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文库 > 2016作品 > 详细内容
教师作品之414(16篇)
发布时间:2016/8/28  阅读次数:1253  字体大小: 【】 【】【
  

教师作品之41416篇)

  

诗词歌赋

【采桑子】(新韵)(汝南县第二小学   王俊磊)

【行香子】班主任培训(新韵)(汝南县第二小学   王俊磊)

秋(六)(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樊全成)

高床锦衾难入眠(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樊全成)  

秋雁(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樊全成)

秋(七)(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樊全成)

教育教学

读《如果我当教师》有感(汝南县第三小学   邓海翔)

读《如果我当教师》有感(汝南县第三小学   徐菊红)

如果我当教师读书心得(汝南县第三小学   郑慧赢)

《如果我当教师》读后感(汝南县第三小学      佳)

《如果我当老师》读后感(汝南县第三小学   郑心爱)

《如果我当老师》读后感(汝南县第三小学   陈双双)

《如果我当教师》读后感(汝南县第三小学   程丽敏)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激趣(汝南县第一小学      亚)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汝南县第一小学      红)

读《教育就是唤醒》心得体会(汝南县第一小学   彭继华)

  

【采桑子】(新韵)(汝南县第二小学   王俊磊)

雨收云断登高望,水月柔光。

秋意悲凉,一曲潇湘断人肠。

  

十年一梦双飞燕,爱恨绵长。

对镜花黄,可叹青丝鬓已霜。

  

【行香子】班主任培训(新韵)(汝南县第二小学   王俊磊)

八月北征,山水程程。

驱长车、携手良朋。

京城求学,荟萃群英。

论师之道,家之教,生之行。

  

匆匆数日,经典声声。

谈笑间、唤醒心灵。

幸福教育,予爱双赢。

懂学生苦,学生乐,学生情。

  

秋(六)(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樊全成)

凉风梳乱柳梢头,枉杀黄叶顺水流。

青山憔悴容颜改,岁华过半已到秋。

  

高床锦衾难入眠(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樊全成)  

高床锦衾不入眠,山珍海味难下咽。

笙歌艳舞颜难展,谁在叹,

原是秋空一孤雁。

  

秋雁(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樊全成)

往事蒙尘烟云绵,寒星如豆悲凉天。

伤心最是当年雁,自今不肯往南迁。

2016.8.25

  

秋(七)(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樊全成)

蹉跎岁月指缝流,今朝握手始堪忧。

愿将余生黯淡景,换得当前一树秋。

2016.8.27

  

读《如果我当教师》有感(汝南县第三小学   邓海翔)

假期期间,我认真阅读了叶圣陶先生的《如果我当教师》一文,感慨颇深,对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对照反思。我认为,我们之所以在教学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学方法的不恰当,还没有做到细心、耐心和爱心,还没有正确认识教师这个职业。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一个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工匠,还是一个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精神引导者。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当然要教小朋友识字读书,可是我不把教识字教读书认作终极的目的。我要从这方面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

教师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即“授业”:“业”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授业”就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的指导思想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教师拥有充足的知识。然后通过教学过程将这些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但有些知识传授过程有时是很枯燥的,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掌握灵活的教授方法,将枯燥的知识化为灵动的音符,让无趣化为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合理的练习帮学生学生吸收、掌握,指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让所学知识成为学生日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工具。

文中还说:我如果当小学老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小朋友顽皮的时候,或者做功课显得很愚笨的时候,我决不举起手来,在他们的身体上打一下。……他们的顽皮和愚笨,总是有一个或多个的缘由;根据我的经验,从观察和剖析找出缘由,加以对症的治疗,那还会有一个顽皮的愚笨的小朋友在我周围吗?这样想的时候,我即使感情冲动到怒不可遏的程度,也会立刻转到心平气和,再不想用打一下的手段来出气了。

叶老的这番话对我触动很大,让我为以往一些过急的行为而感到羞愧!比如:当我讲课讲得津津有味而发现学生坐着没精打采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上课不愿意听课而交头接耳的时候……我会气不打一处来,会情不自禁地做出不文雅的举动……我虽然清楚自己的行为是不应该的、错误的、甚至是……但为什么会明知故犯呢?是恨之深?还是爱之切?

