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杂诗组诗72
《画堂春・竹》《采桑子・竹》共100阕
1.《画堂春・竹》其一 47字,均依照秦观体
庭前新竹韵如诗,绿云袅袅仙姿。傲霜凌雪志难移,风舞灵犀。
笛韵悠悠入耳,画屏默默含思。心清自有雅人知,不负幽期。
2.《画堂春・竹》其一 新韵
幽篁摇曳映轩窗,翠枝瘦影悠长。劲节高志意悠扬,风过潇湘。
月下静听天籁,露中独守清光。虚怀若谷韵无双,诗梦飘香。
3.《画堂春・百钱挂竹杖(其一)》
阮郎闲步韵悠长,百钱悬杖摇扬。酒家沉醉自徜徉,逸态轻狂。
俗世荣华皆忘,静怀遥向山冈。逍遥岁月总悠长,意趣无双。
4.《画堂春・百钱挂竹杖(其二)》
百钱悬杖意悠扬,阮修漫步寻芳。酒酣之处韵飘香,自在心房。
俗世繁华皆忘,林泉逸兴难央。逍遥姿态映斜阳,岁月留光。
5.《画堂春・首阳饿》
首阳山上暮云收,夷齐默默清修。采薇不食粟和羞,义节长留。
往昔高风传世,如今瘦影凝眸。孤怀难诉韵悠悠,饿殍何忧。
6.《画堂春・孤竹饿》新韵
孤竹二子志如磐,首阳饿守清寒。义辞周粟意拳拳,风采依然。
岁月难消高韵,春秋不改忠肝。采薇歌罢韵阑珊,千古流传。
7.《画堂春・苦竹》其一 新韵
浔阳地僻苦竹黄,绕宅寂寞凄凉。暮秋江畔韵悠长,独对寒霜。
往日京城歌舞,如今客旅他乡。琵琶声里诉离殇,泪满衣裳。
8.《画堂春・苦竹》其二
黄芦苦竹映斜阳,江州司马愁长。绕居萧瑟韵悠扬,思绪茫茫。
昔日繁华如梦,今朝落寞心伤。猿啼鹃泣韵凄凉,岁月沧桑。
苦竹苍黄,匝宅萧森,托幽独于荒陬,映孤影于寒牖。观其荣悴:昔绕凤城笙歌,今伴羁客涕泪,证世路之升沉。至若浔阳夜月,猿泣鹃啼,碎玉弦于苦节,寄离殇于空节。盖以劲篁凄韵,纳天地寂寥;寒梢疏响,诉古今无常。物我相契,悲怮斯存。
9.《画堂春・徽之竹》其一
徽之爱竹韵清幽,宅前翠影悠悠。未曾一日可离留,意韵难休。
风动绿枝摇曳,月临瘦影温柔。高情逸趣韵长流,沉醉无由。
10.《画堂春・徽之竹》其二
庭中翠竹映双眸,徽之眷恋无休。此君相伴意悠悠,情满心头。
雅韵随风飘荡,清姿伴月凝眸。人生何处不风流,竹韵长留。
竹绕徽居,翠影摇虚牖,劲节凌霄汉,清韵涤俗尘。观其眷恋:日不可无此君,情托贞姿;意每寄于疏篁,神交冰雪。至若扪星醉月,七贤遗风;载酒听涛,六逸继躅。盖以虚怀流响,纳天地清欢;澹影扫阶,证人生高趣。竹我两忘,逸兴遄飞。
11.《画堂春・东山丝竹》其一
东山丝竹韵悠扬,谢公逸兴徜徉。中年怀抱总牵肠,别绪绵长。
忆昔欢歌共赏,如今怕踏亭廊。陶情写意韵无双,莫教儿郎。
12.《画堂春・东山丝竹》其二
中年丝竹意无央,越山雅韵流芳。谢安高卧忆辉煌,岁月沧桑。
感叹唏嘘之际,还凭歌管传香。好怀渐减韵难央,此乐谁详。
丝竹陶忧,冰弦解愠。桑榆影迫,藉宫商以导郁结;亲友涕零,付徵羽而浣离伤。其趣也:虽桑榆晚照,犹耽清响;畏稚子窥破,潜护欣欢。盖以丝桐代酒,纳四时代谢;玉管通玄,证逆旅从容。声外忘年,韵中藏哀,此魏晋风流之孤光也。
13.《画楼春・斑竹》
斑筠摇曳映清池。宛如泪洒仙姿。昔时湘女韵如诗。哀怨谁知。
