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笔会作品集933(27篇)
目 录
【诗词歌赋】
明天的垃圾(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诗词五首(汝南县实验学校 王俊磊)
我希望(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小诗二首(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如果(二首)(三门峡卢氏县实验中学 张 雷)
诗三首(山东省临沂市一中 朱玉法)
【七律】冬日长沙随记(三首)(湖南师范大学 朱元山)
纸上谈兵(四首)(河北省邯郸市第六中学 王全林)
【真情回忆】
童年趣事8:伟大的工程(安徽无为县竹峰希望小学 夏书银)
【教育随笔】
校园的那片灯光(汝南县梁祝镇杨庄小学 王超峰)
【生活随笔】
改稿会(江苏省泗阳育才双语初中部 党文锦)
小小分药盒(中牟县梦溪路小学 陈 佩)
新邻居(中牟县梦溪路小学 陈 佩)
【原创小说】
好人水饺(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诗词歌赋】
明天的垃圾(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又一次无法躲开
一个义愤填膺的人
激动地愤怒地
慷慨地指点,渲泄
这是什么书法
存心就是污辱
竟然有成群结队的
嗷嗷叫的吹捧
我说,别气了
转移注意力吧
你看那么冷的天
我们都加厚衣服
而那杨树却脱光了
要搞明白
需要是不一样的
唉,你别瞎扯
再叫你看看
这是什么诗
胡言乱语一通
简直就是糟蹋
还获什么大奖
我说,别气了
你看那散步的人
在关注今天的步数
消失和更替
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唉,你今天没兴趣
明天再给你说吧
明天?好,明天
明天清理今天的垃圾
——2020.12.9
诗词五首(汝南县实验学校 王俊磊)
【浣溪沙】滨河晚景
一道清波入晚霞,楼台倒影似仙家。
归来飞鸟自横斜。
明月林间照小径,秋星河畔落灯花。
今疑此地是天涯。
自嘲
中岁闻平仄,闲情作草章。
寻盟潜网海,结友到西疆。
长恨浮名薄,不知文笔荒。
吟来千百句,无一解愁肠。
【蝶恋花】
薄雾氤氲云障垒,隐隐高楼,去路无从计。
曾恨人前空作戏,低眉何展春风意。
长把心怀归笔底,纸上销魂,碾字千千碎。
老去风华无处寄,梅花骨上删成泥。
汝南县小学语文课堂观摩研讨会随感
何事秋来满室香,不缘丹桂不缘芳。
君看桃李春风客,衣袂翩翩技业扬。
第一次月考监考随感
秋风新绽一堂花,凝目俯身裁细瑕。
若问此间何所爱,芬芳长伴自无邪。
我希望(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我希望
我是一棵水杉
可以尽情吮吸
沼泽地甘甜的乳汁
可以痴痴守望
那一潭碧蓝的湖水
可以悄悄约会
跋山涉水到来的才子佳人
我希望
我是一株狗尾草
可以肆意徜徉
遍访田野小径河岸桥边
可以追风沐雨
赏尽春之新生夏秋绚烂
还可以风姿绰约
默默等待一次美丽的邂逅
我希望
我是一只小鸟
可以自由翱翔
蓝天白云山林之巅
可以朝朝暮暮
阅尽人世繁华悲欢聚散
可以梦想成真
爱之所爱与之白头偕老
我希望
我是一叶扁舟
可以乘风破浪
追寻远方矗立的灯塔
可以任性妄为
日日夜夜与水恩爱缠绵
可以遗世独立
再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我希望
我是一片云
……
小诗二首(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一、“大雪”,晴空万里
晴空万里,阳光璀璨。
日出三竿,惹人爱恋。
大雪节气,空留冷艳。
风过体颤,和衣加棉。
曲颈抱臂,拂面挡寒。
冽风刺骨,期盼冬暖。
二、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时间,
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大至日月年,
小至时分秒。
时间,
于每个人都是不平等的:
勤者惜如金,
懒者挥如粪。
好好把握,
现时现金。
2020.12.10.
