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2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1279
发布时间:2022/8/19  阅读次数:144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127952篇)

2022819日)

  

【诗词歌赋】

【五绝】二首(郑州市管城区港湾路小学 李 茜)

【七绝】二首(郑东新区畅和街小学 姚增戗)

【七绝】二首(新乡市第六中学 任静山)

【七绝】三首(鲁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南艳杰)

诗三首(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七律】二首(鲁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贾海峰)

【七律】二首(商丘市第三中学 金 夏)

【七律】二首(郑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段德仁)

词三首(栾川县第一初级中学 袁林山)

【七言排律】亲历车祸(濮阳市第一中学 张玉杰)

诗词十二首(郑州市上街区一中 赵鼎铭)

诗词十三首(信阳市第九中学 刘清远)

【故事回忆】

老北京印象(中牟县第二初级中学 韩海萍)

胡同情思(中牟县特殊教育学校 胡志红)

【生活随笔】

姐姐家出了一个大学生(汝南县第九小学 郑心爱)

少年锦时(郑州市经开区外国语小学 吕 晶)

【教育随笔】

一定要上名牌大学(汝南县罗店镇尤庄学校 李 倩)

  

【诗词歌赋】

【五绝】二首(郑州市管城区港湾路小学 李 茜)

晨起

早起沐清晨,轻松爽快神。

秋风吹自恼,惬意惹清身。

石榴

纤枝修证果,百脉继荣身。

化理如亲代,羞红触俗尘。

【七绝】二首(郑东新区畅和街小学 姚增戗)

秋天

四季秋天最美丽,多姿多彩彩云祥。

秋之性格真欢畅,金色丰收响乐章。

咏蝉

高树浓荫烈日中,蝉声无尽对天公。

十年地底寒凉界,不是偷闲懒惰虫。

【七绝】二首(新乡市第六中学 任静山)

高热

卅七高温五日持,满城百姓受难时。

回望历史无书载,热烫炎威肆虐奇。

新秋

夏雨生凉夜渐长,秋风带露晓初芳。

可怜宝鸭香消损,正是银蟾最亮光。

【七绝】三首(鲁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南艳杰)

鹦鹉

身著五彩绣罗衣,脚踩瑶枝道语奇。

来客忽闻恭大喜,转头笑问喜何时?

初秋闹蝉

未必时光已到秋,凉风莫拂树梢头。

常疑夏夜烦知了,正是无眠闹不休。

秋凉爽

平时午睡暖增洋,感觉寒天日渐凉。

刚到立秋周未满,如今清爽理残妆。

诗三首(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丝瓜

耐热宜凉绕作篷,家蔬本色也香红。

青时常在餐桌见,至老辛勤洗碗工。

茶壶

出世窑炉为应酬,闲时桌上享清幽。

身怀茉莉菊花水,供给提神解渴愁。

咏莲

满腹真诚对地天,无心炫耀弄娇妍。

幽香不往红尘洒,愿做观音座下莲。

【七律】二首(鲁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贾海峰)

问夏

细雨缠绵不肯晴,呢喃低语到三更。悠悠一曲催幽梦,淡淡孤萧伴落英。

院里何时邀月醉,池边几日倚荷行。他乡是否霞光漫,泉水叮咚羽扇轻。

咏石榴

异种西随汉使来,春光消尽粲然开。为裙曳曳垂红袖,插鬓娟娟映玉腮。

客擅风流仍未减,卿怜结果不须猜。情浓情炽情归子,摇落丹葩孕蚌胎。

【七律】二首(商丘市第三中学 金 夏)

雨夜听歌

老歌犹伴雨声飘,陋室心安远市嚣。弹木兰词花漫舞,听梁祝曲椅轻摇。

风翻热浪清凉觅,友送香茶暑气消。窗外玄冥应有意,芙蓉婉丽水中骄。

夏日问禅

夏至浓阴畛陌乡,农夫驱鸭荡清塘。青衫破帽持竿健,老树残桥照影长。

得意骚吟歌一曲,藏机莲社偈三行。四时轮替拈花指,如是经文十二章。

【七律】二首(郑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段德仁)

