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19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599(19篇)
发布时间:2019/1/28  阅读次数:671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59919篇)

  

【诗词歌赋】

南湖公园(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访宁海中学(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逛颐和路(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梅香(广东省五华县水寨中学   温善先)

【五绝】冬日(江苏省灌云县杨集初级中学   费振启)

赏《梅花雪》(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中学   陈清风)

校园雾凇(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中学   陈清风)

冬日的阳光(江苏省灌云县杨集初级中学   费振启)

北国美冬天(江苏省灌云县杨集初级中学   费振启)

静赏(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中学   陈清风)

牵挂(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中学   陈清风)

分享寒梅的馨香(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城内小学   张蓝碧)

雪在记忆中飘洒(三门峡市卢氏县实验中学      雷)

冬赋(重庆市朝阳中学   吴山鹰)

【散文随笔】

喜鹊声声(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中学   陈清风)

闲话“二十三祭灶” (三门峡市卢氏县实验中学      雷)

【故事回忆】

才子巷里王粲井(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二龙里说二龙(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教育教学】

新春佳节送温暖   走访慰问显真情(汝南县板店乡   许志伟)

  

【诗词歌赋】

南湖公园(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南湖清淤重开园,新水滢滢波涟涟。

保洁划舟往来返,唯怨游人添麻烦。

——2019.1.26日逛南京南湖公园

  

访宁海中学(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宁海中学真叫强,九位院士铸辉煌。

文正校训塑灵魂,至诚至勇育栋梁。

——2019.1.27.

  

逛颐和路(汝南县韩庄初级中学   肖永成)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

繁华虽已去,风光仍可指。

——2019.1.27.

  

梅香(广东省五华县水寨中学   温善先)

幽林深处朵朵香,只因相思暗寻芳。

闻说蒲丽顶上好,此情随水到琴江。

  

【五绝】冬日(江苏省灌云县杨集初级中学   费振启)

阳光冬日暖,冷意全驱散。

举首望前方,鲜花多灿烂。

  

赏《梅花雪》(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中学   陈清风)

雪花轻扬漫天舞,腊梅初绽报春迟。

且将芳蕊映霜寒,雪梅相伴两心知。

  

校园雾凇(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中学   陈清风)

雪妆雾凇梅愈娇,杏苑诗情冲云霄。

摘得飞雪一片来,织进文章乐逍遥。

  

冬日的阳光(江苏省灌云县杨集初级中学   费振启)

雪花美,

梅花美,

都美不过冬天的阳光。

  

雪花是冬天的天使,

梅花是冬天的神采,

阳光有冬天魔术师的特长。

  

雪花化清水,

梅花更亮丽,

冬景如画日日换新样。

  

冬日阳光美,

温暖到心里,

燃起了艳春的希望。

  

北国美冬天(江苏省灌云县杨集初级中学   费振启)

喜看北国风光,

瑞雪迎春情意长。

花木待春发,

壮丽山河披盛装。

  

枝上点点红,

梅花艳美绽放。

恰似冬天里的一把火,

化作了美好的盼望。

  

雪中松青青,松果溢清香。

青白两映衬,冬景美且壮。

  

青松挺且直,冰雪岂能挡?

微微暖气吹,人人赞歌唱。

  

静赏(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中学   陈清风)

北地霜雪水凝冰,南国雾江湮丹青。

一曲传奇飘天外,远山醉湖十里亭。

  

牵挂(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中学   陈清风)

春夏秋冬四季中,

牵挂依旧,

思念甚浓。

只道思绪隔时空,

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却那晓暑去寒来,

飞雪漫舞,

腊梅嫣红。

  

分享寒梅的馨香(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城内小学   张蓝碧)

摘几片吉祥的云彩,为裙,

掬几缕醉人的梅香,飘洒,

捧几朵晶莹的雪花,翩跹,

心儿歌唱着美丽,

浪漫在冬天的故事里,飞扬!

  

墨香淡淡的文字,

挥洒在一个情浓深深的空间,装饰自己。

静夜安逸的心事,

拨动着甜蜜又惬意的心弦,

融进幸福快乐的音符,

流淌在飘满幽香的琴键。

  

拥有一份美好,

远离闹市的喧嚣。

月色里, 追忆曾经的甜蜜的爱恋,

憧憬春满人间的明朝。

归依在爱的港湾,

分享寒梅的花香,

我人悠哉,我心安然!

