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笔会资讯 > 喜讯祝贺 > 详细内容
相聚庐山话作序 ——王继伟散文集《荆北散记》序
发布时间:2018/3/3  阅读次数:1222  字体大小: 【】 【】【
  

相聚庐山话作序

——王继伟散文集《荆北散记》序

熟悉王继伟先生,是在相聚庐山的日子里。我们参加庐山杯《中国最美游记》颁奖典礼、2017全国作家研讨会暨国际诗词协会年会,与会者住在闻名遐迩的庐山顶上,牯岭镇天街风景区的庐山大厦。我与沈裕慎先生住在318房间,他和一位贵州赤水的胡先生住在312房间,相距很近。沈先生与他熟,他就来串门。我们一起聊天。他拿来了一部散文集文稿,书名《荆北散记》,请沈先生帮助看看,并希望介绍出版社出书。沈先生看到此书只有简单的自序,就推荐我为他这部新书写个序言,还称我为人写了许多序,他看了,觉得不错。讲到写序,这次我送给王继伟一本今年出版的散文随笔集《人文情缘》,书中第三辑,名曰:为书作序,就是一辑为别人新书写序的选集了。这次我们除了领奖,还一起旅游了庐山风景,一起合影留念,从而彼此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和了解。

第一次认识王继伟,其实是在2015年秋。那是中国散文家协会在青岛举办华夏散文奖颁奖典礼时,我与沈先生一起去,在会上碰到他的。不过,我们初次见面,还没有聊天,他就拿了奖,因单位有事而匆匆回去了。

当然,在之前,我们通过沈先生介绍,在网络上已经有文笔交流。我主编的《文笔精华·第二届“中国龙文学奖”征文小说散文诗歌作品选集》和《文笔精华·第三届“中国龙文学奖”征文小说散文诗歌作品选集》二部书中,录用过他的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几年来,我也看到他在《中国作家网》上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类作品。我曾对他说,短篇小说生活气息很浓,有才气,我很欣赏。而他的散文,则一篇比一篇好,后写的比前写的更好。我们以前写散文,都是那种千字以下的散文,我称之为是小散文,适合报纸上刊登。现在,我越写越长,也喜欢写数千字以上的散文,三千字到五千字,甚至八千字到一万字以上,称大散文。我觉得他的散文,也是这样的趋势。有人说,散文不需要长,需要精,需要短、需要美。但我习惯了,喜欢长而美,长而完整和饱满的散文。对别人,似乎也有这样的想法。当然,这也免不了要受散文行家的批评。不过,我看著名散文家余秋雨的散文,都是写长而美的散文,学有榜样,因此,自己有了总是只听不改的原因。

王继伟,笔名荆北,河南省汝南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大学文化。1967年生于豫南小城汝南县城东郊,喝着汝河水长大,供职于汝南县三中。至今已在《天中晚报》《驻马店日报》《教育时报》《四川日报》《青年文学家》《新疆文学》《东方文学》《中国散文家》《中国作家网》等报刊、杂志和网络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近500篇。多次在省市级刊物上获奖,2015年散文《青岛品海》获首届华夏散文全国二等奖和散文《铜山湖畔桐花香》获第二届中华情全国散文诗歌大赛金奖;2016年散文《别样风荷别样情》获第三届中国龙文学奖征文全国散文一等奖,诗歌《仰望七月一日的星空》获“河南省七个一工程奖”等。2017年获《中国最美游记》征文全国一等奖。

我初看王继伟的散文集《荆北散记》一书,分三个部分:一、淡淡的乡愁,20篇。二、浓浓的亲情,28篇。三、悠悠的情思,27篇。累计汇集散文75篇,大约15万字左右。这些作品,记录了他乡下教书生活的图景,表现一个乡村教师对故乡风景的眷恋,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他写的散文,远远不止这些。他经过反复梳理,才整理出目前的目录文本。他说,一是淡淡的乡愁,写故乡汝南小城的故事,也有留守儿童,有童年回忆;二是浓浓的亲情,写乡村生活,父母、老师、家人、朋友间的真挚感情,三是悠悠的情思,记游伟大祖国瑰丽风光,抒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在“淡淡的乡愁”辑中,第一篇“淡淡的槐花香”,写的是人间四月天,故乡小城的槐花悄悄地香了。“用不了几天,玲珑精巧槐花会串联起来,镶嵌在枝头,一朵朵一簇簇洁白而淡雅,一如阳春白雪样诗意。” 作者忽然发现,他工作的汝南县三中校园里,那几颗郁郁葱葱的槐树在一抹金光中随风摇曳,串串槐花嬉闹枝头,丛丛簇簇,星星点点。“含苞待放的,青涩素雅,状如米粒,羞羞答答,好似含羞小姑娘,眯着眼睛听路人讲故事,那样恬静,那样可爱;悄悄绽放的,花瓣嫩白,花蕊鹅黄,迎着熹微,映着蓝天,向万里晴空展示着圣洁的笑脸。”

