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欣赏 > 学习感怀 > 详细内容
学习感怀9
发布时间:2025/8/17  阅读次数:11  字体大小: 【】 【】【


学习感怀9

也说“真忙、假忙、瞎忙”

“忙”是现代人的口头禅。孩子们忙于读书、忙于考试、忙于升学,大人们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还贷……形形色色的“忙”,无非三类:为生活所迫的真忙,耽于混世享乐的假忙,没有目标收获的瞎忙。

很少人会说自己“真忙”、“假忙”,但很多人爱说:“最近一段时间老是瞎忙。”说“瞎忙”者,不一定是谦虚。生活中,很多这样那样的“忙”和效率并不成正比。很多时候,我们忙忙碌碌,忙得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原来真的不过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效益的“瞎忙”,让人无可奈何。

南辕北辙的故事众所周知——勤勉的赶车人,“忙”于奔驰,忙得连抬头看看方向的时间都没有。奔忙的结果是:他离既定的目标越来越远。

路,的确是赶出来的,但再忙,也不能忘记抬起头来看看脚下的路,看看前进的方向。

很多时候,“忙”也是人们通用的借口。朋友间疏于联系,原因是太忙;连着5个春节没有回家看父母,理由也是太忙;一年半载,定不下心来读完一本书,原因是太忙;答应的事情长期不能兑现,理由还是太忙……

诸多这样的“忙”,其实是“假忙”,是敷衍的说辞,是搪塞的借口,是拖延症患者的自我安慰。它们体现的或者是心不诚,或者是志不坚。

人生需要“忙”。忙,赋予人生以追求;忙,使我们的生活丰满而充实。然而,只有“忙”没有“闲”的人生,亦很不足取。“忙”是劳作是努力是追求,“闲”是思考是方向是人生的终极价值。

人生在世,身可“忙”,心则要“闲”。

  

得到需要的,是福;贪求过多的,是累(祸)!

美人美文美思想!哲人哲思哲光辉!不看是过失,不读是遗憾,不思是傻瓜,不悟是笨蛋。这也是别人告诉我的阅读心得。

人生:得到需要的,是福;贪求过多的,是累!

人生的需求如同吃饭,只能吃两碗的饭量,如果贪图饭菜的香味多吃两碗,不但不能正常享受多吃的好处,相反,倒会因为胃承受不了而带来痛苦。可见,得到未必就是享受。

不要和别人攀比,学会不贪婪,不奢求,平和宁静,知足常乐。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难以过去的心情。只要把心情变一变,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生活得更好,乃是为你自己。

独自走在路上,看沿途的风景,经历让我们学会了欣赏,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现实和自持,也学会了删繁就简,安然生活。感谢所有的相遇和别离,就像时光刻在心底的纹路,也曾伤感过,惆怅过,但留下更多是温暖。

青葱和老去,相隔并不是太远。刹那春光、展眼秋霜。经过人生的荒凉,才能抵达内心的繁华。哪怕生命再繁华,亦不过是场荒芜的旅行,看起来有很多人陪你走,其实只是你孤独中的点缀和衬托百变的生活,走哪条路,是自己的选择,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路旁的风景很美,生活也会在不经意间变换,越变越好!

越是不能放下,越是容易失去;越想牢牢抓住,越是正在消失。越想拥有的,往往不属于你;越想把握的,往往已经失去。越是看重的,越得不到;越是在乎的,越抓不住。那些想要的东西,大多都不在你的身边。人生总是在得失中不断循环,随遇而安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当下。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经常开导朋友,却不知道怎么开导自己。时光偷走的,永远都是我们眼皮底下看不见的珍贵。活着,就要善待自己,别跑到别人的生命里当插曲。这个世界,对你微笑的人很多。而真心包容你的,太少。试着做个个性坚强的人,每个人的生活都很不容易,把心窗打开让阳光进来,晒去心灵的晦气,带走心中的徘徊,消除心头的烦恼。始终都坚信晴天总比雨天多,要去享受生活。

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单,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软弱;别急着说别无选择,以为世上只有对与错;许多事情的答案都不是只有一个,所以我们永远有路可以走。好好对自己,毕竟一辈子不长。不要去羡慕别人喝的饮料有各种颜色,其实,那未必有我们喝的白开水解渴。不刻意而得,因而常有悟。不执着快乐,快乐却经常光顾。

