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笔会作品集710(教师节专辑)
(2019年教师节专辑 11篇)
目 录
【诗词歌赋】
庆祝教师节(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教师节组歌(11首)(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故事回忆】
有一种爱,也许很小(河南省南阳市第八中学 纪 梦)
【教育随笔】
爱满天下(汝南师范附属小学 尹春锋)
我的教师梦(郑州市金水区幼儿园 刘梦楠)
演讲比赛稿(郑州市金水区幼儿园 郑 爽)
尊师之道(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初级中学 李玉尊)
论“教师” (内蒙古赤峰市第一高级中学 肖亦然)
论“师德” (内蒙古赤峰市第一高级中学 肖亦然)
论“红烛精神”的式微(河南省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 曹秋惠)
教师的苦衷(陕西西安市蓝田县洩湖中学 任东海)
【诗词歌赋】
庆祝教师节(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三十五载梦如花,青丝悄然成白发。
宏图美文一场会,台下掌声台上夸。
——2019.9.6日
教师节组歌(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序曲
您用青春耕耘,园里鲜花灿烂;
您用心血浇灌,园中芬芳弥漫;
您用微笑播种,一路快乐无限;
您用智慧领航,人海精彩不断。
一、师者
师者皆清贫,谁知师者心。
大地传真理,广袖播温馨。
呕心不惜累,沥血桃李芬。
若谈舒心事,花木郁森森。
二、师心
黑板承希望,丹心渡叶舟。
讲台挥汗水,灯下忘春秋。
不怨工资少,何忧奉献稠。
教坛无私心,梦里笑丰收。
三、师魂
(一)
一心爱教育,两袖清风爽。
三生修今世,四季花朵香。
五谷杂粮餐,六欲限其量。
七情都归真,八福清闲享。
九品人师魂,十分我理想。
百味人生酒,千辛万苦酿!
(二)
一生谈奉献,两鬓染秋霜。
三笔绘蓝图,四季育苗壮。
五谷细分析,六畜讲清朗。
七步诗作范,八家文学仿。
九九归一术,十全十美想。
百年树人杰,千辛万苦尝!
四、师美
轻轻唤醒孩子,吟颂生命赞歌。
生命点缀春色,热血浇灌硕果。
啊!人民教师,为你唱首颂歌!
依恋三尺讲台,高唱奉献凯歌。
背影并不宽阔,描绘未来花朵。
啊!人民教师,为你唱首赞歌!
五、师歌
献身教育,勇于开拓,
任那四季,花开花落。
粉笔抒写,人生辽阔,
忘我谱写,动人之歌。
啊!人民教师,
你——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歌
六、师赞
红烛精神,知识雨露。
春风化雨,学子竞优。
一身粉尘,轮回春秋。
龙飞凤舞,喜泪盈眸。
孔孟邀游,丹心神州。
诗书万卷,雕梁琢栋。
蜡炬成灰,学子风流。
功业成就,学海飞舟。
七、师颂
九月金秋,万里香飘。
三千桃李,竞媲妖娆。
稻浪千重,神州比娇。
丰收之醉,谁之功劳?
孔孟游遨,传继今朝。
知识雨露,浇灌滔滔。
讲台三尺,粉笔翻飞,
祝贺声声,师生情醪。
八、师境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
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用智慧哺育,用生命呵护。
人梯送英才,蜡烛照他人。
敬爱的老师,执着的追求!
园丁的汗水,绿叶上闪光;
教师的汗水,心灵中结果。
园丁的梦境,花香叶浓荫;
老师的梦境,笑脸读书声。
九、师情
心善不在表,美德天昭昭;
教师什么美?美在师德高。
园丁育花好,果丰花艳亮。
可知育花人,对花诉衷肠。
尾声:献给你,我敬爱的老师
老师,您是辛勤的园丁,
我们这些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老师,您是未来的建筑师,
一砖一瓦地辛勤奔忙!