作者喜欢漫步在槐树成行绿树成荫的小路上,踏着一地透过枝叶漏下来的细碎阳光,拾撷起点点滴滴的往事。

“在我小的时候,刚刚改革开放,社会物质还很匮乏,生活条件也很简陋。在槐花飘香的季节,母亲常会让我采摘些槐花,和玉米面一起蒸成菜团一样的馍,我贪婪地反复咀嚼着那份淡淡的清香。采槐花,别是一番趣。采摘的方式较多。若你攀爬采摘的话,一定摘取最鲜最嫩的槐花,这需要攀爬的技艺和胆识。小孩子动作敏捷,速速上树,像个猴子,伸手把米粒大小的花朵捋下来,放进篮子里,采得一篮玉白,一片馨香。年老的人,采摘的方式更是直接,在长竹竿一端绑个弯钩,举起竹竿,钩住树枝,连花带叶,整枝拽了下来,然后坐在地上慢慢摘取…… ”

接下来的几篇,都是写小城、乡村中的历史题材、传说和故事。如“城东轶事”、“是谁修建了天堂的桥?”、“小城大爱”、“状元是这样成长的”等,虽然可能是历史的真实和浪漫的反映,把它归类为散文,但我觉得是小故事,还是称为散文性故事吧。后面还有一些现实中的故事,如“老人与狗”、“梅子黄时雨”、“坐在后门边的女孩”、“藏起的心事”、“寒风中的微笑”、“落雨”等,简直是一篇又一篇的小小说了。其中有故事,有情节,曲折起伏,多数作品在《中国作家网》上发表。

如“老人与狗”的情节,儿女都到城里打工,老人身边只有与狗黑了在一起生活,仿佛是他的老伴。黑子病了,眼神忧伤,静静地看着老人。

“我不会忘记你的。可是我老了,不能再照顾你了,请原谅我吧。”

老人也病了,他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对跟随了他多年的黑子说着话。后来,老人死后,老人的女儿回来料理后事,发现了黑子。它已经几天不吃不喝也不叫,只是呆呆的站在那儿,眼睛里露出乞求的目光,暗暗流泪。女儿明白了,因为老人的离开太突然了,以至于黑子不能接受了,他太想老人了,它要和他一起去……

而“过年”、“河边捉蟹”、“七颗白石子”、“清清的小河水”、“外婆家门前有个池塘”、“钓虾”、“看电影”、“割麦垛垛”、“又听蛙声”等,则把读者带到了小时候生活中美好的回忆里去。

如“河边捉蟹”中,“最有趣的事儿,就是夜晚到河边抓蟹。河蟹习惯于昼伏夜出,它们白天藏于河底淤泥中,晚上时爬出水面,栖居在水草面上,或歇息,或觅食。”“吃过晚饭,几个小伙伴相约偷偷出门到小河水坝下。提着小桶,披一身月光,悄悄等候。待略有困意时,只见水坝下的水流发浑,一只只模模糊糊的蟹子随水流爬到上来,当它一出水面,我和伙伴就开始捉拿。先是来一两只,过一会儿来三五只,再后来就是成群爬来,有时一只手要捉拿两只。”

“外婆家门前有个池塘”中,“在塘边的柳树下,憨厚的老水牛懒洋洋卧在水中,时不时地打个滚,惬意的大耳朵扇来扇去,好不快活。”

“钓虾”中,“我是急性子,开始学钓虾的时候,在池溏边没一会儿就显得坐立不安,不停地提起杆子看,一无所获。而坐在我对面的大表哥已有半桶‘战利品’。”

