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端午节5
端午
龙舟竞渡鼓乐喧,汨江涛声诉楚冤。
古韵离骚千秋颂,华夏文明万代传。
端午
汨罗江水不停流,悲愤千年从未休。
孝义忠贞古今仰,民心多少为国忧。
端午安康
蒲艾熏香端午迎,龙舟击鼓起雷霆。
千年遗韵今犹在,一脉精魂照汗青。
端阳寄友
角黍龙舟艾草长,古城同砚庆端阳。
别来各去天涯路,今寄琼思水一方。
端午感怀
角粽清香散楚津,峡江竞渡画船新。
悠悠岁月经千载,屈子精神不染尘。
端午
汨水烟花纸鹤追,荷灯雄酒对江思。
龙舟泛起千年底,犹见灵均笑楚危。
端午怀屈子
一.
汨罗浪涌吊灵均,楚韵长萦殉国臣。
角黍香浮重五节,精魂永驻万年春。
二.
湖波卷浪祭孤臣,楚月千年照碧津。
馥散菰筒今又是,长凝浩气岁华新。
端午
凉台伏睏猫,晴霭见天高。鲜果连香粽,春茶伴绿糕。
清风瑶过圃,红鹊碧出霄。又遇端阳日,索句温楚骚。
端午吟
屈原家国装,怀念祭诗章。雄略奸臣妒,问天牛鬼惶。
篱骚忠义曲,粘粽溢清香。铭志投江死,龙舟破雾茫。
端午节
榴花红映日,蒲叶绿迎风。角黍香飘远,龙舟竞渡雄。
汨罗江水咽,荆楚岁时同。千古忠魂在,离骚唱未穷。
题端午节 (对联)
千帆破浪龙舟疾,鼓声震,旗影扬,万桨齐驱邪祟远;
一邑飘香角黍新,青艾垂,彩丝系,九州共肇福康长。
端午节
蒲粽艾符争出新,端阳每至吊灵均。箬噙湘水骚人泪,枣蕴巫山神女津。
五彩丝悬疑复魄,千帆楫竞胜征秦。九歌未老沧浪在,犹向江中觅楚魂。
【减字木兰花】端午颂屈原
艾蒲驱秽。角黍投江先哲慰。民俗长存。竞渡龙舟滿水村。
美哉屈子,坚挺脊梁风骨贵。求索精神。爱国情怀骚赋芬。
又到端午
榴燃艾袅又端阳,斗转星移鬓已霜。犹记少年争赛艇,曾依父老拜龙堂。
江声总伴潮来急,世路偏随岁序长。且把雄黄温旧梦,高歌楚韵向天扬。
【浣溪沙】又到端午
新展画屏绿意浓。艾香漫染曲阑风。榴花灼灼映帘栊。
飞絮欲牵游线住,涟漪暗送午舟逢。半江蒲影隐烟篷。
【鹧鸪天】端午感怀
秦岭青青楚水茫,春花秋月总成殇。孤臣名重赴烟浦,将士功成卧沙场。
龙舟鼓,闹声长。闹过荆郢闹咸阳。一腔热血全抛予,知是秦王是楚王。
【行香子】端午吟
小小书房,竹翠兰芳。丰收季,燕舞莺忙。宜居乡里,滨海风光。
看柳枝轻,竹枝翠,艾枝香。
一窗碧水,三支秃笔。键轻敲,乐拟词章。年年端午,岁岁正阳。
映梅儿青,榴儿艳,麦儿黄。
端午寄情
端午嘉辰粽溢香,菖蒲垂露韵悠长。香囊绣彩呈祥兆,鸭蛋凝辉佑体康。
屈子忠魂浮旧忆,汨罗浩渺诉离伤。愿君岁岁皆如意,喜乐安康日月彰。
端午
一、读《天问》有怀
长吟惊广漠,奇问破鸿蒙。天地何由辟,阴阳孰与融?
