穿驴枥作潜扉,转井甃成烽橹。更有牛厩翻板噬伪卒,炕洞雷火焚铁甲。当是时也,耆老秉烛图壁,素水勾画如龙脉纵横——自藏身之窟蜕为地下长城,千陌暗通,兆民同气。及至青纱帐起,短笛声咽,寇酋陷汪洋而丧胆。传宝举燧烽,万里沃野终见嘉禾弥望,新绿平疮。

电影《地道战》先韵          

地道相通户户连,古钟裂月警狼烟。驴槽藏弩封喉早,井底鸣锣破阵先。

歪嘴狗遭倭鬼逼,担心蹄被铁瓜缠。高家传宝擎烽火,不屈精神代代传。

.电影《平原游击队》

《平原游击队》简介

癸未烽炽(1943),李向阳雷骑裂幕,护李庄廪粟,制松井豺师。初布疑旌惑目,燔戍楼调虎;复爆火器盈厢,烟瘴蔽晷。然寇酋狡黠,驱氓出隧——耆老勤爷血荐中野,童兵宝子弹未鸣而殇。向阳三突危城:诛汉奸杨老宗于垣下,焚敌廪烛霄汉;终设虚谍诱松井入彀。及晓钟惊围,寇酋蜷缩杨宅,引刀欲戕,忽稚魂化镝,贯其膺而毙。自此雷骑双枪,永耀冀野。

电影《平原游击队》冬韵【孤雁入群】

双枪裂夜战云浓,调虎焚巢烈焰冲。血沃荒丘爷共殒,刀寒地穴寇犹凶。

三番狼窟诛奸逆,一弹深仇贯虏胸。霹雳忽惊残月落,罪魁毙命晓光中。

十.电影《铁道游击队》简介

鲁南铁轨震鼙鼓,壮士鹞翻飞车,赤钳断寇脉。更见寒衣若雪,纷落饥黎。微山湖苇深处,油渍透楮(《铁道队报》),茧手执笔皆锋镝。匕首钉簿血洗洋行,汽笛裂空智护黔首——千里轨索竟成绞缳。终局:寇列坠渊,烈焰吞梁。壮士临焰歌琵琶,其声铮铮若钢钉淬火,永锲倭冢。

电影《铁道游击队》先韵

扒车扳轨大名传,切断交通动脉连。结果洋行翦邪恶,开瓢叛逆肃凶奸。

布雷阵在长桥上,埋鬼子于深罪渊。弹起琵琶迎旭日,五星旗展换新天。

上一篇:抗战纪念7 下一篇:抗战纪念9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