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作品 > 故事回忆 > 详细内容
故宫那些事儿(一)(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 陆 虎)
发布时间:2021/9/8  阅读次数:241  字体大小: 【】 【】【
  

故宫那些事儿(一)(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 陆 虎)

(本文为我在东莞广播电视台曼平有约之“古往今来”栏目的讲稿,收录于此,恳请广大网友、听友、博友批评指正!)

提起故宫,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自豪,因为那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体现着我们的传统与文化。故宫,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和人世沧桑,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故宫,以其厚重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和社会、历史的里程碑。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明清24位皇帝临朝为政和日常生活的地方,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这里代表了权威,也充满了神秘。

而近段时间,更因为故宫的一碗“天价”面条,又让我们对故宫的热议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我吃的不是面条,是眼泪”这句调侃语一时之间风靡网络,并被广大网民们肆意发挥,可谓创意无限。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故宫、关于故宫的那些人和事。

一、故宫的修建

故宫,“故”就是以往的意思,“宫”就是宫殿的简称,也就是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王朝皇帝所居住工作的宫殿建筑群,后人称之为“故宫”。由此看来故宫可谓多矣,而现多指北京故宫博物院。我们今天所要聊的也就是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自秦开始,中国历朝的首都,大都建在北方。宋之前,长安、洛阳、开封都曾做过都城。其中以长安的时间最长。南方如金陵、杭州、扬州等处,亦曾做过都城。奇怪的是,在南方建都的王朝,大都短命。而都于北方者,大都国祚长久。这皆因在漫长的历史中,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汉文明,始终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冲击。在冷兵器时代,汉人的温文尔雅怎抵挡得住“胡人”的铁马金戈。建都北方,以北方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主要是为了抵御异族的入侵,且效果明显。

朱元璋于1368年创立大明王朝,虽然定都南京,但似乎从一开始,朱元璋就觉得南京不是很合适。因为它偏安江南,对控制辽阔的北方十分不利。朱元璋出于战略考虑,提出设南、北两个都城。还有一说就是袭汉唐的旧制,将长安列为都城。朱元璋的迁都念头,虽然从没有打消过,但也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朱元璋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完成不了首都北迁的任务。为解决西北和东北的异族入侵,朱元璋起用“封王”制,即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北方各边,担负起剿抚夷狄的任务。

北方,包括东北和西北,都有虏患。朱元璋于此分封九个儿子,统兵御虏。这九位亲王,都曾经与虏敌交过手,但真正对稳定北方控制强虏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时为北平燕王的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在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中,他是最能干的一个。北京之所以成为明朝的首都,清朝继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继之,其发脉者,就是这个朱棣。

朱元璋死后,皇位并没有传给朱棣,而是传位于太孙朱允炆,是为建文帝。这位年轻人斯文儒雅,但缺乏谋略与胆气。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秀才治国,同样也会弄出纸上谈兵的悲剧。因此,朱棣对侄儿登基后的所作所为,不但嗤之以鼻,而且深为不满。传说朱允炆即位的第一年冬天,朱棣在北平的燕王府邸大宴宾客,其时天寒地冻,朱棣出一上联让人对:“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在座的姚广孝应声而对:“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是主。”这好比挠痒痒挠到了正处,一直有夺位之心的朱棣听罢大喜,便暗地里进行着夺位的准备。

随着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历时4年。朱棣夺得皇位,改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

朱棣迁都北京,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北方虏患不绝,建都在北京,便于就近制御。当然,西安、开封都可选择,但朱棣在北京住了二十多年,对这里有感情。而且,到了明朝,西北的少数民族如匈奴、回纥等都已式微,而东北地区的契丹、女真、鞑靼都仍存在着骚扰中原的能力,对付东北的“虏患”,北京显然比西安更具有地理优势;第二,由于“靖难”之役,朱棣在南京杀人太多。建文帝的支持者,多半是江南士族,朱棣对他们大开杀戒,因此结怨于江南,再继续呆在南京做皇帝,已经失去执政基础。因此他从取得皇位的那一天起,就有了迁都的打算。

迁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是北京经过元末的战火,毁坏严重,重建皇城,并非朝夕之事;二是初登皇位,立刻提出迁都,会让人误会他“胆怯”,而不敢在南京皇宫内号令天下;第三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北京定为首都,所需钱粮,还得仰仗江南,以当时的运输条件,这也是个不易克服的困难。

不过,朱棣委实不喜欢南京,实际上,早在永乐四年,朱棣就开始了北京的建都工作。

北京城的建设,整整进行了十五年。这期间,为配合迁都,朱棣做了两件事,一是从江南各地向北京大量移民;二是疏浚运河,打通南北的运输干线。当北京的财赋供给与人口都不成问题时,朱棣就发出迁都的诏令。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