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1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1095
发布时间:2021/7/29  阅读次数:243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109513篇)

2021729日)

  

【诗词歌赋】

【风入松】青藤书屋(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初级中学 云碧峰)

生命飞渡……山东省临沂市一中 朱玉法

崂山茶(歌词)(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学院 丁凯阳)

【时代散文】

瓜洲古渡今何在(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观荷舞(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一户人家的高地草原(新疆克拉玛依市一中 张蝴蝶)

【故事回忆】

童年记忆3:衣食住行(二)(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生活随笔】

家乡登封有了让人欣喜的变化(登封市崇高路小学 李冠鹏)

陕西之旅(三则)(河南省南阳理工学院 吴天真)

不一样的热(郑州市经开区外国语小学 吕 晶)

【教育随笔】

做班主任,忽悠一下学生又何妨?(东莞市东华初中 陆 虎)

  

【诗词歌赋】

【风入松】青藤书屋(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初级中学 云碧峰)

明朝三大才子,是明朝解缙、杨慎及徐渭三人通称。徐渭、解缙、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有三人最强,而后世学者大都认为,其中以杨慎学问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明朝三大才子评选标准是博览群书、博学多才。《永乐大典》总编纂管解缙被公推为博学第一。超级才子杨慎被贬云南地区,整天看书,被评为博览第一,人称“无书不读”。 徐渭(就是青藤先生徐文长)则是最多才的一位——诗、书、字、画、兵法样样精通。

历来才子命悲怆,明解徐杨。

繁华烟灭青藤在,旧时地,过往消亡。

条石白墙小巷,七弯八拐街坊。

  

烂衫拖地发须长,对酒神伤。

一挥而就梅兰竹,自张狂,千载同尝。

遗落明珠谁识,青灯天井孤芳。

  

生命飞渡……山东省临沂市一中 朱玉法

——一群藏羚羊被追赶到悬崖边,每一个单凭自己无法飞过。老藏羚羊急中生智,果断说:“我先跳,在我未落下的一瞬,可踏着我的脊背再跳生命飞渡(诗)跃,那样就能跳过去,整个队伍只有这样……

残酷密集的枪声追赶在后边

无辜的精灵面临一场灭顶灾难

队伍勇敢地跳跃成五彩的长虹

用鲜血抒写着摔不碎的尊严

  

苍劲的灵魂升华于蓝天

复活的生命奔向自由的高原……

苟且与贪婪只能是死神的光环

无畏与奉献才是智者的誓言……

  

崂山茶(歌词)(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学院 丁凯阳)

高高的山上崂山茶,云雾缭绕开茶花。

妹妹清晨采茶忙,歌声飞落九丈崖。

  

妹妹十七我十八,东坡唱来西坡答。

期待妹妹采新绿,十五月圆来我家。

  

【时代散文】

瓜洲古渡今何在(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这首美妙的小诗,早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许多人通过这首耳熟能详的小诗,认识了瓜洲,进而心向往之。那么你知道文中提到的京口瓜洲现在哪儿吗?

我告诉你,瓜洲古渡就在江苏省扬州市的南郊,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叉口。这里自古就是连接南北交通的要道,历代文人墨客途经瓜洲,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也留下许多有趣的传说故事。因此瓜洲古渡不但是景色优美的江河渡口,而且还是很多历史传说的发生地。

其实,古代瓜洲的形成最早的记载是在汉代,因长年累月在江中涨有沙碛,形状如瓜,故曰瓜洲,对面与长江对岸的镇江相望。据《名胜志》载:“瓜洲昔为瓜洲村,扬子江之沙碛也,或称瓜埠洲,亦称瓜洲步,沙渐长,连接扬州郡城,自开元(713741)后遂为南北襟喉之处,及唐末渐有城垒,宋乾道四年(1168)始筑城,号簸箕城。”后来的瓜洲城是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为防御倭寇而筑的。

而今,当古运河自北向南一路走到瓜洲时,情况有些变化,因为与北方干涸的河道相比,这里不仅水量充足,而且河面很宽,能容纳很多的大船通过。因此长江以北自瓜洲开始,运河已经被大大拓宽,由原来的四级以下航道发展至现在的三级以上,像瓜洲这样的入江口甚至达到二级航道的水平,千吨的货船都可以通过。

