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1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1001(李焕青)
发布时间:2021/3/21  阅读次数:363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1001李焕青

2021321日)

(中牟县荟萃路小学 李焕青 专辑 8篇)

  

【故事回忆】

年的前奏曲(一)——腊八节

年的前奏曲(二)——祭灶节

年的前奏曲(三)——扫房子

年的前奏曲(四)——二十六蒸馒头

年的前奏曲(五)——出锅

年的前奏曲(六)——除夕

年的伊始——初一

渐渐淡化的年味儿

  

【故事回忆】

年的前奏曲(一)腊八节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就爱巴望着过年,因为过年有好吃的食物,还有漂亮的着装。腊八节就是腊月第一个节日,敲响了年的前奏。有一句歌谣这么唱:“腊月八,眼前花,还有二十二天过年家,小孩小孩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俗语说得不错,过完腊八节,年味儿越来越浓,孩子们怎能不激动呢!

那时的农村,虽然生活仅供温饱,但必要的节日一定要过的。腊八这天一定要喝上热腾腾的腊八粥才行。那时不像现在有高压锅,熬起粥来很容易,就是分分钟的事,那时想喝上软糯滑口的腊八粥非常的不容易。

我记得腊月初七的晚上,母亲就找来熬粥的食材,红豆、绿豆、还有花生、红枣。母亲用簸箕巴豆子簸干净,捡去里面的豆粕和坏豆,留下那些饱满的豆粒,花生也是挑出那些坏的和瘪的,最后用清水把这些食材泡在盆里。

第二天一大早,人们就起床了,因为这一天是腊八节,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熬腊八粥要用新鲜的井水。那时家家户户没有水井,全村的都到村中心的那口井担水,这口井就在我家的旁边,所以老早就听见人们担水的声音。人们担来新鲜的井水,接着把米淘洗干净,头天晚上泡的食材,也要用清水再洗几遍。把泡好的大枣切成小块,去掉枣核。一切准备妥当后,就把米、豆、花生、大枣等都倒入地锅中,为了在短时间内把粥熬得糯烂,还捏入少量的食用碱,最后加入足够的水进行熬制。

此刻,村子上各家的厨房上都是炊烟袅袅,人们沉浸在欢乐、祥和、幸福之中。

说到地锅熬腊八粥,可是一项技术活,母亲刚开始用大火,让锅里的水尽快沸腾,熬了一段时间后,米和豆粒开始膨胀开花,如果再用大火就很容易造成淤锅,母亲就退出一些劈柴,把火苗减弱,然后接着熬制。

等到锅里的粥有些黏糊时,灶膛的火减得更小,但是要用勺子压着锅底不断地在锅中推动,防止发生糊锅现象。

这时的村庄的上空,到处飘着的除了丝丝炊烟,更多更浓的是腊八粥的香味儿。

就这样,一锅软烂香糯可口的腊八粥要熬上将近两个小时。

那时,天气不管多冷,人们都有在街上吃饭的习惯。熬好了腊八粥,给家里每人盛上一大碗。人们端着大碗的粥,不约而同地来到井旁边的大树下:有的背靠着树,有的干脆蹲在地上,还有的带着小板凳,乐哉地坐在凳子上……人们看着各自碗里的腊八粥,评论着熬粥的技术。孩子们则在中间跑来跑去,尝尝这碗的味道,尝尝那碗的味道。吃这个碗里的一粒花生,夹那个碗里的一片枣,好一副乡村美好的画卷!

其实喝腊八粥还有另一种说法,腊八粥最初源于杭州天宁寺,寺中僧人每日把剩饭晒干,腊八时将这一年的干剩饭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说吃了可以增福增寿。当然后来,很多寺庙也在腊八节这天将腊八粥赠予信众,称之为福寿粥。腊八节,喝一碗福寿粥,营养、安心,祈福又增寿!当然这是人们美好祝愿罢了。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的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腊八节也渐渐淡化,但是,在寒冷的冬天,喝下一碗热腾腾一碗腊八粥,想必心里也是满满的温暖与幸福。

  