“看电影”中,“我常常梦见那张白布,梦见我在白布下奔跑的身影,和母亲深夜的呼唤。”多么逼真和形象的语言,让读者也产生无限联想。

《又听蛙声中》,“月上柳梢。听,呱——,一只青蛙叫了,声音清脆而响亮,接着,呱呱,两只青蛙,一唱一和;一会儿,三只,四只,小合唱,无数的青蛙齐鸣,大合唱,接着是轮唱,齐唱……各种各样的演唱形式齐全了。”    

在“浓浓的亲情”辑中,作者写了自己家庭生活的篇幅很多,妻子和女儿,父亲、母亲、姐姐、弟弟等亲情的生活。

父母一生养育了他们姐弟四个。早年母亲多病,父亲一人又当爹又当妈,干农活,做家务,洗洗涮涮,缝缝补补,样样都得对付。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姐小学毕业成绩非常优秀却没上中学。老师到他们家劝姐姐不下十趟,可父亲始终没开口,这成为父亲一生的憾。姐姐英年早逝更加重了他内心的痛,他老人家几乎一夜之间变老了。为此,他们兄弟曾约定:每年冬天时把父母接出来跟我们一起生活。可爹可能怕打扰儿子们,总说怕离开家离开老屋睡不着觉为由,从未出过门。父亲70刚出头时,母亲去世了,这让父亲孤单了许多。自己因工作忙,常常匆匆地回家看看就走,心里总感过意不去。

“我们姐弟四个,我是老二,也是长子,是父母眼里的宝贝。我姐就差点,好的没有,坏事是她的。最溺爱的是我的小弟弟,最小,谁都宠爱。母亲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为了我们读书母亲付出了千辛万苦。”作者在“送上一束最美丽的花”中说,“我惟有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牵挂化做一束最美丽的康乃馨,遥寄天堂里的母亲,也献给世界上所有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感恩不朽的母爱!”

作者自己做父亲后,对女儿的一句承诺没有兑现,不知道、让那颗小小心灵装下了多少的眼泪?

因为工作忙,所以,他平时没时间辅导女儿的功课,她的成绩一直徘徊在班级的中等,上初二时又开始下滑。他很苦恼,不知怎么办好。于是,在初二升初三的考试前,他异想天开地对她说,要是这次考试能考进学校前三名,他就带你去青岛看大海。因为他知道,她从小会说话时就念道,想去看大海。

“真的吗?”女儿瞪大着眼睛。他微笑着点点头。女儿微笑看着父亲好一会儿,笑过之后转身走了,只留下了渐渐模糊的身影。他苦涩地摇摇头。

说说就过去了,他没有在意。暑假中,有一天他很晚回到家,发现女儿一个人没睡,好像在等他。父女见面,睡眼惺忪的女儿一下来了精神,得意地拿出荣誉证书给父亲看:

“呀,全校第二名!”女儿见父亲不太相信的样子,说:“其实考后老师就告诉我了,现在拿了盖有学校大红印章的证书,你该相信了吧。”

他只好说:“爸爸祝贺你,有机会一定兑现诺言。”

说说就过去了,他没有在意。女儿上高中才十四,可能是她年纪小,每到放五一或十一长假就提去青岛的事,他总是以各种借口推掉,确实,竞争那么激烈,毕业班的教师几乎没有节假日,即使暑假,也难有一个周完整的时间休息。他很内疚!女儿也懂事,她心里也明白老爸没时间带她出去玩。

他不敢跟女儿说去不成青岛的事儿,后来有机会时,总想带女儿去,但最后还是没有去成。就此,到女儿大三了,做父亲的,对那一句承诺还没有兑现。

而在“半块月饼”中,写了姐弟情深。作者的童年是在“文革”中乡下度过的。那时的农村,物资比较匮乏,中秋节吃月饼对童年的我们来说,是不敢奢望的。

有一年,妈妈送给姥姥的月饼,有一盒在中秋前被姥姥退回来了。看着包装纸已浸透了油的月饼盒,想象着里面焦黄酥香的月饼,他嘴里直想流口水,妈妈却锁在了大衣柜里。她说:“等到了中秋节,晚上月圆的时候再让你们吃。”于是,他天天盼中秋节,夜夜想月亮圆。

