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端午节8
端午
鱼寻清碧有沉浮,五月端阳珠玉游。
艾草香飞空自散,龙舟醉倚屈公流。
读《离骚》
读经无意为修身,不觉辞章又触神。
正是端阳时令好,棹歌声伴自寻真。
端午随想
雄黄艾草百虫熏,粽子飘香荡涤云。
驾驶龙舟齐奋勇,升平告慰祭贤君。
端午祈安
今过蒲节忆儿时,粽味蛋香盈梦思。
曾赴塘边临水盥,祈安常念健康诗。
端午
汨罗竞渡三江水,浪卷飞舟欲点天。
箬叶连源生万古,杯盘汇聚煮炊烟。
重五诗人节
抱石沉江百姓悲,精神留与后人思。
九章天问骚徒爱,万载文坛学楚辞。
祭屈原
时临端午咏诗笺,祭祀先人念屈原。
谁笑汨罗身短命,安知风骨古今存。
端午系列
赛龙舟
挥桡击鼓竞相鸣,棹影翻飞逐浪行。
两岸旌旗风漫卷,舟头过处水难平。
包粽子
粽叶层层裹糯香,巧缠角黍彩丝长。
汨罗遗恨传千古,谁解当年屈子殇。
挂菖蒲
剑叶垂门三五株,幽香袅袅漫长衢。
人间正值端阳日,且把千邪一扫无。
端午纪事
离骚谁诵暗飞声?季节端阳动地惊。
擂鼓喧天齐竞渡,挂蒿包粽共相迎。
千年习俗情怀系,万点烟光日月明。
祭奠英灵凭热血,焚香一柱慰平生。
端午
扶犁曾认运交贫,击豉现争精气神。
应睹百龙翻浪日,一江主角是农民。
哭屈原
怀沙捐珮绝湘罗,千古炎黄尽挽歌。
比寿齐光真不顾?城春草长息谗波。
悼屈原
屈子忠言谏楚王,魂随兰芷赴沧浪。
沅湘岁岁千舟竞,缕缕情思艾粽香。
菖蒲
瓦缶清泉养瘦根,纤姿剑叶净无痕。
案头寂对时舒卷,漫吐幽芳伴墨温。
怀屈原
一
离骚读罢泪阑珊,楚地江天花未残。
万世千秋多少事,唯君独立水云端。
二
湘君遗恨楚江寒,汨水悠悠遍九兰。
自古骚人多寂寞,清茶独酌又一年。
三
三尺琴台思屈子,几番义气作寒尘。
忠魂尽与长河逝,豪客何多笑后人。
端阳三首
岁至端阳
岁岁屈原端午念,至尊仰溯勇多艰。
端如爱国精神聚,阳夏龙舟逐九山。
粽香溢情
粽心揉合铮铮骨,香叶包罗集翠暄。
溢目民生欢健粽,情神言志寄乾坤。
纪念屈原
斗智争纷怎奈何,转生求索赴山河。
星环屈子阅年祭,移善骚辞怅九歌。
端阳杂兴五首
(一)雨中龙舟
端阳时节雨翻盆,仍有龙舟劈浪奔。
喝彩震天锣鼓急,千年招唤楚臣魂。
(二)端阳欢聚
雨润青蒲粽叶香,亲人共聚醉端阳。
闲来且筑方城乐,杠后生花喜若狂。
(三)血缘情深
小童嬉戏不知辛,手足情深主即宾。
祖辈同炊薪火暖,从来血脉最相亲。
(四)老屋寄宿
蛙鼓虫吟雨夜天,雄黄微醉不成眠。
旧时小屋今来宿,思绪如麻万缕牵。