忧思凝楚岳,孤愤付湘风。一卷垂青史,千秋仰俊雄。
二、读《离骚》有思
千年辞赋墨痕深,字字悲辛见赤忱。
兰草香飘臣直节,山河梦绕士丹心。
端午翁吟
榴花红胜火,蒲艾满楼香。天问碧空荡,离骚大地殇。
龙舟犁细浪,角黍祭忠良。乙已端阳至,诗翁诵九章。
端午感怀
榴花似火又端阳,赤县家家酹酒浆。彩线犹缠三楚恨,龙舟竞载九歌觞。
离骚百代惊寰宇,天问千秋破大荒。莫道忠魂随逝水,长风浩荡拂封疆。
端午祭
举世祭端阳,忠魂日月光。清安祈艾草,邪秽避雄黄。
求索龙舟竞,追思楚粽伤。离骚贤士曲,天问永流芳。
端午抒怀
老城端午岁时迁,艾粽香中忆圣贤。舟劈沧波千载浪,鼓催青壮两堤烟。
银屏遍览新风尚,客路迢遥旧楚天。莫道霓虹能醉目,骚魂犹在汨江边。
端午祭屈原
悬艾抹雄黄,龙舟竞翮翔。楚江寻俊烈,角黍献忠良。
天问声萦耳,离骚辞沁芳。高贤千古敬,万众酹端阳。
端午送安康
神州饱览美山河,又至端阳送碧波。艾草悬门驱秽剑,菖蒲盈户溢香戈。
千舟竞渡旌旗奋,万鼓齐鸣霹雳歌。一卷离骚昭日月,九章光耀佑安哦。
端午祭屈原
湘江呜咽泪何多?只为屈原沉汨罗。谗谄从来常媚惑,直言总是成犯科。
醒观世上醉生客,清辨人间浊积窝。怀瑾握瑜难共处,汨罗江内唱离歌。
端午抒怀
节日盈盈庆梓乡,匆匆时序又端阳。蒹葭翠翠烟波潋,锦带丝丝溢雅香。
艾草菖蒲传世远,米柔角粽味绵长。九歌一曲遥天向,吟魄离骚祭楚觞。
端午抒怀
艾叶粽青蒲酒黄,香囊丝缕富安康。
一时多少汩罗客,吟罢新骚三万章。
【浣溪沙】端午抒怀
碧水悠悠锣鼓锵。莺歌燕舞粽飘香。艾芳淡淡又端阳。
丝绕青衣绳五艳,舟多绛服赛龙乡。离骚轻诵永流芳。
端午
尖尖糯粽叶飘香,夜夜笙歌怨隔墙。火凤有凰求不得,春莺无伴啭空长。
急挥笔势催飞燕,慢逐诗情赋小娘。司马相如新索妇,枉将心力为他狂。
【采桑子】端阳
朱丝缠黍千家粽,香满乡城。香满乡城。艾草垂檐,雄酒酹沧溟。
龙舟竞渡潇湘雨,鼓震雷霆。鼓震雷霆。正则魂存,浩气贯辰星。
端午感怀
细雨湿庭芳,薰风绕竹凉。挂蒲羁客思,包粽故园香。
楚水愁波远,湘云恨影长。年年今日泪,空坠汨罗旁。
端午
二月醒鱼龙,三月慕红萼。四月解杨花,五月须深酌。
爼豆炯且徐,一歌一碧落。赤足蹈流沙,忽然失城郭。
端午节感怀
适逢端午忆前贤,追觅漓江枕泪眠。
万古屈原流百世,千秋大业赞情缘。
端午安康
节序逢重五,千门沐瑞阳。粽香萦市巷,艾影映华堂。
竞棹中流急,垂纶静岸忙。愿将蒲酒意,岁岁祝安康。
端午安康寄愿
榴花似火映端阳,蒲剑高悬祈吉祥。粽叶裹香千户巷,龙舟竞渡万重浪。
雄黄浅饮驱邪瘴,彩线轻缠纳福祥。愿尔安康如意绕,岁华欢畅韵悠长。
端午节悼屈原
蒲艾飘香又午阳,汨罗江水韵悠长。谗言蔽目贤臣弃,奸佞当权正道藏。
天问悲歌情切切,离骚遗恨意惶惶。忠魂不朽千秋祭,角黍龙舟吊楚湘。
端午情思
河岸藤萝争竞艳,龙舟桂棹号声浑。忧伤屈子汨罗殉,香草诗魂卓越存。
