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仰人十四门伏人十门 侧人六门) 夫病源所起,本于脏腑,脏腑之脉,并出手足,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难以测量,将欲指取其穴,非图莫可预备之要。非灸不精,故《经》曰: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然去圣久远,学徒蒙昧,孔穴出入,莫测经源,济弱扶危,临事多惑。余慨其不逮,聊因暇隙鸠集今古名医《明堂》,以述针灸经一篇,用补私阙,庶依图知穴,按经识分,则孔穴亲疏,居然可见矣。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尔。若依《明堂》正经人,是七尺六寸四分之身,今半之为图,人身长三尺八寸二分。其孔穴相去亦皆半之。以五分为寸,其尺用夏家古尺,司马六尺为步,即江淮吴越所用八寸小尺是也。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图之于后亦睹之便令了然。仰人二百八十二穴,背人一百九十四穴,侧人一百七十四穴,穴名共三百四十九,单穴四十八名,双穴三百一名。
仰人明堂图(四门 一百五十七穴内三十二穴单,一百二十五穴双)
头部中行,上星,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容豆。 囟会,在上星后一寸陷者在头上去上星旁一寸半。 承光,在五处后一寸,不灸。(一本言:一寸半。)
头第三行,临泣,在目上 直上入发际五分陷者中。 目窗,在临泣后一寸。 正营,在目窗后一寸。 正面部中行,神庭,在发际直鼻,不刺。 素 ,在鼻柱端。
水沟,在鼻下人中。 兑端,在唇上端。 龈交,在唇内齿上龈缝。 承浆,在颐前下唇之下。廉泉,在颔下结喉上舌本。
面部第二行,曲差,挟神庭旁一寸半,在发际。攒竹,在眉头陷中。 精明,在目内 外。
巨,挟鼻旁八分直瞳子。 迎香,在禾 上一寸鼻孔旁。 禾 ,在鼻孔下挟水沟旁五分。
面部第三行,阳白,在眉上一寸直瞳子。 承泣,在目下七分直瞳子,不灸。 四白,在目下一寸。 地仓,挟口旁四分。 大迎,在曲颔前一寸二分骨陷中动脉。
面部第四行,本 神,挟曲差旁一寸半,在发际。(一云:直耳上,入发际四分。) 丝竹空,在眉后陷中,不灸。 瞳子 ,在目外去 五分,(一名太阳,一名前关。)
面部第五行,头维,在额角发际本神旁一寸半,不灸。 颧 ,在面鼽骨下下廉陷中。 上关,在耳前上廉起骨开口取之。
一名客主人。 下关,在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空下廉,合口有空,张口则闭。 颊车,在耳 下曲颊端陷者中。
天突,在颈结喉下五寸宛宛中。 璇玑,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 华盖,在璇 玑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 紫宫,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玉堂,在紫宫下一寸六分陷中。 膻中,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横直两乳间。 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
俞府,在巨骨下去璇玑旁各二寸陷者中,仰而取之。 中,在俞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卧取之。 神藏,在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卧取之。灵墟,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卧取之。(墟,或作墙。) 神封,在灵墟下一寸六分。 步廊,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气户,在巨骨下挟俞府两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 库房,在气户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屋翳,在库房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膺窗,在屋翳下一寸六分。乳中,禁不灸刺。 乳根,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云门,在巨骨下挟气户两旁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 中府,在云门下一寸。
(又云: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中。 周荣,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取之。 食窦,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中,举臂取之。
鸠尾,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不可灸刺。 巨阙,在鸠尾下一寸。 上脘,在巨阙下一寸 去蔽骨三寸。 中脘,在上脘下一寸。 建里,在中脘下一寸。
