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欣赏 > 银龄抒怀 > 详细内容
银龄抒怀21
发布时间:2025/8/22  阅读次数:7  字体大小: 【】 【】【


银龄抒怀21

老年乐文集(诗赋)

老年乐浅论

吾老矣,幸甚哉!或有少者早夭,或有壮者骤逝,或有暮年未及而辞,或有仕者囚半世而悔者。乘人生之末班舆,享上苍所予之遐龄,历寒暑春秋,幸蒙天怜,吾感恩涕零矣。

吾老矣,而觉自由。不求迁擢之荣,不图职称之显,弃奢望之念,消欲求之思。别职场之纷扰,卸繁务之劳形,诸事自决,时由己控,往来无忌,洒脱随性。

吾老矣,而感快乐。无少年成长之烦扰,无青年求学之艰难,无成年工作之重压,无人事纷纭之劳心。可登高山以观日出,可临海岸以赏波涛,可访名山以游大川,且行且摄,可舞可歌,会友聚餐以续旧情,轻松愉悦;能倚轩窗而品茶香,能凭栏榭而听风语,能卧林泉而享静谧,亦思亦悟,能诗能赋,挥毫泼墨以抒逸怀,逍遥至极。

吾老矣,而得彻悟。再无少年之懵懂,再无青年之气盛,历世间诸般事,察人间诸般情,是非曲直心内明,不复盲从与迷信。往事如烟随风散,沧桑变换心不惊,气定神闲观世相,心静如水不起澜。

吾老矣,而心坦然。人生乃自然之程,生自然,老自然,病自然,死亦自然。自然之程顺自然,心无悲凉自安然。

吾虽老,然今乃此生最年少之时。执今时,活当下,身健,心悦,质优,精彩,优雅渐老,至不期之日,归乎大道,融于自然。

地震、台风、冰冻、洪水…… 地球之颤,令汝明悟,生活宜简,思谁则约,喜则买,困则睡,欲游则往。不必活于他人之目、口,其甚累矣!

世间实无来日方长,唯将记忆、牵念存于心间。

以下《三十二宜》乃吾毕生之感悟;老者倘遵此三十二宜者,践行三十载,吾等皆可得道成仙,何须问道于盲,汲汲于觅丹寻药,徒耗身心。宜相转告,宜相共勉,苦口婆心,谨此切切:

1.眠宜蚤。2.动宜缓。3.餐宜减。4.食宜杂。5.优蛋白宜多。6.维微元素宜补。7.晚餐宜蚤。8.食宜热。9.水宜多饮。10.盐宜少用。11.宜稍忙。12.动宜增。13.脚下宜慎。14.童心宜存。15.心宜宽。16.浪漫宜有。17.名利宜淡。18.知足宜乐。19.年龄宜忘。20.闲事宜少管。21.有空宜多玩。22.凡事宜看开。23.友宜多交。24.微笑宜多。25.爱好宜广。26.妆扮宜美。27.旅游宜行。28.宜潇洒。29.麻将宜玩。30.老酒宜抿。31.行善宜常。32.读书宜勤。

老者之康健快乐,乃 “一点” “一点”,持此三十余,再活三十载。汇点滴而成百川,积跬步而至千里……

赠吾之老亲友、老战友、老同学、老部……还有下:

老年乐三字歌 110

吾已老,幸甚哉。少夭殁,壮早逝。暮年者,未临辞。

仕囚悔,吾幸之。吾老矣,觉自由。不求荣,不图显。

弃奢念,消欲求。别职场,卸繁忧。吾老矣,感欢悠。

少无愁,青无难。成无压,心无牵。登高山,观日灿。

临海岸,赏波澜。访名山,游川渊。行且摄,舞且欢。

友聚餐,情续缘。吾老矣,得彻然。无懵懂,无气蛮。

历诸事,察诸端。心内明,不盲颠。往事散,心不烦。

观世相,心静安。吾老矣,心坦然。生自然,老亦然。

病无惧,死无叹。顺自然,心自宽。吾虽老,今最鲜。

执今时,活当前。身康健,心悦甜。质优良,精彩添。

地震灾,台风患。令明悟,简生安。思则约,喜则添。

困则眠,游则前。三十二,宜记全。眠宜早,动宜缓。

餐宜俭,食宜繁。蛋白富,元素全。晚餐早,食物暖。

水多灌,盐少沾。稍忙碌,动宜添。脚慎迈,童心存。

心放宽,浪漫缘。名利淡,知足欢。年龄忘,闲事捐。

多游玩,凡事宽。友多联,微笑颜。爱好泛,打扮鲜。

旅游转,潇洒翩。麻将玩,老酒酣。行善惯,读书专。

老未衰,乐无边。竹梅菊,松柏贤。仁者寿,福绵绵。

心常乐,可延年。

《鹧鸪天老有所养》

无欲无求度晚年,无忧无患乐无边。三餐饱饫身犹健,四季欢讴梦亦安。

儿女孝,友朋贤,天伦共醉美情绵。风舒云卷奚囊富,福寿康宁岁月延。

《鹧鸪天老有所乐》

白发苍颜心未残,逍遥自在意陶然。登山临水观佳景,弄墨吟诗赋锦篇。

歌婉转,舞翩跹,呼朋引伴笑声传。怡情悦性时光美,宠辱皆忘梦亦安。

《鹧鸪天老有所为》

莫道桑榆岁月闲,发挥余热志犹坚。传经授业培梁栋,献策筹谋安世间。

心不倦,意留连,晚霞璀璨墨香间。有为不惧年华老,奉献精神耀九天。

《鹧鸪天老有所吟》

所欲从心晚景柔,欣逢治世结吟俦。粗茶淡饭欢堪足,阮巷陶庐乐未休。

儿女伴,友朋留,温馨常绕暖心头。看穿名利皆身外,江浦盟交类鹭鸥。

其一《七律·鹤发逍遥乐》真韵(侧重精神超脱与自由)

鹤发童颜自在身,书城墨海养天真。蜗尘蝇迹轻看破,云楮松泉乐相亲。

闲约鸥凫酌山月,漫调丝竹迓芳辰。桑榆莫道霞英晚,心烛一茎照长春。

其二《七律·桑榆简静欢》先韵 (侧重生活本真与康宁)

杖藜观物意何闲?粗饭蔬香胜绮筵。晨起松筋迎晓露,夜来叩齿对星天。

蜗居但爱晴光满,小圃时珍嫩蕊鲜。最是彤霞堪佐酒,清风两袖即神仙。

《晴曦赋》一

残雨初收,碧落新澄。云销翠岫,风浣尘缨。千峰拭黛,若螺鬟之初理;万壑浮金,似鲛箔之斜萦。远浦帆归,逐熔霞而戏彩,疑子安笔底鹜飞;平沙雁起,裂霜宇以留声,恍摩诘诗中秋兴。

苔蹊缓步,碎影交横。屐齿噙香,尚沁清泠宿露,如康乐登山之润;竹梢筛玉,暗移琐碎秋鸣,若右军临池之清。 原“轻” 篱菊垂金,抱寒枝而淬晚,想渊明三径之幽;岩松凝翠,映夕照以含贞,忆子陵七里之清。曲渚烟轻,见眠鸥之拳雪,恍笠泽披蓑之景;浅汀纹静,照红蓼之燃星,疑浣花溪畔之晴。

遥念樊川,昔临野亭:叹芰荷之衰鬓,悯鳞羽之伶俜。今我凭轩,目共云征。观颓阳之织锦,觉宙合之宽宏,堪比庾信《哀江南》之旷;仰孤鹜之撕绡,悟逆旅之盈,若参东坡《赤壁赋》之情。纵隙驹过眼,难系榆桑之景,如少陵“白日放歌”之暂;幸晴霭在衿,足温尘辙之程,似摩诘“明月松间”之恒。

古寺钟沉,送余晖于木杪,传寒山拾得之语;寒汀潮退,摇素魄于波心,漾太白酒仙之吟。念浮生如芥,荣枯一瞬,感庄生“物化”之理;感世路同棋,进退千岑,怀孔丘“川上”之兴。然对此澄霄,百虑俱喑。汲半盏流霞入髓,可苏形骸之瘁,效刘伶荷锸之达;卷满衿霁色封窖,永酤魂梦之醇,学阮籍长啸之真。

休嗟羲驭西匿,莫问朱颜何凋。君且望——

天际残烧,犹煨八荒之烬,续楚臣“上下而求索”之志;篱根冷蕊,独扛九野之飙,承靖节风标高世之高。抛尘鞅于云表,追谪仙“且放白鹿”之迹;付幽愫于云涛,继五柳桃源遗世之遥。待明朝曦轮破暝,再鼓宗悫长风,直挂云帆,击楫中流,重济沧海之潮!

