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19作品 > 详细内容
笔会作品集651(13篇)
发布时间:2019/4/28  阅读次数:998  字体大小: 【】 【】【
  

笔会作品集65113篇)

  

【诗词歌赋】

【虞美人】(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人生(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点缀(河南省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   曹秋惠)

【七律】硬笔情思(泌阳县基础教研室   王春发)

生命飞扬(河南省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      燕)

【散文随笔】

春雨里温柔(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古都又一张新名片(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假释生活(内蒙古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贵)

【故事回忆】

又是一年槐花香(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回乡琐记(河南省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   曹秋惠)

【教育教学】

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总校   祁瑞辉)

惜别罗伟局长(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南分路中心校   汤道坦)

学生是老师的镜子(赤峰市巴林左旗杨家营子学校   徐亚丽)

  

【诗词歌赋】

【虞美人】(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寒雨冷风何时消?爱恨痴多少。

孤灯昨夜又残影,

往事不堪烦扰幽梦醒。

  

小桥流水今未断,只为相思怨。

问花何时绽笑颜?

遥盼一轮明月空中悬。

  

人生(天中山教师笔会   邱士敏)

人生逢甜也遇苦,饭菜洒盐亦加油。

雨雪风霜寒接暑,蹉跎坎坷何须愁。

2019.4.28.

  

点缀(河南省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   曹秋惠)

寒星点缀了夜空

羊群点缀了草塘

鹅黄的小草

点缀了春野的荒凉

烟花点缀了节日

美酒点缀了相逢

孩子们的咿呀声

点缀了生生绵延的传唱

他,点缀了遥远的地平线,

你,点缀了渡口栈桥霜,

我爱的  

点缀了你的清晨的梦乡

  

【七律】硬笔情思(泌阳县基础教研室   王春发)

少小物希珍惜自,中年富庶任凭行。

细摹帖字妆门面,草拟公文度有生。

半世食丰依笔赐,满腔情悦赖书鸣。

齿添写技不增减,花眼愚夫再起程。

  

生命飞扬(河南省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      燕)

人生旅途,崎岖不平,成功失败,绝无侥幸。

青春时光,逝去不再,莫让后悔,占据心灵。

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一切美梦,变成泡影。

流汗播种,辛苦耕耘,欢呼时刻,才会来临。

提起你的干劲,鼓起勇气信心,用色彩填满生命!

你可知否,现在努力经营,决定未来的命运!

海阔天空,万里无云,任你飞翔前行!

前行!前行!勇敢前行!人生舞台等着我!

  

【散文随笔】

春雨里温柔(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暮春时节,天落起了雨来,薄薄的水雾如丝如纱,一切都朦朦胧胧,看不清远处,就连雨中的人与树都模糊了,像是被水雾隔了很远。

走出家门,春雨洒落在脸庞,它是那样的柔和,恰似你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

沿街人行道上,一对情侣打着雨伞慢慢地走着。远处,一群孩子们打着小花伞,像蘑菇又像小瓢虫,在小吃店前晃动着,原来他们正准备上学呢。

春天是柔柔的季节。我最喜欢春天,因为她是最有情韵的季节。春雨温婉细腻,似琴声美妙舒缓,带着云的祝福,带着风的希冀,带着对大地的眷恋,缓缓地飘落,把珍藏在心间的欢乐和忧愁都吐成遍地的新绿。微风裹着泥土温香的气息从窗外袭来,跳动着绿的深情,浓浓的思念。

双手托起,让滴滴雨水落在手中,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一颗大大的水珠,清澈,无瑕,明亮,晶莹……没有任何的雕饰,却比钻石更加的珍贵,因为它倒映的是你的双眸,清澈的是一眼清泉,无瑕的是一块璞玉,明亮的是一颗星星,晶莹的是一颗水晶……