千年古渡,胜境犹存;游览于此,感慨万千。2021年五一节这天,我从瘦西湖东门出来,乘游2公交车从扬州出发直奔瓜洲。穿过瓜洲古钲,绕过瓜洲船闸,步行至瓜洲古渡公园。这里绿树成荫,曲径通幽,十分恬静。园内有御碑亭、望江亭、沉箱亭、银嶺塔、园中园等古址新景。我们漫步其间,欣赏园林,谈古论今,边走边看,拍照留影,感古颂今。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信步走在瓜州江边码头的石阶上,遥望长江口浩浩汤汤,水雾弥漫。我想,在这石阶上,有多少诗人曾在此徘徊、吟咏,忧国忧民,他们留下的光辉诗篇千百年来被人传诵。很多人来这里寻瓜洲古渡,找寻王安石的著名抒情小诗的《泊船瓜洲》,还因为杜十娘怀抱百宝箱在此跳江。其实据古渡公园石牌介绍,唐代高僧鉴真从这里起航东渡日本,当年马可波罗也是从瓜洲古渡上岸进入扬州城。还有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曾避雨瓜洲渡、夜宿望江楼。康熙乾隆二帝和王安石、白居易、陆游、郑板桥、郑成功等都曾在瓜洲渡口夜宿或候船待渡,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历史上,瓜洲原为长江中的沙洲,因洲形如瓜而得名,因恰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入长江的重要通道之一,为防江控海之要塞,南北扼要之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这里也是著名的古战场。南宋时,瓜洲就是军事重镇,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国完颜亮率兵南侵,抗金名将刘锜拒敌于皂角林,完颜亮命丧于此。此后,瓜洲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大大小小的战役不断。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举兵抗清,曾攻占瓜洲,切断漕运通道。道光年间,英国也曾侵犯瓜洲,遭到当地人民的激烈反抗。清末,太平天国革命军与清军在此发生多次激战。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瓜洲渡口是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场,也是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出击地之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牌坊回头,有一条小径,顺着小径走不远,有一座油漆斑驳的亭子,中间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沉香亭”三个大字,让我想起在上学时曾读过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令人心酸的故事,也发生在瓜洲古渡口!令人钦佩的唐代高僧鉴真多次东渡日本,其起点也是在这瓜洲古渡。

公园外侧是新增的春江花月夜艺术馆和张若虚纪念馆,我们刚一进门就眼前一亮,馆内的装修布局十分别致、典雅。装璜风格,更是中西合璧,古今兼容。其音画、灯光配置,明暗适度,恰到好处,让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实际上,我告诉你瓜洲古渡早就不存在了!1842年,两万英军经过吴淞口侵入长江,目的在这里切断大运河,卡住中国的水上枢纽,逼迫大清皇帝签署《南京条约》。同年七月,英军舰队越过圌山,封锁了瓜洲渡和西津渡。为了作战,英军测量并绘制了镇江至扬州段的长江水道图。对比后我们可以发现,当年的长江水道与现在的水道大不一样,仅一百多年,已经向北移了一公里左右。这就导致了西津渡变成内陆,而原来古代瓜洲渡早已沉入江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风拂面,在这古渡口,有说不完的历史故事,令人感叹!我想,一直坚持抗金的诗人辛弃疾,也曾到过瓜洲古渡,抒发抗金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漫步古渡遗址,引人无限遐思。今天的瓜洲古渡,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积淀丰硕,是大运河文化带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每天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无数人前来寻古觅今,畅想未来。

2021531

  

观荷舞(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汝南虽小,却颇具魅力。盛夏时节,我常去溜达的地方是莲花广场和南湖边那片诱人的荷池。

清晨的荷花,娇艳欲滴,别有一番韵味。看那圆圆的荷叶上还躺着晶莹的露珠,久久不愿离去,似乎还在继续做昨夜的美梦呢。可荷塘已经醒来,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初长成的“翠钱”,等着人去探访,有的不着急。最被惦记的,往往是盛夏那一池清丽及半池荷香。夏荷,总让人在不卑不亢中,生出些许庄重与自持,让你在一缕风过,恍若入了池塘,与荷共舞。

此时,湖面已被荷叶填满了,有的荷叶长得很高,像高傲的公主;有的则贴着水面,像刚学会走的娃娃,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南湖像是披上了一件翠绿的衣裳。一朵朵荷花穿过荷叶之间的缝隙,以翠绿色的荷秆为支撑,在荷叶上方灼灼盛开。但是,不仔细看你是找不到荷花的,荷花很害羞,藏在荷叶后面,要不是风把荷叶吹开了,你还发现不了原来荷叶后面还藏着一朵荷花。害羞的荷花,有粉红色的,仿佛是见到有如此多人在看她而泛起的红晕;不怕生人的荷花,是白色的,脸上找不出一丁点粉红,就像是一颗珍珠,洁白无瑕。

阵阵的荷风夹着湿润凉爽而又清新宜人的空气,伴随着扑鼻荷香,让人心旷神怡。放目眺望,满湖都是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荷花,真是惬意至极,忽然想起古诗,“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放眼荷田,千姿百态。那盛开着的,被红粉罗裙包裹着,绿色的莲蓬,簇拥着粉黄色的花蕊;那含苞待放的,像守身如玉的少女,含情脉脉,轻风拂过,微微露出娇俏的玉颜;那花容褪尽,结成果实的,把一颗颗硕大的莲蓬,结在修长光滑、挺拔劲健的荷杆顶上,在那规则排列的蜂窝中,端坐着粒粒丰润的莲子。

观荷,观的是荷之风韵,释放的是一池情怀。

盛开的正浓的荷花,朵朵像尊宠豪奢的贵妇,片片花瓣粉黛雍雍,淡粉微红,细嫩柔和,抿嘴似笑藏笑,含情脉脉,出污泥而不染。翠叶依依仿佛古曲韵中出场的阿娜美人,顾盼生辉,如蝶裳飘舞。我与荷对视,倍感凉爽与心静,闻着荷香,看着那让人陶醉的风景,感受着这天人合一的接地气的心境,双目微闭,就让心去放飞一会吧,浮生若梦,韶华易逝五十几载光阴一晃而过。

