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杂诗组诗81
红尘情歌诗辑
知音
未解红尘怨,花前月下吟。
何人琴泣诉,难道觅知音。
情痴
红尘人易痴,切莫惹相思。
情到伤心处,愁肠变酒池。
梦碎
梦醒叹红尘,秋凉孤独身。
推窗询问月,不见枕边人。
勾魂
红尘不了情,回首醉今生。
蝶梦勾魂去,轮回不负卿。
怨恨
红尘多怨恨,尤羡蝶双飞。
折柳兰亭别,言归却久违。
羞问
缘梦醉红尘,春宵香帐亲。
何时霜鬓染,羞问镜中人。
问月
君走屋空寂,情思兑酒斟。
无聊偷问月,今夜与谁吟。
邀月
诚邀天上月,借酒敞心扉。
娓诉红尘事,休言惹是非。
何必
阅尽红尘事,悲欢离合奇。
姻缘前世定,何必乱题诗。
相思
孤寂冰清泪,郎君千里遥。
相思明月鉴,对镜为谁描。
魂游
孤寂红尘苦,凄凉把酒斟。
魂游三界外,何处觅知音。
蝶梦
信寄千山远,魂飞万里遥。
今宵生蝶梦,幽会在廊桥。
兵马俑10首
兵马俑
终南王气动均天,地下军容隐八千。帝国雄师谁唤醒?锄头一舞震秦川。
华裳怒马纵横现,武士骑兵细腻延。跨越时空严阵守,永生卫队不辞年。
兵马俑
地宫列阵守皇天,兵马凝眸越八千。黄土炼身存傲骨,青铜淬刃映寒川。
四方横扫风云动,六合初平霸业延。莫叹祖龙成往迹,俑坑无语纪流年。
兵马俑
秦皇兵马守陵天,布阵威威越数千。铠甲披身遵号令,刀戈在手护平川。
凝眸列队英姿立,侧耳犹闻战鼓延。六合为王功盖世,雄风自古壮年年。
兵马俑
雄兵暗驻队形长,陶俑无言护始皇。
荡扫残余成霸业,遗存壮景气轩昂。
兵马俑
骊山龙脉接苍天,秦俑威声动八千。地下雄师沉万古,一锄惊破陕川烟。
金戈铁马形犹在,甲胄旌旗迹未延。霸业兴亡随逝水,军容依旧镇流年。
兵马俑
地宫一启入秦天,陶甲依然震大千。勒马长嘶何岁月,挥戈直指此山川。
魂凝水土雄威立,声荡云波劲节延。故国家家精气在,铁军碧血护经年。
兵马俑
大秦已矣邈云天,岁去始皇知几千。何处长生仙不死,沙丘独逝腐盈川。
可怜身后国家破,空卧墓中时日延。陵冢堪嗟兵马俑,森森随葬伴流年。
兵马俑
始皇暮气势冲天,兵马纵横列八千。陶俑消磨矛与盾,秦陵肃杀洛和川。
精忠报国不辞死,俯首从君永世延。魂铸匠心藏地下,临潼卫戍越流年。
兵马俑
金戈列阵撼穹天,虎魄龙魂立大千。战马犹嘶函谷顶,兵锋直指楚江川。
王朝霸业终烟灭,铁骑雄风永续延。冷月残盔沧海变,唯留俑像纪流年。
兵马俑
终南王土接穹苍,地底军魂聚八荒。铁马嘶风凝旧梦,陶兵列阵耀新光。
曾随嬴政夷诸夏,今共游人话兴亡。万骨千骸浑不语,独留浩气满秦疆。
兵马俑
金盔铁甲势冲天,地下阵容惊大千。劲旅雄师行汉水,奇兵壮士出秦川。
联横合纵终烟灭,兵法军容永世延。战马犹鸣人不语,寄情游客叹流年。
华山怀古
引
见说嵯峨削不成,华山奇险入苍冥。三峰灏气兹华夏,一掌真源自巨灵。
殿古老僧还击罄,庵成孤鹤独携经。云梯回首洪荒远,百二利名消至零。
1
莫说当年不老成,朝阳峰上接青冥。云台起步道缘圣,玉女知音龙凤灵。