静静聆听那滴滴答答的声音,不知在为谁倾诉?偶尔低语,偶尔倾诉,偶尔呻吟,偶尔叹息……触发了我无尽的思绪,时而短暂,时而绵长,时而深沉,时而悠远……

春天就是这样,只有霏霏细雨。不知此刻你在做什么,我想象中那个美丽、纤柔、顽皮而多愁的女子。也许会穿着淡蓝色或粉色衣裙正对着窗外的落雨沉思,也许会小心的踮着脚,低着头,踽踽独行在小巷里,俯首之下,一汪汪春水,照出自己不雅的容颜,在稀薄的水镜里涟漪。

霏霏细雨淋得心情湿漉漉的,淡淡的情思弥漫在烟雨中,飘零到每一个角落。真想看到了你,看到了你在微笑,隐约而浅淡,像映在花丛的水珠里,每一颗都是那么美。

我喜欢春天的雨,虽然它没有秋雨的凄婉,也没有秋风的凉爽,但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美丽温柔。

你喜欢淋雨吗?雨落的这么温柔,这么细腻,你定是喜欢的。真想扯一款雨布,为你做一件花衣,行走在这花的季节,温柔细腻地用爱笼罩着你。

黄昏,窗外的细雨又淅淅沥沥地起来,我却没有少年时的忧伤,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今识愁语还休。告别了强说愁的年代已很久,岁月流金,似风与我们擦肩而过,每每因小事而成愁,无谓的忧愁,也只因了那懵懂的年纪而生。而今历你我走过了更多的寒来暑往,着实尝到了愁的滋味,很多时候还真是难言这心中的愁与人听了。

很多的事,很多的情,历经风雨伴人一路走来,忧愁的,快乐的,都会沉淀于心底,倒是那许多无奈的,难于诉人听的,竟成了这心中难以释怀的新愁,而今独坐窗前,记忆如昨,侧耳倾听,窗外是谁在低语。

曾几何时,年少的你总扬起稚嫩的脸庞,懵懂地仰望。也许,情怀已不再,也许事过境已迁。人生的路上走过了那么多的风景,心情又怎能如年少时那般多情惆怅。不必为娇情落泪,人生百年,谁都会有谢幕的一天,就让这春天里温柔雨点,捎上我浅浅的思念和祝福。

走过了这么多春秋冬夏,才知道了啥是真正的愁滋味,才觉得年少时的强言愁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局限在了人生的那个独有的季节。

雨停了,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而且,还夹着一股泥土的清香。树叶下“滴答”作响。一切都那么清新,天像是谁洗过似的。

2019424

  

古都又一张新名片(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继伟)

郑州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很多人都这样认为,作为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它是因为火车而诞生的城市。孰不知,早在三千六百年前的商代时期,它就以都城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商城遗址公园大部分学者认为就是“汤始居亳”的亳都,如今的成为郑州的一大休闲胜地。

解放后,郑州的新地标性建筑是位于正中心的二七纪念塔,现在塔全高63米,共14层,持身份证可以免费进入,塔内陈列展示的是当年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历史文献资料。

跟随参观的人群上到了二七塔的顶层,腑瞰郑州,令我激动不巳,豪情满怀地呤诵起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郑州的诗圣一一杜甫登岳阳楼写的!

初春早晨,太阳刚刚升起,薄雾笼罩郑州城区,上班的人流车流挤满了大街小巷,公交车一趟接着一趟都是爆满。

走在郑州春天的暖阳里,感觉浑身是劲,脚步轻盈。垂柳含翠,迎春初放,梅花几朵才露娇,玉兰含苞欲放。

如今改革开放已经40年,河南在城镇化进程中高起点、大手笔,从无到有,“缔造”出了一座新城——郑州市郑东新区。

2019年春天来的早,郑东新区萌动着新枝绿草。喜欢用花儿打扮的城市,更喜欢晚间,游闲地走在葱绿的街道和湖岸。

来到郑东新区,无法抑制的兴奋,沿着湖堤,享受着幽静,醇美,自然风情。一个城市,她的美就是四季有着不同的鲜花开放。

每天黄昏或早晨,郑东新区如意湖畔,这儿人如织,景如画。市民们吃罢饭,迈开腿,出去走一走。在地点选择上,位于郑东新区的如意湖畔,这周边环境好,有水有绿树,沿途中还有美景,走在湖边栈道上,观赏湖中游弋、跳跃的小鱼儿,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