  

雪在记忆中飘洒(三门峡市卢氏县实验中学      雷)

当空中扬起第一片雪花

便在儿时的院落飘洒

一半挂在了皂荚树的枝桠

一半在矮矮的墙上驻扎

  

当空中扬起第一片雪花

便在童年经过的小巷飘洒

就像果实裸在秋夏

润红了玩伴们嬉戏的脸颊

  

当空中弥漫雪花

红红的炉火便是温暖的家

那时的情好真

没有彼此不分多寡

    

夜晚的雪只在昏暗的灯下飘洒

那时的耳朵好灵

总能听到落雪的步履

沙沙——沙沙——

 

而今的雪花一触即化

就像凋零的飞蝶

走过了春走过了夏

洁白温馨的雪花只在记忆中飘洒

  

冬赋(重庆市朝阳中学   吴山鹰)

皑皑雪吟,习习气韵,冷静四野,静谧冬心。感恩春之繁华,铭记夏之激情,欣黯秋之爽玥,无妒无悔,无怨无艾,无谄无媚,无忧无愁,静示修养深机,昭显潜伏志趣,默念韬晦大智,恬雯低姿妙境。

冬之妙韵,几成仙境,白仙倾宇,冷神谨宁,万物蛰伏,修身养性,静默待春,春的使者,毫无烦恼,只因天心,飘洒美雪,化育生机,点缀美空,滋养大地,娇媚素洁,淡定雅致,从容而恬怡,平静而内敛,升华春媚夏情秋诗,独显冬之雅韵。

默默之季,淡淡之季,冷冷之季,似乎冷漠寡情,实则内心温馨,没有休憩养心,哪有百花吐艳?没有起承转合,哪有气势如虹?没有抑扬顿挫,哪有阴阳平衡?没有婉转曲折,哪有扬眉吐气?没有退避柔性,哪有阳关前行?

冬雨熙熙,滋养大地;冬云蔼蔼,穹拂苍空;冬梅幽美,昭显气节;冬雪徐徐,喜示丰年;冬水晶晶,微漾诗韵;冬阳温婉,欣薇众生。

冬之煦煦,为春之起始;冬之谦恭,为春之序曲;冬之飒飒,为春之先导;冬之殷殷,为春之指引!

撩心灵之折服,吻肌肤之深感,明心志之清澈,秀魅娥之灵犀;

感深沉之魅力,悟静谧之哲趣,默秀美之震撼,笑滋润之氤氲。

冬之哲理,心灯点燃幽趣;冬之妙颖,肺腑清凉顿悟;冬之禅机,静心思远慧明;冬之偈语,天人合一美境!

  

【散文随笔】

喜鹊声声(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中学   陈清风)

飞雪伴梅漫天舞,喜鹊谭梅踏枝鸣。

——题记

塞北,茫茫原野,皑皑白雪。

整个世界都变得清澈而明净。空气过滤似的,吸一口,清凉中裹着寒意,甜丝丝的,仿佛口含薄荷糖般的甘爽。

静,出奇的静。几声浅浅的欢笑声远远传来,似乎从天边,抑或是从白雪覆盖的地底。在一片白色世界,几个小黑点在跃动。那是打雪仗的孩子,笑声来自他们。

一条小径由村头向远山延伸。几株梅树傲立村旁。喳喳喳,几声喜鹊的鸣叫,打破了雪野的沉寂。点点梅朵,雪中争艳。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山村雪野图。然而,这幅图中的情景离我们远去已久矣。

麦苗青青,为山野间平添了几分春意。群山边,公路旁,高高耸立的烟囱和连片的厂区,展示着现代化脚步的临近。五色的烟云在天空弥漫,掩去了天幕的蔚蓝。刺鼻的辛辣味随风飘荡着。嘎,嘎,嘎,一群山鹊在云雾里盘旋着,哀鸣着,一只,两只……缓缓坠地。

“喜鹊又回来了!”孩子们吵闹着。

庭院中,枝头几只喜鹊飞跳着。白色的胸脯格外耀眼。这几年,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已经破坏严重的生态正在逐步改善。沙尘暴少了,山野渐渐变绿了……

盼望着,盼望着,回忆中的那番情景何时再现?