好不容易熬到月儿圆了。妈妈祭拜了“月亮神”,才从盒里拿出两个月饼,每个用刀切成两块,他们姐弟四个,每人半块。他拿到自己的半块月饼后,一看是冰糖花生月饼,禁不住馋得直流口水,几口就吞下了肚。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妈妈说:“等你们长大有了文化,赚了钱,会买好多月饼吃!”妈妈抚弄着他的头发,流下了泪。

姐姐仔细端详着自己那半块月饼,并没有吃,她小心地用手抠下一小块,放进嘴里尝尝,转身悄悄走开了。

那天晚上,他和几个小伙伴出了门,他们就在村口看月亮。玩累了,他疲惫地回到家,见姐姐竟然一个人傻呼呼地捧着脑袋望着圆圆的月亮发呆。见我回来,姐姐一边揉着眼睛,一边拿出她的那半块月饼说:

“饿了吧,给,你吃吧。”

“你咋不吃呢?”

“你有病,吃了月饼病就好了。”

“姐,等我长大有了文化,给你买好多月饼吃!”

后来,他长大了,考上了大学,姐姐也出嫁了,每次过中秋节,他总想起那半块月饼。有一次,姐到学校看他,他说:“姐,等我毕业有了工资,中秋节给你买好多月饼吃!”姐姐笑笑,说:“我等着那一天。”可是还没等他毕业,姐姐却因故去世了。

如今,花样繁多的月饼充盈着市场,已经成了一种平常的食物,它的美味已淹没在了日益丰盛的食品海洋中。然而,每当中秋晚上,他想起当年和姐姐,想起她让给他的那半块月饼,总是忍不住潸然泪下。

在“我的老师邱士敏”中,作者倾注了他对县三小当了近20年校长,以后从职位退下后调到汝南县教育信息中心工作的邱老的感激和深情,既是他的老师,又是他的朋友。学校安排他负责教育信息工作,当时虽说自己有点文学底子,但对于教育信息写作确实一窍不通,急着想找个老师,于是有人给他推荐了邱老。那天,当他诚惶诚恐地走进县教育信息中心时,见到他正忙着,一时不知怎样说好。邱老正编辑信息,见他说明来意就停下手中的活儿,从最简单的说起,和蔼可亲地给他讲了足足30分钟。

“邱老师还爱好写作,每到暑假寒假或信息编辑的空闲时,就亲自披挂上阵,舞文弄墨一把,过过瘾。他的诗歌真挚,紧扣时代的脉搏;他的散文质朴,浸透着天中泥土的芬芳;他的回忆录厚重,透露着一个农民儿子的赤诚。

在邱老师影响和鼓励下,我不仅写信息,还写诗歌、散文和小说,而且多次发表。每次写出文章,我都先发给他,让他看看有没有毛病。他不管多忙,总仔细审阅,包括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我只要有文章发表,也总是第一时间报告他,一是让他高兴,一是表示感谢。至今我已在《天中晚报》《驻马店日报》《教育时报》《驻马店新闻网》《中国作家网》等发表散文、诗歌、小说近50篇。说实在的,没有邱老师的鼓励帮助,我不会在这条路上走这么远!”

记得在笔会成立后的一天,邱老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继伟,你知道我为什么在作者名录上把你放在第一位吗?我是想让你带个头,让你们走的更远点。”他听了,很感动,不知说什么好,但在内心默默对他说:“谢谢您,邱老师,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再勤奋再努力,争取早日把汝南县教师的牌子打出去,走出汝南,走出驻马店,走出河南,走向北京!”    

在“悠悠的情思”辑中,当刚开始认识沈裕慎先生时,是陌生人沈先生寄他一本书。他写了感想,其中道:“那天下了场雨,小城汝南也还躲在雾里。我刚到学校,分发报纸邮件彭老师急忙叫着我‘王老师,上海给你寄个邮件!’我一看,上海市普陀区长风二村沈裕慎,挺纳闷,我并不认识,是不是寄错了?打开,啊,原来是全国散文大家沈裕慎先生赠我的他最新作品——《心在山水间》!此作是《全国散文作家精品(2012年卷)》十家之一。欣喜之余,我忘情地读了起来。”

