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欣赏 > 节日诗词 > 详细内容
端午节3
发布时间:2025/7/14  阅读次数:15  字体大小: 【】 【】【


端午节3

端阳记事

艾草

经年粽子凉,今日叶蒲香。

卖你一枝艾,身比十碗浆。

雄黄

曾画额头王,填缝五锦囊。

今人何不识,岂怪古文章。

忆昔

昔时端午忙,贵接婿新郎。

节事成回忆,锅香寄远方。

端午节来了

未见龙舟影,先闻角黍香。

童喧询屈子,摘艾话端阳。

端阳怀古

艾叶裹端阳,龙舟载酒浆。

波沉云水黯,岁岁祭忠良。

吊屈子

青衿许国恨更多,鸷鸟哀哀向汨罗。

千载诗魂招不得,龙舟空逐旧江波。

赛龙舟

小郎执桨居船首,一鼓飞梭浪里头。

胜败如何侬不问,前宵腰病是侬愁。

艾草

艾草年年五月香,今朝重又上门窗。

匆匆不觉端阳近,孰解灵均痛国殇。

端午祭屈原

一部离骚名屈原,以身殉国祭轩辕。

今人食粽成风俗,念念其诚尚至尊。

端午

粽裹银丝玉粒香,龙舟云影泛金光。

昔年竞渡愁饥腹,今倚雕栏话小康。

粽味春

居民书记叩家门,温暖花开粽盎春。

平日阴晴关切顾,萦怀惦念感千金。

端午节

端午时光艾粽香,离骚歌咏汨江茫。

龙舟竞渡浪花舞,习俗千年传四方。

端午

端阳时节为谁言,急鼓飞舟吊屈原。

重读离骚增浩气,缅怀诗祖植兰萱。

端午吟

端阳雨霁吉呈祥,青艾垂门沐晓凉。

彩缕轻缠驱五毒,粽香遥寄楚天长。

游子时时恋故乡,远闻粽味溢清香。

龙丹竞渡悼忠骨,千载离骚世代扬。

粽子抒怀

粽香袅袅楚风扬,棱角昭昭赤胆彰。

遥忆当年忠圣事,英魂依旧瑞天祥。

再吟屈原

舉世濁時君獨醒,楚山霧塞赴湘泠。

心懸日月昭千古,太息聲吞九畹馨。

吊屈原

又逢端午祭屈原,故里遥隔数重山。

万古清流濯缨处,楚云长绕九畹烟。

端午寄怀

竞渡龙舟锣鼓喧,抛江角黍祭英魂。

离骚天问灵均憾,复兴中华可雪冤。

端午节

街头艾粽又飘香,巷尾佳肴佐酒黄。

天问离骚谁愿识,龙舟竞渡盼安康。

【西江月】端午

雄酒难消块垒,榴花空照庭除。楚江遗恨几曾枯,岁岁龙舟竞渡。

艾叶门前悬挂,骚魂梦里相呼。醒来独对月轮孤,默念离骚祭语。

端午节悼屈原

离骚吟罢意堪尽,天问怀沙浩气轩。橘颂招魂戚楚士,涉江哀郢悼黎元。

浊流怆怏故园忆,乱舞群魔国恨绵。万鼓催舟端午粽,九章泪洒吊屈原。

端午抒怀

一年又见竞龙舟,击鼓声喧振耳留。碧水茫茫难掩影,丹心泛泛可惊流。

向前争胜千夫勇,忆昔尽欢何处愁。端午情思常寄语,今逢盛世几人酬。

【满江红】缅怀诗人屈原

泪洒潇湘,心长忆、忠魂热血。空怅望、楚天云暗,汨罗呜咽。一卷离骚千古恨,九章哀郢孤臣节。叹怀王、昏聩信谗言,金瓯缺。

悬蒲剑,奸佞灭。香草洁,诗心烈。把龙舟竞渡,粽投鱼鳖。新岁端阳怀屈子,悠悠历史铭高洁。天眼开、万众一条心,怀儒哲。

端午祭一组

端午祭天龙点眸,图腾百越正中求。屈原殉国汨罗粽,孝女投江竞渡舟。