临湖的石登上坐一会儿,水面上碧绿的荷叶,托出“少女”般粉红羞涩的面颊,有的花瓣洁白如玉,花里又托出绿色的莲蓬,随风舞动,娇羞欲滴;有的含苞待放,羞答答的,不由引来蜻蜓、蝴蝶飞舞,嬉戏打闹,调皮的蜻蜓飞来飞去与荷同乐。鱼儿在荷下快乐的游来游去,看着眼前的美景,我陶醉了,一位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在梦中的荷池翩翩起舞……

荷,我喜欢静静地凝视你。猜想你神秘的心思,感悟你生命的真谛,聆听你富有哲理的花语,斟酌你摇曳在风里的默契,欣赏你伫立在雨中的风姿。

2021728

  

一户人家的高地草原(新疆克拉玛依市一中 张蝴蝶)

——新疆精河县“巴音阿门”景区走笔

陪同我们前往“巴音阿门”的,是精河县县委宣传部的林部长。林部长眉眼清秀,身材细条,是一位美女。她说,都拉洪草原坐落在高山顶端,需蹬三四公里山路。后来才知道,前往都拉洪草原的山路,至少六七公里。为了减少我们的心理负担,才善意谎言。高山草原,我想起马来西亚的云顶,那片绿色如盖的草高尔夫球场。

站在山下,仰望松柏密布的高山,真有点望而生畏。可还是迈出了上山的脚步。因为,巴音阿门景区大门的巨石上雕刻的“天山映雪,草原横云”所描绘的都拉洪的景致,太具诱惑力了。

夹裹在苍郁云杉中的一条崎岖山中小路,向望不到顶的山上逶迤着。爬得我们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小路旁散落着一些长长短短的树枝。亮程主席捡起一根说,肯定是先我们之前的游人当手杖用的。这话提醒了我们,捡起一根试了试,果然助力于足下。不知谁用“胜利就在坚持的最后一步”来鼓舞士气。大家举步向山顶攀登。

就那么一步,登上去,眼前如众脉俱开,一片如盖的绿,豁然在目。放眼四野,山峰层峦叠嶂,这山连着那山,山山葱郁。白云横绕山端,片云牵着片云,云云飘游。我扔了树枝“拐棍”,跌坐在草地上。那一刻,登山的疲惫,被抛在横于山顶的云雾中。隔着一道山岭,再远处,就是天山雪了。绿色的草地,青翠的云杉,白色的雪,飘游的白云,闲适的牛羊,鸣叫的牧羊犬,坐落在如盖的葱绿中的小木屋,袅袅的炊烟……这仿佛梦中的一切,勾勒出“都拉洪”高山草原无与伦比的美。马来西亚云顶的绿,是人工草坪。可都拉洪的绿,天然浑成。

其实,再美丽的景致,没有了人,就少了点色彩,显得单薄了些。而都拉洪草原的美,却美得完整,美得无憾。因为,那里居住着一户人家,一户蒙古牧人,正值壮年,顶门当户的叶代尔。

叶尔代是土尔扈特的后代。之前,是一家国企的工人。可企业不景气,下岗了。有人说,叶代尔的命运不好。可叶代尔不相信命运而更信奉先祖赐予马背民族的勤劳能够改变命运。于是,他赶着原有的为数不多的牛羊,重新回到了马背上,重新逐水草而居,重新过起牧人的生活。

勤劳改变了叶代尔的命运。他的羊群的存栏数由几十只发展到二百多只,4头花斑牛,有了12头健壮的后代。

入夏的杜拉洪,草色一片,水流宗宗,祥云缭绕,尤如仙境,是最为理想的夏牧场。叶代尔不辞辛苦,攀山而上,在草原一隅,盖起一座小木屋。每到夏季,便赶着他的牛羊,转场至此。

可是,命运再一次给叶代尔带来不幸。大前年,他的下颌长了肿瘤。几经周折,到了首府的高等医院。一经检查,已是晚期。可叶代尔已久不相信命运。他倾尽囊中积蓄,做了手术,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叶代尔回到了日思夜想的草原。带着家人,回归到悠然的马背生活中。草原丰沛的水草让他的牛羊肥壮。草原清新的空气让他的身体日益康健。

