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笔会作品集924(22篇)
目 录
【诗词歌赋】
庆祝“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肖永成)
十年叹(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江城子】踏花 踏春(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刘冬丽)
【长相思】思忆浓(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刘冬丽)
赏“舞”(河北省邯郸市第六中学 王全林)
美女如画(河北省邯郸市第六中学 王全林)
玉女颂(河北省邯郸市第六中学 王全林)
叶(汝南县第四小学 董立伟)
秋恋(汝南县第四小学 董立伟)
冬之伴(汝南县第四小学 董立伟)
看(汝南县第四小学 董立伟)
小诗三首(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时代散文】
文·心(新郑市教育局教研室 卞从华)
【真情回忆】
童年的记忆(郑州市金水区幼儿园 刘梦楠)
【教育随笔】
谁家春燕啄新泥?(四则)(郑州市金水区四月天小学 王 茹)
【生活随笔】
感恩,前行(汝南县第九小学 郑心爱)
心疼(郑州市管城区港湾路小学 李 茜)
【诗词歌赋】
庆祝“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肖永成)
基层关工委,工作应赞美。
领导图功利,努力尽被毁。
五老多寒心,倾心不气馁。
如今党重视,硕果定累累。
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于1990年2月在北京成立
——2020.11.25
十年叹(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二零一零年,赵氏领汝南。
教育大震荡,覆地又翻天。
先免校领导,后任一批官。
无论德与能,一律照本宣。
鄙亦遭劝免,十年蒙屈冤。
忆我履副职,工作德为先。
学校风气正,面貌倍新鲜。
师生同携手,高峰共登攀。
家校融一体,引导正曲弯。
心理勤疏导,循序诱再三。
扶助学困生,步步度难关。
省市县有誉,看淡如云烟。
家长多口碑,至今挂嘴边。
无奈离职后,热血空无端。
偶遇国学会,栖身心可安。
惟盼发微光,余生天地宽。
——2020.11.25
【江城子】踏花 踏春(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刘冬丽)
一番凉雨洗清秋。
对层楼,正凝眸。
萧萧落叶,古藤倚廊收。
无限风光春再现,看不尽,踏花游。
10.10
【长相思】思忆浓(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刘冬丽)
寒意浓,思忆浓。
时序阴阳长夜中,哀哀梦枕空。
山几重,水几重。
隔断寻亲无路行,只期来世情。
11.26.
赏“舞”(河北省邯郸市第六中学 王全林)
昂首舞东方,连山耀紫光。
长江千里阔,横断行云香。
航母银河拓,红旗宝岛扬。
浩天吾独写,墨地字尊王。
此诗是按照“舞”字从头往下根据唐氏白丁书法“舞”铺展来写的。
美女如画(河北省邯郸市第六中学 王全林)
婷婷玉立一支花,纤腿蜂腰披锦纱。
肤若凝脂红粉荡,领如蝤蛴白珠加。
腹藏满囤黄金带,浅笑盈盈挂月牙。
慢走快跑歌舞俏,轻声细语放奇葩。
玉女颂(河北省邯郸市第六中学 王全林)
雪肤红袖未开笄,齿白明眸住巷西。
秀腿细腰高五尺,双峰黑发比肩齐。
洒香出浴招花妒,慢步轻声气鸟啼。
落雁沉鱼皆逊色,冰清玉洁万人迷。
叶(汝南县第四小学 董立伟)
时光把叶装扮成火红的舞女
舞出最后一炫
惊艳了彩虹
醉沉了夕阳
感动了大地
穿透了时光……
饥饿的麻雀站在无叶的树上
守着时光
啄食树上橙红色的灯笼
灯笼和叶一样
走过春夏秋冬
走过青涩和成熟
尝遍人间冷暖
看芳华落尽
有朝一日
灯笼
和雪花一起飘落
重温和叶如初约定
时光
永远在叶心中
而叶
从未在时光眼里
有叶
时光不理不睬
无叶
时光不停不留
秋恋(汝南县第四小学 董立伟)
你走了
我抱着一把破木吉他
在黎明时分
疲惫地唱着思念的歌
无言的旷野
留下一片片枯叶
裹着初冬的夜风
在闪烁的霓虹中
忧伤散落。霓虹
把一床河水,
装扮成五彩的秋叶
金樽对月
酒约残夜
回首这一程,我
乘坐载满爱情的列车
起点是春天
终点是冬天
停站最久的是你——爱的秋天。
纵使列车戛然而止
纵使一切尘埃落定
爱恋绵绵无尽
思念绵绵无边
我放下自己
却放不下你
我忘了我自己
却无法忘记你
来年
我还是我
再相遇
你可还是今年的你?