  

闲话“二十三祭灶” (三门峡市卢氏县实验中学      雷)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而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几乎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

人们根据人间社会模式构想出天上人间大统一的社会结构,于是玉皇大帝便成为这一社会的主宰者。人间天上辖域广袤,事务庞杂,玉皇不能深入尘俗体察人情民愿,于是便派出无以数计的情报员——灶王爷下凡入户察访民情,这一善举可谓用心良苦。

民以食为天,生活水平高下从人们的一日三餐中反映出来,灶王爷深知其中道理,为不辱使命,甘愿到烟熏火燎的厨房蹲点察看,一年365天仅有一周时间回归故里探亲访友,其间从未旷过工或以各种理由请一时半会假。他恪尽职守,昼夜守候,目不转睛地嗅得个中味道,以期掌握第一手资料。

到了腊月二十三,善良而热情的百姓用不同仪式为灶王爷送行,使得他左右为难——是如实汇报还是尽言好事。有啥说啥吧,恐违百姓心愿;只报喜不报忧吧,又有失职之愧。可能百姓们也察觉到这个有责任心的爷的思想斗争,为了让“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成为可能,便采用粘糖封口的办法使灶王爷见了玉皇大帝,只能点头称好。

人们祈求来年过上好生活这一良好愿望情有可原,可转念一想,如果老天爷下派的情报员个个都被蜜糖粘住了嘴,尽点头言好事,忠谏堵塞,那么那些食不果腹者何以得到眷顾,天天生猛海鲜假公济私者又何以得到惩戒?长此以往,玉皇大帝也只能凭主观想象盲目地发号施令了。若此“上天不公”的责任只能归咎我们自己了。

这不禁使我想到刚刚过去的自然灾害频发的一年:新疆北部地区暴雪,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西南地区秋冬春特大干旱,东北、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我们这些大地的子民们如果再仅凭意愿而无视自然规律缺乏忧患意识我行我素的话,那么当我们再次受到自然惩罚的时候,就怪不得灶王爷的失职和老天爷的无情了!

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用行动祈愿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丰衣足食吧!

  

【故事回忆】

才子巷里王粲井(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千年古县汝南,数不清的大街小巷里,有着看不完的古老色彩,听不完的古老故事,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似乎穿越了千年。

汝南县城南门里东侧,有个小巷,叫才子巷,所说的“才子”,是“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才子巷里有王粲故居。王粲故居旁边还有才子亲手打的一眼井,人称“王粲井”。

说起这王粲井,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王粲(177年~217年),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出身于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王龚,在汉顺帝时任太尉;祖父王畅,在汉灵帝时任司空,是当时的名士,都位列三公。王粲的父亲王谦,曾任大将军何进的长史。

少有才名的王粲,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

一天,王粲看他人对弈,正所谓观棋不语,恰巧有人偏不小心碰乱了整盘棋子,棋局乱了,他说能帮人家按原来的样子摆好,人家不信,拿出一块手帕盖住棋盘,让他换个棋盘摆。王粲凭着记忆,重新摆好后,两副棋盘一比较,居然连一道误差也没有。下棋人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用布把复盘的棋局盖起来,请王粲再重摆一遍。王粲胸有成竹,第二次摆出了打乱前的棋局,揭开罩布,两下一对,不错一子。这就是“王粲复局”的故事。

成语“倒屣相迎”就出自蔡邕和王粲的故事。少时,王粲在长安,一日,蔡邕宴请众宾客,家人禀告说王粲已到门外,蔡邕急起身,倒曳着鞋便出门相迎,满座宾客为不禁万分惊诧。蔡邕,乃当朝名士兼长者,对乳臭未干的十几岁的娃娃如此赏脸,王粲除了文才,还有什么叫人如此折服呢。

一天,蔡邕约王粲与诸诗僚幕客郊游,见路边一古碑,文字颇长,便叫大家观之。然后起身赶路,蔡邕边走边问:刚才看过的碑文,有哪一位能背出来。随行的只有王粲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客人疑之先背了碑文。数月后,蔡邕与来客对弈,行至265着,蔡邕以一子险胜。借故议论局势,手伸向棋盘把棋子搞乱了。在一旁的王粲说:让我来复局。客人不信王粲复原的棋局,于是重弈一盘,也行至265着。以手巾盖住,叫王粲复局,一子不差焉。其智力特异,众人始信也。王粲曾给蔡邕复盘、一子不误的故事,自此传扬开去。