其一·《七律·晴曦感怀》真韵 视角:天地逆旅,光阴过客

天衢雨霁净无尘,万象昭苏气自新。云壑初开浮蜃阙,星槎欲渡问迷津。

观空始觉身为客,历劫方知意是邻。莫叹羲和鞭日急,长风送我入鸿钧。

其二·《七律·晴窗悟境》元韵【孤雁出群】视角:方寸灵台,刹那永恒

宿雨敲窗晓色分,苔阶幽润屐牙痕。松涛自沸心先静,鹤唳遥闻意已存。

蜗角功名真幻影,砚池丘壑小乾坤。晴光一隙窥千古,照彻冰壶贮月樽。

其一《七律·晴曦感怀》直译

天空雨后放晴洁净得没有一丝尘埃,世间万物都苏醒过来,气息自然清新。云雾缭绕的山谷刚刚散开,浮现出像海市蜃楼般的宫阙,仿佛有星际的木筏将要渡水,探寻迷茫的渡口。

审视虚空才发觉自己不过是世间的过客,经历劫难后才知道情意是最亲近的伙伴。不要感叹太阳的车夫赶着太阳匆匆西下,浩荡的长风会送我融入那混沌的天地之中。

其二《七律·晴窗悟境》直译

昨夜的雨敲打着窗户,黎明的天色渐渐分明,长满青苔的台阶湿润清幽,留下了木屐齿印。松涛声自然翻腾,我的心却先平静下来;远处传来仙鹤的鸣叫,意念已然留存。

像蜗牛触角般微小的功名实在是虚幻的影子,砚台里的山水蕴含着小小的天地宇宙。一缕晴朗的光线从缝隙中照入,仿佛能窥见千古岁月,照亮那像冰壶一样洁净的、贮存着月光的酒樽。

种树其一 明代/陈献章

早雨山泥滑屐牙,瘦藤扶路入云斜。东原绿映西原白,一径松连两径花。

寒夜试看残月挂,春风须著短墙遮。江门亦是东门地,我独胡为不种瓜。

《晚晴赋》  

唐杜牧之观郊园晚晴,感时序流转之暂美而作赋。今循其意,融“人间重晚晴”之珍摄,“夕阳无限好”之乐观,更注劫波渡尽之哲思,欲撰此新篇。

启章·霁雨初澄(押侵韵)

墨云泼海,银箭穿林。风摧万木,雷动千岑。骤雨碎横塘之菡萏,狂飙折绝壁之鹏禽。俄见天开玄幕,光返故林。残溜垂檐而漱玉,新霞染袂以熔金。

承章·往迹溯洄(押职韵)

范叔绨袍,冻骨岂移素志?袁安卧雪,冰心未改贞色。冯唐空挽射虎弓,李广徒留没石镝。楚囚琴咽,钟仪犹奏南音;汉节旄秃,子卿尚餐北海。铜驼埋棘,悲几度之沧桑;玉树歌残,泣六朝之倾仄。

转章·晴辉在握(押尤韵)

今者!雨收八表,虹驾九州。沉舟侧涌千帆浪,病树前生万木虬。谢公屐齿,印苔痕而愈翠;右军羽觞,浮曲水以长幽。乐天缓辔,恋湖东之草浅;子瞻夜起,醉庭下之月流。莫道桑榆晚,晴光盈手柔。人间重此际,天地驻清眸!

合章·清晖永寄(押阳韵)

愿借临川彩笔,永镌此刻辉煌:裁霞成幔,织霓为裳。对陶令菊篱,共斟三径露;伴王维松壑,同写九秋霜。更贮半囊霁色,照他年之风雨;收成一枕晴辉,温永夜之冰肠。极目云涯处:征帆正劈沧浪去,孤鹜犹燃落日翔!诗曰:          

《七律·回首峥嵘风雨路》(庚韵)【孤雁出群】

百年身世类漂萍,历尽崎岖意未平。冯铗漫嗟星欲堕,李弓独挽月长横。

奋蹄踏破千山险,振翮冲开万里晴。回首烟波皆过眼,心灯一盏照澄明。          

《七律·笑看天边夕照红》(东韵)

莫道桑榆景渐穷,熔金泻玉满苍穹。山林屐点苔痕润,王榭觞传曲岸通。

舟向沧溟帆带劲,菊经霜霰色尤工。人间最爱斜阳好,万缕霞绡绣碧空。          

启章:开篇以“墨云银箭”代暴雨,“碎菡萏”“折扶摇”暗喻人生摧折,终以“天裂光回”喻晚晴突至,侵韵短促转清亮。

承章:集中苦难意象——范睢贫寒、袁安困守、冯唐李广失路,押职韵显压抑;钟仪、苏武之典托出“劫波渡尽犹持节”的晚晴精神。

转章:以刘禹锡“病树沉舟”领转折,连用谢灵运、王羲之、白居易、苏轼四重乐事典,尤韵舒展;“辉盈手底”化虚为实,呼应“人间重晚晴”珍视之意。

合章:双关——“临川笔”既指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山水诗,亦喻艺术永恒;“贮晴光分照风雨”将晚晴升华为精神能源,暗合李商隐“夕阳无限好”而突破“近黄昏”之限;终句“孤鹜燃云火”承王勃意象,“征帆破浪”展进取之势。

上一篇:银龄抒怀20 下一篇:银龄抒怀22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