(五)怀念先父
瓦舍先人亲筑成,湖光山色竹风清。
旧篱古井今犹在,独缺椿庭笑语声。
端午
粽香飘处又端阳,独倚栏杆思渺然。
屈子忠魂今在否?一江烟水正苍茫。
端午
艾草长长艾叶香,柴门倒挂正端阳。
多姿米粽传香味,水上龙舟鼓乐昂。
端阳
天涯流浪力劳钱,湘水源头村岭巅。
今日端阳家向望,常疑云雾寨炊烟。
端午有吟
龙舟竞渡鼓声扬,蒲艾悬门角黍香。
一卷离骚沉碧水,诗魂岁岁淬端阳。
端午有吟
长空黯淡怎幽悲,细雨低吟阻远思。
万里风愁遥听急,九歌声咽几忘词。
端午有吟
九歌今唱忆招魂,万古离骚酬世恩。
天问东君何水怒,远游渔父楚辞奔。
端午抒怀
端午粽飘香,房门艾草妆。荷花祈福瑞,黄酒祷安康。
忆古吟辞赋,怀贤诵典章。离骚千载颂,屈子永流芳。
端午包粽子
苇叶银丝做嫁装,珍珠玛瑙满身镶。巧灵玉手包甜蜜,精致钢锅煮米香。
端午粽糕投汨水,鱼族肴馔入支肠。李苏辞海甄佳语,悼念楚雄吟赋彰。
端午祭屈原
霪雨霏霏天色茫,枝枝艾草祭端阳。应怜角粽牵民愤,更叹龙舟带国殇。
屈子投江千古泪,离骚载世万年香。汨罗求索番番劲,唯愿贤臣忠魄扬。
【钗头凤】端午
薰风软。烟波剪。鼓声催动龙舟远。天问浩。离骚妙。角粽飘香,艾燃行道。
要!要!要!
青云卷。雄黄饯。手翻书页贤臣赞。忠奸晓,恶人渺。家国情怀,宇高人傲。
啸!啸!啸!
过端午
珍珠玛瑙藏身里。绿叶银丝做霓裳内在丰盈甜味足,指尖巧转屋形装。
焰文慢煮容饱水,框累粽糕馥米香。五彩线囊身间戴,端午挂艾送安康。
【浪淘沙令】端午情思
时令又端阳。艾粽飘香。烟波浩渺锁罗江。想是天公怜屈子,楚水茫茫。
蒲酒祭贤良。道尽悲伤。离骚一曲振心房。一片丹心昭日月,千古留芳。
再读《离骚》
每逢端午忆诗人,重阅离骚醒自身。自古多怀忠国志,辞章立意触伤神。
端阳正是好时节,耳伴棹歌现景真。万众各存忧思意,何愁疆土不安邻。
【鹧鸪天】端午吟
端午门前挂艾蒿,龙舟竞赛鼓锣敲。青青苇叶裹珍米,细细银丝缠玉腰。
江水煮,草香飘,脱光外罩玉身娇。雄黄甜粽怀英烈,赋律吟诗颂楚豪。
【行香子】艾叶草
艾草绒绒,细叶微扬。簇丛丛、犹似盈霜。不辞贫瘠,山野沟旁。正沐熏风,摇清露,烁炎阳。
医家圣草,千年传颂。泡熏蒸、疗疾安康。门楣悬挂、端午时光。愿病无扰,身长健,岁祯祥。
【渔家傲】呐喊
呐喊龙舟黄酒敬。飘香粽子呈诗圣。天问离骚柑橘咏。柑橘咏。屈原扶政躬身影。
爱国贞诚呕硬挺。回天无力投江瞑。伟绩丰功忠义镜。忠义镜。诗歌鼻祖文深靓 。
【东坡引】爱国
屈原端午祭。龙舟楚辞智。离骚鼻祖诗陶醉。九章精彩励。九章精彩励。