少年时代的王粲与蔡邕成了忘年之交,可以说王粲少年得志,名扬京都长安。

王粲出身于望族,又是名扬四海的才子。十七岁那年,东汉朝廷征召王粲为黄门侍郎,王粲却不应召,来到襄阳投奔刘表。他想的是,刘表和他是老乡,还是他祖父王畅的学生,凭自己的才能和过硬的关系,到了刘表那里,一定会得到重用。刘表听说王粲要来,也非常高兴,甚至打算把女儿嫁给他。谁知见了王粲以后,刘表却大失所望。因为王粲长得又矮又丑,举止也不大庄重。刘表不仅打消了招王粲为婿的打算,而且一直不重用他。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怀颇郁郁。王粲失望地离开荆州,来到汝南。于是,汝南就有了王粲宅、王粲井。

王粲诗赋兼善,是七子之中成就最高的作家。刘勰曾评论说:“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文心雕龙·才略》),钟嵘《诗品》称其诗“方陈思不足,比魏文有余”,将其诗列为上品。其诗“苍凉悲慨,才力豪健”(方东树《昭昧詹言》),又“长于辞赋”(曹丕《典论论文》)。诗作以《七哀诗》为代表,赋以《登楼赋》最著名。

初平二年(191年),汉献帝被董卓控制,西迁至长安,王粲也随同前往。当时的著名学者、左中郎将蔡邕一见到王粲,就觉得他是个奇才。当时蔡邕的才学天下闻名,受到满朝官员的敬重,蔡邕府第前经常是车马填巷,他家的客厅也常宾客满坐。一天,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便急忙出迎,连鞋子穿倒了也顾不上。王粲一进门,因为他年纪小,身材又矮,满屋的人都感到很吃惊。蔡邕说:“这位是司空王公(王畅)的孙子王粲,他确实是奇才,让我自愧不如。我家里收藏的书籍文章,应该全部送给他。”

建安七年(202年),在官渡之战后两年,袁绍病死,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兄弟阋墙。刘表为了劝和,让王粲起草了《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和《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书中劝解袁氏兄弟毋作阋墙之斗,应当联合御侮,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甚有文彩,张溥在《王侍中集题辞》评价两文“词章纵横”。建安七子之冠——王粲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死后,王粲力劝刘表的儿子刘琮归附曹操。荆州平定后,曹操任命他为丞相掾,赐王粲爵关内侯。一次,曹操在汉水边设宴款待百官,王粲给曹操敬酒说:“当今袁绍崛起河北,倚仗兵多将广,志在夺取天下,但虽爱惜贤才却不能重用,因此那些奇士终归离他而去。刘表盘踞荆楚,从容不迫,坐观时变,自以为可以仿效周文王。那些避难到荆州来的贤士,都是海内的俊杰,可刘表却不善于任用他们,结果当国家危难之际却无人辅佐他。明公您平定冀州的时候,下车伊始就忙着整顿冀州的军队,收录当地的豪杰各尽其用,因此能称雄天下。等到平定了江、汉,又征召这一带的贤才各居其位,使天下归心,望风归附,文武并用,英雄尽力,这些都是夏、商、周三代开国国君才能做到的事情啊! ”后来,王粲又被调任军谋祭酒。

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王国建立以后,王粲与和洽、卫觊、杜袭一同被任命为侍中,王粲因博学多识,总能做到对答如流。当时旧礼仪制度废弛殆尽,需要重新制定,王粲与卫觊等负责除旧布新,制定新的典章。据《决疑要注》记载:汉末丧乱时,玉佩断绝消失。而王粲认得旧佩,才重新作之。西晋时的玉佩,都是受法于王粲。

在曹操幕府,王粲不但受到赏识和重用,而且他同曹丕、曹植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曹丕、曹植非常尊重王粲,他们之间经常有诗赋往还。据《典略》记载;王粲才高,擅应机辩论。当时,钟繇、王朗等尽管都在魏王国任卿相之职,但一到朝廷奏议,都停笔措手不及。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正月二十四日(217日),王粲在返回邺城途中病逝,时年四十一岁。当时的曹丕还是世子,亲率众文士为其送葬。为了寄托对王粲的眷恋之情,曹丕对王粲的生前好友们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一片驴叫之声。这就是著名的驴鸣送葬。葬礼之后,曹植又作《王仲宣诔》,可见二人其交情确实非同寻常。