紫砂壶

紫砂秘艺鬼工磨,一把雕成已烂柯。神似飘仙云际鹤,形如引颈涧中鹅。

西湖斟月通龙井,春色藏壶沏碧螺。荟萃精华方寸内,余香留嘴对盅歌。

电风扇

不许人间热欲融,每从箕伯借神通。踢翻灼眼横窗暑,呼取澄襟入座风。

烦愠终须归幻灭,清凉顿觉到虚空。当前节候如相问,只与春光约略同。

词三首(栾川县第一初级中学 袁林山)

【巫山一段云】感吟

尽兴常贪酒,消愁更入诗。此生行苦任狂痴。莫问知不知。

年少曾经逐梦。发白犹思吃痛。新词一曲未生疏。蘸墨说荣枯。

【鹧鸪天】忆醉赠爱人

可口羹肴巧样排,泥壶村酿胜茅台。相思只念当时醉,晕脸①偏宜向我开。

吟未稳,意难裁,风光孤负几徘徊。纵然放尽观书眼,愁破还须曲秀才②。

【苏幕遮】相思

月悠然,云自在。秋野浓妆,美景心悲慨。知己伤离情似海。漫步田园,寻迹游郊外。

梦难圆,心不改。夜夜熬煎,孤枕人无奈。恍惚神魂春病害。但愿成双,鱼水和谐爱。

【七言排律】亲历车祸(濮阳市第一中学 张玉杰)

雾霭浓云风乱叫,命途多舛祸非单。晨出培训册无我,午到郑川遭害延。

一片巨声如土坠,万尘飘荡似珠连。手机飞地屏膜破,座位擦头恸寸田。

大脑韬戈思路断,双腿打颤喘吸难。时光定住不知处,空宇移形问道边。

傻眼详观查状况,细心检看有黑烟。后车相距近十米,追尾司机未动弹。

蒸气嗞嗞箱水冒,血流汩汩泡沫帘。速超驾驶又通话,身触黄泉麻痹牵。

众客紧乘巴士去,吾生余悸险绝还。安全至上警钟响,守法行车祉佑怜。

诗词十二首(郑州市上街区一中 赵鼎铭)

【五绝】秋未显形

其一

炎夏今虽去,依然草木青。

知伊离未远,不便露秋形。

其二

汗透衣衫外,疑心未到秋。

鸣蝉啼不住,极力展歌喉。

【五绝】荷塘夜韵

其一

月色荡清波,波光映碧荷。

荷香流雅韵,韵满几筐箩。

其二

月色映荷塘,迷蒙水一方。

无人知我意,默默散心香。

【五律】秋词

林茂鸟来住,山灵气自幽。晚霞诗句寄,晓月竹枝留。

朵朵云挨岭,层层叶掩丘。韶光观不绝,游客醉金秋。

【七绝】感时

可叹可怜亦可悲,大兵压境怨阿谁?

覆巢之下无完卵,痛后方知不可为。

【七绝】伏旱随笔

人人免费桑拿浴,汗水蒸腾似雨淋。

山里不知山外热,即将收稻怕天阴。

【七律】中元祭拜

潋滟波光香烛映,柳丝摇曳月朦明。千张莲叶千重意,一朵荷花一缕情。

倍感粼湖添肃穆,皆缘人影压秋声。轻烟袅袅挥不去,相送英魂向远行。

【七律】湖中荷韵

立身岸畔几悠然,似幻如真雾里烟。密密重重翻釉彩,层层叠叠摆荷钱。

水光潋滟诗中画,霞色氤氲水底天。极目精灵歌舞处,花如红伞叶如船。

【浣溪沙】金秋

如黛青山枕碧流,桨横楫懒水悠悠。柳丝万缕钓金秋。

树上果香萦喜悦,田中稻熟缀丰收。双双喜鹊唱枝头。

【行香子】梦幻桃源

碧草幽幽,溪水潺潺。料定武陵有桃源。三山花海,十里春烟。看云连山,山连水,水连天。

衣冠简朴,民风敦厚。犬吠鸡鸣画堂前。垂髫黄发,意态悠闲。做诗中画,画中景,景中仙。

【沁园春】初秋郊游

夏去秋来,暑热势颓,凉意初生。看霞光托日,美如画卷;朝阳映露,灿若明星。树上堆烟,峦头戴彩,眼底青山一字横。无须问,对如斯美景,怎不生情。

欣逢水秀山明。便正好、与君携酒行。料物华轮换,叶黄犹绿;晨昏交替,日落还升。华夏复兴,寰球瞩目,犹有三军保太平。应相信,那雨风过后,必定天晴。

诗词十三首(信阳市第九中学 刘清远)