老师,您是点燃的蜡烛,
照亮着我们,却唯独没有把自己照亮。
老师,
是您为我们点燃人生旅途上希望的光芒,
给我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让我们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上。
我敬爱的老师,
您不是演员,
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
您不是歌唱家,
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
演奏出迷人的乐章。
……
老师,
我怎能把你遗忘!
您手中的粉笔,
慢慢地化为爱的粉尘,
滋润了我们的心田,
却染白了您的头发——原本乌黑发亮。
对您的感激,
千言晚语无法表达;
对您的祝福,
百千万年也不会遗忘。
教诲如春风,师恩深似海,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今天,我们用真诚的祝福感谢您!
老师,您辛苦了!
【故事回忆】
有一种爱,也许很小(河南省南阳市第八中学 纪 梦)
10年后再见到这个男孩,竟然会是在网上。有时候有很多事是不可思议的。就比如我比他正好大10岁,我们正好又分别了整整10年。
他其实是我10年前的一个学生,只是从没想到他还会费那么大心思地在网上寻找我。那天在博客里看到他的留言,看到他留下的QQ号,看到他称我老师,看到他报上自己的名字,我才知道,这么多年,在我的内心深处其实从没有忘记过他——那个面容清瘦,肤色白白的,有着一双忧郁的大眼睛的小男孩。
现在他告诉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我愕然,怎么会呢,怎么会呢?10年前,我不是他的班主任,我只是他的语文老师,我欣赏他写作的才能,那些思想总是和他的年龄不太相符,总是比他的年龄成熟得多。他的家庭环境不是很好,妈妈喜欢打麻将,常和爸爸吵架,正如他在作文中所说的,只有在学校才会感到一些快乐。
那时候,我读着他的作文,常常会感觉到一个成年人的世界,那种复杂忧伤细腻的感情,常常会让我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安静的15岁男孩的文笔。他的文章常常出人意料,常常给人一种惊奇感,或许那几年我也有一颗忧郁的心吧,或许多愁善感的性格吧,总之喜欢这个小男孩如成人似的文笔,那种文字里的疼痛总能引起我的共鸣。我喜欢在班中表扬他,喜欢在班中念他的文章,我甚至鼓励他好好写,长大了会成为作家呢!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曾有一天,他对我说:老师,我真想永远让您教我!我笑了:傻瓜!如果我一直教中一,你能永远上中一吗?他倔强地回答:是,如果可以的话!
不!老师,现在25岁的他对我说,我上学时您对我那么好!我得到了您的肯定,只是我却辜负了您,所以我没有勇气去学校看您。而且我上学时老惹您生气……
是这样的吗? 我好像突然记起还有这样的故事。那个时候,他上中二了,我还是教一年级。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的成绩竟然学得一踏糊涂,而且和教他的老师格格不入。他找到了我还要上一年级,任凭我怎么苦口婆心地劝导也不行,他非任性地要留级,说他在二年级一点儿也学不进去了。
结果他又坐到我教的班级中。我依旧欣赏他的作文,依旧鼓励他,表扬他。只是他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他变得玩世不恭了,变得不再安静了,他甚至变得爱在我的课堂上捣乱了。不管我怎样找他谈心,他依旧如此。他这样的行为常常让我难堪,特别是全班同学面前,毕竟他一直是我很欣赏的一个学生。所以我后来在课堂忍不住的时候,会严厉地批评他,可他总是那样嘻嘻地笑,他越是这样越是让我生气不已。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到后来我真的不想再在意他,因为他总是让我失望。
直到今天,他告诉我,告诉我,他那时特别喜欢看我生气,还说都是我把他惯的,因为他在家庭里得不到快乐,只想在学校里有人关心他,他还想我让注意他,只是觉得那时候的思想很走极端。呵呵,真让我哭笑不得。
终于有一天,他在班里竟然闹出一件大事来,让我震惊了很多年。他踢坏了教室的门,班主任让他叫家长来,他选择了一个极端的方式,和班中一个男生一起买了安眠药,吃了下去。他以为吃下去睡一会就什么事也没有了。结果这一觉睡了三天三夜才醒过来。我听了这件事感到痛心。真的很痛心。曾经让我骄傲自豪的得意门生竟然成了这个样子,纪律极差,思想极端,怎么也不能让我相信,他会变成了这个样子。今天想来,如果我们做教师的当时能正确地引导他,引导他走过青春期这个门坎,也许他就不会那样了。他其实就是想要我们一点点儿的爱,一点点儿。
后来他没上完学就走了,再也没听到过他的消息。一直到现在,在网上他找到了我。找到了他一直认为对他好的老师。
这个小男孩,不,现在已经是大男孩了。他已经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他时常给我提起他上学时的事,比如我说过的话,表扬的,还有批评的,很多,我都忘记了,我总是问他:有吗?他斩钉截铁地说:当然有,我记得很清!这些话常常让我感动,让我惭愧。我为他做过什么?什么也没有。其实我对他做的只有那些,一个教语文的老师喜欢一个作文写的好的学生,仅仅如此而已,这么简单。可是,这样的爱却像花朵一样一直盛开在他的心间。
