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邱老文斋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
2008-2025 中网(zw78.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

杂诗组诗168
梅花集 五律200首(上)
序
甲辰荷月,草上飞君以《五律200首·梅花集》见示。展卷但见玉雪纷披,寒香透纸。夫梅之为物,得天地清淑之气,萃古今文心之魄。是集也,囊括四时之景,贯通百家之思。
观其运笔:或效和靖孤山之隐,或承广平铁石之肠。写“轻红”则胭脂淡抹,状“亚色”则水墨氤氲。至若“梅妻鹤子”见林逋高致,“驿使传春”续陆凯古风。逾二百韵间,梅魂宛转;三十四典故里,诗脉绵长。
尤见匠心处,在融通三教:“禅梅”系列窥空门妙谛,“儒梅”诸章扬君子清风,“道梅”组诗显自然玄理。更以骑驴觅句之典,续郑綮灞桥遗韵;借秉烛探梅之事,承师雄罗浮旧梦。
今观是编,非惟咏物,实乃写心。寒枝瘦影中,自见苍生脊骨;冷蕊幽香里,犹闻赤子吟哦。昔放翁咏梅“零落成泥”,犹存劲节;今作者赋诗“镂冰炊砾”,愈显精诚。
诗云:
三载雕龙手,千番嚼蕊功。冰绡凝月白,铁干铸霜红。
已得罗浮髓,何求阆苑风。芸编藏雪魄,长夜启鸿蒙。
云栖客 谨序
梅花集 五律200首
1.《梅意》支韵
寒蕊绽湫湄,恐惊群艳知。雪光添爽朗,清月共矜持。
影伴孤山鹤,香摇砚水漪。待闻青鸟讯,春信满南枝。
南枝,借指梅花;故土。《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青鸟,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之神鸟;即青鴍;借指春季。
2.《梅意》侵韵
一树凌寒立,孤芳拒草侵。冰魂凝古韵,玉魄蕴初心。
雪落颜如淡,风摇影自深。遥思乡关处,梅蕊伴诗吟。
3.《梅情》灰韵
梅绽冰肌骨,孤芳为孰开。霜凌清靥笑,雪舞素心来。
横笛吹衷曲,飞花入酒醅。沉酣一枝折,幽梦总徘徊。
4.《梅情》先韵
梅绽新春至,冰肌映雪娟。香凝境幽处,影动月斜边。
孤韵添诗兴,清姿惹梦牵。愁怀凭此解,耽醉意绵绵。
5.《梅渡》微韵
孤舟过梅渡,寒影对斜晖。和靖妻颜瘦,寿阳额印微。
风摇枝韵逸,波漾梦魂飞。尘事皆抛却,悠然意自归。
6.《梅韵》麻韵
蕊动轻红影,枝摇亚色嘉。坞前诗意绕,苑内画情遐。
叶绿添幽趣,枝青映玉华。凌寒郊野立,静候赏梅车。
“轻红”与“亚色”辨义
“轻红” 常谓淡红之色。描梅花之蕊呈一较淡雅、轻柔之红。
“亚色” 者,指次等之色,于此或言梅花枝干之色非鲜艳夺目,乃较含蓄、独特,不处常见鲜艳之色畴,然具自身独韵与美也。
譬如描花朵时,吾等会言“桃色轻红映绿柳”,此中“轻红”即指桃花彼淡淡之红。复如“此花亚色逊于前”,乃言此花之色不若前之鲜艳,以“亚色”示其色相较不那般出众而仍具特点。