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生命中有很多东西,能忘掉的叫过去,忘不掉的叫记忆。一个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隐藏得太久,时间太久了,人就会变得沉默,那时候,有些往日的情怀,就找不回来了。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人生的终点是死,是空无,在终点找不到意义。于是我们只好说:意义在于过程。可是,当过程也背叛我们的时候,我们又把眼光投向终点,安慰自己说:既然结局一样,何必在乎过程。

不肯放手,是因为痛的不够狠,伤的不够深。时间在变,人也在变。有些事,不管我们如何努力,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每天做那么一点点,时间一长,你就会看到自己的成长。感谢曾经的时光,无论是失去还是离别,无论是伤害还是疼痛,都离不开花开花谢的点缀。当昨日的擦肩而过,今天的不再回首,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懂得了惺惺相惜,明白了人情冷暖的珍贵与拥有。

在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热爱生活;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看清世界。不属于自己的,又何必拼了命的去在乎。别人再好,也是别人。自己再不堪,也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只要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一生足矣。都希望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一个人,可往往是遇见了一个人,才迎来了最好的年华。人生路上,太多的为什么,没有答案;有时我们是在付出的路上,能够收获的,是清楚的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或者是不想要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结果。命运会厚待温柔多情的人,好过冷漠的一颗心。

时间在走,年龄在长,懂得多了,看透的多了,快乐的也越来越少了。看淡一点,时间会冲淡一切的。当我们遇到苦难挫折时,不妨把暂时的困难当黎明前的黑暗。只要以积极的心态去观察、去思考,就会发现,事实远没有想像中的那样糟糕。世间最苦,苦不过聚散不由己;世间最难,难不过情逝再回头。百变的生活,一如自己的命,走哪条路,是自己的选择,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路旁的风景很美,生活也会在不经意间变换,越变越好!

  

聪明是一种生存能力,智慧是一种生存境界

聪明是一种生存能力,而智慧是一种生存境界。

世界上聪明的人不多,估计十中有一,而智者更为罕见,估计百里无一。

在现实生活中,不愿意吃亏的是聪明人,而愿意“吃亏”的是智者。

聪明人与别人过事总能保全自己的眼前利益,而智者则更多的看重的是长远利益。

聪明人能把握机会,知道自己什麽时候该出手;而智者知道什麽时候该放手。所以拿得起来的是聪明人,放得下的是智者。

聪明多数得益于遗传,而智慧更多靠修炼。

聪明能获得很多知识,而智慧让人更有文化。反过来,一个人知识越多越聪明,而文化越多越智慧。

聪明靠耳朵,靠眼睛,所谓耳聪目明;而智慧靠心,所谓慧由心生。

聪明人喜欢处处胜强,超人一筹;而智者则喜欢更多示弱,含而不露。因为他知道示弱不仅是一种智慧,亦是一种的力量。智者常常是那种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的人。

聪明人总喜欢把自己闪光的一面展现出来,也就是所谓的脱颖而出。比如在一个聚会里聪明人嘴忙,往往侃侃而谈,因此是茶壶;而智者耳忙,注意聆听别人,因此是茶杯。茶壶里的水最终要倒进茶杯里。

聪明人常常因为左右逢源而显得热闹,而智者往往因为甘于淡泊而显得冷清。前者赚来的是一时的人缘,而后者更能长久的赢得人心。

聪明能带来财富和权利,智慧能带来快乐。因此聪明人往往有更多技能,而现实中这些技能只要机缘巧合,就能转化为财富和权利;但是财富和权利与快乐很多时候不能成正比,因为快乐来自人心。因此求才求聪明容易;求脱离烦恼,非修智慧不可。

如果把全世界所有的人排列起来,你会发现里面极度自信的智慧和极端自信的聪明两种不同风格的人:一种隐于人后,柔和如风,上善若水;另一种跳到台前,咄咄逼人,频频亮相。前者是以不争而达到无所不争,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真正体现了老子“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哲理。