九歌橘颂咏,远游相递。且爱国、全无愧。卜居揭示三年诽。招魂天问世。招魂天问世。
端阳
悬门艾草耀端阳,华夏安和节庆忙。竞渡龙舟军鼓震,漂流楚粽屈原尝。
诚心供祭思先祖,至愿遥传拜佛堂。祈福驱邪灾恙避,尊天敬地稔年彰。
端节有感
端节庭除满艾香,更教关念可安康。屏中欢语虽同乐,心里愁盘却独伤。
角粽多包深意寄,茅柴小饮至情藏。征行毕竟男儿事,且自舒怀且慨慷。
端午节
龙舟竞渡鼓声稠,艾叶菖蒲挂户头。糯粽飘香传巷陌,雄黄入酒醉春秋。
汨罗江水悲忠烈,荆楚风云评旧侯。屈子精神昭日月,离骚一曲永长留。
【鹧鸪天】端午节
艾草菖蒲挂门旁,龙舟赛事粽飘香。千帆竞渡争先后,万众欢呼震四方。
逢盛世,庆端阳,离骚一曲诉衷肠。汨罗江畔忠魂在,岁岁祈福华夏康。
【江城子】端午
节逢仲夏尚天凉。栎花黄,柳条长。水泛东田、鸥鹭共飞翔。时有风来吹细细,门帘动,艾符香。
龙舟江上忽成行。彩旗扬。鼓声锵。俊女美男,个个竞标忙。我且高歌还对酒,人已醉,忆潇湘。
【虞美人】端午
黄梅阁雨轻阴午。蒲艾摇窗舞。碧筒吹断楚江初。忽有绿波弹破,一汀舒。
彩丝缠尽流年去。难吊沉沙路。素蟾飞上海云孤。怕见青蒲撼碎,旧啼乌。
端午寄怀
五月桐粑叶粽香,年华依旧又端阳。龙舟竞渡声传远,艾草高悬馥漫长。
桨破汤汤怀屈子,鼓鸣叠叠祭沅湘。离骚古韵心中绕,千载英魂佑瑞祥。
端午
蒲觞泛碧岁华迁,楚些犹吟泽畔贤。桨破烟波翻雪浪,鼓催雷雨化云笺。
霓虹暗度秦时月,角黍遥思汉水边。极目征帆迷远渚,忠魂长在汨罗天。
端午怀古
流放贬离何所惧,爱民忠国意如故。身投湘水壮怀烈,心系郢都淫雨苦。
屈子行吟因有恨,贾生垂涕岂无怒。楚辞一曲明心志,历尽艰辛求索路。
【乌夜啼】端阳节偶感
路漫风兼雨,前行坎坷重重。离骚怒号惊天地,无奈对苍穹。
壮志尽随流水,汨罗梦断龙宫。端阳米粽雄黄酒,万古祭英雄。
端午祭始祖
胡公遗耀润家邦,陈氏宗亲聚满堂。祖训承传崇孝悌,新风蔚起焕村乡。
千桌宴上情融酒,百草香中艾护康。义诊送医彰大爱,端阳共庆岁华芳。
端午寄语
五月石榴花正艳,端阳月季满庭芳。龙舟竞渡千帆过,粽糯清甜百里香。
昔日屈原持正义,今朝黎民慨而慷。欲知大众何如故?崇拜英雄世代扬。
端午节感怀
抱石汨罗悲楚沉,千年史记令人钦。波惊不浣忠臣血,鼓急犹催故国心。
青箬裹香怀岁月,黄陵吊古泪衣襟。溯源往事萦思处,江上传来有泣音。
端阳咏艾草
艾草立丘荒,偏生浓烈香。悬门驱疠气,灸络保身康。
雾绕清庭室,醇融愈疾伤。驱邪能却病,扶正可生阳。
谁怕,谁怕,看看石榴裙下?