【七绝】盛夏

末伏岭南掀热浪,薫风拂火炙平民。

闲行汗滴衣衫湿,更悯劳工沐日辛。

【七绝】中元拜祖

诚心拜祭静焚香,此节人间寸断肠。

漫卷秋云成泪雨,哀思几缕寄天堂。

【七绝】秋吟

风吹落叶各飞翩,海岸相思望月圆。

寂寞情愁何处寄?浮云旅雁有谁牵?

【五律】夏日乘凉

烈日正当空,人间火气烘。蛙鸣声似哑,蝉噪耳犹聋。

盼望清凉雨,祈求湿润风。湖边能解暑,消夏在其中。

【五律】野花

里陌山花绽,枝微烂漫明。芬芳蜂顾恋,小秀蝶回萦。

岂羡园林宠,偏依故土情。天天呈笑脸,奉献不为名。

【七律】七夕咏

牛郎织女距迢遥,七夕相依在鹊桥。月下诗词屏里阅,人间故事网中聊,

频将美韵传微信,欲把银河弄热潮,此夜双星欢聚舞,投缘笃爱凯歌嘹。

【七律】立秋

二伏秋临未送凉,熏风热气似疏狂。蝉鸣聒噪行人闷,鹭舞萦回落叶扬。

节令更新情照旧,时空转换慨而慷。欣迎大雁腾飞绕,夕映枫红遍地香。

【七律】赞治沙人

无边戈壁风狂舞,石驻沙扬甚脊贫。漫漫荒原稀缺树,茫茫大漠尽飞尘。

辛勤劈地栽苍木,勠力耕山植绿茵。奉献平生成就业,嫣红姹紫忆青春。

【卜算子】秋思

遍野赤枫林,曲径风光佼。红叶纷飞舞翩翩,夕映斑斓妙。

闲看菊花开,偶听飞鸿叫。久旅他乡念故乡,固守初心好。

【画堂春】品茶

凝酥春叶罐收藏。浮沉沸水生香。绿波甘味胜琼浆。茶韵清扬。

笑饮几杯舒服,一壶淡泊同尝。听歌慢品诉衷肠。诗赋华章。

【小重山】中元节

节至中元思祖先。伏时天气热、汗流涟。斜飞叶别是秋天。更惹得、眉蹙绪愁颜。

怀念赋新篇。知恩心语梗、忆从前。忧思缕缕寄云烟。双眸湿、遥望祭家仙。

【千秋岁】故乡

碧波逐浪。宽阔东江漾。河岸走,明眸望。山清林果茂,湖秀鲜鱼旺。佳似画,花香鸟语秋蝉唱。

忆昔黄沙荡。现在交通畅。高铁站,辉煌创。新区楼宇密,绿韵田园广。亲友聚,举杯祝福同分享。

【满江红】高中毕业五十周年

半百流年,重聚首、临江共酌。饮美酒、友情融洽,梦萦相约。忆昔读书军体训,惜今安享栖楼阁。境时迁、鬂雪皱纹深,难忘却。

同两载,齐求索。经风雨,观松鹤。望同窗好友,合家欢乐。浩浩东江流水笑,巍巍梧岭斜阳灼。互祝愿、福禄寿康宁,留丹魄。

(注:四排即四班)

  

【故事回忆】

老北京印象(中牟县第二初级中学 韩海萍)

记得20003月,我们学校组织过一次北京两日游,我带着爸妈第一次去北京。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登长城了。我们当时一行几十人坐大巴车从夜里4点出发到第二天早上8点多到达北京,第一站就是登长城。当时爸妈还不到50岁,身体还硬朗,登上好汉坡已不在话下。我登上好汉坡更是小菜一碟。

19年后,两个女儿经常嚷着去北京登长城,我们也想让她们感受首都的古老和繁华,于是决定在今年暑假来一次北京游。跟团游北京城真像走马观花,一路风景,一城文化尽收脑之中。于是北京留给我些许印象。

建筑宏伟的紫禁城

我曾经讲过《故宫博物院》这一课,当时自己都没去过,心里难免有些发虚。又问问同学们谁去过,回答者也是屈指可数,我只得照本宣科了,还记得让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画故宫平面图。这次亲眼目睹它的雄姿,令我震撼!