如果(二首)(三门峡卢氏县实验中学 张 雷)
(一)
如果
梦幻的童年褪色失忆
如果
纯洁的爱恋随风逝去
如果
无尽的牵挂收起双翼
如果
不竭的思绪失去爱意
……
如果
有了如果
世间将阴霾而又冷寂
期许与岁月一起老去
(二)
如果有一天
我穿越了邂逅
和那永恒的微笑
忘却
曾彼此给予的温暖
和那一夏的记忆
这样
没有牵挂的日子
幸福
会不会
依旧氤氲
诗三首(山东省临沂市一中 朱玉法)
屋中吟
柳翠杨绿近却无,
莫道春风润花露。
余寒犹存皆觉晓,
依旧温暖自小屋。
缸中金鱼
红里有金,金中含红
一簇簇小小火焰
将水的激情点燃
谁能知
你流血的纤指
早已把琴弦弹断……
劲松
伫立悬崖,傲视长空
搏斗风雨,抗击雷霆。
站着,一身青,
倒下,一身青……
【七律】冬日长沙随记(三首)(湖南师范大学 朱元山)
之一
寒冬犹未减游兴,一路观光行步徐。
坡子街寻朵颐味,定王台购称心书。
贪婪不觉满箱笥,饥倦始知归寓庐。
屡戒挥金须剁手,临期偏又犯糊涂。
之二
进门点菜费思量,危坐高呼一碗汤。
解渴生津红薯粉,御寒发汗紫油姜。
海盐调出鸡精味,山蜜烹来龙脑香。
为报庖丁厨艺好,老夫饕餮扫而光。
之三
连日星城多雾霾,侵晨早起盼天开。
留言拟取会刊去,赴约径奔诗协来。
缃绮墨香书满橐,碧螺春暖水盈杯。
铿锵都是家乡韵,不厌专心看百回。
纸上谈兵(四首)(河北省邯郸市第六中学 王全林)
一
草民无缘见青天,想诉冤屈也枉然。
即使包公常眷顾,为何属下把人鞭?
二
草民无力舵青天,既有天平也枉然。
政府一言铭九鼎,是谁代表我行权。
三
一言九鼎重如山,代表心声不是奸。
天下为公廉政事,放权兴国度难关。
四
草民养老在何年,甲子多医苦药煎。
重组眼花失业处,退休六五费难全。
五
毁田卖地万楼安,村厂无人乱草欢。
谁管子孙身后事,离乡背井骂青天。
【真情回忆】
童年趣事8:伟大的工程(安徽无为县竹峰希望小学 夏书银)
小时候并不知道水有压力,但却晓得用吸管将水从高处引下来。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发明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抽水机。
造抽水机的材料就是竹筒、芦苇杆和粘土。将竹筒或芦苇杆像现在安自来水管那样接在一起,用粘土固定好就行了。
有一次,我们在钱大爷家的田头比赛,看谁的抽水机厉害。结果一个晚上把他家田里的水抽干了,惹得钱大爷一顿臭骂。
有了抽水机,我们就造“电动站”。五花八门的“电动站”就摆在河堤的下面,看起来就像工厂的模型。
“电动站”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从河堤脚下扩展到河堤上。一天,我特发奇想:造个“电动站”,把河里的水引到田里!
这个想法一提出,伙伴们都拥护。大家放牛很无聊,一听有这样大的工程,都兴高采烈,谁也没考虑建造过程的艰难。
我们先在河堤上挖沟,然后把空心竹竿埋在下面。
竹竿和竹竿衔接的地方最难搞,稍不注意就会泄气,一泄气就前功尽弃,我们特别慎重。竹竿埋好后,填上土,还要伪装好,不让别人发现。
每造好一段就要检查一下,吸一下看能否吸上水,如果泄气的话,就要翻工,翻工总是难免的!
全部造好后,吸水成了最大的问题,差一点就功亏一篑!开始是用五根苇杆五个人吸,一直增加到十几个人,吸的时候要同时用力,反复试验,不断努力,最后终于大功告成。
我们欢呼雀跃,欢呼我们合作的伟大胜利!
这喜悦延续了好多天,被引进的水流的时间更长,直到发大水时才被大人们破坏。
真可谓:
童年好奇肯创新,心想事成在于勤.
铸造玩具不怠慢,就像完成真事情.
伟业出于平凡手,大功来自普通人.
工作尽心出成果,程序自控少烦神!