艾叶悬昂扬绿意,丝囊佩静默朱喧。雄黄酒饮甘醇醉,粽味弥长深厚根。
【扬州慢】祭屈原
岁月飘香,榴花照眼,时光似水流年。谱长歌一曲,忆圣哲先贤。思君子、忠肝义胆,一江千古,浩气喧天。祭忠魂、青衣江米,佳境空前。
楚风古韵,算而今、绝顶高攀。似衡岳春云,洞庭秋月,喜乐安然。总有涛声依旧,情如许、大爱无边。望年年端午,长留青史人间。
端午吟
龙舟竞渡九州狂,米粽投河祭国殇。
千载沧浪犹带泪,楚辞鼻祖永流芳。
龙舟竞渡怀屈子
屈子精魂萦碧水,小民奋起力逐波。
应知千古定评事,不在朝堂在棹歌。
祭屈原
艾香五月进千家,舟赛尘途品茗茶。江岸离骚铭史册,山河文笔颂君夸。
九州怀祭屈公赋,十亿黎民唱彩霞。纵有语词无限美,难言恩叙念情嘉。
端午感怀
端阳夜雨涨清池,汨水滔滔诵楚辞。艾草缀囊驱病疫,菖蒲悬刃斩妖魑。
雄黄酒洌谁人泪,粽叶飘香遥渡知。屈子忠魂昭日月,千秋万代忆常思。
【长相思】端午祭屈原
艾草香,粽米香。蒲酒盈樽祭国殇,湘波逝水长。
意难忘,恨难忘。毅魄沉江魂未亡,烈名千古彰。
粽香
粽香蒲月传,端午思先贤。清节悬山月,离骚映逝川。
汨罗沉铁笔,浩气柱长天。举酒邀屈子,长歌鸣永年。
端午节感怀
薰风五月粽甜香,细线轻缠稚子裳。门挂艾旗驱鬼魅,舟行饮酒洒雄黄。
九章词笔惊寰宇,三重追思耀八方。若使灵均逢盛世,何须纵泪向沧浪?
【临江仙】祭屈原
楚粽香甜软糯,龙舟竞渡争先。离骚天问越千年。汨罗江水冷,难洗直臣冤。
独醒独清谁解?怀沙哀郢空叹。卜居渔父有遗篇。忠魂昭日月,浩气贯云天。
端午怀屈原
端阳榴火灼,独醒汨罗清。浊世千帆过,孤怀一索横。
佩兰心未改,餐菊志犹贞。跃入湘波澈,千秋皓月明。
粽香
端午时节包粽忙,苇芦馅料蜜食藏。
翠衣紧裹呈三角,彩线轻开飘四乡。
端午节
端阳岁岁粽飘香,千古怀沙韵味长。艾叶悬门驱瘴疠,龙舟竞渡动沧江。
离骚绝响惊天地,正气萦怀凛雪霜。白发他乡遥望远,安闲福祿守愚方。
纪念屈原
忍将孤介寄沧浪,胡不随人入醉乡?纵有离骚吟楚甸,终无怨语恨怀王。
谗言偏蚀三闾月,天问空悬九域霜。却看龙舟喧晚照,艾旗蒲酒祭诗狂。
【浪淘沙令】端午悼屈原
秦岭万年松,屈子英雄。离骚一曲报精忠。彪炳文章千古恨,梦想成空。
楚汉九天龙,忧国悲翁。汩罗江水置身中。留下清名端午祭,气壮山红。
咏端午节
去年今日又重来,舴艋其中欲占魁。擂鼓争先如箭射,划舟正急逐波开。
举杯欢庆斟琼液,醉酒朦胧梦楚台。闻得离骚曾报国,屈原天问有奇才。
端午有作
榴花似火映端阳,蒲艾悬门意绪长。竞渡龙舟传楚韵,投江米粽祭忠良。
离骚句里忧思远,天问篇中浩气扬。千载灵均遗恨处,至今犹惹泪沾裳。
端午吟怀
一
又到端阳眺远方,更惜舍命震庸王。渔翁犹叹忠君志,蒲草难升国运香。
细品离骚崇雅颂,静听天问贯穹苍。怀沙一卷绝灵笔,唯有流波葬玉光。
二
云幕低垂山掩面,宇公以泪祭端阳。含悲渔棹舟边立,饮恨流波石畔殇。
屈子捐躯申道义,忠臣遗志恸穹苍。九歌嘱雨朝天问,定佑中华世代昌?
