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作品 > 生活随笔 > 详细内容
这算不算是忧国情(中牟县特殊教育学校 胡志红)
发布时间:2023/1/30  阅读次数:31  字体大小: 【】 【】【
  

这算不算是忧国情(中牟县特殊教育学校 胡志红)

受老友新作中“赤橙黄绿盘中菜,麻辣鲜香锅底汤。万般珍馐皆浮云,独爱眼前煮三江。”的极大诱惑,一大早,我就在丝丝小雨的清凉中,采购回了种种食材。在锅碗瓢盘齐动员,一家老少围炉旁,汗流浃背地饱餐一顿“欢腾”地火锅后,猛然想起浏览博友群聊天记录时,看到竹林仙子说“就当写日记好了。”这句话不仅是她对自己写博的鼓励,同时也给了我启发。联想博友驿路红梅的博文《从今天起,做一个特别忧国的人》,突然有了小小的冲动。

于是乎,电脑旁就座,想以奋笔疾书的姿态,一改近日“想的太多,写的太少”的困顿局面。当幽然地敲下题目“我的忧国情”时,不禁停了下来,这一点所思所做,能冠以“忧国”这样的大情怀吗?转念一想:大道至简,忧国不就是体现在细小的方面吗?

带着疑问,冒着被人吐槽的风险,给大家聊聊,只为遵从内心对自己的要求——“记录真实生活,做真实自己。”

今天聊聊环保的话题。环保是个大话题,没有潜研究,没有深思考,甚至基本的常识可能都不具备,所以断不敢妄言。只想说说日常生活中自己在垃圾分类方面所做的那些也许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儿。

百度百科——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我们提倡垃圾分类,无所不在的公用垃圾桶明显的标注“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在投放垃圾时真正做到的估计寥寥无几。

即使按要求分类投放了,清洁工人收集的时候,都又混在一起了。回收不回收,没人看得见。我常常忧虑,这些大量的玻璃、搪瓷、塑料等多年降解不了的东西,被掩埋处理,长年累月,日积月累,多年后会的状况我不得而知。还有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塑料制品,因为它的防水、耐用、质轻被广泛应用。大量塑料制品的使用产生大量的白色垃圾,白色垃圾产生的危害又是潜在的、长期的。

对于家庭产生的这些垃圾,我也算是费尽心思地去处理。

对于喝完的饮料瓶、矿泉水瓶,我都要找到它的盖子,不想它服务了人类,最后却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完整的瓶子可以收集、回收,废品收购可以让这些垃圾再利用,减少污染。有时外出途中口渴,喝完的矿泉水瓶,我会一路带回家,甚至方便时会捡起路人随处丢弃的塑料瓶,把它带到该去的地方。

对于纸质的包装,我是从大到小一一收集,从不乱扔。就是小小的旺仔牛奶的纸盒子,我也不会因为它太小,太轻而丢进垃圾桶。我把他们四角展开,挤出剩余的牛奶,展平,存放。有一次,收废品的大伯嫌他们太小,不愿称重。直到我恳请,才愿意把他们捎走。

家里打碎的玻璃,还有玻璃容器像罐头瓶、化妆品瓶、调料瓶等等,我都小心收集,专门存放,希望能有回收,避免污染。可是好多次,废品收购的人,根本就不要。没办法,只好用纸箱包好再缠上胶带,注明“内有玻璃的”字样,(以免误伤清洁工人)才怀着沉重的心情,丢进垃圾桶。

还有电池,小到手表的电子、遥控器、玩具里的电池,大到电动车、电轿车里的电池,应用范围广,更换频繁,污染不可小觑。

据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看看资料里的文字,想想每天有多少电池丢入生活垃圾,会产生怎样严重的污染,后果怎能不令人担忧?

在郑州我见过专门回收废旧电池的垃圾桶,回家后,我就把自家的废旧电池收集起来,希望有机会投放,避免水污染,为环保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然而除了诸多不便,更让我失去信心的是,电池回收的专用桶里面扔的有生活垃圾和杂物。丢弃的旧电池成了我的隐痛。

尽管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我们需要完善的空间还很大,但是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和举措是有目共睹的。远的不说,就看我县:禁烧,禁露天烧烤等等都已见成效,往日经过街边夜市,掩鼻疾走的情形已成回忆了。还有我们的母亲河改造工程,清污、修筑、绿化,让昔日令人“敬而远之”的污水河又变成一条美丽的、亲切的欢乐河。

我想,不久的将来,我对垃圾分类处理的隐痛,也会慢慢消退。

今日,若有所思,却不知所云,想起伟大诗人陆游《病起书怀》中的“位卑而不敢忘国忧”,赶紧将题目修改为《这算不算是忧国情》。

此文乃凡才浅识之人的一知半解,路过的大家,见笑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办公电话:13849173360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2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