【教育随笔】
校园的那片灯光(汝南县梁祝镇杨庄小学 王超峰)
你认为自己最熟悉的人或物,你真正的细心去观察和欣赏过吗?你用心的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去注视过她吗?或许到了最后你觉得很普通的人和事物,她变得已经不普通了。你的心宽了,眼睛也变得雪亮了,你才会发现更多的美和丑。
工作了六年多的学校,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人一事不知看了多少遍,校园的角角落落又不知反反复复地走过多少次。夜深人静;晨雾迷离;朝阳初照;冰天雪地;积水横流;礼拜假日的时候,校园静得只剩下小鸟和小虫的叫声;飞机的鸣声;远处噼噼啪啪的烟火和鞭炮声……我也早已熟悉校园这静悄悄的声音。
孩子们来了,老师走进了课堂,读书声;教师上课声;歌声;笑声;喧闹声、上课下课的广播声;舞蹈的伴奏声……这些可爱的声音一下子把整个校园变得生动起来,就连建筑物表面的色彩也一下子变得艳丽了。
我想这些只是属于我们的声音和色彩。两年前,雨过天晴的一天,我在几千米以外的田地里,突然飘来了一阵熟悉的声音。声音虽然很小却很清晰:“下课时间到了,老师您们辛苦了。”这不是我们学校校园广播的声音吗?我不由得兴奋起来,别问我是多么爱这种反反复复的声音了,美妙的声音和色彩并不属于哪一个人或哪一群人。
从正前方看我们的校园,方方正正,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温馨舒适、大气低调,在周围民房的映衬下更显得气派沉稳。在阴天自然光不好的时候,教学楼每班十一盏电灯把教室照的明明亮亮。从正前方的远处看,这连成一片的灯光是多么的耀眼,又是多么的温馨。它照亮了孩子的课桌;它照亮了教科书;它照亮了孩子们美好的心灵;它照亮了老师的默默耕耘和艰辛的付出;它照亮了孩子前方的路……
前天下午放学后,我在路上碰到一个徒步回家的学生,我骑着摩托车把他送回家。这条熟悉的路今晚却感到有点陌生,这条路基本对着我们校园的北侧(背面)。路的尽头是一片洼洼的田地,离我们的校园近五百米左右,洼洼的田地把我们学校显得更加壮观。这条路不垂直我们学校的围墙,从远处看,我们的院墙有点向西南方向倾斜,我们的教学楼似乎与这片洼洼的田地成大约三十度的夹角,这样看起来我们的学校更美了。二楼四年级教室的灯光还在亮着,我想那一定是老师在辅导学生,依稀看到有人影晃动。阴沉沉,灰蒙蒙的天空让寒风变得更加猛烈,看到这片灯光,我的心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我从来没有这这种天气这种环境和角度下注视过我们的校园,这片灯光把我们的校园装饰的更美了。看了一会,我不舍的转过头,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这一道墙,这一栋楼,这一片灯光,又有谁真正留意和留恋过呢?这里有在曾经那呆过的老师;有曾经上过学的学生;有送孩子的家长;有当初建校时增砖添瓦的乡亲们……而如今,您们还是否愿意驻足看看我们的学校;看看那一片片充满希望和梦想的灯光;静心来听听那一阵阵生动活泼的声音……
也许,他们和我一样,那片灯光会勾起他们的回忆;那片灯光会激起他们的热血;那片灯光会让他们想起儿时的模样;那片灯光会让他们回到诗情画意的芳华;那片灯光让灰暗为之一亮;那片灯光照亮你我未来的路……
【生活随笔】
改稿会(江苏省泗阳育才双语初中部 党文锦)
十一月的一个星期天下午,天气比较冷,我急匆匆地来到学校,安排了一些班级的基本事宜,就借了别人的车子,去赶往梧桐印象酒店。
酒店附近在修路,费了好大的周折才能找到那里。到了三楼,立即拿出手机看下时间,下午两点二十八分。唉,恐怕又要迟到了,最不喜欢的就是踩点,可真是一件让人懊恼的事情。谁知推门进去,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人,还好,没有迟到。
随即,便和周围朋友攀谈了起来,才知道身旁的葛女士是银行的退休职员。她打扮的端庄和温雅,皮肤白皙而细腻,一点儿也看不出真实的年龄,言语之间满满的都是对文学的信仰和热爱。等陈主席到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他坐在我们的对面,和我们一起交谈对文学的感悟。尽管他从事警察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从未放弃过文学。在他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就喜爱读书,喜爱写文章。在这一点上,我也有相同的经历。