下脘,在建里下一寸。 水 分,在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 脐中,禁刺。 阴交,在脐下一寸。 气海,在脐下一寸 半。
石门,在脐下二寸,女子不灸。
关元,在脐下三寸。 中极,在脐下四寸。 曲骨,在横骨之上,中极下一寸,毛际陷中。
幽门,在巨阙旁半寸陷中。(又心脏卷云:挟巨阙两边相去各一寸。) 通谷,在幽门 下一寸。阴都,在通谷下一寸。
石关,在阴都下一寸,(一名石阙。)
商曲,在石关下一寸,(一名高曲。) 肓俞,在商曲下一寸直脐旁各五分。 中注,在肓俞下五分。
四满,在中注下一寸。(肺脏卷云:挟丹田。)
气穴,在四满下一寸。(《妇人方》上卷云:在关 元左边二寸是。右边二寸,名子户。) 大赫,在气穴下一寸。(肾脏卷云:在屈骨端三寸。)
横骨,在大赫下一寸。(肾脏卷云:名屈骨,在阴上横骨中央宛曲,和却月中央是。)
不容,在幽门旁各一寸五分,去任脉二寸,直四肋端,相去四寸, 承满,在不容下一寸。 梁门,在承满下一寸。 关门,在梁门下一寸,太一上。 太一,在关门下一寸。 滑 肉门,在太一下一寸。 天枢,一名长溪,去肓俞一寸半,直脐旁二寸。(脾脏卷云:名长 谷,挟脐相去五寸。一名循际。) 外陵,在天枢下半寸,大巨上。 大巨,在脐下一寸,两旁各二寸,长溪下二寸。 水道,在大巨下三寸。 归来,在水道下二寸。(《外台》作 三寸。) 气冲,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
期门,在第二肋端,不容旁各一寸半,上直两乳。 日月,在期门下五分。 腹哀,在日月下一寸半。 大横,在腹哀下二寸,直脐旁。(《甲乙》云:三寸。) 腹结,在大横下一寸三分。 府舍,在腹结下三寸。 冲门,上去大横五寸,在府舍下,横骨两端约
少商,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鱼际,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
大泉,在手掌后陷者中。(此即太渊也。避唐祖名,当时改正,今存此名不改,恐后人将为别是一穴。)经渠,在寸口陷者中,不可灸。 列缺,在腕上一寸半,手太阴络别走阳明。 孔 最,在脘上七寸,手太阴 也。 尺泽,在肘中,约上动脉。 侠白,在天府下,去肘五寸 动脉。 天府,在腋下三寸,不灸。 会,在臂前廉,去肩头三寸。(《甲乙经》云:此穴在肩部。《外台》属大肠。《铜人经》属三焦。)
中冲,在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叶陷者中。 劳宫,在掌中央动脉。 大陵,在掌后 两骨间。 内关,在掌后,去腕二寸,(《外台》作五寸。)手心主络别走少阳。 间使,在掌后三寸两筋间。 门,在掌后,去腕五寸。(《外台》云:去内关五寸,手厥阴 也。) 曲泽,在肘内廉下陷者中,屈肘得之。 天泉,在腋下二寸,举腋取之。
少冲,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如韭叶。 少府,在手小指大节后陷者中,直劳宫。
(大节,一作本节。) 神门,在掌后锐骨端陷者中。 阴 ,在掌后动脉中,去腕半寸,手 少阴 也。 通里,在腕后一寸,手少阴络别走太阳。 灵道,在掌后一寸半。少海,在肘 内廉节后陷中。 极泉,在腋下筋间动脉入骨。
隐白,在足大趾端内侧,去爪甲如韭叶。
大都,在足大趾内本节后陷中。(肝脏卷云:在足大趾本节内侧白肉际。) 太白,在足大趾内侧,核骨下陷中。 公孙,在足大趾本节后一寸,足太阴络别走阳明。 商丘,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 三阴交,在内踝上八寸,骨下陷中。 漏谷,在内踝上六寸,骨下陷中,太阴络。(《铜人经》云:亦名太阴络。) 地机,一名脾舍,在膝下五寸,足太阴 也。
阴陵泉,在膝下内侧,辅骨下陷者中,伸足得之。 血海,在膝膑上内廉白肉际二寸半。(一作三寸。) 箕门,在鱼腹上筋间,动应手阴市内。
历兑,在足大趾、次趾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内庭,在足大趾次趾外间。 陷谷,在足大趾、次趾外间本节后,去内庭二寸。冲阳,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去陷谷三寸。(一云 二寸。) 解溪,在冲阳后一寸半。 丰隆,在外踝上八寸,足阳明络别走太阴。 下廉,一名下巨虚,在上廉下三寸。 条口,在下廉上一寸。 三里,在膝下三寸, 骨外。 巨 虚上廉,在三里下三寸。 犊鼻,在膝膑下 上,挟解大筋中。 阴市,一名阴鼎,在膝上三寸,伏兔下。 伏兔,在膝上六寸,不灸。髀关,在膝上伏兔后交分中。 梁丘,在膝上二寸两筋间(或云三寸),足阳明 也。
伏人明堂图(十门一百五穴内十六穴单,八十九穴双)
后顶,在百会后一寸半。 强间,在后顶后一寸半。 脑户,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 半,不灸。 风府,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不灸。 喑门,在项后发际宛宛中。不灸。
玉枕,在络却后七分半,挟脑户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发际三寸。 络却,在通天后一寸半。 天柱,挟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者中。
风池,在颞 后发际陷中。 承灵,在正营后一寸半。 脑空,在承灵后一寸半,挟 玉枕旁,枕骨下陷中,一名颞 。
颅息,在耳后青脉间。 螈脉,在耳本鸡足青脉。不灸。 完骨,在耳后入发际四分。 窍 阴,在完骨上枕骨下。 浮白,在耳后入发际一寸。 翳风,在耳后陷中,按之