听说家里来了客人,叶代尔忙了起来。随他转场至此的妻子和年迈的母亲、岳母,也忙了起来。在精河县城读高中,放假回家的女儿恩克尔也忙了起来。他们要用最鲜美的羊肉和奶茶招待客人。叶代尔去羊群中选羊,妻子去挤奶,母亲和岳母点起地炉,架起两口缸口大的铁锅。袅袅炊烟中,大桶大桶的牛奶下锅了,大块大块的羊肉下锅了。袅袅炊烟中,叶代尔的母亲和岳母面带微笑,坐在锅边,一边看守着锅内的肉和奶,一边打量我们这些山外来客。那种安详慈祥,让我想起任凭儿孙们笑闹而坐在一旁,一言不发的过世的母亲。两位母亲都听不懂汉语,做临时翻译的叶代尔告诉我,母亲不放心儿子的病,岳母心疼女婿,这几年,时刻跟随在他的身边。我问,高山很少有人来,一家人住在这里,会不会寂寞。叶代尔笑着摇了摇头,说母亲们会唱“蒙古长调”……叶代尔用绕口的汉语叙述着,不是那么言出意达。可我听明白了。他在说,歌声让两位老人心静如水。歌声唱出她们对孩子的爱。老人们相信,她们的爱,是叶代尔的福音。她们还相信,叶代尔是勇敢的雄鹰,会永远翱翔在草原。多么深沉的母爱,就像深远的“长调”。多么美好的祝福,就像蓝天漂浮的祥云。多么虔诚的期待,就像恒久的雪山。征服了命运的叶代尔,就像一只雄鹰,在深邃的母爱、美好的祝福、恒久的期待中,勇敢地翱翔在草原上。

说话间,眉清目秀的恩克尔已经布下“草地餐桌”。不消多时,奶茶、奶酒、奶疙瘩、包尔沙克、油馕就布满了桌。喝着浓香的奶茶,嚼着鲜嫩的羊肉,大家赞不绝口。一碗醇香的奶酒下怀,都有了些许醉意。恩克尔听说来到她家做客的是一群新疆作家,顿时一脸惊喜。不一会儿,拿了笔和本子奔来,让大家给她签字留念。赵老师,董主席和刘主席都欣然提笔。轮到我时,我问她,喜欢草原吗?恩克尔没用“喜欢”,而是用“非常热爱”回答了我。她简简单单的回答,让我想起腾格尔的“天堂”。草原是蒙古人的天堂,“喜欢”二字何能承受其爱?看着瞳仁闪烁着期待的亮光的恩克尔,我接过她手中的笔,写道:“美丽的都拉洪,坚强的叶代尔,慈祥的母亲,奔放的恩克尔。”恩克尔兴奋异常,用纯熟的汉语连声道谢,说我会永远记住你们,都拉洪不会忘记你们。

其实,应该记住都拉洪的,是我们这些来去匆匆的过客。在这座只有一户人家的高地草原,我看到了蒙古人的敦厚的质朴和虔诚的热情。

告别是一件忧伤的事情。短短几个小时,敦厚质朴虔诚的叶代尔一家在我心里留下了一种异样的情感。每年冬天转场后,叶代尔将按照医嘱,前往乌鲁木齐最好的医院,作身体全面检查。临别时,我给叶代尔和恩克尔留了联系方式。

我们走了,要离开这座铺展在高山上的美丽草原了。下山那一刻,我蓦然回望都拉洪草原。那座古朴而温馨却又让我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的小木屋前,叶代尔在向我们挥手,两位慈祥的母亲在向我们挥手,恩克尔手持留有我们签字的笔记本,在向我们挥手,来叔叔家做客的巴特尔举起怀中牧羊犬的爪,在向我们挥手。暮色已至,云杉不那么苍翠,天山离我们远了,缭绕的白云更低,仿佛也在与我们依依辞别。

当都拉洪草原所有的一切消失在视线中的时候,我的心里突然有了一种期待,期待着冬日来临的时候,能与叶代尔和他的热爱草原却也想往着城市生活的女儿恩克尔,在首府乌鲁木齐相见。

  

【故事回忆】

童年记忆3:衣食住行(二)(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每到做饭的时间点儿,我就想起起了小时候,既不去超市、菜市场选菜,菜的做法也不讲究那么多,吃什么都觉得有滋有味。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蔬菜的品种很少,队里分什么菜就吃什么菜,夏天还好说,冬天是最难熬的时候。快入冬的时候,队里菜园的白菜、萝卜收获了。收获的萝卜白菜分到各家各户,人们把分的菜拉回家。把萝卜的叶子拧下来,洗净后放在开水里焯一下水,最后晾晒在绳子上,晒干后就收藏起来。为了不让萝卜发芽,贮藏之前还要把萝卜头切下一些。最后,在院子里挖个萝卜坑,萝卜埋在坑里就会吃上一冬。

白菜在那时还是细菜,分到的白菜,那些心硬是的是不舍得吃的,要放到过年的时候做饺子馅,或者配肉炒招待客人。那些没有卷心的白菜,我们称之“扑棱头”的白菜。这些白菜不及时吃掉,就会变黄烂掉。这样的白菜,洗净切成长条,在油锅里放上辣椒一炒,加点醋、调料,就做成了醋溜白菜。新蒸的窝头,就着酸辣的炒白菜,馍的香味儿加上白菜的辣爽,一会儿一个窝头吃到肚里。

冬天,也是农闲的季节,到了做饭的时候,人们从萝卜坑里扒出一个萝卜,切成细丝,在竹篦上放上笼布,把切好的萝卜丝放在上面,周围放上窝头,竹篦下煮上红薯汤。就这样一次烧火就做好了一顿简单的饭菜。