探日莲花观落雁,凌空宝殿问传经。而今西岳仙踪渺,岁月风霜独涕零。
2
巍峨聳峭倚天成,萬壑峰廻隱洞冥。咫尺雲梯人跡緲,參差老樹毓鐘靈。
華光殿鼓梵音鐸,和靖庵觀醮唱經。夜雨莽蒼尋古道,挑燈仗劍向飄零。
3
秦晋中原集大成,传真道教启鸿冥。华山天险老君隐,栈道空悬引凤灵。
鹤至扶摇添灏气,雁临契阔读心经。轩辕皇帝发祥地,护佑龙人感涕零。
4
神工劈岳禹功成,万仞苍崖割晦冥。云栈曾回秦帝辇,雾台犹锁玉娥灵。
仙人博戏留残局,道士修真断旧经。欲问希夷归隐处,松风谡谡雨飘零。
5
苦历霜天集大成,神工鬼力探苍冥。奇峰险峻称西岳,绝壁阴深惊百灵。
更有仙翁方外客,常吟老子道家经。攀崖一路莫回首,顾盼千幢皆是零。
6
危峦万仞斧难成,直上烟霄接紫冥。云锁三峰藏日月,风传千古溯苍灵。
苔深旧观钟犹寂,松老空阶鹤自经。蹑险凌虚尘外望,浮名过眼尽归零。
7
神斧西挥辟岳成,苍龙潜卧瞰鸿冥。云环周鼎丹光现,雪淬秦戈剑气灵。
玉女峰前寻古道,仙人掌底悟真经。可怜千载争雄地,唯见黄河常涕零。
8
削玉凝岚上紫冥,千年太华势峥嵘。巨灵掌印痕虽蚀,武帝仙踪迹未平。
古观风摇铜铎响,深林僧伴石泉清。凭高莫问兴亡事,云外松涛自送迎。
9
危峰万仞接穹苍,太华千秋镇雍凉。曾记昭王题石处,还传韩愈泣羊肠。
云封仙掌迷秦迹,风咽松涛诉汉殇。多少兴亡尘外逝,残碑犹峙夕阳黄。
10
谁将奇险匠心成?直破苍茫入太冥。脊有千寻惊鬼斧,台连万仞驻仙灵。
松涛暗度前朝磬,星斗斜披上古经。绝顶罡风撕客袖,一声长啸利名零。
11
危崖斧凿巨山成,踏破天门叩窈冥。云掩三峰吞北斗,泉鸣九转唤钟灵。
凉苔汉畤铜鳞杳,冷月秦松羽鹤经。绝顶混元收岳渎,冠缨烈烈幻飘零。
12
天工鬼斧意难成,万仞危途上宕冥。太华雄姿撑宇内,苍岩神话忆河灵。
风摇古柏传钟磬,云锁幽龛落简经。极目尘凡多少事,峰头一笑尽归零。
13
一岳岧峣古作成,留今汉畤有残冥。雄关但数名函谷,险境悠云赋巨灵。
岂是空闻悬旧月,安得情老隐曾经。惊登山脊重回首,过往繁华视为零。
茶圃纪事长调十九韵
满庭芳·说茶
盘古开天,神农尝草,九州蔚饮成风。陆公正本,裴史检形踪。茶录披文述事,更难得、咏具双雄。自兹后,连篇累著,宋帝论宽洪。
地灵藏百宝,碧螺龙井,云雾毛峰。大小袍,观音静对乌龙。美女银针垂范,传普洱,古道情浓。黄芽贡,祁门拜罢,香袖捧滇红。
二郎神·种茶
灵峰爽。正澍雨、潜滋膏壤。有白鹤仙翁探槚坞,舒猿臂、斩荆锄莽。期与东风同庇护,每日里、云梯下上。极目处、苍烟盖亩,翠卷天河飞浪。
嗟尚。躬身顾渚,若媛看长。顶日出、丹霞沾语气,戴月入、余香盈掌。恋那毛尖凝嫩绿,莹莹脆、澄波坦荡。愿琼液千杯,贮满清芬,偕君安享。
绮罗香·采茶
绿漫南峰,香倾北坞,千亩灵芽丰沛。度涧穿云,并采幼梢新翠。筠筐挽,越女褰裳;雀舌吐,楚媛投袂。蓦回首,最那风流,尖尖十指竞娇媚。
纷纷朝雨涤垄,茶事匆忙劳困,夜不能寐。尽日催春,搅得燕迷莺醉。花鲜处、群蝶怜芳;茗嫩时,众人争脆。渐红瘦,独自凝眉,赵坡谁撷妹?