冬之伴(汝南县第四小学 董立伟)
立冬了
冬来了
温粥与你共清晨
牵手与你立黄昏
任百花荣枯
凭云卷云舒
任日出日落
凭月圆月缺
任风吹雨打
凭天寒地冻
赏心悦事书一卷
起身抚琴歌一曲。
回眸半生源来缘
凝望未来心相连
你冷了
愿化貂氅暖你身
我冷了
你变莲花入我心
看(汝南县第四小学 董立伟)
(一)
你用心看深秋的风景
深秋的风景用心看你
(二)
我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却只看到黑暗。
因为,
我的爱情,
我的理想,
我的信念,
我的信仰,
都遗忘在,
来时路上。
小诗三首(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静心
静一份心
品一缕茶茗
闻一丝书香
珍惜每一个过程
享受每一份时光
坚强
人最无助的时候
哭是没用的
只有自己坚强
才是最好的倚望
学习
学习吧
莫让青春负韶华
阅读吧
莫让心灵无处挂
君学尚趁早
成年无烦恼
噓~
看黑板
划重点
学好语文很重要
日常功夫少不了
2020.11.26.
【时代散文】
文·心(新郑市教育局教研室 卞从华)
文者,汇话也。常见于篇、论于著、成于书、散于卷。
心者,思意也。常含于思、表于意、抒于情、感于境。
古之墨客文人驱笔随性,画纸成文;今之网络写手键动绪飞,码字成文。可谓是:下笔思文苦,波墨绪章香。撩语三千丈,抒话诉衷肠。
况,
文易随心,思绕心环,不堵成念,畅则成文;
文合随意,意随心翩,弹若声弦,发则成文;
文尚随情,情系心变,苦乐弥坚,抒则成文;
文待随境,境润心迁,触而生叹,厘则成文。
君不见,孟德碣石登高歌沧海,东坡赤壁统临叙怀古。子建疏狂悲酒歌洛神;太白肆酒仰哮谪诗仙。但凡成文,所念所弹,莫不含于思表于意。后主俘而悲歌,国破人忘,唱虞美人;三变苦而寻花,柳词传巷,弹雨霖铃。鹏举愤而壮志,怒发冲冠,激满江红;履善忠而兵败,从容殉国,过零丁洋。但凡成文,苦乐生叹,莫不抒于情感于境。更有幼安壮志,含而悲愤,美芹十论;子美漂零,家国悲悯,三吏三别;蕙仙忠情,梦断衷肠,叹世情薄;务观从戎,沉郁悲凉,临终示儿。此中个味,文含心意,绪融情境,犹以成文。
纵观古今,横阅内外,大凡成文者,盖随心随意随情随境趋也。
吾曰:文随心焉!