在农村,人们都有端饭到街上吃的习惯。溜好的萝卜丝扒在小盆里,放入食盐、香油,拌匀就是一顿菜。盛上一碗白薯汤,抓一个窝头,端少半碗萝卜丝。来到十字街处,这里吃饭的人很多,说说笑笑,谈论着各自的饭菜。虽然饭菜简单,但缺吃得有滋有味。

过了年,萝卜坑里也见了底,所以,吃菜就成了问题。这是时家里晒得瓜豆酱就排上了用场,早上蒸一锅窝窝,炸上一碗瓜豆酱。每人拿一个窝窝,在口里抹上瓜豆酱。掰一块窝窝,蘸一些瓜豆酱,吃到嘴里,咸香辣爽,别有一番滋味。

二月二这天,农村有煮臭豆的习惯,几乎每家都煮上几斤黄豆。煮好的黄豆装在布袋里,从场里拽一些麦秸,把装有黄豆的布袋埋在麦秸中进行捂制。大约捂制一周左右的时间,打开布袋,黄豆发出一股臭味,并且有长长的粘丝,这时的臭豆就捂成功了。捂好的臭豆倒在簿萝里,在太阳下晒干,装在塑料袋里。

春天,地里野菜丰富,也是吃野菜的季节。麦田里就有好几种野菜,有面条棵,荠荠菜,老番蛋、水萝卜棵、灰灰菜、白蒿、猪毛菜等。人们才来的野菜有的进行蒸制,有的进行凉拌食用。

在田间劳作会来的人们,顺便待会几把面条棵。回到家里,在大锅里溜上馍,把面条棵洗干净。在小锅里放上油,油热后放入葱花爆香,随后加入一些臭豆、粉条。加水煮至一会儿,最后加入洗净的面条棵,打入一个鸡蛋,再滚一会儿,滴入一些芝麻油即可。

熬好的臭豆盛上一碗,既当菜又当汤,臭豆那种特有的味道吃起来是那么美味,让人回味无穷。

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夏天有丰富的蔬菜,冬天同样是蔬菜丰富。可是觉得没啥可吃的,吃什么都吃不出当年的味道。

  

【生活随笔】

家乡登封有了让人欣喜的变化(登封市崇高路小学 李冠鹏)

说句实在话,对身在外地工作的我来说,生我养我的家乡——登封,犹如我的亲人,那儿留下我深深的童年记忆,永远是我的牵挂。每隔一半个月的时间,我就要回家一次,看望我那年迈的父母。每次一踏上家乡的土地,就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还有一些小变化,心里的烦恼困惑顿时便烟消云散,可以说家乡是我心灵宁静的港湾。

这些年来,家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过去,家乡的人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黄豆等粮食作物,靠人畜进行耕种,一年四季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劳动,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家里的经济捉襟见肘,一切都要精打细算,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这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引导扶植下,家乡的人民开始种植果树,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刚开始,有的家庭买一辆三轮车,大家都羡慕得不得了。几年过去,三轮车成了家家的标准配置,大家上地里干活或去哪里拉东西都十分方便,说走就走,再也没有出现以前牛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拼命推的尴尬境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种果树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家乡的果树种植区成了示范区,家乡的人民成了种果树能手。一说起种果树来,大家有说不完的话,经常在一起交流什么品种的水果产量高,抗病抗旱力强,果树质量好,亩产经济效益高。村子里,再也看不见有闲谈乱转、打牌喝酒的人,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奔小康。大家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交通工具等一系列方面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过去低矮的土瓦房早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楼房,院子里种植着花花草草和一些果树,颇有一种既田园又现代的风味。很多家庭的门楼上面都安装着太阳能热水器,一天到地里劳作回来,冲个热水澡换身干净的衣服,这是多么惬意又舒服的一件事。现在种果树再也不是以前靠镢挖手动人工为主,在一步一步的改进中以机械化为主,耕地有旋耕犁,一天可耕好多亩地,起垄有起垄机,盖膜有盖膜机,打药有电动的打药机,喷药由电脑控制,这样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让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繁忙时节,大家辛勤劳动去致富。农闲时候,有不少家庭一家人开着小汽车到灵宝城里的家住上一段日子,去超市商场逛一逛购购物,去体育馆、文化广场走走步锻炼锻炼,或到北区公园去游玩,过过城里人的日子。他们就这样,不时切换自己的美好时光,农家人、城里人的日子体味个遍,这样的神仙日子,我们又何尝不羡慕呢?前段时间回家,父母说,村里今年好多人都在城里过年。