端午赏京剧《居原》
端午登台独醒贤,情怀浩气续新篇。离骚橘颂传千古,天问卜居探万玄。
鱼水喻人清浊辩,齿唇论国纵联宣。传承国粹今求索,竞渡梨园荡碧涟。
端午节怀彭德怀元帅
一杯清酒祭忠魂,樗栎葱葱梁栋尊。举义卧龙轻富贵,横刀立马扫乾坤。
赤心浩浩铭千古,铁骨铮铮书万言。遥想屈原南国颂,拨云见日涕流奔。
端午当日有雨记怀
细雨如丝风送凉,榴花含笑正端阳。门前蒲艾携青味,席上珍馐夹粽香。
黛岭浮云清影淡,田家游子别情长。平安喜乐团圆处,口讲心思话屈殇。
端午安康
一年夏绿又端阳,红日东升照八方。桥北河南人鼎沸,街头巷尾粽飘香。
几回梦境醉中觅,多少豪情心内藏。老去浮沉闲岁月,身同艾草阅时光。
【西江月】重五寄思
角黍沉江祭魄,艾符悬户征祥。九歌激越绕云梁,谁不情牵沧浪。
魂铸青铜鼎骨,血凝朱霭符章。而今重读楚辞行,字里风雷奔荡。
端午情
一树榴花照眼明,迎来端午万千情。荷包巧织避邪气,艾草香飘有静宁。
粽子甘甜盈笑语,龙舟豪壮震天声。九州共度安详日,感念先贤祭圣英。
【唐多令】端年节感怀
翠艾挂民家,龙舟逐水哗。又端阳、意趣安佳。糯粽裹情丝万缕,香味逸,酒和茶。
往事似烟霞,梦回还自嗟。汨罗江、泪滴如麻。屈子忠魂何处去,留千古,恨无涯。
端午怀屈子
榴火燃云午簟平,纨衫灸草斗新程。浪争旗鼓鼍龙裂,风卷沧波艾酒清。
纫佩椒兰沉碧水,招魂角黍泣苍生。料应醒不如长醉,千古风骚屈子嵘。
屈原
楚辞冤愤助高名,千古汨罗江水清。天问悠悠看尔答,离骚字字吐芳声。
怀王难解美人意,黎庶已闻香草情。休把好诗宫内献,知音永远是苍生。
【永遇乐】端午
蒲艾悬门,龙舟竞逐,又是端午。遥想灵均,怀沙抱石,悲愤凭谁诉。忠魂不死,离骚绝唱,浩气一冲霄宇。叹时乖、奸邪蔽日,楚王未察良苦。
感怀家国,分合隆替,犹念先贤襟度。范相忧民,文山尽节,赤胆昭今古。稼轩慷慨,放翁怅惘,热血雨倾疆土。寄吾辈、振兴华夏,当如砥柱。
端午抒怀
蒲剑悬门照眼明,楚风总带旧时情。长嗟血染湘江芰,直念魂飘岳麓蘅。
角黍随波沉荇藻,龙舟击水泛珠璎。九歌莫道音尘绝,节岁端阳赋屈平。
【渔歌子】端午
阴云惨雾锁大江。忍听风雨过端阳。
冷箫鼓,淡雄黄。细嗅厨中角黍香。
【双调·风入松】祭屈原
孤怀谁与愤涉江?魂泣九歌长。
蛾眉揽涕今犹恨,忍重听、山鬼吟章。千古湘灵鼓瑟,五州楚士流芳。
端午即兴
五红月底端阳至,榴韵未衰萍聚生。枝借风吹栖鸟动,人缘粽祭赛舟兴。
门悬蒿艾邪害辟,臂绕丝绦童稚宁。盏举雄黄驱恐恶,唯祈世代铸和平。
我羡朝阳红色好,来怀博爱望洋东。
端午咏屈子
郢都烟散梦犹沉,浩气遗徽励夏魂。孤胆曾期颓厦挽,贞操每共永恩存。
濯缨沧浪歌清耳,香草秋兰泪染巾。天问悲怀惊万古,长留炳焕照无垠。
端阳有感
每诵离骚欲断肠,怆然忆起祭端阳。龙舟竞渡诗涵画,江水蜿蜒柔克刚。