怀念屈子
汨罗江水映忠魂,粽艾飘香忆楚臣。
千古离骚凝血泪,龙舟鼓震唤灵均。
端午节随想
一
万众欢腾举世讴,一年一度赛龙舟。似雷锣鼓喧天响,如箭飞舟逐浪遒。
观赛城乡人空巷,行船场所水平流。健儿每竭全身力,为要夺冠争上游。
二
连天降雨迎端午,总是天公思虑全。先让江河皆饱满,龙舟穿浪水飞溅。
旌旗漫舞欢声动,闾巷香飘艾虎悬。习俗千年传不绝,争将祭祀报先贤。
端阳
抛开闹市度双休,恰遇端阳我约俦。牧犬微瞑眠暖草,钓翁半醉枕渔舟。
风缠巧指拈香艾,日抹赪腮近石榴。目接春光添兴致,和谐人物画中游。
端午
端阳佳节鼓飞扬,午照云江焕彩光。
安沐薰风门庭暖,康年祝酒福荫长。
端午有怀
香草幽幽湘水畔,蛾眉遭妒逐臣伤。
将身许国能无憾,请酹江涛且举觞。
端午安康
蒲艾盈门瑞气飘,雄黄浅饮意逍遥。龙舟竞渡惊波涌,角黍新包逸韵饶。
屈子英魂千古颂,离骚雅赋万秋昭。良辰共品安康味,福履齐天岁月娇。
端午节安康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一人一怀沙,一族一公望。
一粽一份情,一福一龙舟。一蒿一门挂,一饮一酹觞。
【渔家傲】端午屈子说
青粽甜咸中含苦,吾携忠告于端午。何有竞舟人醉舞,皆病去,投江换得心仍堵。
天问千句如擂鼓,须醒浮躁知亡楚!路漫漫其修城土,警世句,初心莫染灯红处。
【满江红】端阳念怀
楚水奔雷,惊涛怒,孤忠凛冽。凝望处,墨云垂野,艾香凝雪。角黍沉江千古恨,龙舟劈浪悲歌咽。问苍茫,谁解大夫忧?长天彻。
怀沙志,坚如铁;离骚韵,光难灭。驾青虬直上,九重宫阙。米黍为兵驱魍魉,菖蒲作剑悬霜月。看今朝,万舸裂重云,潮如血!
端午怀思
彩丝绕腕长,户户艾飘芳。照眼榴花艳,侵衣黍米香。
龙舟波上竞,角粽案头尝。屈子忠魂在,古今意未央。
吟端午
万物随阳盛,龙舟节正端。先秦驱毒气,后世祭贤坛。
挂起苍蒲剑,搬来香艾盘。祛邪还健体,保得暑期安。
艾节说艾
能否驱邪不究知,质优祛疾胜良医。
烟香熏起虫难近,环境清新无暑期。
端午节抒怀
【七律】
汨水幽沉岁月迢,端阳每至古风韶。菖蒲悬户怀忠魄,角黍盈盘祭俊标。
屈子丹心昭广宇,离骚雅韵贯云霄。今朝共举雄黄盞,醉赏龙舟逐浪潮。
【念奴娇】
汨罗江畔,正端阳时节,楚风盈处。角黍堆盘香满室,蒲艾悬门幽户。竞渡龙舟,喧声雷动,似把英魂诉。千年遗恨,至今犹绕烟渚。
遥想屈子当归,忠肝义胆,浩气冲霄宇。一曲离骚吟不尽,多少愁思难抚。酒入金樽,泪沾红袖,谁解其中苦。且随云影,醉听天籁倾语。
端午有寄
奸臣当道故嗟呀,何忍凭空戴木枷。
报国无门千古恨,汨罗江上唱怀沙。
端午吟
龙舟破浪经千古,粽子投江续万年。
艾草迎风百花笑,流芳楚韵九州澜。
端午随笔
一
世间奸佞皆诛尽,屈子忠魂早返乡。
未晓打从何日起,龙舟不再闹端阳。
二
推窗一望雾遮眼,云压长空遍地阴。
许是老天悲屈子,每逢端午雨淋淋。
端午即咏
雄黄醺午日,竞渡沸江津。
万户菖蒲剑,千秋屈子魂。
端阳
天涯时序起烟波。老有心思感叹多。早挂艾香成习俗,晚兴蒲酒敬江河。