有一种爱,也许很小,小到你自己感觉不到,但却会让人记一辈子。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让这样的爱在我的学生身上继续下去。
【教育随笔】
爱满天下(汝南师范附属小学 尹春锋)
2018年8月,我离开工作了12年的“行政领导”工作岗位,毅然决然的走进教室,拿起书本做一名“教书匠”。作为一名教育人,真正的阵地应该在课堂上。就如一个行走天涯的剑客,没有了战场,孑然抱剑还有什么意义。
“教书育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儿。每天早上,我迎着清风,走进教室,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就萦绕在耳边“老师好!”“老师您早!”看着孩子们欢快的身影,一天美好的心情也由此开始……
课堂上,我和学生们从老舍的《草原》走到彭仁的《彩色的非洲》;我们一起学习四大名著,认识孙悟空、贾宝玉;我们一起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学生们个个义愤填膺,攥紧了拳头发誓要好好学习,振兴中华……
“一只粉笔写春秋,三尺讲台育桃李”。与学生在一起,我忘记了年龄,我忘记了烦恼,我忘记了劳累,开心快乐的工作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在身边穿梭着,谈笑着。尽管很多时候也会很调皮,我们都会在微笑中释然。我说,我的骨子里就没有让学生不喜欢的细胞。上学期,暑假散学典礼的前夕,一名学生临走时送给我一张自制的贺卡,贺卡上写着:“如果我们有这个权利,把您称为父亲亦不为过。还有,谢谢老师您在这两个学期对我们的关心。您是一支红烛,为年轻一代献出了光和热,您的品格和精神只有一个词概括——燃烧!”看着学生不知从哪里摘抄的句子,我笑了,这是学生对我的最大鼓励和肯定。而这张贺卡,我也视若家珍,小心的收藏起来了。
来到“附小”刚刚一周的时间,学生似乎一点儿也不“怕”我,
说我是严而不厉。我知道,他们认为我是可以接近的“大朋友”。课间,总会有一些学生走近我身边对我说:“老师,你的姓氏该念什么?”“老师,xx上课老是说话”……
多年前,在县三小教学观摩时,在教学楼的一楼阶梯旁边的一个角落里,第一次见到“爱满天下”四个字。时任校长王红艳给大家解说:这是一个常常忽视的角落,一直想设计一个文化版面,最后用“爱满天下”四个红色的大字点缀,随即使这个角落焕然一新,成为校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而“爱满天下”也一直激励着老师们“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此,“爱满天下”也铭记在我的心中,时刻带着爱,教书育人。
课堂教学,德育先行。作为师者,就是要以德为本,积极打造激情澎湃的德育课堂,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的教师梦(郑州市金水区幼儿园 刘梦楠)
小时候,曾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站在三尺讲台上,手中的粉笔吟唱出一曲曲动人的歌谣,知识的幼苗在孩子的心中疯长。如今,梦想终于成真,我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心情如此激动。然而,我也感到了肩上的沉重,因为,我是教师,是塑造灵魂的使者呀!多少责任,多少期望,都在我的身上。
我深知,没有辛勤浇灌,哪来春色满园,桃李芬芳?没有笔耕墨耘,哪来祖国昌盛,千万栋梁。一批批学子,由黄口小儿成长为时代的弄潮儿,浸透了师者多少汗水,多少心血;又饱含了师者几许欣慰,几许期盼。曾几何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成为辛勤园丁的格言。是啊,一株株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园丁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蓦然回首,青丝已染霜花,他们的青春已在铃声中悄悄的溜走。可是,我们可敬的先辈们,无怨无悔,只是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用自己的知识和品德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用自己的一生去浇灌那饥渴的心灵,他们的青春已化为永恒,他们的精神为万人称颂。”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浪漫时,她在丛中笑。”正是他们,用青春和热情诠释了最崇高的师魂,谱写了一曲曲雄壮的师者之歌。
教师为何如此神圣,他们的激情源自何方,冥冥中经常默默的思考。不经意间,一位老师给了我启示。他给我讲述了给他的一生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件往事。20多年前,他当了教师时间不长,就得了肾炎,一下子住进了医院。他所负责得那个班没有了自己的老师,于是,学校就只好把他的学生分散到年级的其他班里去上课。有一天,他觉得病情好转了一些,就从医院跑了出来,到学校去看看。一进教室,他一下子呆住了,以往生机勃勃的课堂,此刻已空无一人,连桌椅板凳也不见了。他还未从失落的心境中摆脱出来,就听到了孩子们惊喜的叫喊声。原来,学生们发现自己的老师回来了,立刻从各个教室里跑出来,一下子团团围住了他,一起喊道:”老师,您快回来吧!”那一刻,当着所有孩子的面,他的眼泪夺眶而出。因为,他无法在世界上最真诚的呼唤面前抑制住自己的泪水。
