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笔会作品集1276(42篇)
(2022年8月8日)
目 录
【诗词歌赋】
一组关于“立秋”的诗词作品
【五绝】立秋(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 曹秋惠)
【七绝】立秋(鲁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黄和平)
【七绝】立秋(漯河市第三初级中学 赵宇青)
【七绝】立秋(郑州市管城区教研室 邱成立)
【七律】立秋记(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余昆仑)
【七律】初秋(郑州市经开区外国语小学 吕 晶)
【浣溪沙】立秋前夜遇雨(中牟县第二初级中学 韩海萍)
【忆秦娥】立秋(中牟县特殊教育学校 胡志红)
【鹧鸪天】立秋(郑州市第十九中学 周广信)
【破阵子】入秋(南阳市第八中学 纪 梦)
【鹧鸪天】立秋日初闻蛐蛐儿二首(信阳市潢川县第三中学 郑 平)
立秋之思7首(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
度夏二首(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回答您的“为什么?” (中牟县城东路小学 张江曼)
诗词七首(郑州市上街区一中 赵鼎铭)
诗词八首(信阳市第九中学 刘清远)
【时代散文】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郑州市金水区金沙小学 陈明丽)
【故事回忆】
赵倜:从驻马店走出的河南督军(汝南县教育局 齐云轲)
我三伯(中牟县韩寺镇第二小学 花传盛)
【生活随笔】
孩子们的暑假(中牟县梦溪路小学 陈 佩)
蒸包子(郑州市文化路第三小学 徐艳琴)
【诗词歌赋】
一组关于“立秋”的诗词作品
【五绝】立秋(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 曹秋惠)
朝采日升晚,人间好个秋。
江湖年岁过,白了几多头?
【七绝】立秋(鲁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黄和平)
燃情三伏累升晚,私许金秋意可违。
本藏轮回应大道,怎怨节气破天机?
【七绝】立秋(漯河市第三初级中学 赵宇青)
今日立秋无意秋,太阳罩顶火蒸头。
书生不解农民苦,闲坐空调点网游。
【七绝】立秋(郑州市管城区教研室 邱成立)
秋高气爽烈阳迎,瘟疫时传复恶行。
检测核酸常战亊,平安慰我好游程。
【七律】立秋记(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余昆仑)
林下烟云心寄养,风清碧叶诵应天。相逢一百亲邻日,萍水三千濡半年。
红蓼柴薪难研墨,青莲霄翰著华篇。立秋溽夏灵仙惜,枯木春生玉润怜。
【七律】初秋(郑州市经开区外国语小学 吕 晶)
中伏风熏溽更狂,草蒿耷脑水成汤。蝉栖绿叶鸣声噪,犬卧青丛吐舌长。
岂有立秋天苦热,本来处暑地微凉。温高难寐频辞枕,何日炎消不湿裳。
【浣溪沙】立秋前夜遇雨(中牟县第二初级中学 韩海萍)
突起狂飚扫燠曛,急驰雷电破重云。霎时豪雨落纷纷。
尚未立秋凉早到,渐多叹息耳无闻。卢生一梦至秋晨。
【忆秦娥】立秋(中牟县特殊教育学校 胡志红)
雨云收。流花照眼又一秋。又一秋。细数岁旧,故梦难留。
秋风渡她入我眸。月色如水频回首。频回首。不期邂逅,依旧轻柔。
【鹧鸪天】立秋(郑州市第十九中学 周广信)
赤日轻云中伏天,莲蓬抱子懿和传。黄昏扇扑流萤影,丙夜杯升烤串摊。
秋叶落,夏阳残,精神抖擞是金蝉。心知秋雨伤双翅,矫劲歌喉祈稔年。
【破阵子】入秋(南阳市第八中学 纪 梦)
促韵蝉鸣送夏,清音蟋唱兰秋。星次变驱云散热,旭日升光满寓楼。露风凡境幽。
晷影运移时化,驰年历算踪由。暑气减鳞浮雀跃,感慨多霜上额头。临觞且寄愁!
