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欣赏 > 杂诗组诗 > 详细内容
杂诗组诗169
发布时间:2025/10/25  阅读次数:0  字体大小: 【】 【】【


杂诗组诗169

梅花集 五律200首(中)

85.《古梅》侵韵

此梅千载立,岁月刻痕深。树老枝尤劲,花开韵更沉。

沧桑凝傲骨,风雨铸冰心。默默传诗意,长留太古音。

古者,常谓历久之事也。

于文学意象之中,“古” 常令人有历史沉淀、岁月沧桑之感。其所表者,非惟时之久远,或亦含深厚之文化底蕴、传统之价值观念,及人对往昔岁月之怀念与思索。

譬如“古春”此意象,非仅指昔时之春,乃借春此富有生机与希望之季,以传一种历漫长时光而犹能令人感某种不变之情、力或律。

以诗词为例,“古春去也怅须臾,问尔能思几日无。”于此,“古春” 具对过往美好时光匆匆流逝之慨。

又如“古寺”“古道”“古桥”等意象,皆载历史之记忆与岁月之痕。

于生活中,古老之建筑、传统之技艺等,皆可视为“古”之物,其经长时间之考验,犹存至今,以映人类之智慧与文明之传承。

论诗中之“古”字:

释智愚《古梅》:

“千年苔树不成春,谁信幽香似玉魂。”千年之古梅,苔满其树,不成春之繁茂,然其清幽之香,犹似玉洁之魂。此乃言古梅虽历岁月沧桑,外不繁,而内之幽香与精神动人。

“霁雪满林无月晒,点灯吹角做黄昏。”雪霁满林,无月照之,人点灯吹角以度昏。此更托出古梅所处之境清冷孤寂。

萧德藻《古梅》: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以古梅比湘妃危立于冻蛟之背,又似海月冷挂于珊瑚之枝,以奇思妙喻绘古梅之姿奇异与高冷之美。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古梅之丑怪惊世,却有妩媚之态,而此断魂之美,惟晓寒知之。凸古梅独特之魅力惟于特定之境方能真领。

陆游《古梅》:

“梅花吐幽香,百卉皆可屏。”古梅散幽香,使诸百花皆可摒。显古梅香之独特与出众。

“一朝见古梅,梅亦堕凡境。”一旦见古梅,觉其亦入凡间之境。此或叹古梅虽美,亦难脱尘世诸般。

“重叠碧藓晕,夭矫苍蚪枝。”古梅上重碧藓之晕,枝如矫健之苍虬。生动描古梅之外观形态。

“谁汲古涧水,养此尘外姿?”孰汲古涧之水,养此超尘之姿?表对古梅独特姿态成之因之思与慨。

赵公豫《古梅》:

“古折何如此,吾知本自根。”古梅如此曲折,吾知其源本于根。

“历年香不改,易世骨犹存。”历经多年香不变,时易而梅之骨犹存。

“祇守芳心淡,宁期俗士扪。”惟守内心之淡,不期俗士之扪。

此诗重古梅之坚守与脱俗。

例如,于现实生活中,彼历风风雨雨而犹守初心者,犹此古梅,具坚韧之质与独特之魅。又若,一些古老之文化传统,虽历岁月迁变,然其核心之价值与精神犹存,亦可比此历久弥香之古梅。