独倚小楼凝望,风摇翠影幽思。对花无语立多时。此恨难移。
14.《画堂春・竹林贤》
竹林深处聚群贤,清风明月同欢。纵歌长啸意悠然,笑傲人间。
笔墨华章流韵,琴音雅意传弦。逍遥尘世任流年,心醉诗篇。
15.《画堂春・竹林贤》
贤才逸兴聚幽林,高情雅趣相寻。酒酣诗赋畅胸襟,畅意长吟。
俗世浮华皆忘,清风爽籁知音。逍遥天地任浮沉,自在随心。
16.《画堂春・居士竹》
幽篁居士韵无穷,清风摇曳葱茏。翠枝摇曳意融融,静守初衷。
月影轻筛叶上,诗心沉醉其中。闲情逸致与谁同,独对苍穹。
17.《画堂春・居士竹》
庭前居士竹摇风,纤枝翠影玲珑。淡香萦绕意朦胧,韵自情浓。
雅意常存心底,高怀总向晴空。修身养性乐无穷,笑傲寒冬。
幽篁环堵,翠霭摇虚牖,纤枝筛月,清影扫苔阶。其格也:劲节含霜,抱孤标而守素;贞筠破腊,濯寒碧以存真。至若风撼不俯,似证初地禅心;雪压犹昂,如拓性天霁色。四时抱朴,一竿通明,较苦竹之凄、徽竹之逸、东山丝竹之陶写,独得澹泊坚忍三昧。
18.《画堂春・柯亭竹》
柯亭椽竹韵悠长,曾经蔡邕端详。制成长笛妙声扬,千古流芳。
岁月悠悠如梦,传奇依旧传香。清风摇曳诉沧桑,思绪飞翔。
19.《画堂春・柯亭竹》
柯亭旧竹忆前贤,传奇故事流传。蔡邕明眼识良椽,笛奏惊天。
岁月无声远去,风姿犹在眸前。幽情一缕寄诗篇,意韵绵绵。
柯亭椽竹,非以材巨,贵遇中郎。蔡邕慧眼辨奇,斫为焦尾,清音裂云,此知音独赏、凡材得化之征也。其笛发天地异声,乃绝艺巧思所凝,彰才情之卓荦。历岁序迁,遗事犹存竹纹,载文脉之绵长。观其风骨,恍见中郎拂拭,千年传奇,尽在龙吟幽篁间矣。
20.《画堂春・茂林修竹》
茂林修竹映晴空,清风摇曳葱茏。翠枝摇曳韵无穷,诗意盈瞳。
小径通幽深处,闲云自在飘蓬。琴音袅袅意融融,沉醉其中。
21.《画堂春・茂林修竹》新韵
青山环绕茂林丰,修竹摇曳情浓。绿阴深处鸟声融,诗意千重。
独倚阑干凝目,心随云影飘蓬。尘嚣远去意从容,沉醉清风。
22.《画堂春・丛竹》
幽篁摇曳翠烟浓,风姿绰约葱茏。节高心净韵无穷,笑傲清风。
簇簇相依情重,枝枝连理情融。义深堪比弟兄同,共沐春红。
23.《画堂春・义竹》
风摇翠影意重重,相依簇簇情浓。笋藏深处不随风,义在其中。
连理枝枝同梦,并肩叶叶相通。皇家佳话古今崇,岁岁葱茏。
丛篁曰义,非以孤秀,贵在连心。玄宗指筠教诸王:“骨肉相亲,当如此竹。”观其笋藏深壤,枝叶交护,乃见天伦之固;节劲霜雪,并肩同立,足彰气节之贞。至若风摇千竿,齐俯仰而不折,犹显同心之韧。斯竹也,根缠地脉,叶接云旌,聚族而生,俨然有君子守义、家门共济之风骨。
24.《画堂春・孤竹》
荒郊野外立孤株,风摇翠影清殊。历经霜雪意难输,独守荒隅。
寂寞时光悄度,安然岁月闲舒。心空无欲自安愉,不恋荣枯。
25.《画堂春・孤竹》
悠悠孤竹国遗踪,沧桑岁月情浓。昔时烽火映苍穹,霸业成空。
贤士英名尚在,山川秀色仍丰。繁华如梦转头中,古韵犹融。
孤竹立国,北塞牧歌杂陇亩,融农牧之界。君以玄圭守殷祀,德化蓟北,虽蕞尔小邦,足彰仁政。至若伯夷叔齐,让国双璧叩马谏,耻周粟而抱首阳云白。彼采薇之手,实擎乾坤正气,遂使孤竹寒枝,千秋凛凛作金石声——非关竹实,乃在孤忠贯日、双节凌霜耳!