这呼唤永远的留在了他的心里,变成了他的信仰,影响了他的一生。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他真的不简单,教师的职责之外,他还给予了孩子们更多的东西,母性的爱,最纯洁的感情。
于是,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认可了,爱是维系师生情的纽带。的确,一个积极热情,工作卓越的教师,总能将爱源源不断的注入学生心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取得学生的信任,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激起他们的情感浪花,塑造高贵的灵魂。
演讲比赛稿(郑州市金水区幼儿园 郑 爽)
不知哪位学者曾经说过:"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优越、最光荣的。"带着对这一理念的憧憬,我踏进了幼儿园。
可是,当我第一天走进教室,真正面对着一群灿烂的"小太阳"时,我的心里直犯嘀咕。做一个孩子王,和孩子交流,这就是我终身与之奋斗的事业吗?他们那么稚嫩,他们乳臭未干,他们呀呀学语,他们好动爱闹,他们喜怒无常,但他们是祖国的希望。
面对现实,我该做些什么,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工作以来,我不只一次问过自己。曾经,我一味地追求怎样培养孩子,怎样掌握高科技知识技能,而有关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些基本的常识我却忽略了。自从听了这样一个故事,我的教学观念转变了。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有人问一位金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认并表示歉意;午饭休息时不能吵闹;和小朋友在一起要团结、互助……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这些。"真的很感谢这位学者,他给了我教学教程中一个深刻的教诲,我在强调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竞争性时,并不能忽略培养幼儿从小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格要素——忍耐、宽容、团结。
说实在的,其实,那时我也只不过才21岁,还在做着学生时代没有做完的梦,还需要父母的呵护!可是,现实告诉我,我已选择了幼教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职业,我已步入了这个神圣的殿堂,我已承担起这没有理由推卸的责任,我必须义无反顾地去做好那位学者给我的教诲。
虽然,在大人眼里我还只是个孩子,但我要有父母的责任感;虽然我还只是个学生,但我要有老师的激情。我要在人生的沙漠里播种绿洲;在生命的童山上播种花草;在社会的沃土中播种希望。
我知道前进的道路一定不会平坦,但我会沿着那陡峭的山路勇敢的攀登,在今后的旅途中刻苦学习、虚心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对朋友的无私帮助、对幼儿的关怀爱护、对事业的不断追求,挥洒地淋漓尽致。
尊师之道(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初级中学 李玉尊)
何谓师?老师、师父、师傅都是师,这是我们现代人在一般意义上的认识。古人对此的一般意义上的认识是“师者,人之杰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而开宗明义、精辟入里地诠释了“师”的概念的人,却是唐代的韩愈,他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道、受(授)业、解惑,其实就是“师者”的三项基本任务,同时三者的关系又是紧密相联的。由此引出了“师者”的标准问题。
韩愈认为:“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就是说,无论社会地位的高与低,年龄的长与少,谁掌握了道,谁就是老师。如果老师不具备一定的道,那就不能成其为老师。
有道者当受人尊重,这当然是无可争辩的。