年的前奏曲(二)——祭灶节

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我们农村还说是祭灶。现在人们对祭灶已经淡化,也就是买包灶糖迎合一下节日的气氛,更多的是准备过年时必须的物品。每到这一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腊月二十三。

犹记得,那个年代虽然生活贫穷,仅供吃饱穿暖,但是对一些风俗习惯相当地重视。特别是已经入腊月,人们的生活几乎都按每个习俗有条不紊地进行。腊月二十三小年也被视为过年的开端——祭灶节,祭灶节在农村地位仅次于中节,一般在外地的亲人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与家人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全家来年平安。

二十三这天,奶奶在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贴上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像。画像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然后搬来一张八仙桌,这张八仙桌有年景了,每次家里有重大的事情,总少不了它,祭灶摆供品非它莫属。

奶奶拿出平时都不舍得吃的蔬菜、糖果,猪肉等,一样一样地摆在桌子上,摆得是那么认真整齐。最关键的还要为灶神燃上一柱香,不一会儿,整个屋子都在缭绕的香雾中,全家人也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之中。

奶奶看见我们,总让我们给灶神磕头,说什么让灶神保佑我们来年平平安安,学业有成。小小的我们信以为真,在地上认真地磕起了头。

祭灶结束了,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习俗,但它寄托了全家人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对全家人来说好像完成了一件大事。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祭灶的糖果,计划着要买的年货,畅想来年的好光景,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当下,虽然没有像过去那样隆重地过祭灶节,但延续了已久的习俗,仍具有传统的魅力。这一天人们有吃灶糖的习惯,其实在二十三的前夕,大街小巷已经有不少的临时小摊儿,路边、借口、超市门口,简简单单,搬来一两张桌子,铺上一块布,上面摆着一包包的麻糖。说起麻糖,它其实是用白糖、麦芽加上猪油熬制做成的,外面沾着一层芝麻而已,麻糖酥脆香甜深受人们的欢迎。

来来往的行人,看着街上渐浓的年味儿,不由得顺手买上两包灶糖,应和着节日的气氛,心情猛地感慨一下,觉得新的一年马上来临,在心里想着新年的打算。

其实很多习俗传到现在,只是一种纪念意义了,就像老人们所说,过去生活条件差,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孩子们就巴望着逢年过节的,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饭菜,吃上平时少见的糖果。不像现在生活好,兜里有钱,不光吃穿不愁,还讲究营养、美观、上档次,吃穿并没有特定的时间限制,随时就可以满足。

不管怎么说,正是有了这些流传已久的习俗,才使得过年有斑斓的色彩,有十足的年味儿;正是这些充满传统文化的习俗,才彰显出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的生活才别有一番韵味儿。

  

年的前奏曲(三)——扫房子

农历腊月二十四是扫尘日,我们民谚说扫房子。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清扫蛛网,扫去多日的积尘,清洁家中的各种物品,为过新年做准备。

“二十四,扫尘日”,我上网搜索得知,实际上从祭灶前后到年终,均为扫尘时间,只不过这一天要大力度大范围的进行清扫,其它时间再进一步细致的清洁而已。在我国一些地方,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至除夕的晚上,把这段时间都叫做“扫尘日”,也叫“迎春日”。

扫尘这一习俗至今仍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期盼。

这里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尘与“陈”谐音,因此也有除“陈”布新之寓意。这习俗借“扫尘”告诉人们,快过年了,要进入过年忙碌的气氛中。

在过去的农村,虽然生活条件不好,房屋简陋,卫生条件差。但是说到过年这大型的节日还是相当重视的,因此腊月二十四扫房子势必进行。

这天一大早,母亲就找来长长的竹竿,在顶端绑上鸡毛掸儿,穿上特定干活衣服“大衫儿”,蒙上头巾,一切准备好后就开始打扫工作。

首先打扫的是堂屋,堂屋是一家的上房,也是招待客人的主阵地,它代表着一家人的形象,所以堂屋是要彻底清扫的。墙面上有积了已久的灰尘,墙角有小蜘蛛编制的“小家”,房梁上、棚子上都要清扫到。墙面的灰尘,用鸡毛掸扫去倒也容易,遇到墙角那些蜘蛛的“小家”就费劲了,有时“小家”粘在墙角壁上,要用鸡毛掸反复的在墙上扫来扫去方能清扫干净。