大椎,在第一椎上陷中。 陶道,在大椎下节间。 身柱,在第三椎下节间。 神道,在第五椎下节间。 至阳,在第七椎下节间。 筋缩,在第九椎下筋间。 脊中,在第十一椎下节间。不灸。 悬枢,在第十三椎下节间。 命门,在第十四椎下节间。 腰俞,在第 二十一椎下节间。 长强,在脊 端。
大杼,在项后第一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中。 风门,一名:热府,在第二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肺俞,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对乳引绳度之。 心俞,在第五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膈俞,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肝俞,在第九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一云:在椎节中。) 胆俞,在第十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脾俞,在第十一椎下,两旁 各一寸半。脾俞无定所,随四季月应病,即灸藏输是脾穴。 胃俞,在第十二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三焦俞,在第十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肾俞,在第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大肠俞,在第十六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小肠俞,在第十八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膀胱俞,在第十九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中膂俞,在第二十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白环俞,在第 二十一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上 ,在第一空,腰髁下一寸,挟脊两旁。 次 ,在第二空,挟脊陷中。 中 ,在第三空,挟脊陷中。 下 ,在第四空,挟脊陷中。 会阳,在阴尾骨两旁。
附分,在第二椎下,附项内廉两旁各三寸。 魄户,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三寸。 神堂,在第五椎下,两旁各三寸。 ,在肩膊内廉,挟第六椎下,两旁各三寸。 膈关,在第七椎下,两旁各三寸。 魂门,在第九椎下,两旁各三寸。(《外台》作十椎下。) 阳纲,在第十椎下,两旁各三寸。(《外台》作十一椎。) 意舍,在第十一椎下,两旁各三寸。
(《外台》作九椎下。) 胃仓,在第十二椎下,两旁各三寸。 肓门,在第十三椎下,两旁 各三寸。 志室,在第十四椎下,两旁各三寸。 胞肓,在第十九椎下,两旁各三寸。秩边,在第二十一椎下,两旁各三寸。
关冲,在手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液门,在手小指、次指间陷者中。
中渚,在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者中。 阳池,在手表腕上陷者中。 外关,在腕后二寸 陷中,手少阳络别走心主。 支沟,在腕后三寸,两骨间陷者中。 会宗,在腕后三寸空中,手少阳 也。 三阳络,在臂上大交脉支沟上一寸。不刺。 四渎,在肘前五寸,外廉陷者中。 天井,在肘后外大骨后一寸,两筋间陷者中,屈肘得之。 清冷泉,在肘上三寸,伸 肘举臂取之。(泉,一作渊。) 消泺,在肩下臂外,开腋斜肘分下行。 天宗,在秉风后大骨下陷者中。(《外台》属小肠经。) 俞,挟肩 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下。 肩外俞,在肩 胛上廉,去脊三寸陷者中。 肩中俞,在肩胛内廉,去脊二寸陷者中。 曲垣,在肩中央曲 胛陷者中,按之应手痛。
少泽,在手小指端外侧,去爪甲一分陷中。 前谷,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后溪,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腕骨,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 阳谷,在手外侧腕中,锐骨之下陷中。 养老,在手踝骨上一空,在后一寸陷中,手太阳 也。 支正,在五寸,手太阳络别走少阴。 小海,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 肩贞,在肩曲胛下,两骨解间,肩 后陷中。(《外台》在三焦经。)