还有一种所谓的聪明人,以为别人不象其一样相互倾轧着去谋生就是愚蠢弱智和低能的表现,殊不知他人的立身立世的原则与喜好;亦不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心驰八荒;更不知一旦对方真的要与之一决高下,他/她那点聪明有算得了什么?这种“聪明人”在自我夸耀时候的口气和样子,就如同囚徒在夸耀自己的囚室有多么宽敞一般的虚荣和沐猴而冠的滑稽。

这样的“聪明人”往往太好妒和好强,永远以自我为中心;自己活的疲惫,也让身边的人跟着疲惫;常常把周遭搅得乌烟瘴气。不管别人感觉如何,“聪明人”永远自以为是又亢奋不已。更有甚者在没有掌声的日子里,不甘寂寞的自我造势,自我喝彩,如果仅只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也便罢了,还极尽贬损他人之能事;仿佛不这样就不能抬高自己;结果是越想拔高自己,就越显得渺小;殊不知如此贬低别人就是贬低自己,而且是彻底的贬低了自己。

这样的“聪明人”与上面所提到的聪明人又不是一个类型,是次于聪明人的“聪明”。这样的“聪明人”是孤独的,永远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这是他/她“聪明”的代价。

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更难”。其实郑氏的糊涂是需要智慧的“糊涂”,所以难得糊涂翻译过来,就是难得智慧。可见智慧有多难。

  

是谁把人的心情写得如此透彻(一)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人在婚姻】, 爱不由己;

【人在官场】, 话不由己;

【人在单位】, 事不由己;

【人在世间】, 命不由己;

【人生无奈】, 有何归己?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人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人生】如果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人生在世】无非是让别人笑笑,偶尔也笑笑别人。

人生【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人生】和【爱情】一样,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人生。

人要是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人要是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人【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会让人看出来的。

人从【崇高】到【荒唐】只有一步,从荒唐到崇高却没有路。

与【富交】我不贫,与【贵交】我不贱。

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 没有【走不通的路】。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移。

过去【酒逢知已】千杯少,现在【酒逢千杯】知已少。

【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成功】,需要敌人。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宽容】,相处的【最高境界】是【尊重】。

【能力】就象一张支票,只有把它兑成现金才有用,否则【毫无价值】。

  

所谓【生老病死】:

就是【生得】要好,【老得】要慢,【病得】要晚,【死得】要快。

所谓【铁饭碗】:

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都有饭吃】。

只要【能意识得到】,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是谁把人的心情写得如此透彻(二)

【知人】不必尽言,留些口德于己;

【责任】不必苛尽,留些肚量于己;

【才能】不必傲尽,留些内涵于己;

【锋芒】不必露尽,留些深恋于己;

【有功】不必邀尽,留些谦让于己;

【得理】不必抢尽,留些宽容于己;

【得宠】不必恃尽,留些后路于己;

【气势】不必倚尽,留些厚道于己;

【富贵】不必享尽,留些福泽于己;

【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地于己。

  

【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

【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

【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

【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学习别人】是一种智慧;

【看望朋友】是一种习惯!

  

【欺骗我的人】增长了我的见识;

【绊倒我的人】强化了我的能力;

【中伤我的人】砥砺了我的人格;

【藐视我的人】觉醒了我的自尊;

【斥责我的人】助长了我的智慧;

【遗弃我的人】教导了我的独立;

【伤害我的人】磨练了我的心志。

  

是谁把人的心情写得如此透彻(三)

【人之相敬】,敬于德;

【人之相交】,交于情;

【人之相随】,随于义;

【人之相信】,信于诚;

【人之相处】,处于心。

  

【虚伪】网络,【真实】你我;

【自尊】自爱,【莫论】人非。

【达官显贵】不嫌,【三教九流】不拒;

【文人墨客】不轻,【老少爷们】不弃。

【网逢知己】千位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看一个人的【气血】,只需看他的【头发】就知道;

看一个人的【心术】,只需看他的【眼神】就知道;

看一个人的【身价】,只需看他的【对手】就知道;

看一个男人的【品味】,只需看他的【袜子】就知道;

看一个女人是否【尊优】,只需看她的【手】就知道;

看一个人的【底牌】.只需看他身边的【好友】就知道;

看一个人的【性格】,只需看他的【字】写得怎样就知道;

看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只需看【公共厕所】就知道;