二词皆见古人笔端。“轻红”出自杜甫《宴戎州杨使君东楼》“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状淡红之妙;“亚色”典出《周礼·考工记》“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其中“次色相配”即含亚色之理。梅花用此二词,正得其“淡雅不俗,含蓄有致”之精神。
7.《梅月》东韵
午夜思梅切,披衣巡粉丛。冰姿呈淡雅,玉影现朦胧。
雪映清辉妙,香浮警句融。幽情同绻绻,吟袖趣无穷。
唐 黄滔《和吴学士对春雪献韦令公次韵》:“出户行瑶砌,开园见粉丛。”
8.《梅思》庚韵
雪霁梅初绽,林深见晓明。寒枝凝玉韵,冷蕊绽冰情。
风缓馨香绕,月斜魂梦轻。边尘仍扰攘,对景黯愁生。
9.《梅韵》支韵
梅枝承化力,春意岂言私。月照浮香远,风摇瘦影移。
才思如李盛,清韵若韦奇。幽谷待开放,葭吹暖律时。
10.《梅思》灰韵[孤雁格]
严冬犹有梅,静谧倚香台。雪约冰魂舞,风邀玉骨开。
前贤知默听,后俊怯吟来。独对孤芳意,幽思绕我怀。
11.《梅意》灰韵[孤雁格]
梅枝展韵来,傲立似仙台。雪映冰姿舞,风催玉蕊开。
诗心随境起,墨意任情栽。恨不知音赏,悠然共咏怀。
12.《梅思》阳韵
梅枝映粉墙,旧韵溢寒香。雪覆冰姿俏,风摇玉蕊扬。
去年孤赏醉,今日独思长。遥想黄昏处,余晖照素妆。
13.《游孤山》删韵
孤山寻胜景,梅韵漫其间。雪覆琼枝俏,风舒玉蕊颜。
暗香浮曲径,疏影映寒湾。吟诵前贤咏,幽魂月下还。
14.《游孤山》元韵
孤山寻胜迹,梅影独留存。风动花枝舞,云遮月色昏。
幽香浮石径,逸韵绕林园。昔日吟酬处,今余寂寞痕。
15.《梅意》灰韵
梅花迟未开,美意待春来。雪衬冰姿绽,灯辉玉魄回。
诗翁挥妙笔,墨客举金杯。浇世多谀媚,争将艳杏栽。
16.《梅意》真韵
城隅梅出新,照例早迎春。冰骨如姑射,霜容似太真。
风摇情乍动,月照意相亲。寂寂无人问,孤芳自笑颦。
17.《春梅》真韵
焕然梅蕊新,火火迓王春。色艳追飞燕,香幽逐太真。
摇风咏姿美,映雪画情亲。幽会常乘酒,痴翁亦效颦。
18.《春梅》冬韵
东风一枝放,高洁笑寒冬。雪压花尤艳,冰凝韵更浓。
芬芳常缭绕,飘逸自从容。清客魂灵在,孤山隐迹踪。
19.《春梅》真韵
梅放新春始,妆呈秀色新。晓风舒玉蕊,残雪覆冰身。
香逸悠悠绕,姿柔袅袅匀。吟怀多怅惘,落瓣洒湖滨。
20.《梅姿》冬韵
探梅展玉容,敲韵绕诗钟。冰骨霜中节,清姿月下淞。
花开新岁至,香溢故情浓。东阁奇思涌,诗成意趣丰。
21.《访梅》支韵
隆冬有佳约,趁雪访梅时。琼地妆冰树,江陂绽玉枝。
香纯天作美,姿雅韵争奇。身在尘缨外,红颜漱玉词。
22.《访梅》支韵
访梅遥绽笑,赴约正当时。雪岭妆琼树,城隅展玉枝。
孤高操可贵,香馥韵尤宜。魂魄常萦梦,拾遗东阁词。
23.《话梅》支韵
剪烛话梅时,无猜胜故知。洗蒸除秽杂,咀嚼品情思。
涎口童真气,衰颜白发丝。连床风雨夜,岁月尽成诗。
24.《墨梅》阳韵
梅绽砚池旁,花开韵未央。千枝呈逸致,四季散奇香。
不逐繁华影,偏留翰墨长。心怀尚绵邈,清气满穹苍。
25.《早梅》萧韵
香梅雪中绽,兀兀傍溪桥。枯草眠瑶圃,琼枝映碧霄。
风临花影动,月到素光摇。近水常先发,幽人不寂寥。
唐·张谓[张十四]:《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26.《话梅》