艾草菖蒲瘟疫避,雄黄老酒祟邪囚。千秋民俗同仪式,传统非遗万古流。

世事流波歌在喉,美人芳草此间求。朝来身倚江陵处,暮至心乘孤月舟。

恋恋离骚生故国,悠悠天问觅青眸。寄君一曲何须念,真意应知无尽头。

雨泣离歌耳际浮,汨江怒浪未停休。旗旄荡起含冤水,鼓吹催行饮恨舟。

角黍怀沙香十里,雄篇天问颂千秋。堪嗟报国身先殉,屈子英魂耀九州。

端阳旧俗岁光遒,楚地文章赋自由。汨水狂澜惊拍岸,灵均浩气荡虚舟。

九歌绝唱千秋赞,一曲离骚万古酬。角粽飘香情韵远,英魂长驻史笺头。

端午情思涌浪喉,惊涛拍岸汨罗求。龙舟竞渡传歌九,角黍香囊入眼眸。

天问忠魂千古颂,离骚楚韵九章讴。雄黄酹酒波中荡,屈子英风志未休。

离骚一曲咽吟喉,艾草驱邪安吉求。汉苑榴红尝角黍,汩罗水碧竞龙舟。

桨声给力凉生袂,山色交神青入眸。天问远寻渊湛湛,灵均却在浪峰头。

蒲觞欲酹楚江喉,角黍空投湘水求。九域风回云梦泽,千年泪溅汨罗舟。

幽篁犹带三更雨,碧月偏凝万古眸。莫道青崖埋雪处,沧波望远见蓬头。

每到端阳不解愁,雄黄酒老历千秋。诵歌渔父分清浊,翻阅离骚懂耻羞。

河畔焚香香袅袅,舷边追念念幽幽。人生自古谁无死,化作湘神佑九州。

应愁阴雨咽诗喉,端午新辞未早求。袅袅寒烟秭归水,滔滔白浪汨罗舟。

灵均举酒发天问,谁个横刀醒醉眸。三户亡秦成旧梦,几多年少变苍头。

龙笛吟舟水中天,浮沉楚鬼月冰眠。剥开香粽斗星现,剑指菖蒲歌九悬。

鼓瑟湘灵鱼吹浪,披萝山叟夜舂泉。骚魂莫道碧终化,深处沧波生火莲。

十一

欲诵孤臣雨哽喉,沧浪何处觅忠求?萧萧萝径迷湘岸,渺渺烟波送客舟。

一笛谩歌伤晚节,九歌长恨见清眸。众情五日怀沙骨,忍看幽篁子白头。

十二

怀古吟章又哽喉,楚乡习俗未强求。新绳痴意缠香粽,美酒清樽荡画舟。

天悼屈原云落雨,人思忠烈泪盈眸。离骚一曲悲凉付,剑戟刀枪向贼头。

十三

一曲悲歌久扼喉,忠臣上下欲何求。汩罗江水离骚泪,故国丹心桂棹舟。

日月倾斜含百恨,山河破碎敛双眸。屈原既放容枯槁,千载怀君几白头。

十四

一曲离骚梗在喉,九歌辞赋咏千秋。门悬艾草奸邪怕,汀采菖蒲德操修。

楚郢城墙情易尽,汨罗江水志难酬。忠心耿耿虚怀谷,激浊清扬正气留。

十五

欲唱端阳哽住喉,龙旗米粽未强求。千人共集沅湘水,万众同歌楚客舟。

咏罢离骚云隐月,吟余天问泪沾眸。传承古意非容易,长伴江声枕浪头。

十六

宁作汨罗江上舟,每逢端午酻忠侯。九歌天问千秋唱,一曲离骚万古愁。

诗祖应知新世纪,中华已别旧神州。自研芯片和航母,高铁环球是顶流。

十七

试趁孤身酒入喉,方知最苦是强求。花陪柳立湖边渡,鲤伴波推月下舟。

放桨任凭风乱发,提壶醉到泪迷眸。如今两鬓茫茫雪,岂止人间白了头。

十八

高咏离骚咽玉喉,沅湘飘雨已千秋。芊芊兰蕙留芳泽,剪剪菖风酹酒愁。

门上犹悬青艾叶,江中早放䌽龙舟。缅怀忠节长相忆,无复端阳可解忧。

十九

端午离骚哽满喉,那曾屈子苦寻求。九歌难诉一腔怨,浩气空成百样愁。

斗转星移逢蜃景,风融水碧竞龙舟。向天绿蚁楚人祭,告慰忠魂盛世酬。

二十

端午将临欲放喉,九歌天问诉何求。汨江不息传鼙鼓,白浪相催送客舟。