26.《湘妃传奇》
尧女娥皇并女英,淑德秀逸映辰星。舜遭父顽母嚚困,弟傲难移孝悌情。
四岳力荐尧试审,妻以二女察德行。畎亩同侍君心定,恭俭守道妇仪宁。
涂廪浚井险象生,二女励君勇前行。亲欲害舜无怨声,号泣旻天思不停。
女弟怜嫂和韵盈,笃厚不怠传美名。百揆四门皆畅明,大麓试舜显圣能。
舜继大位后与妃,封象敬亲德未泯。帝子北渚降如灵,湘君传说永留铭。
苍梧舜逝情难禁,泪洒斑竹韵如铃。贞仁典范耀汗青,德泽后世永相萦。
27.《鹧鸪天・斑竹》其一
翠影幽幽立水滨,斑纹点点诉情真。湘妃泪洒千秋恨,帝舜魂消万古尘。
风瑟瑟,雨纷纷,孤枝摇曳忆君恩。相思不尽愁肠断,独守潇湘梦里春。
28.《鹧鸪天・斑竹》其二
昔日贤君化远烟,娥英泣泪竹痕斑。忠贞爱意传千古,寂寞幽怀诉九天。
心未改,梦犹怜,湘江水畔忆流年。残枝犹记前尘事,岁岁新篁念旧缘。
29.《清平乐·湘妃竹》
潇湘凝雾,翠影斑痕处。帝女泪倾相思苦,千载幽情谁诉?
斑竹无语凝眸,风摇枝杪含愁。梦断苍梧烟水,空余冷月荒丘。
30.《行香子·湘妃竹》
翠影摇摇,泪染枝梢。忆娥英、情断湘皋。舜君仙逝,遗恨难消。对风中竹,竹中泪,泪中谣。
苍梧梦远,湘江波渺。叹贞魂、千古悲寥。斑痕如诉,幽绪难描。任岁华流,月华冷,暮华飘。
九嶷云黯,湘川竹泣。昔娥皇女英理丝锄而佐圣,忽闻苍梧鹤驾,素裳翻雪南奔。泪溅千峰,血凝斑于劲节;魂招二水,痕化碧于修篁。至今风过楚竹,犹闻珮环鸣咽——非关雨露所染,实乃帝子丹忱,凝作翠玉琅玕万古痕!
31.《采桑子·翠竹》
亭亭翠竹凝霜立,风抚瑶琴。翠影成林,静守山川岁月深。
春来又发千枝绿,雅意难寻。独抱贞心,长伴幽人梦里吟。
32.《采桑子·竹枝》
竹枝摇曳风姿秀,雨润新妆。舞动斜阳,节节高升向远方。
虚心劲节情无限,韵满潇湘。诗意悠长,月下轻吟韵味香。
33.《采桑子·竹林》
清幽一片连青霭,风过鸣琴。翠影深深,独倚斜阳听鸟音。
笋尖破土春心动,绿韵难禁。诗意沉吟,梦里犹寻那片林。
34.《采桑子·竹院》
清幽竹院深深处,翠影轻摇。风过枝梢,叶叶声声似玉箫。
闲庭漫步心沉醉,诗意难描。独倚阑桥,一片诗情上碧霄。
35.《采桑子·竹窗》
微风拂过青筠畔,竹影临窗。月色盈堂,一缕幽怀寄远方。
凭窗静赏佳人意,思绪飞扬。墨韵飘香,满纸相思字几行。
36.《采桑子·竹色》
葱茏竹色连天际,翠影重重。沐雨迎风,韵致悠然入画中。
山川点缀添新绿,诗意无穷。心醉情融,独爱清幽意未穷。
37.《采桑子·竹声》
幽林簌簌闻篁韵,风抚弦吟。雨叩弦音,万叶千枝诉素心。
夜深独倚轩窗侧,韵入怀襟。思绪难禁,似有知音梦里寻。
38.《采桑子·竹影》
微风摇曳摇竹影,斜月窥窗。瘦影悠长,墨染绡绡画卷香。
阶前独步寻佳景,影乱心房。诗意徜徉,沉醉其间韵味扬。
39.《采桑子·竹阴》
浓阴一片遮炎暑,凉意盈怀。翠影成排,独坐其间远俗埃。
清风拂面心神爽,阴翳悠哉。思绪悠来,静享时光岁月裁。
40.《采桑子·竹箭》新韵
山间竹箭迎风立,翠影纤纤。锐首尖尖,欲向云霄试比坚。
弓弦响处锋芒现,破雾穿烟。壮志冲天,护域安民守四边。
41.《采桑子·竹箭》
修长竹箭青筠秀,沐雨经霜。气宇轩昂,静待弓弦展锐芒。
秋原狩猎身姿矫,箭过林冈。猎物仓惶,满载而归笑语扬。
42.《采桑子·野竹》
野竹摇曳青枝舞,翠影迢迢。泉瀑萧萧,直向云霄展傲骄。