殒身恭谨今安在?骚魄常存后世和。竟渡龙舟酬午日,为君击节又高歌。
【破阵子】追思屈原
天问仍频振聩,离骚犹耀星河。常赞九章丹橘颂,岂任平生峻骨驼。独醒沉汨罗。
艾叶飘香驱恶,龙舟破浪掀波。粽裹赤心沉碧水,鼍鼓鸣霄和九歌。魂兮返汨罗。
端午节祭屈原
一曲离骚千古唱贤良魂归汨罗江楚王昏庸近小人国破家亡失忠良
五月端午祭屈原棕香酒醇敬先贤民俗文化勿相忘佳节传承千万年
端午祭屈子
沧桑老树落昏鸦,屈辱缠身戴木枷。朝露滴香怀梦草,泪珠淋湿断肠花。
欢欣作赋迎晴日,愤怒成诗送暮霞。乱世不平多少恨,何人与我卷尘沙。
【一斛珠】端阳
初夏炎热。时逢五月端阳节。又是陌上田黄割。买得香枝,门口家户别。
苇皮包米惟粽叶。水乡竞赛龙舟接。号声震天谁争烈。鼓乐高亢,岸上观众悦。
端午节悼屈原
离骚一曲使人哀,天问三声响似雷。角粽飘香投碧浪,龙舟竞渡扫黄埃。
楚王昏聩忠良弃,屈子坚贞魑魅剀。千载汨罗吟逝水,诗魂犹在梦中来。
屈子吟
逐放犹存报国心,湘风楚雨伴孤琴。襟怀义政离骚曲,浊世明清天问吟。
兰蕙三闾香草泪,美人千里鹧鸪音。年年汩水招魂渡,岁岁龙舟破浪寻。
端午有祭
浩冥宇宙一沧粟,过往时来始发生。镜象万千星焕斗,降维两相箔修能。
高驰神邈人逃兔,瞬息云飞龙挪腾。今我遨游天地际,灵魂已出郢都城。
端午粽
素心云叶裹,线捆寂无声。
纵有千般意,惟思屈子情。
【西江月】端午怀灵均
艾叶香飘草舍,龙舟影破江烟。棹声惊起鹭联翩,溅起浪花片片。
楚水怎消忠魄,湘灵犹理残弦。世间难解楚辞篇,月照汨罗如练。
【乾荷叶】端午
菖蒲供,备雄黄。艾草加门上。
过端阳。粽飘香。离骚句句汨罗江。屈子沉悲壮。
端午
榴花似火又端阳,每忆慈颜苇叶香。
寂寞红裙空自舞,难寻远去旧时光。
【多丽】端午时节
艾桃悬,石榴映户妖娆。正端阳、菖蒲悬挂,彩丝缠臂香飘。念灵均、怀沙赴水,遗浩气、千载昭昭。角黍投波,龙舟竞渡,追思长向楚云遥。叹尘世、谗言遮日,孤愤付离骚。空惆怅、美人迟暮,壮志难消。
看今朝、粽香飘巷,万家相聚情饶。佩香囊、避邪躲祟,饮蒲酒、意兴方豪。鼓震江天,棹翻雪浪,健儿争渡竞雄骁。更喜见、非遗承继,文脉永相牢。千秋事,忠魂不朽,永续风骚。
外一首
粽子清香飘满院,桃枝艾叶挂端阳。
龙舟竞赛翻波浪,恐后争先拨水狂。
端午抒怀
咏屈子
汨水沉忠葬怨魂,离骚长绕楚宫痕。
椒兰未解湘累恨,独抱清芬照月昏。
怀屈原
烟水沉忠照汨红,楚泽遗馥粽籺中。
龙舟未驶英魂去,千载艾香萦故宫。
食粽子
箬裹青菽玉缕缠,投江馥韵至今绵。
糯香漫齿丹心在,滋味非独忆隽贤。
观龙舟
鼓震江云棹影飞,千舟破浪竞潮归。
号声穿透松间月,犹似忠魂击水回。
悬艾叶
蒲剑斜悬门榜绿,艾香透竹去邪风。
露凝碧叶承习俗,一抹晴曦照岁同。
过端午
适逢端午赛龙舟,挥桨鸣锣动九州。
艾草棕香千载祭,忠魂鼓舞竞风流。
端午节
糯粽飘香杏酒斟,江河又起赛舟音。
烟云过眼千秋韵,唯有离骚唱至今。
端午忆故乡
一
豆苗葱茂稻花香,小径畦田清水塘。
天脸渐开梅雨过,荷花粉艳芰花黄。
二
端阳喜乐到农家,稻菽青葱不务麻。
童子登门来拜节,满兜桃李压枇杷。