86.《新梅》冬韵

新梅初绽蕾,鲜嫩露娇容。影翠随风摆,苞红映日浓。

生机盈满树,朝气破寒冬。静待春光里,芬芳处处逢。

87.《笑梅》微韵

笑梅盈喜气,粉面映霞辉。瓣舞随风乐,枝摇快意挥。

欢情传旷野,妙韵绕林扉。灿烂春光里,怡然心自飞。

88.《愁梅》侵韵

愁梅枝上泣,黯黯意沉沉。花影随风瘦,香魂伴雨吟。

忧思凝冷艳,哀怨绕冰心。寂寞无人诉,凄凄对月阴。

89.《傲梅》阳韵

傲梅朝雪立,铁骨自刚强。玉蕊凌寒绽,冰枝溢冷香。

孤高彰气魄,坚韧显锋芒。独领风骚者,千秋赋华章。

90.《殒梅》阳韵

殒梅悲落地,残韵诉离殇。冷魄随风远,香魂伴土藏。

曾经娇态美,此刻黯神伤。岁月无情去,空余寂寞长。

91.《病中见红梅》

病榻久相牵,惊瞻梅怒燃。枝摇风起舞,蕊绽雪含怜。

庾岭情如旧,寿阳妆似前。心驰神亦醉,诗意涌心田。

92.《寿阳公主——梅妆天成》阳韵

金枝承贵胄,妙影映梅妆。点额花痕艳,摇风韵意长。

新姿倾国色,典故永流芳。千载传奇在,娇容梦里藏。

寿阳公主,南朝宋武帝刘裕之女也。其尝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落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方洗落,宫女奇之,竞相仿效,号“梅花妆”。后世以其与梅之缘,多有吟咏。

93.《孟浩然——踏雪寻梅》庚韵

逸兴孟夫子,寻梅踏雪行。山寒覆缣素,蕊冻发琼英。

诗意心头涌,吟情笔下生。高风传万世,誉美满江城。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作品有《孟浩然集》等。

94.《王冕——痴爱画梅》灰韵

王冕才情显,痴心爱画梅。含毫凝逸气,裁楮绽奇瑰。

铁骨凌寒立,冰魂映雪开。千秋留妙迹,神韵永徘徊。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元末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作品有《墨梅》《白梅》等。

《墨梅》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95.《赵师雄——罗浮梦梅》支韵

师雄游粤岭,遇艳梦梅枝。月下娇容醉,风中丽影移。

罗浮千古韵,幻境几人知。逸事传佳话,情牵意若痴。

赵师雄为隋代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见于传说。

96.《何逊——恋梅赋诗》阳韵

何逊耽梅韵,抒情寄意长。早驰才俊誉,久恋雪枝香。

寒夜思佳句,孤心赋丽章。声名传后世,词卷总悠扬。

何逊,字仲言。南朝梁诗人,作品有《何记室集》等。何郎词卷、拾遗东阁,均为其典实。

97.《苏轼——悦梅赋词》

坡公才盖世,悅豫赋词章。入宦沉浮久,吟梅意趣扬。

冰姿融妙笔,雪影入疏狂。述作留千古,声名永显彰。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98.《杨维桢——题梅寄情》阳韵

维桢多逸兴,题品寄怀长。仕宦摛文美,梅枝着墨香。

立标存傲骨,拈韵溢华章。心曲凝毫素,才名溢縹緗。

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元末明初文学家、书画家,作品有《东维子集》等,诗风奇诡。

缥缃,《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后喻为珍贵之书籍。

99.《冒襄——癖好植梅》灰韵

冒襄痴树梅,园圃韵成堆。岁岁精心护,枝枝妙意培。

香风萦素袖,疏影映琼台。癖好传千古,情怀永不颓。

冒襄,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10岁能吟诗,14岁出版诗集,誉为神童。晚年号静茶老人,江南如皋(今江苏南通如皋)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书法家、文物鉴赏家,“明末四公子”之一。《影梅庵忆语》开明末清初忆语体小说之先河。

100.《曹雪芹——喻梅写人》阳韵

芹溪才卓异,喻世写梅芳。借蕊言悲喜,凭枝道暖凉。

冰魂傲霜雪,玉骨隐沧桑。滴水阳光映,等身书卷香。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其作品《红楼梦》乃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具有极高之文学价值与深远影响。

101.《龚自珍——颂梅言志》阳韵

定庵才绝世,意气峻如霜。笔落惊雷起,文豪热血扬。

革新思振国,忧世念民伤。梅韵托高远,清名万古长。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主张变革,诗文极具影响力,主要作品有《己亥杂诗》《病梅馆记》等。