昼夜乐·制茶
弥园蛾绿沾时雨,曼目秀、雷芽聚。潜心采撷清芬,翻手张罗基绪。垄上锅前趋巧妇,满白屋、昼烟宵缕。但见碧瓯奇,把阳春留住。
个中秘奥凭谁语,历高温、杀青许。轻揉碧玉流形,重捻抟金溢乳。细焙精烘分次第,更别有、火候文武。一一捣凝膏,供芸芸参悟。
渡江云·访茶
东山晴叆叇,嫩寒料峭,逐梦碧螺来。一园春逸目,李艳桃芳,果木间茶栽。秾华翠色,勉劳作、垄上裙钗。千万枝、幼芽初叶,促迫下云阶。
嗟哉。吴侬翻炒,郢匠揉搓,正团香袅霭。试雪瓯、甘醇钟气,文雅清怀。洞庭灵秀凝风骨,润西子、宛转苏台。滋侠女、拿云别具风裁。
雪梅香· 煎茶
访梅坞,寒英独扫一瓯淳。野煎生鲜火,寻幽尽拾桑薪。时见松风卷螃目,乍看琼乳起鱼鳞。饽烟翠,洁色怡颜,弥漫熙春。
纯真,紫砂注,一饮销愁,再饮超尘。记得当年,众芳把盏洪论。陆井泉丰自当雅,酒盅陶病未为贫。清汤罢,又涌相思,归赋停云。
夺锦标·斗茶
金碾雷芽,银瓶仙露,馆舍雄豪鏖战。妙手调膏煎水,霜鹤淋霖,孟臣温盏。倩乌龙入阙,雪涛涌、云舒霞卷。点汤花、光泽淳淳,粟粥纤纹娇面。
检定沉香宝碗。劣汰优升,又睹新王加冕。记得二泉幽寺,苏轼题诗,蔡襄挥翰。更皇宫试技,老禅弄、徽宗襃叹。紫瓯奇,致味清和,望断山高星远。
月边娇·点茶
新月依楼,曲宴罢觥筹,兰堂香袅。细烘凤饼,轻罗雪末,翠袖弄泉清巧。活火烹汤,候鼎沸、连珠三跳。金瓶扬嫩,激建盏、琼膏匀捣。
个中奇象环生,几多高粹,万般灵妙。聚云凝雪,疏星淡月,全在注汤神效。舒徐击搅,冷粥面、瓯花长咬。搴芳拾味,任地荒天老。
三姝媚·分茶
楼头春婀娜。正桃蹊无言,杏园如火。雅士佳人,把只轮频碾,玉尘筛过。鼎啸松风,调建盏、琼花团锁。纸墨汤膏,挥勺为毫,俶奇惊座。
瑶水丹青芳可。见雨棹朦胧,霁峰嵯峨。又入田林,唤野禽家兽,竹枝梅朵。绝艺惊人,犹盖世、古研今课。但得冰瓯常满,云吞霞卧。
蜀溪春·品茶
兀坐寒宵,暗香依稀,闲煮仙芽。松浪衔杯,柳泉听月,遥念竹馆长嗟。元帝方饮恨,旋又咽、胡塞琵琶。苦共甘,情与缘,好比一瓯茶。
茶生异山妙岳,承雨露芳泽,天地精华。俊逸超然,宛如诗客,朝晚醉迷烟霞。星历浮况味,漫吟嚼、余盏沉渣。涩未久,甜略长,淡极遐。
一萼红·咏茶
九州灵,有葱茏嘉木,芳气盖群英。百姓张筵,三军祝捷,肴馔还让先行。秀色鉴,香溪闭月;倩影弄,惊觉牡丹亭。曲水流觞,洞房交盏,颐解狂酲。
可叹案头新绿,濯管毫劳困,稼穑惛瞢。驿馆遐愁,汉宫长恨,凭甚遣释昏明?戾天者,闻馨化俗;梦蝶者,牛饮驭鲲鹏。谩道纤纤一叶,宇内驰名。
古香慢·画茶
粉笺赋彩,嘉木流光,新月春候。古道长亭,夜永露凝别袖。孤盏对空山,梦飞过、蛮腰素口。任冰瓯玉乳静漠,濯熏浚壑层宙。