先哲大名悬日月,后昆无奈愧沧桑。焚书烈火千秋恨,难怪强梁注册忙。
注:我们曾经把传统佳节,视为“四旧”而予以疯狂扫荡!端午节却被韩国人注册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深感悲哀和气愤。勿忘对民族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自戕教训,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江城子】祭国魂
怀忠获罪实堪伤。细思量。太荒唐。误国昏君、客死又何妨!何必锥心肠寸断,哀郢破,怒沉江。
千秋万代力褒扬。国魂昌。世流芳。百姓追思、源远复流长。但愿骚坛悬日月,齐敬礼,祭端阳。
艾草菖蒲
粽角成堆入市时,菖蒲艾草挂风旗。青锋悬剑辟瘟毒,碧缕萦香护岁思。
欲寄民安心所念,亦随俗朴意相持。清芬浓处驱邪气,更向门前插几枝。
【沁园春】悼屈原
鼍(tuó)鼓盈天,汩水涌浪,神州唱俦。祭骚魂楚魄,文章绝代;忠臣良相,社稷高丘。忧国忧民,丹心何托,梦断歌残万古愁。天云黯,叹楷模一代,愤赴湘流。
悲风遗响千秋。喜今日、神州展巨猷。要追思先哲,仰瞻风范;复兴华夏,回望沉浮。角黍投江,鼓声动地,万众争划破浪舟。新时代,看红旗漫卷,勇立潮头。
【满江红】端午赛龙舟
蒲艾新悬,迎端午、沱江歌唱。看两岸、人头攒动,彩旗飘漾。鼓点催征摇棹桨,龙舟迸射穿波浪。水花溅、呐喊啸长空,声威壮。
扔鸭子,烟花放。抛角粽,清波荡。祭爱国忠魂,屈子尊仰。香草美人情未了,九歌骚体文流畅。千年梦、华夏巨龙腾,山河朗。
端阳
响鼓声声龙棹疾,粽香阵阵醉江南。菖蒲倒挂驱邪祟,彩线新缠佑子男。
千载离骚吟未绝,一川悲泪祭犹酣。楚魂不泯随波涌,岁岁端阳鉴苦甘。
【行香子】端午感怀
槐柳垂阴,绿掩陂塘。正清和、初夏风光。蒲香水岸,花簇霞妆。有蛙鸣鼓,蝶翻舞,燕栖梁。
年华偷换,时逢端午。倚台矶、心共云翔,红丝角黍,米酒雄黄。愿家无忧,亲无恙,岁无殇。
端午闲吟
人道端阳粽必香,未知割股奉君尝。曹娥寻父身为孝,武相沉魂水作殇。
黄酒千杯驱鬼魅,菖蒲百挂避邪殃。龙舟竞渡追鱼簇,已是非遗第一章。
端午
正是田园好景光,杜鹃声里又端阳。驱邪巷陌风情异,祈福门楣柳叶长。
艾面粉汤诚美味,卷糕油饼亦浓香。离骚橘颂传千古,屈子精魂永发扬。
端午即景
榴火垂丹映曙暄,蒲葵擎雨艾盘根。荷分细缕香盈袖,酒泛新醅韵入樽。
蝉试初声穿叶底,槐阴覆井浸苔痕。人间此际非争渡,闲品年华清满轩。
端午粽
青叶包银糯,三棱缚彩绳。鼎锅汤水沸,柴灶火烟腾。
雪黍金盘贮,粉团浓馥凝。端阳开盛宴,佐酒馈亲朋。
【端正好】端午寄怀