102.《厉鹗——工于咏梅》阳韵

樊榭工吟咏,梅枝入韵章。冰姿描细腻,玉貌绘琳琅。

墨染寒香溢,诗成雅意长。才名传后世,妙笔绽奇光。

厉鹗,字太鸿,复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也。其为清代之名诗人、学者,乃浙西词派之中坚人物。于词,彼造诣甚高,为浙西词派中期之代表,与查为仁合编之《绝妙好词笺》,为推崇南宋词之著中最具影响者。其亦善诗,尤长五言,其作以幽隽清绮、婉约淡冷称著,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诸书。

103.《李渔——精论梅美》灰韵

笠翁思敏捷,精论美如瑰。剧本传天下,梅花伴逸才。

悠观芳影动,细嗅冷香徊。观点留青史,风姿映古台。

李渔,原名仙侣,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也,乃明末清初杰出之戏曲与小说作家。彼仿《声律启蒙》所著旨在作诗之韵书,因名曰《笠翁对韵》。《笠翁对韵》者,乃一部用以习学组织词语以创作近体诗、词,熟稔诗词中对仗、用韵之规之声律启蒙之读物也。该书以其韵文优美、知识丰饶、声律谐畅等之特点,迄今仍盛行于世。

104.《郑燮——善画梅韵》阳韵

郑燮丹青妙,梅枝韵意长。为官抚贫苦,挥笔绘寒芳。

墨染冰姿俏,情凝铁骨香。诗书画三绝,风采耀天光。

郑燮即郑板桥。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他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105.《陈维崧——赋梅华丽》真韵

江左才情显,迦陵意气真。传家承祖训,乱世历艰辛。

笔落风雷动,词成岁月珍。可怜多坎壈,潦倒一孤臣。

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106.《彭孙遹——情思系梅》阳韵

羡门才出众,江左韵悠长。落第人犹倔,吟诗墨亦香。

梅枝牵意绪,雪影映心房。颇得花痴誉,清芬伴暮光。

彭孙遹,清初之官员、诗人、词人也,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氏。彭孙遹乃清初著名之诗人,存诗一千五百首,多应酬、记游、抒情、咏物之作。如《松桂堂集》末卷皆为咏花之诗,写花百余种。著有《南往集》《延露词》等。

107.《齐己——寻梅得趣》萧韵

齐己寻梅处,荒林野趣饶。寒枝邀雪舞,瘦影伴风摇。

意醉诗心涌,情迷逸兴飘。孤踪留韵迹,妙境自逍遥。

齐己jǐ,自号衡岳沙门,潭州(今湖南长沙)人也。俗姓胡,名得生,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齐己尝以《早梅》诗就教于诗人郑谷,郑谷改其诗中 “昨夜数枝开”为“昨夜一枝开”,齐己遂拜郑谷为“一字之师”。      

《早梅》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108.《陆凯——寄梅传情》支韵

陆凯情深厚,梅花寄远思。哪堪千里隔,欣有一枝知。

驿使传佳话,寒香蕴爱诗。至今风韵在,千古念犹痴。

109.《林逋——梅妻鹤子》进退格

孤山居士隐,梅鹤伴生涯。疏影横斜处,清香溢满崖。

冰心倾素蕊,玉韵醉流霞。千古高情颂,逍遥意自嘉。

林逋,字君复,号和靖先生。北宋著名隐逸诗人。代表作有《山园小梅》等。

110.《高启——妙笔写梅》灰韵

季迪情思妙,挥毫绘腊梅。冰枝舒傲态,玉蕊送香来。

冷艳寒霜伴,孤芳瑞雪偎。至今留墨宝,魄影似徘徊。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有《高太史大全集》等,其诗风格多样。

111. 《宋璟——赋梅颂德》青韵

宋公传美誉,清正立朝廷。骨梗经风雨,忠贞照汗青。

梅枝凝浩气,花蕊绽芳馨。贤德颛民颂,丰碑万世铭。

宋璟Jǐng,字广平,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区阎里乡宋台)人也,乃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璟年少时即以《梅花赋》为人所知,著有文集十卷,然已佚,今仅《全唐文》存其文十八篇,《全唐诗》存其诗六首。苏辙于《历代论》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 司马光于《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则评曰:“前有房杜,后有姚宋。” 遂将宋璟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112.《汪中——与梅同行》寒韵