人到齐了,会议也就开始了。十一篇稿子看完以后,我对自己的稿子越来越没有信心,直觉告诉我肯定会选不上的。随后又自我安慰,这毕竟是尝试写小说不久,以后再继续努力就是了。发言的时候,我才深刻的体会到头皮发麻的感受,因为我的作品被很多“作家”给点评了。这些“作家”们,有的是学校的校长,有的是医院的,更多的是机关单位退休的老领导。他们都是文学热爱者,经常有很多作品发表的行家。虽然,他们对我有一些小小的表扬,但更多的是一些中肯的建议。这些建议如一剂良药,让我明白了创作的含义,对于灵感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只能来源于生活。不要妄图从现有的东西里去摘取,套用别人的故事就属于抄袭了。唯有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悟,才是唯一的东西。既然选择作为一名写作人,在享受荣誉的时候,也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作品不但要好,还要真实,华而不实的东西是最无价值的。
好可惜,我还要赶回学校去开班会,所以等准备开饭的时候,就匆匆告辞了。没吃到东西,仍感觉饱饱的,因为知识增长了。
小小分药盒(中牟县梦溪路小学 陈 佩)
星期天,我陪爷爷奶奶一起去新密市老年病医院例行检验血况。见院长孙松涛在那里往七个精美的小塑料盒子里分药,没好意思问。
又是星期天,奶奶得了重感冒,去找孙院长瞧瞧。诊断后,还需化验一下血,看是不是有炎症。这时,只见孙院长又拿出七个小塑料盒开始分药。爷爷好奇地问了起来。孙院长给我们解释说:
“这种小盒叫分药盒,是专为老年人用药设计的。因为老年人大脑退化,有时用几种药,特别是需要长期服用的药,早一顿、晚一顿会弄乱不说,还会忘记吃了,甚至已吃过又忘了,会重复吃。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作儿女的,把药分好在小盒子里,一个盒子分两头,一头蓝色,一头白色,早上吃蓝盒的,晚上吃白盒的,这样就不会出差错了。”
爷爷问:“你这是给谁分药的?”他说是给他老岳母分的。
听了他的解释,爷爷发自内心地说:“你还真是个大孝子啊!”
他说:“这都是应该的,人家把闺女养那么大,给了咱,咱尽点孝心也是应该的。”
孙院长踏踏实实行孝,我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他着实令我敬佩,同时,我也为发明创造这种小小分药盒的单位或个人由衷的点赞!
新邻居(中牟县梦溪路小学 陈 佩)
今年秋季开学,学校里新调来了位吕老师,住我隔壁,算是新邻居。
吕老师40多岁,为人和善,且直爽、无遮拦,喜欢交谈、开玩笑,经常笑着自称“大嘴巴”,有她在的地方总是笑声朗朗、气氛融洽。
在教学上,她要求严格,经验丰富,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很强,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启发。
在生活上,吕老师既是朋友又是长辈,她总会在晚上串门,给我们端来各种好吃的。今天是油饷,明天是肉丸子,后天是煮花生、煮毛豆、煮玉米……她会和我们一起聊生活,分享有趣的事,耐心解答我们的问题,这让工作年限仅几年的我们快速成长。时间总是在欢声笑语中悄悄溜走。
一个学校人员长久太固定并不是什么好事,偶尔注入点新鲜血液,就可以学习别的学校、别的老师的长处,互相进步,互相成长,尤其是遇到人格魅力这么好的老师。
有师如此,该当幸运;有友如此,该当知足!
【原创小说】
好人水饺(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我带女儿去北京看病。到大医院看病挂号难,为了省钱,我提前托在北京打工的老乡小吴,在朝阳区王四营找了一个住的地方。
那是一小间储藏室,房东老陈是小吴的朋友。小吴拿来两个门板,几个纸箱子,一条棉被,房东老陈也拿来一条棉被,铺好了床,算是有了一个栖身的地方。
小储藏室前面是临街的门面房,老陈租给山西的温师傅两口子了,他俩开了个饺子店,出了小屋,就可以从后门进到店里。我想,这大冬天的,滞留北京的时间,无聊了,有一个温暖的去处还挺不错的。
当晚,在寒风中排了一夜队,身上落了一层尘土,也没有挂上号。
回到住处,我和女儿就走进了温师傅的饺子店。也许是房东老陈给他打了招呼,温师傅很热情。我要了一碗水饺,特意又安排温师傅再盛一碗煮了饺子的面汤。
女儿吃了半碗水饺,我接着拿出一个馒头,就着饺子和面汤吃完。付钱时,温师傅说不收钱了,女主人默默地走到餐桌前,从我手里接过五元钱,又很麻利地塞进了女儿的衣袋里,就默默地收拾一下碗筷走了。
