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20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936
发布时间:2020/12/17  阅读次数:399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93616篇)

  

【诗词歌赋】

【菩萨蛮】(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归自谣】偶遇(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活出美丽(广西田阳县第六小学   黄娇荣)

小诗四首(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时代散文】

中国节(中牟县青年路小学   李丽娟)

献给我挚爱的朋友(黑龙江宁安市宁安镇中心校      雪)

【故事回忆】

感谢袁老师(郑州市管城区教研室   邱成立)

【生活随笔】

闲话三则(中牟县梦溪路小学      佩)

腰应该是挺直的(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初级中学   李玉尊)

【教育随笔】

坚持课改实践   促进质量提升(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疫情背景下教师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汝南   王继伟)

  

【诗词歌赋】

【菩萨蛮】(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庐山飞雪琼枝满,

友人欲寄红笺展。

巧手任伊猜,

梅香随入怀。

  

迢迢千百里,

已是冰心水。

捧至立无言,

犹觉思万千。

(庐山有雪,甚喜,友笑说捏个雪人寄,感怀记之)

2020.12.16

  

【归自谣】偶遇(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   刘冬丽)

多少盼?

一缕眸光悄入眼。

恍如当日春风面。

良人远去心思乱。

何堪念,

悠悠旧事重翻遍。

  

活出美丽(广西田阳县第六小学   黄娇荣)

这是一个绮丽的梦境,

五彩的空气向穿透它的阳光媚舞,

晶莹的泡沫跳跃在柔和扭动的迷色风中。

速风飞驰在淡紫色的时空里,

轻轻卷起渴望自由和美丽的灵魂,

她们飘离身体,

轻盈地飘游在奇妙的幻境里。

活出美丽,释放最真的魅力。

梦中的你,轻得像空气,

从灰白色高楼林立的城池上空蒸腾而起,

穿越粉紫色的森林和山峦,

飞往层层五彩的霞云。

你引来无数花瓣,

邀清风为你谱曲,

任她们吹散你的飘发,

随霓裳飘舞,随香气漫弥。

你就是你心中的女王,

自信、美丽,无与伦比。

你的心敞往自由,去拥抱,去释放。

活出美丽,释放最真的自己。

  

小诗四首(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一)成长

成长的道路

需要一步一个脚印

成长的道路

需要一点一滴积累

成长的道路

需要一天一天努力

成长

在路上

也在路长

成功

只是光鲜的外套

成长

却是内心的需要

(二)简单的事儿

简单的事儿

做好

简单的事儿

重复好

简单的事儿

反思好

简单的事儿

总结好

相信成功就不远了

(三)行走在路上,也许这就是人生

在前方

任我行

在脚下

任踩踏

在拐角

慎择行

(四)人生应该有方向

找寻属于自己的天空

做一颗照亮那片天空的星

不一定要多亮

但一定要经常闪一闪

扫清周围的黑暗

2020.12.17.

  

【时代散文】

中国节(中牟县青年路小学   李丽娟)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文明和传统,其中中国的节日是有着浓浓的中国味道。中国节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吃,玩,团聚”。

中国节——吃。吃是每个节日都离不开的话题,上到满汉全席,八大菜系,小到普通农家小食在节日上的吃食都很讲究。随着岁月积淀,关于节日的美食有着明显的特色。

中国节——游玩。中国的节日一年四季都有,人们会根据季节选择不同的出游方式,举行不同的活动。

中国节——团圆。中国节日最不可缺的就是团圆,这体现了中国人最为看重的浓浓的亲情。

春节,最典型的食物是饺子,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虽然各地风俗不同,但是春节必吃饺子。春节时人们最悠闲的节日,除了吃各式各样的美食,人们会一家人团团圆圆共度除夕,一起走亲访友。现代人们还会用这难得的假期一起出去游玩。