故宫旧称紫禁城。建于永乐十八年,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与“内廷”(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由于游客太多,只允许沿中轴线走且不能返回,两旁的建筑禁止参观。游客只能远观而不可近赏了。大殿内部的华丽装饰的描述请你阅读《故宫博物院》一文。

蜿蜒曲折的长城

当我踏上长城时,我低头一看,惊呆了。脚下的砖已经凹凸不平,显然是来这里的人太多了,脚已把砖磨得已不成方砖的样子了!站在城墙上向远处望去,满山的绿色及曲折的长城交相辉映,真像“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小溪一样。整个长城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毫不夸张,游客们不停地拍照,唯恐遗漏美景,孩子们兴奋地在上面跳来跳去,姑娘小伙子更不愿快速离开,因为这里能给他们更多的挑战。有的地方路面很滑,必须攀住两边绳索才能安全上去。尤其是老人更要小心。我们经过努力坚持,最终胜利登顶,那种成就感便油然而生了。站在烽火台上,我浮想联翩,惊叹于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坚强。

底蕴深厚的清华园

带孩子来北京一定不能错过的就应该是清华园了,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励志的学子,这里有孩子们的梦想,这里有家长的期望……我们参观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欣赏了学生的优秀作品,感受了艺术的魅力。尤其是听了一位大三学生的一段学习经验分享,更让我对清华大学肃然起敬。他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骄傲,没有我想象的他们的生活那么安逸,而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勤奋刻苦,他的理想是远大的,他不只为自己而且为国家在奋斗自己的青春。他有责任有担当,真正为中华的腾飞而读书呀!他提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令我吃惊,这里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不愿意就业,而是选择继续深造或者是到家乡创业,这是何等的情怀,他们想运用自己的学识改变家乡的面貌。我为他们的博大胸怀及远大理想点赞!

孩子们听了他的讲话,深深地被他的才学吸引,也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流连忘返的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城区西北郊。原为清代行宫花园。金代在此建金山行宫,明代改建为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1750)改建,名清漪园。光绪十四年(1888)慈禧太后重建,改名颐和园。占地2.9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积约占四分之三。园内有各种形式和类型的宫殿、寺庙和园林建筑3000余间,分为勤政、居住、游览三大活动区域。全园以万寿山为中心,山青水绿,阁耸廊回,金碧辉映,气魄宏伟,手法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地位。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步入颐和园 ,享受着假日的悠闲与快乐,游人如织,一条条游船在湖中来回穿梭,真像在画中一样!站在十六孔桥上享受着日光的沐浴,那也别有一番情味!我们漫步于小花园中,更加流连忘返!

老北京的特产

老北京特产恐怕要数北京烤鸭了,我们走在大街小巷,几乎到处都能看到北京烤鸭的售卖。虽然没有品尝,但似乎闻到了烤鸭的香味。还有的那一串串鲜红的糖葫芦令人垂涎欲滴。对于爱喝酒的人来说,不得不提起北京二锅头了,物美价廉,酒香芳醇。还有产自北京十三陵的各类果脯也很诱人,用蜂蜜炮制后透着晶莹的亮光煞是好看。就连红萝卜干吃在嘴里口感也是杠杠的。还有驴打滚……

总之,老北京给我的印象:古老,大气,文化底蕴深厚,好玩,令你一饱口福!