【鹧鸪天】立秋日初闻蛐蛐儿(信阳市潢川县第三中学 郑 平)
其一
秋气初来未着霜,夜深才放半分凉。良辰还待涂金彩,好调尤须入素商①。
声断续,曲悠扬,蛐儿新作妙诗长。有心随和飘香句,险韵难成没主张。
其二
暑气初收月满床,闲听碎碎①噪流光。离人乍入三更梦,往事频惊两度霜。
南院短,北楼长,声声唤破②费思量。偏生夜静还饶舌,恼杀空庭晚睡娘。
立秋之思7首(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1、七夕的天
七月七
牛郎会织女
听说这天
鸟儿们都飞上天去搭鹊桥了
织女见到牛郎会哭的
诉说一年的相思之苦
老天会发愁 阴沉着脸
立秋
像做错了事的孩子
偷偷回来了
2、丰收的歌
从这天起
太阳不再那么狂热
柔和的阳光在天空中弥漫
将心中对秋天的爱点燃
风儿沉静了
像一位田园诗人
在田间吟诵
一曲丰收的歌
3、秋的信笺
秋在一个猝不及防的凉风里
降落到了人间
也不通告一声
秋委屈地说
你们看啦
林间地面上
早落的树叶
不就是我金黄的信笺吗
4、秋的心
秋的心
是愁
愁的不是日月
而是日月中我们的失得
春花秋月
秋愁与心境
谁分得清
外在的东西
扰乱不了
内心世界 那份真情
5、立秋了
立秋了
爹娘再度老去
娘用木梳
慢悠悠梳理着满头白发
那丝丝掉落在地上的银发
是娘走过的寸寸时光
娘说老了
以前的日子都回不去了
能回来的只有她的孩子
6、时节的盟约
是赴一场与时节的盟约
往事就像山峦上的点点秋红
终将伴随落叶匆匆离去
枯荣随缘
就那么随性随意的踏上旅程
不辜负这一世韶光
7、相思的雨
秋意味着收获和结果
或许就在下一个路口
在一个街道拐弯处
你正站立着
微笑着看着我等着我呢
你如约而来
惊落树叶一片
别离的清苦
化作相思雨漫天飞舞
--------------------------------
度夏二首(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度夏
笑对炎炎日,闲观电扇忙。
立秋在今日,暑气莫猖狂。
夏夜纳凉
暑气随云散,星光共夜深。松风歌雅韵,流水奏瑶琴。
笔写清凉景,诗吟坦荡心。周遭天籁起,入耳胜仙音。
回答您的“为什么?” (中牟县城东路小学 张江曼)
为什么, ——梅花高洁俊秀,暗香浮动,铁骨铮铮。
为什么,——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尽善尽美。
为什么,——菊花姿态万千,风韵别致,凛然顽强。
为什么,——兰花婀娜多姿,幽香纯正,贤德俊雅。
为什么,——月季花容秀美,郁郁芳香,美艳长新。
为什么,——杜鹃朵朵映红,灿若蒸霞,吉祥幸福。
为什么,——山茶繁花簇锦,绮丽生辉,潇洒自若。
为什么,——荷花亭亭玉立,超凡脱俗,洁身自好。
为什么,——桂花碎金屑银,十里飘香,崇高忠贞。
为什么,——水仙翠带凌波,素裳莹润,高尚纯洁!
一切尽在其中,一切皆为自然!
诗词七首(郑州市上街区一中 赵鼎铭)
【七绝】牛女叹
昨宵牛女鹊桥逢,待到朝来梦又空。
还是当今微信好,人虽千里聚屏中。
【七绝】清凉
波光荡影醉斜阳,碧叶红荷水一方。
暑气蒸腾蝉唱晚,松风竹语送清凉。
【阮郎归】湖边拾句
轻风吹皱水中天,白云依细澜。柳丝摇影点清涟,波光尽湛然。
水花溅,鲤鱼欢,银珠落玉盘。有人傍岸醉凭栏,黄昏不肯还。
【南歌子】江岸晨韵
远岭横眉黛,青山枕碧流。漫天霞彩映西楼。万里江山如画、眼中收。
鱼跃千层浪,波摇一叶舟。诗情画意上心头。谱作南歌一曲、韵悠悠。
【行香子】七夕拾句
七夕情浓,月色迷津。夜空中、星聚如云。如诗如梦,亦幻亦真。有念中盼,盼中梦,梦中人。
人间天上,遥相牵挂。但相逢、蚀骨销魂。金风玉露,两意氤氲。愿凝成字,组成句,写成文。
【七律】立秋随笔
物换星移又到秋,炎炎暑气浙将柔。清波荡影江流醉,翠竹迎风月色悠。
翘盼青山披画卷,犹闻水调唱歌头。明朝笑看丰收景,定把农夫苦累酬。
【南乡子】台海
一意性乖张,唆使他人做跳梁。无事之时偏找事,荒唐。谁可容伊做霸王?