元宵节,顾名思义,是以元宵为主题的,过元宵节吃元宵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习俗。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作为春节的延续,元宵节人们会一家人走上街头,看花灯,猜灯谜等等。春节没有走完的亲戚也会利用元宵节走亲访友。

清明节,吃青团子原是江南一带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现在北方人也会在清明节吃青团子。清明节是人们祭祀失去的亲人的日子,人们会在祭祀完之后去踏青。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蜜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端午节人们还会赛龙舟,带香囊,插艾叶,喝寻黄酒等等。

中秋节,所谓中秋佳节,花好月圆,是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和父母,和爱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也是一种幸福和惬意。中秋节典型的食物是月饼,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月饼的种类丰富多了,有枣泥的,哈密瓜的,豆沙的,凤梨的,蛋黄的,玫瑰花的等等。

重阳节的风俗有观赏菊花,饮菊花酒,秋天是菊花盛放的季节,这个风俗源于著名诗人陶渊明。然后是登高,插茱萸等等。

中国节日的习俗很多,数不胜数,每个节日都有着浓浓的中国特色。

  

献给我挚爱的朋友(黑龙江宁安市宁安镇中心校      雪)

你的笑颜象阳光般耀眼,期盼的心情会时常浮现,心里默读着思念,每个有你的清晰画面,都在叙说着爱的蜜语甜言,仿佛正穿梭浩瀚的宇宙间,用心找寻生命的源泉!如果来生不再是游戏,如果精彩不再是回忆,我愿来生来世,再去感动我今生挚爱的你——我的朋友!

旖旎的童话里,我愿做你手中的一杯茶,把浓浓的爱,溶入那一盏香茗里,让那幽幽的茶香氤氲,弥散在空气中。我依偎在你手里,相望、相守,窥视你的心情,等着你深情地凝眸。与你唇齿相依时,浅浅的清香已渗透你的心脾!

冗长的故事里,我愿做天空一抹悠闲的云,潜绕树间,淡淡的飘逸在你窗前,织缀着万般柔情,你不经意的一回头,心就映入眼底。即使随着秋风碎成凋零的记忆,你的手心也落满我的笑意!

如水的夜空里,我愿做你眼前的一颗流星,不要伟大,也不要永恒,只希望短暂的生命,不会平庸。默默地燃烧着自身的热量,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瞬间的绚烂,却穿越万水千山,把一缕淡淡的思念带到你的心间,那一片飘逸的情愫,恰似你用无边的温柔,守护着和谐的温馨港湾!

  

【故事回忆】

感谢袁老师(郑州市管城区教研室   邱成立)

我上初三的时候,学习成绩不能说好,但也不是很差。那时候,我最大的感受是学习一点儿不吃力,有时候觉得还很轻松。遇到哪节课不是太重要,我还敢偷偷地看几页小说。也许是我不太用功的缘故吧,我考得最好的一次是得了个第9名。

就这样,我轻松愉快地度过了初三阶段的第一个学期,很快就要放寒假了。有一天,班主任袁老师坐在讲台上给学生写通知书,同学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写作业。过了一会儿,袁老师忽然有事出去了。我后面的同学用笔杆轻轻捅了捅我的后背,我回过头,他又用笔杆指了指课桌上的通知书。我明白了:当时我坐第一排,只要伸一伸脖子,就可以看到讲桌上的通知书。

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吧,我没有伸长脖子去看,竟然离开座位,站在讲台上看起来。事也凑巧,最上面一张通知书正好是我的,看来老师正好写到我这儿。我欣喜若狂,赶紧看袁老师给我下的评语。别的都没注意,只注意了最后一句──是个很有前途的学生。我的心激动得“怦怦”直跳,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揉揉眼又看了一遍,确确实实是这几个字,这才匆匆回到的座位上。

后面的同学用笔杆捅了捅我的后背,想问问我都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理他。他又捅了我一下,我还是没有理他。当时,我光顾着激动了。做梦也没有想到,我在老师眼里是个很有前途的学生。从那以后,我学习忽然用功起来。