渐缥缈、风尘怀旧。离合皆缘,禅隐谁透?聚散欢悲,尽在一杯凉后。世事总无常,怎能怨、丹青妙手。叹云踪,更难系、断肠烟柳。
松梢月·问茶
爽籁轻吟,层峰叠逸韵,谁抚瑶琴?群木横蕊,胡汝纵叶倾心?啮雪餐风凝幽绪,甚况味、可俟恩临?但傍湖海,盈盈绿、抱宁胸襟?
世人多嗜酒,绮室销月魄,伊恋青林?尔自怀素,安得馔玉炊金?试问凡间芸芸众,孰与共、酌古斟今?水阔山远,宜何处、觅知音?
瑞龙吟·对茶
茶烟泛。闲对紫笋窗明,白梅香暗。纷纶过眼浮云,去如野鹤,毫光渐冉。
雪瓯点。甘露不过三注,乍奢还俭。何妨一试禅茶,西山兰若,斟汤作梵。
应记人生初盏,绝尘无垢,尽彰浓酽。堪比少年童真,青涩娇艳。回头再啜,唇齿甘津敛。韶华趁、南园朝饮,东辕夕揽。看把龙泉剑。转而寡味,霜英素淡。垂暮凭虚览。疏世事,由冬轻黄杷榄。清风两腋,寂然无念。
一枝春·尝茶
良夜兰堂,嫩春风,渐暖红墙修竹。梅花弄笛,翠鼎沸腾云瀑。纤纤素手,举杯送、六安清馥。方一咂、如灌醍醐,蓦然坦心披腹。
三两赏音秉烛,纵闲情、暂避尘嚣流俗。研膏识味,顿觉苦甘盈掬。壶中贡叶,孰知几度凭翻覆。犹道是、历尽沉浮,结芳化绿。
醉蓬莱·嗜茶
正松风饮露,梧月涵烟,竹溪冲寞。纱帽遮头,闭柴门深钥。七碗题襟,一壶忘世,伴五更销魄。泉石骈邻,云霞载梦,素心如鹤。
多少凉台,翰卿迁客,煮尽鲜华,味穷泠落。陆圣专经,录蔡公方略。此际何叹,子瞻诗绝,更板桥联卓。首阳休薇,刘伶分盏,蜀都轻药。
月下笛·听茶
霁月初升,溪亭把盏,隐然闻笛。茶君秀逸,暗吐心声千百:念西山、邻鹤友风,竹吟菊和梅协律。有行云答赋,流莺遗韵,畅酬胸臆。
红尘堪误落,尽忍受揉挪,备尝煎迫。秦楼楚馆,冷对登徒掮客。偶相逢、两三故知,欲倾肺腑萍影寂。共何人,苦极甜来,慢释香里涩。
月华清·悟茶
杏雨筛红,松风摇绿,嫩寒微峭时节。闲煮龙团,契友竹斋谈渴。瓦鼎沸、瑞霭除烦;陶盏举,甘津潮舌。披豁。叹人生如茗,茗非茗叶。
茗弄浮沉三叠。乃早斗芳华,午分奇绝。暮点青霜,更作馆梅江雪。品浓淡,徐啜真淳;观起落,浅斟和悦。澄澈。共壶中清寂,岭头明月。
齐天乐·施茶
暑熏炎虐禾麻槁,崎岖路遥山狭。商贾南来,挑夫北去,长道云游僧衲。唇焦力乏。正穿井何掏?望梅三咂。忽见凉亭,土茶陶盏任人呷。
红尘多践善举,结棚为次舍,烹茗濡洽。薪火相传,江河不息,长聚流沙成塔。修缘广纳。看柳泉聊斋,设摊征答。志异鸿篇,直将千卷压。
稻草人(文集)
序言