吟榻话梅枝,酸甜两共思。玲珑含古韵,纤巧蕴风姿。
樱口情添味,樗身情尚痴。怦然心动处,花落入新诗。
《话梅浅说》
话梅与梅花,虽名皆有 “梅” 字,然其关联,主在文化、历史之域,非植物学之直联也。
于植物学而言,话梅乃梅子经工制而成之食,梅花则为花卉之植。梅子者,乃梅花之实,常于梅花谢后始生。
梅花以其凌寒而绽、高洁孤傲之态,为人赋以坚韧、高雅、不屈诸般美情意象。人赏梅花时,常为其美与神所动。
而话梅,虽为梅子所制之食,然亦载人于美味之享、生活情致之求。当人赏梅而品话梅,仿若于物质与精神之层面立一奇妙之连。
此景之下,一边尝话梅之酸甜,一边感梅花之傲姿,情亦于二者间游移。或由梅花之性思及人生之坚韧,又自话梅之味体生活之丰饶。二者相衬,使人之体验愈丰愈深,将看似无涉之二物,借人之情感与体验紧密串连,呈人类文明生活之多彩多姿也。
27.《访梅》侵韵
踏雪寻梅久,寒林小径深。琼枝迎远客,玉蕊沁人心。
月入香盈袖,风临影弄琴。徘徊情不舍,归去只孤斟。
《访梅》大意:
踩着雪去寻找梅花时间长,寒树林里小路被深深埋藏。
琼般树枝迎接我这远来客,玉般花蕊香气沁入人心脏。
月光照来梅香装满了衣袖,风儿吹临梅影好像在弄琴。
徘徊着心中情意总不舍放,归去只好斟酒把孤独品尝。
28.《秋梅》新韵
秋至梅初绽,幽姿立野郊。霜凝添素艳,露润展娇娆。
独对西风舞,孤迎冷雨飘。心怀清雅意,不惧岁寒凋。
29.《冬梅》萧韵
寒梅笑冬雪,香绕段家桥。瘦树依琼苑,冰枝向碧霄。
霜临英韵舞,星耀玉光飘。因傍西湖水,先春展媚娇。
30.《妻梅》真韵
冰雪聪明也,梅花远俗尘。霜凝寒蕊嫩,露润俏枝新。
东阁披词卷,西山结楚邻。丹青眉眼绘,千古著风神。
楚邻,代指美女。宋玉《登徒子好色徒》写其邻女“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貌美无比。
31.《梅友》支韵
常恐误芳时,逢梅每入诗。雪飘妆玉树,溪冻映琼枝。
守淡何人解,熬清自独持。冰魂情缱绻,处士梦中期。
32.《梅雪》阳韵
二美迓春光,评题意未央。梅枝摇梦影,雪絮入吟囊。
色逊三分白,情赢一段香。传承风雅颂,属和郢城章。
33.《寒梅》支韵
风寒梅亦绽,雪冷扮虬枝。香韵盈山谷,冰姿映月池。
心倾千树影,意醉万芳时。欲化随花伴,长留此境思。
34.《寒梅》灰韵
幽谷绽寒梅,孤枝向北催。冰凝花愈艳,雪覆韵还来。
高逸凌霜立,清芬绕梦回。冬深饶意趣,静待早春雷。
35.《冬夜情思》新韵
寒夜月轮孤,霜风入敝庐。梦梅犹念陆,踏雪欲追逋。
心寂愁难遣,情悠意自殊。驹光如逝水,静处忆荣枯。
陆凯者,三国时吴之名将也。据《太平御览》所记,凯尝于江南时,托人以一枝梅予远在长安之挚友范晔,且附诗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此诗表凯念晔之情,亦显其爱梅之意。
自兹而后,“陆凯折梅” 遂成一典,用以表对远方亲友之思念与问候。而梅亦因之被赋友情与思念之象征之义。
36.《梅约》麻韵
梅绽孤山下,冰姿映岁华。香飘寒野径,影落素篱笆。
舞雪杯同醉,凝霜韵共嗟。与君心有契,岁岁待开花。
37.《咏梅》
洁质优兼秀,藩篱度岁秋。不同桃李艳,愿伴竹松俦。