这样就又有了如何待师,怎样尊师的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早在先秦时,便把师与天、地、父并列,国家还按照名位、官阶品级,划分了一整套礼仪等级制度,用"法度"即法统、条律来加以贯彻。并对教师的地位、职责、作用做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对于尊师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礼数法度,对后世的教育制度的发展、沿革、衍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此,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里,浓墨重笔地记载着无数尊师重教的事迹,无论圣贤的孔子之流,拓疆立业的帝王将相中的一部分人,还是具有现代民主思想的革命者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都堪称一时楷模。但现实的尴尬之处却在于,尊师重教的思想虽然妇孺皆知,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和身体力行的却为数不多。
台湾作家李敖在写书记录民国旧事时,刻意谈及“当时对教育界人士和知识分子的重视与尊敬,也远非日后的风气可比。”叹息之声不绝于耳。
他用真实、诙谐而又刻薄的笔触写道:“军阀张作霖,在孔夫子诞辰的时候,脱下军装,换上长袍马褂,跑到各个学校,向老师们打躬作揖,说我们是大老粗,什么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亏诸位老师偏劳,特地跑来感谢。军阀们是不敢向教育界人士致训词的;也不敢颁发训词叫教师研读的。比起又致训词又发训词的国民党来,军阀太可爱了。”
书读到此处,我不禁汗颜。同时,我也知道自己今后该怎么做了,必要时宣传点儿什么了。
论“教师” (内蒙古赤峰市第一高级中学 肖亦然)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也借一席之地说上几句。
为什么要尊师重教?因为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可以说,尊师重教的必要性自不待言,关键问题是,该如何尊师重教?教师这一职业如何才能让人羡慕?教师怎么才能在尊师重教的倡导中赢得尊敬?
现如今,教师这个职业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还有很大的差距,我的这个论断绝对不是无的放矢。人们羡慕的是公务员,考公务员热度是有目共睹的。人们羡慕的是那些垄断企业的高薪阶层,高福利、高薪酬让人向往不已,甚至眼红不已。
过去,人们一谈起教师这个职业,往往投来羡慕和尊敬的目光。现如今,教师仿佛光环不再。是谁造成了这种尴尬?我认为主要有三种原因。
其一,教师的待遇相对不高。人们之所以羡慕公务员和垄断企业职工,正是因为这些群体不仅薪水优厚,而且福利优渥。人们之所以不再羡慕教师这个职业,同样是因为教师的待遇不够吸引人。当然,必须承认,近些年教师工资有了长足发展,但不可回避的是,在一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增速缓慢,一些农民教师甚至处于困窘不堪的境地。
其二,教师的压力大,身体状况堪忧。据权威部门统计,教师这个群体患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最高,其次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再次为患肿瘤的危险性;另外教师不仅有脑力劳动,还有体力劳动,还承担着沉重的工作压力。这样长久下去,咽炎、颈椎病、胃病等多种疾病不仅威胁着教师们的健康,一些教师还明显患有心理疾病。
其三,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害群之马,影响了教师群体的整体声誉。浏览媒体,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少数教师师德不存,良知泯灭,经常体罚打骂学生,少数教师还惟利是图,在金钱的面前丧失底线,成为金钱的奴隶和权力的俘虏,也都有力地消磨了这一职业的美誉度。
教师职业怎样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直接途径就是提高教师待遇,缓解教师压力。这说来简单——提高待遇相对容易,但要缓解教师的压力就困难了,在升学率这根指挥棒不甩掉之前,教师就必须围着它转。
其实,教师存在的价值绝非是为了让人羡慕,让教师这个职业受到人们的羡慕,也并非是我们的追求。因为,羡慕不代表尊敬,垄断行业的高薪让人羡慕,却不怎么让人尊敬。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要想真正让教师这个群体焕发风采,让人羡慕而且尊敬,在保障待遇的前提下,最关键的是教师本身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即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论“师德” (内蒙古赤峰市第一高级中学 肖亦然)
教师节的喜庆刚刚淡去,谈论教师的话题也逐渐少了,但今天我还是要谈谈教师的话题,谈谈师德方面的话题。
翻开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册,有一个耀眼的词叫“师德”,其丰富的内涵发人深思、令人感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在心与心的交流中,道德的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者的崇高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 也可以说,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没有它,教育就失去了应有之义。