至阴,在足小趾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通谷,在足小趾外侧,本节前陷中。 束骨,在足小趾外侧,本节后陷中。 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中。 申脉,阳跷所生,在外踝下陷中,容爪甲。 金门,在足外踝下陷中。一名:关梁。足太阴 也。 仆参,一名:安耶,在足跟骨下陷中。昆仑,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 承山,一名:鱼腹,一名 伤山,一名肉柱。在兑 肠下分肉间陷者中。 飞扬,一名:厥阳,在外踝上七寸。足太阳络别走少阳。 承筋,一名 肠,一名直肠。在胫后,从脚跟上七寸, 中央陷中。不刺。 合 阳,在膝约中央下三寸。 委中,在 中央,约纹中动脉。 委阳,在足太阳之前,少阳之后,出于 中,外廉两筋间,扶承下六寸。 浮 ,在委阳上一寸,展足得之。 扶承,一名肉 ,一名阴关,一名皮部。在尻臀下股阴下纹中。(一云:尻臀下横纹中。) 殷门,在肉下六寸。
侧人明堂图(六门共八十七穴双)
颔厌:在曲周颞 上廉。 悬颅,在曲周颞 中。 悬厘,在曲周颞 下廉。 天冲,在耳上如前三寸。 率谷,在耳上入发际一寸半。 曲鬓,在耳上发际曲隅陷中。 角 孙,在耳廊中间,开口有空。 和 ,在耳前兑发下动脉。 耳门,在耳前起肉当耳缺。 听 会,在耳前陷中,张口得之。 听宫,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 天容,在耳下曲颊后。 天牖,在颈筋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一寸。 缺盆,在肩上横骨陷中。 扶 突,在气舍后一寸半。 天窗,在曲颊下扶突后,动应手陷中。 天鼎,在颈缺盆直扶突曲 颊下一寸,人迎后。 人迎,在颈大脉应手,挟结喉旁,以候五脏气。不灸。 水突,在颈 大筋前,直人迎下,气舍上。(一本水突在曲颊下一寸近后。) 气舍,在颈直人迎挟天突 陷中。
章门,一名:长平,在大横纹外,直脐季肋端。 京门,在监骨腰中季肋本挟脊。
带脉,在季肋下一寸八分。 五枢,在带脉下三寸。一云:在水道下一寸半。 维道,在章 门下五寸三分。 居 ,在长平下八寸三分,监骨上。 泉腋,在腋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得之。(中风卷云:腋门在腋下攒毛中。一名泉腋,即渊腋是也。) 大包,在泉腋下三寸。 辄 筋,在腋下三寸,复前行一寸着胁。 天池,在乳后一寸,腋下着肋直腋撅肋
商阳,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二间,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 陷者中。 三间,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者中。 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 阳溪,在腕中上侧,两筋间陷中。 偏历,在腕后三寸,手阳明络别走太阴。 温溜,在腕后 小士五寸,大士六寸,手阳明 也。 下廉,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 上廉,在三里下一寸。 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 曲池,在肘后转屈肘曲骨之中。 肘,在肘大骨外廉陷中。 五里,在肘上行向里大脉中,不刺。 臂 ,在肘上七寸 肉端。
肩,在肩端 上,斜举臂取之。 秉风,挟天 外,肩上 ,后举臂有空。 肩井,在肩 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 天 ,在肩缺盆中,上毖骨之际陷者中。 肩 ,在肩端两骨间。
(脉极篇云:在肩外头近后,以手按之在解宛宛中。《外台》名扁骨。) 巨骨,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陷中。
窍阴,在足小趾、次趾之端,去爪甲如韭叶。(前伏人门,耳后穴,一名窍阴。) 侠 溪,在足小趾、次趾歧间本节前。 地五会,在足小趾、次趾本节后。不灸。 临泣,在足小趾本节后间陷中,去侠溪一寸半。 丘墟,在足外踝,如前陷者中,去临泣三寸。 付阳,在外踝上三寸,太阳前少阳后筋骨间。 悬钟,一名:绝骨,在外踝上三寸动者中,足三阳络。阳辅,在外踝上,辅骨前,绝骨端三分,去丘墟七寸。 光明,在足外踝上五寸,足少阳络别走厥阴。 外丘,在外踝上七寸,足少阳 也。少阳所生。 阳交,一名别阳,一名 足阳维 ,在外踝上七寸,斜属三阳分肉间。(一本云:踝上三寸。) 阳陵泉,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 关阳,在阳陵泉上三寸,犊鼻外。(一本云:关陵。) 中渎,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间。 环跳,在髀枢中。
大敦,在足大趾端,去爪甲如韭叶及三毛中。 行间,在足大趾间动应手陷中。 太冲,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或云:一寸半陷中。)中封,在足内踝前一寸,仰足取之,伸足乃 得。蠡沟,在足内踝上五寸,足厥阴络别走少阳。中 ,在内踝上七寸 骨中,与少阴相值。一名中都。 膝关,在犊鼻下三寸陷中,足厥阴 也。(《甲乙》《铜人经》云:二寸。《甲 乙》又以中 为厥阴 。) 曲泉,在膝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乃得。 阴包,在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 五里,在阴廉下二寸。 阴廉,在羊矢下,去气冲二寸动 脉。
涌泉,一名地冲,在足心陷中,屈足卷趾宛宛中。(肝脏卷云:在脚心大趾下大筋。)然 谷,一名:龙泉,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妇人方》上卷云:在内踝前直下一寸。) 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 大钟,在足跟后冲中,足少阴络别走太阳。水泉,在大溪下一寸,内踝下,足少阴 也。 照海,阴跷脉所生,在足内踝下。 复溜,一名:
昌阳,一名:伏白,在足内踝上二寸陷中。交信,在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廉,筋骨间。 筑宾,在内踝上 分中。 阴谷,在膝内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应手,屈膝得之。 会阴,一名屏翳,在大便前小便后,两阴间。
凡孔穴所出为井。所流为荣。所注为输。所过为源。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灸刺大法:春取荥。夏取输。季夏取经。秋取合。冬取井。
肺,出少商为井,手太阴脉也。流于鱼际为荥,注于大泉为输,过于列缺为源,行于经 渠为经,入于尺泽为合。
心,出于中冲为井,心包络脉也。流于劳宫为荥,注于大陵为输,过于内关为源,行于间使为经,入于曲泽为合。
又心,出于少冲为井,手少阴脉也。流于少府为荥,注于神门为输,过于通里为源,行 于灵道为经,入于少海为合。
大肠,出于商阳为井,手阳明脉也。流于二间为荥,注于三间为输,过于合谷为源,行 于阳溪为经,入于曲池为合。
三焦,出于关冲为井,手少阳脉也。流于液门为荥,注于中渚为输,过于阳池为源,行 于支沟为经,入于天井为合。
小肠,出于少泽为井,手太阳脉也。流于前谷为荥,注于后溪为输,过于腕骨为源,行 于阳谷为经,入于小海为合。
胃,出于厉兑为井,足阳明脉也。流于内庭为荥,注于陷谷为输,过于冲阳为源,行于解溪为经,入于三里为合。
胆,出于窍阴为井,足少阳脉也。流于侠溪为荥,注于临泣为输,过于丘墟为源,行于阳辅为经,入于阳陵泉为合。
膀胱,出于至阴为井,足太阳脉也。流于通谷为荥,注于束骨为输,过于京骨为源,行 于昆仑为经,入于委中为合。
脾,出于隐白为井,足太阴脉也。流于大都为荥,注于太白为输,过于公孙为源,行于商丘为经,入于阴陵泉为合。
肝,出于大敦为井,足厥阴脉也。流于行间为荥,注于太冲为输,过于中封为源,行于中为经,入于曲泉为合。
肾,出于涌泉为井,足少阴脉也。流于然谷为荥,注于太溪为输,过于水泉为源,行于复溜为经,入于阴谷为合。
针禁忌法:
大寒无刺。(《素问》云:天寒无刺,天温无疑。) 月生无泻。 月满无补。 月郭 空无治。 新内无刺。 已刺无内。 大怒无刺。 已刺无怒。 大劳无刺。 已刺无劳。 大醉无刺。 已刺无醉。 大饱无刺。 已刺无饱。 大饥无刺。 已刺无饥。 大渴无刺。 已 刺无渴。 乘车来者,卧以休息如食顷,乃刺之。 步行来者,坐以休息如行十里顷,乃刺 之。 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 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 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 刺中脾十五日死,其动为吞。 刺中肾三日死,其动为嚏。 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呕吐。刺中膈为伤中,不过一岁死。 刺趺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刺面中流脉,不幸为盲。 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 刺膝膑出液,为跛。 刺头中脑户,入脑即死。 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 刺臂太阴脉,血出多者即死。 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 刺足少阳脉,重虚出血,舌难以言。 刺 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 刺气冲中脉,血不出为肿鼠鼷。 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 刺脊间中髓,为伛。 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 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 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 刺 缺 刺肠内陷,为肿。 刺目眶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 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神庭,禁不可刺。上关,刺不可深。 缺盆,刺不可深。 颅息,刺不可多出血。 脐中,禁 不可刺。 左角,刺不可久留。 云门:刺不可深。(今云门多忌不刺,宜详悉之。) 五里,禁不可刺。 伏兔,禁不可刺。(按《甲乙经》伏兔刺入五分。) 三阳络,禁不可刺。 复 溜,刺无多见血。承筋,禁不可刺。 然谷,刺无多见血。 乳中,禁不可刺。 鸠尾,禁不可刺。
头维,禁不可灸。 承光,禁不可灸。
脑户,禁不可灸。 暗门,禁不可灸。
风府,禁不可灸。 阴市,禁不可灸。
下关,耳中有干适低,无灸。耳门,耳中有脓乃适低,无灸。 人迎,禁不可灸。 阳关,禁不可灸。 丝竹空,灸之,不幸使人目小及盲。 承泣,禁不可灸。 脊中,禁不可灸。 乳中,禁不可灸。 螈脉,禁不可灸。 石门女子,禁不可灸。 白环俞,禁不可灸。