初三毕业,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

上师范第一年,学校里正在兴起文学热,文学社成了学校的一大景观。不但校团委办有全校性的“太阳神”文学社,各班也纷纷办起了文学社。什么春芽文学社、月亮岛文学社……名目繁多,不一而足。我们班也办了一个“雏鹰文学社”。

我写了一首诗给文学社的社长,希望能通过这首诗加入班里的文学社。社长看了以后,冷冰冰地说,这根本不是诗。当时,那情景令人好尴尬哟!可是,想起袁老师的评语,想起“很有前途”四个字,我重新鼓起了奋斗的风帆。从那以后,我一头扎进了书的世界。我还把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抄在日记本上: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为提高写作水平,我参加了《春风》杂志社的文学创作函授班。一年后,我的一篇小说在《春风》上发表了。这时候,恰逢校团委主办的文学社换届选举,我被推选为副社长。后来,又担任了社长。

参加工作以后,一次填写年度考核表时,我发现“论文”一项却是空白。当时已加入市作家协会的我,顿时感觉尴尬非常:自己常以擅长写作沾沾自喜,怎能没有论文呢?想起袁老师的评语,我的心中再次充满了前进的勇气。几天后,一篇论文终于完成。我悄悄地把它塞入邮箱。几个月后,这篇论文竟然在《教育论坛》上发表了。看到自己的论文变成铅字,喜悦之情是不言而喻的。至今,我已有300多篇文学作品在《中学生阅读》《时代文学》《中国校园文学》《小小说选刊》《百花园》《短篇小说》《郑州日报》上发表,小小说《雪化后是什么》还被收入小学语文教材。另外,我的60多篇教学论文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小学教学》《北京教育》《河南教育》《教育艺术》等报刊发表,还出版了两本小小说集《永远的九月》和《三道人生试题》。

这么多年来,我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成长为郑州市名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仔细想来,每次成绩的取得,每次成功的背后,几乎都与袁老师的那句评语有关。可以说,若没有袁老师的那句评语,便没有我不断的奋进。

老师名叫袁金铭,现在中牟县教体局工作。二十几年过去了,袁老师也许已把这件事忘记了,但我不会忘记,永远不会。

再次感谢袁老师!

  

【生活随笔】

闲话三则(中牟县梦溪路小学      佩)

雨声

雨本无声,只有雨点打在了房屋上、树叶上、庄稼叶子等各种物体上才会发出响声。

人生也一样,只有做出了业绩,才会被人们所看重,才会被社会认可。

适应性

前几天陪爷爷、奶奶回老家走亲戚,当车子走到赵寨村附近,只见前方有一只小花猫一窜一跳跑过马路。待牠过了马路,就悠闲自得的蹲在路边草丛上洗起脸来。我笑着对爷爷、奶奶和司机大伯说,小花猫都知道马路上车来车往很危险,过马路都知道跑着过。

难怪有位为人说,人像猪一样就好了。意思是,猪走路碰到墙上,以后就不会再往墙上碰了。而人犯了错误却不知道改,这次犯了,以后还会犯。

鸟也进城了

原来城市少,乡村面积大,鸟儿随着人居住在一起。城市里吵喳,鸟儿不多。后来,城市多了起来,乡下不少人搬进了城市,鸟儿在乡下觉得寂寞了,也随着人们进了城市,住上了楼房,住进了小区花园。

  

腰应该是挺直的(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初级中学   李玉尊)

昨天一早陪客人游览魔鬼城,景区正在修路。为保持景区的原始地貌,修路所用的土与周围地貌无二,于是时有路面上堆积着与景观相同的土,不易区分。路上为修排水通道,又隔段路便挖开一条沟,待埋设好排水管后,再行填埋,填埋的土形成了一道道的坎。诸种原因车辆行驶在路上时,时快时慢,加之弯多路陡,驾驶员开车又英勇,简直一往无前,没几下,我就感觉老腰又闪了一下。当时就心念一动:不好,老腰伤恐怕又要犯了。果不其然,昨晚上睡觉时就翻不动身,今早走路时腰就挺不起来了。