叶老的话,我反复阅读,反复思考,我深深感悟到: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没有把讨厌的、惹人心烦的、愚蠢的、肮脏的小家伙,小魔王视为“小朋友”,虽然我往日里也常常称孩子们为“小朋友”,但我的“小朋友”与叶老说的“小朋友”含义不一样,我的只挂嘴边,没有深入我心,而叶老的充满了对孩子的爱。

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去剖析、去寻找孩子们顽皮、愚笨的一个或多个的缘由。比如:家庭作业没完成,我问过为什么了吗?要是问了,要是孩子的回答是昨晚病了,我还会有气吗?还会冲动吗?

可见,工作上的细心,态度上的耐心,来自于对孩子的爱心。因此,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做到:“三心”育人,滋润孩子心田。

  

读《如果我当教师》有感(汝南县第三小学   徐菊红)

读了叶老的《如果我当教师》,让我感受颇深。他从学生观、教学观、自身素养等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看了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诠释,对培养学生的看法,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让我明白了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老师,为我的教师之路指明了方向。

他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优劣,提出“人人成材,人人有用”的观点。这一点,说来容易,其实不然。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用同样的模子去塑造孩子,用同样的目标要求孩子,所以作业一个标准,不分难易,全部完成,这就苦了困难学生,每一门功课都要补作业、改作业;考试要求优秀,为达到好看的分数,他们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字词不过关,重复听写;阅读不过关,反复操练;作文不会写,读背作文选。我们唯一的目标是让这些孩子达到一个符号式机械冷酷的分数,忘却了孩子休息、玩耍、天真、笑脸。

他提倡手把手教育,怀着一颗耐心,使孩子养成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放慢脚步,面向全体,悉心指导。对于部分孩子,课堂上的讲解他们不一定全部接受,肯定存在疑惑,作业的过程中就暴露出来,所以我们要认真及时批改,当面辅导,多讲解多分析孩子的疑惑,这样才能收到效果。自己也应该经常反思: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有更科学的方法,孩子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哪些内容特别容易错。只有这样手把手的指导,学生才会有真进步。

他提出书只是工具,教师不是教书,而是帮助学生为学。我们知道读书能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是一种精神享受。然而,语文课上孩子唱着读,拉长音读的层出不穷,虽然能够把课文背诵出来,可对文本的内容不求甚解,也无法领略语言的音律美。不明白课文要表达的主旨,不知道它的预期和基调。所以我在教学中也注意加强指导,多种形式对比读,揣摩作者感情读,让孩子在读中领会课文情感,掌握课文的内容。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案例,我总是让学生去分辨课文的结构怎样,题目的简练和概括,以及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尝试着片段练习,或者续写课文。孩子们凭借课文,是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到现在,全班学生对写作都有了浓厚的兴趣,也能写一些小文章去投稿和参评。书其实就是工具,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表达显得很重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希望学生勤快整洁,他自己一定把自己的仪容服装办公室弄得十分整洁。当然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小例子。上体育课要求学生穿球鞋,那么自己一定要做到,要学生作业清楚端正,那么自己要有漂亮的板书,要学生读出情感,自己要有典型的范读……其实,一切尽在不言中,你做到了,孩子们肯定能做到。

一次阅读,一次洗礼。从书中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新认识,虽然叶老所处的时代逐渐远去,但他的教育思想永远新潮,永远适用,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还要虚心学习,不骄不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向着合格教师的方向继续前行!

  

如果我当教师读书心得(汝南县第三小学   郑慧赢)

比起往年暑假,今年过得有些不同。在常规的放松活动之外,又增加了一项看书的任务。特别感谢王校长为了让我们在教学方面获得更多的方法和经验,给我们推荐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假如我当老师》这本书,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这本书没有华丽的封面和插图,但是它的内容足以给我许多宝贵的教育启示和建议。

乍一看到这个书名时,我还以为叶圣陶从未当过老师,于是就想:一个从未做过教师的人又怎能在教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里面的内容充其量也就是一切冠冕堂皇的大话、套话。但是由于在很多教育杂志上都见到过叶圣陶这个名字,所以还是忍不住拿起书翻看起来。这一看我才知道,叶圣陶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更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

他在本书中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对于人类的巨大影响以及作为一位教师应该从哪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教育。