华夏好儿郎,飒爽英姿在武装。秣马厉兵听号令,昂扬。护卫和平固国防。
诗词八首(信阳市第九中学 刘清远)
【五绝】夏夜吟(二首)
一
月色影朦胧,蝉声噪热烘。
难熬天气闷,寄望故乡逢。
二
薰风吹柳舞,散步听蝉音。
酷热何时了,思乡望月吟。
【七绝】凌霄花
藤黄叶绿朵橙红,绕树爬篱对碧空。
喇叭无言情意笃,感恩常乐地天融。
【七律】七夕
今宵激动看婵娟,月色朦胧影舞翩。可恨簪划王母恶,尤欣善举鹊桥牵。
牛郎昼夜思银汉,织女时分望碧天。神话传奇追梦境,祈求美眷聚团圆。
【沁园春】庆祝建军节感怀
起义南昌,立足井冈,辗转江西。忆建军艰巨,锤镰引领,动员深广,民众支持。革命同心,前行勠力,陷阵冲锋高举旗。山河震,看雄师威武,烈火争辉。
长征北上时宜。游击战、冲关巧转移。恰机灵反剿,坚持抗战,打赢倭寇,驱逐熊罴。建国安疆,援朝抗美,自卫强军反击奇。航母造,正厉兵秣马,焕发英姿。
【风入松】雨荷
跳珠晶透滴芙蓉,滋润花丛。恰逢盛夏甘霖洒,柳塘中、水上称雄。青叶昂扬翩舞,粉英摇曳调融。
面临嘉澍亦从容,蕾瓣嫣红。娉婷出水亭亭立,保廉质、情韵无穷。力赞仙葩高洁, 轻吟雅韵清风。
【青玉案】盛夏
炎炎夏日蝉声噪。似火炙、薰风燥。潋滟荷塘花正俏。既听蛙鼓,又观蜓绕。犹有涛声啸。
小舟荡漾穿梭妙。摘藕姑娘美声笑。暑伏乘凉湖上好。水中消夏,叶间停靠。心静无烦恼。
【踏莎行】立秋吟
雨落雷鸣,秋临气爽,暑将逝去薰风畅。绿黄时节总宜人,山花烂漫群蜂往。
秀色斑斓,清波荡漾,天蓝地碧田园广。丰收果实快盈仓,农民喜悦同歌唱。
【时代散文】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郑州市金水区金沙小学 陈明丽)
我说人的心灵是一棵树,你是不是觉得奇怪?
真的,心灵是一棵树,从你走进这个世界,从你走进茫茫人海,从你孩提时睁开蒙昧的眼睛那一刻开始,这棵树就已经悄悄地发芽、生根,悄悄地长出緑叶、伸展开枝丫,在你地心里形成一片只属于你自己的緑荫难道你不相信?