  

胡同情思(中牟县特殊教育学校 胡志红)

在老县城城东路幼儿园斜对面有一条长不足二百米,宽不足四米的胡同,名叫“东河胡同”。那里居住着近二十户人家,它是我此生心系的地方,那里生活着我的至亲,储存着我儿时的记忆,遗落了我年少时的梦想,寄托着我为人女儿所有的挂牵……

妈妈说我们一家四口是从哥哥七岁、我五岁的时候从奶奶家搬到这里来的。在我六岁的时候,有了弟弟,一家五口曾简单、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在这个胡同里。后来我们先后从这里走出,求学、就业、在各自有了家庭后,弟弟跟爸爸、妈一直生活于此。

儿时记忆中,胡同很长、很宽,它是我们嬉戏玩耍的乐园。记得那时夏日傍晚,我和小伙伴们一放学就趴在爸爸自制的平滑、光洁的水泥板写作业,在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当日作业后,令人兴奋的节目就逐一上演:一人也可、三五人也行的墙根下倒立,地上画上三行一格跳跃前进的跳方格,一根线绳子两人玩的开胶……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尽情玩耍,不亦乐乎。直到太阳西下,直到大汗淋漓,直到妈妈喊回家吃饭的叫声,在胡同里响了一遍又一遍……

冬日下午放学归来,似乎是因为在学校没玩过瘾的缘故,我们女孩子又在胡同里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叽叽喳喳、热热闹闹,仿佛一下驱走了严寒一般。我最爱的是跳皮筋。“小汽车,滴滴滴,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小伙伴们齐唱歌谣的童声那样清脆,那样响亮,至今还萦绕在耳旁。

最让我们骄傲的是一伸脚就能勾到两个小伙伴用身体撑起的比自己还高的皮筋,让它在脚上随意缠绕,又能变魔术般灵巧解开。

最不能忘记的是,不停地蹦跳,让我浑身热血沸腾,从汗津津,到汗淋淋,再到满脸通红,浑身难受,一时忘了妈妈的三令五申,不能减衣服的警告,甩下厚厚的棉袄,又脱下宽宽的绒衣,最后只剩下一件薄薄的衬衣和一条秋裤,这样轻装上阵,一身轻松,跳起皮筋来那叫一个爽啊!

不知不觉天黑了,寒气随着运动的停歇,顷刻间袭来,我一把抱着一堆衣服回家取暖,当然少不了妈妈的一顿训斥。妈妈说,至今困扰我的关节炎就是那时落下的,真是不听老人言,会得关节炎啊!

记忆中的胡同还是我一个人的舞台。年少时身体特别柔软。喜欢玩“前手翻”(方言称为折腰),嫌家里床上空间有限,就想到胡同里耍。平时大人小孩人来车往,不方便。我就趁中午大家都休息时一个人上演“独门绝技”。从胡同的西头开始前手翻一个接一个,像电视里练软功的小姑娘一样,一直翻到东头。自己则深深陶醉在完成超难度动作后的成就感之中。

尽管选择了胡同里人最少的时候,还是会碰到一个人——路东头开诊所的陈爷爷,他是观看我“演出”的“忠实观众”。因为他总在这个时候回家吃饭,总能看一场免费的软功表演,还不忘跟我说:“妞,让你妈送你去杂技团吧!”受这句话的影响,我差点偷偷跟来家门口演出的杂技团离家出走了。如今回忆起这些往事真是如幻梦一般啊!

在小胡同里,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说谎,体验到了何为心虚之至、窘迫之至、恐慌之至。

玩疯了的时候,总会有忘了写作业的时候。有一次,我着急和小伙伴们玩,作业刚写个头,扔下笔就走,畅快淋漓的大玩一通后,才记起作业的事,又困又累的我,抱着侥幸心理,安然入睡了。第二天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交了作业,尽管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跳得厉害。过了仿佛是安然无事的一天。第三天早上,我轻松的走出家门,一抬头碰到我的班主任老师陈淑云。(老师在我家西边住,上班从我家门口经过)陈老师一改平日里的温婉和善,声音不大,却字字敲心地对我说:“前天的作业做完了吗?”我不敢承认啊,壮着胆子小声回了句“做完。”声音小得可能当时只有自己听得见。平生第一次说谎,我的心怦怦怦跳的厉害,小脸红得火烧火燎,小腿在不停地瑟瑟发抖,真想钻到胡同的某个缝里,永远都不出来。

老师似乎发觉了我的紧张,她一边走,一边语重心长地说:“你父母都是老实忠厚的人,希望也做个诚实的孩子。”老师的话像一条鞭子,抽醒了我,我又羞又愧,又悔又恨,双脚像灌了铅,举步维艰,平日里一溜烟儿就到头的小胡同,今天像一条没有尽头的漫漫长路,咋走也走不到头......          