前面两个方面分别是“学校教育应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和“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两点虽然是独立的两点,但其实是相通的。因为良好的习惯能够使人一辈子受用。在这里,叶老先生主要强调了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上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自己过去的教育漏洞。为什么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结果还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令人满意?答案就在这里。我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所传授的知识也只是在口头上进行强调。有时虽然说要检查但总不能坚持下来,以致于学生也产生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反正不管完成的怎么样老师都不会真正地较真。长此以往,我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出现了断层和没有尖子生的情况。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太晚了,再想把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改正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考试就在眼前。所以在这个假期期间,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新学期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值得欣慰的是,在这本书里我也找到了答案: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叶老先生举了一个最通俗的教学生关门窗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轻轻地关上门窗,而不是“砰”的一声去惊扰别人。这个小事的教育不仅要反复更要坚持,直到他们随时随地开关门窗时总是轻轻的,这样才能算是养成了良好习惯。生活中原本没有小事,正是因为我们轻视了它,它才成为了所谓的小事。之前每次都有学生作业不交或是在听写时抄袭,而同组的其他同事都说:“你何必那么较真,哪个班没有这样的学生,有的学生你就是把他的作业收上来了也都是抄的,有什么意义呢?”一次次过去了,我也逐渐接受了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心想反正就那么几个学生也影响不了什么。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不交作业或迟交作业,甚至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在听写时也开始交头接耳。我越发感到情况不妙,当我再采取措施时,基本上很难再使学生产生飞跃式的进步了。所以,在本学期开学之初,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成为我工作的重心,事事无小事,只有在小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有可能在大的方面有所突破。

接下来两点分别是“教是为了不教”和“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这两点是以上两点的再续,也是相辅相成的。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从中尝到了甜头,自然而然就会自觉地把这种好习惯继续下去。相反,如果学生一直都未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他的行为只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也许是好的,也许是有危害性的。所以,受教育者就像是一粒种子,他究竟能长成参天大树还是永远没有破土而出的机会只有播种的人才能知道。种子只有被人用科学的方法播种到地里才能生根发芽,不断壮大。如果永远被忽略那他的命运将会是充满遗憾。所以,在教育者的眼里,所有的受教育这都应该是饱满的,充满生机的种子,只有我们用心去播种,他们才有可能还给我们一片荫凉。而不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去歧视或忽视学生。

“德育总是跟智育、体育结合在一起”和“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这两点虽然我很赞同,但是前一点主要是靠班主任和学校才能实现,而后一点是跨学科的,所以关于这两点我没有太多发言权,就不再啰嗦。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师表,在我理解是教师和表率。唐代诗人韩愈在《师说》中对老师有了这样的概括: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只是对教师在教学方面的阐述,而新时期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光要为师还要为表。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去模仿。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否则我们教出的将是一批批缺乏诚信的知识机器。

  

《如果我当教师》读后感(汝南县第三小学      佳)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们老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提升我们自身的教育素质,学校用心良苦地鼓励我们;老师多读教育经典书籍,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如果我当教师》是叶圣陶老先生自己对教育的独特见解之作,对于现在的教育问题仍有指导意义。从书中我们不难领悟叶先生“为人生”的教育本质观,也就是“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我们小学老师应该做些什么呢?叶老的一些见解让我豁然开朗。

做一个小学老师要“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很新鲜的说法,虽然在家长会上,建议家长成为孩子言行的榜样,我在平时也有意无意做示范,可是,真正想到要“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还是从来没有想到的。转念一想,可不是吗?想让你的学生信服,你不就得自己先做到吗。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从细微处去影响他们。 “对于开门关窗那样细微的事,尚且不愿意扰动人家的心思,还肯作奸犯科,干那些扰动社会安宁的事吗?”我想起有次早读,看到卫生角的有几片白纸屑,按照以前的做法,我会叫一个学生来捡,可是看到全班没有一个学生不是沉浸在读书的氛围中,我不忍心打扰他们,就自己捡起来放进纸篓里。再利用适当时机告诉学生面对纸屑应该怎么做时老师心里也是有底气的。

好的习惯还反映在教小朋友识字读书上, “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叶先生感觉到“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 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对于顽皮的小孩子,叶先生不主张“体罚”的,因为“这一下子不只是 打了他们的身体,同时也打了他们的自尊心;身体上的痛和红肿,固然不久就会消失,而自尊心所受的损伤,却是永远不会磨灭的”。我们身边的差生是怎么产生的?我想,这与父母对孩子的打骂、与老师对孩子的打骂有关系的。打骂伤了孩子的自尊,孩子也就一日日地不当回事了。这是十分可怕,也是我们老师所料未及的。本以为严厉管教会让学生因为害怕为改正,却未想打骂在伤害孩子自尊后,孩子会更无所顾忌,那么老师还拿什么来引导他们向上呢?所以面对调皮的孩子,我们要拿出更多的心平气和与耐心。

先生还谈到,作为小学老师,还要“作小朋友家属的朋友,对他们的亲切和忠诚和对小朋友一般无二”,叶先生觉得“做家属的亲切忠诚的朋友, 我想并不难;拿出真心来,从行为、语言、态度上表现我要小朋友好,也就是要他们的子女好。谁不爱自己的子女?还肯故意与我不一致”。如何与家长处理好关系?一句话,就是要与家长成为朋友。家长又怎么会为难我们老师了呢?