特别是登封在创建文明城市以来,村子里的变化是越来越大。村子的每一条巷道都安装有一排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夜晚来临,一串串美丽洁白的灯光组成了一条条美丽的光带,加上那幢幢房屋、树木,宛如人间仙境。村子里建起了文化活动室,配置了一批报刊杂志、科普图书,鼓励人们劳动之余读读书看看报,丰富一下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学习一些种植经验。在村中心地带,通过填坑、硬化,建起了一个高标准的文化广场,安装了一些健身器材,每天晚上,华灯初放,大人小孩齐聚广场,有的在跳广场舞,有的在健身,小孩则跑来跑去,到处都是一片欢声笑语。前段时间,全市开展打违治乱活动以来,家乡的变化更是让人欣喜。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人们随地乱放、私自搭建的现象比较严重。随处可见,人们在门前堆放一堆柴火,堆放几块石头,或倚墙搭建小瓦房、彩钢房,东西随地摆放成了一种习惯,怎样方便怎样来,大家也是见惯不怪,觉得没有什么,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杂乱。自活动开展以来,大家都能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拆掉自己搭建的小房子,把自己随地乱放的物品清理走。村子里还专门安排了保洁人员,对村子里的巷道、村与村之间的公路经常进行打扫,定期清除路边的杂草,过去人们心目中脏乱差的农村面貌早已无影无踪。现在,目之所及是一排排规划整齐的房屋,整洁宽敞的巷道,人们的言谈举止也变得文明起来。劳作之余,人们谈的更多的是如何发展多种经济作物,让生活更上一层楼,相互告诫对方要注意饮食保养,多吃菜少吃肉少吃油,没事出去走走转转,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得棒棒的,为家庭、为国家多奉献几年。

每次回家乡,都会发现一些可喜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只是全国的一个小缩影。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近年来,大江南北、全国上下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全国人民正在共同致富、繁荣富强的中国梦道路上阔步前进,处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相信,我的家乡在这样的改革潮流中也会不甘落后,奋勇向前,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

  

陕西之旅(三则)(河南省南阳理工学院 吴天真)

(一)观世园会

不上班真好,时间宽松,做事情随意。去年暑假,去上海世博会凑热闹,所看场馆少,不遗憾,总算到此一游。那世博园的上空清澈明朗,像雨过天晴,碧蓝碧蓝的天空上白云浮动,组成的图案真美,至今难忘。还有那拥挤的人群,有中国的外国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总之,密密麻麻,远看蚂蚁一般,也至今难忘。

今年暑期又想给大脑储存点记忆,在暑期之前就准备前往西安的世园会凑热闹。于是,79日,暑假开始的第一天,就急着往老家赶。因为四位老人都在家等着我。看望了四位老人,匆匆返程开始陕西之旅。

715日,我们一家早早起床,搭乘南阳到郑州的拼车再转乘至西安大巴。车子一路走高速,车速一路总低速,心早到了西安,人还在车上,矛盾了大半个旅程,直到晚上9点才到达目的地。

我们下车后,西安博友隧道虫子小弟冒雨等候着我们,我们一家很感动。那天不知怎么回事,一路上就没有下雨的迹象,可是偏偏我们下车时,雨来了,雨滴还不小呢!隧道虫子小弟也说,刚出门时,没有雨的前兆,所以没有备雨具。我只叹息,这雨要落在老家或者南阳多好。正想着想着,雨小了接着又停了。瞎想了一阵子,没用。

博友相见,如故人如姊妹,很随意,客套礼节放在外。隧道虫子小弟,中等偏瘦高,热情细致,非常精干,一位年轻的诗人。他的诗文《太公不钓鱼》寄给我们后,我们一家争着欣赏。读着他的诗文自己感觉青春了、阳光了、奔放了。文风透着人风,不用说小虫弟大思想,他引领着人们正气乐观向上。隧道里的虫子不可小视!现在,该称他为精品虫弟!

虫弟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安排好住宿。同时还将西安市政府发给西安市民的世园会大礼包赠送给我们。这份特殊的礼物有着特殊的意义,珍贵礼品,金钱所不能及。我们手握三张“市民礼包”门票,很骄傲了一阵子:我们成了临时的西安市民啦!

以上是世园会的题外话。下面用所拍摄的图片来展现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寻祖轩辕黄帝

718日上午9时,一家人随团“二日游”,从西安市出发向陕北行进,目的地——延安市黄陵县境内桥山黄帝陵。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车牌尾号的两位数为68,所以,我们的导游姑娘小孟就称我们为68团。小孟姑娘嘴巧,她的故事侃子串串连,绘声绘色的逗得68团个个乐颠颠。车行三时有余,到达了轩辕黄帝陵景区。

我们到达景区后,先用午餐再观景,填饱肚皮,观景兴致高涨。这景区非同一般!我们的根在哪里?就在这里。这里就是华夏根的源地,是我们先人的圣地,我们的血脉从这里延伸……不觉间,虔诚之意崇敬之心油然而生。我们都紧紧跟着讲解员,神情专注倾听有关轩辕黄帝的传说。

相传轩辕黄帝活了118岁,他一生以惩罚邪恶载入史册。轩辕黄帝非常重视保护林木,固土防洪,造福一方百姓。黄帝定居在桥山后,发现桥山的山民不知毁林的严重后果,经常乱砍乱伐树木。不到几年,桥山周围的树林全被砍光。就连黄帝曾多次下令禁止砍伐的常年不落叶的柏树,也被砍伐得一棵不剩。一次,一场大暴雨袭来,山洪突然暴发,洪水像猛兽一般势不可挡,许多人被洪水吞没。黄帝看到此情景,悲痛万分,心情十分沉重。