气冲灸之,不幸不得息。 渊腋灸之,不幸生脓蚀。 天府,禁不可灸。 经渠,禁不可灸。
伏兔,禁不可灸。 地五会,禁不可灸。 鸠尾,
凡五脏六腑,变化无穷,散在诸经,其事隐没,难得俱知。今纂集相附,以为旁通,令学人少留意推寻,造次可见矣。
五脏:肾(水一) 心(火二) 肝(木三) 肺(金四) 脾(土五) 六腑:膀胱 小肠 胆 大肠 胃 三焦 五脏经:足少阴 手少阴 足厥阴 手太阴 足太阴六腑经:足太阳 手太阳 足少阳 手阳明 足阳明 手少阳五脏脉:沉濡 洪盛 弦长 浮短 缓大五脏斤两:一斤二两(又云:一斤一两) 十二两(三毛七孔) 四斤四两(左三叶右 四叶) 三六腑斤两:九两二铢 二斤十四两 三两三铢 二斤十二两 二斤十四两六腑丈尺:纵广七寸(又云:九寸) 长二丈四尺广二寸四分 三寸三分 一丈二尺广 六六腑所受:九升二合(又云:九升九合) 二斗四升 一合(《难经》作三合) 一斗 二升 三斗五升 五脏官:后宫列女 帝王 上将军(又为郎官) 大尚书(又为上将军) 谏议大夫 六腑官:水曹掾 监仓吏 将军决曹吏 监仓掾 内啬吏 五腑俞:十四椎 五椎 九椎 三椎 十一椎 六腑俞:十九椎 十八椎 十椎 十六椎 十二椎 十三椎 五脏募:京门 巨阙 期门 中府 章门 六腑募:中极 关元 日月 天枢 中脘 石门 五脏脉出:涌泉 中冲(此心包络经,心经出少冲) 大敦 少商 隐白 流(《甲乙》作留:)然谷 劳宫(心经流少府) 行间 鱼际 大都 注:太溪 大陵(心经注神门) 太冲 大泉 太白 过:水泉 内关(心经过通里) 中封 列缺 公孙行:复溜 间使(心经行灵道) 中 经渠 商丘 入:阴谷 曲泽(心经入少海) 曲泉 尺泽 阴陵泉 六腑脉出:至阴 少泽 窍阴 商阳 厉兑 关冲(此三焦经出入) 流:通谷 前谷 侠溪 二间 内庭 液门 注:束骨 后溪 临泣 三间 陷谷 中渚 过:京骨 腕骨 丘墟 合谷 冲阳 阳池 行:昆仑 阳谷 阳辅 阳溪 解溪 支沟 入:委中 小海 阳陵泉 曲池 三里 天井 五窍:耳(二阴) 舌(口) 目 鼻 唇 五养:骨(精) 血(脉) 筋 皮毛(气) 肉 五液:唾 汗 泪 涕 涎 五声:呻(噫) 言 呼 哭 歌 六气: 吹 呼 呵 嘘 唏 五神:志(精) 神 血(魂) 气(魄) 意(智又作营意) 五有余病:胀满 笑不止 怒 喘喝仰息 泾溲不利 五不足病:厥逆 忧(一作悲) 恐 息利少气 四肢不用六情:恶哀 怵虑(一作惠好) 好喜(一作直喜) 威怒 乐愚 贪狠 廉贞 阴贼 宽 大公正 奸邪 八性:欲忌 友爱 慈(惠悲) 气(正) 公私(怨) 五常:智(谋) 礼(哲) 仁(肃) 义 信(圣) 五事:听(聪) 视(明) 貌(恭) 言(从) 思(睿) 五咎:急 豫 狂 僭 蒙 五音:吟咏 肆呼 讽 唱 歌 五声:羽(四十八丝) 征(五十四丝) 角(六十四丝) 商(七十二丝) 宫(八 十一丝) 五色:黑 赤 青 白 黄五味:咸 苦 酸 辛 甘 五臭:腐 焦 膻 腥 香 五宜(子来扶母:)酸 甘 苦 咸 辛 五恶(味之恶:)甘 咸 辛 苦 酸 五恶(气之恶:)燥 热 风 寒 湿 五数:一(六) 二(七) 三(八) 四(九) 五(十) 五行:水 火 木 金 土 五时:冬 夏 春 秋 季夏 五形(外应五行之形,内法五脏之象) 曲 兑 直 方 圆 五畜:豕(《外台》云:豕鼠) 羊(《外台》云:蛇、马) 鸡(《外台》云:虎、兔) 犬 (《外台》云:猴、鸡) 牛(《外台》云:龙、羊、犬、牛) 五谷:大豆 麦 麻 稻(黄黍) 稷 五果:栗 杏 李 桃 枣 五菜:藿 薤 韭 葱 葵 论曰:假令人肾、心、肝、肺、脾为脏,则膀胱、小肠、胆、大肠、胃为腑。足少阴为肾经,足太阳为膀胱经,下至五脏、五果、五菜,皆尔触类长之,他皆仿此。(《外台》续 添二十三条,本非《千金》之旧,今更不附入。)
夫用针刺者,先明其孔穴,补虚泻实,送坚付濡,以急随缓,荣卫常行,勿失其理。夫 为针者,不离乎心,口如衔索,目欲内视,消息气血,不得妄行。针入一分,知天地之气。
针入二分,知呼吸出入,上下水火之气。针入三分,知四时五行、五脏六腑、顺逆之气。针 皮毛腠理者,勿伤肌肉。针肌肉者,勿伤筋脉。针筋脉者,勿伤骨髓。针骨髓者,勿伤诸络。
东方甲乙木,主人肝、胆、筋膜、魂。南方丙丁火,主人心、小肠、血脉、神。西方庚 辛金,主人肺、大肠、皮毛、魄。 北方壬癸水,主人肾、膀胱、骨髓、精、志。中央戊己 土,主人脾、胃、肌肉、意智。 针伤筋膜者,令人愕视失魂。 伤血脉者,令人烦乱失神。
伤皮毛者,令人上气失魄。
伤骨髓者,令人呻吟失志。 伤肌肉者,令人四肢不收失智。 此为五乱,因针所生。
若更失度者,有死之忧也。所谓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谓愚人妄针必死,不能起生人也。
又须审候与死人同状者,不可为医。与亡国同政者,不可为谋,虽圣智神人,不能活死人,存亡国也。故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凡愚人贪利,不晓于治乱存亡,危身灭族,彼此俱 丧,亡国破家,亦医之道也。
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呼吸应江汉,补泻校升斗,经纬有法则,阴阳不相干,震为阳气始(火生于寅,)兑为阴气终(戊为土墓,)坎为太玄华(冬至之日夜半,一阳爻生。) 离为太阳精(为中女之象,)欲补从卯南(补不足地户至巽为地虚,)欲泻从酉北(天门在干。) 针入因日明(向寅至午,)针出随月光(从申向午,午为日月光之位,)如此思五行,气以调营卫,用以将息之,是曰:随身宝。 凡用锋针针者,除疾速也,先补五呼,刺入五分留十呼,刺 入一寸留二十呼,随师而将息之。刺急者,深纳而久留之。刺缓者,浅纳而疾发针。刺大者,微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浅纳而久留之。刺涩者,必得其脉,随其顺逆久留之,疾出之,压其穴,勿出其血。诸小弱者,勿用大针,然气不足宜调以百药。余三针者,正中破痈坚、瘤结、息肉也,亦治久疾也。火针亦用锋针,以油火烧之,务在猛热,不热即有损于人也。