草,最不起眼,何况是一根根掐头去尾、枯槁发黄的稻草呢!“黄云白草”、“弃同草莽”、“草率从事”、“草草收兵”、“草木愚夫”,看到这些成语,就知道“草”身价贱薄,多不受人待见;然而,贱薄之身必有贱薄之用,有时却能发挥“四两拨千金”之巨大威力。君不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草是野炊宿营的上好材料,其战时价值当比黄金还贵。“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方知稻草也是有份量的。
老子《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刍狗”就是用“草”扎的狗,这里“草”作为老子讲经说法的筹箸;“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这里的“草”在秦兵眼里都成了“追兵”,令人失魂落魄;孔明借箭,除了祭东风,“稻草人”毫无畏惧、迎风受“矢”,功不可没;战士练刺杀,道士设傀儡,又将“草”妖魔化,当作泄愤和打击的对象。
再说救命稻草。传说一次海难后,一个人漂到了一个荒岛,他是海难中唯一活下来的人。原来是这个人一直看见眼前有一根稻草,他一直想去抓到它。也许看见稻草是幻觉,然而就是凭著这样的信念,一直在海上漂啊漂啊,终于成功得救。
稻草抱团,扎成“稻草人”,便是秋天农村田野的一道风景线。它们顶烈日,冒风雨,日夜厮守,驱赶偷食稻粱的馋鸟,也算尽职尽责,毫不懈怠。美国童话《绿野仙踪》里的“稻草人”,为主人公多诺茜在旅途中第一个结识的朋友。稻草人一直想拥有自己的脑子,最终如愿以偿,后来这则故事改编为电影风靡全球。稻草人,自然生长在大都市的人是不易看到的,只有在美欧流行的万圣节上,市曹蜂涌的人们,高悬的稻草人,精美的南瓜镌刻,金光相映,引领人潮,当又是一道别致新颖的人文奇观。
“稻草人”比兴多多,俨然具有了“人”的许多功能,有时竟有过之而无不及。
是为序。
诗词24首
1.阳韵
陇亩辛勤守稻粱,宽衣广袖著乔装。老鸦辗转频偷眼,麻雀踌躇或断肠。
金辔玉轮化肝胆,雷鞭雨镞擦刀枪。丰收歌里人皆醉,独把残骸委战场。
2.阳韵
才为众口献金黄,又抱残躯去站岗。毡帽遮颜充硬朗,竹竿在手赶无良。
秋风夜雨谁潸泪?伟绩丰功尽举觞。土长土生终土化,人人饱饫比风光!
3.阳韵
南瓜灯下映金黄,万圣巡游聚目光。绿野行踪幽契缔,草船借箭美名扬。
八公追影疑蛇口,群鬼招魂断鼹肠。去尾掐头存妙用,庶几救命水中央!
4.阳韵
巍巍颤颤踞中央,作势装腔舞大枪。只管天天人困睡,不闻处处盗猖狂。
鸦叼瞎眼风撕袖,雀戏科头雨烂肠。尸位素餐鸣得意,加薪迁址又添妆。
加薪迁址,是不是有一点加薪升迁的意思?
5.阳韵
庞然大物走千乡,草木愚夫擅伪装。挺起脊椎枯竹片,戳开肚腹坏皮囊。
指挥瞎眼随风伯,监守瞒心毁太仓。思想从来非自主,为谁卖弄为谁狂?