他对山民说:“今后再也不能乱砍树木了。如果再乱砍下去,桥国就没有树林了,野兽也没处藏身了。到那时,我们吃什么?穿什么?”当时有位大臣建议搬到另一个地方居住。黄帝说:“不可!如果那里树木也叫我们砍完,那时候我们还能往哪里搬呢?再遭洪水,我们又哪里跑?”众臣觉得黄帝说得有理,都问他该怎么办? 黄帝说:“我愿和大家一齐上山栽树种草,用不了几年,满山就会长满林草。”说罢,黄帝自己带头栽种了一棵小柏树。臣民们都学着黄帝的样子,纷纷栽树种草。几年过后,桥国的山山峁峁林草茂密,一片葱绿。从此,人们很感激黄帝,永远也忘不了轩辕黄帝。

一边观赏园陵,一边听导游人员讲解,很快,整个陵园观赏完毕。我相信这传说的真实性。看看这陵园周围,群山环抱,古柏掩映,古风沐浴,确实风水宝地。感叹轩辕黄帝的英气和灵气,能汲天地之精纳万物之魂。

每年的清明节和重阳节,这里最热闹。炎黄子孙络绎不绝,来这里顶礼膜拜,认祖归宗。这天,我们的68团也陆续向始祖鞠躬叩首,有的还口中默默祈祷着。

陵园内那棵古朴、雄气、霸气的轩辕黄帝手植柏,承载了五千多年历史,是它见证了中华民族悠长的历史。

我们中华民族龙的传人就是从这里生息繁衍。中华民族博大厚重龙脉永承。

(三)赏壶口瀑布

718日,我们拜谒黄帝陵之后,导游小孟要求我们下午3时准时集合,急赶下一景点——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山西交汇处,河东是山西临汾吉县壶口镇,河西是陕西延安宜川县壶口乡。在车上,远看景区,就能听见瀑布如雷鸣。

走进壶口瀑布,只见黄河两岸石壁峭立,300多米宽的水面到此收缩仅50余米,恰如壶口。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黄河壮观之美让人赞叹!

长长的黄河母亲也会有多面孔。站在壶口瀑布前,我又想起了今年春季,我们一家去郑州黄河游览区的情景。家乡的黄河景象不堪回首,母亲河几乎断流,裸露的黄河滩干裂出一道道深沟,没有一点生机了。河里的游船也成了旱船,躺在那里纹丝不动。可!这里的壶口瀑布像条巨龙,奔腾着,咆哮着,呐喊着,不观壶口瀑布,难认黄河面目。

据导游介绍,壶口瀑布原在下游3千米处的孟门山,由于长时间激流的冲刷,瀑布每年以70厘米的速度上移,便到了今天我们所欣赏的位置。

这段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区位于黄河中游,是晋陕大峡谷中段,总面积约100平方千米,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是中华民族伟大象征。

我手端着相机不敢靠近大瀑布,欣赏她的美又怕她的险。由卒子和儿子搀着我拍下母亲河的变幻多姿。

  

不一样的热(郑州市经开区外国语小学 吕 晶)

今早从卧室出来,一股热意袭来,洗漱后便已渗出微汗,不禁遥望窗外,不过七点,太阳已把大地烤的炽热,斜阳映在墙上,若不是树影婆娑,城市早已一片刺眼,行人难行了。默默感谢昨晚的空调,让我睡了一夜的安稳觉,不曾因为太热而醒来,反而有时还会因为冷而拉拉被角,于是上班的路上,望着丝毫情面未留,照射在身上灼热的光,我就一直在想,小时候这么热的时候,没有空调,我是怎样度过的呢?

那时的热,不似今日这般无情,赤裸裸地映照在钢筋水泥的大地上,并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消失,直到夜色降临,城市被黑暗吞噬,它才悻悻地去另一个半球兴风作浪了。

那时的热,被自然万物分解了光,绿树林立,杂草丛生,回老家的泥巴小路上,两旁的杨树被风吹的沙沙作响,杨树遮挡了光,风儿轻吹凉爽,走到一棵柿子树下时,便知道,奶奶家到了。这棵柿子树是邻居种的,邻居是个鳏夫,家中仅他一人,因为这棵柿子树的存在,吸引了许多小孩子,因此总能在他家门前看到孩童嬉戏,他也总是淡淡地笑着,陪着我们玩。

柿子树已许多年,每到秋天,我们几个附近的孩子便聚在柿子树下,叫着叔叔给我们摘柿子吃。每逢夏天炎热,傍晚吃饭时,我们几个小孩总会带着自家的凉席,坐在柿子树下等朋友来吃饭,若是谁迟迟不出来,其他几个孩子便齐声喊他,农村的天高地阔,是城市比不了的,几声催促,人便端着饭出来了,我们一起坐在大树下,吃着饭,聊着天,玩着游戏。在柿子树荫的庇护下,夏天仿佛也不是那么的热,那时的热,是柿子树下的童年。