【真情回忆】
童年的记忆(郑州市金水区幼儿园 刘梦楠)
小时候,家里住的是四合院,四邻八舍的住着许多人。那时候的家家户户都以种庄稼为主,也有个别的人头脑灵活会做个生意,家里会富裕些。村里的孩子上学都是成群结队的,步行去学校,小学校园就在两个村中间,孩子们吃过早饭,背起书包,和家里人打个招呼,就去上学了。老师也是周边村里的人,和孩子家长都熟识。现在生活在县城,每天上班的路上车水马龙,交通常常拥堵,行人匆匆,夹杂着汽车鸣笛声,让人有一种紧迫感,焦虑感。虽然身处县城,购物比较方便,但是我还是会怀念儿时的村庄,怀念那份宁静、自然的生活。
在我的印象里,妈妈是个善良、淳朴的农村妇女,操持着家里的田地,管理着我们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爸爸常年跑运输,给人家拉这送那的,常常一早天不亮就开着车走了。我躺在里间温暖的被窝里,听见奶奶在堂屋外间做饭的声音。奶奶常说:“你爸成年风里来雨里去,大年三十也不歇,为的什么呀?你们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他。”这话奶奶说的不止一遍,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不要忘了我爸当年的辛苦。照我说我妈也挺辛苦的,一个人干地里的活儿,还总是不落在人家后面,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这不都是我妈的功劳。妈妈常说:“人家的劳动力多,干活快些,咱家劳力少,我就比别人早起一些,还是照样不落后。”她是个要强的人总是不惜力气,看似柔弱的她,左手掐腰,右手搬住一袋化肥,一用力就扛上了肩,从地头扛到地尾,不歇一口气,那时的我觉得妈妈真是个大力士。
小时候家里吃的菜都是自留地种的,我家有一块自留地,不大的一片地,种下了豆角,黄瓜,番茄,辣椒,还有苦瓜。豆角顺着竹竿往上爬,开了淡淡的花儿,不久花儿落了,就结出了小豆角,仿佛一夜之间豆角就长那么长,我和弟弟负责摘豆角,豆角结的一串串的,绿盈盈的,我摘了一大把都抱不住了,放在地上,一会儿工夫,我俩就摘了一小三轮车,自己家吃一些,还会给亲戚邻居送一些。嫩一些的豆角用水焯一下,撒点儿盐,放点儿生抽,倒点儿香油,撒上蒜末,一半就是一道美味的凉菜。老一些的豆角,奶奶把它做成蒸豆角,里面的豆子特别多,吃起来软软的,很是美味。在地里干活渴了,就去菜园里摘个黄瓜吃,有时候从地里回家,顺便摘点番茄什么的,吃的菜都是纯天然绿色无公害的,想想那时候虽然没有天天大鱼大肉,吃的都是家常便饭,却吃得很香甜,很放心。
大人们在田里干活,孩子们跟着就是玩儿的,想帮忙干一会儿就干一会儿,累了妈妈就让去树荫下玩儿。光着脚丫在河堤上玩泥巴,弟弟从河边挖来了泥块儿,我们把泥块儿捏成不同的造型,我捏一个小长方体,然后再变换成一个小娃娃的样子,弟弟喜欢捏手枪。等到临近黄昏时,妈妈收工,喊我们回家了,我们都兴冲冲的拿着自己的作品回家,一路上小心翼翼的,生怕把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弄坏了。我们把它们小心地放在窗台上,让晾干。过了几天,泥巴做的玩具就晾干了,我们拿着它们玩儿了好长时间,还想着下次要捏一个更好的。也许,现在的孩子们想玩泥巴,得去做陶艺的地方吧!