名园绿水相依傍,风抚林梢。心醉逍遥,独爱清幽韵自飘。
43.《采桑子·松竹》
松枝劲挺迎风傲,竹影轻摇。翠意萧萧,相伴相依韵自高。
岁寒不改青葱色,霜雪难凋。独领风骚,千古幽情墨客描。
44.《采桑子·竹扉》
幽幽小径通筠户,翠影轻围。风叩柴闱,静谧时光梦里归。
炊烟袅袅柴闱掩,月色盈眉。心事成堆,独倚轩窗盼雁回。
45.《采桑子·竹篮》新韵
青青篾片编筠篓,巧艺堪传。提柄弯弯,装满时光岁月甜。
田园摘采常相倚,蔬果新鲜。情意绵绵,满载而归笑语添。
46.《采桑子·竹溪》
潺潺流水环青涧,翠影相依。鱼戏涟漪,静谧清幽画里诗。
沿溪漫步寻芳意,鸟语莺啼。心醉神迷,忘却尘嚣梦自怡。
47.《采桑子・竹簟》
青青竹簟清凉意,夏日相依。月影徘徊,梦入桃源心自怡。
微风拂过舒身爽,思绪纷飞。诗意沉迷,独卧闲眠忘却归。
48.《采桑子・竹椅》
闲庭静卧黄筠椅,翠色相依。午后风微,坐看流云意自归。
时光慢淌悠然享,心醉春晖。忘却尘非,自在逍遥梦不违。
49.《采桑子・竹阁》
青山秀水依筠阁,翠影清幽。风过梢头,独倚阑干望眼眸。
炊烟袅袅升云际,岁月长流。心寄兰舟,诗意人生乐未休。
50.《采桑子・汗竹》
千秋历史书汗竹,墨迹如初。功业长书,忠义英名万世誉。
兴衰过往皆留迹,岁月难辜。青史留吾,后世传承志不渝。
51.《采桑子・倚竹》其一
天寒翠袖依修竹,寂寞空庭。风过枝鸣,独守幽怀对晚晴。
相思难寄愁肠结,月色凄清。泪湿残英,心事重重梦不成。
52.《采桑子・倚竹》其二
天寒翠袖依丛竹,孑影伶仃。霜落无声,遥念前尘意未平。
繁华过眼皆如梦,旧恨难醒。眉黛愁凝,一缕幽思寄远星。
53.《采桑子·绵竹》
扬雄妙笔书绵竹,帝叹相如。方识雄儒,拜赐黄门展壮图。
文章千古留声誉,颂意如初。岁月难辜,绵竹传奇后世书。
54.《采桑子·绵竹》新韵
绵竹颂里才情显,成帝惊眸。名动千秋,翰墨雄篇誉九州。
汉家旧事绵竹忆,岁月悠悠。文采风流,古韵依然心底留。
汉 成帝时,扬雄写有《绵竹颂》
55.《采桑子·竹杖》
芒鞋竹杖行山路,风抚林丘。云绕峰头,自在逍遥意未休。
尘嚣渐远心宁静,独赏清幽。寄意川流,沉醉其间梦亦悠。
56.《采桑子·竹马》
儿时竹马同欢戏,岁月悠悠。思绪难休,旧友重逢洛水头。
曾经欢乐成追忆,涕泗横流。恩怨情仇,往事如烟梦里留。
57.《采桑子·竹夫人》
炎炎夏日迎君至,凉意缠身。相伴昏晨,竹影轻摇梦里温。
镂空巧制风情在,抚慰愁魂。独倚纱巾,相伴流年岁月新。
58.《采桑子·【梅圣俞】鱼上竿》
仕途艰险鱼攀竹,梦想空悬。嗟叹流年,志远才高亦枉然。
修书未奏身先去,遗恨绵绵。贤妇真言,笑对无常心自宽。
梅圣圣【尧成】俞怀璆琳之才,诗开宋调,笔凿天真。然三十载诗名动京师,竟难攀东观修书之阶。晚岁秉麟笔,奈唐书未奏,玉楼先召。犹记敕修之日,笑谓妻**氏:“猢狲入袋矣!”笑谓妻 ** 氏妙对:“君似逆鳞鱼,强攀修竹竿!”此语道尽才人困踬——诗可破万里云,身终陷九重樊。然观其“闲肆平淡”之格,恰似雪中劲竹,风骨自铮铮。
鱼上竿,滑鳞附修篁,本逆性而攀,此喻宦海沉浮之艰也。观梅圣俞诗冠汴京三十秋,竟难登东观玉堂,恰似鲇鱼涎竭竿滑,终坠泥涂。其妻**氏笑谑“鱼上竹竿”之语,非惟戏言,实镌才士困踬之痛——志在冲霄化龙,身偏缚九曲青竿。更见竹节虽近云汉,鱼鳍终属渊薮,天工造物早定分野,纵有诗笔凿开混沌,难破金鳞点额之关!
