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十二生肖14
十二生肖故事12则
1、黠鼠
有一鼠,栖于村舍之仓廪。其形甚微,然性黠至极。
一日,主家储粟于瓮,以坚木之盖严封之。鼠欲行窃,绕瓮数周,苦不得其入径。遂伏于暗隅,屏息窥伺,良久未动。
及夜,人声皆息,四野万籁俱寂。鼠悄行至瓮侧,以爪轻挠其盖,声细微几不可闻。然此盖坚牢,固若金汤,鼠百计皆穷,计无所出。
忽灵光乍现,鼠乃啮木盖之边缘,木屑簌簌纷落。昼夜相继,终啮成一小孔,鼠心大喜,欲入其中。然孔窄狭,其身难进。
鼠复凝思,乃绝食数日,致身瘦骨立。遂得顺入瓮内,饱食粟米,心满意足,吃喝拉撒皆于瓮中,浑若神仙。
未几,主家开瓮欲取粟,闻恶臭冲鼻,见粟减损甚多,复见鼠困于瓮中,大惊。然鼠已饱腹,身肥而难出瓮矣。
此鼠虽得一时之利,然终陷绝境,脱身无计,小命将休。
寓意:贪利而忘危,虽暂得所欲,终致祸殃。为人处世,当以长远为谋,切不可因微利而失大局也。
2、老牛
乡野有一老牛,体壮而力强,性温顺,勤苦耐劳。
春耕之时,日未出则已负犁轭,行于田亩之间。田土坚硬,牛奋力前行,汗流浃背而无怨。
夏耘之日,骄阳似火,牛驮物往返于阡陌,蹄不停歇。
秋获之际,又助农家运谷归仓,虽身疲,犹不懈。
及冬,牛老矣,力渐衰。主家欲售之,屠夫至,牛落泪,似知其命将终。
村中有耆老曰:“此牛一生辛劳,功不可没,宜善养之,使其终老。” 主家闻之,心生恻隐,遂留牛于厩,饲以草料。
次年春,牛毙,村人皆叹其忠勤。
寓意:赞牛之忠诚勤勉,劝人念功惜劳,莫忘恩负义。
3、义虎
山林有虎,威猛无比,斑纹绚丽,吼声震林。
一日,虎猎归,见一幼童独行于途,迷失而泣。虎观其状,心生怜意,遂衔幼童归其洞穴,以兽肉饲之。
幼童初惧,后见虎无加害之意,渐觉虎视己如同己出,遂心安。
村人寻童不得,皆忧。有猎户闻虎曾现,恐童为其所食。遂率众携弓弩入山寻之。
至虎穴,见童与虎共处,安然无恙。众惊,欲射虎。童急呼:“虎乃吾友,勿伤!” 虎见众人,目露凶光,然因护童,未发威。
童向众述虎义举,众皆感虎之善,遂退。
此后,虎常护幼童于山林,童亦与虎为友。
寓意:万物皆有灵,不可仅凭表象断其善恶。心怀善念,能化敌为友,和谐共处。
4、灵兔
南山有一灵兔,毛色洁白如雪,双目灵动若星。其奔行迅捷,宛若疾风。
一日,灵兔入一幽谷,见仙草一株,光芒闪烁。兔知其非凡,欲采而食之。然谷中有巨蟒守护,其躯如山,目露凶光。
灵兔未惧,巧施妙计。以草叶之声引蟒,待蟒出击,兔则疾闪至其身后。如此往复,蟒疲而力竭。
兔趁机采得仙草,顿觉身轻如羽,竟能跃至云端。
天庭闻之,恐其乱序,遣天兵捉兔。灵兔凭借仙草之力,穿梭云间,与天兵周旋。
然终念天地之规,自愿归降。玉帝感其灵慧,赐其仙籍,令其于月宫为伴嫦娥。
自此,灵兔于月宫,常伴嫦娥,捣药不止。
寓意:赞灵兔之智勇,示人力争而守规,方得善果。
5、困龙
古有一龙,潜于深渊。其形伟硕,鳞甲灿然,能兴云布雨,威震天地。
时逢大旱,禾苗枯焦,百姓苦不堪言。龙悯之,欲施雨泽。然天庭有律,擅自行雨者,罪不可赦。
龙念百姓之苦,不顾天规,腾云而起,甘霖普降。田野得润,万民欢腾。
然天威震怒,遣天兵天将擒龙。龙力战不屈,负伤而逃。天兵天将穷追不舍,龙巧用云雾,隐其身形,暂避锋芒。
后龙躲于一僻远山谷,欲疗其伤。然天庭布下天罗地网,四处搜寻。一山中灵狐,感龙之恩德,冒险为龙送药治伤,并告知龙天庭之动向。
龙伤渐愈,欲再回深渊隐匿。未料途中,又遇天兵。双方再次激战,龙虽英勇,怎奈寡不敌众,终被擒获。
天帝怒曰:“汝违天规,当受严惩!” 龙昂首曰:“吾为苍生,虽死无悔!”