你也许不知道,其实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无数次看见这样的花在自已身边开放。
当你在万籁俱寂的夜间突然听到一曲为你响起的美妙音乐……
当你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遇到一间为你开着门的小屋,屋里正燃烧着熊熊的炉火……
当你在十字路口徘徊,有人微笑着走过来给你善意的指引……
当你的身体因寒冷和孤寂而颤抖,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向你伸来……
当你发现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用清澈的目光默默凝视你……
我无法一一列举各种各样的“当你 ”——当你欢乐,当你迷茫,当你为世界的壮阔和奇丽发出惊奇的赞叹,当你被人间的真情和温馨深深地感动……
当你的灵魂和感情受到震撼、受到感动,不管这种震撼和感动如闪电雷鸣般强烈,还是像微风一样轻轻从你心头掠过……
每逢这样的时刻,便是你观赏到心灵之花向你怒放的时刻。每当这样的时刻,你的心灵之树也在悄悄发芽、长叶,在向辽阔的空间伸展自由的枝干。没有一个画家能用画笔描绘出这样的景象,没有一个诗人能用诗句表达出这样的过程。这是一个无声无形的过程,但是它所引起的变化,却悠悠长长、绵延不绝,改变着生命的历史,丰富着人生的色彩。
你相信吗?你的心灵一定会开一次花,一定的。也许是灿然的一大片,也许只是孤零零的一朵;也许是举世无双的奇葩,也许只是一朵毫不起眼的小花……你的心灵之花也许开得很长,常开不败;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谁也无法预报心灵之花开放的时辰,更无法向你描述它们怒放时的奇妙景象。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花,每时每刻都在人间开放。当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的时刻,就是花开的时刻。
愿你的心灵悄悄地开花。
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心花怒放的世界。
【故事回忆】
赵倜:从驻马店走出的河南督军(汝南县教育局 齐云轲)
赵倜,字周人,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于汝宁府汝阳县城东六十里的曾庄(今属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玉皇庙乡)。赵倜出身寒微,虽然聪明好学,却只读了几年的私塾便辍学。在清末乱世里,像他这样的穷苦人家孩子,要想改变命运路子并不多,无非是通过科举考试或者从军。既然读书不成,只有到沙场上去博取功名了。十几岁的赵倜只身前往天津,报考北洋武备学堂,凭借自身较好的素质被录取了。在这里学习几年后,他得以投入北洋军,因为眼皮子活泛,又粗通文墨,为上司所喜,不久成为哨官。
八国联军从天津登陆时,赵倜所在的军队参与了对外作战,于当地一个叫做杨村的村子率部坚守数日,阻挡外敌攻击。北京城失守以后,他所在的部队奉命西撤到了保定。因阻击外敌有功,他被提拔为管带(清末新军制,统辖一营的长官)。不久,他接到了一个重要命令:率部与其他军队一道护送慈禧太后、光绪帝等“西狩”(说白了就是逃到西北躲避战乱)。有着异常政治敏锐性的赵倜觉得这是自己人生转折的一个天赐良机,赶紧点起队伍,护送太后、皇帝去了。果不其然,待八国联军撤走、太后与皇帝回到北京城后,赵倜被寄予重任,先后担任左翼统领、翼长、参将等职,率军镇守北京城的门户通州城。