虽然现在我已经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常常会梦见小时候的老家,老院子,院子里的大槐树,槐树下的大黄狗,还有小时候的玩伴,和善的邻居们。童年一去不复返,昔日的村庄也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耸立的现代化社区。相信未来的孩子们将会拥有别样的美好的童年。
【教育随笔】
谁家春燕啄新泥?(四则)(郑州市金水区四月天小学 王 茹)
——听杜素英教授《把成功传给下一代》讲座有感
如果你不改变自己,那么必将被这个时代抛弃。作为一名家长同样如此,更新自己的理念,在这个春天出发,让你的孩子在新理念的沐浴下灿然开放。
——题记
(一)信念
当你播下一粒种子,是否它就能迎着每个晨曦茁壮成长?我想,若拥有了一种向上的信念,给予了足够的营养,它就能成长。
这或许是许多家长长期以来保持的一种理念,在思想意识中潜伏着,很难改变的想法。作为一名家长,我亦不免俗。现在想来,新时代的要求已经不再若过去一样,我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何况给予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这个“向上的信念”“足够的营养”已经赋予更多的内涵,孩子才能走向成功。
杜教授的讲座却打破我曾经的定势思维,她结合现实的事例,给予了我们更多更实在的家庭教育理念。
(二)谁是教育的主要责任人
孩子的主要教育责任人 家长PK教师。我想起了一个镜头:
一个母亲把孩子送到了学校,默默地看着孩子走入学校的背影,在日记中写下这么几句话:老师,我把我最心爱的宝贝交给了你,请你一定要善待他,他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天使,而我,却不得不放开他的手,让他走进这个陌生的校园中,我希望你能象我一样爱他。
耳畔又响起了某些家长的话:我把孩子交给了学校,怎么教就是你们的事了,以前我的父母也是这样管我的。于是一旦出现了问题,家长脱口而出的话就是:学校怎么教的?
杜教授柔和的声音在会场回荡:在计划经济年代,每个孩子出生、上学、考大学、分配工作都是按照计划进行的,但是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如果还按那个时代的观念教育孩子,把一切的责任都交给学校,那么根本无法塑造适合时代发展的人,因为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孩子终身的老师。
(三)素质教育的“素质”为何物?
或许,轰轰烈烈的四个字在中国大地上很是深入人心,就是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何为素质呢?到底培养孩子的哪些素质?
首先,打破孩子“怪别人”的思维方式。每个妈妈似乎都记得这样的一个场景:小时候,孩子不小心碰到了凳子,碰疼了自己,哇哇地大哭,这个时候不少妈妈就会安抚孩子,这个凳子真坏,碰坏了我家宝贝,我好好修理它。于是母亲装模作样地打了凳子,孩子笑了。当一个毫无生命力的事物也成了罪魁祸首,孩子怎会不形成思维定势:原来,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这也就形成了孩子的思维习惯,责任都会推给别人,而自己是无辜的。所以每次你会听到告状声总是响起,很少有孩子懂得反省自己。因此灌输孩子“怪自己路越走越宽,怪别人路越走越窄”的理念,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其次,拥有分清主次的观念。有些孩子不是不愿意做,也不是不想做好,而是习惯性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什么也做不好。其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家长带孩子去超市,许多孩子看到什么东西都想要,于是如何让孩子选择自己合适的呢?有的家长就会在去超市之前告诉孩子选择自己最想要的一件,其他必须放弃,孩子就不得不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哪个是自己最需要的,这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肯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外,遇到问题要多动脑子。再以去超市为例,有位成功的家长就是这样做的:他看孩子特别想要某种东西,就让孩子说出想要的合理理由,开始时坚决不买,听孩子的理由比较合理就做犹豫状,孩子看父母动摇了,就继续想办法说服,于是天长日久,也就形成了遇到什么问题都会习惯性多思考。长大后去了伦敦读书,他很关注信息,于是每年一次的回国探亲,他的往返费用就比别人少出1万元。所以,思考成就人生,善于思考的人才会更容易走向成功。
(四)方法是孩子愿意被教育的关键
1、家PK校,能否双赢?