遂囚于天池之底,永不得出。后世人感其德,每逢旱季,皆祈龙佑,虽龙不得出,然其精神永在。
寓意:为大义而舍身,虽困犹荣,其德不朽。劝人怀仁善之心,行正义之事,不惧艰难险阻。
6、义蛇
昔有一蛇,居于深山幽谷之中。其形修长,斑纹绚丽,颇具灵韵。
一日,一书生入山迷路,饥馁交加,昏厥于途。蛇见之,衔来野果置于书生旁,又以叶蘸水,滴入书生口中。书生渐醒,见蛇在侧,初惊,后察其无恶意。
蛇引书生至一洞穴,内有甘泉、干果。书生得食饮,体力渐复。
及归,书生铭记蛇恩。然乡人闻其遇蛇,皆言蛇性阴毒,劝书生除之。书生不从,曰:“此蛇有义,不可害。”
后书生赴考,途遇盗匪,财物尽失。绝望间,蛇忽现,驱走盗匪,复以所藏金银赠书生。
书生高中,归乡欲谢蛇,然遍寻不得。
寓意:勿以常论断善恶,万物皆有灵且义,当以真心相待,莫存偏见。
7、王亥驯马
王亥者,夏代商国部落之第七任首领也,生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其乃殷商始祖阏伯之六世孙,冥之长子。
当亥在位,见马性烈未驯,奔突无常,而雄健有力,遂立志驯之。初,马惧亥而奔逃,亥持草诱之,弗馁。察马喜驰骋,以长绳系之,引于阔地,任其奔跃,力竭乃抚其背,示以亲和。历数载,马渐服亥,听其令,载人驮物。
亥复以牛服之,凭此发展生产,农业大兴。又以牛车拉货,至诸部落交易,开商业贸易之先。由是,商部落物丰财足,日益强盛。
因其贸易之举,后世从事此业之商部落人号 “商人”,所易之物称 “商品”,“商业” 之名亦由此立。商朝既建,追尊亥为商高祖,殷墟甲骨文中有“商高祖王亥”“高祖王亥”之载。亥尊为“华商始祖”“中路财神”,商丘之商祖祠与华商文化广场,皆为纪念此商业鼻祖而设。
王亥驯马服牛,通商贸易,其功赫赫,影响深远,后世传颂,永载史册。
寓意:志坚且智明,方能成大业,造福于民,名垂千古。
8、老山羊
有一老山羊,性温和而机敏。一日,独游于山林,忽遇恶狼。狼体硕毛糙,见羊目露凶光,涎其肉,志在必得,猛扑而来。
羊乍惊,然未慌乱,急奔至一崖边。此崖高耸入云,谷深不见底,崖边有一仄径,仅容羊身通过。
羊速入径,狼不舍,紧随其后。径中狭窄,羊行其间,心忧狼至。狼入径,大喜,以为羊无路可逃,欲速擒之。
未料,羊忽止,转身面向狼,貌似服贴,狼近前愈加速,羊心一横,思忖:“吾命休矣,然拼死一搏,或有生机。”遂奋力用头一顶,犄角一甩,狼猝不及防,失足坠崖,惨叫之声回荡山谷。
羊长舒一口气,心有余悸,然终得安然归群。众羊围之,皆奇其脱险。羊曰:“临危不惧,以智取胜,方保无虞。”
寓意:处困境莫惊惶,凭智慧和勇敢方可脱险,或能化险为夷。
9、直立猴
猴本直立之属,然何奉“爬行之论”?或缘传统之锢,或因教化之拘。于猴群之古传云,直立而行,乃触神灵之怒,将致灾殃。是以代代之幼猴,于长成之际,为长所诫,必匐匍而行,勿直立焉。
然有一幼猴异于众。其偶睹一古壁之画,绘群猴直立,神采奕奕,力蕴其中。此使其心起疑且好奇。
其始私试直立,感异于爬行之视域及自在。然其举速为他猴所觉,遭严斥而见排。
虽如此,此猴未辍,特立独行,乃成成猴。其屡习直立之行,渐敏且强。然群猴皆鄙其为,以为违传统,坏规矩。