三
家家谷酒浸雄黄,粽子如菱箬叶香。
一把菖蒲加艾草,年年悬在左门框。
端午节
榴花似火照端阳,艾草悬门角粽香。竞渡龙舟怀屈子,争鸣鼍鼓慰忠良。
离骚天问千秋颂,辞赋九歌寰宇扬。爱国精神传万代,清名正气永流芳。
屈原
汨罗江水咽寒声,独向苍茫吊屈平。香草美人空有恨,楚骚遗韵总关情。
九章泣血孤臣泪,天问锥心万古名。莫道忠魂随浪没,龙舟每岁唤清明。
吊屈原
汨罗烟水噎孤忠,三楚声悲万古同。兰佩纫秋书峻节,蒲觞酹月吊遗风。
九章气挟潇湘雨,一赋魂惊吴越虹。角黍沉波舟竞处,清标犹在碧云中。
寄情端午
蒲剑悬门粽叶香,龙舟竞渡水云乡。九歌天问沉湘恨,一卷离骚寄楚狂。
艾虎钗头驱瘴疠,彩丝腕底系安康。莫言千古沧浪远,犹有清芬绕画梁。
咏粽子
千年角黍祭忠良,楚韵犹存箬叶香。彩缕缠成家国恨,菖蒲浸透岁时殇。
龙舟劈浪惊鱼阵,鼍鼓腾云裂夕阳。莫道灵均魂去远,离骚一曲水中央。
香棕
楚江遗恨越千年,角黍沉波祭圣贤。彩缕缠丝牵旧事,青蒲裹玉颂新天。
舟分雪浪鱼龙跃,鼓动风云日月悬。多少悲欢随逝水,犹存正气满山川。
赛龙舟
鼙鼓惊天动九霄,蛟龙破浪势如飙。桡挥碧水千层雪,旗卷苍穹万叠潮。
劲橹劈开云外路,飞舟迸溅岸边桥。楚魂存聚传今古,竞渡风流看此朝。
祥瑞端午
今临端午迎祥瑞,忠孝流芳百代扬。
门挂昌蒲驱鬼魅,黄巢举剑亦难伤。
端午怀思
龙舟竞渡万年延,角粽蒲香祀圣贤。湘楚风清豪气壮,汨罗江殉雅名传。
低吟已悟离骚旨,静钓还思濠濮缘。尘界仙乡真道在?横戈仗剑敢摩天!
端午二首
(一)
江静云初敛,林深鸟自藏。忽闻雷雨郁,翻觉水天凉。
蒲影摇虚壁,骚魂寄野航。空山谁解佩,风露满潇湘。
(二)
兰芷氛氲清昼长,谁为节序感孤芳。彩缠皓腕曳澄漪,龙出深潭竞楚乡。
雷隐隐时山欲动,水汤汤处气如狂。空江寂寞沉瑶玦,风露无人泣碧湘。
端阳怀古
浩渺烟波浴落霞,鼙声惊噪乱昏鸦。千秋楚韵沉江渚,一缕忠魂绕海涯。
漫咏离骚悲涕泗,飘香角黍梦还家。独临湘畔思今古,竞渡龙舟浪溅花。
端午即事
风尚在延续,吟哦少出新。龙船声节赛,艾草户门邻。
忆事传香粽,避邪含老春。七阳多韵脚,不厌是精神。
端午有句两首
其一
剥尽斫痕怀古情,汨罗逝水叹苍生。菖蒲本自驱邪祟,粽角何须裹赤诚。
浊世衣冠新组绶,黄天鼓乐旧歌声。江潮不记骚风事,岁岁龙舟划太平。
其二
世间水任作奔流,浩渺江波岁复秋。五月鲈鱼腥味散,千年蒲叶斫痕留。
汉唐何异商周纣,黎庶长为楚泽囚。纵使汨罗遗俗在,魂兮归去意难收。
端午致屈原
满腔热血起波涛,恰似心潮逐浪高。试看诗魂何处在?文坛墨客尽英豪。
倡行美政千秋效,首创新诗万世褒。遂古楚辞称鼻祖,通今绝唱系离骚。
【飞龙宴】端午节
龙舟浪里飞,敲锣打鼓,红旗招展。共庆端阳,市湖人海观看。叫卖奔波小贩。美食味、漫飘湖畔。接船爆竹,声传天地,热闹非凡现。
兴叹。感屈原心愿。国殇阳刚气,汨罗呜咽。粽叶飘香,避邪艾草红线。遥插菖蒲敬献。楚辞源、内涵深远。美人浪漫。诗歌鼻祖千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