角粽载承人世愿,雄黄遮蔽鬼妖眸。沉沙明志灵均远,永铸诗书最上头。

二十一

香草堪吟赤子喉,棘途漫漫可追求。楚邦有难勤陈谏,宦海无情苦棹舟。

国破山前频仰首,家忘江上一回眸。何曾五月潇湘水,刷洗忠魂未尽头。

二十二

镑节清湖泛小舟,青莲未放兴难求。龙船大鼓群争渡,香粽佳醇共染眸。

屈子曾吟天问寡,离骚今唱地寻俦。汨罗江水涛常涌,慷慨征歌好亮喉。

二十三

未唱离骚已哽喉,先生天问欲何求。清风万里星光路,大义孤身云水舟。

斐斐诗心荣草木,猗猗菉竹煊人眸。忠魂楚骨今犹在,岂惧波涛再碰头。

二十四

离骚每读恸心喉,屈子何辜死谏求。恨水于今吞击楫,怀沙自此没沉舟。

寂怜江畔销魂影,哀怨风前掩泪眸。千古文章争与问,滔滔不尽赶潮头。

二十五

缅怀屈子悼忠良,端午凄凄祭楚殇。千舸竞帆掀浪起,万家抛粽诉衷肠。

黎民敬仰怀忠耿,仕宦推崇奉酒觞。天问九歌昭日月,离骚今古颂华章。

二十六

蒲酒三杯欲转喉,风骚那向茂陵求。常思逐客常悬榻,不见沧浪不系舟。

咏史悠悠歌亮节,怀人汩汩泪清眸。乘槎趁月还家日,两楚居然出一头。

二十七

卷浪江涛紧锁喉,东奔泣语却何求。重来楚地山含雾,再访汨罗水载舟。

角棕只只香溢口,离骚句句泪湿眸。星移斗转千年幻,不灭忠魂挺起头。

二十八

泽畔行吟时哽喉,漫漫长路苦探求。安能濯足沧浪水,岂似随波渔父舟。

身入汨罗遗古恨,魂存青简照人眸。离骚千载传风骨,屈志摧眉枉白头。

二十九

屈子江边痛转喉,流芳百代复何求?歌诗岂有移山力?牵挽犹难逆水舟。

卿士愚忠酬热血,怀王薄悻未青眸。秦来楚灭究谁苦?一问寻天到尽头。

三十【江城子】端午节团圆

亲朋戚友聚端阳。诉倾肠。粽飘香。祖母安康,兄嫂弟侄郎。糯粽雄黄佳酿品,亲情在,颂词章。

龙舟竞渡汩罗江。水苍茫。祭忠良。国泰民康,华夏气轩昂。盛世太平民共享,斟满酒,祝国昌。

重午随感

(一)

楣悬萧艾说端阳,竞渡兰桡黍角香。彩缕巧缠童子腕,丹砂细点女儿妆。

菖酤酹水忠魂在,蒲剑垂风骚韵长。千祀楚天承旧俗,禳灾追诵楚辞章。

(二)

绿艾青蒲驱瘴邪,北南缠粽祭湘杰。孤忠九死匡君志,独醒三生守己节。

汨水沧波悲万顷,三闾楚雨恨千叠。离骚叩问星垂野,天问讴吟月映碣.

端阳节感怀

五月端阳北域苍,艾香漫巷透轩窗。苇包蜜粽沉江祭,蒲挂朱门驱祟忙。

擂鼓太行祈岁稔,衔杯角黍忆情长。千年遗韵今犹在,屈子英魂永照章。

端午节随想

不时听得鼓锣响,到处飘来粽叶香。岁岁年年怀屈子,家家户户过端阳。

手编香袋女儿巧,门插菖蒲风俗彰。赛事龙舟全世界,文明传播到遐方。

【浪淘沙】令屈原

蒲艾又飘香。角黍争尝。龙舟竞劈雪涛狂。抱恨沉江多少恨,天问回肠。

把酒酹苍茫。痛祭贤良。九歌激越大音锵。屈子丹心如日月,千古流芳。

端阳怀古

端阳又至意难休,遥望湘云忆古愁。艾草飘香萦旧事,蒲觞满盏寄长忧。

当年屈子沉沙处,今日龙舟竞渡头。千载英魂犹未远,临风把酒酹东流。

【北曲•太平】屈原

天问离骚精粹。屈原殉国堪悲。恨看众人皆醉。我岂同流污秽。

受诽。念灰。弃杯。为国捐躯无愧。

端午祭怀.

