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欣赏 > 诗贤故事 > 详细内容
8 左思
发布时间:2025/7/9  阅读次数:0  字体大小: 【】 【】【


8 左思

左思:西晋时期文学界的天花板人物

左思(约250305年),字泰冲,是西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和大臣,出生于今山东省淄博市。作为西晋文坛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卓越的才华,推动了西晋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文学成就主要有三个亮点:

一是代表作品壮丽。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三都赋》。这部作品以三国时期的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为题材,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地理文化。其文辞壮丽,结构严谨,被时人广泛传颂,甚至引发了“洛阳纸贵”的轰动效应,显示了其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

二是文学风格独特。他的文学创作注重写实,强调对历史和现实的真实反映。他主张“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官本其实”,强调文章应有据可查,反对虚夸的艺术倾向。这种对艺术真实性的追求,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诗歌极具个性。除了《三都赋》外,他还著有《咏史》《招隐》等诗歌,这些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其个人品质突出呈现三点:

一是勤奋好学。左思自幼学习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发愤勤学,苦于写作,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家。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二是才华横溢。尽管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其辞藻壮丽,才华横溢。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是坚韧不拔。在创作《三都赋》的过程中,他历经十年艰辛,面对讥讽和蔑视,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完成了这部传世之作。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左思在西晋时期曾担任秘书郎等职务,是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尽管他出身寒微,但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文坛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他的个人品质和文学成就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洛阳纸贵

西晋时期,流传着一个轰动一时的故事,那便是“洛阳纸贵”。这一切都源于一位名叫左思的文学家和他那部惊世骇俗的《三都赋》。

左思,字泰冲,祖籍今山东淄博。他出身寒微,其貌不扬,还口才不好,又带迟钝。父亲对他的期望屡屡落空,认为他难成大器。于此,他的自尊心自然遭到了极大的伤害。从此,他暗下决心,他要凭借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父亲的激励下,他放弃未学成的书法和古琴,开始集中精力,专事读书和写作,日夜不辍。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埋头苦读,家中书籍堆积如山,走廊、庭院乃至厕所都成为了他灵感闪现时记录词句的地方。他曾用一年时间写了一篇《齐都赋》。其辞藻华丽,文才渐渐显现出来。

成人后,他决定写篇《三都赋》,旨在描绘和展示魏、蜀、吴三国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给后人提供一个窥见东汉社会面貌并引发深思的窗口。此时,恰遇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京师洛阳。这为他结交贤达、拓展视野提供了条件。为了写好这篇赋,他遍游名山大川,遍访贤士达人,收集了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他精心构思,竭力铺陈,反复推敲,历经十年艰辛,终于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

然,当他满怀期待将自己辛勤打造的作品交给别人看时,却遭到了无情的讥讽。当时著名文学家陆机也曾有过写《三都赋》的念头,他听说名不见经传的左思竟完成了这部作品,不禁嗤之以鼻:他的书,大不了给我当酒瓮盖子。

左思没有放弃。他把《三都赋》呈送文学家张华指点,张华阅后拍案叫绝:“真佳作也。”文学家、医学家皇甫谧细细阅览了《三都赋》,在好评之余,欣然为之写序。著作郎张载,为其中的《魏都赋》作注,中书郎刘逵为《蜀都赋》、《吴都赋》作注。

多位名家的肯定与赞赏,《三都赋》名声大噪,很快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受到人们的啧啧称赞和竞相传抄。因传抄的人太多,导致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飙升,甚至出现了“洛阳纸贵”的奇观。

左思因《三都赋》一夜成名。从此,再也没有人敢轻视这位其貌不扬却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了。而“洛阳纸贵”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开来,至今津津乐道。