每到扫房子的时候,我总是给母亲帮忙,一会儿搬凳子,一会儿拿毛巾,一会儿从鸡毛掸上揪去蜘蛛网,忙的不亦乐乎。

墙壁扫完后,就开始打扫地面,母亲总是先在地面上洒上一些水,清扫起来没有荡尘,随后拿起笤帚把屋子的角角落落的地面都扫几遍。虽然那时屋子的地面是硬土压成的,也是扫的白亮亮的才肯罢休。

堂屋清扫干净后,接着就要打扫做饭的地方——厨房了。厨房是最难打扫的地方,那时候做饭都是烧柴草,烟熏火燎的,屋子的墙壁熏得黝黑发亮。

打扫前,我和母亲先把屋子里的各种用品搬出去,用大块的塑料布把灶台盖上,以防地锅里落入脏污。

母亲先用扫把扫墙壁,墙壁是土质的,用扫把一扫,就露出道道的白痕,黑色的灰尘噗噗往下落,接着在用鸡毛掸轻轻扫去表面的浮尘。墙壁打扫干净后,地面上是一片的狼藉。这时轻轻抖去灶台上塑料布上的尘土,把地面彻底清扫干净。

灶台是做饭的地方,母亲很讲究它的卫生的,每次做完饭,她总是先用炊竹扫去上面落柴草的烟屑,然后用抹布仔细地擦拭干净。这次扫房子是迎接新年,母亲更注重灶台的卫生了,真是擦了一遍又一遍,把上面的瓷片擦得锃亮。

所有的屋子打扫完毕,还要进行庭院的打扫。农村的院落大,院内堆放大量的柴草,还有牲畜的圈子。我们先把柴草堆放整齐,把院落里粪堆移到院外,牲畜的圈子里的粪土清除干净,撒上干净的沙土,把院里的坑洼不平的地面补平压实。

冬天的天特别短,等我们打扫结束,夕阳已落,只有晚霞的余辉洒向大地。劳累了整整一天,看着干净舒适屋子、井井有条院落,盼望着新年的到来,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年的前奏曲(四)——二十六蒸馒头

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中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距今大约有三四千的历史。人们对过年尤其地重视,一进入农历的腊月,特别是过了腊八节以后,人们就开始为新年忙碌了。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

二十六,蒸馒头在我们农村老家可以算的是春节前的头等大事,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事情。在那个仅供吃饱穿暖的时代,只有蒸出足够吃的馒头,待客才有底气,也才会放心。人口多的家庭要和整袋的面,人口少的也要蒸上十几个锅馒头才罢休。对于庄户人家来说,忙碌了一年,也苦熬了一年,好不容易盼到过年,可以说正月是享受的日子,所做的馒头也要足够整个正月一家人的食用,不出正月一般是不能蒸馒头的。另外还要做出给各种枣花馍,所以,材料必须准备的足足的。

那时候,人们做饭用的地灶,烧的是柴草,除了做饭时间厨房是暖烘烘的,其余的时间是冰冷的。要想在二十六准时蒸上馒头,往往头一天就要把面发上。那时发面用的是“老面”,加上平时不吃白馍,所以 “老面”早已硬邦邦的,先要用温水把“老面 ”泡上,跑成了糊状再开始兑面发面。还要把面盆放在麦秸堆中,让它产生足够的热量,达到发面的温度。

我家的人口不多,但有不少的亲戚,母亲要蒸不少的枣花馍。农村有这样的习俗,出家的闺女有了子女后,春节瞧长辈时,长辈都要给一个大大的枣花馍。枣花馍的形状与子女的性别有关,女孩的给圆形的枣花馍,男孩给尖的枣花馍,枣花馍每年不能间断,一直要给到子女结婚为止。枣花馍的寓意美好,希望孩子靠山生长,平安健康长大成人。

二十六一大早,母亲就起床了,扒出麦秸中的面盆,掀开锅排,面已经发好,面团上布满密密麻麻的气孔,呈蜂窝状。母亲找来碱碗,抓适量的碱面,加入一些水和成碱水。又在面盆里加入两瓢面,一边和面一边加入碱水。这时我总是给母亲打下手,一会儿加面粉,一会儿加水,加多少听从母亲的吩咐就成。