看一个人是否【快乐】,只需看清晨梦醒时的一刹那【表情】就知道;

看一个人的【胸襟】,只需看他如何面对【失败及被人出卖】就知道;

看两个人的【关系】,只需要看发生意外时,另一方的【紧张程度】就知道。

  

是谁把人的心情写得如此透彻(四)

这年头,

我们把思考交给了电视,

把联系交给了手机,

把腿交给了汽车,

把健康交给了药丸,

把生命交给了工作,

但我要把祝福交给您。

  

若要一辈子高兴,做事;

若要一个人高兴,做梦;

若要一家子高兴,做饭;

若要一阵人高兴,做官;

若要别人都高兴,做东。

  

现代开会哲学:

人多的会议不重要,

重要的会议人不多;

解决小问题开大会,

解决大问题开小会;

解决关键问题不开会,

不想解决问题总开会。

  

朋友分很多种:

有些人真的是一辈子的朋友,

有的只不过是一杯子的朋友,

当然,还有那一被子的朋友。

  

马云——其人其言其哲学   其行其为其成功(一)

马云哲学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见不着后天的太阳,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

马云说:“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结果而不是过程!永远记住,失败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马云说:“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评,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马云说:“在我个人创业的道路上,永远会记住美国前总统林肯先生的一句名言: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相信,对付屡战屡败的最好方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

马云说:“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困难不是不能躲避,不能让别人替你扛!十年创业的经验告诉我,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创业者就是面对困难!”

马云说:“在个人创业的道路上是艰难的,困惑的;同时,又是幸福,快乐的!~正向欧洲的一位哲学家所说的:通往幸福的道路没有,道路本身就是幸福!”

  

马云——其人其言其哲学   其行其为其成功(二)

犹太人是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这皆因他们一向积极乐观的心态!

有段犹太谚语是这样说的:

“如果断了一条腿,你就应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两条腿!

如果断了两条腿,你就应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的脖子!

如果断了脖子,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郎咸平说:“真正的危机不是危机的本身,而是来自对危机的无知!”

亨利·福特说过“思考是世上最艰苦的工作,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它!”  

请记住温斯顿·丘吉尔的一句话:“成功,是一种从一个失败走到另一个失败,却始终能够不丧失信心的能力!”

富爸爸说:“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其实也就是被拒绝最多的人!”

马云算不上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众所周知,马云参加过3次高考,其中数学这门,第一次1分,第二次19分,第三次终于考到79分。

最后那一次,他离本科线还差5分,全靠英语拉的分。碰巧那一年杭师院(今杭师大)英语系刚升到本科,报考的学生不够招生数,校领导决定让几个英语成绩好的专科生直升本科。马云再次托了英语的福。

其实马云的英语功力,小学时就开始修炼了。

杭州长寿桥小学的退休老教师王虬备,是马云的英语启蒙老师。在马云的演讲征服了华尔街大佬后,许多境外媒体的越洋电话打进了王老师的家。

“其实我没教他多少,我们那个年代,学俄语的比学英语的多,我也是学俄语的,半路出家成了英语老师,口语还不太标准哩。”

但马云对英语的狂热,她至今印象深刻。那时候马云的家就住在西湖边上,他一有空就往西湖边跑,一看到外国游客,就主动凑上去和人家练几句。他经常免费给老外当导游,骑一辆自行车载着他们满杭州城跑。“有时候连老外都以为这个小朋友是从欧美回来的小华侨。”

那还是受了当年一位地理老师的启发。据说那位教地理的女老师长得赏心悦目,牵动无数少年的心。一次她在课上讲起自己在西湖边遇上外国游客问路,熟稔的地理储备,加上流利的英语,亮瞎国际友人。美女老师以此激励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地理,不然外宾问咱们的时候,答不上来多给中国人丢脸呐!”马云认为,光学好地理却不会说英语,不也是没用吗?