其实,郑州的这张城市“名片”,也是一步一步打造出来,公园、游园、绿地、雕塑、桥梁等。

2000628日,时任河南省省长李克强在郑州调研时,要求一定要增强郑州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全省城市化进程,明确提出以107国道以东的新东区为重点,高起点进行规划,使之形成亮点。郑东新区建设由此破题,呼之欲出。

郑东新区新规划方案确定,在CBD的北部,将原来的洼塘地开挖为具有相当规模的人工湖—龙湖,以贯穿市区的金水河、东风渠等水系为纽带,将龙湖与新区CBD连接起来,成为新区的主要景观;龙湖的水面面积约7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的面积相当,完成挖湖后,引入澄清后的黄河水。

20151215日,第十四次上合总理会的会场在郑州郑东新区的国际会展中心,中午13时许,在签字仪式和共见记者后,李克强打破既定议程,邀请与会的各国领导人走出会场,在湖边栈道上漫步交谈了十多分钟。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出周围林立的高楼。站在李克强身旁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好奇地指着被当地民众称为“大玉米”的千玺广场询问:“这栋楼有多高啊?”

一位工作人员回答说,千玺广场有56层。另一位上合组织国家的领导人立刻插话道:“真想上去看看是什么样!”

站在郑东新区的新地标,千玺广场“大玉米”的顶层,向北、向东俯瞰,挂着棉花糖一样软糯云朵的天空,成了随时变幻的最美幕布,而“龙湖”“龙子湖”“象湖”,一脉相连,蓝钻一般镶嵌在广袤的大地上,那里正积蓄和升腾多种支柱产业的辉煌,也正强劲带动着郑州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

从“火车拉来的城市”到现代化国际性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从郑州机场到“航空大都市”,从省会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从“买全国、卖全国”的国内商城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商都……郑州破茧成蝶,已然从中原腹地走向世界舞台。

“大玉米”是CBD的组合建筑,也是CBD的地标性建筑。2015年上合组织总理峰会在郑州举行,各国政要登上大玉米参观呢。

“大玉米”其真名为,千禧广场,又名“千玺广场”,夜色中,远望宾馆,通体黄色,外形宛如一根“大玉米棒子”,河南是粮食大省,玉米是主要品种,“大玉米”的名字也被当地人叫开了。

早在3600多年前,商汤就在这里建都,郑州成为我国现已考证的最早的都城。这里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和中华民族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但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也让我们倍感压抑。

“中原第一高楼”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嵩岳寺塔”,主楼曲线与“嵩岳寺塔”吻合。被压抑百年的中华民族,处处表现出对“崛起”的强烈欲望,尤其在近十年的城市建筑上,表现尤为突出。

而今位于郑东新区楼高280米千玺广场“大玉米”,成为一座地标性建筑,和二七塔遥相呼应,成为古都郑州又一张新名片。

2019422

  

假释生活(内蒙古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贵)

几日前,一位生意做的不错的朋友突然造访。他一进门便大呼小叫:夫子备酒。我诚惶诚恐,不解其意,只好略备几样小菜,拿一瓶酒与之对饮。几杯落肚,他那些似乎已蕴藏许久的话喷薄而出。这位朋友生意上也算顺畅,年轻轻已是拥有数百万家贯的老板。可此时,几乎声泪俱下尽诉商界的欺诈和变故。以及自己此次决策失误的。我隔过话音,为其脸部表情所吸引,那较为肥胖的脸,因激动的诉说而擅动不已,那些肌肉在酒精的麻醉下更加灵活,宛如波涛,一会是些荣光,一会是些苍桑,更大的泛着艰难不平之波,发福的肚子也一起一伏,耸肩,击掌,施全身解术表白,颇为真实而生动。