母亲先和好一盆面,放在那儿进行饧发,接着再和第二盆面,等到第二盆面和好后,第一盆正好饧好。紧接着就开始蒸馍了。

母亲拿出家里存放的芦苇叶,先泡在温水中,不一会儿,芦苇叶就变得平展光滑。母亲把苇叶一片挨着一片铺在竹篦上,而后放入锅中。

我的任务是烧火,锅内放进了竹篦,我就开始点火,放入足够的劈柴。火咚咚地燃起来。我就站在案板的旁边,看母亲蒸馍。

母亲把面扒在案板上,开始进行揉面,边揉边撒面卟。最后捋成长条儿,抉成小剂儿,把小剂儿压扁,擀成厚一厘米,宽三指的长条,把长条卷起来,在花心处插上一棵灰枣,就做成了一个花缀儿,做成四个花缀儿,再用两个面剂儿擀成细长条,用筷子压上痕迹做花纹儿,粘连在四个花缀之间组成一枚大花缀儿,形状有些像蝴蝶。一个枣花馍要四个大花缀儿组成,做完一个枣花馍,母亲好要做一些圆馍,春节人们都吃圆馍,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因为枣花馍很大,并且要保证外形美观,所以每一锅都是枣花馍放中间,周围见缝插针地放些圆馍,这样既节约了空间,又达到了节时节柴的目的。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一锅馍才能出锅。掀开锅盖的瞬间,热热的蒸汽夹杂着浓浓的麦香味儿迎面扑来,枣花馍表雪白光亮,上面点缀颗颗红枣,相互映衬着,富贵饱满,别致典雅。再看圆馍,一个个向倒放的无底的小碗,光滑圆润。美丽的外观加上诱人的香味,忍不住让人垂涎三尺。

母亲把圆馍拾完后,在慢慢地用铲刀把枣花馍轻轻铲起,放在锅排上晾一会儿,等到第二锅馍蒸好后,第一锅馍就晾好了,就可以收摞在一起。

等到十几锅馍蒸下来,天已大黑,月上柳梢。母亲就把所有的馍归落在一个馍缸里,累了一天,这时母亲才坐在凳子上,看看馍缸里的馍,长长地松了口气。

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街上有不少蒸馍的作坊,市场上卖的什么馍都有。过年时,人们再也不蒸圆馍和枣花馍了,那种场面恐怕体会不到了,成了遥远的记忆。

  

年的前奏曲(五)——出锅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流传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不管是过去或者现在,也不管生活是贫穷或者富有,人们对于过年都尤其重视。

进入农历的腊月,特别是过了腊八节以后,人们就投入陆陆续续迎新年的准备工作中。祭灶、扫房子、磨豆腐、蒸馒头,之后的又一项工作就是“出锅”。

那时候,虽然生活拮据,饮食上粗茶淡饭,平时很少见到荤腥。可是说到过年,要招待前来的客人,也要准备一些肉、鱼、猪下水之类的。这些食材都要在过年的除夕前准备好,因此,一般小进时在腊月二十八“出锅”,大进时在腊月二十九“出锅”。因为,那时没有冰箱,为了食物保质,“出锅”尽量晚一天进行。

犹记得二十八那天,母亲先要把大地锅收拾好,刷洗干净。而后把买来的鸡肉、排骨、带鱼用淡碱水洗干净,去掉腥味,还要刮去上面的脏污,最后剁成小块备用。

母亲在大锅里倒入花生油,我就开始烧火。先“出锅”的是肉丝和肉片,把肉丝、肉片分别放在盆里,加入粉芡、老抽,搅拌均匀后。等到油锅里的油热得微冒青烟时,就倒入肉丝或肉片,顿时油锅中呲呲呲地响起来,并冒出一股股油泡。母亲赶紧用筷子把肉打散,等到肉上了色(酱红色)就可用笊篱捞出,控油后倒入盆中。