“那个年代不是流行找笔友吗,他的笔友都是老外,收到回信就会跑来给我看。”王虬备回忆说。

这点,在财经人物传记作家刘世英写的《马云正传》中,就有提及——1979年的一天,15岁的马云在杭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门口,结识了一对来杭州旅游的澳大利亚夫妇。那对夫妇回国以后,和马云保持着长期的通信往来,“ 几乎每个礼拜通一次信”,成了忘年之交。

  

马云——其人其言其哲学   其行其为其成功(三)

非常感谢大家!今晚站在这里,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谦卑。我从来没想过这一生中会有机会来到联合国。谢谢施静书女士,非常感谢亚洲协会。

我特别想感谢Ellie关于老师的评论。在十二岁的时候,我自己开始学英语,为了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觉得爱上了这门语言。那时,每天早晨5点我会骑车40分钟,到杭州的酒店找外国游客,他们教我英语,我带他们游览城市作为交换。

从此以后,我开始有了个习惯,那就是用我自己的脑子来思考问题,多花几分钟。当所有人都说对的时候,等几分钟,当所有人都说不的时候,也等几分钟,仔细的想一下事情本身。因为当你从一个不同的视角看世界的时候,你也可能用不同的方式做事。

今晚,我深深的被所有这些创变者所鼓舞。在听他们的故事时,我意识到世界上有那么多事情我可以做,有那么多事情我能做的更好,有那么多事情我们能一起来做。今天我不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所有那些和我一起工作的小人物,小企业。

1995年我离开大学的时候,我告诉校长,我要做个创业者,做互联网。他问我:什么是互联网?我回答:我也不知道,他听我说了两个小时后告诉我,Jack,我知道你想有一番作为,我不懂你做的事情。不过如果十年后你想回来,那就回来。我说:好,十年以后,如果我想回来,我会回来的。作为一个老师,你永远会相信未来。你相信知识会改变人的生活,你相信并希望你的学生比你更优秀。学生是最好的产品。今天我不再是一个老师,但我相信在公司,CEO代表“首席教育官”。因为话很多,同事们不喜欢我。不过,我负责来说,他们负责做。

在我创业的那个年代,在中国做个小企业家非常困难,我花了5个月时间才借到500美元,而公司还是失败了。那时我没有机会,我也不知道怎样运营企业。我去注册第一家公司时,想取名叫互联网,注册办公室告诉我,不行,字典里没有这个词,你必须换个名字注册公司。他建议我使用计算机咨询公司,可是我连计算机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的第一个公司叫做杭州希望计算机咨询公司,那时很苦,我当时对科技和计算机一无所知。

过去十五年,我常常说自己是一个瞎子骑在瞎老虎背上,不过那些骑在马上的专家都失败了,我们活了下来。因为我们考虑的是未来,我们相信未来。我们改变自己。我们从不抱怨别人。我在我的公寓里告诉团队,我们必须证明自己,因为如果我们能成功,那中国80%的年轻人就都能够成功。我们没有有钱的父亲,有权的叔叔,我们没有从政府拿过一块钱,没有从银行拿过一块钱,我们从零开始。所以我必须努力工作,不仅是证明我们自己,也是证明我们这代人,证明互联网的力量。这就是我想和年轻人分享的。

另一个我深深相信的事情,小就是美。如果没有帮助小人物,那么我就用互联网帮助小人物。跨国公司被华尔街照顾的很好,只有小企业没有任何人帮助他们。如果我们为他们创造价值,那我们就会成功。我们的哲学是如果你帮助别人成功,你就会成功。我一直是相信未来的人,相信年轻人,相信创新。

就像秘书长说的,今天的世界麻烦很多。今天世界上充满了抱怨。我在20多岁的时候也抱怨。微软、IBM、思科,他们是大企业而我们是无助的小公司,他们太大了。那时,我们也抱怨过。但是现在我不再抱怨了,因为我们也变成大家伙之一了。我想告诉年轻人的是,如果大部分人都在抱怨,那就是机会所在。有些人选择抱怨,而有些人选择改变自己,帮助改变别人。机会就在那些被抱怨的地方。我永远相信这点,我们也是这样一步步走到今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事情,那就是在座的所有人都会被送一件T恤。这是 一件特别的阿里巴巴IPO 的限量版T恤。所有这些T恤都是小人物制造,我们的小企业们。这是要给小人物,小就是美的,小就有力量。印在T恤上的是很少人知道的阿里巴巴成功密码,就像芝麻开门一样,阿里巴巴有一个密码,那就是“梦想要有的,万一有天实现了呢?”

上一篇:学习感怀8 下一篇:学习感怀10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