他喝了不少酒,尽数完自己的不易后,仿佛卸下了一个包裹,将身靠在沙发上喘着粗气,我是一个门外的倾听者,亦可以说是一个可以匹配的倾诉对象,他完全可以肆无忌惮的娓娓道来,尽数无余。可以看出他真的很累,很压抑,荣光、失败时的喜怒尽压心底,此刻薄积厚发,权作一种补偿罢。但明天他仍要抖擞精神去应酬客户,堂而皇之做老板,成功的商人决不因此而沉沦。

朋友走后我执笔沉思,人一旦选择一种职业亦或说谋生的一种手段,则必备其累,恰似名字,被别人叫的多一样,荣光的感受者多是旁观者,我也曾羡慕其名牌服装,豪华汽车和吃喝时一掷千金的潇洒气派。但个中滋味也体味不多,所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罢。”可做文的又如何呢?有人说:“读书久识人生苦,最是文人不自由”一言敝之。不过作家们的那些用心血煅造的精美文字供人饕食时   ,人们只会肃然起敬,决不会去深究幕后的事情。

委实,任何一份职业,浅尝辄止时,自会为其新鲜和前景而盎然起兴,可真的要终生去做,要专、要博、要精时,便会感觉枯燥乏味。   岁月淘尽成功后,多是一些平凡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重复。如此每上一层,所需的精力和血汗会更多,倘有大成,则会有“高处不胜寒”的凛冽。我想比尔盖茨   每天必然神精兮兮,唯恐一步走错全盘皆输。行笔及此,我想起一位朋友,头脑精明,从高级白领升至老总,喝过庆功酒不久,找到我满脸苦丧对我说:“不行了,我快支撑不住了,”细问后方知,时代的精进,知识的快速翻番,人员资金令他焦头烂额,苦不堪言,连老婆也怀疑他有外遇。

时下高科技带来的负效应——人情冷漠。整日面对冷漠的机器,缺少交流人们也带面罩说话,确是一种压抑。如果此时找一、二知己渲泄一番,不失一种上策,在这里不必设防,不必豪宴,设有虚诈和奉承,几道小菜,一瓶薄酒可以医治内焦,权当心灵放个假,使发霉的心境透一透阳光,给人性之弱以养分,让快节奏的人生慢上半拍,会有裨益。

止笔之际,奉献给忙碌的人们一句话,辉煌的结果故然重要,过程中的无限风光同样不可忽略。

  

【故事回忆】

又是一年槐花香(汝南县第九小学   邓海燕)

上周三晚上下班回来,刚打开房门就闻到一股久违的清香,顾不上换拖鞋,直奔厨房!果然,看到厨柜上面放着一塑料袋含苞欲放的槐花!低下头,挨近它们深深的吸气,瞬间一股清香沁入我的心脾。我一边兴奋地哼起小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边小心翼翼的把它们一半装进冷冻盒放进冰箱等着弟弟五一回来给他做槐花面吃。另一半倒进菜篮里,我可舍不得让这些宝贝闷在塑料袋里枯萎!我要让她们自由的呼吸,自由的绽放,散发自己独特的芳香盈满整个屋子。