肉丝肉片过油后,就要出排骨、鸡肉了。那时买的鸡肉排骨的数量少,母亲出这两种食物时,总要和一些稀面糊,在面糊里加入花椒面、五香粉还有盐、酱油。把食物放在面糊里,用筷子来回搅拌,让食物的外面均匀地裹上一层面糊。随后把粘好面糊的食物,一块块夹入油锅中,这时的火不要太大,用筷子来回翻着油锅里的食物,等到食物的表面炸的的金黄就可以出锅了,母亲说这样做出来的食物不但味道好,外焦里嫩,而且显得块大、盛到盘里有面子。

最后炸的就是带鱼块,母亲说带鱼有腥味儿,要放到最后。炸完鸡块和排骨的面糊,正好用来炸带鱼块,如果面糊量小可以适量增加,这样做既节时又省料。

所有的要“出锅”的东西炸完后,就轮到煮猪下水了。那时猪下水价格便宜,种类又多,包括猪耳朵、猪蹄、猪肺、猪肝、猪肠、猪头等。猪下水煮熟后就可以做几样凉拌菜,招待客人菜就显得丰盛,猪蹄还可让孩子们解馋,深受人们喜爱。

猪下水虽然便宜,可是做起来工序麻烦,虽然多数的猪毛去掉了,还有一些残留的猪毛。首先要烧热沥青把猪毛彻底清干净,还要刮去猪蹄趾之间的污物。猪肠是最难清洗的,要用热碱水灌入肠中反复清洗,去掉它的异味儿后才好吃。

一切准备妥当后,就把猪下水倒入大锅里,放入食盐,加入足够的水。母亲还会找来一块纱布,包上花椒、八角、香叶等调味品,用线系紧,放入锅中。这样煮的肉不光味美,吃的时候还不用挑去大料残渣。

煮了不打一会儿,从锅里就渐渐飘出肉的香味,这香味儿由淡到浓,由疏浅到浓郁。最后,香气充斥着整个厨房,从门口屋檐处溢出,飘进院子,飘出院落。

此刻,可以说,整个村庄都沐浴着浓浓的香气,人们纷纷沉浸在喜悦、祥和、幸福之中。

现在,虽说平时都是大鱼大肉的,过年很少买费事的猪下水了。但是年前的时候,人们还是要“出锅”,做好一切过年的准备,也许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惯例。

  

年的前奏曲(六)——除夕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们又叫年三十。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我上网查阅得知:相传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说到除夕,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那时候虽然不富余,但过年的习俗一样不少,而且也是过得有滋有味。

“爆竹声声辞旧岁,春联户户迎新春”。太阳还未落,母亲就招呼我们贴春联。那时家里没有胶带,母亲就在小锅打糨,打糨很简单,在小锅里添上一些水,在水里加少量的面粉,开始烧小火,边烧火边用手搅动面糊,以防粘锅,等到面糊发白成糨糊状即可。

打好了糨,我们兄妹就开始“除旧换新”。首先把门上的旧春联撕去,然后找来小铲子铲去那些比较顽固的纸屑,最后用笤帚把门上的灰尘与蜘蛛网扫干净。

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母亲拿出新春联和剪刀,交代了春联的贴法: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知道了贴法,我们就开始贴春联了。

我们先从堂屋开始,堂屋是上房,在农村是比较注重的,因此堂屋的春联又宽又长些,门心也是方方的两大块,也是先右后左。我找来一个小炊竹,蘸上一些糨在门框上从上抹到下,而后把春联拉直粘上去,用手从头捋到尾,并且按压平展,中间的门心也是把四周刷上糨,里面交叉再刷少量的糨,最后贴上门心,这样贴春联既牢固、结实又美观。

接着贴东屋和厨房,东屋和厨房是配房,贴的春联窄小些。配房的门低矮些,贴起来比较容易。

最难贴的怕是头门了,头门其实就是院落的大门。大门的门框又高又宽,需要搬来梯子才行。我们先把们关上,把梯子靠在门框上,一人爬上去,一人在下面递着蘸糨的炊竹和春联,顺便还要看看贴的位置是否合适。