因为是老毛病,家人和同事们也见怪不怪。同事们或劝我擦点儿红花油、贴一副膏药,或劝我去医院找大夫按摩一下、打一支封闭针止痛。我都一笑了之,告诉大家,妻儿都会给我治的,不出三天准会直起腰来的。中午饭后,我爬在床上,妻子给我擦了点红花油,又拔了一刻钟的火罐,下午上班时,情况就有所好转了。心中甚慰,几天后,又能直腰挺胸、健步如飞的。

这老腰病是在部队出公差时落下的。我们几人随车到军区后勤仓库拉粮,一百多米的距离,要将八十公斤一袋的黄豆背上车。那时的我很精瘦,体重虽不足六十公斤,却年轻气盛,执意与大家背一样重的麻袋包,前三袋尚行,在背第四袋时,麻袋包放在我背上时,突然听到咯噔一下的响声,腰间有了酸疼的感觉,我却一咬牙,忍痛将麻袋包背上了车,其后也未休息,坚持装完了车。晚间就疼得睡不着觉了,坚持到天亮,只到团卫生队要了几片膏药,一袋止痛药,然后休息了一个星期了事。

那时毕竟年轻,想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自此便落下了这个毛病。在家背米、扛气罐、举重物时,稍有不慎,便腰疼几天。在单位体检拍片子时,医生告知腰椎有旧损伤,需做牵引治疗,总之不愿遭那个罪,就未遵医嘱,老毛病也就至今未去根儿。

今天腰一阵儿疼得直不起来时,我突然于脑际闪念出一个想法,做人是真不容易的,有时挺起腰来也很难。

怪不得陶渊明会发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誓言,自此归隐田园,过起了“悠然见南山”的自尊日子。李白吟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千古绝唱之后,也过起了五湖游的名山访仙的自在日子。

人的腰应该是挺直的,否则就是病态的,自古皆然!但这种病态又有生理和心理之分,生理上的短期或终生折腰其情可悯,心理上的终生折腰断无可恕!

  

【教育随笔】

坚持课改实践   促进质量提升(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我来自汝南县三中,今天在全县庆祝第36个教师节的大会上,代表全县初中教师发言,我感觉非常荣幸,也非常激动,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汝南教育事业关心、关注、关怀,对我们县三中的厚爱。其次感谢县三中这个优秀的平台,我在三中工作,也在三中成长。

其实,地处城郊的县三中,也曾面临生源质量差,优秀学生外流,学生流失严重的困境,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局的亲切关怀下,我们不等、不靠、不要,积极学习新理念,推行新举措,让课改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带来动力,在课改中成长,在课改中创新,在课改中壮大,也是课改给师生成长营造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碧海蓝天。

一路走来,有憧憬也有困惑,有汗水也有泪水,有喜悦的收获也有失败的苦涩,但我们始终“坚持课改实践,促进质量提升”的中心不动摇,已经形成“团结、拼搏、奉献、争先”的三中精神,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下面我把我校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我们的感悟

改有风险,不改没出路!课改攻坚,理念更新,培训先行。通过现场观摩、培训,我们对课改前后学校颠覆性的变化,学生的巨大反差产生了震动。有震动才有行动。学校重新修定了《汝南县三中教师量化考核办法》对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年终考核时适当增加考核分,被评为校级、县级以上课改先进个人、学科带头人再加分。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激励机制,使一批教学善钻研、勤进取,有特色、有功底的教师脱颖而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逐步形成“人人关心课改、人人支持课改、人人参与课改,人人向课改要质量”的局面。