兄妹情深

左思有个妹妹叫左棻。从小母亲早逝,兄妹情深。两人在父亲的教导下,勤奋读书,刻苦学习,随着年岁的增长,其才华逐渐显露。两人均以能诗善赋而闻名于世。

左思的《咏史》诗八首,其风格独特,风骨刚健,虽以咏史为题材,但并非简单地复述历史事实,而是错综史实,融会古今,连类引喻,借古讽今,表达了左思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批判,在当时广受赞誉。特别是鸿篇巨制《三都赋》,不仅语言华丽,结构严谨,且内容丰富并具有深度,一经问世,名震文坛。而左棻的诗赋作品,一点也不逊色,其才情虽稍逊于兄,但一个弱女子能在当时的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实属不易。

左棻的才华被晋武帝司马炎获悉后,这位好色且爱附庸风雅的皇帝,不顾左棻的相貌平庸,将她选入宫中,封为修仪,后又晋升为贵嫔。左棻的入宫虽提升了家族的地位,但对一个普通而正常的女子来说,则是一种无尽的悲哀。首先是她失去了自由,每天生活在高墙深院之中,更主要的是与亲人隔绝。其次是她并不受宠幸,尽管她才华横溢,但因相貌平平且体弱多病,根本得不到晋武帝的宠幸。她只是武帝在重大场合炫耀自己“文化”品味的一个“笔妓”。再次是她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宫廷生活复杂多变,充满斗争和阴谋,作为妃子的她,难免受到影响。据记载,左棻晚年时只能独居薄室而默默死去。

万幸的是,兄妹俩都是笔杆子,虽不能见面,却可以书信往来,共诉思念之情。左棻入宫后的一年,她受命写下了《离思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与不舍。这篇赋随家书寄到了左思手中。左思反复诵读,泪湿衣襟。于是,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悼离赠妹诗》两首,以寄托对妹妹的思念与安慰。诗中既有对妹妹才华的赞美,也有对她身处深宫困境的忧虑与同情。

左棻收到兄长寄来的书信后,反复拆阅,细细品读,常常泣不成声。那些熟悉的字迹,如同兄长就在身边,给予她无尽的温暖与力量。于是,她写了一首《感离诗》回赠。这首诗不仅音韵谐美,感情至真,发于肺腑,读来让人悲不自禁。

历史虽未留下他们更多的往来书信,但仅从寥寥几篇书信作品中,便足以感受到兄妹间的深情厚谊和两人出色的文学才华。兄妹俩就如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文学的天空。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才华与情感的传奇,更是一曲对亲情、自由与人性深刻反思的赞歌。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或许更应该回望这段历史,从中汲取那份跨越千年的温情与力量。

慈父娇女

在魏晋风骨的熏陶下,左思不仅以《三都赋》等鸿篇巨制留名青史,更以一首《娇女诗》细腻描绘了与家中娇女之间温馨而动人的生活片段,展现了慈父对女儿无尽的宠爱与关怀。

左思有两女。长女左芳,次女左媛。她们的小名儿非常好听,一个叫惠芳,一个叫纨素。这两女儿,如果按照父亲左思和姑妈左棻的遗传基因来推算,应该不会漂亮到哪,但在左思的笔下,却非常可爱,俨然两个开心果。《娇女诗》中,左思毫不保留地罗列了这两个熊孩子在生活中的许多囧事,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小女纨素,皮肤白皙,口齿伶俐,爱臭美。清晨时分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梳妆台前,模仿大人梳妆打扮。然而,她的技艺尚显稚嫩,画眉时常如扫帚扫过一般,涂口红就如墩布擦地一样,涂得满嘴淋漓,浓朱衍丹唇,既无规则又显夸张,让人忍俊不禁。

大女儿惠芳年龄稍大,眉清目秀,超自恋,整天对着镜子梳妆打扮,自我感觉良好。她一照起镜子来便沉醉其中,仿佛被镜子施了魔法一般,常常因此忘记了本应完成的织布等家务活。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偶尔的“小迷糊”,让她显得更加俏皮可爱。