几十年前发生的事,现在想起来依然那么清晰,老师的话一直影响着我——做人一定要坦坦荡荡,才会不怯不颤。

无忧无虑的童年在小胡同的呵护中一晃而过,任我怎样闹腾,它温暖如故。

渐渐长大后的我越发感觉小胡同的亲切。初中毕业,离开小胡同,读了三年特师。每周回家,一进小胡同,就能闻到家的味道,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当年师范生的暑期生活是闲适而惬意的。每天下午五六点,酷热慢慢退去,妈妈就会到地里除草,我负责在家做饭。

我总是先把自家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点火起灶,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土灶(地锅),用它做的饭特别好吃。熟悉地锅做饭的我用不了多时,就做好了晚饭:一锅清香的米汤、一盘油亮黏糊的瓜豆酱、一盘酸辣土豆丝再加一盘凉拌洋葱,就是我家简单的晚餐。好多时候饭做好了,家人还没有回来,在等待的空闲时间,我会拿上大扫帚,关上院门,到胡同里清扫落叶和杂物。有时遇上早归的叔叔、婶婶,他们看见我就会笑着说:“勤勤妞,又扫地嘞!”我会不好意思的回一句:“扫干净了,看着舒服。”

打扫完我的小胡同,爸爸妈妈也就回来了,上高中的哥哥和外出玩耍的弟弟也回到家,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乘着习习凉风,听着榆叶沙沙作响,开始我们一家人的晚饭。那样的日子简单、幸福而温暖。

也许是终究不愿与小胡同离得太远,特师毕业后,我放弃有可能留在郑州工作的机会,回到离小胡同百米之遥的县特殊教育学校(原聋哑学校)工作。每天只需三五分钟的上班时间,引起同事们的羡慕,他们纷纷感慨:“你这几步就到学校了,这家离单位近,就是美啊!” 就这样每日要在小胡同里走上四趟的我,越发和它亲入骨髓。

成家后,小胡同更像一位老朋友,用它宽厚的胸怀,陪我品味人生的喜乐悲欢。

女儿不难周岁的时候,婆婆因病不能照看孩子,我只好把孩子托付给妈妈,每天早上把女儿送到妈妈家,中午下班去看孩子,晚上把孩子接走,这样一直到孩子入托。整整两年的时间,每天往返于小胡同,我用脚步在它的土地上丈量了不知多远的路程……

最困难的日子,在小胡同的呵护中,已成陈年往事。如今父母康健,儿女双全的我虽有华发早生,却满足于此时清淡的幸福。

时光荏苒,昔日的小胡同如今在我眼中也渐渐的变窄了,一排排的红砖绿瓦都变成了三层楼房,道路窄得连两辆汽车都错不开,胡同里都是匆匆过往的行人,很少有孩子们的喧闹声了......

现在每个周末,我都要带上孩子,走进这条小胡同,因为一走进它,心里会特别踏实,特别安心……尽管我的小胡同已经老了,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不复存在了,可我对它的感情与日俱增,我的小胡同,它滋养了我,也牵绊着我,它永远存放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生活随笔】

姐姐家出了一个大学生(汝南县第九小学 郑心爱)

姐姐家的儿子赵秉政今年以理科549分的成绩考上了省河南工业大学。549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不算是一个很高的分数,河南工业大学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算不上很出色的一所大学。但对于姐姐家来说,对于秉政这孩子来说,这,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

姐姐家的处境不是用贫穷一词能来形容的。身为一个偏远农村的家庭,一家5口人,一个身患癌症奄奄一息的丈夫,还有一个长期精神病病患的女儿。对于姐姐来说,这些苦难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对于秉政来说,顶着这样的压力还能坚持完成自己的学业却实属不易。

每次和姐姐打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不是在医院就是奔走在医院的路上,不是在陪丈夫化疗就是陪女儿在精神病医院。我不知道姐姐有多难,我甚至很少去她家里看望,我怕看到疯疯癫癫的外甥女我会心痛不已,怕看到奄奄一息的姐夫我更是爱莫能助,我更不能看的是姐姐那双被命运摆布蹂躏的双眼和身躯。我怕多看一眼下一秒姐姐就会倒下,这个家就会垮掉。