59.《采桑子・破竹》
当年杜预英名显,破竹雄威。气势腾飞,直捣夷巢胆魄摧。
今朝吾辈豪情在,壮志无违。奋勇争魁,前路崎岖意气归。
60.《采桑子・破竹【东风 41 导弹试射成功】》
东风破竹惊天地,锐势扬威。呼啸腾飞,捍卫和平敌胆摧。
今朝华夏豪情涌,壮志无违。科技争魁,护国安邦浩气归。
杜预【元凯】振剑南指,以破竹喻兵势,真得兵机三昧矣!观其刃劈初节,竹纹乍裂,劲气已贯尾梢。盖竹节虽坚,然中空相贯,裂其一则万箨摧颓。犹若王师克建业,非特蛮力所至,实因孙吴之政如朽竹久腐,故晋刃未及而荆扬自解。昔乐毅并齐赖天时,今杜侯破竹仗顺流——此非惟物理之妙,实乃乘势之谋:裂其节则势成,借其隙则功倍,青史所载“迎刃解”者,非竹也,敌酋肝胆尽丧之象耳!
61.《采桑子·剖竹》
分符剖竹传千古,汉制初行。信物含情,合处能教使命成。
如今世事沧桑变,岁月峥嵘。独忆前盟,竹影摇风梦未醒。
青竹剖而符契分,乃见王权授受之重。汉制初行,剖竹为信,裂痕如龙纹蜿蜒,既托百里民命,更铸九鼎钧诺。观其合处,非独验符契之密,实寓“守土如护笋”之责。千载符节过手,竹斑浸透印绶朱痕,遂使寻常修篁,竟载得动山河盟誓。而今世事虽更,犹见故吏抚断竹而瞻先制——非怀朽刃,乃仰青筠岁寒之节,长照宦海沉浮人。
62.《采桑子·四壁闻丝竹》
鲁恭坏宅闻丝竹,古乐萦梁。四壁传香,孔圣遗经壁内藏。
悠悠千载时光转,思绪悠长。史海徜徉,昔日余音绕画堂。
63.《采桑子・丝竹》
悠悠丝竹传心意,雅韵绵绵。弦乐清欢,婉转悠扬绕耳边。
窗前独坐听风月,思绪翩翩。诗意潺潺,沉醉其间不愿还。
64.《菩萨蛮・大椿》44字,均依照李白体
仙乡独见灵椿木。千秋万载经霜宿。叶茂蔽云天,岁长心自闲。
风雷难撼折,静守时光澈。瑞气绕枝间,悠然观世迁。
65.《菩萨蛮・大椿》
家中幸有擎天木。遮风挡雨温情覆。岁月刻颜容,爱深恩意浓。
脊梁担重负,笑对艰辛路。子女倚其旁,温馨满一堂。
66.《菩萨蛮・大椿》
灵椿庄子言中树,八千岁里春秋度。叶茂自悠然,历经风雨绵。
沧桑皆阅遍,岁月安然伴。独立世间存,仙姿神韵尊。
67.《菩萨蛮・大椿》
家中幸有椿庭树,遮风挡雨艰辛付。背影渐蹒跚,深情心底燃。
双肩担重任,霜鬓何曾恨。慈爱永流传,温馨岁月甜。
灵椿贯宙,八千春秋缩为一轮。其根络地脉,冠承天露,风雷淬骨愈苍劲,岁序蚀肌转澄澈。非惟寿蔽南山,实乃厚德凝形:荫覆如穹庐护雏,枝展若巨掌擎天。至若星霜满鬓时,观其静影沉碧,恍见造化独钟此木——任他四时斧斤急,自守心腑片玉闲。此即《逍遥游》未泄之秘:大椿非木,乃天地仁心所化也!