那时的热,被河流冲走了。奶奶家房后是一片竹子林,竹子林旁有一条小溪,那时溪里还有小鱼、小虾,甚至小蛇。天热的时候,哥哥姐姐们会带着我去小溪水流最湍急处,用网兜住过往的鱼虾。脱下鞋,挽起裤脚,冰凉的溪水刺骨,带着网兜捉鱼,期待与兴奋把燥热褪去了,待到满载而归时,每个人身上湿漉漉的,笑容迎着暮色的光,没有一丝疲惫与燥热,有的是想着法的怎样再在小溪中玩出新花样。那时的热,是溪流中的童年。

那时的热,是芒种时节的啤酒。芒种到,收麦了。一到五月底六月初,农村家家收麦忙,由于我对此时的空气过敏,因此家人去收麦时,我总不能跟着去地里玩。家里的风扇吹着吓人,无数次的幻想它什么时候会从房顶掉下来。但有一个活儿是我特别乐易干的,每到家人顶着大太阳干一会儿活时,便会又累又热,此时我便派上了用场。从冰柜里拿出被冰的凉凉的啤酒,一路小跑给家人送去,又拿着空瓶子回家。一望无际的金色田野里,到处是收麦忙的景象,公路上是家家铺的麦子晒在地上,远远望着他们,炽热的阳光烤着大地,一个又一个戴着草帽的人影拿着木杈一遍又一遍地筛着麦子,旁边是两三瓶啤酒瓶,金色的画面偶有碧绿点缀,油画《拾穗者》也不如这美。那时的热,是田野中的童年。

那时的热,偶有风扇可扇,并无空调可吹,但我却不觉得热,即使是最炽热的天气游荡在外,也不觉得热。现在的热,有风扇可扇,有空调可吹,却还是时时感觉燥热无比,或许,那时的热与现在的热,唯一不同的是这颗已经长大的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愿长大的心,能重回放肆的童年。

  

【教育随笔】

做班主任,忽悠一下学生又何妨?(东莞市东华初中 陆 虎)

从大学毕业至今,我已经有15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了。回顾班主任工作经历,我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忽悠”!“忽悠”的本质是“不择手段坑蒙拐骗”,但我所说的“忽悠”就是赞赏,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激励他们奋勇向前。

我上次带的一个班里,有个学生,他聪明有余但细心不足,缺乏一定的韧性和耐力。他信心百倍的参加了物理奥赛培训班,结果在第二轮选拔的时候,就落选了。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发现他上课没精打采,作业也完成得乱七八糟,心情非常的低落。

我先找到他了解了一下他的心情状况,并分析了一下本次落选的原因,一边安慰一边找出他在学习态度上的一些不足,听得他频频点头,只是最后他沮丧的说,唉,现在太迟了,已经被淘汰了。

我说,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失败而丧失自信心。

他也很尴尬的说,我当时呢是太自信了。

我说,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就是一种成长。那如果上帝能够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你会怎样面对物理奥赛的问题?他一听来劲了,反正是假如嘛,他信誓旦旦的说了很多的想法和努力方向。

我听他说完后,很平静的给他说,请记住你刚才说的话,老师还有一件事情还没有告诉你,我已经给你争取到了一个旁听的席位,你愿不愿意去呢?他腾的一声就站起来了,真的吗,老师?太谢谢你了!我说,先不用谢,由于奥赛班的位置是按照人数来安排的,而你是现在我通过私人关系把你放进去的,所以你可能没有座位,你需要自带桌椅坐在教室后面听课,你愿意去吗?

他这个时候却面露难色了,说,老师,那多难为情啊,大家都会笑我的。我突然之间大声对他说,当年韩信有胯下之辱后成就一方霸业,屈原被放逐却写成了千古绝唱《离骚》,你这点困难那算什么?

他说,老师,我怎么能跟这些伟大的人物比呀?

我凝神看着他的眼睛,斩钉截铁的说,在老师眼里,你就是未来的伟大人物!

这个孩子带着鞭策与压力,端着凳子忐忑不安的走进了奥赛班的教室,而我也陪他一起坐在后面,装模作样的听一次奥赛。第一节结束以后,他找到我说,老师,你很忙,还有别的事情,要不你就别陪我了吧,我能行。

我心里一听,暗喜了一把,我都十多年没有听过物理课了,一句没听懂啊,再让我听一节,我不知有多难受!但我表面上还是装作一副关切的样子,你一个人在那里,我不太放心啊!他很坚定的对我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不会再让你失望了。

就这样,这个孩子每天端着凳子往返于教室与奥赛班之间,而我也会在他奥赛培训时走到他们的窗前,给他投去鼓励的目光,平时也会不断询问他在奥赛班的学习心得,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最后,出人意料的是,这名曾经被淘汰出奥赛培训班的学生,竟然在物理奥赛中,夺得东莞市第一名的成绩,为自己、为学校拿回了奥赛金牌的荣誉。

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没被别人发现的潜力,这潜力大得别人是无法想象到的,就连他们自己也无法预估,但一旦被挖掘出来,会比真正的英雄还棒,所以每个学生都是天才。而我们班主任老师就是那个激励他们发掘潜能的动因,有时候,忽悠一下他们,又何妨呢?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