汨罗江畔意难休,楚韵丰年恨未收。鼓震龙舟追逝影,粽投碧水祭乡愁。

离骚一卷千秋叹,赤胆孤魂万古讴。每到端阳思屈子,风摇蒲艾月如钩。

【鹧鸪天】端午

碧水粼粼鼓韵扬,争流百舸竞苍茫。风摇翠盖荷擎伞,日照青蒲剑吐芒。

思屈子,叹兴亡,离骚遗韵永流芳。忠魂化作云间月,长照人间正气彰。

端午祭忠魂

抱石投江逝大贤,左徒故事久相传。宁为枭杰沧浪去,不做亡奴浊世蜷。

楚泽悲吟忧国破,怀沙绝笔泣民煎。离骚一曲忠魂祭,端午追思自问天。

端午悼屈原

龙舟竞度奋疾追,两岸人群齐助威。击鼓催征豪气壮,扬楫破浪箭镞飞。.

宏扬传统民族魄,承继民俗炎后雷。凛然正气名世界,屈原名子永光辉。

端午咏橘颂

荆天放眼石榴红,节至端阳唁楚雄。战国宏篇彰志道,屈原椽笔筑辞宫。

扎根故土家园固,立足宗祠血脉融。粽子年年江上祭,长吟橘颂染民风。

【南乡子】看龙船联想

未忍看龙舟,时代风云眼底收。不见三闾渔父影,凝眸,但见江河涌激流。

吊古意难休,鼓角争鸣竞上游。濯足濯缨皆付与,昂头,破浪冲关夺首筹。

端午感兴

魔都梅雨近,五毒暗张狂。养气锦囊佩,薰衣蒲艾香,

每期逢叠午,寸志沸端阳。屈子怀沙寂,余民裹粽忙。

端午祭屈原

楚水英魂韵独真,端阳祭拜泪沾巾。粽香箬叶粘甜蜜,燕乳檐巢筑九春。

腐朽朝堂空叹息,贤良社稷入悲尘。龙舟竞渡难留驻,江下沉眠一伟人。

端午祭屈原

千年往事添悲泪,一曲离骚问九天。粽味存留香叶里,诗魂犹在汨江边。

龙舟浩荡思良士,日月苍茫照硕贤。激浪端阳追远水。英灵共祭续宏篇。

端午祭屈原

端阳最忆是泸州,五月沙洲赏野鸠。竞渡船头争水鸭,顺江两岸看龙舟。

波澜回首启航处,成败蹉跎任逐游。跌宕人生千百遍,凝情铮骨韵风流。

端午祭屈原

王朝腐朽造冤尤,遭贬忠臣赴水流。浊浪翻腾悲泪涌,贤仁淹没叹声愁。

经年箬叶包香粽,千载龙船变彩舟。屈子英魂深切意,离骚曲满胜书楼。

端午祭屈原

贤良赤胆水中眠,诗韵回环绕九天。社稷含悲冤似魄,朝堂垂泪屈如仙。

舍身不灭成仁士,取义长存誉望篇。愤懑离骚呼唤祭,千秋万代永流传。

【蝶恋花】端午寄怀

艾叶悬门青影倚。角粽投波,蒲酒浮香蚁。浪涌龙舟如箭矢。鼓声催棹波澜起。

千古离骚传正气。屈子高风,遗韵长留世。遥向楚天情未已。汨罗江畔思贤士。

端午寄怀

离骚天问记春秋,屈子精神万古流。挽祭忠魂倾酹酒,祈禳福瑞竞飞舟。

植人可恶犹商女,鼠辈无知若楚囚。幸得清平逢盛世,且将风月漫吟讴。

端午节快步

水府神功润稻粱,时馐敬祀午端阳。追思屈子忧民志,踔厉文林藻饰倡。

角黍应期承道统,兰舟纵棹笃新章。嘉笾勖勉流风渐,迈化穹隆叙录藏。

艾草

青茎玉质立荒岑,叶背银绒碧色深。一缕幽香驱瘴疠,千年灸火暖患心。

端午门挂避邪佞,平日洗脚祛寒尘。莫道蒿莱轻微物,悬壶当是草中金!