6.阳韵
蠢头蠢脑蠢心肠,草莽英雄霸四方。立地顶天乌帽耸,呼风唤雨赭鞭扬。
圣贤从不思烟火,伙党依然夺稻粱。如此衣冠人共愤,付之一炬又何妨!
7.阳韵
剐头刖足剩枯黄,绑赴江东扎草囊。枉冠人名怜败絮,难承天露辱明皇。
饥鸦馋雀频搔扰,暴雨粗风莫躲藏。化土作泥谁过问?丙丁一炬泛精光!
8.阳韵
那年借箭美名扬,故里荣归值稻粱。天地欢歌神豁达,袖衣曼舞韵悠扬。
笑迎农父频牵手,怒对雀群勤举枪。何处生来何处去,不须攀比叹彭殇!
9.阳韵
几束刍荛学伪装,人模人样对豪强。田翁作俑心犹苦,瓦雀垂青气乃扬。
愤粪满腔朝顶泼,玉珠遍地抢先尝。愚夫草野堪贻笑,不若填炉一闪光!
愤粪fènfèn,玉珠yùzhū,均为同韵母词。
10.阳韵
草草劳人就十章,随心任性马由缰。春秋褒贬歌吟苦,岁月峥嵘感慨长。
成住坏空皆定数,荣华富贵亦悲伤。千红一窟茶中谶,不死乡原乌有乡。
大意:
草草写成关于劳人的十章内容,随心所欲、放任不羁如同脱缰之马。在春秋时节进行褒贬,歌唱吟咏充满辛苦,岁月艰难不平凡,感慨也深长。
事物的生成、维持、毁坏、空无都是既定的命数,荣华富贵最终也不过是悲伤之事。众多女子都如同一场梦幻,茶中的预言,不死的家乡原本就是子虚乌有的地方。
11.东韵
田边守望立如松,草帽遮颜勤俭风。歌舞稻花香满袖,日斜人影韵无穷。
心怀黎庶情难抑,头仰星河兴亦浓。但愿秋来谷丰熟,不辞长作护粮翁。
大意:
在田边守望,身姿挺立如同松树,戴着草帽遮着脸,尽显勤俭之风。在稻花飘香中歌舞,衣袖满是香气,日头西斜,人影别有韵味没有尽头。
心中怀着黎民百姓,情感难以抑制,仰天细数星河,兴致也很浓厚。只希望秋天到来谷物丰收成熟,不推辞长久做守护粮食的老翁。
12.青韵
稻草妆成人样形,田间卓立护禾青。风摧日炙身姿挺,鸟扰虫侵意志铭。
默守金秋丰稔梦,甘承霜露寂寥星。钩沉一卷皆鸿爪,身后祈存几缕馨。
大意:
用稻草装扮成了人的形状,在田间高高地站立守护着青青的禾苗。风的摧残、太阳的炙烤下身姿依然挺拔,鸟的侵扰、虫的侵害也不能动摇其意志。默默地守护着金秋谷物丰收的梦想,甘愿承受霜露,如同寂寥的星辰。收集编撰这一卷内容都如同留下了大雁的爪印,只希望在身后能留存些许香气。
【清平乐】稻草人12阕
13.《清平乐・稻草人》
田畴守望,风雨何曾忘。鸟雀惊飞心不荡,独护秋来谷浪。
身系稻草编装,情牵农户粮仓。默默无言相伴,唯求岁岁丰穰。
14.《清平乐・稻草人》
斜晖孤影,寂寞秋风冷。稻草为躯心未醒,徒有驱禽虚景。
世间变换无常,繁华过眼皆荒。独守一方宁静,任他岁月沧桑。
15.《清平乐・稻草人》
风声呼啸,草动疑兵冒。眺望山前神色懊,失魄丢魂奔蹈。
稻草伫立田郊,却似阵列旌摇。安得一方宁谧,何忧乱影嘈嘈。
16.《清平乐・稻草人》
孔明奇计,借箭凭风势。稻草迎风承矢至,伟绩丰功铭记。
草偶挺立船头,安危无惧无忧。只为军前效力,英名千古长留。