  

《如果我当老师》读后感(汝南县第三小学   郑心爱)

利用假期时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如果我当老师》一文,感受很颇深。叶先生从“我如果当小学老师”“我如果当中学老师”“我如果当大学老师”三个方面对如何当老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让我懂得如何才能当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及文中所展示的教育细节无不与我们的新课改相契合。从中我们领悟到叶先生“为人生”的教育本质观,也就是“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当教师首先是要博爱和耐心,叶先生认为要与小学生成为朋友,而不应该把他们认作讨厌的小家伙和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都要称他们为朋友,我要作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作我的朋友,因为只有朋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无话不说,朋友之间的关系,是最有利于沟通和交流的。我的课堂,也是学生的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绪是会互相影响的。因此,我总是把最积极快乐的一面展示给学生。当学生想睡觉时,我会冒出一两句笑话,当学生调皮捣蛋时,我还是用笑话让他们笑着回归课堂。我相信,现在的学生都是非常聪明的,他们能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真诚与关爱。

先生认为做一个小学老师要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对于小小细节,我们的小学老师有多少在关注呢?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叶老的话语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都要从细微处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教师要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检讨自己的言行中有无不良习惯,用自己良好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教师的伟大,并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对于顽皮的小孩子,叶先生不主张“体罚”的,因为“这一下子不只是打了他们的身体,同时也打了他们的自尊心;面对调皮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心平气和。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爱的阳光普照,没有爱就没有我们的世界。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就是爱的化身,在老师的身边,他们都会享受到爱的呵护与滋润。没有爱心的教师,不能称其为教师,至少是不合格的教师。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

先生还谈到,作为小学老师,还要“作小朋友家属的朋友,对他们的亲切和忠诚和对小朋友一般无二”,叶先生觉得“做家属的亲切忠诚的朋友,我想并不难;拿出真心来,从行为、语言、态度上表现我要小朋友好,也就是要他们的子女弟妹好。谁不爱自己的子女弟妹?还肯故意与我不一致”。如何与家长处理好关系?一句话,就是要与家长成为朋友。

叶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思考,而我们新时代的教师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理念,首先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一个有思想有尊严的人来看待,一句“小朋友”是那么的亲切动听,无形中拉近了师生距离。其次,还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想方设法来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就要求我们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育过程中,转变授课方式,融洽师生关系,研究学生心理,探索教育规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从《如果我当老师》一文中,既看到老师的辛苦和责任,又看到了老师的快乐和意义,同时,还学到了教育的原则与智慧。如此经典的文章,每次阅读都会给你新的收获。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用自己的真心、爱心、耐心、智慧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谨记叶老的教导,时刻谨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如果我当老师》读后感(汝南县第三小学   陈双双)

暑假读了叶圣陶的《如果我当老师》,语言朴实,道理浅显,但是意味深长。叶老师对教育的目的、对教师的要求、对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关爱等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读后受益匪浅。

一、真诚和学生作朋友。学校里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都要称他们做朋友,那不是虚情假意,而是出于衷诚。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赢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真正的朋友是无话不说,老师和学生只有建立了朋友关系,才能更好的沟通和交流,真正做到民主和尊重,与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我们还要做学生家长的忠诚朋友,孩子们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做好家长工作,及时沟通,做到教育上的一致,有助于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叶老朴实的话语中为我们习惯培养指明了方向,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都要从细微处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一个个“战机”,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要一个一个地提醒、引导,抓反复,抓落实,持之以恒。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教师应该用自己良好、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教师的伟大,并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因此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让良好习惯成为一种本能,一种能力,一笔财富,伴随终生。