轻轻的捧起槐花放进粉色水盆里,看它们在清水中浮浮沉沉,思绪一下子飘回到童年……

打从记事起,每年春天槐花盛开的时候,我都会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小姑一起捋槐花。那时村里村外都有槐树,我家老屋房前屋后有好几棵老槐树,厕所门口还有两棵苦槐。全村的人都喜欢到我家捋槐花,因为屋后的那三棵是村里开的最早的,而且树杈多花开繁茂。从槐花刚一开始打苞,邻居们就不断的到树下转悠,每当这时心地善良而又勤劳的爷爷就不声不响的去找出一根长长的竹竿,在上面绑上一个磨得铮亮的镰刀,叫上我和小伙伴往屋后走去。我们欢天喜地的坐在树下看着爷爷举起长竹竿,瞄准槐花枝牢牢勾住,然后使劲往后拉,一听到咔嚓咔嚓的声响,我们就赶快跑远;等看到一枝枝槐花落到地上,我们又像一群快乐的小鸟飞回来,扑到槐花上。若一不小心被小刺扎到又会哇哇的哭起来。往往这时奶奶就从厨房里飞奔出来,拉起哭倒在地上的我,心疼的胡乱吹来吹去。我扑到奶奶怀里,奶奶就一边哼着“槐树高啊!槐花香哟,槐花枝上飘来一位槐花仙子哟……”一边捋槐花。惹得一旁捋槐花的人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又开始谈天说地,小孩东奔西跑的去捡槐花枝,我忍不住从奶奶怀里挣脱出来蹦跳着去追小伙伴。爷爷奶奶又开始大呼小叫叮嘱我小心再小心。接下来的十来天,每到傍晚我家房前屋后就满是槐花枝,满是大人小孩的身影,到处是咔嚓咔嚓的响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那些日子里爷爷必定手不离竿,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愿意让毛毛躁躁的大伯小叔们去胡乱的掰槐花枝。爷爷特别心疼那些槐树,怕他们伤了槐树的好枝干影响明年槐花盛开。大家好像也都明白爷爷的心思,不声不响的配合着,一到下午就挎着篮子去叫爷爷,爷爷答应一声就又去拿竹竿。大家就排成一溜在树下等着捋槐花。年年如此,岁岁花开,整个村子也都浸在槐花香里,家家早晚蒸槐花,中午煎槐花做槐花面。慈爱的奶奶变着花样给我和弟弟两个小馋猫做槐花炒鸡蛋,煎香脆的槐花饼,包槐花饺子。村里和我同龄的小伙伴们垂涎三尺,整日跟在我和弟弟身后就想着能分上一口。那个年代那时的春日里人人都被槐花滋养着,迷醉着。

后来我渐渐长大,陪伴我捋槐花的人换成了辍学在家的小姑。不过调皮捣蛋的弟弟也加入进来了,等我上小学时,小姑出嫁了,又换回奶奶陪我们。如今,亲爱的爷爷奶奶再也不能陪我了,我家的槐花树还有那长长的竹竿、铮亮的镰刀、老屋也早已无影无踪了,一切都不可复制了……可记忆里那一朵朵洁白诱人的小花,依然美的淡然,美的朴素,那一股股淡淡的槐花清香还有爷爷奶奶小姑那纯纯的爱,丝丝缕缕始终萦绕心头,连同美好的童年时光一起刻在心里,留在记忆的长河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那温暖的叮咛,那温馨的的画面,常常浮现在眼前,久久挥之不去……犹如一杯陈年的老酒,抿一口便沉醉其中;又如一曲悠扬的童谣,调一起便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今年,我沉醉在槐花香里,怀念着幸福着!明年,我依然会赴与槐花的春之约……

  

回乡琐记(河南省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   曹秋惠)

上午回老家时,天空阴霾沉沉,至半路时有雨点飘落,幸好仅仅几点即了。及至家中,却见大门紧锁,去二母家问询,知父母是去卫生院输水了,简短问候二伯后,赶紧去卫生院,找了两圈找到,才知母亲已输液几天,但病已无大碍,心里稍安,遂拿了钥匙先回家做饭。