粽语

叶子青青蔚古丘,身传端午自芳流。相将艾草能通窍,与共雄黄可祛蝥。

裏味千年街巷绕,遗风迭世魄心酬。从前故事多忘却,唯有屈原垂九州。

端午节感怀

端阳玉粽溢清香,四海龙舟水浪扬。天问离骚千古颂,屈原忠魄万年长。

高风亮节开诗祖,悲愤含冤沉汨殇。今日追思同祭拜,国魂浩气永流芳。

嵌句“端午情思常寄语”

安苗落种过端阳,到处能闻艾叶香。锣鼓喧天舟竞渡,旗杆插地帜飘扬。

挥抛米粽屈原祭,飞舞鹰鸢灾祸防。端午情思常寄语,国家兴旺念忠良。

端阳怀古

五月端阳至,龙舟奋激时。鼓响催浪起,桨舞逐波驰。

角黍怀贤意,艾蒲寄楚思。忠魂千古在,浩气永昭彰。

鼓震江波涌,舟飞百桨忙。端阳追习俗,竞渡忆忠良。

楚水千年恨,离骚万古芳。先贤安息慰,盛世韵悠长。

端午怀古

端阳遗恨越千秋,竞渡声催浪遏舟。糯粽沉江香远溢,旌旗蔽日楚怀忧。

离骚天问昭星斗,铁血金瓯固九州。亘古忠魂应笑慰,中华圆梦启宏猷。

【江城子】粽香千年

青青苇竹裹琼瑶,枣香飘,豆丰饶。火腿鲜肥,美味腹中包。外绿里银红籽裹,尖角俏,体妖娇。

千年风俗忆前朝,念《离骚》,祭英豪。角黍投江,忠魄未曾消。华夏珍馐传万代,唯嘉兴,赶头潮。

端午抒怀

故人不用赋招魂,又遇今朝欲泪吞。水冷汨罗江水怒,云深沧海白云奔。

九歌遗世时时咏,天问传家代代温。逐浪龙舟偏又启,神州到处鼓留痕。

【浣溪沙】端午包粽

翠叶青青满案香,糯侵湿润裹情长。彩丝轻绕韵悠扬。

巧弄角菱呈妙意,慢尝滋味诉安康。阖家笑语共端阳。

端午节

蛇岁端阳瑞彩飘,榴花似火映云霄。菖蒲剑立驱邪祟,角粽香熏吟楚骚。

竞渡龙舟波上舞,欢歌鼓乐岸边嚣。屈公若见今朝景,定弃忧愁气恨消。

【喝火令】祭屈原

粽糯蒲醅暖,榴红艾草香。每逢端午祭忠良。遥看汨罗江上,号起舸争航。

橘颂神来笔,离骚妙绝章。九歌天问抒衷肠。死亦深情,死亦爱沅湘。死亦故乡山水,士去志未央。

【浪淘沙令】端午祭吟

五月又端阳,艾粽飘香,屈原身殉汨罗江。天问九章惊日月,地老天荒。

报国赋诗章,才溢铿锵,离骚千古话沧桑。傲骨铮铮风雅去,抱石投江。

【卜算子】端午节怀古

艾粽又飘香,竞渡龙舟秀。一曲离骚汨水吟,蹈浪千年首。

谁诵九歌来,遥祭雄黄酒。求索悲忧问天魂,叶公时常有。

重五吊古

千年沉汨水还腥,楚些声寒不可听。徒有真心扶社稷,恨无慧眼辨狸狌。

三闾呵壁问天叱,九畹残兰哀郢零。骚魄嗟忧成绝响,伟辞镕铸播芳馨。

深情缅怀爱国诗人屈原

要问何因诗动情,面临端午爱潮生。

民间粽艾龙舟赛,无不齐心悼屈英。

重午吟

九章一曲与云讴,万水千山又念愁。榴火馨园分角米,艾丛香庭驱邪疣。

红荷举伞吊湘地,青苇伸腰赞沅州。驹隙贤痕虽渺渺,德洇人间总悠悠。

【南乡子】看龙船联想

未忍看龙舟,时代风云眼底收。不见三闾渔父影,凝眸,但见江河涌激流。

吊屈似无由,楚汉纷争血未休。俄乌烽烟今又起,悲忧,怎奈苍生作楚囚。

端午祭楚魂

岁岁端阳江水凉,楚魂万载韵流芳。鼓鼍声裂驱山鬼,蒲剑香凝护典纲。

霹雳《离骚》摧瘴孽,雷霆《天问》铸辉光。淬磨赤县青龙刃,定教寰球仰国强。

【水调歌头】端午龙舟祭屈原

长鼓裂云起,万棹劈波行。银鳞翻作千浪,雷动大江横。鼓角遥传楚韵,旌帜翻飞似火,竞渡慰忠灵。风卷汨罗水,千载诉不平。

离骚赋,怀沙志[],照汗青。丹心未改,肝胆长向故园倾。纵使谗言蔽日,不改冰心一片,浩气贯苍冥。岁岁龙舟竞,永续赤臣情。

①注:“怀沙志” ,主要指屈原所作的《怀沙》体现出的志向与精神。《怀沙》是屈原临终前的绝笔之作 ,“怀” 有怀抱、秉持之意,“沙” 可理解为沉沙,即屈原抱石投汨罗江的悲壮之举。