有人认为,“红烛”、“春蚕”等词语所描述的是教师的道德形象,没有全面揭示这一职业的内在特质和从业标准。其实,自古以来,道德形象被视为教师的最基本形象。“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道德和行为,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学生的道德楷模。
我们常说,教师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高尚的师德至少具有两种基本内涵:爱心和奉献。
今天,教师并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教育事业也并非世外桃源。社会的变革、名利的诱惑、多元的观念、浮躁的心态对教师产生深深影响,带来种种考验。同时,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并有刚性标准和硬性规定。但这样的环境和背景,对教师而言,并不意味着可以弱化师德,淡漠爱心,不讲奉献。
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在偏远和贫困地区,三两位甚至是一位老师,就代表着一所学校;他们用爱心和奉献,擎起了教育的一片蓝天。
在我国,这样的教师有千千万万。因为有了他们,因为他们的高尚师德,中国教育的星空才会如此璀璨。
我们在感叹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教育资源不仅是学校的声誉、品牌、生源和硬件,不仅是师资队伍的知识水平、业务才干和教学经验,还包括一种重要的软件——师德。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爱心和奉献为内涵的高尚师德,正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因爱心和奉献而崇高;教师,因高尚品德而美丽。我想说:老师,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户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论“红烛精神”的式微(河南省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 曹秋惠)
这一段时间看到不少文章,热议新时代教师标准与教师职业的苦与乐。一言以概之,即:做快乐教师,过幸福教育人生。一般也只看看而已,看时当然也会引起自身感触但多转瞬即逝。我自依原先的轨道前进或顺其自然的滑行。但一次次看得多了,就像一个其貌不扬的人,一次次跳进你的视线也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对其要多审视几眼,端祥端详,然后总结出一二其貌不同的地方来。这些文章所阐述的观点、理念,确有与往不一样的地方,甚至言辞激烈欲成颠覆之势。突显的就是以前高举的教师“红烛精神”日渐暗淡、式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本来是用来形容忠贞不渝的爱情,不知国人何时开始用蜡烛来比喻教师应具有的奉献精神。倡导“红烛精神”最热应该是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吧。当时的《人民教育》杂志曾开设专门的栏目,组织全国教育界开展“红烛精神”的讨论。当时热映的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感染并影响了几代教育工作者。红烛精神成为当时很多优秀教师追求的人生目标。“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不计名利,甚至不计生计与生命,向生活与工作的困境挑战,为学生的未来与祖国的强盛搏击。怀着赤诚的胸怀与纯粹的责任感献身教育,成为社会评价与教师自我认同的标准与要求。有多少教师就是怀着这样的忠诚耗尽精血走完了自已的职业生涯, “红烛精神”成为教师职业精神中最光辉的一种,被倡导、呕歌、赞颂。
从几何时,红烛的光芒开始暗淡,红烛精神受到鄙夷,只讲奉献不讲收益被视为呆板与迂腐,一味只说奉献不求索取却引来职业的卑微以视。应试教育唯分数论、唯升学率以求的衡量标准又异化了这种精神,也异化了教师对自我的认知与自身生命的轻看。超负荷地工作、积劳成疾甚至倒在讲台上英年早逝,这种以损耗身心为代价的奉献并不能得到意象中的尊重,甚至只能收割冷漠与恶评。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的发展为本,这“人”还是包括了教师在内的一个“人”的概念。关爱生命,关爱学生,也要以人性看待、关爱教师。红烛精神自然是可贵的,但是教师毕竟不是红烛,更不能让红烛精神燃尽了可贵的生命。知识的快速更新需要教师越来越多的知识储备和不断学习新的技能而非越来越短的生命残缺和越来越暗的光焰,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成为一股洪流裹携进当代的各级层教师,这就让教师由一味地以学生为重也转而关注自身,关心学生的前途也要关心自已专业的成长与日渐强大。红烛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红烛要变成常明的白炽灯,这还不够,还要变成永放光热的恒星,温暖学子身,照亮学子程,自身又不因此遭到损耗那才行那才叫智慧。做智慧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诗意(我想里面当然含有轻松惬意的意味)地行走在教改之路,才是符合潮流的新时代的教师形象标准。