父母回来时饭刚好做成,安顿好吃完饭,母亲又感疲惫欲去休息,天又阴沉欲雨,相比往常在家少了许多清洗要做,别无他事也去卧室休息,坐到床边,就见床头柜上放着几本老相册,想是前两天妹妹回来整理东西翻出来还没来得及放回去。顺手拿起一本,一张小小的半寸黑白照掉了下来,弯身捡起一看,竟是自已初中时代的照片,手摩挲着,细看那时的模样,心里顿时涌出细细的温柔来,心也一下子被牵回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那该是我学生生涯里最上进的时期吧,青涩、懵懂又充满未知的向往,那种单纯清静的眼神也已被定格在这方寸之中了。翻开相册,一页一页地看下去,里面有不少照片看来已被弟妹们分别拿走保存了,原本厚厚的相册已略显得单薄而落寞。在第一本的最后,竟还有几张发黄甚至已斑驳的婴儿照,一张二弟的周岁照,一张三弟的半岁照,另一张更小的竟辨不出是谁来,拿去问母亲,母亲看后不禁笑了:“这是你百天时照的啊”,我也笑了,又有些惊讶,再端详,也像自已,但要说是大弟的,看着也像,穿着虎头靴,带着兔儿帽,小小的黑白照片上竟无法判断出性别来。但看看四十年前的自已,新奇、感慨的心情一两句话语岂能概述?

再翻第二本,多是弟妹们的学生时代照,每一张上的脸庞都是那样的阳光,也有些许是故做深沉状,看看就不禁会心地笑出来,其中有两张是三个弟弟的合影,高低参差的三个兄弟,如今早已是齐刷刷的三个大男人了。当年日日一锅舀饭的亲姊妹,都已陆续成家到了他乡,各自为生活工作奔波劳碌,逢年过节偶尔聚齐时当年打架的臭事常被当作笑料谈起更觉亲热。还有一张是二弟、三弟与父亲九六年春节时在家的合影,老屋子的背景,最前边的桌上是吃剩的菜肴,父子三人笑得那样开心,猛然想起当时过年时有一回父亲打开装满了食物的橱柜回过头来对我说起过的一句话来:“要是天天的日子都像这样多好啊”,如今的日子,真得这样了,可是我的父亲,再不是照片上那样的有力与健壮,沧桑的岁月早转为条条皱纹刻满脸上,只平添了慈祥。

第三本里多是家族的合影照。都是家族里有红白大事聚族而办时留下的照片,一张张,辈份明确,看着就会有一种血脉相承的延续感。有一张是爷爷辈的,上面一张张记忆犹新的脸庞都已做古而去。一生风趣达观、好打铜器爱热闹的大爷,种得一手好瓜菜却性格暴躁的二爷,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水墨画,会说俄语会教书的三爷是老弟兄中唯一的知识分子,却因一句话深受迫害最早离世,一生仗义、年轻时打得狼、猎过豹的四爷走得最晚,算是福寿齐全,其他几个应该是从老家过来的,我不大熟悉。奶奶们中的二奶、四奶都是年轻过世未见过面,合影中的大奶也是在大伯怀抱的相框中,想起小时候奶奶的亲来,禁不住喉头发起酸来,奶奶一辈子大襟上衣,打着绑腿的宽脚裤,那样的大襟棉袄仿佛就是专为怀揣儿孙而设计。叔伯姊妹几十个,有几个没在这样的大襟袄里甜甜地睡过?那样一双被裹过的畸形的脚,走了多少奔波的路,那样一个单薄的肩,扛过多少生活的难?那样一付瘦削的身板,还要承受大爷的拳脚,那样一幅慈祥的面容,却也受过些许不屑的轻漫之言……照片中的三奶还保留着她最典型的温厚与持重的模样。三奶算是大家出身,也识字,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年轻的三奶应该是有些与众不同的,她是妯娌中的主心骨,哪家生气,她去就能停止,她的批讲谁都能听得进,哪个媳妇生孩子,第一个要喊的就是她,即便三更半夜,一喊即披衣前来,我们这些姊妹中有多少个不是在她的注目下来到人世?即便家中有些怪异之事第一个要喊的还是三奶,仿佛三奶在就什么都无需畏惧,什么都可化解。三奶德高,生活却报之甚薄,儿媳不睦,一子二孙早夭,三爷走后晚境渐凉,以九十多岁的高龄在三年前的大年夜走完人生,一代前辈,自此划上句号,再睹慈颜,惟有照片。