每接一个班,我总会在第一次家长会清楚地告诉家长:家长和老师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可能偶尔会出现问题,但是谁也不是圣人,如果我有问题,你可以直接找我沟通,你有问题也是同样。但是我们在孩子面前不要讲任何任课老师的不是,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孩子的成长会陷入更多误区。所以老师和家长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而合作的好坏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杜教授也讲了一个事例:一个母亲去给儿子开家长会,老师当着全班家长的面批评孩子有多动症,坐不住,这位母亲当场眼圈都红了。回到家,儿子一看母亲的神情,就追问是不是老师批评了。母亲听罢告诉儿子不是老师批评,而是老师表扬他能安安稳稳地坐3分钟了,她是感动得哭了。孩子听完后非常高兴,第二天到学校当真坚持了3分钟,后面5分钟、10分钟越来越多,直到能坚持一节课,最后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从这个事例中不难看出,这个母亲是极其聪明的,她并没有把矛头对准儿子,也没让“老师批评我我就狠狠修理你”这种理念延续下去,正是这样的母亲,才让孩子逐步走上了轨道。
2、会“夸人”
“夸人”,也就是要学会看别人的优点。有一个学雕刻的女士,刚刚从大学毕业四年后,发现自己越来越丑,她很是惆怅,于是就去询问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经询问得知她是雕刻幽鬼世界,建议她改变雕刻对象,专门雕刻菩萨。过了几年后,姑娘发现自己又恢复了原来的美丽,并多了一份脱俗的柔和。
我们常说:18岁以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但18岁之后是属于自己的,当你学会寻找这个世界的优点时,你自己也会变得更加豁达与美丽。爱美是人的天性,因此学着每天沐浴在阳光中,微笑着面对每个人,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而“夸人”将会让别人更加欣赏你,喜欢你,人生的路也会越走越平坦。同样,家长也要学会夸孩子,会夸孩子的家长才容易被孩子所喜欢。
3、从小培养自己的控制力
其实也就是一个人的自控能力。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个著名的教育专家,选了10个4岁的孩子,让他们呆在一个房间里。他拿出一些糖块,分发并告诉这些孩子:“现在我发给你们每人两块糖,我马上要出去,如果在我回来的时候,你们手中的糖还在的话,我会再奖励你们两块糖。如果吃完了,那就没有了。”过了一段时间,等他回来时,有的孩子早已把糖吃完,而有的孩子嘴巴流着口水,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手中的糖,还是坚持没有吃。26年后,他发现那些吃完的孩子没有一个成功的,而那些一直坚持到他回来的孩子都成功了。
所以一个人的自控能力,在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也是为孩子的成功开了一扇门。
4、换方法
许多人着迷于电视,自然包括孩子。因为电视节目是极其丰富的,遥控器掌握在自己手里,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如果让孩子对你的教育感兴趣,你就必须不停地改变方法。把自己当作电视台,孩子当作观众,当他被你所吸引,还有什么无法沟通的呢?
(五)成功者应具有的品质
许多人都想让孩子成功,可是却不知从何下手。事实上,成功的人往往具有两种品质。
1、爱父母。
一个校长去开女儿的家长会,听专家说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崇拜和喜欢的人前十名很少有自己父母的身影,即使出现,也都在后面。她半信半疑地回到家,让女儿写出十个最喜欢和崇拜的人,结果发现还真没有自己的名字,就特别生气。
其实不仅仅是她,许多孩子把父母的爱看作理所应当的,而且极少与父母沟通。而父母总是习惯性地重复着自己多么辛苦,时间久了,孩子也就麻木了。有一次,一个记者采访比尔盖茨什么事情最等不得,当大家都认为比尔盖茨会说出商机之类的,他的话让大家深感意外:孝敬父母。中国有句耳熟能详的话:子欲孝而亲不在,这是极其悲哀的事情。通常能爱父母的人情商是极高的,在当今这个社会,高情商也会为成功助跑。
曾经听说国外教育孩子的故事,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把产房里的事情以视频的形式给孩子看,当孩子知道每个人的出生母亲都要付出那么多的痛苦,会发现自己的父母其实非常伟大。于是在孩子生日的时候,孩子会用自己的零花钱精心给母亲准备礼物,然后跪在地上说:“谢谢您生养了我,我的生日就是您的受难日,我会永远铭记的。”而我们的小皇帝们呢?学会让他们爱你吧,也是为了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2、靠自己
