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作品 > 天中散文 > 详细内容
心中的红旗渠(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发布时间:2022/11/22  阅读次数:129  字体大小: 【】 【】【
  

心中的红旗渠(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如果说哪一首歌最能唱出红旗渠的魂,那一定是“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2018年初冬时节,我从安阳坐车奔赴心驰神往的林州市,去瞻仰那举世闻名的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第一渠和人造天河的红旗渠,似一条蓝色的飘带,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在险滩峡谷之中蜿蜒盘绕。我驻足红旗渠畔,遥想当年千军万马战太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变干旱缺水的生存状态,重新安排河山,几十万林州儿女凭着自己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古有“愚公移山”的故事,今有“红旗渠”的精神,这条人工天河向全世界展示了林县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丰功伟绩,闪烁着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

据有关资料介绍,红旗渠是林县人民于19602月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盘山开凿修建的,它的总长近2000千米,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引漳河水入林县,渠高约4.3米,宽约8米,引水量约18.3立方米/秒。整个工程持续了10个春秋,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1640万立方米,用工14000多万个。有人曾打了个比方,如果把所有挖砌土石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的话,可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接起来。全县形成了引、蓄、提相结合的水利网,建水库、池塘400多个,建中小型水电站80多个,灌溉面积40万亩,解决了人畜饮水的困难,同时提供了工业用水。

红旗渠纪念馆是林县人民为了纪念当年的人们改变缺水旧面貌,修建红旗渠的创举,而于1975年在红旗渠总干渠枢纽工程分水闸处专门修建的。有纪念亭、碑林、浮雕、牌坊等,并由210幅珍贵历史照片和修建场景、工程模型、英雄事迹组成室内展览,定名为红旗渠纪念亭。1991年,红旗渠风景区对外开放。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一路爬坡,渐行渐高,不知不觉我已处崇山峻岭中。远望,群山巍峨,茫茫无际,公路蜿蜒,曲折盘旋,汽车如蚂蚁,房屋如甲虫,视线所及,景色各异。时值初冬,万木凋零,山色灰褐,岩石裸露,尽显肃杀之象。转弯处,一侧为悬崖,深不可测,一侧为绝壁,怪石峭立,似悬剑在顶,担心轰然倒塌,不觉让人心惊肉跳。

偶尔,石壁上一棵没有凋零的青松,探出头,随风摇曳,倒映水中,画面富有动感,别具情趣。

走过云步桥,就到了红旗渠最著名的青年洞了,我站在青年洞口前,看脚下云雾缠绕,听涛涛漳河水涌进洞中,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英雄——300余名青年突击队员,他们腰系大绳下到山涧,在用荡秋千的方法到达渠线,并在坚硬的石英岩组成的悬崖峭壁上抡锤打钎,劈山凿石,用自己的血汗筑就了长616米、高5米、宽6.2米的红旗渠青年洞。据讲解员说,青年洞是修建于风景如画的太行山腰峭壁之上,飘荡于云雾之间,是红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观最为精妙的地段,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随着解说员的讲解,我又一次细细打量了这躺着的巨龙,悬挂于高山腰际,宛如一部回荡于太行山谷之中的交响乐,场面宏大,气势恢弘。

青年洞相关工程完工后,他们审时度势,再转战场,针对上级要求快、施工队伍多、交叉影响大等问题,制定了“工作不论点,问题不过夜”、“吃住在工地,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等措施。

“山碑”二字是1990年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将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激励着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当年修建红旗渠,继承发扬好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以其雄浑博大、荡气回肠的魅力,融入我们的民族精神,它和红旗渠一样,在人们心中永远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走进了展览馆,迎面是一组几个神态各异生动逼真的林县人民手拿杠子撬巨石的雕塑。雕塑前是关于红旗渠简介的前言。跟着讲解员由展厅右面的路直行,左面墙上的“想水、求水、盼水、找水”很好诠释了林县人民对水的四部曲,右面的墙上是几张中国河南安阳林县各自在地球的位置示意图。一面红色的墙壁上是周恩来总理的题词:“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听着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看着周围墙上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段段抡捶崩山的视频、一组组再现当年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雕塑、一件件当年的劳动工具、用具,还有那些干野菜,无不让我们感受到当年的艰苦岁月里,在党的领导下,为着一个共同目标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仿佛穿越时空,直达当年林县人民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攀崖走壁、打钎放炮、挖石填沟、筑石成渠的峥嵘岁月:那铁钎还迸发着火星,那独轮车和荆筐还沾满泥土,那铁锨和铁镐的木柄还留着余温。这里有开工誓师大会的群情激昂,有主干渠建成通水庆祝大会的欢呼雀跃,有当年充饥的干粮,有露宿的茅草、洞崖,10万人马,10个春秋,以山为家,山不低头人不停歇,水渠不成永不撤离,终于以坚毅不拔的决心、撼动日月的气慨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壮举!

修建红旗渠也造就了无数的能工巧匠,改革开放后,他们秉持红旗渠精神外出盖楼修路,在扮靓祖国各地的同时,自己的家园同精神家园一样,也努力地跟上时代,跟上祖国发展的步伐。有了水,不等于富了,不等于生活好了,贫瘠的山头,枯燥的村庄,偏远的山区,就像修渠改变林州缺水的面貌一样,他们都纷纷行动了起来,让贫瘠的山头变成绿林,让枯燥的村庄变成工厂,让偏远的山区变成旅游胜地,用红旗渠精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说,红旗渠精神不仅仅是只一个标签、一个口号,它是真实发生在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由数万普通民众用手亲自打凿出来的丰碑,值得今天的我们去领悟、学习。

那天,虽已近初冬,漫天洒落的阳光依旧和煦而温暖,我坐上了返回安阳的汽车。隔着车窗一望,太行山以不折不扣的速度闯入我的视线,那呼啸而来绵延不绝却又刀砍斧削般的姿态,让我震惊,但让我更震惊的还是那红旗渠精神。

202210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说:“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

是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红旗渠”。

20221114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