夜影芳魂瘦,溪花笛韵柔。亭亭桥畔立,映水自悠悠。
38.《咏梅》侵韵
傲骨凌霜节,寒林独绽深。袁安飞雪卧,孟老觅花寻。
蕊芳留嘉句,枝孤寄故心。清流爱高洁,钻咏到于今。
袁安,东汉人。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出按行,至袁安门,见无行迹,疑其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之,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嘉其贤,举为孝廉。后以“袁安雪卧”为安贫乐道之典。
39.《梅意》鱼韵
孤贞迎雪俏,逸韵自含舒。冷蕊依崖绽,寒枝伴壑居。
风摇香暗涌,月照影清虚。试问花魂意,禅林可梦庐。
40.《梅情》庚韵
静处情何厚,春和曲不成。月摇虚影动,风送远声鸣。
棋弈山林寂,笛吹楸槚萦。幽怀向谁诉,知者自心明。
41.《梅庐》鱼韵
梅畔起茅庐,幽心守素初。繁华皆不恋,独爱此清如。
雪映枝间韵,香烹酒后书。罗浮常入枕,月下舞仙裾。 。
42.《梅韵》庚韵
梅有灵根异,幽怀守誓盟。几枝横瘦影,款曲吐清情。
艳醉蝴堪枕,娇姿鸟和鸣。天生殊品貌,独绽此生荣。
43.《葬梅》尤韵
葬梅溪月下,凄切意难休。花谢香泥在,枝残梦幻留。
悲风吟古韵,冷雨诉新愁。寂寞荒丘卧,芳魂笔底流。
44.《醉梅》支韵
孤影立寒枝,幽香入酒卮。花开吟意起,月照醉心驰。
粉瓣风同舞,琼苞雪共滋。罗浮美谈久,尘世几人知?
45.《别梅》灰韵
寒日忍辞梅,枝头意绻徊。香消风里去,影在梦中颓。
融雪情难舍,临春念又催。来年期再遇,心待素花开。
46.《探梅》进退格
踏雪觅梅踪,寒林独觅逢。琼枝摇素影,玉蕊溢香浓。
静赏心沉醉,轻吟意自融。归来情未减,梦里亦欢悰。
47.《吻梅》进退格
抱吻九英梅,娇容映雪晖。冰肌呈冷艳,玉瓣溢芳菲。
心醉情难抑,眸凝意自迷。香氛环肺腑,不舍忍相归。
九英梅者,蜡梅之一种也。
“蜡梅”与“腊梅”此二称皆常用以呼此植物。“蜡梅”之称,更重其花瓣之质若蜡般润泽。“腊梅”之称,则主因其常于腊月绽放。于学术及正式之植物学名中,常以“蜡梅” 用之。然于平素生活及文学之作中,“蜡梅”与“腊梅”二称皆广被纳用。
譬如于诗词中,或依作者之好与表达之需,择不同之称。如“蜡梅香韵胜春兰”,重其香气与独韵,而“腊梅开处又新年”,则凸其开时与新年之关联。
宋 李龙高《九英梅》:
才子随班下斑墀,精光九出射晴曦。看来不是文章瑞,似是梅花恨杀伊。
兹解此七绝:
“才子随班下斑墀,精光九出射晴曦。”此二句绘九英梅犹才子随众下有斑之阶,绽之光有九道,于晴阳中耀。诗人以“才子随班” 状九英梅,赋其一种高贵且独之气质,复以“精光九出射晴曦”生动呈其绚烂夺目之姿。
“看来不是文章瑞,似是梅花恨杀伊。”此二句诗人笔锋忽转,言九英梅观之非为能致文章祥瑞之征,倒似因自身之美而招人妒。此表一独之观,未将九英梅与传统之祥瑞相联,乃自其过出众或引妒之角述之,使九英梅之象更独且立体。
整首诗借独之视角与形象之绘,展九英梅之美与异,亦蕴诗人于其独之思与悟。
48.《寄梅》阳韵
折枝梅韵长,欲寄意茫茫。心伴花魂远,情随雪影扬。