【水调歌头】祀屈原

乙已五月五,祭祀楚魂公。屈原伤痛,华夏同泣诉初衷。天问绝诗家国,渔父泊江楚阔,击筑与君同。离骚贤良赋,

投汨表臣忠。糯米粽,雄黄酒,献屈公。躬身顿首,艾叶尧韭向苍穹。今有浪花奔涌,淘尽英雄无数,飘落散尘风。汨水青山在,浩气贯天穹。

端阳水

五月月初端午水,绵绵难止闹龙舟。三年艾草驱邪雾,十载琼浆满口馐。

酒不醉人时未到,菖蒲熏节雨携忧。屈原筒粽汩罗泪,悲曲离骚天地愁。

端午祭

雷动丰碑眷此喉。谁扬感慨亦生求。歌词首曲进湘水,鼓点初流出楚舟,

紫气仰盈丹拱影,灵均欲见翠迎眸。几逢端午在京里,遥祭诗魂到汨头。

艾草

艾草從來不是花,偏偏端午入千家。

三株倒掛門楣上,香比明前新綠茶。

端午五粽

红丝缠粽绿衣裳,软玉澄黄溢粽香。剥粽他乡思故旧,乡愁一寸粽心藏。

异乡尝粽总无香,犹忆儿时盼正阳。白玉城南韩水岸,人声鼎沸望河床。

龙舟翘首列平行,执桨男儿斗志昂。平地一声鸣响铳,疾舟破浪水花狂。

群龙水上紧争强,锣鼓频催急桨郎。划到汨罗追屈子,绵绵思念未停航。

遥聆故里又铿锵,呐喊欢呼震岭岗。河岸亲朋传彩信,赛龙夺锦是何乡。

读《渔父》感怀屈子

泽畔行吟暮色横,形容枯槁自伤情。孤标岂共污流逝,独醒焉随醉世倾。

沐冠振衣酬素志,怀沙沉璧殉贞名。沧浪歌断烟波渺,今日犹闻天问声。

屈原

汨罗江哽咽悲伤,雷雨风惊哭造殃。橘颂离骚贞爱国,远游天问眷沧桑。

推行美政贤能任,联手抗秦非谤扬。创意楚辞诗鼻祖,传承经典后人祥。

端午

汨罗江上龙舟赛,酒粽尊崇屈氏持。呐喊高声追逐渐,齐鸣锣鼓奋奔驰。

千年祭祀中华举,百草消除疾病离。鼻祖诗歌天下颂,楚辞浪漫奠基推。

端午节

侠义投江千古祭,奸臣死后骂名留。胸怀社稷忧时变,叹有妖精误国羞。

赤胆问天舒壮志,篱骚幽曲奏春秋。九歌传唱云霄上,擂鼓掀涛龙跃舟。

【一剪梅】端午怀屈子

汨水苍苍载恨流,艾叶萧萧,蒲剑颼颼。九歌天问几时休?香草成丘,兰佩空酬。

黍角沉江古渡头,一卷离骚,万祀春秋。楚辞读罢月如钩,醒了诗眸,醉了龙舟。

【北曲•太平】端午节

艾叶荷包香粽。龙舟竞赛争雄。纪念屈原悲痛。天问离骚咏诵。

赞忠。肃恭。志同。邦国情怀歌颂。

【西江月】端午感怀

蒲剑劈风翠响,灼天榴焰初煌。龙舟竞渡闹端阳,战鼓裂云破浪。

角黍香飘满径,艾烟萦绕情长。离骚天问汨罗江,浩气乾坤震荡。

【水龙吟】端午吟