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同时,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也使他成了中国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

王粲赋今存20多篇,篇帙短小,大多为骚体。最为人传诵的是作于客居荆州时期的《登楼赋》。它摒弃了汉赋铺张扬厉的传统写法,以简洁明快的语句,忧愍世道,怀念故乡,热烈冀望太平盛世的到来;对自己的坎坷遭遇,也发出了强烈的感慨。赋中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是其一大艺术特色。在抒情小赋的发展过程中,这篇作品具有重要地位。王粲散文以他为刘表拟的《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和《为刘荆州与袁尚书》比较成功。

“王粲井”又称“王井”,陈联璧在《王粲贵宅》一诗中写道:

建安七子独雄才,公宴从军藻思开。

遥望当年沦落日,登楼几度赋归来。

现在汝南城里,家有学生的人,都要到才子巷里王粲故居,来拜一拜“王粲井”,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王粲一样成为流芳百世之“才子”。

2019125

  

二龙里说二龙(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汝南是历史的活页,西汉初年设汝南郡,南北朝时叫悬瓠城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每一个街巷都记录着一段故事……

《三国演义》的第一回里这样写到:汝南许邵,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如何人?,邵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闻大喜,许邵概括了曹操的最大优点,那就是领导才能。这也为曹操日后成为真正的帝王之身埋下伏笔。

漫步于古街古巷,聆听着古老传说,细数着一个个古街古巷的名字,就将千年古城的历史窥见一斑。

二龙里北接龙亭街,南连估衣街,是东汉名儒许靖、许劭两兄弟的故居。时称二许为二龙,所以称两人故居为二龙里。

东汉末年,官僚士大夫阶层盛行品评人物的风气。这种评论很大程度上左右乡闾舆论,影响士族子弟的名望和仕途。当时,全国最著名的人物评论家就是汝南的许靖和许劭。

许劭(shao绍)、许靖为堂兄弟,东汉汝南人,他们节操高尚,观察敏锐,爱好在一起评论乡镇党人物。每月初一日更换一个评论题目,所以乡人称为“月旦评”,当时名噪全国,许多学子一旦受到好评,便声名远扬。因此,很多官僚政客争相前来,都想讨个好评语以进入仕途。

青年时许劭就以崇尚名节、讲究礼仪人伦而为世人称道,人们言天下之士时,“咸称许、郭”。许即指许劭。许劭18岁时,有一高士谢子微对他十分赏识,曾叹息说:“此乃稀世出众之伟人也。”他初入仕时任本郡功曹,太守对他的品德操行十分敬佩。

大名鼎鼎的曹操,青年时即胸怀大志,嫌自己没有名望,受颇有政治远见的桥玄指教,到汝南找二许评议,在青年时也曾携带礼物拜见许劭,请求对他进行品评,许劭因看不起曹操的为人,不愿与他相会。后来曹操再三要求,不得已才与他勉强见了一面。当时许邵评论曹操说:“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仰天大笑而去。可以想见,二许的品评,暗合了曹操的心事,对曹操是积极的暗示,是美好愿景的激励,曹操果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了“三足鼎立”之最强盛的魏国。

同郡人袁绍是大世族出身,他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在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袁绍出身豪门,办事喜好奢华。早年的袁绍曾任过濮阳县令,任满返家时,车马徒从甚盛,在快要进入汝南郡界时,因担忧许氏兄弟的评论,把送他的众多宾客辞去,说:“我驾着这么漂亮的车子,又穿着这么华贵的服装,让许劭兄弟看见了可不好。”为免受抨击,袁绍身着便服,骑一匹马回到家中。

许劭清高自负,不趋炎附势。他曾去颍川游乐,但就是不去拜访当地长者陈实。太尉陈蕃的妻子去世回葬平舆,四方乡邻齐去吊丧,唯独许劭不去。后来汝南太守聘他为功曹,郡属内清正廉洁的官吏十分欢迎,而品质不端者都很害怕。但由于他受门阀士大夫集团的排斥,不久弃官回家。大司空杨彪又鉴于他为贤良方正、敦朴之士,要他作官,他说“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坚辞不就,公元194年,国家大乱,他带领弟子及家人投奔扬州,次年在前往南昌途中病逝。