再看其他的照片,有母亲妯娌们的,有嫂子们的,母亲的妯娌们中已有三位早走,今天的母亲也再不会有那样的腿脚站在其中了。再看那时的嫂子们,那样的年轻,仿佛还能听到她们聚在一起说笑嘻骂的声音,而她们跟前立着的那些个小侄、小侄女,如今早已长得超过了嫂子们,回家难得见到他们的身影,问询起来,已陆陆续续地考上大学到了外地,而我的哥哥们,日渐各奔东西,不少定居外地,除了个别年份家族祭祀的日子,已难得齐聚一堂......

这时院里面响起了问询声,出外看时,是二母来了,她怕我找不到父亲耽误了做饭饿了肚子,让去她家吃饭,我说已吃过了,她便又到里屋看望母亲,聊些家常,宽慰母亲几句方才回去吃饭。

复又躺下时再无睡意,想着岁月更迭,世事变迁,想着家族人员的聚合离散、苦乐悲欢,禁不住思绪翻飞,渐渐地竟仿佛身陷到了另一个场景中,一个个片断转来换去,亲人的,亲戚的,同事的同学的,一个个堆叠着挤压过来,音容一如往常宛在眼前,却止不住有伤悲的情绪萦满心胸。就在这时听到父亲喊我起床的声音,说下雨了,要我赶紧收拾东西回去,起来拿了些刚磨的新糁子,父亲又把一些青菜装进车篓,又进屋和母亲告了别连忙上路,雨已渐大,及至出村,雨水已顺发际流向脸颊,愈觉身冷衣单。这自然的风雨晴暖啊,谁能篡算?一周前的今天风清日朗秋色宜人,如今一场风雨已觉初冬临近,猛然间又想起李峤的《中秋月》来:“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自然的风云变换,人生的遭际坎坷,奈何?奈何?

但愿现世的安稳,亲人的平安吧……

  

【教育教学】

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总校   祁瑞辉)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由此可见,让学生学会质疑太重要了。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

我个人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敢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问,毫无顾忌地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均应给予肯定和称赞。

其次,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要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和句,抓住关键处提问,不能“浅问辄止”而应刨根问底,多角度地思考,全方位地发问。再次,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而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习提问,经历由不敢问到敢问,由不会问到会问的全过程。现在结合我课堂实践亲历谈一下我的体会,请朋友们先看我的课堂实录:

就拿我讲《落花生》一课来说吧。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说:“读书最可贵的是能发现问题。下面请大家拿出笔来,默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待会儿提出来我们一起学习。”

学生纷纷拿起笔读起课文来,我习惯地在学生中巡视。奇怪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只是拿着笔做样子,根本没在书上画任何记号。

5分钟后,我说:“现在请你们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们茫然的望着我,没有一个人举手。我心里不禁感到悲哀:这个班的学生平时根本没有提问的习惯。都读了5年书了,学生竟然不会提一个问题。

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笑着对同学们说:“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呀?有就提出来。我最喜欢勇敢的同学。谁第一个举手?”我充满期望地看着大家。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仍然不敢举手。这时,一位男学生非常小心地举起了小手。我立即请他起来发言。

“老师,茅亭是什么意思?”他轻声地问。

“你是班上最勇敢、最聪明的同学,你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了不起,请大家掌声鼓励!”我把这位学生大大地表扬了一番。我看到其他同学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目光,心里窃喜:榜样的作用有效了,坚冰打破了。

一会儿,一位女生说:“那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这句话我不懂。”

“你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这么一个重要问题。”我立即把学生提的这句话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在全体学生面前,“我想,就这句话我们起码可以提三个问题,你们动脑筋想想看,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提出来。”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全部集中在这句话上,一个个都动起小脑筋来。突然一个男孩举起了手:“那天晚上为什么天色不好呢?”他的问题引起大家全笑了起来。

“老师,在我们家里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吃饭是经常的事,为什么这家父亲“很难得”呢?’