现在中国人拼来拼去,开始拼爹,拼家世了。许多人认为自己不成功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丰厚的家庭背景。事实上,成功家庭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注重的,而且更加讲究策略,在许多事情上他们比普通家庭对孩子要求更加苛刻。有些人,靠着家庭的积累,不停地提升自己,继承了家业,塑造了属于自己的成功;有些人,骄奢之极,于是很快就印证了富不过三代的说法。真正的,许多成功的人并没有多强大的背景,新中国建立至今,也就三代人的时间,象那种沿袭了许久的世家极少存在,很多成功的人都是从普通人走来的。所以无论出身如何,最终都要依靠自己的实力。
所以,从小培养孩子靠自己的观念,它决定着成功与否的80%。作为父母,我们是否准备好了呢?就如西方的谚语“上帝只救自救的人”。
(六)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伙伴
时代是变化的,家长自然也要与时俱进。不可能拿着几十年前的老经验不放,让它们逐步成为你和孩子之间的障碍,那么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特别对于叛逆期的孩子,他们更不愿意与你交流。因此,学习下现代的教育理念,陪孩子一起成长,也是孩子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杜教授讲起一个我们常听的《猫和老鼠》的故事,说起老鼠变聪明之后,不再容易上当,有一天,突然听到老鼠洞口有狗的叫声,它好奇地跑出去看,被猫逮个正着。老鼠奇怪为何是猫,猫回答说:“我不学门外语,怎么能捉到你呢?”
故事很诙谐,却让我感悟到唯有适应时代的发展,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那我们的旧观念、旧方式也该开始更新了吧?
用我们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为他们的成长筑造新的舒适的巢。我相信谁的思想走在时代的前面,谁家的孩子就将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生活随笔】
感恩,前行(汝南县第九小学 郑心爱)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感恩节之节日虽然来自西方,但感恩的心和情却是全世界全华人的共同情感。
感恩节来临之际,感谢我的祖国,在一场突如其来全球泛滥蔓延新冠肺炎几乎失控的局势下,我们依然能国泰民安!感谢父母,生我育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感谢,跌倒时扶我一把、沮丧时鼓舞我的人!
感恩,是千言万语,是万般千情。是冬阳中的阳光,是夏夜的点点繁星。是黑暗中的一束亮,是前行路上的一股力量和希望。今天,本学期,此刻,最想感恩的是我的班主任工作。
女儿今年上高一,一把手带孩子的我为了女儿一天三顿的应时饭,调工作、搬家,只为离孩子的学校更近一点,照顾也能更节时方便一点;今年步入不惑之年的我,加上常年的肠胃病的折磨,更是磨杀了我太多的精力和动力。
原本,日子就在一天慢慢上好两节课的节奏中度过。不想本学期半路中又捡了一个班主任之职。
有人说,班主任是天下最小的官,跨行最多、兼职最全的人,是慈母是园丁是保姆是法官……正是这个“最小的主任”,让本学期的我变得充实。正是这“最小的主任”,每天小到班级的卫生、纪律、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大至教育教学政工后勤家校沟通。一天下来,往往是筋疲力尽,却满心满脑子装的还都是一班70余个娃娃的影子。
正是班主任路上的这份艰辛和不易,本学期,此刻,才更想感谢的很多。感谢在路上扶过我、帮过我的搭班、同事、家长、领导。搭班的是一个年轻帅气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伙子,却每天时不时的拿起笤帚帮我清理室内外的垃圾卫生;校长每天日理万机,当遇到班里课任有事课顾不上上时,也曾经拿起课本走上讲台帮我们代课;感谢同年级组临班的王忍老师、刘培老师,在我外出学习期间帮我们代课、管理班级;感谢打扫厕所卫生的清洁阿姨,看到我一人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不由的搭把手擦擦窗口、抹抹桌子……
成长的路上谁都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跌跌撞撞迷茫失措过,是前行路上感恩指引了我。叶谰先生曾经说过:只所以我的眼里总是含着眼泪,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之所以我很累很痛,是我对我的这份班主任工作中付出的太多却不求结果。唯愿待那桃李满天时,我还幸福安康!