课改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二个落实、三个强化。一个中心就是坚定不移的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每学年开学初,学校都召开以“教改与质量”为主题的年度教学分析会,发扬成绩,查找不足,重点帮助教师寻找存在的问题,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对策,促使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意识不断增强。两个落实是切实把校本培训落到实处,把校本教研落到实处。把教学与教研融为一体,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高效奠定了基础。三个强化是一强化课前备课。力求做到:目标明确、环节齐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精选、反思跟上。二强化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出了教师的“导”要到位,学生要全员参与,师生配合默契,精讲多练。三强化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学习。

我们学校每个班都建立有若干个学习小组,任课教师协同班主任,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合理安排学生座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体为同桌2人“结对子”,3个对子为一个学习小组。“学习对子”是互相团结、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进步的共同体,组内优、中、差学生基本均等,这样便于公平竞争。实行组长负责制,让学生通过在组内相互交流,大胆表达,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通过合作、研究教学,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

二、我们的收获

1、教师提升

通过参加课改,全校教师写教学反思、写教学随笔、写教学案例,积极上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近三年来共有1000多人次参加了活动和观摩,对参赛教师及观摩教师都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仅2019年有10多位教师的教学文章在国家、省、市、县发表并获奖,有60多位教师的课题、优质课获省、市、县一、二等奖……涌现出一批省、市、县优秀骨干教师。

2、学生提升

县三中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80%以上为留守儿童。通过课改农村孩子的怯懦、扭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课堂上的自信和积极发言。学生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动手实验、展示交流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课改给予了学生展示的能力,能力帮助学生坚定了自信。不管是本班教师还是带课教师来上课,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学生学习兴趣浓,主动探索知识、学习知识的欲望强烈,课堂气氛活跃。优秀率上去了,流失率下来了。

3、质量提升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我校连续四年被驻马店市教育局评为“驻马店市中招质量先进单位”。 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我校连续四年在全县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被县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学校,县委、县政府每年都奖励我校10-20万元。

三、我们的展望:

课改是一片广袤的天空,是一条期待探索的路。县三中是伴随着课改逐渐成长并发展壮大的,如今她已经成为汝南教育百花园的一支奇葩,被汝南县教育局誉为“三中现象”。我本人也是在课改中成长的,通过参与课改,书写教育随笔,我个人已经成为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有时也会受邀到全国各地讲学。我们期待,师生在课改中快乐发展,学校在课改中蓬勃向前。今天,我们行走在课改之路上,我们愿做一个行走者,欣赏者,体验者,感悟者,思考者,我们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近几年,汝南县三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今后我们将继续紧紧以“课改与质量”为中心,以“优秀生培养”为目标,继续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更新理念,加强管理,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全县父老乡亲的厚爱!

新学年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航程。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成败。我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全县教育人的共同努力,2021年汝南县高招和中招都将会取得新的突破,汝南教育振兴目标定能早日实现!

202099

(此稿为汝南县庆祝2020年教师节大会发言稿,作者王继伟 汝南县三中党支部副书记兼教务主任。)

  

疫情背景下教师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汝南三中   王继伟)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导致2020年春季学期不能正常开学和进行课堂教学,为了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汝南县三中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和校内学习空间等网络,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但是,疫情期间,教师在直播中“翻车”的新闻不绝于耳,原因是一方面源于对系统的陌生,更为重要的则是另一方面:网课和传统课程的模式不同,网上上课的要求也不同,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思维没有及时从线下转变到线上。如此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是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的一次检验,也是对整个教师队伍的一次高强度拉练。伴随具体的实践与相关培训的到位,对软件和系统的陌生所导致的问题会逐步解决,对于教师而言,当前和以后最大的挑战仍然是教学思维模式的转变,具体包括如何在线上上课,如何做翻转课堂、如何与学生互动等等。

结合疫情背景下教师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本人就疫情防控常态下教师网络教学应对策略进行如下探讨。