辛亥革命爆发后,赵倜被清朝派往陕西,镇压当地革命军。赵倜率军一举夺取阌乡、潼关,打开了由中原进取陕西的门户,正要乘胜追击时,革命军援兵杀到,赵倜所部被击败,之前夺回的城池和土地又失去,还被赶回了河南,惹得朝廷不满,把他降职以观后效。袁世凯得势后,将自己的老部下兼河南老乡赵倜重用,让其与陕西革命军和解,专心对付叫嚣着要入京勤王的甘肃清军统帅升允,防止升允破坏南北和谈,搅了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自己做大总统的好梦。赵倜率部驻守西安旁的兴平、武功一带,但与当地革命军的关系并不融洽,加之部下骚扰民众,最后被迫撤回河南。而后,他又奉命逮捕进步青年,出兵镇压白朗起义,为袁世凯在河南老家尽着看家护院的义务。
民国三年(1914),袁世凯对赵倜说:“项城(袁世凯老家)汝南(赵倜老家)接壤,地灵人杰,中原任重,且属乡邦,好自为之,毋负我望。”赵倜忙宣誓道:“决不辜负大总统栽培。”赵倜此次被袁世凯任命为将军,去河南担任军政大员。不久,赵倜被正式任命为将军督理河南军务(即督军),总揽全省军政大权。这时,他44岁。虽已走马上任,但督军的大印却不在赵倜的手上,而是被河南巡按使田文烈掌握着。这让赵倜心里很不爽,自己是督军,大印却在别人手里。可是,他又拿这个田文烈没办法。因为田文烈早在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担任他的文案,光绪时已由袁世凯保奏升到三品道台衔,对袁世凯很忠心,深得袁世凯信任。尽管赵倜也是北洋军出身,且还是老家与袁世凯老家不过相距数百里的河南老乡,但他深知在袁世凯心目中,自己与田文烈差的远着呢!所以,赵倜对田文烈表现出了异常的客气和热情,对他行政范围内事从来不加干预,即使是自己督军内务,也多与他商议,取得他的信任,使其可以在袁世凯那美言几句。田文烈确实到袁世凯那说了一些赵倜的好话,使大总统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赵倜到河南任督军后,立刻电请大总统任宝德全为归德镇守使,丁香玲为豫西镇守使,万有田为豫北镇守使,吴庆桐为南阳镇守使,袁世凯均照准。这四人中,除吴庆桐外,其他三人都是赵倜的毅军旧部。他的旧部20营分布于豫东、豫西、豫北重要地区。豫西山大王刘镇华的镇嵩军,是赵倜颇为忌惮的,但又打不得骂不得惹不得,因为镇嵩军在豫西的势力很大,他只好派军驻守陕州一带,严加防守。此外,河南陆军第一师师长张锡元曾想与赵倜争夺河南督军的位子,很令赵倜烦恼。张锡元也是北洋军出身,资历比赵倜还老,且在河南军队中实力最大,二人的关系若处理不好,很容易出事。为了拉拢张锡元,赵倜主动示好,二人还义结金兰结拜为把兄弟,使其放松了警惕。赵倜却在背地里活动,向袁世凯请求将河南陆军第一师番号取消,该部分编为两个混成旅以便自己指挥。这样一来,张锡元这个师长是做不成了,被调走了。得知这一切后,张锡元大怒,骂道:“狗日的赵倜不讲交情!”但骂归骂,不满归不满,张锡元还是得离开河南。后来,冯玉祥的军队攻打赵倜,张锡元率部参战,也算是为他自己报仇了。
民国四年(1915),得知袁世凯要当皇帝,赵倜为了向袁世凯表达自己的忠心,就通电表示拥戴大总统称帝。袁世凯将墓地选在了河南安阳,征用墓地、建造陵寝,赵倜都出了不少力。袁世凯死后下葬,赵倜、田文烈都亲去安阳负责具体事务。回省城开封后不久,赵倜将一直骑在头上的田文烈给赶走了。失去袁世凯这个靠山的田文烈愤愤而去,后来做了北洋政府的交通总长等职。
袁世凯死后,府院之争闹起来,张勋率领辫子军入京,声称要拥戴清朝逊帝溥仪复辟。因为赵倜与张勋私交比较好,他宣布支持溥仪复辟。但是,当溥仪复辟后闹得举国上下一致声讨反对时,赵倜立马改变态度,发出讨逆通电,并宣布就任“讨逆军豫军总司令”,要讨伐张勋。此后,赵倜又先后同段祺瑞、吴佩孚等合作,只为保住自己的地位。