菖蒲艾草悬门户。彩绳系、岁华停驻。楫舟击水追云去。鼓声响、欢歌聚。
飘香粽远思千缕。举清酒、故乡遥顾。愿君长伴安康度。共佳节、情相护。
【齐天乐】端午情思
丹心求索青山恸,瞻望汨江波涌。万户千家,炊烟缭绕,泪入肌肠疾痛。魚龙惴恐,集大地悲歌,云霞相送。贤德何期,念空余万古愁冗。
今吟端午节日,览巍巍峻峭,峦矗云茸。天问几时,神舟飞越,空余玄缘成讼。龙舟接踵,置酒合雄黄,艾香和粽。伴几知音,与风情共颂。
端午节怀古
节序倏已夏,榴花映端阳。楚风悲屈子,汨水恨流亡。
角黍祭忠魂,龙舟竞渡强。艾蒲悬门牖,兰芷沐清芳。
千载斯文赋,九州共举觞。
端午粽香情
碧叶青青裹玉娘,丝丝彩线韵悠长。盆中浸米情初聚,手里缠纱意未央。
慢煮綠波烟浪涌,轻含素粒粽粑尝。端阳共话千秋事,一缕清香绕曙光。
悼念屈原
心怀丹火透棂窗,词赋离骚愿一桩。君腐难成强固国,王昏未就富安邦。
坚贞恨不涂肝脑,侠义堪能碎体腔。屈子终生持信念,忠魂湮没汨罗江。
包粽诵《离骚》
箬叶包蒲月,千秋敬屈公。荷香承雅韵,米粽溢辞风。
口念离骚句,心崇橘颂忠。三湘怀报国,抱石亦称雄。
端午节有感
锣鼓龙舟江上追,雄黄艾草酒添杯。
莫将此事千般庆。勿忘当年粽予谁。
【沁园春】端午怀屈原
又逢端阳,蒲艾飘香,角黍溢芳。惜怀王昏聩,谗言障目;灵均蒙难,奸佞隳邦。天问声声,离骚句句,忧国忧民志未偿。心悲切,怅山河破碎,泪洒潇湘。
怀沙抱石尤伤。叹世俗、昏昏大道殃。忆兰皋植蕙,初心不改;椒丘揽茝,浩气犹彰。,战鼓齐擂,龙舟竞渡,千载英魂众护祥。思前事,仰高贤风范,永励炎黄。
端午咏怀
蜀水天山共此辰,菖蒲悬户艾浓醇。粽香溢府融金邑,馔彩盈席映玉门。
竞渡昔喧龙舸浪,围炉今话百家温。双城更引乡思切,一盏雄黄醉故根。
【诉衷情令】端午颂诗魂
楚魂风骨世呈新,年年岁岁春。清风明月花好,诗海韵图文。
歌秀美,吐香茵,叙乡亲。青梅煮酒,竹林松鹤。旭日祥云。
悼屈原
箬叶包金祭楚狂,菖蒲剑指水云长。九歌掷地风雷裂,一怒沉江日月光。
兰畹香凋魂化石,三湘浪涌志成钢。怀沙直向沧溟去,独剩丹忱照昊苍。
端阳节
箬芦叶裹黍香熟,岁岁灵均端午祝。无悔庙堂九死争,长吟泽畔孤忠逐。
濯缨濯足是何言,怀怨怀沙罗水扑。向使君王重楚才,不教太傅临湘哭。
【鹧鸪天】重五缅屈原
重五菖蒲艾草悬,万民愁泪洒江边。焚香烧纸咀奸鬼,椎鼓飞舟咒怙权。
离骚诵,九歌宣。忠儒天问世间传。神州求索强雄起,盛世昌明慰古贤。
端午
空山雨后泛轻纱,芳草盈坡绿树遐。好静离群心避世,忘机伏枕梦乘槎。
人间丝管琼楼绕,天上龙舟玉指划。抱病犹思真趣味,忽闻窗外亮烟花。
【沁园春】端午节感怀
榴火燃枝,蒲剑悬檐,又值端阳。望汨罗千载,龙舟竞雪;沅湘两岸,鼙鼓惊沧。角黍沉波,菖醪酹月,犹诵《怀沙》九曲肠。斜阳外,有童缠彩缕,翁话沧桑。
