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秋天组诗1
【七绝】重阳节 56首
九月九•重阳节
1出游赏景 尧帝故事
2登高远眺 舜帝故事
3观赏菊花 王安石故事
4遍插茱萸 苏轼故事
5吃重阳糕 近年庆丰收故事
6饮菊花酒 汉帝刘邦侍女贾氏故事
7弹无弦琴与五斗米暨五柳先生 陶渊明故事
8白衣送酒 江州刺史王弘故事
9龙山落帽 孟嘉故事
一
一字成行落帽期,龙山雁羽褪秋池。
风吹多少重阳日,却步龙山雁羽时。
二
重阳又近泛轻舟,水白舟轻月出游。
还羡潭深鱼紧聚,鱼鳍拂拂也无愁。
三
南北城关傍楚京,阵雁行行未留情。
匆匆不觉三津近,转眼三津又启程。
四
九月登高雅韵流,凌空虚步舞清秋。
垂花崖上垂花露,马脑山头放马牛。
五
去年菊宴酒含春,攸鼓攸琴攸折巾。
今日贪杯吟不断,疏狂依旧去年人。
六
昨日重阳论雪蓑,三玄两道究如何。
今朝酒醒南山石,献寿原来也不多。
七
重九登高昔少年,秋酣酒令畅回川。
只今白发忘机叟,日暮霜风倚石眠。
八
山黛云浮代雁朝 ,霜清风落水云消。
只今惟见江边柳,悄悄添衣遮瘦腰。
九
夕照秋衣染竹斑,霜风送我到南关。
云中鸿雁如相问,为嘱君子二月还。
十
衔书九日送天涯,雁字行行傍日斜。
欲问登高何所以,两乡胜景羡黄花。
十一
香兰黄菊几时栽,肯应秋风九日开。
试问云中列队雁,谁家不是一同来。
十二
竹荫松遮绿水塘,重阳气爽荡轻航。
何时携得全家去,赶趁深秋那个凉。
十三
重阳雁阵又西斜,遥望回峰接水涯。
落帽谁争先后笑,解颐一字爽心花。
十四
落帽青州从事嗤,解颐雅座故迟迟。
如何香沁无风度,君子登山验日规。
十五
临渊豁达展精神,通透胸怀协韵匀。
笔走游龙添劲翼,如何席地赞渔民。
十六
萸酒飘香宴九家,白云深处话慈鸦。
何如老屋西窗下,黄发藩篱种菊花。
十七
松岭秋风野菊花,琴亭酒令见方家。
不知一芥芬香袋,几个茱萸镇百邪。
十八
秋水惊弦赖黛漪,重阳落木有余威。
不知昨夜霜多少,便有轻鸿野渚飞。
十九
又是重阳雁过声,三津日落楚云明。
不知一介书香气,还在霜风对面生。
二十
三津水拍旧城基,雁阵高浮燕剪低。
鸥鹭不知秋已去,江边还啄白胶泥。
二十一
烹茶煮酒菊花香,刳玉含珠借洞光。
读过千篇鸿雁信,不知何处有同乡。
二十二
重阳雁叫两乡愁,二水环流燕子楼。
醉弄三弦许谁韵,不知胜景仍悠悠。
二十三
北雁催秋早荐新,垂花崖上踏仙尘。
石菇菊酒重阳宴,海吃云吞醉几人。
二十四
赶早西风薄雾开,穿云入海比牛雷。
解颐一笑参军发,知是龙山落帽来。
二十五
醉看芙蓉楚界清,相逢都好瓮中情。
不如秋水无弦韵,木落湖山暗也明。
二十六
崧顶垂花卓尔开,西鸿北雁正徘徊。
兴余不及思归去,还着知音执瓮来。
二十七
雁影高低几十行,龙山四百诵秋声。
无弦琴上三千韵,不及江州一瓮情。
二十八
一上龙山宴宴重,秋风开瓮馥逢逢。
参军脱帽将军座,得韵不如答韵浓。
二十九
接踵吟诗兴尽还,孟嘉脱帽在龙山。
分明怀壁遭嫌忌,又过重阳太学关。
三十
萸香出瓮不知愁,菊入新杯看发球。
野宴鲜蔬瓜果叠,分明秋祭在心头。
三十一
九天云外摘星星,七十人生已挂零。
一种重阳行酒令,松前月下满清听。
三十二
宴设岩廊左右中,高低上下色云东。
先前一种痴心雁,列阵西南问北蓬。
三十三
搜奇妙用血丹沙,九月重阳赏菊花。
却忆佳山开酒瓮,临池抒发是名家。
三十四
秋风送雁进衡阳,只识回峰楚水长。
莫问重阳曾几荡,登高还是望他乡。
三十五
雁阵沉浮上下中,人行一字或排空。
归心已久高低问,莫向芙蓉借北风。
三十六
乌马白衣酒尚温,岩廊三向未留门。
不须再奏无弦曲,酣饮难忘兄弟魂。
三十七
米贵重阳分几材,不为五斗折腰来。
无弦有曲听琴说,刺史知音往后栽。
三十八
登高琴断未思归,久坐岩廊倚竹扉。
竞说白衣人送酒,狂歌醉舞菊花肥。
三十九
霜见重阳雁荡晴,三津水阔楚天明。
登高远眺无他亊,秋色含香石汗生。
四十
九月重阳触景深,多情自把雁书吟。
无端跌落红尘去,还否消除世俗心。
四十一
九月登高只自家,岩廊洞醉日歪斜。
琴台只有无弦月,犹为停云照菊花。
四十二
顾全旧俗顾全家,半饮原浆半饮茶。
最是杜康无落后,一行古色一行花。
四十三
茱萸菊酒馥盈楼,记起唐尧让子州。
总把帝王闲暇事,宝珠射鸟也多愁。
四十四
山北天南未动心,飞龙舞凤巧搜寻。
登高纵有浑身劲,当记穷人惜分阴。
四十五
芳苾芙蓉花蔼蔼,途连远近道迢迢。
重阳雁阵衔霜叶,纵得秋风色未消。
四十六
九月登高眼望低,秋江风助雁衔凄。
芳野儿童如相见,趋步田东复转西。
四十七
当初何必废南宫,三帝闲行五岳中。
独有谷林虚假墓,年年九月问秋风。
四十八
九月霜寒雁徙悲,还怜桥上度生祠。
谁知八百年前事,只有残墩恋旧时。
四十九
崖廊碧亮透深青,度曲无弦独对屏。
一自白衣开酒瓮,萸香满口去膻腥。
五十
沿江五柳一人家,酣酒吟诗到日斜。
好是安然无得失,风闻上古有鸣沙。
五十一
秋雁南飞带响铓,霜风顺鼓捋诗肠。
若为荡气回峰上,开瓮崖廊望故乡。
五十二
驿岭秋风叶乱飞,霜逢九月白云微。
等闲更上台阶望,对面崖廊客未归。
五十三
桃花溪上桃源洞,频有先秦故事闻。
正是壶山风景好,秋游九月又逢君。
五十四
金城潭上霜烟起,鸿雁频频送信来。
如此幽江如此静,诗翁惬意旧情开。
五十五
无酒无弦暗恋琴,欣逢雁阵似云沈。
白衣送上萸香瓮,又卧崖廊数尺阴。
五十六
蓬庐坐久菊篱倾,空服寒华世俗长。
雪中送炭情意暖,白衣瓮送皂衣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