但随着这样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生活证明,姐姐是不会轻易就能打倒的。我也不能用坚强一词就能形容姐姐的。每次见到姐姐,在姐姐嘴里唠叨最多的就是,现在的社会真好:在村委会的努力下我们家评上了贫困户、五保户,你姐夫的化疗费医药费能百分七十的报销,琪帧(姐姐的疯女儿)的医药费也能报销一大部分,秉政的学校里也减免了学杂费,再加上“水滴筹”社会亲戚邻居的筹款捐助,也花不了多少钱。只要秉政能考上大学,他爹死也瞑目了,我们的日子也更有盼头、知足了……,支撑姐姐的,能让姐姐出口气的也许就是儿子能考上大学这一奢望了。

秉政在县一高上学,和我的住的地方只有一墙之隔。犹如怕看他的那个家一样,我也很少去看望孩子。只记得去年得知他父亲宣布癌症病危时,姐姐让我去学校通知一下孩子去看看父亲。接到这个消息时我曾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给孩子说。但孩子知道这个消息的坚韧和平静让我明白了孩子的不易和懂事。高考在即的秉政,我不知道姐姐有没有时间教育过孩子如何面对,我也不知道病榻上的父亲有没有嘱托他的儿子。

但孩子总归还是不负众望,秉政月底就要去大学报到了。今天接到姐姐报喜的电话,并想请亲戚们坐一坐庆祝一下。我一口就答应了,因为听着姐姐电话那头少有的轻快的声音,我似乎也看到了姐姐一家子好起来的样子了!

2022/8/17

  

少年锦时(郑州市经开区外国语小学 吕 晶)

午睡被强行叫醒是人生最难受的事,但理想往往要屈服于现实啊,人生,完美的事太少。

知了好像不知疲倦的在外面一直叫着,真不知道他们哪来的精力。中午小憩一会还要去一个叫教室的地方,真是烦人,没睡醒导致整个人都浑浑噩噩,下午第一节估计还是要睡过去了。

出了门外面的空气好像蒸房一样,一股热浪扑来差点把我强行推回屋子里。还好意志坚定,才忍住了不去学校的冲动。这个点路上行人寥寥无几,大概都热的不敢出门吧。菜摊上的蔬菜一个个都脱水成菜干了,只有路边的行道树依旧精神抖擞,只有这个时候才懂得“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对的。

学校门口的老大爷还是如往常一样,泡着一杯茶坐在门口看着人来人往,眼中一股看透一切的淡然,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一群面无表情手拿课本的学生匆匆而过,如同赶去工厂上班的包身工,生怕会浪费一秒钟的时间。四面八方,汇聚于此。

进了教室,大部分都是露着疲惫的表情,能看出来是强行清醒的,同桌已经帮忙把咖啡泡好了放在桌上,虽然这东西并没有什么用,越喝越瞌睡,顶多就是把我在第二节上课时的时候憋醒。老师来了,强打精神听了一会,可是数学老师功力实在深厚,我果然还是抵挡不住催眠术,沉沉睡去……

睡了两节,醒了之后就剩两节自习,数学果然还是不会啊,看会读者吧,最新一期的青年文摘还没有去买,放学后不要忘了去书店……

下午的太阳看起来强烈,其实一点都不热,照射在脸上还是挺温和的。晚上是吃番茄炒蛋还是鱼香肉丝呢……

“姐姐!姐姐!我饿了!我要吃鱼香肉丝!”一阵刺耳的声音把我惊醒,午睡结束了,原来刚才发生的一切不是真的,原来那只是一个梦,原来那是我们永远都回不去的少年锦时。

  

【教育随笔】

一定要上名牌大学(汝南县罗店镇尤庄学校 李 倩)

刚刚改作业,一查又少两个学生的,我恨不得立马飞到那两个学生身边问问到底咋回事!