天涯思缱绻,海角念彷徨。愿尔传吾信,春来共绽芳。
49.《歌梅》阳韵
凌寒花绽笑,傲立韵悠长。雪映娇颜美,风摇雅态扬。
冰魂凝素魄,玉骨溢清香。一曲歌梅意,清风满画堂。
50.《折梅》支韵
寒天独折梅,玉蕊映琼枝。素手轻拈处,幽香暗绕时。
赏来心欲醉,赠去意还痴。遥寄相思远,扬州东阁词。
51.《嗔梅》灰韵[孤雁格]
嗔怪那枝梅,孤芳独自开。香风频弄影,冷韵久徘徊。
不待吾亲近,偏教意乱猜。虽怜还带恼,心却总萦怀。
52.《卧梅》先韵
静卧雪梅边,冰姿映眼前。寒香盈袖绕,冷蕊近身怜。
梦入罗浮境,心驰玉宇巅。霜枝陪我醉,惬意不知年。
53.《倚梅》进退格
悠然倚老梅,瘦影伴寒来。雪落添清韵,风摇劝渌醅。
孤芳情自傲,冷艳意难埋。岁月悠然度,冰魂梦里徘。
54.《听梅》灰韵
移榻静听梅,枝头蕊绽开。风传春信远,雪伴暗香来。
玉骨铮铮响,冰肌瑟瑟徊。余音撩意绪,吟袖浣花裁。
55.《饮梅》支韵[孤雁格]
煮酒饮寒梅,香浮满玉杯。冰魂融盏里,姿雅绕心回。
对月吟情涌,临风醉韵催。琼浆滋肺腑,惬意不思归。
56.《妻梅》灰韵
三生缘定梅,相伴永依偎。共赏冰花绽,同倾玉蕊醅。
寒深情愈暖,雪冷爱无颓。执手春秋度,香魂梦里徊。
57.《写梅》灰韵
挥毫写玉梅,逸韵笔尖来。素影凝宣纸,寒香染墨台。
枝枝称高傲,朵朵谓奇瑰。意醉丹青里,心随画卷开。
58.《忆梅》灰韵[孤雁格]
独坐忆寒梅,冰姿脑海回。雪中情韵绕,风里暗香颓。
昔日曾相伴,今朝独念偎。相思无尽处,心向故园追。
59.《弄梅》支韵[孤雁格]
倾情梅绽时,玉手抚琼枝。轻嗅香盈袖,微摇影弄姿。
花前心自醉,月下意犹痴。雅趣悠然起,时光悄伴随。
60.《琴梅》灰韵[孤雁格]
横琴对雪梅,雅韵共徘徊。弦动冰花舞,音传玉蕊开。
幽情如蝶绕,诗意似潮来。凝固时间里,怡然醉满怀。
61.《香梅》灰韵
俯首嗅香梅,芳馨扑鼻来。随风潜入梦,伴雪漫侵台。
淡雅心沉醉,清幽怀敞开。凝眸情不舍,久立自悠哉。
62.《早梅》灰韵
凌寒早绽梅,独秀映琼台。覆雪冰肌洁,摇风玉蕊开。
香浮随雾绕,韵染逐光来。春信凭谁报,年年俱占魁。
63.《迟梅》灰韵
迟迟见古梅,久待始花开。岁月添风韵,时光染玉腮。
孤高情未改,淡雅意还来。静守寒冬里,迎春启酒罍。
64.《梅情》新韵
珠蕊笑盈盈,丹心照碧澄。扬州梦悠远,琼岛意还兴。
雪舞寒香绕,风摇瘦骨铮。吟翁犹傲世,引首望长陵。
65.《移梅》灰韵
春后好移梅,精心选树来。连根乘熟寐,带土入新栽。
呵护情殷切,期希花早开。翌年春色里,香韵满庭台。
66.《盆梅》灰韵[孤雁格]
精致一株梅,娇姿盆内栽。花开添雅趣,香溢绕楼台。
巧扮全家福,频添四季醅。玩耽心亦喜,诗意满襟怀。
67.《屏梅》灰韵
丹青无俗笔,宝墨绘奇瑰。静赏堪亲见,遐思宛梦回。
琼枝映松影,珠蕊立霜台。香若屏中绕,窥窗蝶粉来。
蝶粉,蝶翅上的天生粉屑,现代网络很容易联想到粉丝一词。此处借喻蝶或梅花的粉丝。北周 庾信《行雨山铭》:天丝剧藕,蝶粉多尘。唐 温庭筠 《偶题》诗:红垂果蒂樱桃重,黄染花丛蝶粉轻。
68.《梅鹤》尤韵
孤山结爱俦,相伴美韵留。梅绽馨香溢,鹤闲神态悠。
仙姿同入画,雅意共盈眸。千古饶佳话,薪传永不休。
69.《梅松》佳韵