68.《采桑子・岁寒松》
霜风凛冽寒冬至,万木凋残。独见松坚,傲雪凌霜翠色连。
岁华流转初心在,君子如磐。正气凌然,浊世之中志未迁。
朔风裂骨时,万木尽摧折,唯见苍松振鳞甲,碧血淬冰渊。其根蟠千仞岩,针叶啸九霄霜,非与群芳竞暖,独向酷寒证道。观其立险峰如秉圭臬,负雪愈显嶙峋骨;历星霜而抱孤翠,守得云开见岱宗。此非草木之性,实乃天地正气所钟——任他四时谄媚,我自一青到底。纵使雷霆劈作焦尾,断躯犹指北斗寒芒!
69.《采桑子・大夫松》
泰山封处风云涌,暴雨狂风。幸有苍松,护驾秦皇立伟功。
大夫名号千秋载,翠影重重。古韵无穷,傲立巅峰映碧空。
泰岳封松非侥幸,乃以龙鳞铁干证天功。昔护秦銮避雨,翠盖顿开云幕,遂承大夫冠冕。然其傲立天阶,非因金册增重,实缘根贯地肺、枝擎日轮。二千载雪刃霜刀,劈不碎铮铮爵骨;七十二帝王封禅,皆过客耳!唯见它负碑吞雾,松针排作青玉笏,岁岁朝拜初阳——此非人爵可囿,直是岱宗精魂所化,以苍髯书就的擎天诰命!
70.《采桑子・靖节松》
田园芜处归心迫,形役神疲。昨是今非,舟荡风扬衣袂飞。
旧居渐近欢颜绽,松菊芳菲。南牖依栖,孤影苍松意韵奇。
彭泽倦鸟归林,忽见故园苍松拂云相迎。此松非植沃土,乃先生解绶时,五斗傲骨落地所化。观其虬枝负雪,恰似素琴横膝待无弦;针叶筛月,恍见葛巾漉酒影婆娑。最奇南牖孤影——昼为羲皇上人遮炎暑,夜化义熙遗民守寒更。千载人谓松依靖节,实乃靖节魂魄,早凝作一树冻雷不凋的翡翠魂!
71.《采桑子・陶景恋松》
三层楼上离尘远,独爱松风。韵响玲珑,每至欣然意自融。
泉岩独步仙姿逸,心醉其中。岁月匆匆,唯有青松伴道踪。
72.《采桑子・松楸》
松楸寂寂斜阳暮,风绕坟茔。思念如萦,往事悠悠忆未停。
双亲音貌心中印,泪满眸凝。岁月无情,唯愿来生再续情。
73.《采桑子・忘年友》
人生难得忘年友,心有灵犀。志趣相依,岁月无情人不欺。
清茶淡酒常相伴,共话佳期。纵使分离,情谊深深永不移。
74.《采桑子・友于》
周公德训传千古,共守伦常。兄弟同堂,孝悌恭谦政事良。
君陈受命东郊处,意重担当。铭记心房,效友于贤德韵扬。
75.《采桑子・啼莺求友》
啼莺婉转寻良友,声绕枝头。心盼同俦,翠柳轻摇风亦柔。
花香四溢春光里,独倚高楼。望断云流,何处知音解我愁。
76.《采桑子・神仙友》
同舟共赴江河渡,风抚云悠。谈笑无愁,李郭情深感众眸。
贤名远播京城震,德厚才优。知己难求,宛若神仙岁月流。
77.《采桑子・神仙友》
洛阳城外相逢处,心慕才贤。共语诗篇,意气相投结善缘。
同舟共济归乡去,风度翩翩。众望如仙,留得口碑千古传。
仙侣同舟:喻指知己,或指沽名人的光。唐杜甫《秋兴》之八:“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78.《采桑子・二十四友》
曾经同聚欢歌处,廿四良俦。文采盈眸,富贵荣华意未收。
风云变幻终消散,往事难留。空叹春秋,唯有幽魂诉不休。
79.《采桑子・二十四友》
昔年金谷繁华地,廿四同游。诗酒风流,共赋新词乐未休。
钜知一枕皆成幻,岁月悠悠。每忆良俦,泉际幽魂话旧愁。
二十四友【金谷友】代表人物有:刘琨、欧阳建、石崇、陆机、陆云等。
80.《采桑子・三友》
松枝傲雪迎风立,翠影苍苍。竹韵悠扬,亮节高风挺脊梁。
梅花开处冰肌瘦,冷蕊含香。三友情长,共伴寒冬岁月芳。
81.《采桑子・三友》
松涛阵阵清风绕,翠意盈眸。竹影幽幽,摇曳身姿雅韵留。
梅香一缕心头醉,笑傲枝头。益友相酬,岁月同行乐未休。
82.《采桑子・三友》
直言无忌诚相伴,义胆忠肝。君子谦谦,能谅能容无隙嫌。
闻多识广学才富,智海扬帆。德厚情绵,益友同行岁月甜。