隔日一报,三报之后,当脓水大出为佳。 巨阙、太仓、上下脘,此之一行有六穴,忌火针 也。大 块当停针转动须臾为佳。每针常须看脉,脉好乃下针,脉恶勿乱下针也。下针一宿 发热
凡孔穴在身,皆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主,临时救难,必在审详。
人有老少,身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折之,无得一概,致有差失。其尺寸 之法,依古者八寸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其言一夫者,以四指为一夫,又以肌肉 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凡《经》 云:横三间寸者,则是三灸两间。一寸有三灸,灸有三分,三壮之处即为一寸。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之,以意商量。 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体无 使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反此亦不得其穴矣。 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于方数。其人老小羸弱者,可复减半。依扁鹊灸法,有至五百壮、千壮,皆临时消息之。《明堂本经》云:
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论。曹氏灸法,有百壮者,有五十壮者,《短剧》诸方亦皆有此。
仍须准病轻重以行之,不可胶柱守株。 凡初生小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不过七壮,炷如雀 屎大。 凡灸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皆以日正午以后,乃可下火灸之。时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平旦谷气虚,令人癫眩,不可针灸也,慎之。其大法如此,卒急者不可用此例。 灸之生熟法,腰以上为上部,腰以下为下部,外为阳部荣,内为阴部卫,故脏腑周流,名曰:经络。是故丈夫四十以上,气在腰,老妪四十以上,气在乳,是以丈夫先衰于下,妇人先衰于上。灸之生熟,亦宜撙而节之,法当随病 迁变,大法外气务生,内气务熟,其余随宜耳。头者,身之元首,人神之所法,气口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故头病必宜审之,灸其穴不得乱,灸过多伤神,或使阳精玄熟,令阴魄再卒。是以灸头正得满百。脊背者,是体之横梁,五脏之所系 着,太阳之会合。阴阳动发冷热成疾,灸太过熟大害人也。臂脚手足者,人之枝干,其神系 于五脏六腑,随血脉出,能远近采物,临深履薄,养于诸经,其地狭浅,故灸宜少,灸过多即内神不得入,精神闭塞,痞滞不仁,即臂不举,故四肢之灸,不宜太熟也。然腹脏之内为性,贪于五味无厌成疾,风寒结痼,水谷不消,宜当熟之。然大杼、脊中、肾俞、膀胱八 ,可至二百壮。心主手足太阴,可至六七十壮,三里、太溪、太冲、阴阳二陵泉、上下二廉,可至百壮。腹上下脘、中脘、太仓、关元,可至百壮。若病重者,皆当三报之,乃愈病耳。若
治诸沉结寒冷病,莫若灸之宜熟。若治诸阴阳风者,身热脉大者,以锋针刺之,间日一服之。
若治诸邪风鬼疰,痛处少气,以毫针去之,随病轻重用之,表针内药,随时用之,消息将之,与天同心,百年永安,终无横病,此要略说,非贤勿传秘之。凡微数之脉,慎勿可灸,伤血 脉焦筋骨。凡汗以后,勿灸,此为大逆,脉浮热甚,勿灸。 头、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欲须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须少生,大体皆须以意商量,临时迁改,应机千变万化,难以一准耳,其温病随所著而灸之,可百壮 余,少至九十壮。大杼、胃脘可五十壮。手心主、手足太阳可五十壮。三里、曲池、太冲可百壮,皆三报之,乃可愈耳。风劳沉重,九部尽病,及毒瓦斯为病者,不过五十壮,亦宜三报 之。若攻脏腑成心腹痛者,亦宜百壮。若卒暴病鬼魅所著者、灸头面、四肢、宜多,腹、背 宜少。其多不过五十,其少不减三、五、七、九壮。凡阴阳濡风口 僻者,不过三十壮,三日一报,报如前。微者三报,重者九报,此风气濡微细入,故宜缓火温气,推排渐抽以除耳。
若卒暴催迫,则流行细入成痼疾,不可愈也,故宜缓火。凡诸虚疾,水谷沉结流离者、当灸腹、背,宜多,不可过百壮。大凡人有卒暴得风,或中时气,凡百所苦,皆须急灸疗,慎勿忍之停滞也。若旺相者,可得无他,不尔渐久后,皆难愈,深宜知此一条。凡入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瓦斯不能着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 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论曰:欲行针灸,先知行年宜忌,及人神所在不与禁忌相应即可,今具如下。 木命 人,行年在木,则不宜针及服青药。 火命人,行年在火,则不宜汗及服赤药。 土命人,行年在土,则不宜吐及服黄药。 金命人,行年在金,则不宜灸及服白药。 水命人,行年 在水,则不宜下及服黑药。 凡医者不知此法,下手即困,若遇年命厄会深者,下手 推天医血忌等月忌及日忌旁通法:
月旁通: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天医:卯 寅 丑 子 亥 戌 酉 申 未 巳 午 辰(呼师治病吉) 血忌:丑 未 寅 申 卯 酉 辰 戌 巳 亥 午 子(忌针灸) 月厌:戌 酉 申 未 午 巳 辰 卯 寅 丑 子 亥(忌针灸) 四激:戌 戌 戌 丑 丑 丑 辰 辰 辰 未 未 未(忌针灸) 月杀:戌 巳 午 未 寅 卯 辰 亥 子 丑 申 酉(百事凶) 月刑:巳 子 辰 申 午 丑 寅 酉 未 亥 卯 戌(不疗病) 六害:巳 辰 卯 寅 丑 子 亥 戌 酉 申 未 午(不疗病) 上天医上呼师避病吉,若刑害上凶。
推行年医法:
年至: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天医:卯 戌 子 未 酉 亥 辰 寅 巳 午 丑 申 求岁天医法:
常以传送加太岁太乙下为天医。
求月天医法:
阳月以大吉,阴月以小吉,加月建功曹下为鬼道,传送下为天医。
推避病法:
以小吉加月建登明下为天医,可于此避病。
推治病法:以月将加时天医加病患年治之瘥。
唤师法:
未 卯 巳 亥 酉(鬼所在唤师凶) 推行年人神法:
脐:一 十 十九 二十八 三十七 四十六 五十五 六十四 七十三 八十二心:二 十一 二十 二十九 三十八 四十七 五十六 六十五 七十四 八十三肘:三 十二 二十一 三十 三十九 四十八 五十七 六十六 七十五 八十四咽:四 十三 二十二 三十一 四十 四十九 五十八 六十七 七十六 八十五口:五 十四 二十三 三十二 四十一 五十 五十九 六十八 七十七 八十六头:六 十五 二十四 三十三 四十二 五十一 六十 六十九 七十八 八十七 脊:七 十六 二十五 三十四 四十三 五十二 六十一 七十 七十九 膝:八 十七 二十六 三十五 四十四 五十三 六十二 七十一 八十足:九 十八 二十七 三十六 四十五 五十四 六十三 七十二 八十一上九部行神岁移一部,周而复始,不可针灸。
推十二部人神所在法:
心辰:一 十三 二十五 三十七 四十九 六十一 七十三 八十五喉卯:二 十四 二十六 三十八 五十 六十二 七十四 八十六头寅:三 十五 二十七 三十九 五十一 六十三 七十五 八十七 眉丑:四 十六 二十八 四十 五十二 六十四 七十六 八十八 背子:五 十七 二十九 四十一 五十三 六十五 七十七 八十九 腰亥:六 十八 三十 四十二 五十四 六十六 七十八 九十腹戌:七 十九 三十一 四十三 五十五 六十七 七十九 九十一项酉:八 二十 三十二 四十四 五十六 六十八 八十 九十二足申:九 二十一 三十三 四十五 五十七 六十九 八十一 九十三膝未:十 二十二 三十四 四十六 五十八 七十 八十二 九十四阴午:十一 二十三 三十五 四十七 五十九 七十一 八十三 九十五股巳:十二 二十四 三十六 四十八 六十 七十二 八十四 九十六
上十二部人神所在,并不可针灸及损伤慎之。
日辰忌:
一日足大趾 二日外踝 三日股内 四日腰 五日口舌咽悬雍 六日足小趾(《外台》 云:手小指) 七日内踝 八日足腕 九日尻 十日背腰 十一日鼻柱(《千金翼》云:及 眉) 十二日发际 十三日牙齿 十四日胃脘 十五日遍身 十六日胸乳 十七日气冲(《千金翼》 云:及胁) 十八日腹内 十九日足趺 二十日膝下 二十一日手小指 二十二日伏兔 二十三日肝俞 二十四日手阳明两胁 二十五日足阳明 二十六日手足 二十七日膝 二十八 日阴 二十九日膝胫颞 三十日关元下至足心。(《外台》云:足趺上。) 十干十二支人神忌日:
甲日头 乙日项 丙日肩臂 丁日胸胁 戊日腹 己日背 庚日膝 辛日脚 壬日肾 癸日足又云:甲乙日忌寅时头 丙丁日忌辰时耳 戊己日忌午时发 庚辛日忌申时(阙文) 壬 癸日忌酉时足 子日目丑日耳 寅日口(《外台》云:胸面)卯日鼻(《外台》云:在脾) 辰 日腰 巳日手(《外台》云:头口) 午日心 未日足(《外台》云:两足心) 申日头(《外台》云:二肩) 酉日背(《外台》云:胫) 戌日项(《外台》云:咽喉) 亥日顶(《外台》 云:臂胫) 建日申时头(《外台》云:足) 除日酉时膝(《外台》云:股) 满日戌时腹 平 日亥时腰背 定日子时心 执日丑时手 破日寅时口 危日卯时鼻 成日辰时唇 收日巳时 足(《外台》云:头)开日十二时忌:
子时踝 丑时头 寅时目 卯时面耳(《外台》云:作项) 辰时项口(《外台》云:在面) 巳时肩(《外台》云:在乳) 午时胸胁 未时腹 申时心 酉时背胛(《外台》并《翼》 云:在又:立春春分脾 立夏夏至肺 立秋秋分肝 立冬冬至心 四季十八日肾。以上并不得医治凶。
凡五脏旺时不得治及忌针灸其经络凶。
又:正月丑 二月戌 三月未 四月辰 五月丑 六月戌 七月未 八月辰 九月丑 十月戌 十一月未 十二月辰 又:春左胁 秋右胁 夏在脐 冬在腰(皆凶。) 又:每月六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小尽日,疗病令人长病。 戊午甲午(此二日大忌刺出血,服药、针灸皆凶,《千金翼》云:不出月凶。) 甲辰 庚寅 乙卯 丙辰 辛巳(此五日针灸凶) 壬辰 甲辰 己巳 丙午 丁未(此五日男忌针灸) 甲寅乙卯 乙酉 乙巳 丁巳(此五日女人忌针灸) 甲子 壬子 甲午 丙辰 丁巳 辛卯 癸卯乙亥(此八日忌针灸。《外台》云:甲子日天子会,壬子日百王会,甲午日太子会,丁 巳 日又:男避除 女避破 男忌戌 女忌巳。
凡五辰 五酉 五未 及八节(先后各一日皆凶。) 论曰:此等法,散在诸部,不可寻究,故集作一处,造次易知,所以省披讨也。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