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作品 > 教育随笔 > 详细内容
严苛也是一种“病”(李冠鹏)
发布时间:2023/10/28  阅读次数:69  字体大小: 【】 【】【
  

严苛也是一种“病”(登封市崇高路小学 李冠鹏)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是《三字经》里的名句,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一个好老师,必须是严师,刚开始工作时,我就是这么认为的。

严有严的好处。在部队里,深知军纪严明乃是头等大事。严,代表着效率,严,代表着战斗力。令行禁止,上通下达,兵贵神速,无坚不摧。

学校里举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展示或竞赛,诸如广播操比赛,运动会,歌咏大会等,各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即是班主任治班能力的展现。纪律严明的班级必然有战斗力,在这类比赛中获奖也是小菜一碟。我曾经说过,用部队里的管理学校部分事务,一定也能成功。反之则不尽然。

有人可能怀疑孩子们的承受能力,那是因为我们往往低估了人的潜力。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艰难困苦并不可怕,苦中也可作乐。况且,古语有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从严,由严及宽,才是合理的思路。

那么,为什么还要质疑严师的必要性?

在我看来,做教师难,做严师更难,乃是因为做严师在两个层面需要有过硬的素质。

第一个层面,是道德。严总是会遇到阻力,严也总是会带来反弹。阻力与反弹首先指向班主任的个人品质。严的背后是什么?是爱心,是期望,是自我约束。严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而不是源于自身人格的狭隘。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与孩子们同甘苦,共患难,就事论事,不记仇,不情绪化。严师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坚定的意志,相当一部分教师,其实难以做到。

第二个层面,是技术。严而有格,严而有法。原则性与灵活性需要相结合,刚与柔需要辩证统一。有些教师的严,只是限于言语,刀子嘴,豆腐心,这种严,只是呈口舌之快罢了。真正的严,是内刚外柔,内心有一种不可侵犯的力量,但处事柔和,方法多变,因材施教,随机而动。好的目的并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还需要好的技术或者好的方法相配合。

严最易进入的误区是严苛,苛到深入骨髓,苛到不近人情。严苛是一种病。

发自内心严格的人通常都有着极强的自我驱动力。这种自我驱动力称为内驱力,带来的是个体自身对高成就的追求。在带团队的过程中,内驱力强的管理者总是将对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迁移到团队成员中,一旦对方没有达到,便容易心生急躁,继而犯下一个极其普遍的错误,那就是指责。

指责伴随着情绪,就演化成恶语相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不听!你是脑子笨呢还是耳朵聋了?你是猪队友啊!你是存心的吗?……

心理学上将喜欢指责他人的现象称为指责型人格。指责型人格的管理者如果行事严格,往往会变得严苛。严苛是一种指责型人格的病。这种病是自负,是自我中心主义,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是一种对人性的无知。

工作很多年之后,我不再坚持做管理一定得严。事实上,在企业管理界,对创新要求比较高的企业往往采用宽松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标准化严要求更适合劳动密集型对技术要求不高的行业。而如果教育关乎的是人一生的发展,人又是极具个性化的,我们为什么要那么严厉甚至严苛呢?

或许有人说,孩子在迷糊的时候,尤其是内驱力不足的时候,必须通过严格的手段施加一些外在的压力,等到孩子将来醒悟,会感谢我们的。

唉!我们总是拿这句话来麻醉自己。我见过太多小的时候迷糊长大了依然迷糊的人,那些小时候靠外力推动前进的人,等长大了有了自由之后多数并没有显现出内驱力的增长。他们一直被驱赶,好好读书,考一个好初中,考一个好高中,考一个好大学。考上了一所好大学,又怎样?最后还不是平凡的一生,而这一生,却要在迷茫中度过。

与其如此,还不如适度地宽松一些,自由一些,允许孩子们自我探索,允许他们走一点弯路,即便采取一些严格的手段,也是为了唤醒他们内心的力量,让他们产生内驱,让他们认识自我,选择未来的道路,过有价值的人生。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