贴完了春联,母亲已经和好了面,拌好了饺子馅。接着就开始了除夕一项大的“工程”包饺子。

除夕包饺子,不光要包出晚上吃的饺子,还要包出初一早上的饺子。因为初一早上天一亮,就开始了家族之间端饺子“行动”,这“行动”声势浩大,需要很多碗饺子,这些饺子除夕晚上就要包出来放置那儿,以免早上着慌。

饺子一下锅,母亲就让我们放鞭炮,放鞭炮是弟弟的嗜好。院子里有一棵花椒树,我们就把鞭炮扯开,挂在花椒树叉上。为了安全起见,弟弟总是用一根麻杆,在灶火上燃烧一会儿,拿着麻杆迅速跑到花椒树旁,对着鞭炮的捻一点,瞬间捻上就冒出呲呲的火星。他就赶紧往回跑,没跑几步,就听见噼噼啪啪的响声,他立刻扔掉麻杆,两手赶紧捂住耳朵。

瞅着鞭炮燃尽,没了声响,我们回到厨房,母亲已经盛好了饺子,放到小饭桌上,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饺子,谈论着放鞭炮的情景,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除夕的饺子,母亲总洗一些硬币包于其中,寓意是谁吃到到硬币的饺子,谁就有福。

饭桌上,我们兄妹几个好像都吃到了硬币,母亲就高兴说我们将来有福,要好好学习,快乐生活,我们都兴奋地蹦起来。现在回想,可能母亲在包饺子的时候做了记号,她给我们每人的碗里都盛了有硬币的饺子。

吃过了团圆饭,我们农村还有守夜的习俗,并且一个晚上屋子里都要亮着一盏灯。守夜前,母亲总是让我们把脚洗干净,说什么过新年了,要干干净净的迎新年,还把我们的新衣服放在床头,等到初一早晨第一时间穿上新衣。

虽然当时家里没有电视,自然谈不上看春晚,可是我们总是坐在被窝里,听母亲讲她过去的故事,虽然已经听了许多遍,但我们仍听得津津有味,丝毫没有倦意。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的除夕。

  

年的伊始——初一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春节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年。网上查阅:春节活动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祭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至今至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我小时候,人们虽然生活紧张拮据,但对于过年也是相当的重视,尤其是大年初一这天。特别是以进入腊月,就开始为过新年而忙碌。从腊八节、祭灶节、扫尘节,一直忙到除夕夜。过年的礼品、食品以及一些习俗的鞭炮、烟花等一切准备妥当,只等着大年初一的到来。过春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虽然做好了春节准备工作,但大年初一的早上依旧是异常的繁忙。按我们农村的惯例,初一的早晨家族内部要相互端饺子,互相品尝各家的饺子味道、互相问候,晚辈给长辈拜年等活动。

虽然除夕我们进行了守夜,可是由于渴望过年,激动地心情似乎使我们忘却了倦意。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床了,穿上昨晚放置床头的新衣,登上母亲亲手做的布鞋,围上鲜艳的方巾,焕然一新的感觉真好。

母亲已经点开灶火,黄色的火苗直铺锅底,厨房暖烘烘的。案板上放着两大锅排的饺子,饺子经过一夜的时间,冻得十分僵硬,一个个立在锅排上,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

不一会儿,水开了,母亲就赶紧端起一锅排饺子,掀开锅盖,两手倾斜着锅排轻轻摇晃着,饺子噗噗噗落在水里。母亲赶紧用勺子压着锅底推上几圈,饺子个个在水里打着璇儿,母亲盖上锅盖。立刻吩咐我们放鞭炮,等到一挂鞭炮放完,第一锅饺子也该出锅了。

母亲用笊篱把饺子捞在碗里,加入少量的水。由于刚出锅的饺子很烧,加上有的路途较远,通常把一碗碗的饺子放在锅排上,这样端的时候方便些。  

我的爷爷弟兄四个,到我们这一辈人数很多,只要成家立业都相互端饺子。但家族内部端饺子也是有讲究的,第一锅饺子都是要端给长辈的。那时二爷、四爷都在村西头居住,距我们家有几条街的路程,总是端着饺子,一路要歇上几次才能到达。