到了住室,我和女儿心里对温师傅夫妻俩,既有感激,又有点不安。女儿给我说,没要饺子钱,那女主人一声不吭,是不是生气了?我说,别多想,咱下次给补上就是了。
天下起了大雪,寒冷和忧心让我和女儿煎熬地度过分分秒秒。离下次排队挂号的时间还有三天,我们只好蜷缩在小屋里。
天黑了,我和女儿吃了点东西准备早早睡下,忽然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是温师傅。
“下雪天,客人少,我给你俩下了一碗饺子,过来吃吧,别凉了。”
我和女儿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吃饭的时候,温师傅小声给我说,他爱人叫香丹,心眼很好,就是得了产后抑郁症,不爱说话,带她出来,就是让她见见世面,多接触一下人的。
说着,香丹把没盛完的水饺,连同一碗面汤端了过来,她看着我们笑了一下就走了。
温师傅提高了声音,接着说,他的一个老乡也来北京看过病,半个月才挂上号。还说我,不到挂号时间就没啥事,心里肯定也焦急,倒不如在他店里帮帮忙,既打发时间了,吃饭问题也解决了。
我欣然同意了温师傅的建议,节省开支,是我那时候的主要想法。
于是,我亮出了拿手活:包饺子。香丹擀面皮,我包饺子。她不时地扭过脸,边擀面皮,边往我手上看,也许是不放心,也许是想指点一下,却没有开口。等我包好了几个饺子,香丹的眼里露出了喜悦的光芒。
女儿也把店里餐桌擦得干干净净,香丹也时不时地站起来给客人打个招呼了,温师傅也一直是满面笑容地干着活。
“娃的爹,你看人家可不是笨手笨脚呀,包的饺子好漂亮哦——”。
当我包好一托盘饺子的时候,香丹终于大声叫了起来。温师傅吓了一跳,连忙跑过去看了一眼,说:
“当然了,人家不仅有学问,干活也挺讲究的。”
“哥是学问人,那你干啥的呀?”香丹突然对我好奇起来了。
“俺爸大学毕业,教语文的,还负责学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女儿很单纯,忍不住在一旁插了话。
“俺喜欢有学问的人,下辈子俺也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不会再……”香丹看了一眼温师傅,不往下说了。
接下来的时间,我发挥了我聊天谈心的特长,边包饺子,边给香丹聊了很多很多。小店里不仅有了香丹热情给客人打招呼的声音,还时不时地传出了香丹爽朗的笑声。
一晃十天过去了,其间两次去排队还是没挂上号。但是,也有一个意外收获,一天晚上,收拾停当后,温师傅悄悄对我说,他爱人的病好了。
第十六天,我终于挂上号了。看了病,拿了药,回到住处,我先和香丹包好一托盘饺子,然后对温师傅说,我要走了,晚上就要赶往火车站。温师傅要我们吃了饺子再走,我说,不吃了,在医院门口吃过了。
香丹低着头,来小屋帮我收拾东西,我把提前写好的一段话给了她,香丹拿在手里,和温师傅站在门口,一直目送我们远去。回头望望,灯光下,我看到香丹的一只手一直在高高举着……
过了一年,我又带女儿去北京复诊,女儿说,等看了病,去看看温师傅两口和房东老陈。
我们来到原来住的地方,门面房已经变成小超市了。找到房东老陈,给他表示了一点心意,就问起温师傅两口。老陈说,我们走了不久,温师傅两口就走了,说是要去河南开家饺子店,为的是感谢河南的一个好人,至于在什么地方,他也不清楚。
我和女儿心意沉沉地告别了房东老陈。
十多年过去了,我每到河南的某一个地方,只要看见门店有“山西水饺”的字样,无论吃不吃,就要进去看一眼,因为我有一个一直放不下的心结。
今年国庆节假,在河南L市一所中学当校长的春晖同学,邀我去他的学校参观。中午,春晖同学问我想吃什么,我说,吃水饺吧。春晖同学说,正好,出了校门右转一百多米,有一家“好人水饺”,口碑很好,十几年了,每天第一份饺子还是免费的,说是为了感谢咱河南的一位好人……
听了春晖的话,我心里猛地一颤,一种莫名的热流传遍全身。没等春晖领路,我就跑出了校门,很快,一个“好人水饺”的招牌赫然入目,我的心咚咚直跳,平静了一会儿,我对着门口喊:
“温师傅,香丹弟妹,我来了——”
听到叫声,跑出来的正是香丹,她比以前胖了许多。香丹站在台阶上,盯着我看了好大会儿,突然扭身跑回店里。
“娃他爹,是河南好人,河南好人来了——”
“你俩才是好人,山西的好人,我可找到你们了!”
我紧紧握着温师傅的手,泪水禁不住地流了下来,香丹给我擦擦泪,说,坐下吧,我们一起吃一顿“好人水饺”。
吃了饭,我让春晖推迟一下活动日程,执意再包一托盘饺子。包好后,香丹用手机拍了照,说:
“俺要把’好人水饺’印在照片上面,做个新招牌,高高地挂起来!”
顿时, 小店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