当老师的心里都明白,经常生气对身体不好,可是只要一改作业,不生气是不可能的。寒假前我就给同学们制定了学习计划,一天一天的怎么写,怎么做,全都安排的好好的,为了行之有效,我让同学们每天把作业和背书视频都发到群里面。这样的话,如果有错误,我可以及时地纠正。还别说,这方法真行,有家长看着,学生们的作业质量还是很值得点赞的。可就有那么一两个同学,假期都快过一半了,他们的作业,跟发了晕一样,想起来了,就发上一两次,更多的则是悄无声息。

这两位同学的家长我接触过,刚入班时,他们就曾经对我说过,现在大学普遍得很,学习不好也能考上大学。再说了,大学生多如牛毛,就算是北大清华毕业的也不一定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挣的钱多呢!我望着一脸不在乎的家长,噎的说不出话来!

什么时候上大学和挣钱多少挂钩了?什么时候学习不好也能上大学了?又什么时候大学生一文不值了?十年前,我们镇上有个男生考上北大,整个镇都传遍了,我爸在广州都给朋友吹嘘,说我们这谁谁谁考上北大了,其实他都不认识人家呢!去年我们小区有一学子喜提复旦,哇塞,小区门口都贴上了喜报,挂上了彩灯,还整了一个彩虹门,那气氛,惹得多少人羡慕地咂嘴巴,继而转过头来热切地看着自己的娃儿!

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实力和魅力!

我特别喜欢读有关西南联大的各种资料和文章。结婚时,之所以心心念念地想去昆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去联大旧址看看,哪怕他现在很破旧!这个只存在八年的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传奇,也是我心目中的神殿!即使现在我正在写字的瞬间,只要一提到西南联大这个名字,就不知道为什么鼻子会发酸。当年,梁思成、林徽因一改再改校舍设计方案,流着眼泪,东拼西凑而成的学校,低矮阴暗,却吸引了中国当时最优秀的青年。哪怕一个宿舍要住四十多人,哪怕下暴雨时,只能“停课赏雨”!八年时间,入学8000位本科生和研究生,但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即便如此,这里的学生也是中国最优秀的学生!

国文老师沈从文,英文老师李赋宁,物理老师吴有训,中国通史老师吴晗,公共伦理学老师冯友兰,数论老师华罗庚等等,有哪一个学校能有这么牛气的师资力量?而就在这所学校中,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四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4位两院院士及一百多位人文大师!如果这些离你比较遥远,那就从自己身边找起,你去看看哪一个名校的毕业生会趋于人后,他就算是卖猪肉,也卖的比别人好!

不要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只有上名校才能接触到最优厚的资源,更新更全面的知识,更多学习的机会,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和名流接受演讲邀请的对象,永远是那些光芒四射的高等学府!只有考入名校,你才能有聆听他们人生经验的可能!为什么现在某些企业招聘时必须要求毕业于211975?这就是名校的实力,无可否认的实力!不要再轻信那些北大毕业回老家种地的小道消息了,你只能看到表面和开头,却没有见过他的成长和繁华,种地和种地是不一样的!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在做美容时,认识了一家美业的总经理,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其实她高考时的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也可以选择花费较低的大陆本科院校。但身为双职工的父母卖了一套房也非要供她去香港。因为是独生女,毕业后在外工作了几年,她决定回家乡发展。为此,姑娘放弃了人人羡慕的工作,离开了珠光宝气的大都市。好多人对此都不理解,也不看好。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万事开头难,回家创业,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有可能会一败涂地。可她就是有任性的底气,大学不是白念的,经验也不是白得的,短短五年,她策马扬鞭,就把事业做的风生水起。当然期间有苦有累,也有足以压倒她信念的挫折,但她的学识和胆量,以及她在学校结识的同学都是她成功的助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所生活的圈子决定了你的生活和将来。如果你考入的是一所普通高校,你肯定会不由自主地降低自己的标准和期望,不管你曾经多么地有斗志和憧憬。我在毕业多年以后领悟到了这个道理,但是悔之已晚。当你想独自做一件别人都不做,而且不能立马见到效益的事情时,就会被指指点点,冷嘲热讽,慢慢的,在这种大环境下,得过且过的思想就产生了。

好的大学就像肥沃的土壤一样,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学霸,但在千万个不确定的未来面前,一定要努力,一定要拼尽全力,挣扎着去挤进那所名牌大学!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