楚天万里悲风起,吹彻汨罗寒水。香兰佩老,椒丘目断,孤臣憔悴。九问苍天,孤怀谁解?魂归何地?叹鸷鸟不群,鸱枭竞妒,沉沙处、鱼龙泪。

千载端阳又至,赛龙舟、鼓声如沸。菖蒲悬户,粽香融水,黍民遥祭。秦火虽消,楚魂难唤,郢都空废。唯沧波渺渺,斜阳泣血,有灵旗曳。

【醉花荫】端午佳节

绿粽怡人清香醉。湖碧龙舟水。节日倍思亲, 电讯传情,微信通南北。

福枝艾草临门媚。彩带秧歌队。狮舞鼓弦飞, 吉庆安康,端午人间美。

【临江仙】端午怀古

千古端阳遗韵在,菖蒲艾草盈门。龙舟竞渡浪波奔。粽香飘万里,屈子浩歌存。

遥想当年悲楚客,汨罗江畔伤魂。忠肝义胆照乾坤。英名传后世,正气永留痕。

【荆州亭】端午

棹影浪中飞鼓,旌卷波间如舞。呐喊彻江天,谁念沉沙魂语?

一曲九歌霄宇,千载灵风堪驭。浩气贯千秋,粽裹幽思深处。

【浣溪沙】端午感吟

雨润山河气象新,川江水阔碧波粼,龙舟赛事沸江滨。

粽子香飘舒万户,杨梅红透秀三村,人民安定晒欢欣。

端午写句

逢节经年忆美人,鲜花香草祭灵均。有心报国伤怀楚,无力回天悲抗秦。

四海芳存忠骨义,万山荣荐俊英仁。赛舟击鼓兼抛粽,泪洒乾坤还挽春?!

【满江红】端午缅屈原

鼓震龙舟,旌旗展、汨罗呜咽。蒲艾烈、九歌吟断,楚辞凝血。角黍沉江沧浪涌,离骚贯日乾坤彻。问苍天、抱石向清流,孤忠绝!

奸佞诡,贤良没。香草悴,蛾眉涅。纵湘妃竹泪,未销冤雪。一卷丹心昭皓月,千年遗恨萦残阙。酹雄黄、酲醉祭诗魂,倾悲切!

【临江仙】祭屈原

浩渺汨罗沧浪咽,扬波犹泣精忠。楚山湘水恨无穷。芷兰香未歇,日夜伴诗宗。

一卷离骚惊神鬼,九章天问谁同?孤怀高洁傲苍穹。龙舟争渡处,千古酹清风。

端午节感怀

节序匆匆蒲艾香,榴花耀眼映端阳。龙舟破浪传遗响,角黍盈盘念故乡。

屈子忠魂昭日月,离骚雅韵泣旻苍。且倾雄酒肝肠寄,习俗千年贯四方。

【沁园春】端午吟

时逢端阳,壮哉汨罗,美兮三湘。看地天共缅,龙舟飞棹, 山河同寄,骚客宣章。斗转星移,牵魂萦梦,不尽江流话慨慷。凝思处,凭几支蒲艾,些许文芳。

春秋千载时长,是那日、三闾徒感伤。泣失声天问,江山零落,悲情骚唱,桑梓离殇。抱恨怀沙, 苍天无语, 颓势如洪难挽狂。君何处,祭英魂永在,兰德弘扬。

上一篇:端午节2 下一篇:端午节4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