从红烛到恒星,体现了时代对教育需求的变化和社会对教育评价标准与教师自我认同标准的变更,但其中共性的一点终其始终都不会变,那就是教师必需有照射到学子身上的光与热,说到底,是师爱。
我为曾经为新中国早期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红烛精神”致敬,也为新时代的“恒星”追求喝彩,也许将来有一日,这两种精神,都会成为中国教育走过的闪光历程。
教师的苦衷(陕西西安市蓝田县洩湖中学 任东海)
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这样定义教师:“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教师就是教师,他与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更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就必须得到更多的关注,无论生活质量还是身心健康,无论社会家庭还是城市乡村。遗憾的是,总有方方面面不能如愿,很多一线教师总是在失望中迎来失望,他们有着太多的苦衷。
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学会扮演知识传授者、生活管理者、父母代理人、学生心理治疗者、人际关系的交往家等多重角色,社会对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多方位的角色转换极其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的超负荷状态。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再加上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甚高,教师只能是在现实中感受着更多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
提倡素质教育没有错,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而且应该大张旗鼓,因为那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社会选拔人才的第一关并不是去看其综合素质,而是文化课考试成绩。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社会评价教育、评价一所学校或一个教师,不就是看它的升学率吗?也许由于自己的孤陋寡闻,还没有看到中考或高考中连一个学生都没有考上的学校深受推崇,反之,这样的学校是岌岌可危的。教师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教师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缝里艰难而无奈的生存着,不得不一边高喊着素质教育,一边加大力度推行着应试教育。
教师“教”不好学生,这本身就是正常的事情。“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理想中的话语也许将来是对的,但在现实中的今天绝对是不敢苟同的!我真想知道他们培养了多少个科学家?造就了多少个比尔·盖次?看见这样的口号,不禁让我联想起当年的一个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似乎什么人,什么单位都可以对教育指手画脚?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在追求物质文明的今天,教师的精神文化极度贫乏,除了读书,还有什么?一直以来,教师的言行举止被一张张无形的网包裹着。教育的束缚太多,教育的附加太多。在教育的内部,无限夸张教育的功能,在教育的外部,缺少对教育的心平气和。
教师究竟是什么?越来越使人感到迷惑。教育曾经的尴尬,教育现状的无奈,教育将要面临的苍白… …所有这些,该到我们应该深思的时候了!
庆幸的是,我们的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师。我们迫切希望全社会都能够真正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真正理解教师的苦衷,从实质上关注教育,关心教师,为我们的教育发展铺路搭桥,让我们的教育真正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群 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