一、疫情期间在线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1、技术条件的限制,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背景下,正常时期稳定有序的学校课堂教学活动受到阻碍而难以开展,几乎一夜之间,在线教学迅速成为一种替代方案流行开来。作为一种突然被重用的新兴的教学模式,而在线教学活动非常依赖互联网技术、应用平台和操作水平。在目前先进但还远远不够的技术条件下,虽然停课不停学的目标有保障,但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技术限制,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2、在线网络教学开展中,教师有消极应付的现象

课程设置是教学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如何设置课程内容,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事情。通常线下授课,课程内容都是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和兴趣,同时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实际需要而精心制作,并在多年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更新的。很多教师在接到学校开始网上教学的通知后,开学前就完成了课程设置工作。他们的具体操作就是在平台有关的慕课链接中,搜索到该学期的学习资源,并导入到该平台系统,这个操作所花时间不多,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也有一部分教师对导入的学习资源并不熟悉,也未详细考虑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品味和需求。可以说,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在线教学表现出消极应付的态度。

3、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不足,导致学生参与度低

在线下课堂,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中不仅有教师精心准备的课程内容,还有教师详细有趣的讲解,比如旁征博引,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明白。然而,在疫情期间实施在线教学,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部分学生保证不了学习时间。有的学生家里没网络,只有有线电视,有的是有网络可家里没电脑,学生只能用家长手机登录学习,家长一旦不在家孩子只能另找机会来学。同时,大部分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没有教师或家长的现场监管,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学习。在线教学过程中,老师看不到学生,教学效果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自觉,效果并不好,甚至出现视频在放,学生不看的情况。另外,根据有关学生反映说仅仅看视频,形式比较呆板,并不灵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仅缺乏交流,而且做笔记思考的力度也不够,看完视频如过眼云烟,内容理解的和记忆的都不多,结果是印象不深刻,理解不透彻。因此在在线学习过程中看相关视频,对学生而言只是完成任务的消极行为,他们的积极性没法调动起来。

二、疫情后时期对在线网络教学的思考

网络教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便捷性和高效性,无论是直播授课,还是录播回放以及资源的分享、家校的合作等,网络技术都能够很好地满足多元化的教学需求,给予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目前,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在后疫情时期我们必须对在线网络教学进行针对性思考,特别是教师要在实施网络教学中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如教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管理、网络媒体平台的运用等要素,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首先,开展网络教学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事先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相比于教室内直接授课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网络教学会受到形式的限制,对教学内容的传播基本是单向的知识呈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较为单薄,无法进入更深层次的交流。那么,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无法确切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难以进行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考虑各方面的限制条件和影响因素,教师要综合规划,根据教学目标和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行之有效、且能够让每个学生受益的网络教学模式。比如网络直播授课的同时,还需要在班级网络学习平台中发布微课视频,同时还需要录制教学小视频,以资源整合的方式来选择科学的网络教学模式。

其次,开展网络教学教师需要科学规划适度的教学学习内容。网络教学与现实的课堂有明显的区别,借助电脑或者是手机进行学习,长时间后学生容易疲乏,出现应付现象,而且也会伤害学生的眼睛。所以,教师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分析教材,整合资源,明确网络教学时段内的重、难点,简洁而凝练地呈现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合理把控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按照设计的流程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与教师协作提升网络教学的效果。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在线网络教学的应对策略

1、要创新理念,优化流程

开展网络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对影响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有一定的认识,除了对视频的处理这一外部因素,同时还有授课内容的枯燥、师生缺乏互动、解答问题不及时以及语言复杂等内容有足够的重视。明确这些制约因素之后,则要创新网络教学的理念,对应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设计系统化的教学流程,制定优质化的教学策略。例如,网络教学视频在颜色上要符合多媒体学习的原理,避免使用艳丽的色彩。在分屏设计上要呈现规则性的内容和结构化的提纲,运用视图的形式走入学生的大脑,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同时,还需要为学生详细呈现教学思维的过程,以降低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认知负荷,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教师还需要科学设计网络教学的时间线和时间段。一开始全景展示主要学习内容,使学生对学习任务和本课内容有宏观的了解;进而凝练问题,轮流呈现,且展示时间最好保持于3分钟以内,让内容清晰,逻辑流畅,节奏富于变化。课程最后,对本节内容归纳总结,以总体方式呈现,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建立整体印象,形成清晰的思路框架。