三、让孩子享受快乐课堂。我的课堂,也是学生的课堂,我总是把最积极快乐的一面展示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留给孩子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与他们共同探讨,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教他们处于主动的地位,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学习,自己解决更多的问题。长期如此,我发现学生的表达能力加强了,学习兴趣浓厚了,课堂气氛热烈了,我甚至允许小组成员为一个问题大声地争论,看到学生为了小组竞赛热烈讨论,甚至逼迫小组内不想读书的伙伴进行记忆,那一刻真的很欣慰。后进生因为答对了一个问题,小组欢呼,倍感鼓舞。在这样的课堂,找不到不会读书的学生,只看到一群为了某个知识点兴奋激动的聪明可爱的学生。让学生享受快乐课堂,也让自己快乐地感受学生带给我们的每一次感动。

四、三心教育滋润孩子心田。教育需要爱心、耐心和恒心。爱心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耐心如滴水,执著化顽石。细心如阳光,热情燃自信。教师的爱心,犹如一杯心灵鸡汤,滋润他们的心灵,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只要你细心观察,这些所谓的学困生有着很多闪光的地方,我极力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去体验成功的快乐。不要期待你的每一次付出都有回报,只要持之以恒,顽石也会被你的执著融化。

叶老的教育思想永远新潮,永远适用,作为一名老教师,还要虚心学习,不骄不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向着合格教师的方向前行!

  

《如果我当教师》读后感(汝南县第三小学   程丽敏)

这个暑假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了叶圣陶先生的《如果我当教师》一书,获益匪浅。也对自己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对照和反思。

要做好一名合格、尽职的老师,一定要向书中所说的那样认真工作。文中说:我如果当小学老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小朋友顽皮的时候,或者做功课显得很愚笨的时候,我决不举起手来,在他们的身体上打一下。……他们的顽皮和愚笨,总是有一个或多个的缘由;根据我的经验,从观察和剖析找出缘由,加以对症的治疗,那还会有一个顽皮的愚笨的小朋友在我周围吗?这样想的时候,我即使感情冲动到怒不可遏的程度,也会立刻转到心平气和,再不想用打一下的手段来出气了。

叶老先生的这番话对我触动很大,让我为以往一些过急的行为而感到羞愧!比如:当我讲课讲得津津有味而发现学生坐着没精打采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上课不愿意听课而交头接耳的时候……我会气不打一处来,会说出不文明的话,会情不自禁地做出不文雅的举动……我虽然清楚自己的行为是不应该的、错误的、甚至是……但为什么会明知故犯呢?是恨之深?还是爱之切?……

叶老的话,我反复阅读,反复思考,我深深感悟到: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没有把讨厌的、惹人心烦的、愚蠢的、肮脏的小家伙,小魔王视为“小朋友”,虽然我往日里也常常称孩子们为“小朋友”,但我的“小朋友”与叶老说的“小朋友”含义不一样,我的只挂嘴边,没有深入我心,而叶老的充满了对孩子的爱。

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去剖析、去寻找孩子们顽皮、愚笨的一个或多个的缘由。比如:家庭作业没完成,我问过为什么了吗?要是问了,要是孩子的回答是昨晚病了,我还会有气吗?还会冲动吗?

所以说,做教育工作者,对待孩子要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多些理解体谅,多些耐心细致,多些赞扬褒奖,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益处。而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耐心教人,用心育人!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激趣(汝南县第一小学      亚)

自从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春风吹动以来,我们便不断地学习先进教师的方法、手段,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崭新的教学观念投入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而实际学生表现出的往往是不愿学或是泛泛地学、完成任务地学。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在于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况且,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极为短暂而有限。如果学生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的话,他是不可能主动参与的。即使在形式上表现出在做这件事,那也是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迫不得已。因此,教学总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由此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1.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课堂活力  

以小学一年级为例。在进入一年级之前,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没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只要整天快乐、安全就行了。然而进入一年级后,学生要按照一些明确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无疑给一年级的老师们增加了工作的压力。怎样才能让学生由无拘无束、自由天真的状态过度到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上来。尤其是在大班额的条件下,教师们更是感觉无所适从,走进教室就像是上战场一样。究其原因,老师们没有能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首当其冲。低年级的学生,其直观思维占主导,他们对教师的言行、动作尤其喜欢模仿。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设计时,既要考虑内容的有趣性,又要注重传授方式的新颖性。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滑稽的动作,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夸张的手势……都可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进而将专注的目光投向于你。同时,教师还应该对教材烂熟于心。