1922年,直奉战争爆发。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吴佩孚把冯玉祥的军队从陕西调到河南,致使赵倜大怒,宣布中立,不参与直奉战争。可是,他又炸断了安阳以北及驻马店附近的京汉铁路,想阻止直军调援,派军进攻驻守在郑州的直军,这无异于同直军宣战。战场上,直军取胜,不仅痛揍奉军,还反击赵倜的豫军。冯玉祥本就与赵倜关系不好,加之张锡元在旁边煽风点火,他们率军乘胜向开封进攻。赵倜见势不妙,被迫把开封交宝德全负责防守,自己带着家眷和财物,上了陇海路的列车逃跑。至此,这位在河南当了八年土皇帝的赵倜失势了,逐渐退居舞台幕后,直至1933年病死于北平。
赵倜自幼喜欢吃汝南的马蹄馓子,当上河南督军后仍然爱吃。于是,他常派人专程回汝南买馓子吃。家乡人去看赵倜,也都拿馓子做见面礼。久而久之,他的门卫以为凡是提馓子者即为赵倜老乡。一些绅士、商户见馓子有利可图,就把汝南的馓子匠请到开封去,在城内办起了馓子铺,至今开封仍有“汴梁馓子汝南味”的说法。
我三伯(中牟县韩寺镇第二小学 花传盛)
我三伯是一个做豆腐卖豆腐的普通老头。如果一定要找出他的特点,就说是嗓子好叫卖声能传得远吧。大概是在十五六年前,他有一次“喝驾”让我很震动。
在我们这里,“喝驾”指的是在葬礼上给抬棺人吆喝着指挥。当年土葬,孝子炫耀的方式之一是比试棺材。讲究的人家棺木用柏木松木,普通的人家用桐木,料子都要加厚。出殡的时候,连人带棺放在大驾上恐怕有近千斤。“寿木高升”的时候,八个壮劳力都得暗吸一口气再“嗨”的一声爆发出来。
大驾也有10人、16人甚至32人的抬法。我们村解放前去开封仇店给曾任国民政府县长的仇老八家抬过的,据说就是16人,松木棺,要过九道门。
葬礼就是要摆谱。大驾抬着一路小细碎步,远的要走几里路;大驾重,路不平,出门、下葬都容易伤人,“喝驾”的得时时提醒。由于场面大,哭叫声杂沓,喝驾声得盖过一切声响。
那次是看热闹。我三伯时年已经八十多岁。他颤巍巍站立在十人的大驾上,渊渟岳峙威风凛凛,完全不是平常那位伛偻瘦弱的老人。听到他的一声呐喊,辽远,雄浑,苍凉,我的泪一下子迸溅了出来,差点失声嚎啕。这时我才重新打量这位我熟识的老人,我好像从来就不曾认识他。
我三伯是我大爷的儿子,算是生长在大户人家。他早死的父亲做过县政府(国民政府)什么局长,可是他一辈子就是受苦的命。他喜欢出汗卖力气,从十三四岁起就和家里的“把式”(雇的长工和短工)吃同样的饭干同样的活。后来教洋学堂的弟弟做了当家的,他还是照样在田里场里出力。
我三伯老了背驼了,年轻时应该也就是五尺上下的中型个儿,但听说他干活特别“钻”。我三伯大我五十岁,我没有机会见识他当年劳动时的风采,我只是间接听到过对他的评价。有一回麦收时节有雨,在几家共有的打麦场上,大家忙着搭垛。我听见老教师德普哥笑话那七八个忙碌的小青年,他说:“这要是黄玉清年轻的时候,一小筐馍一吃,不难他自己干!”
德普哥是晚辈,他说“黄玉清”是相当不敬的。“玉清”是我三伯的小名,他肤色黄,“黄玉清”云云,类似于绰号。但是,我三伯何尝让别人尊敬过啊!
往前数,他是个和把式一同流臭汗干脏活累活的庄稼汉。解放后,他是一个“只准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的地主分子。六七十年代,每逢开会他必定要挂牌示众,会前会后又必定被勒令打扫会场。他膝下有三个儿子,大的叫“钢檩”,今年七十,一生未婚;二儿叫“虎闹”,入赘他村,女方腿部残疾;小儿子“喜郎”好歹也结了婚,娶的媳妇有智力缺陷无劳动能力——这样的孩子没有给自己的父亲赢来多少荣誉。有一回批斗我三伯的时候,公社驻队干部还曾拿我这几位哥的名字说事儿。他指着低头认罪的我三伯吼叫:“胡闹,你要跟谁闹?喜狼,你又想教咬谁!”