“真聪明,他联系自己家的生活实际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我马上鼓励了一番。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呢?”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出来了。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为什么要用上“也"呢?学生开始咬文嚼字了。

“父亲来就是为了吃花生吗?他还有什么用意呢?”......

在我的鼓励和循循善诱诱导下,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了。

以上是我结合我个人工作实际谈我个人的实践体会和认识,如有不当,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惜别罗伟局长(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南分路中心校   汤道坦)

拜读罗伟局长《献给我珍爱的教育事业》,心潮起伏,难以平静,有感而发。

十年风雨十年耘,

肥西杏坛别有春。

"一破三立"立潮头,"

六个有效"铸师魂。

百年树人愚公志,

半世人师慈母心。

喜看春来桃李艳,

漫天芬芳最动人。

附:罗伟局长《献给我珍爱的教育事业》

十年县教育局长任期已满,转岗前夕,浮想连篇,夜不能寐,聊作小诗一首,以谢全县同仁多年关怀厚爱之情。

我爱教育,缘自家学。祖父、父亲传到我,均以耕读为业。现在,我家的第四代——我的孩子,正在积蓄力量,研究承接!

我爱教育,缘自“师说”。从受教于众多恩师,到义无反顾加入其行列,至今不悔,意志坚决!

我爱教育,缘自抉择。遥想三十二年前,安师大取我第一志愿第一专业。立志当名师!可后来呢,当局长、搞管理成了我的主业!

我爱教育,缘自情结。教育沃土我是苗,土肥苗壮长得高。教育造就了我,我深爱育人事业!

我爱教育,需急流勇转。换种思维,以另一种方式,为教育鼓与呼,继续为教育劳作!

  

学生是老师的镜子(赤峰市巴林左旗杨家营子学校   徐亚丽)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主要内容是学生在报怨老师,当同学们站在太阳下听校长讲话,热得汗直往下淌时,而老师们却站在很远的树阴里,还不停地说话。学生的话语中流露出愤愤不平,因为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我们在太阳底下曝晒,老师却可以在树阴下凉快?为什么老师要求我们集会时不能说话,老师却可以说?

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时,我着实一惊,这些看起来似乎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我记得在我上师范入校的第一天,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了几年教师,听到最多的就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我们班的孩子们的一些表现:每周一升国旗时,当我和他们一样笔直地站在队伍中,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时,孩子们严肃,认真,一动不动,但当我有时和周围的老师们说上一两句话时,他们也就有了小小的“骚动”;上课间操时,当我也和他们一样认真地做每节操锻炼身体时,他们也会伸直胳膊弯下腰,当我站在树下时,他们也总想偷偷懒。

假如有学生敢当面问我:老师你为什么在升国旗时说话呢?我们站在太阳下,你为什么站在树阴下呢?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正因为没有学生敢这样问,我们便对这样的事情习以为常了,觉得是理所应当。然而学生不这样问不等于他们不这样想,说不定他们也和那篇文章中的学生一样背地里和同学们发泄着对老师的不满,回家和家长们诉说着对老师的想法。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是神圣的,老师不应该是这样的。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已经被他们摄入镜底了。别小看那些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们虽然年幼,但并非无知,他们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从他们的身上就能看到我们自己。学生迟到老师以前肯定也迟到过;集会时学生说话,那是因为看到老师在讲话;学生打架骂人,老师也有这样的行为。我们常常会说现在的学生不听话、难教,我想究其原因,有些教育障碍也许正是我们自己在平日工作中无意间设置的,这恐怕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我决心“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也一定要做到”,学生都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行呢?我要从现在从小事开始检点自己的言行,保持自己在学生心目中那完美的形象。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3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