贫孤志未残,一路伴清寒。身世多波折,心魂寄傲干。

才奇翻若浪,志壮硬如磐。独对梅花影,幽怀梦里攒。

汪中是清代学者,自号容甫先生,少孤,博古通今,对经学、史学等有深入研究与独到见解。

113.《司空图——品梅入微》微韵

自号知非子,品题臻细微。著述山林处,倾心素蕊围。

情凝冰雪影,意赏玉枝辉。妙悟传佳话,清芬久不违。

司空图,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乃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之经典著述其一也。其将诗歌之风与境分为二十四品,涵括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114.《梅意禅缘》先韵

梅开映雪川,冷韵意绵绵。瘦骨迎风立,冰心对月悬。

情牵禅境里,梦绕暗香边。觅得灵犀悟,机缘化自然。

115.《梅魂儒道》支韵

寒芳绽冷枝,静逸韵如诗。玉魄凝霜洁,冰魂映月奇。

儒须遵古道,人必守良知。悟得梅中味,修身正适宜。

116.《萧纲——咏梅赞姿》庚韵

萧氏梅前立,幽思绕帝京。才高书绮梦,运舛困危城。

落雪枝添韵,临风意自萦。兴衰皆入墨,花影伴孤行。

萧纲,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北朝时南梁之第二位帝也,乃梁武帝萧衍之第三子。纲文学造诣颇高,雅好诗赋,有诸多咏物、宫体、闺怨之作,其中五言诗为众,且与萧子显、萧绎、徐擒、庾肩吾等成宫体诗之流派,萧纲乃宫体诗之代表者。

117.《庾信——赏梅抒情》萧韵

庾府梅初绽,孤枝忆北朝。飘零诗韵在,羁旅岁华凋。

故国无鸿到,新愁有墨浇。寒香幽意绕,心逐暮云飘。

庾信,字子山,南北朝时之文学家也。其前期文风绮丽,后期因历亡国之痛与身世之变,风格转而为沉郁苍凉。庾信于诗、赋诸方成就颇高,对后世文学有重要之影响。

118.《皮日休——赞梅溢美》冬韵

间气布衣逢,梅枝赞誉浓。执鞭惊俗世,珥笔展奇锋。

傲立寒霜里,香飘瑞雪冬。才名称绝代,风采映千重。

珥笔,古代史官﹑谏官上朝,常插笔冠侧,以便记录,谓之珥笔;指诉讼。      

皮日休,字袭美,尝隐居襄阳鹿门山,故自号鹿门子,复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其年少即有文名,咸通七年(866 年)进士及第,尝任苏州刺史从事、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之职。

皮日休之诗文多悯民间之苦,其现存之篇皆作于从黄巢起义军前,著有《皮子文薮》《松陵集》等。曾作《酒箴(并序)》,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

119.《秦观——词中含梅》阳韵

少游词韵美,梅影入篇章。宦海多波折,毫端蕴暗香。

情依寒蕊绽,意伴墨花扬。婉约留佳绩,声名岁月长。

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风格婉约。

120.《李清照——咏梅婉约》新韵

红妆女侠气,乱世叹飘零。梅影窗前步,冰心月下情。

早年欢意盛,暮岁苦愁萦。漱玉婉约寄,应知鲛泪凝。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之婉约派代表词人也,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誉。其词作前期多书悠闲之生活,后期多叹身世之悲。《漱玉词》中诸多经典之作,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皆广传于世,成中国文学宝库之璀璨明珠。

121.《袁宏道——悠游赏梅》庚韵

宏道悠游意,寻梅踏雪行。曾经宦途苦,更爱素芳情。

逸兴随心起,闲吟伴步生。山川皆入画,妙景韵倾城。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乃明代公安派之代表人物也。其作品有《袁中郎全集》等,其文学之主张,影响甚深且远。