三友,有岁寒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友。
《白首同归之谶》
金谷笙歌彻霄时,潘安投句“白首同归”,岂料墨渖竟化碧血!昔石友砚田耕诗,后同缚刑场对泣。观孙秀“中心藏之”一语,早伏洛阳东市霜刃。最怆者:绿珠坠楼玉碎,未阻崇岳颈联赤绦;石友本喻坚贞,反成索命符契。天意嘲弄至此——诗谶应验非因玄机,实乃权煞狞笑间,将文人赤忱碾作齑粉!
83.《采桑子·同石友》
昔时金谷繁华处,诗酒相酬。意气方遒,共论风云岁月悠。
谁知祸起孙郎怨,厄运临头。同赴荒丘,石友潘郎恨未休。
84.《采桑子·同石友》
曾经知己倾心意,笑语欢眸。情韵长留,同赋华章乐未收。
无常命运风云变,灾祸难囚。携手荒丘,白首归兮泪满眸。
金谷园中掷锦句,砚田石友本双珍。岂料墨痕凝作颈间赤,诗谶翻成断魂箴!昔分曹斗酒,笑指假山拟嵩岱;今并辔赴刑,方知浮生皆戏尘。最痛孙秀阴鸷语“中心藏之”,早伏东市霜刃——非是苍天应谶,实乃豺虎狞笑,将文人肝胆碾作朱批判牍!潘岳临刑那句“白首同归”,非悔投分,乃惊见少年诗稿早蘸透命数血渍。
85.《采桑子·圯桥书》
圮桥奇遇传千古,黄石奇书。授与良孺,忍辱恭谦德不孤。
太公兵法藏真意,智慧盈途。谋略深储,辅主兴邦霸业图。
圮Pǐ,毁。圯yí,桥。古书本作圯,后来写错的人多了,也不好追究,大家想了个好办法,在用于关于桥的时候——互通,便圮、圯不分了,都对。但是作毁之义时,只能作圮。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史记》后來沿称该桥为圯。我來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圮桥取履(圯桥取履)《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闻从容步游下邳圮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庾信《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圮桥取履,早见兵书;竹林逢猿,偏知剑术。
86.《采桑子·圮桥书》
圮桥相遇惊尘世,老者心殊。考验贤徒,良子恭勤志未输。
书中妙理通天地,智慧如初。济世匡扶,功业留名史册书。
沂水怒涛吞石梁,有老父坠履试龙鳞。子房俯拾霜踝三度,非敬衰躯,乃礼天道也!待星斗低昂时,素书忽出圯下,黄石裂作太公睛——此非简牍,实乃帝王术精魄所凝!观其桥头虹散,少年怀璧入云气,从此掌中纹络尽化八阵图。最奇者:十三年后谷城山黄石如约,方知圮桥早伏流沙转坤轴之机,孺子一诺,竟系赤帝斩白蛇剑穗!
87.《采桑子·太师尚父》
文韬武略惊天下,辅政兴邦。妙计无双,壮志凌云震八方。
功高盖世威名显,德厚流光。后世传扬,青史留名岁月长。
88.《采桑子·太师尚父》
朝堂谋略安天下,心系苍生。善政仁行,四海升平百姓宁。
暮年归隐归林野,宠辱皆轻。淡泊虚名,独倚青山赏月明。
89.《采桑子·太师尚父》
鹰扬八十威名震,智勇无双。辅国兴王,铁血丹心谱乐章。
纵横沙场功勋著,谋略深藏。德厚流光,青史留名万世芳。
90.《采桑子·太师尚父》
钓翁王者师贤圣,智略恢宏。德望高升,八十犹能建伟功。
筹谋帷幄江山定,社稷安宁。青史留名,后世尊崇颂俊英。
渭水钓璜非渔隐,直钩悬起八百年周鼎!昔文王占非熊非罴,乃见白髯翁负河图出浪,遂称“尚父”——非惟尊为父师,实拜作天机枢轴。观其鹰扬牧野,左手挥杏黄幡召雷部,右掌翻封神榜镇鬼方。最奇皓首映红旌:九十载霜鬓不碍斩将旗,三千界仙凡共仰钓鳌手。此老非人臣,实乃昊天投饵垂钓人间真龙之金蓑客!