山盟立雪崖,坚毅抗寒霾。梅艳冰花绽,松青翠盖开。
霜中同傲立,风里共相偕。劲节高标格,千秋意满怀。
70.《梅柳》真韵
含笑共迎春,风光各有神。猩红舒冷艳,嫩绿绽清新。
雪化梅香溢,冰消柳色匀。自然添雅趣,诗味满湖滨。
71.《梅菊》阳韵
三径各呈芳,寒秋韵未央。梅开凌雪傲,菊绽傲霜扬。
玉骨冰魂洁,金英冷蕊香。相期君子约,诗酒共徜徉。
72.《梅色》支韵
乐观梅色奇,素艳韵迷离。雪映红妆美,风摇粉靥熙。
冰肌凝冷彩,玉蕊绽寒漪。妙景撩心意,沉吟赋小诗。
73.《孤山梅》尤韵
孤山梅韵悠,静逸伴林丘。雪覆琼枝傲,风摇玉蕊羞。
暗香浮古径,疏影映新流。独守冰清意,千秋墨客讴。
74.《病梅》支韵
可悯病梅姿,残躯意自悲。叶枯神韵减,蕊败暗香迟。
昔日繁华逝,今朝落寞思。唯祈春至日,复焕旧时奇。
75.《陆凯梅》灰韵[孤雁格]
遥念陆凯梅,情传万里来。一枝春信寄,数语挚心陪。
佳话千秋颂,高情百世徊。花魂如解意,常入故人怀。
76.《冬暮》齐韵
霜风催木落,冬暮日沉西。雪漫群峦静,冰凝众壑凄。
寒鸦啼远树,瘦马踏荒蹊。独倚轩窗望,归心向故栖。
77. 《淡梅》麻韵
玉梅清韵嘉,素影自芳华。不炫娇颜色,唯留淡雅葩。
香飞心意醉,姿逸梦魂遐。静处安闲态,悠悠映彩霞。
78.《瘦梅》支韵
瘦梅风骨奇,数九尚坚持。枝干嶙峋立,花容淡雅披。
冰寒添傲气,霜冷绽清姿。独立西风里,相吟墨客思。
79.《寒梅》阳韵
寒梅凌雪霜,冷艳溢芬芳。玉蕊临风绽,冰枝映月长。
孤高情自傲,坚韧意刚强。独领冬之韵,迎春第一香。
兀傲,倔强而不随俗。晋朝陶渊明《饮酒》中“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颍”的意思是:拘泥于规矩是多么愚蠢啊!那些行为孤高不凡的人与许由差不多。“颍”在此处应指许由。许由为上古高士,相传尧让以天下,不受,遁居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
唐朝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中“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的意思是:孤高不凡地在酒瓮之间躺卧,面容憔悴地在水泽畔边行走。
80.《落梅》元韵
落梅飘似雪,风舞若银幡。香散余情绕,枝空旧梦存。
残英铺匝地,冷韵诉离魂。春去繁华尽,徒留寂寞痕。
银幡,同旛,用银箔制作的幡胜。宋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幡判醉倒。”
81.《陇头梅》新韵
陇头梅韵浓,遥寄故园情。雪里琼花绽,风中玉蕊生。
香传千里浪,意绕万重峰。客路相思苦,芳魂解我膺。
82.《春梅》庚韵
春梅破雪萌,粉靥笑盈盈。暖日添娇媚,和风送馥清。
花间群蝶舞,枝上捌哥鸣。占尽东君意,怡然展韵情。
83.《夏梅》先韵
夏梅枝上绽,独傲一方天。影翠随风曳,妆红映日鲜。
炎光添韵致,酷热显贞坚。不与群花竞,超尘自卓然。
84.《腊梅》新韵
腊梅凌岁寒,金瓣绽新颜。映雪冰姿美,摇风玉蕊闲。
香飘千里外,韵绕万山间。冷艳迎春至,芳菲独领先。
最新评论