122.《张宗子——文中绘梅》灰韵

宗子文章秀,梅花墨里栽。笔端流雅咏,纸上溢香来。

意写琼花影,心倾玉树台。情思凝字句,妙景画初开。

张宗子,现代作家。

123.《朱熹——论梅寓理》元韵

紫阳大成集,精辟有渊源。理学传千古,梅枝寓义繁。

心参天地奥,意悟圣贤言。吾辈当勤勉,高风仰圣辕。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也。其集理学之大乘,立庞大之理学体系,于后世影响深远,著有《四书章句集注》等。

124.《抚梅》灰韵

悄悄抚寒梅,柔枝意自徊。常摩怜玉骨,细触感冰瑰。

香绕指尖漫,韵随心绪来。寂然相对处,沉醉不思回。

125.《梅魂寄思》先韵

梅绽傲寒天,孤芳韵万千。琼枝摇冷月,玉蕊溢香泉。

意醉情难抑,心驰梦自牵。遥思坐禅处,静守岁华年。

126.《梅情禅梦》虞韵

梅绽绘新图,冰姿韵不孤。香凝诗意涌,影动梦魂苏。

欲解禅中妙,还寻静处殊。心随花月醉,岁月自欢娱。

127.《禅之梅》虞韵

孤标韵自殊,逸兴漫江湖。瘦骨凌霜傲,冰心映雪濡。

诗成情缱绻,香绕意欢娱。欲觅禅踪处,梅间梦可苏。

128.《禅之梅》新韵

梅影韵清孤,冰心意自如。枝横寒野寂,香溢古林疏。

静悟禅机妙,幽思世味殊。尘烦皆淡出,梦绕雪霜途。

129.《禅之梅》尤韵

梅枝意态悠,玉魄韵长留。雪舞添奇景,风摇解俗愁。

寻禅心渐悟,觅静梦还休。独对寒香处,安然岁月流。

130.《禅之梅》尤韵

梅绽韵千秋,凌寒意自遒。冰肌欺雪色,傲骨立霜洲。

心醉诗中觅,情融景里留。忽思禅意妙,尘世念皆休。

131.《禅之梅》先韵

梅朵绽崖前,风姿意韵绵。幽馨浮旷野,素影舞寒烟。

心远尘嚣外,情依雪月边。寻禅知静谧,逸兴自陶然。

132.《禅之梅》先韵[孤雁格]

梅开雪野间,冷艳映寒川。玉骨临风傲,冰心抱月眠。

寻踪禅韵绕,觅迹意相连。静处思澄澈,安然度岁年。

133.《禅之梅》支韵

梅花展丽姿,寒夜孕新诗。雪映玲珑影,风摇绰约枝。

禅心从此悟,意趣自今滋。独爱清幽境,悠然岁月驰。

134.《禅之梅》支韵

梅放酷冬期,冰魂意独痴。疏枝披雪袂,冷蕊绽风姿。

心逐禅中趣,情依静里知。悠然尘世外,物我两无羁。

135.《禅之梅》支韵

梅开韵满枝,静逸惹情思。雪伴孤芳傲,风催冷艳滋。

禅机藏蕊里,妙意隐香时。心悟天然趣,安然岁月知。

136.《禅之梅》新韵

梅英覆雪皑,香缕绕灵台。瘦骨凌霜立,冰心映月怀。

寻禅情韵起,悟意逸思来。沉醉花前影,悠然梦剪裁。

137.《儒之梅》支韵

梅枝展逸姿,傲立凛寒时。君子儒风显,贤心德韵持。

修身诚意笃,济世志行孜。静赏冰魂美,高情映雪披。

138.《儒之梅》灰韵

梅开瑞雪陪,逸韵绕庭台。傲影凌寒立,冰心映日来。

修身君子意,守德圣贤才。树树清芬播,儒风满苑栽。

139.《某衙爷结巴病》庚韵

浑浑常噩噩,嚷嚷每争争。聋妪两成聩,瞎翁双失明。

登峰刚绝顶,涸泽又干坑。艾艾谁能治,流氓服屌兵。

140.《梅韵》真韵[孤雁格]