91.《采桑子 一表出师》
出师一表倾肝胆,尽显真情。泪洒边营,北伐中原梦未平。
鞠躬尽瘁千秋敬,青史留名。义薄苍冥,壮志难酬意未宁。
92.《采桑子·一表出师》
鞠躬尽瘁忠魂在,一表深情。恳切言诚,欲报君恩万里行。
筹谋伟略安邦定,智耀才英。伟业将兴,后世恒崇诸葛名。
锦官城夜雨滂沱,丞相秉烛沥肝胆。一表出师,非止伐魏檄文,实乃季汉精魂所凝!观其字字凿石:前追先帝三顾雪深,后托嗣君两都梦远。最痛“鞠躬尽瘁”四字,早伏五丈原坠星——非不知天命难违,偏以人谋逆挽天河!两千载后,犹见表文朱批化血,滴在祁山秋月间,凝作八阵图不灭的磷火。此表非竹简,直是武侯剖心为炬,照彻青史至暗处之孤忠碑!
93.《采桑子·一字师》
文章妙处求精准,一字之修。韵味长留,点化才情意境优。
良师益友真心助,点破迷眸。灵感奔流,佳作方成誉满丘。
94.《采桑子·一字师》
推敲字句寻佳境,师指方遒。灵感盈头,妙改毫厘品质优。
文坛幸有贤朋助,共探深幽。诗意难休,墨海扬帆乐泛舟。
晚唐齐己携《早梅》谒郑谷,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不若‘一枝’。”齐己顿首称师。此一字之易,尽摄寒梅破雪先机,遂启“点铁成金”法门。后世谓片语启愚蒙者,皆承此冰魄玉尺——真师道不在齿爵,贵得骊龙颔珠耳!
95.《采桑子·师门立雪》
师门立雪诚心笃,敬意盈眸。求教无休,不畏严寒志未收。
传承学问求明道,德艺双修。师训长留,砥砺前行岁月悠。
96.《采桑子·师门立雪》
寒冬立雪师门外,渴望贤流。心盼良谋,只为真知解惑忧。
春风化雨恩情厚,教诲心头。梦想追求,展翅高飞永不休。
宋杨时、游酢谒程颐于洛,值夫子瞑坐。二人拱立庭庑,雪深逾尺。及觉,门外已玉塑双躯。此非痴守,乃尊道若北辰也!观其肩雪崚嶒,非寒肌骨,实淬心灯——千载师门风雪,自此烙有青衿体温铸就的礼范丰碑。
97.《采桑子·晋君听琴》
晋君堂上听琴韵,弦动心房。声绕华堂,妙曲悠悠意未央。
知音难觅今朝遇,沉醉何妨。思绪飞扬,盛世欢歌岁月长。
98.《采桑子·师旷》
鼓琴师旷谙音律,乐韵悠长。睿语锋芒,规谏君王大义彰。
才情盖世传千载,德范流芳。妙曲无双,一代宗师美誉扬。
99.《采桑子・师恩如阳》
为师勤勉才情显,德耀黉堂。智慧如光,育李培桃谱锦章。
谆谆教诲心间绕,师爱绵长。风范流芳,学子莘莘永不忘。
100.《采桑子・罟师》
江波潋滟渔舟荡,罘罟繁忙。网撒斜阳,水阔云低映晚光。
生涯漂泊风波里,岁月悠长。心向何方,一曲渔歌韵满舱。
101.《五言律诗・贺诗友六秩寿》
诗友声名远,才情映岁华。笔耕文苑地,心醉墨香涯。
甲子新程启,春秋雅韵嘉。同欢今寿诞,共赏夕阳霞。
103.《采桑子・诗友周甲寿以贺》
金秋十月风光好,丹桂飘香。寿诞新妆,诗友悬弧六秩强。
小荷初露才华富,墨韵悠长。雅趣飞扬,共赋清词贺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