尽管如此,我总是抢着去给他们端饺子,因为二爷、四爷每次都给我压岁钱,虽然那时压岁钱很少,就是两毛钱,可是在当时觉得是自己的钱,怎么花能自己做主,心里当然高兴。回来的路上,总会时不时把锅排抛向空中,以示激动之情。

端饺子过程一般要到天大亮时才会收尾。看着案板上摆着一碗碗饺子,我们也觉得饿了,就开始品尝各碗饺子的味道。虽然有些饺子已经泡烂,有的饺子也不符合自己的口味儿,可是我们吃得很高兴,因为那是新年的饺子,是亲人之间充满关爱的饺子。

吃过早饭,孩子们便会跟着大人到长辈家坐坐,先向长辈拜年,问候过年的准备情况,同时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当然,早上没来得及给压岁钱的这时就会补上,这种拜访一般要到半晌才会结束。

拜访完毕,人们就会回家做午饭,吃过午饭,就是自由玩耍的时间。大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院子里,打打扑克,喷喷闲空,逗逗懵懂的孩童。孩子们则在街上做做游戏、放放鞭炮,去小卖店买些小零食吃……那刻,觉得过年真好。

在过新年的一段日子里,我最喜欢的还是大年初一,它繁忙种透出温馨,悠闲中映射出幸福,走访中彰显出人与人的关爱……不愧是新年的伊始。

  

渐渐淡化的年味儿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去,日子穷,生活苦,连温饱都是问题,一年也不一定能吃几次白面馍,吃上肉,能吃上包皮卷子就算不错了,平时的饮食也谈不上营养,只是将就着吃饱而已。因此孩子们都巴望着过年,腊八节就是过年的前奏。过了腊八,新年越来越近了,人们开始忙着过年的准备。好像嗅到了浓浓的年味儿,可不知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越来越觉得过年没意思,年味越来越淡。也就是说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这句话对孩子们来说似乎没有那么大的魅力。

说孩子们的吃。现在家里的孩子少,父母对孩子们可以说照顾的无微不至,饮食上更是没的说。每次做饭,都是问孩子想吃点什么,可以说是有求必应。孩子想吃什么家长就会买来什么,有些孩子们没有想到的家长也会买来。中餐、西餐、各种各样水果,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可以说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里。人们常常说,现在天天都像在过年,哪像过去我们小时候,吃个白馍也要等到过年,更不用说吃各种肉类、水果。所以说过年的吃对于孩子确实没有魔力。

说孩子们的穿。过去想过年是为了能穿上新衣服,因为,平时人们生吃俭用,很少做新衣服,只有过年了,节省了一年的大人才扯上些花布,给孩子们做身新衣服。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孩子们都会穿上新衣服在街上炫耀,受到人们的夸奖时显得多么的高兴。如今的孩子,一年四季都在买,根本不管是否过年。衣服买了一身又一身,装满了箱子,挂满了柜子。孩子们穿新衣服的兴奋劲没有过去的高涨,也没有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因此,对新年的穿似乎也淡漠了。

说孩子们的玩。以前,过年了,放假了。没有假期作业,没有各种的补习班,更没有家长的督促和唠叨,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而现在,放了寒假,换来的是大量的作业。除了书面作业,各种假期实践活动,还要读几本有意义的书,写出读后感。观察年的各种习俗,记录下来写成作文。学习好的家长怕放松了,孩子的学习就会退步。学习差的家长更是像抓住这个时机,让孩子在寒假进行“恶补”。有的家长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报一些辅导班。他们信赖这样一句话“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放寒假!”孩子们经过了漫长的一学期,本想着放寒假玩一番,没想到下了学校的课堂,还未喘息一下,转身又进了五花八门的班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凑的加快,人们慢慢淡化了年,从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这一变化,大人也是一样,出现不愿过年的各种各样的理由,而且这种变化愈来愈明显。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经历了几千年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珍贵的节日。

我们的生活好了,也不能让浓浓的年味儿陈酿在我们记忆里,我们要丰富它的内涵,把它发扬光大。不论大人孩子,都要适当减少学习生活压力,在传统过年的基础上变换新的过年方式,找回年的魅力,让这一千年传承经久不衰,过一个欢乐、祥和、热闹、难忘的新年。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