全凭精气神,寒馥巧争新。车至江边暮,舟逢渡畔春。

孤高隐清客,芳艳绝凡尘。笑忆渊明意,菊梅皆有魂。

141.《寻梅》萧韵

寻梅过野桥,驿路向迢迢。幽意通灵感,孤标对寂寥。

月临花影动,雪覆玉枝摇。久立思难尽,余音耳际飘。

142.《晤梅》元韵

梅枝初破蕾,孤艳立霜园。疏影随风曳,寒香入夜繁。

婷婷凝雪色,耿耿蕴诗魂。相坐无他念,喁喁若有言。

143.《访梅》支韵

寒天念佳友,今是赴期时。野陌妆琼树,山隅缀玉枝。

冰清情韵雅,香馥意神驰。心醉梅边客,惭无幼妇辞。

144.《思梅》东韵

思梅信未通,心已影香融。标格今难测,襟期昔略同。

梦魂追夜月,递信待春风。鱼药堪沉醉,扁舟欲向东。

鱼药意象之一:

陆龟蒙《渔具诗·药鱼》:

香饵缀金钩,日中悬者几。盈川是毒流,细大同时死。

不唯空饲犬,便可将贻蚁。苟负竭泽心,其他尽如此。

大意:

美味的香饵系在金色的鱼钩上,中午时分能钓到的鱼能有多少。

满河里都是有毒的水在流淌啊,大大小小的鱼都在同时间死去。

不仅拿死鱼白白地喂狗啊猫啊,用不完还可以拿来送给那蚂蚁。

如果怀着把水抽干捕鱼的心思,其他的事都会这样没有好结果。

皮日休:

吾无竭泽心,何用药鱼药。见说放溪上,点点波光恶。

食时竞夷犹,死者争纷泊。何必重伤鱼,毒泾犹可作。

145.《问梅》灰韵

寒夜独思梅,冰姿何剪裁。霜枝凝素韵,雪蕊绽新台。

香暗随风绕,情悠对月猜。孤芳谁解意,默默待春回。

146.《话梅》支韵

闲坐话梅枝,幽情绕梦思。冰肌含玉骨,冷蕊溢香脂。

傲雪孤芳绽,凌霜独韵持。岁寒心不改,精粹永留遗。

147.《残梅》灰韵

凋零犹有梅,枯影独余哀。昔日繁华尽,今朝落寞来。

香消情宛在,韵逝意难灰。岁月留痕迹,依然傲冷台。

148.《扬州梅》萧韵

扬州梅色艳,城郭漫香飘。粉瓣随风舞,琼枝映日娇。

花繁开似锦,韵雅涌如潮。胜景撩人意,诗心上九霄。

《牧之与扬州梅》

唐文宗大和七年,国势渐颓,而扬州繁盛犹昔。冷浸二十四桥,歌楼浸月,酒肆飘香,诚东南第一销金窟。

是岁,杜牧应牛僧孺辟,为扬州推官。夫牧之生平,虽家道中落,不失贵胄风流。既怀庙堂志,复耽风月欢。扬州绮丽,正合其性。

昔姜夔尝叹:“十里扬州,三生杜牧”;黄庭坚亦咏:“春风十里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周密更云:“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良有以也。

牧在扬州,遇豆蔻女郎,年方十三,娇如初蕊。然御史征召忽至,临别赠诗二首:“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后闻此女嫁作官妾,见弃当垆,再遇时惟见“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令人扼腕。

又结交韩绰,同游二十四桥,诗酒相和。别后寄诗云:“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韩卒,牧作《哭韩绰》:“平明送葬上都门,绋翣交横逐去魂。归来冷笑悲身事,唤妇呼儿索酒盆。”悲怆彻骨。

然扬州非惟欢场,亦见禅心。弟患目疾,牧弃官携医,寓居禅智寺,作诗纪幽:“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晚年作《遣怀》自省:“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后筑樊川别墅,诗酒终老。扬州旧事,尽化心底烟云。然千载以下,扬州月夜,犹见玉人教箫,杜郎赋句。

上一篇:杂诗组诗168 下一篇:杂诗组诗170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