逮一日,林遇洪灾之巨,水涌汹汹。爬行之猴于水中苦挣,而此直立猴凭高视与速疾,寻得一高地,率部愿从之猴脱于厄。
自是而后,猴群始重审“爬行之论”,有猴渐受且试直立之行,传统之念渐变矣。
10、舞镜鸡
有一山鸡,羽色华美,其羽若锦,五彩斑斓,熠熠生辉。颈毛柔顺,如丝如缕,随风而动,摇曳生姿。鸡冠艳红,宛如宝石镶嵌,光彩夺目。双目炯炯,灵动有神,自视甚高。一日,行于山林,偶见一明镜置于溪边。山鸡趋前,见镜中影,误以同类与己挑战。
遂展羽而舞,左顾右盼,自鸣得意,以为美甚,远超寻常之鸟,纵然凤凰孰若吾之美也?其舞之愈烈,鸣之愈响,目中无人,唯见己之丽影,唯闻己之清音。
风过林梢,叶舞纷纷,山鸡犹未觉,沉醉于镜中幻像。直至日落西山,霞染天际,方觉疲惫,然仍不舍离去。
如此数日,山鸡竟忘其本,自比凤凰犹胜之,全然不知世间之大,美者众多。因此日衰日狂,神气渐颓,羽翼失泽,身姿亦不复初时之矫健。
世人亦多类此鸡,自恃过高,目空一切,浑然不识我是谁、从何而来,向何方而去……
11、忠义犬
一犬,性忠勇,貌威猛。其毛若金,双目炯然,獠牙尖利。
常随主狩猎,山林之间,奔逐如飞。遇猛兽,毫不退缩,奋勇相搏,护主周全。
一日,主行于市,误触恶徒。恶徒持刀相向,犬猛扑而至,啮其臂,恶徒惊走。主得以无恙,而犬身负伤。
后犬渐老,齿落毛衰,不复昔日之勇。然其心依旧,每闻主声,仍摇尾而迎。
终有一日,犬眠于庭,安然离世。主悲泣,厚葬之,念其忠情,久久不忘。
世人多赞此犬之忠,当以之为范,守心持义,不负所托。
12.《灵猪》
有一猪,生于荒野,貌憨体肥,然性灵慧异于常猪。每至月夜,其双目泛光,似能通神。
此猪日则食糟糠,眠于泥沼,与众猪无异。然夜静之时,常独往山林深处,对月长嚎,声震幽谷,仿若与天地私语。
或言其乃仙豕转世,能预知祸福。有村人见其于风雨前夕,躁动不安,绕圈而走。后果然暴雨倾盆,山洪暴发,村人因早有防备,得以幸免。
又一日,猪梦入仙境,遇仙人赐其灵珠一枚,言其有殊能。醒后,猪身渐生异香,引得百兽围绕。
然其终为猪身,难逃宰杀之命。临宰之时,猪忽作人言,嘱村人当善耕织,勤为本,莫负天时。言毕,泪落如雨。
众人皆惊,此后村人感其灵异,立祠祭祀,以记其恩。
世人闻此,或信或疑,然皆叹其奇也。
13、猪王
有一猪王,生于乡野之圈,其性殊绝。圈中诸猪皆日图饱食酣眠,唯待长成以供屠戮,独此猪王志存高远,心驰自由。
其屡谋脱圈,初时,奋跃圈墙,奔逸疾似飞矢。主惊而逐之,竟弗能及。
复有一日,其行于巷陌,众人驱之,欲擒归圈。然其敏慧非常,左冲右突,竟再脱逃。
及临宰之刻,逢于屠宰场。众人拽其腿以相助,屠夫持刀严阵以待,此猪王竭力挣奔,幸逃死劫。其举惊震全村,男女老少,皆持刀棒,视之宛若大敌当前、洪水猛兽,然终为所擒。屠夫畏其暴烈,惧遭报应,屡愆期之后,临盆下手亦心有戚戚焉。
此猪王亦怀温柔良善之性,常仰瞻蓝天白云,心向自在逍遥之天地。不与群猪争食,遇弱则佑之。且其素具号召力,若逢不公之遇,譬如缺食少饮之事,必率众鼓噪,致主家颇觉烦扰。
其行惊世骇俗,众人论议纷纭,经久未息。世之众人,多安于庸常旧俗,恰如圈中诸猪。唯此异者,胆敢违逆常行,虽为猪身,实乃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