我三伯弟兄四人:培松、培林、培榛、培梓,其他三人都未及壮年而亡,唯独我三伯以九十岁高龄无疾而终。
“培榛”不算一个好名字。还好,反正没有多少人知道我三伯有这样的学名。
我三伯辞世已经八年了。
【生活随笔】
孩子们的暑假(中牟县梦溪路小学 陈 佩)
暑假,我自然成了全职妈妈。
小孩子总爱找小朋友们玩,于是我们最多的去处便是小区花园、广场、老家村里等小朋友多的地方。
暑假第二天,便收拾好东西去哥哥家找小侄子佑佑玩。知道可以休息60天,佑佑高兴得跳了起来,还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去跆拳道班试课了。和嫂子闲聊中,知道他们上周末带佑佑去的跆拳道班,孩子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可嫂子说:“佑佑马上要上大班了,大班过后就该上一年级了,城里的幼儿园都不准教文化课,上一年级不适应了怎么办?班里的其他家长都是提前给孩子补习班文化课,如拼音和简单的数字算术等。佑佑也不能落后,我们思量再三,跆拳道班可以利用开学后的周末上,暑假时间比较集中,还是去语言文化班吧,7月1号开课。”
无独有偶,城里的很多孩子暑假确实很忙,有些报的舞蹈班、绘画班,有些是语言班、英语班、奥数班等文化班,有些兼而有之,孩子们甚至比上学时还忙。走在大街上,各种课外班的招生点广告极其夺人眼球,这个是“不怕学渣在我家,就怕学霸过暑假”,那个是“给我一个夏天,还你一片天下”,招生点的工作人员对着来咨询的人员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着,人都离开报名点一段距离了还边跟边说,好像不报名就损失很多一样。报补习班是孩子们暑假的第一类去处。
宝贝比较喜欢回老家姥姥那里,因为小朋友比较多,平时可看不到这么多孩子。有些家长要工作,暑假孩子放假就只能送回老家让爷爷奶奶看着。我是教师,有暑假,也混进了爷爷奶奶带娃的圈子里。
听带娃的爷爷奶奶聊天,也挺有意思的,他们打趣说:“其实我们看娃也挺有压力的,他们爸爸妈妈送回来的时候千交代万交代,不要隔辈亲老惯着孩子,白天不要一直给小孩看电视,出门的时候要涂好防晒霜不要晒黑了,经常督促孩子把每天的功课做完……现在养孩子跟我们那个年代可太不一样了。”找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这是暑假孩子的第二个去处。
高中同学的孩子五岁多了,聊天的时候告诉我,她打算趁孩子暑假的时候,带他多出去看看,长长见识。去旅旅游,体验外面的风土人情;去博物馆,开阔视野;去爬山,锻炼体质;去动物园,去图书馆……她说:“小孩子不仅要学习,还要多实践,开阔视野。”跟家人到外面看看,这是暑假孩子的第三类去处。
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过暑假,大部分时间都是跟村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的。看电视,玩游戏,抓昆虫,趴一起写作业……那时候手机、电脑、IPAD还不流行,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户外。现在回忆起来,仍是一种快乐,而那样的暑假再也不会有了。
现在的家长确实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了,也比以前更舍得投资了,没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仅是孩子在竞争,家长也在无形中竞争。而作为老师,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班四五十个孩子,更是四五十个家庭以及全社会,他们的期待和希望,又何尝不是我们教师更加努力的动力呢?
蒸包子(郑州市文化路第三小学 徐艳琴)
不知怎么回事,女儿近阶段喜欢吃包子,特别喜欢吃纯肉馅的包子。在外面买,又担心不干净,肉不好。于是,决定亲自给女儿蒸肉包子。
蒸包子对我来说是从没有尝试过,也不敢再轻易去尝试的一件事情。
记得小时候,不知为何,突发奇想想蒸馒头。当时,妈妈去地干活没有回来。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和面,面和好后,学着妈妈平时蒸馒头的样子开始切成方形,然后把切好的馒头放在篦子上,最后,把篦子放在烧开的锅上。看着表,慢慢地等待着。因为我记得以前妈妈蒸馒头的时候要看表,一锅馒头,大约需要25分钟左右。这个时候,我的大脑里面开始不停地幻想,幻想着蒸的馒头又白又大,幻想着妈妈回家后看到我蒸的馒头,定会大大地表扬一通。美滋滋地想着想着,转眼间,25分钟过去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结果,眼前的情景令我大吃一惊。馒头不仅不白,个头也没有变大,还跟刚放上去的时候差不多。拿一个馒头在手中,硬邦邦的。我很失望。妈妈回来后,看到我蒸的馒头,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告诉我蒸馒头所需要的步骤。先发面,然后放适量的碱面,然后加面,反复揉搓,把面和匀了才开始蒸的。蒸馒头的前期准备工作很长。并不是想蒸馒头,立马就可以蒸的。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蒸馒头并不容易。
第一次的尝试失败后,我再也没有做过第二次尝试。不尝试的原因一是:我平时很少吃馒头。可以这样说,一个月,甚至一年吃的馒头都可以计算。二是:觉得很麻烦。一想到蒸馒头需要这么多步骤,等待这么久的时间,觉得麻烦。不如买的省事。尽管不好吃,但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于是,我就不会蒸馒头。跟同学们交流做饭经验的时候,我总会说这么一句话:“什么饭,我都可以做。可就是不会蒸馒头。”不知为何,听的人总会说:“蒸馒头,最简单了。只要把面发好就行。没啥学得。”每次听到这些话,我心里都不是滋味。都想下决心去实践一次。可最终也没有去做。现在想来,还是缺少必要的动力吧!