17.《清平乐・稻草人》
惨遭魔化,傀儡常遭打。战士报仇挥刀下,命运堪嗟堪讶。
虽系稻草成形,却罹恶意欺凌。安得和谐纯善,再无喊杀声声。
18.《清平乐・稻草人》
海涯缥缈,身若孤魂杳。稻草救生佳话绕,信念坚牢不倒。
浪涌风疾何妨,潮奔雾漫仍航。终得安然登岸,皆因一缕希望。
19.《清平乐・稻草人》
海难惊怖,荒岛残魂苦。稻草虚浮空盼顾,幻梦终成歧路。
漂泊怎觅归程,痴求不过无明。枉把生机虚托,徒留悔恨伶仃。
20.《清平乐・稻草人》
稻秸成抱,秋野添新貌。顶日冒风身姿傲,护稻驱禽功耀。
日夜坚守田边,尽责从未偷闲。雨打风吹何惧,赢来谷满仓圆。
21.《清平乐・稻草人》
独迎风露,守望田禾处。蛾卵潜生禾叶蛀,徒叹无人晓悟。
堪悯渔妇忧侵,更嗟渴鲫祸临。心有余而力绌,凄然倒地伤喑。
22.《清平乐·稻草人》
田间静立,守望秋收急。鸟雀惊飞不敢入,一任风霜侵袭。
默默守护青禾,任凭岁月蹉跎。只为丰年如愿,何辞雨大风多。
叶圣陶《童话・稻草人》
其故事梗概:有一老妇,田中有一稻草人,为其看守稻田。蛾子于叶上产卵,老妇未察。其后幼虫生而食尽稻子,稻草人虽示警,然老妇未晓。稻草人又见渔妇与鲫鱼可怜,自身却无能为力,终“倒于田中之央”,与悲剧同眠。其借一富同情而无能为力之稻草人所见所思,实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之飘摇世态,尽显当时劳动人民之苦。此作乃中国文学史上为儿童创作之始者。
23.《鹧鸪天・稻草人》——读叶圣陶《童话・稻草人》
独守田畴意未休,悲天悯世对荒秋。纷繁农事如轱辘,卑贱苍生似蚁蝼。
风瑟瑟,雨飕飕,宾鸿亦为稻粱谋。飘零潦倒空长叹,葬入泥中魂亦愁。
24.《鹧鸪天・稻草人》
褴褛蓑衣立晚风,斜阳影里守年丰。曾惊群雀三秋避,终笑空竿万事慵。
星作伴,月为容。露华侵骨不言功。何妨夜夜田头立,一任霜痕染鬓浓。
《诗词廿四首·稻草人》跋
夫草之为物,贱同沙砾;束而为偶,灵化稻畦。观其褴褛蓑衣,立斜阳而守岁(24);伶俜竹骨,惊群雀以卫畦(1)。虽无七窍心肝,竟负千钧职守:或效孔明借箭,草船承矢而著奇勋(16);或拟八公疑兵,风影摇旌以退劲敌(3)。
至若田翁作俑,本为岁稔仓圆;瓦雀垂涎,空对乔装虚势(4)。雨蚀风摧,犹擎枯槁之躯;星沉月落,独抱寂寥之魄(12)。然“毡帽遮颜充硬朗”者,终难御蛾蛀之灾(2);“默守金秋丰稔梦”者,空悲啼渔妇之厄(21)。叶圣陶笔底幽魂,倒于陇亩;监利城秋深野旷,立尽苍黄。
嗟乎!卑贱其形,丰饶其用。海涯幻影,曾燃缥缈生机(18);童话幽光,长照飘摇世相。今辑廿四草章,非争兰蕙之馨,惟证刍荛之重。譬若“丙丁一炬泛精光”(7),烬化春泥;何如“葬入泥中魂亦愁”(23),香遗阡陌?盖天地不择刍狗,万物自有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