2020/11/25
心疼(郑州市管城区港湾路小学 李 茜)
侄子昨天晚上是在23:10分进的被窝。我问他累不累他说不累,但我想他一定很累。
还不到十三岁的他在省实验中学,上七年级了。家和学校相距很远,本来想着入学后就住校,然而种种原因今年学校不像往年那样安排新生住宿,这就注定了他每天要赶好多路。他平时住在他的舅舅家,学校在农业路文化路附近,舅舅家在郑州卫校那里,这个距离便是侄子每天都要乘公交车往返的距离。
侄子从小就是个坐得住的人,有些内向,不爱说那么多,但自己的事情做起来一般都是不折不扣的。在三年级的时候,他的英语考的不好,不光是他,因为师资的原因吧(没有专职的英语老师),全班都考的特低。嫂子开始让他上英语班。家在郊区,而学习的地方在陇海路,每周都要来。学英语前嫂子还送他去郑州市青少年宫学绘画,先开始学习儿童画,后来学国画和书法。暑假的时候班里的课安排的多,他也从没怨言。这个真是难得。
天道酬勤,侄子的英语赶上来了,小学毕业的时候英语考了100分全班第一名,语文93分全班第一名,数学97分全班第三名,总分第一。我一向不主张给孩子加压,可我想,孩子跟孩子还是不一样的,如果有的孩子适合适当加压,也应该不是坏事。有的孩子适合张扬个性,就不妨按照孩子的兴趣来。
侄子爱看书,我爱给他买书,每次给他的书,他总能认真看完,然后保管好。他上小学时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哥哥在院子的墙上定了一个球筐,写完作业他就经常自己在家练习投篮。
我想让他住在我家,可哥哥嫂子觉得我平时忙,他的姥姥也正好在他的舅舅家,这样就有专人为他做饭了。每天那么远的路程是个考验人的事情,在公交车上就要40分钟,再加上上车前和上车后的路,离一小时也差不多了。
上了中学,分数啊名次啊就提上了日程,第一次经历的是月考,全年级16个班,每班将近70人,他考的是全年级160名。嫂子说不给他压力,已经很不错了,从农村小学走进城市的中学,光是这个环境的转变他就要适应一段时间。接下来是中考,这次进步不小,考了全年级102名。
上个星期我回家,嫂子说老师让他参加电脑学习,说是将来高考会加几十分。学习时间是每星期二和星期五晚上,从放学上到晚上9点,他们班选了四个人。是件好事,但这就意味着侄子又要更辛苦了。想着给他在附近找个托管部,也好让他的休息时间多一点。可嫂子说“咱上学的时候条件艰苦多了,没有家里的大人管着学习一些坏毛病是很快的事”。我和嫂子是中学校友,嫂子比我低一个年级,我们那时上学确实也是很苦的,每天早上五点多都起床点着蜡烛学习,晚上还有晚自习。那就让他来回跑着吧。
我们商量的是每个周五晚上侄子学完电脑到我家住,然后早上再回家去。昨天晚上直到10点20,他才回来。那时我正在剪报,而张亦弛和暖暖已经睡着了。我帮他放书包,一掂,妈呀,好重!我不会估计重量,但那是我掂过的最重的书包。先让他用热水洗洗手,又倒了一杯水给他喝。接着热了饭菜,拿出那个张亦弛留给哥哥的汉堡。
吃完饭,倒了热水让他泡脚,顺便把才剪好的关于钱学森的一些报道给他看。洗脸、刷牙,一切做完后是接近11点20了。11点20整,侄子,说自己不累的侄子,他钻进了被窝,开始了他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心疼。很心疼。路尚漫漫……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