而促使我最终下定决心去学蒸馒头的,还是我的女儿。就因为她想吃肉馅的包子。为了让女儿吃到妈妈亲自包的纯肉馅的包子。我开始了蒸馒头前的准备工作。
我先向办公室的蒸包子高手询问如何发面。中午就按照要求买来了安琪发酵粉。然后仔细阅读上面的说明,接着,按照要求把适量的发酵粉用温水冲开,冲开后放入面粉中,均匀搅拌。搅拌后放好等到晚上下班开始蒸。晚上回来后,发现面已经发开了。这个时候,我忽然又想起,妈妈在家蒸馒头时,如果面开了,还要放碱面、加入很多干面粉。于是我照做了。我拿来了少许碱面放了进去。又放入很多面粉,让面不那么软。然后简单揉几下,就开始蒸包子了。很快,包子包好了。放入蒸锅,等待20分钟。欣喜地揭盖看,期盼看到又白又大的包子。结果让我很失望。包子不仅没有变大,浑身还很黄。明显是碱面放多了。虽说包子外形不好。但里面的馅是纯肉的。馅好吃,女儿兴奋不已,一口气吃了四个包子。还不停地说好吃。我也觉得好吃,最起码有一股面香味在里面。
总结经验:肉馅做的好。面没有准备好,包子平太薄了。询问朋友,才知道,用了发酵粉,就不用再放碱面了。同时,还获得二个信息。发好的面,不用再加干面粉了。蒸包子只需10分钟时间。
有了第一次经验后,开始了第二次尝试。结果,发现面太软了,根本就无法做成包子皮。本想加面。可想起朋友的忠告。没有加。凑活着弄成圆片,放入肉馅,又勉强凑活着捏成包子的形状。就开始上锅蒸了。结果,发现包子皮不成形。没有办法,我不得不加入很多面粉,让面稍微能够成行。想着最后一锅包子不一定会好,没想到,当我打开锅盖的时候,真的看到了白白胖胖散发着热气和香气的包子。那一刻,我激动万分。
激动之余,开始总结经验:面发好后,要加面,并要多次揉面,让面变的光滑,有韧性。包子皮不能太薄了,否则容易烂。时间不一定是10分钟。根据包子的大小、多少,馅的特点灵活把握时间。
第二次的小小成功,让我更为高兴,于是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第三次的尝试。这一次,我蒸的包子大获成功。当天晚上,我一口气吃了三个。吃着自己蒸的包子,真是过瘾。
蒸包子这件事,引起了我很多思考。
人呀,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说自己不会,也不要说自己不行。只要勇于尝试,就没有不会做,不能做的事。也不会有做不好的事。笛福说过:“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自己吓到的。往往面临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把这件事情想得多么恐怖,多么难做,自己的能力多么地弱小。无谓地给自己增加无穷的烦恼。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真的能够挑战自我,就能够超越自我。超越了自我,就能够体验到成功带给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作为一名小学的教师,作为一名学生家长,双重的责任使我一定要起到榜样的作用。用我的亲身经历,亲自实践,去告诉女儿,告诉学生——勇于实践。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实践,才有更多的体会,只有亲自实践,才能够求得真知。我要多多去鼓励我的学生,去鼓励我的女儿,让他们学生去挑战自己,鼓励他们去做一些他们不敢尝试,但一定能够做好的事情。积极为他们创造机会,营造氛围,多多激励他们,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挥,使他们的创造力得以施展。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希望我和我的女儿、学生们都能够做这个“有心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