当再次收到沈先生一本新书《风荷忆情》时,作者情不自禁地写了“别样风荷别样情——读上海作家沈裕慎散文选《风荷忆情》有感”。其中道:“拿到上海作家沈裕慎先生亲自签名的散文集《风荷忆情》,看书名,风荷忆情,砰然心动,一下就联想到杭州西湖“曲院风荷”,清新淡雅,淡有淡味,浓有浓情,让你有无限的遐想……”

这一辑,作者主要写自己游历全国各地名胜古迹的游记。这么多年来,他游历了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的地方。有的是开会,有的是拿奖,他总不错过机会,观光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文物、古典遗迹的出处。当然,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作者的生活、体验是最重要的。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中有“昔人评大年画,谓得胸中万卷书。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远游,每朝陵回,得写胸中丘壑,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 唐朝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作者到了北京,“走近未名湖”,走进北大,是很多年前梦寐以求的愿望。

“拜谒黄帝陵”,早上6点,作者没顾上吃早饭,怀着崇敬的心情一个人离开延安,去拜谒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

在“碧血黄花”一文中,作者说,白天的黄花岗公园,静谧而安详。陵前绿柏翠松,古木参天,每一片叶子都肃立于晨光之中,仿佛向世人彰显着七十二烈士万世永垂的爱国精神。游人怀着敬仰之情穿行在墓群中,静静欣赏着每块墓碑,细读着每行碑文,默念着每位烈士英名,回味着那场虽败犹荣的起义战事。

“壶口观瀑”中,“汽车盘山而上,到了山顶,白云就在我们身边飘过,隐约看见到半山腰的汽车象蜗牛。当我们乘坐的汽车下山的时候,忽然拨云见日,我看见了母亲河——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大峡谷中,缓慢地流淌着。”

“烟花三月下扬州”,春天的扬州城百花争艳,垂柳如丝,分外的美艳动人。瘦西湖以“瘦”为特征,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建筑古朴多姿,行船其间,景色不断变化;湖畔杨柳绿意浓浓,垂然的姿态述说着扬州的悠闲与宁静。与杭州西子湖相比,一个如丰满秀丽的雍容少妇,一个似修长清丽的窈窕淑女。

“延安,山峦里的一颗珍珠”,作者看到了宝塔山,延河水,黄土高坡,土窑洞,白羊肚手巾,红腰带……这是儿时就烙在我心中的延安记忆。

“拜谒中山陵”,作者看到六朝古都南京,这里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但五月一日这天上午我一到南京,就不顾烈日炎炎,拿着相机去拜谒向往己久的紫金山中山陵。

游曲阜,主要游“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游 “三孔”,感受到了孔子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登泰山就像品味一幅风景绚丽的画,蕴含深厚文化的积淀;登泰山就像阅读一本娓娓道来的书,包涵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登泰山就像穿越时空隧道,仿佛与历史名人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会晤……    

综观王继伟的散文,他所追求文字的灵气,用小说意识流形式,描写乡村田园诗式生活。乡村里一年四季的变化,一些琐事,虫鸣蛙声……随意拈来,就是一篇诗意的散文,让读者对他笔下的乡村充满憧憬与向往。他喜欢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描述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中发现真诚、善良、诗意和美感。他写人,写乡村传奇和故事,写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历史古迹,从中让人发现他是位见多识广,知识丰富、感情真挚、胸怀宽广、积极进取、才华横溢的文人。

我以为,这是作者挖掘了现实中的人性美,自然美,和创作上的形式美。连带这几种美的结合,构成了他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但这远远不够,作品还需要打磨、提练,不管是写短的还是写长的散文,都要用心,用爱去写。文学是人学,特别是纯文学作品,必须反映正能量,写出人的人性美,艺术美,写到精致、极致,让读者在阅读中享受舒服和美感,获得提升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

愿王继伟和他的作品,越写越精彩,越写越成熟,越写越美丽,如他自己所说:

“走出汝南,走出驻马店,走出河南,走向北京!”

进一步说,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写好中国散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倾注全力。

是为序。

20171120    

作者简介:朱超群,笔名有黄安、黄亦安等。1957年生。上海市嘉定人,中共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上海分会主席,《文笔精华》主编,已经发表和出版作品300多万字。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