许靖,字文休,青年时与许劭齐名,也喜欢品评人物,但他与许劭的关系并不融洽。许劭早年任汝南郡功曹时,不愿周济许靖,迫使他以开磨坊而自给。颍川人刘翊任汝南太守时,任用许靖为本郡计吏(主管财政的官吏)。许靖并不像许劭那样不以仕途为意,所以后来他通过举孝廉而得以升任尚书郎,并掌管选举人才之事。汉灵帝死后,董卓专擅朝政,周毖任吏部尚书,他与许靖共同商议,选拔贤能之才,排斥庸禄之辈,使一批贤才得到任用,如荀爽、韩融、陈纪等,皆为公卿、郡守;韩馥、刘岱、张咨、张邈等,或为州牧,或居台司。不久他们举用的韩馥等人因参预了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董卓大怒,迁怒于周毖,将其斩首。许靖担心受到牵连,当时他的堂兄许场外任地方官,许靖于是便逃去避难。许场死后,他又投奔扬州刺史陈祎(yī)。陈祎死后,由于他与吴郡(今江苏苏州)都尉许贡、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王朗素有交情,得到了他们帮助,所以生活尚比较充裕。孙策攻占江东时,许靖之友王郎等遭到攻击,战败后被迫与许靖等逃到交州(今广西梧州)避难,受到太守士燮的厚待。当时名士袁徽也寓居于交州,他与尚书令苟或素有交往,遂写信给荀或推荐许靖,苟或禀明曹操后,派张翔为使来到交州,欲延请许靖到朝中任职,遭到许靖的拒绝。显然许靖并不完全信任曹操,所以不愿再到中原做官。

后来占据益州(今四川成都)的刘璋听说许靖客居于交州,遂派使赴交州恳请他移居蜀中,于是许靖在外漂泊多年后,又随使者来到益州。许靖到来后,刘璋先后任命他为巴郡、广汉等郡太守,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转任蜀郡太守。三年后,刘备攻战西蜀之地,对许靖仍十分倚重,任其为左将军长史。刘备称汉中王时,又以许靖为太傅。曹操的儿子曹丕取代东汉,建立曹魏政权后,刘备遂在成都称帝,又任命许靖为司徒。许靖早年逃难期间,每遇险阻辄身在人先,过江涉水总是先让别人先渡,虽是奴仆下人也是同样对待,因此深受人们尊重和爱戴。晚年时仍喜欢提携后进,虽年逾70,接纳人物,选拔贤才,清谈不倦,丞相诸葛亮对他也是十分敬重,每见辄拜。蜀汉章武二年(222年),许靖死于成都。许靖有一子名叫许钦,先于其父而亡,许钦子许游,在后主刘禅当政时(258-263)任尚书。

汝南的历史有多长,古街巷的故事就有多长。

2019127

    

【教育教学】

新春佳节送温暖   走访慰问显真情(汝南县板店乡中心小学   许志伟)

——板店乡中心学校领导走访慰问部分退休老教师

暖暖冬日,款款深情。为了充分表达对退休老教师的关心爱护,发扬尊师重教、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板店乡中心学校党支部以及学校工会领导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开展了为退休教师“送关心、送温暖”的走访慰问活动。

127日全天,板店乡中心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许会斌同志带领党支部成员、工会主席张浩、副主席王玉霞等一行数人,不辞劳苦,走访、慰问了板店乡部分退休老教师,给他们送去了丰厚的慰问礼品及良好的节日祝福。

在走访慰问活动中,许会斌校长和老教师们进行了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大家的生活起居和身体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感谢他们曾经为板店乡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并一再嘱托他们要好好保重身体。同时,许校长也向老教师们详细汇报了两年多来所做的工作成绩,主动征求老教师们对板店乡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也真诚希望老教师们在2019年里,继续关心教育发展,继续发挥余热,积极建言献策,积极为板店乡教育事业做出新贡献。

板店乡中心学校领导、工会主席等一行人,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走村入户,看望慰问老教师们,送去党的温暖和关怀,让退休老教师们都非常感动。他们纷纷表示真诚感谢,同时也高度赞扬了板店乡各个学校的巨大变化和可喜成绩,祝愿板店乡教育人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更上层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