两个女儿都很调皮,喜欢到处追逐打闹,还喜欢乱摘园子中没成熟的瓜果。为了看花,常常在风雨中被淋成落汤鸡。天生不喜欢做作业,但一听到拨浪鼓的声音,那是拖着拖鞋就往外冲。衣服经常弄得脏兮兮的,一听说要挨打,就对着墙壁偷偷抹起眼泪来。

说实在,这俩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家有这对活宝,左思肯定没少操心。不过可以想见,左思对女儿一定非常宠爱,不然也不会古灵精怪成这样。

还好那时没电脑、手机、电玩什么的,不然这俩肯定是铁杆玩家了。再看她们一听到拨浪鼓就外冲的架势,基本可以断定为购物狂,左思并不缺钱,平时零花钱肯定不少给。要是现在,说不定就是剁手一族。

不管怎么说,一对活泼可爱的**妹,尽管有点淘气,但一定给这个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生机。左思,这位平日里沉浸于文学创作的父亲,在面对女儿们时,总是卸下了所有的防备与严肃,化身为最温柔的守护者。

每当夜幕降临,左思总会放下手中的笔,与女儿们围坐在灯下,为她们讲述那些古老而神奇的故事。女儿们听得入迷,时而欢笑,时而惊叹,完全沉浸在了父亲构建的梦幻世界中。而左思,则享受着这份难得的亲子时光,心中充满了满足与幸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转眼间女儿们已渐渐长大,即将离开家门,踏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左思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也深知这是女儿们成长的必经之路。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为女儿们祝福,希望她们能够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女儿们离家的那一刻,左思提笔写下了《娇女诗》,将心中对女儿们的思念与祝福化作了永恒的诗句。这首诗不仅是对女儿们童年时光的深情回忆,更是对父爱深沉而细腻的颂歌。娇女诗》,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充满爱意与智慧的父亲形象,他教会我们,真正的关爱不仅仅是物质的给予,更是心灵的理解与陪伴。

在左思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愿意弯下腰,与孩子一同探索世界,共享快乐时光的父亲。这样的父爱,无论是在古代还是今天,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的典范。

咏左思十四韵

家中最逗两娇娃,对镜学妆且笑煞。

朱衍丹唇红遍嘴,随摘杏蕊满头插。

一身才气见风格,娇女诗中囧事罗。

笑语盈盈膝下绕,关怀切切暖心窝。

买纸行人满大街,街南街北不得些。

洛阳纸贵传千古,一夜丑男变俊杰。

家有千金两玉璞,慈颜视作掌中珠。

天真幼稚足淘气,画眼描眉唇乱涂。

兄妹齐名天下稀,同堂共墨炼才思。

功夫不负辛勤客,文采飞扬举世知。

往事萦萦难忘怀,家书每阅泪沾腮。

人间最怕亲情阻,诗赋芳华各妙才。

娇娃姐妹两相随,爱意融融暖父陪。

淘气天真皆化韵,深情一片漾芳菲。

妙笔勤耘敢射雕,三都赋就满街抄。

人人都道文章好,一纸难求不是谣。

书信往来写尽愁,诗文辞赋各千秋。

文坛自古传佳话,情深兄妹亦风流。

西晋文坛一丑男,十年赋就耀人前。

洛阳纸贵名天下,闲谈哪有不说贤。

十一

苦尽甘来万象新,一朝赋就傲群伦。

难求一纸成佳话,锦绣文章天下闻。

十二

帅气无缘一丑郎,揣支妙笔走八方。

洛阳纸贵传千古,慈父娇娃乐满堂。

十三

满身才气斗苍穹,诗赋光华映日红。

血汗十年赢盛誉,洛阳纸贵动王宫。

十四

满腹经纶傲群英,三都赋就洛都惊。

十年磨剑心无悔,一夜成名天下行。

  

上一篇:7 曹植 下一篇:9 陶渊明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