2.多鼓励,多赏识,让学生变得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开始。对于一个刚从幼儿园走出来的小孩子,他们不懂得什么叫自信。但他们都喜欢在集体中表现自己,喜欢在竞争中获得胜利,进而获得老师和同学赏识的目光。作为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也应该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合适的场合予以鼓励、表扬,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他们的心理太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安慰了。如果我们老师能够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是很微小的一点成绩,老师的鼓励,说不定就会唤起他沉睡的心灵,继而获取更大的成功。当然,表扬与赏识、鼓励,要适度,要因人而异。对于“优生”不能过分地表扬,那样会让这类同学飘飘然,变得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而对于差生,我们必须呵护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用心去沟通,去鼓励,让他们摒弃“破罐破摔”的心理,进而取得一点点的进步。  

3.因“趣”利导,激发学习热情

热情与兴趣都是学习积极性的心理成分。每个人都是只有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一定会表现出热情,有了热情就会完成得很出色。小学生都具有好动的天性、爱玩、有强烈的求知欲这些潜在的兴趣倾向。在教学中,教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因“趣”利导,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程序、探索性的教学活动,积极把学生潜在的兴趣转化为现实性。我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讲故事——读故事——演故事——谈故事(谈体会)。这样,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信息激情并主动参与其中,还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4.课堂作业趣味性,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作业的设计要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这样的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乐意学习语文。

总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属于起步阶段的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样对学生一生发展受益无穷。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注重的问题,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教师的教学才相对轻松,其教学效果才好。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汝南县第一小学      红)

读罢《陶行知教育文集》,掩卷沉思,我觉得获益匪浅。越是走近陶行知先生,越是感觉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越是钦佩他的教育思想的深邃,越是感动于他人格的伟岸。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积极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他对教育事业的热诚与激情,带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一、和学生共同学习

“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教师非常愿意我们的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希望。当今的社会日心月异,信息量瞬息万变,不断地在更新。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不能固步自封,守着老教材、老教法贻误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有教师经常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可是桶再大也不可能取之不尽,要不断地往桶里注入新的水才行。

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对得起教师的职业称号,对得起自己的学生,才能在新教改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相长,从容正视学生求知若渴、跃跃欲试的目光,并在教学中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与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胸怀与奉献精神……

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实践证明,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创新精神,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们做民主教师,创设融融的师爱氛围,培养高尚的人格修养,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极为深邃和丰富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所要学习和所要做的也是多方面的。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教育会发展得越来越好!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想也会更加地发扬光大!

  

读《教育就是唤醒》心得体会(汝南县第一小学   彭继华)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唤醒人们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这段话是彭兴顺老师在《教育就是唤醒》自序中所言,

这本书从三个方面系统讲解:唤醒教师,追寻教育梦想;唤醒家长,懂得育人之道;唤醒学生,学会感恩与奋斗!共分八讲,内容分别是:守望道德星空、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就这样成为名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用美德占领孩子心灵。

育人先育心,浇树要浇根。唤醒孩子,就要唤醒孩子的责任与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唤醒孩子追逐人生梦想,成就自己美丽人生。

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交心的过程。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处处以师威压之,亦不能只求学生发展而忽视老师自己的成长,我们应与学生一同成长。教师是心灵感知的输出者,学生是敞开心扉的接受者,老师教育学生应该是两颗心灵愉快的碰撞,实现感情的交流、融合、升华。老师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其中必须要渗透一个“爱”字。爱是需要力量的,是需要相应能力支持的,爱必须得之于心寓之于行。

要成为一名人师,一定要做到三点: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了解孩子方面:我们在在遇到孩子犯错时,应先问“是什么”、“为什么”、再问“怎么办”。把自己当孩子部分,陶行知说:“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你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玩儿,一块儿做工,谁也不觉得你是先生,你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在赏识孩子方面:我们要记住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有哪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好孩子,又有哪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坏孩子呢?有时候我们不经意的一句鼓励性的话就可以让一个孩子高兴很久,甚至可以改变他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也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批评会刺痛他的心,或许他会记你很久。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孩子们。因为,尊重、信任、理解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而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往往比惩罚更为强烈。所以,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对于孩子们的小错误我会报以宽容的态度去进行处理,减少惩罚。这样到了他们犯较大错误时惩罚才会更管用,如果我们平时就天天惩罚他们,等到了他们犯大错时,我们怎么办?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唤醒”中务必要渗透一个“爱”字,还得注意“唤醒”的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爱是需要力量的”,爱是需要相应能力支撑的,爱必须得之心而寓之于行。没有爱,教育也就名存实亡。

欢迎浏览:天中山教师笔会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天中山教师笔会  办公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24-11-81

 QQ:929300821  QQ49969544  来稿信箱:rnjyxx@126.com

2008-2024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