2、要整合资源,建立空间

教学本身是一个体系,而学习的过程是分散、阶段进行的,很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完全透彻的理解,特别是在线上教学环境中,有独立自由的学习空间,但缺乏教师直接管理和同伴的影响,一些学生不会主动在课后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强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原先掌握的知识也会淡化,这促使大部分学生所吸收的知识是零散的,处于模糊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充分借助网络教学过程的便利性的条件,建立个性化化的展示空间。就是以所教知识的复习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忆和整理,然后相应进行实践。通过网络可视化的形式将复习的成果结构化地呈现出来。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复习状态,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更好地完善网络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独立复习的过程中会逐步懂得组织信息、汇总信息,并比较新旧知识内容的关系,强化个人的认知结构。在网络平台的共享和展示中,让学生自己树立自信心,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3、要落实细节,提升质量

以网络教学中的直播授课来说,其中就存在多种偶然性的干扰因素,最主要的是教师难以全面兼顾,掌握学生的听课动态和理解效果。教师要实施精细化的教学管理,除了在网络平台中进行统一化的授课、作业管理,同时还要进行特殊、个别的教学引导。综合分析学生在网络授课、作业展示等方面的表现,并与家长及时交流获取学生在课后的学习状况和困惑,汇集反馈的信息,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指导。在合适的时间段内,与学生进行单个的网络交流,如设置在线答疑的个体通道,相应地进行具体化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形成线上教学一对一帮扶制度。

具体操作方法是,上课前,教师要提醒同学们提前进入教室,课前三分钟还要进行点名,直播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在对话框中与教师交流学习问题。在每节课下课之前,教师会布置一个小作业,比如:把笔记发到群里,录一个小视频发到群里。而教师也会仔细地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对于有些同学们犯的小错误,教师要耐心地一一给予纠正。

在特殊时期,网络教学的开展使教师和学生在家即可进行教学和学习,但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多种影响因素,且目前并不完善。要提升网络教学的有效性,学校除了要进行深刻的研讨,制定相对统一的线上教学任务,教师还需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设计系统化的教学流程,对资源充分整合,不断摸索、反思,营造个性化教学空间,从而切实强化线上教学的质量。

现在发现,直播不可怕,接触新技术不可怕,只要你勇于迈出第一步,其他的都不是问题。只要我们努力,就没有办不好的事,种下了希望,走在新时代的道路上,为美好的教育之路贡献自己的一份赤诚。

同时特别提醒,线上学习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新学期的新知,还有自制力的重要性、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老师在背后的辛勤付出。也许学校上课与线上授课的最大区别就是周围环境的不同,但没有人的监督下按时上课这就需要我们的自制力。在网上授课的过程中也是在锻炼我们学习态度的过程。视频的录制、课件的制作以及直播的PPT文件都是老师背后的辛勤劳动,是他们为了教学而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因此他让我懂得了要珍惜每一次的线上教学,珍惜老师的教学。

几个月的“停课不停学”的教师线上教学,对于我们未来教育教学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汹汹而来的疫情给我们经济和生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和不便,也在不经意间为在线教学打开了一扇窗,凭窗远眺,分明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和创新,而今,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的有机结合正在引领着课堂革命,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大图景已经成为现实。

20201023

(此稿为驻马店市2020年校长论坛稿,作者王继伟 汝南县三中党支部副书记兼教务主任。)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