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欣赏 > 闲暇浏览 > 详细内容
人生三境:咽下、拿下、放下
发布时间:2025/8/22  阅读次数:9  字体大小: 【】 【】【


人生三境:咽下、拿下、放下

人生在世,无非三件事:咽下、拿下、放下。咽下是生存的本领,拿下是生命的价值,放下是生活的智慧。这三者,恰似人生必经的三重门,每道门后皆是不同的风景。

咽下是生存的必修课。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成吞吴霸业;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后来才成为“多多益善”的兵仙。这般忍辱负重,需要非凡的定力与毅力。如同河蚌含沙,日复一日地忍受痛苦,终成珍珠;苦药入喉,唯有咽下不吐,方能见效。古人云:“忍一时风平浪静”,这“忍”字,正是生存智慧的凝结。

但人生不能止于咽下。当时机成熟,便要拿出“拿下”的魄力。谢安围棋对弈间,闻淝水捷报,淡然道“小儿辈大破贼”;王阳明龙场悟道后,一月平定宁王之乱。他们都在诠释《庄子·逍遥游》“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的奥义。那些看似举重若轻的从容,无不是厚积薄发的馈赠;每份游刃有余的底气,都刻着岁月磨砺的痕迹。就像春日里积蓄力量的竹笋,在雨后破土而出,一日千尺。

然而,人生的至高境界,在于懂得“放下”。范蠡参晓“功遂身退”的天道,在辅佐勾践完成霸业后,从政坛急流勇退,转而经商致富,又三散其财,终成“商圣”美名;姚广孝更为难得,作为“靖难之役”的首功之臣,他拒绝朱棣赐予的府邸、美女与官职,仍着僧衣居于寺庙,白天辅佐朝政,夜晚诵经礼佛。临终前将朝廷赏赐尽数归还,只求“以僧礼葬”。范蠡和姚广孝都在极致辉煌时选择了回归本真,一个成就了商圣之名,一个守住了方外之心。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才是悟性。庄子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道尽放下的真谛。这不是消极退缩,而是明晓“大道至简”的智慧。

这三者看似大相径庭,实则环环相扣。咽下是拿下的根基,勾践没有卧薪尝胆的隐忍,何来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举;拿下是放下的前提,范蠡未曾建功立业,谈何急流勇退;最难得的,是放下之后还能在更高维度上实践能屈能伸的咽下哲学,就像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巅峰时期交还兵权(放下),却在国难再起时以古稀之躯再披战袍,忍受宦官程元振的诬陷(再咽下),仍能立下单骑说退回纥的赫赫之功。三者如四季更迭,循环往复,共同编织人生的完整图景。《周易·艮卦·彖传》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咽下时如潜龙勿用般韬光养晦,拿下时似飞龙在天般把握时机,放下时若亢龙有悔般知进退存亡,三者调和,方得人生真味。

人生这场修行,不在晨钟暮鼓,而在日用平常。咽得下不甘,才成得了事;拿得下机遇,才创得了业;放得下过往,才迈得开脚步。一时隐忍咽下易,应机而断拿下难,云淡风轻放下禅。咽下是功夫,拿下是能力,放下是修为。三境相融,方成人生至境。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