遥思屈子昂藏,纵谗佞盈廷未改刚。叹《离骚》一卷,血凝兰茝;百章《天问》,气贯穹苍。楚水虽寒,贞魂不灭,岁岁潮头涌国殇。抬望眼,正云鹏击浪,风送荷香。
【木兰花】端阳凭吊
榴花照眼端阳雨,杨柳扶风摇碧缕。莺啼惊梦动朱帘,符坠兰汤香满户。
菖蒲艾草铺荆楚,角黍争投舟竞渡。沧波美酒酹忠魂,千载离骚吟未住。
端午紀屈子
龍紋競逐楚天開,角黍沈波事轉哀。鼙鼓曾翻滄浪湧,棹歌今繞汨羅回。
朱符艾虎驅邪祟,香佩蘭旌緬俊才。一卷離騷醒世魄,千秋尚酹石黃盃。
老来学书
老来捉笔学书画,浓淡干湿求骨筋。意在丹田修稳重,情由心地写纯真。
龙蛇翰墨古时韵,松鹤丹青盛世魂。莫道沈腰潘鬓老,仙风道骨是今人。
端午遐思
楚魂一去意如何,几复端阳恨自多。啖粽以凭沦板荡,传芳维效唱余波。
南天阴雨无边泪,湘水重沙不尽魔。书壁懑怀应未减,图章犹在更谁呵?
端午感怀
蒲艾盈门角黍香,龙舟奋楫闹端阳。经年岁月忠魂在,万里山川浩气扬。
劲节瞻依成旧赏,离骚眷注忆幽芳。今朝共饮雄黄酒,祭奠先贤禹甸昌。
端午怀屈子
丹心可鉴满怀忧,报国无门两鬓秋。万里常怜湘水月,千年不息汩罗舟。
环看故楚君应慰,祭告忠魂志已酬。如此江山今独好,长吟且向大江流。
【蕙兰芳引】端午节
蒲艾挂门,正端午、粽香飘溢。念屈子忠魂,千古恨情难觅。九州水畔,风拂处、浪翻波急。念古贤高节,浩气千秋凝积。
竞渡龙舟,呼声雷动,鼓槌频击。叹雄愿难酬,尘世路途满棘。且倾杯醉,愤悲谁历。但只今、都付酒尊诗笔。
【如梦令】端午随吟
端午楚风依旧,夏景一新清秀。散步绕行时,人去观舟河柳。
知否,知否。天问九歌诗首。
端午悼屈原
汨罗投水贤臣愤,百姓千年鼓棹寻。强国主张施善政,利民呼吁减烦任。
离骚启迪诗坛路,天问开舒神话吟。端午龙舟齐奋力,九歌高唱杜康斟。
屈子叹
汨罗江畔楚风悠,屈子沉冤岁月愁。天问离骚书壮志,怀沙哀郢诉悲秋。
忠心报主情何切,义胆忧民意未休。千古英名传后世,粽花香里忆神州。
端阳
龙舟竞渡粽飘香,祭奠诗魂屈子殇。
一曲离骚成绝唱,九歌天问万年彰。
【水调歌头】端午雅聚
黑水绕张掖,端午聚英贤。文联佳会初启,骚客韵情绵。忆昔灵均高洁,抱石汨罗江咽,浩气贯长天。角黍艾蒲绿,千载祭忠颜。
诗心涌,词章妙,意如澜。畅谈今古,共把文化脉承传。遥念楚风湘雨,更慕清操贞语,思绪漫云巅。且待墨香逸,盛景映吟笺 。
【念奴娇】端午怀远
汨罗波涌,正蒲芦蓊郁,角黍香彻。屈子忠魂何处觅?云外龙舟飞掣。鼓震苍江,旗翻碧浪,击楫追英烈。千年遗恨,化为风里啼鴂。
遥想泽畔行吟,纫兰佩芷,浩气凌霜雪。浊世独清谁与和,空剩《离骚》孤绝。箬叶包愁,菖蒲寄怨,今古同悲切。倚栏凝望,暮烟沉尽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